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业遥感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 复习资料

林业遥感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 复习资料

林业遥感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  复习资料
林业遥感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1、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不接触被感测事物

常用遥感技术的定义:利用飞机、人造卫星或其它飞行器作运载工具,主要以电磁波来检测、度量远距离目标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遥感技术研究和遥感应用研究

2、遥感技术的4大物质构成要素:

1对象(Objects):被探测、被感知的事物和现象

2传感器(Sensor):能感测事物并能感测的结果传递给使用者的仪器

3信息传播媒介(Media):在目标与传感器之间起信息传递作用的介质

4遥感平台(Platform):搭载传感器并使之正常工作的装置

3、遥感的分类

A按遥感对象分(1)宇宙遥感,以外太空其它星体为感测对象(2)对地遥感地球表层环境——环境遥感;在环境遥感中若地球表层资源为对象称为资源遥感

B按遥感平台分(1)航天遥感平台H>80km火箭、人造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等(2)航空遥感平台H<80km普通飞机、气球、飞艇等(3)地面遥感遥感车、遥感塔、“远洋测量船”

C按遥感媒介分(1)电磁波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是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

(2)声波遥感潜水艇的声纳技术、探测珍贵鱼群的回游路线和迁徙规律(3)重力场遥感地质探矿,通过”g”值的变化来推断地层中是否有某种元素富积(4)地震波遥感

D按遥感器的工作方式分:(1)被动遥感:遥感本身并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是被动接收来自于目标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等特征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无源遥感”,如中午拍照。(2)主动遥感,遥感器发射人工探测信号,到达目标后信号反射回来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对目标性质、数量、空间位置进行识别的遥感方式。如,夜晚拍照通常要在相机上装闪光灯。主要是“微波遥感”

E按遥感所获资料的形式分(1)成像方式遥感(能获得目标的图像Image,图形Graphics) a摄影方式b扫描方式(2)非成像方式(不能获得目标物的图像,常是一些曲线,如气象中温度辐射计F按应用领域分地质、农业、林业、草原、水文、测绘、环境、灾害、城市、海洋、大气、军事4、遥感的特性与优势

1空间特性距离远、感测范围大因此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先进传感器也能探知目标的细节。

2 时间特性运行周期短动态监测

3 光谱特性使用的谱段多,可选性强,多光谱高光谱

4 数据量巨大“海量”数据,研究的压缩技术、存贮、处理算法

5 受地面限制少沙漠腹地、大洋深处、悬崖绝壁人无法到达(可及度低)

6 经济效益好

7 用途广

8 发展速度极快

5、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的全过程

6、遥感技术应用

1 资源监测查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动态消长(土地利用类型、森林资源、水、矿产等)

2 环境监测、灾害损失评价(森林火灾、水灾、病虫害等)

3 区域分析及建设规划

4 生物物理建模生物量估算(Biomass Estimation: LAI、NPP、APAR )小麦、水稻、玉米

估产、草场承载力评价、近海生产力评价、物理参数反演(Inversion):水质、大气污染等

5 军事侦察

6 气象预报

第二章

1电磁波:交变的电场和交变的磁场交替激发,相互套环向远方传播的运动形式,就称为~ y =Asin[(wt -kx)+j]

描述参数:A—振幅(Amplitude,反映电磁波的能量)w—角频率(Frequency,与周期相应)j —初相位(Phase) V—速度(V elocity)

2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将各种电磁波依次排列而制成的一张图表

从左到右按波长增加排列为:宇宙射线—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微波—无线电波和工业用波. 不同性质的电磁波波长不同的原因在于:波源性质不同

3大气窗口:是指在大气中传播受到衰减作用较轻因而透射率较高的电磁波段

4大气组成:大气对电磁波传输过程的影响包括5个方面:散射(Scattering)、吸收、扰动、折射和偏振,而对于遥感数据而言,最主要的因素是散射和吸收。由于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粒子的影响,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在大气层传输时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散射,剩下的部分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物反射或本身辐射的电磁波部分被吸收,部分被散射,部分到达传感器的接收系统;大气本身的反射或辐射同时也进入传感器。所以,传感器接收的电磁波辐射既有地物的辐射又有大气的辐射——“综合辐射”,其中地物辐射是所需要的“信号-Signal”,大气辐射是遥感过程应当尽量减弱其效应的“噪声-Noise”,由于综合辐射,就会降低遥感图像的“信噪比”,表现为图像模糊。

气态成分:N2、O2、H2O、CO、CO2、CH4、O3等

固态成分:尘埃、冰晶、盐晶、气溶胶等

5 什么是大气的选择性吸收

大气对不同波段辐射的吸收作用也不同。这种性质称为大气对辐射能的选择吸收...

氧(O2)吸收带:主要吸收波长小于0.2um的太阳辐射,其中0.155um吸收最强,0.6um和

0.76um附近有一窄吸收带,吸收能力较弱。

臭氧(O3)吸收带:一个是波长0.2—0.36um的强吸收带,另一个是0.6um处对太阳的最强吸收。臭氧主要分布在30km高度附近,因此对高度小于10km的航空遥感影响

较小,主要对航天遥感有影响。

水汽(H2O)吸收带:主要吸收处于红外和可见光中的红光波段,其中红外部分是强烈吸收,所以大气中水汽对红外遥感影响最大。

二氧化碳(CO2)吸收带:吸收作用主要在红外区。如1.35-2.85um有3个宽弱吸收带,另外在2.7、4.3和14.5um为强吸收带。“监测城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布与浓度”尘埃它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但吸收量很少,当有沙暴、烟雾和火山爆发时,大气中尘挨急剧增加,这时其吸收作用才比较明显。

6、大气的散射(简答条件效应)吸收作用是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分子热运动的热能,散射只是改变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并没有能量转换。

(1)瑞利(Rayleigh)散射——分子散射

发生条件:当微粒直径D<<电磁波波长λ

散射效应(规律):散射系数γ∝(1/ λ4)短波强于长波

应用:解释为何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日出或日落时天空呈现红色?

(2)米氏(Mie)散射主要大气中固态微粒引起

发生条件:当微粒直径D≈电磁波波长λ散射效应(规律):散射系数γ∝(1/ λ2)(3)无选择性散射发生条件:当微粒直径D>>电磁波波长λ

散射效应(规律):散射系数γ与波长无关应用:解释为何雨天的天空灰蒙蒙的?

7、地物波普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

定义:是指地物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能力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内涵:a发射、反射和吸收之间的比例不同地物间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地物的类型和性质。

b地物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能力是波长的函数,即同类地物其发射、反射和吸收在不同波长处差异很大。

重要性:a是选择传感器工作波段的基础b是分析、判读遥感图像的基础c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分类的基础d可以反映地物的时空差异性

8、同谱异物??????????????????????????????????

第三章

1、航空摄影:利用安装在飞机上的航摄仪器,按照预定的计划从空中向地面摄影取得航空像片

的全部作业过程(包括飞行摄影、暗室冲洗、质量评定等环节)就称为航空摄影。

2、航空摄影质量评定

A像片倾斜角若在摄影瞬间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地面(或与当地铅垂线重合),则称为垂直摄影;实际上,摄影瞬间透镜主光轴往往会与铅垂线夹一个很小的角度,这种摄影方式称为倾斜摄影。要求:像片倾斜角α不大于2o:最大不超过3°

B 摄影比例尺由摄影机的焦距和航高决定,即:在同一高度上摄影,所得像片的比例尺基本是一致的。但由于气流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会使飞机上升或下降,因而摄影比例尺发生变化。要求:像片比例尺分母的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5%

C 摄影航高摄影航高是指摄影飞机在摄影瞬间相对于某一所取基准面的高度。根据基准面的不同,航高可分为相对航高和绝对航高。相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度,通常称为摄影航高,它是相对于被摄区域内地面平均高程基准面的设计航高。H=M*F 绝对航高是指摄影机物镜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度,是指摄影瞬间的真实海拔高度。通过相对航高H与摄影地区地面平均高度A地计算得到:H地=H+A地

要求:同一航带内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得大于30m,摄影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50m

D 像片重叠度像片重叠度是立体观察和像片连接所必需的条件要求:航向重叠度保持在60%~65%,最小不得小于56%旁向重叠度(Lateral Overlap)保持在15%~30%,最小不得小于13%

E 航偏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带飞行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航偏角。要求:航偏角一般不得大于6°,最大不得超过8°

F 航线弯曲度航线弯曲最大值δ与航线全长L之比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3、航空像片的投影性质

1 投影种类中心投影:所有的投影光线都交于一点所形成的投影

垂直投影:所有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中心投影有以下3个特点:(1)空间点在投影面上的中心投影仍为一个点(2)空间直线在投影面上的中心投影一般为直线,但通过投影中心的空间直线其中心投影为一个点(3)空间曲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一般仍为曲线,但若空间曲线在一个平面上,而该平面又通过投影中心,其投影仍为直线

2 航空像片是地面物体在摄影胶片(或相纸)上中心投影后的构像,航片中心投影带来

三大误差,分别是比例尺误差、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因此使用前往往需要正射校正

3 两种投影的比较

自补图7-9

比例尺误差

航片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其对应的地面实际长度之比,称为航片比例尺

式中:f是摄影机的焦距,H是飞行器的相对航高,ab是像片上某地物的长度

AB是对应的地物在地面上的实际长度

1 平坦地区比例尺的计算

(a)用定义式,f由像片边缘或相应的影像资料(遥感摄影报告、设计书等)中找到

H由摄影部门提供,从而算得像片比例尺

(b)用航测地区地形图或实测计算比例尺地形图求出地面点位间的距离;用测量学的相关手段测得地面点位间的距离;用GPS测得地面点位间的距离;共测n对数据算平均数

2 山区比例尺的计算—“平均比例尺”

对于起伏不平的地面各点而言,各点的航高不同,因此各点的比例尺也不同,只能

求出各点的比例尺,称为“局部比例尺”,由此算出一个该地区的平均比例尺

第四章航天遥感

1、航天遥感的特点1、观察范围大航天器飞行高度远远大于航空飞机,新航天器的视野要开阔得多(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发现大面积的、宏观的、整体特征)。

2、效率高在相同的时间内,探测的地域面积更大。

3、成本低对于取得同样面积的地面资料而言,你只需花钱购买卫星数据即可,而不必组织航空飞行

4、实施动态监测具有周期性、可重复观察

5、空间分辨力不及航空遥感总体上看,航天遥感对地物细部的特征表现力较差,但对整体、宏观的轮廓表现力较好,但也有对地物细节表达能力强的传感器。

2、遥感影像的质量评价与选择

一、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影像上一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实际面积的,通常有3种表示方法:

1 像元: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的大小,以m或Km为单位。如Quickbird的0.61米,Landsat-TM的30米,NOAA-A VHRR的1.1Km等,像元是扫描影像的基本单位,由行、列号及对应的亮度值描述。

2 线对数(Line Pairs):对于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通过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确定,单位为线对/mm。

3 瞬时视场: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毫弧度,IFOV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IFOV取决于遥感器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的大小,一个IFOV内往往包含不止一种地物覆盖类型,这就是“混合像元”,其中包含的每一种类型称“纯”的“终端单元”。通常情况下,空间分辨率越高,识别地物的能力越强。但实际上每一目标在图像上的可分辨程度,不完全由空间分辨率决定,还与目标的形状、大小以及它周围的亮度、结构的差异有关。

利用空间分辨率来选择遥感数据时,主要考虑:1 需要识别的地物的最小尺寸

2 考虑大数据量对计算机存储、计算的压力

3 考虑成本经费

二、光谱分辨率是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段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用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三者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就越好。光谱分辨率越高,越容易捕捉到各种物质特征波长的微小差异,便于找到那些识别不同地物类型的”诊断波谱“。所以高光谱遥感就有利于探测目标物之间波谱特征的细微差异,光谱分辨率越高,描述每个像元的特征向量维度就越高,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维度就越高。光谱分辨率的选取要以研究地物的波谱特征为基础。

三、时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器重复覆盖同一地区的频率或时间间隔的长短,时间间隔越短,则说明时间分辨率越高。主要由遥感平台的回归周期来决定。遥感图像的时间分辨率有助于对地物进行动态监测。根据遥感探测系统周期的长短

可以将时间分辨率划分为3种类型:

1 超短周期和短周期时间分辨率:主要指气象卫星系列,以“小时”为单位,可以用来

反映一天之内的变化,如探测大气海洋物理现象、突发性灾害监测(地震、火山爆发、

森林火灾、水灾等)、污染源监测,利于对变化比较剧烈的现象的动态跟踪。

2 中周期时间分辨率:主要指资源卫星系列(Landsat、SPOT、CBERS等),以“天”

为单位,可以用来反映月、旬、年内的变化。如植物的季相节律—植物在其生长周期中,从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到衰老死亡,它的生理、外形、结构上均会发生变化,这使它的化学、物理、生物性质出现季节性变化,其光谱特征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农作区,物候期表现为地方农事历,即耕作、播种、发芽、生长、成熟、收获、休闲等季相循环周期。每个地区、每种作物都有自身的农事历,这是由作物的生长特点、地方气候、地方农业耕作方式与习惯等决定的。——对此的研究,主要考虑用遥感方法进行植被研究时“植被指数”的构建与此密切相关,如小麦遥感估产时可能选择小麦拔节到乳熟期的植被指数为最佳;Idso等提出可用植被指数继开花期后减小的速率—即衰老率来估产。

3 长周期时间分辨率:以”年“为单位,如湖泊的消长、河道迁徙、海岸进退、城市扩张等变化缓慢的现象。对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的选取影响不大。

四、辐射分辨率遥感要识别不同的目标和现象,最终依赖于探测器获取的目标间亮度的差异,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面景物间本身必须有充足的对比度,二是遥感器必须有能力记录下这个对比度。辐射分辨率是指遥感器所能识别的地物间最小辐射度差,辐射度差越小则说明该传感器越灵敏,这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遥感影像上辐射分辨率表现为:量化等级(Bit数),如TM或ETM+是28,Quickbird是211,NOAA的A VHRR是210,ASTER 可以到212辐射分辨率越高,则遥感图像中每个像元存储时所需要的字节数就越多,目标间能被区分开来的可能性就越大,图像质量就越高。考虑:图像的质量、数据量、成本等。第五章遥感图像处理

1、图像的实质:就是一幅反映地物目标电磁波辐射特性的能量分布图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主观心理感受。图像是人们对客观景象、事物以及人们的思维、想象的真实记载和表达。

2、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1 图像获取研究图像获取的手段及传感器

2 图像存储主要研究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图像存储格式及图像数据库技术

3 图像传输主要解决图像数据占用带宽问题,系统内部传输和网络传输。

4 图像处理(1)几何操作主要包括图像的几何校正、图像放大、缩小、平移、旋转,多图像间配准,周长、面积、重心的计算等内容。

(2)图像增强a 单一图像变换线性拉伸、非线性变换等,平滑和锐化操作、直方图均衡化等b 多图像的变换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植被指数、小波变换等

c 图像彩色增强真彩色、假彩色和伪彩色等

(3)图像复原去干扰和模糊,恢复图像的本来面目。主要用维纳滤波、同态滤波等。(4)图像重建由某种数据来生成图像。如CT

(5)图像编码对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原始图像进行压缩,其主要目的:减少数据存储量;降低数据率以减少带宽;便于特征抽取,为识别做准备。

(6)模式识别统计模式识别(光谱特征);句法结构模式识别(结构和基元,空间关系);模糊模式识别(模糊数学)

(7)图像理解 5 图像输出与可视化

3、遥感图像处理主要的内容包括:

1 图像变换FFT、Harr、Discrete Cosine、Wavelet 等

2 图像校正辐射校正、几何校正

3 图像增强

4 多源信息融合Fusion 多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融合,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融

技术要点:数据之间的精确配准;融合模型和方法的选择;融合后效果评价。

5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分类后各类型地物的提取。

4、遥感图像处理的意义:

1 遥感图像是人类认识地球的重要信息源

2 图像处理是人类视觉延续的重要手段,扩展了人类认识地球的能力(如人眼无法探测的红外、微波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手段使人类可见)

3 遥感图像处理在军事侦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探矿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关乎国计民生。

5、几何校正:是指采用特定的数学变换方程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的技术过程,就称为图像的几何校正。

1、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原因:

从遥感成像过程分析,遥感图像存在着几何畸变,如图像中心位置的一个像元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小于图像边缘的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面积;地面上一条笔直的道路从影像上看可能是弯曲的,很多现象表明,遥感图像上存在几何畸变,而这种畸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性畸变和非系统性畸变

2、几何校正的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些系统及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变形,从而实现与标准图像或地形图(我们认为地形图的几何位置是准确的,尽管地形图也存在一定的变形,但只要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就可以接受)的几何整合。

3、几何校正的几个基本术语(1)图像配准(Registration)同一区域里一幅图像(基准图像)对另一幅图像的校准,以使两幅图像中的同名像元配准如GIS中扫描地形图的配准、用配准后的地形图配遥感影像等。

(2)图像纠正(Rectification)借助于一组地面控制点,对一幅图像进行地理坐标的校正。这一过程又被称为地理参照(Geo-referencing)

(3)图像地理编码(Geo-Encoding)是一种特殊的图像纠正方式,把图像纠正到一种统一标准的坐标,以使GIS中的来自于不同传感器的图像和地图能方便地进行不同层之间的操作运算和分析。

(4)图像的正射投影纠正(ortho-rectification)借助DEM对图像中每个像元进行地形变形的校正,使图像符合正射投影要求。

4、几何校正的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实现像元的坐标变换,即将畸变图像坐标转换成标准图像空间(主要是地图空间)坐标,难点在于“转换模型”如何确定与求解。

二、是坐标变换后实现像元值的重采样重采样的算法:最邻近点法;双向线性插值;三次卷积法

6、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技术过程

1、辐射校正的原因:由遥感成像过程的复杂性可知,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包含3部分:a 太阳辐射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表,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b 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大气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c 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传感器输出的能量还与传感器的光谱响应系数有关,因此遥感图像的辐射误差主要包括:

a 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

b 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

c 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

2、遥感图像辐射校正的方法

(2)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传感器的光谱响应特性和传感器的输出有直接的关系。由于这种光电变换系统的灵敏度特性通常重复性,所以定期地在地面测量其特性,根据测量值可以对其进行辐射已建立探测器的已知辐射值与作为量化结果输出的DN值之间的关系:DN=GL+B

式中:DN—传感器记录下的数字化值G—响应函数的斜率(通道增益,Gain)

L—实测的光谱辐射量(整个通道的光谱带宽)B—响应函数的截距(通道偏移量,Bias)(3)太阳高度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太阳方位角引起的图像辐射值误差通常只对图像细节特征产生影响,采用与高度角类似的方法进行校正处理

(4)地形坡度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

太阳光线和地表作用后再反射到传感器的太阳光的辐射亮度和地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假定垂直入射水平地表的光照强度为I0,则光线垂直入射时倾斜角为α的坡面上入射

点的光强度I为:因此若处在坡度为α的倾斜面上的地物影像为g(x,y),则校正后的图像f(x,y)为:从校正的公式看出:做地形校正需要有研究区域的DEM数据才能进行当然此项校正也可采用图像比值的方法来消除地形坡度所产生的辐射量误差

(5)大气校正

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消除

这些影响的处理过程称为大气校正。

A利用辐射传输方程进行大气校正简化的辐射传输方程为:

B 利用地面实况数据进行大气校正

C 利用辅助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去除程辐射

a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基本思想

b 回归分析法利用红外波段与其它波段的像元亮度值进行回归找到其它波段的最小

程辐射值,然后该波段所有像元都减去该最小程辐射值即可。

7、图像增强

图像增强,是指对一幅图像进行试探性的加工、改造,使人们感兴趣的目标(地物、现象)信息突出,易于识别的技术过程

图像复原,是指对已知降质(Degradation)原因的图像采用确定的模型和方法,恢复图像本来面目的技术过程

项目图像增强图像复原

前提图像降质原因未知图像降质原因已知

处理方法试探性方法反复比较确定性的模型和方法

评价标准主观的客观的

共同点改善图像质量改善图像质量

8、图像平滑图像效应:滤除图像中的噪声,同时也模糊边界

9、图像锐化判识图像中目标主要是从提取目标边缘开始的。图像的边缘定义为图像局部特性的不连续性,主要是指图像灰度、颜色和纹理结构等的突变。边缘常常意味着一个区域的终结和另一个区域的开始,边缘信息对图像分析和人的视觉十分重要。在一幅图像中,边缘有方向和幅度两个特性一般认为沿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较为平缓而垂直于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剧烈。图像锐化操作就能检测图像中不同区域的边界

10、HIS变换物理学上表示颜色体系的表色系统主要有两类,一是根据实验把颜色作为生理物理量而定量处理的混色系统,简称RGB系统或RGB空间;另一类是使用记号、色谱等定性处理人所感知的颜色的表色系统,简称HIS系统。H(Hue,色调),I(Intensity,强度亮度),S(Saturation,饱和度)

原因:1 人眼不能直接测定R、G、B三色的比例,因此对地物目标彩色特性的描述不便2 人眼通常是通过感知亮度、色调和饱和度来区分地物的,所以HIS系统更容易理解3 在彩色显示上为了得到期望的视觉效果,采用HIS系统操作比RGB系统更易实现HIS变换与反变换示意图

11、图像运算

1 多光谱图像的加法运算设获得了同一研究区的m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fi(x,y)(i=1,2,…,m) ,则加法运算写为:【】

这实际上是图像间的“平滑”操作

2 多光谱图像的减法运算【】效应:(1)有利于提取在不同波段辐射特性差异较大的地物类型

(2)有利于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动态监测如森林过火面积的动态变化

3 植被指数

A比值植被指数【】

式中:DN表示像元点的数字化值,ρ为地表反射率,NIR代表近红外,R代表红光

效应:(1)消除地形起伏产生的阴影的影响(2)提高与地面实测生物物理参数的相关性——生物物理建模(参数反演)

外业:地面实测样地(Sample Plots)内的生物物理参数yi(如LAI、NPP、APAR水体中养分含量、污染物浓度等),并用GPS精确记录样地中心位置的坐标

内业:将遥感图像精确配准,并提取样地所对应位置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xi,建立经验模型,

12、遥感多光谱图像的正交变换

(一)K—L变换——主成分分析

1 主成分变换的效应(1)降低原始图像数据的维度(2)去相关(3)数据融合

2 主成分变换的步骤

(1)由原始多光谱图像数据X求取其协方差矩阵【】或者相关系数矩阵【】(2) 由特征方程:【】求出各特征根【】i=1,2,…,m),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式中:I为单位阵,为特征根,为特征向量

再求出各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

(3)排列A=UT即得到了K—L变换的具体表达式:

式中:Y表示新生成的主成分数据向量,X是原始图像像元亮度值向量,UT是主成分

变换矩阵,Y的每个分量均是原始图像各波段亮度值的正交线性组合

3、主成分变换的特点和性质

(1)变换前后的方差总和保持不变,只是将原来的方差不等量地再分配到新的主成分图像中(2)从几何角度看,原始图像方差再分配是通过坐标平移和旋转实现的,第一主成分取波谱空间中数据散布最宽泛的方向,第二主成分取与第一主成分正交且数据散布次宽泛的方向,余此类推。前面几个方向上所包含的方差总和占总方差的绝大部分,余下主成分含有的信息量比重很小且迅速降低

(3)降维、去相关和数据融合在主成分变换中体现明显

(4)第一主成分是原始各波段的加权“和”图像,而且加权值的大小与该波段方差

大小(信息量)成正比,反映了地物总的辐射强度,有利于对地物细部特征的表达。

其余各主成分图像是原始各波段的加权差值图像

(5)“有选择的K-L变换”,主成分变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用于计算特征根和特征向

的协方差矩阵,如果有针对性的选择用于计算该矩阵的图像数据,然后把得出的变换

矩阵应用于整个图像,则所选择图像的某些地物目标和细节信息就会更加突出

(6)通常进行K-L变换是把一景图像的所有波段一起进行变换,但也可以把所有波段

先分组进行K-L变换,然后由每一组选取一个适当的主成分图像参加假彩色合成或其他

处理。

(二)K—T变换称为“缨帽变换”

这种线性变换同样使坐标轴发生平移和旋转,只是新的坐标轴不是指向主成分方向,而是指向另外的方向,这些方向与地面景物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植物生长过程和土壤有关。此变换因何被称为“缨帽变换”?在研究过程中将土壤和农作物生长过程在MSS2(红光)—MSS3(红外)、MSS1(绿光)—MSS2(红光)两个坐标平面上绘出裸土-植物发芽-生长期-成熟期-变黄期-衰老期的整个过程的亮度值轨迹图,然后组合两个坐标系列到一个三维坐标系中,看出上述轨迹的形状:三维立体形态看起来很象一顶带着缨穗的帽子,衰老处象一束缨子,土壤面象帽口,因此给出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缨帽变换”

13、遥感数据融合是指将多源遥感数据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中,采用一定的算法生成一组新的信息或合成图像的过程

遥感数据融合的目标既能保留多光谱数据的光谱特征同时又发挥了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优点,实现了两种类型数据的优势互补,使各类地物特征清晰,易于目视判读和计算机解译遥感信息融合的三个层次(1)基于像元层次的融合(2)基于特征的层次融合(3)基于决策层的融合

遥感信息融合的技术关键

①充分认识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因为只有对研究对象的地学规律有深入的认识,才可能为图像信息融合找到理论的支撑;

②充分考虑不同遥感数据间波谱信息的相关性而引起的有用信息的增加和噪声误差的增加,对多源遥感数据作出合理的选择;

③多源遥感数据的配准,包括空间配准和数据关联,就是要解决各类遥感数据的几何畸变,实现以几何校正为基础的空间配准,达到同一区域不同图像数据地理坐标的统一;

④融合算法的建立与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源遥感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在遥感数据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好了以上的技术关键,才可能使融合后的数据符合用户的特定需求

第六章遥感专题信息提取

1、遥感图像解译的两种方式

1 目视解译借助人眼的观察和人的智能,结合一些量测工具(测微尺、放大镜、立体镜等)来识别图像中的目标。特点:解译者的学识和经验在判读中起主要作用,精度高,但难以对海量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

2 计算机图像理解以计算机软硬件为支撑,利用模式识别技术(Pattern Recognition)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图像解译专家系统从而让计算机模拟人工解译过程,“读取遥感图像上的特征”,进而确定图像上的目标。特点:速度快,处理方式灵活多样,整个处理过程通常是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对计算机技术和算法要求较高,识别的精度通常不及目视解译

2、解译标志:遥感图像上能帮助人们识别不同目标的那些影像

特征;直接解译标志:能在遥感影像上直接看到可供判读的影像特征称为直接判读

标志;间接解译标志:指运用某些直接解译标志,根据地物的相关属性等地学知识,间接推断出的影像标志,

3、常用的解译标志

1 色调(Tone)指地物反射、辐射电磁波的性质和能量强弱在影像上的表现

2 阴影(Shadow)指因倾斜照射,地物自身遮挡光源而造成影像上的暗色调阴影

3 大小(Size)指地物长、宽、高、面积、体积等在影像上的记录地物影像的大小不仅能求得地物的数量特征,而且对判读地物的性质也有帮助。

4 形状(Shape)是目标物的外形、轮廓

5 纹理(Texture)是指具有不同色调和形状的细微影像按某种规则排列组合的集合,

6 图案(Pattern),即图型结构,是指多个人工目标重复排列的空间形式,它反映地

物目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7 位置(Site)即地理位置,它反映地物所处的地点与环境,地物与周边的关系

8 组合(Association)指某些目标的特殊表现和空间组合关系,它不同于那种严格按

图型结构显示的空间排列,而指物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排列方式,即空间配置和布局

4、ISODAT A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步骤:

1设置input output图层2设置初始化的分类数量和初始化类别中心的方法

3设置最大循环次数4确定类别的具体属性

5、特征选择与特征变换

在遥感图像分类之前,为了压缩参与分类多光谱图像数据的维度和找到那些对识别感兴趣的地物类型最为有效的“特征图像”,通常需要进行特征选择和特征提取。在分类时我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影像数据取得最好的分类结果,这样就需要从多光谱图像中选择最佳的特征影像组合进行分类,这就称为特征选择。将原始多光谱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如

主成分、缨帽变换、植被指数变换等)生成一组进行了信息融合的新的特征图像,这种

技术手段就称为特征变换。

特征选择指标:1 距离测度距离是最基本的类别可分性的测度2 变换离散度衡量遥感数据各地物类型可分性好坏的数量指标常采用变换离散度和JM距离。离散度是具有分布重叠度的两个类型之间可分性的数量测度。3 最优指数公式OIF

6、无监分类在对研究区不了解的情况下,只是依据每一类型地物所具有的相似性(类似度),把反映各类型地物特征值的分布按相似分割和概率统计理论将各像元归并成不同的空间集群,然后结合地面实地调查来确定各集群的地物类型从而达到识别分类目的的分类方法。非监督分类的特点 1 分类者不需要对研究区有广泛的了解和熟悉,但分类结束后仍需要一定的知识或地面调查来确定各集群的地物覆盖类型2 人为误差的机会减少,因为分类者参与的程度低,只需要事先设定几个参数即可3 非监督分类产生的光谱集群组并不一定对应于分析者想要的类别4 分析者较难对产生的类别进行控制

7、有监分类利用对研究区已有类别的先验知识从遥感图像上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训练区作为样本据此估计出各类别的统计特征参数(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进而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利用判别函数实现对待分类像元进行分类的方法。

有监分类的特点优点:1 可根据应用的目的和区域,有选择的决定分类类别,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类别2 可控制训练样本的选择3 可通过检查训练样本来决定训练样本是否被精确分类,避免分类中的严重错误4避免了非监督分类中对光谱集群的重新归类

缺点:1 分类系统的确定、训练样本的选择都有较强的主观性2 由于图像中同一类别的光谱差异较大,造成训练样本的代表性下降3 训练样本的选择和评估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4 只能识别训练样本中定义的类别,若某类别由于训练者不知道或者其数量太少未被定义,则监督分类不能识别

8、总体分类精度正确分类的总像元数(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和)与参加分类评价的

总像元数(矩阵中所有元素之和)之比,表示为【】

2 用户精度每一类别被正确分类的像元数量除以被分作该类的总像元数(行元素之和),表示为【】

3 生产者精度每一类别被正确分类的像元数量除以该类用作分类训练的总像元(列元素之和),表示为【】

2017南京林业大学林学概论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京林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07科目名称:林学概论满分:150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填空题(8题,每空2分,共30分) 1.根据形成土壤质地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沙土、(1)、(2)三类。 2.依据采用的手段不同,林木病害防治措施可分为病害检疫、(3)、(4)、及生物防治等。 3.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归纳为中间型植物、长日照植物、(5)和(6)四类。 4.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7)和(8)3类。 5.常见的人工防护林类型主要有农田防护林、(9)、(10)等。 6.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有冷害、(11)、(12)等。 7.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有均匀分布、(13)和(14)3类。 8.在我国江苏、安徽和山东3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的人工林为(15)。 二、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某一山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类型自然更替最可能的顺序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 B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山地针叶林 C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 D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季雨林—高山草甸 2.“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最适合于()。 A埋条育苗B扦插育苗C压条育苗D播种育苗 3.下列不属于无性繁殖()。 A苹果嫁接B杨树扦插C飞播造林D杨树埋条 4.适地适树品种培育最适合的种源是()。 A国外引种资源B野生种质资源C人工种质资源D本地种质资源5.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A苔原B季雨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6.上层疏伐法的采伐对象是()。 A上层优势树种B上层非目的树种C上层被压树种D上层主要树种7.阴生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高,生长在荫湿条件下 错误!未定义样式。第1页共2页

南京林业大学路基路面习题库

第一次 1.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各有何特点? ①柔性基层:总体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之下产生的表面变形较半刚性基层大; ②刚性基层:强度高、稳定性好,行车舒适、噪音小,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③半刚性基层:在前期具有柔性基层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最终的强度和刚度小于刚性基层。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选择不同的路面结构类型。 2.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 (1) 承载能力:路基路面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 (2) 稳定性:在降水、高温、低温等环境作用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的能力; (3) 耐久性: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 (4) 表面平整度: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 (5) 路面抗滑性:路面表面抗滑能力的大小。 3.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路线长,工程量大。 (2)沿线地形起伏变化大,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特征多变。 (3)沿线经济程度,交通特点不一样。 4.路面结构为什么为分层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分层设计? (1)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因此,对路面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通过沥青路面结构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发现,荷载作用下垂直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水平拉应力?一般为表面受压和底面受拉,剪切应力?先增加后减小。为适应这一特点,路面结构通常是分层铺筑。 (2)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层,通常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 第二次 1.不同路基土有何工程特点?如何根据因地取材的选择选择路基填料? (1)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良好的路基路面材料。 (2)巨粒土是良好的路基材料。 (3)砂性土是施工效果最好的路基材料。 (4)粘性土是较常见的,效果也较高的路基路面建材。 (5)特殊土用于路基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加以处理。 (6)粘性土是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 路基材料应选择强度好,水稳定性好,压缩好且运输便利施工方便的土壤。路基填料的指标是CBR值。 2.什么是路基平衡湿度?如何确定路基的平衡湿度状态? 路基平衡湿度是指公路建成通车后,路基在地下水,降水,蒸发,冻结,融化等因素作用下,湿度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湿度称为路基平衡湿度。 (1)潮湿类路基的路基工作区向地下水毛细润湿影响范围内?,路基平衡湿度由地下水长期积水的水位升降所控制。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试题2013、2014、2017年

南京林业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344 科目名称:风景园林基础满分:150 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5分) 1.汉代上林苑中的(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开辟太液池,并堆筑蓬莱、方丈、瀛洲。“(2)”也成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严谨的繁华城市,它的外廓面积约占(3)平方公里,城内有一条自南而北的中轴线直通皇宫贯穿全城,它就是(4),据史料记载此街宽度达到(5)m,街道两侧行道树以(6)树为主。长安城内的三大宫殿分别是(7)、(8)和(9)。其中(10)是我国古代面积最大的皇家宫殿,它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故宫的(12)倍。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化,相应地皇家御苑的类别区分更为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更为突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递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描写的就是(13)的生活。这些御苑类别形式一直影响到后世,例如明清时期著名的三大离宫御苑是:(14)、(15)、承德避暑山庄。 3.东印度公司职员(16)的著作《(17)》、《Designs of chinese Buillding》等促成了英国一股仿造中国式花园的热潮;他还将一些中国园林的题材和手法运用到Kew Garden 的建造中:如修建(18)、(19)、中华馆以及(20)等做法。 4.十八世纪末十九初英国自然式风景园辗转传入欧洲大陆,以(21)运动的革新精神为风景式造园推波助澜:法国(22)的“回归大自然”;德国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在《判断力批判》的艺术分类中提到(23)的关系;(24)对风景式造园进行了美学哲学的论证;约翰·沃

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807林学概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807林学概论[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07 科目名称:林学概论满分:150 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填空题(8题,每空2分,共30分) 1.根据形成土壤质地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沙土、(1)、(2)三类。 2.依据采用的手段不同,林木病害防治措施可分为病害检疫、(3)、(4)、及生物防治等。 3.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归纳为中间型植物、长日照植物、(5)和(6)四类。 4.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7)和(8)3类。 5.常见的人工防护林类型主要有农田防护林、(9)、(10)等。 6.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有冷害、(11)、(12)等。 7.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有均匀分布、(13)和(14)3类。 8.在我国江苏、安徽和山东3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的人工林为(15)。 二、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某一山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类型自然更替最可能的顺序是()。A.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 B.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山地针叶林 C.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季雨林—高山草甸 2.“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最适合于()。 A.埋条育苗 B.扦插育苗 C.压条育苗 D.播种育苗 3.下列不属于无性繁殖()。 A.苹果嫁接 B.杨树扦插 C.飞播造林 D.杨树埋条 4.适地适树品种培育最适合的种源是()。 A.国外引种资源 B.野生种质资源 C.人工种质资源 D.本地种质资源 5.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A.苔原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852工程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38生物工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生物工程与技术的教学、科技开发、生产应用、项目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等行业或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生物工程 主要研究生物质资源生物化学加工制取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质能源、工业酶制剂、生物活性物质、蛋白饲料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域主要包括,植物纤维资源生物转化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发酵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分离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化反应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现代生化实验的技术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咨询和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力。 2、生物制药 主要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森林药用植物、真菌等材料中制取具有生物活性、药用价值等的各种制品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领域主要包括,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物技术下游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制药工艺过程;药理及药物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生物反应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服

2020南林风景园林理论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 2020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344 科目名称:风景园林基础满分:150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填空题(21题) 1.种植草坪的场地,最小坡度是________。 2.假定一个水准面地面一测点距离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 3.宋代文人园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清建筑著名世家称为_________,同时代叠山世家是__________。 5.英国园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布里奇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雷 普顿。 6.西班牙著名的伊斯兰园林是_________。 7.停车场种植树木枝干最高不超过________。 8.山地最大坡度_________,超过这个坡度以后就要做防水处理。 9.面积大于10公顷的公园应按照游人容量的_______设置厕所厕位,男女厕所比 例_________。 10.________m的安全水深。 11.“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描写的是__________园子。 12.园林的最初形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光密度的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 14.水池面积不超过水面几分之几。

15.流速/水位/流量__________。 16.__________(谁)设置了__________米的伸缩缝。 17.山石内部结构包括环透视,竖立式,填充式和________。 18.地下水包括潜水和_________。 19.驳岸最顶层为_______,常做出悬挑。 二、选择题(18题) 1.岭南园林常用的石头有__________? A.英石 B. 宣石C. 青石D. 房山石 2.一般工业用水及非人体接触的娱乐用水是那类水? A.Ⅰ B. Ⅱ C. Ⅲ D. Ⅳ 3.高压走廊下的防护带宽度是___________? A.30m B. 40m C. 50m D. 4.下列地表径流系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半透水性铺装B. 碎石透水沥青C. 砖石铺砌路面 D. 地面绿化 5.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的客厅”的是________? A.清泉公园 B. 高线公园 C. 拉维莱特 D.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6.上下行车辆中间设绿化带,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两边设行道树绿带是_____类型的? A.一板二带式 B. 二板二带式 C. 三板四带式 D. 四板五带式 7.下列那个不是钱伯斯的著作? A.design of B. C. D.

南京林业大学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招标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招标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修订稿修订稿)) 第一章第一章 总 则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南京林业大学招标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组织架构和基本原则 (一)招标工作委员会在正、副主任委员领导下展开工作。 (二)招标工作委员会是全校招标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监督、指导、协调全校招标工作;监察处、审计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工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招标工作委员会常任委员。 (三)招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是招标工作委员会下设的办事机构。 (四)招标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和择优定标的原则。 第二章第二章 招 标 范 围 第三条 除第四条规定外,应进行招标。招标适用范围是:使用公有资金和校属单位自筹资金的采购、修建、服务等经济活动、价值三万元(含)以上项目,包括: (一)各类仪器设备、物资、建材、图书、教材、学生公寓用品、服装、软件等采购项目。 (二)修缮基建、装饰装潢、园林绿化、安装调试等工程项目。 (三)咨询服务、物业管理、大中型仪器设备定点维修单位或场所确定等。 (四)学校基本建设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委托招标市场招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 第四条 以下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一)抢险救灾期间的应急工程及用料可不进行招标。抢险救灾结束,由本工程项目招标管理部门起草书面说明,由招标工作委员会

常任委员单位传阅会签后,报校长办公会审查批准。 (二)涉及技术保密的科学研究或试验工程,经项目组申请、科技处签署意见、招标项目管理部门签署意见、招标工作委员会常任委员会签、招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可不进行招标。 (三)其他应招标项目,凡申请免于招标的,由经手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部门)领导批示、招标项目管理部门批示、招标工作委员会常任委员会签、招标工作委员会员会主任批示,必要时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方可不履行招标程序。 第五条 学校主体管线维修项目和三万元以下项目 (一)学校水、电等主体管线维修项目,由本校后勤服务总公司修建工程中心承担。 (二)总价三万元以下的修建项目,原则上由后勤服务总公司修建工程中心优先承担。 (三)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采购项目,由招标项目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参照询价采购的方法(做好相关记录),自行采购。 以上(一)、(二)项由后勤管理处、设备处等项目招标项目管理部门询价,后勤服务总公司修建工程中心编制预算,双方洽谈后委托实施。 第三章 招 招标方式 第三章 第六条 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情况,招标方式有: (一)公开招标,是学校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其它组织投标。 (二)邀请招标,是学校以招标邀请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其它组织投标。 (三)议标(竞争性谈判),是学校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法人或其它组织中,选择投标商,就招标项目进行谈判的招标方式。 (四)单一来源采购,是学校向单一来源供应商直接洽谈的采购方式。 (五)询价,是学校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法人或其它组织中,选择投标商,对他们提供的报价、质量、服务等进行比较,确定中标单位的采购方式。 第七条 招标方式选用。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工程介绍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工程 介绍

生物工程 目录[隐藏] 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 开办院校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美国学校的排名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 主要课程 开办院校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美国学校的排名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工程专业 [编辑本段] 生物工程 (bioengineering;bion)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壹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

所谓生物工程,壹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壹门新兴技术。1994年曾邦哲提出系统生物工程(中科院ZengBJ)的概念,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合成生物学开发细胞计算机、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能源技术等)成为了21世纪的前沿技术。? 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在这五大领域中,前俩者作用是将常规菌(或动植物细胞株)作为特定遗传物质受体,使它们获得外来基因,成为能表达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后三者的作用则是这壹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新物种创造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 [编辑本段]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南京林业大学土力学考研试卷

南京林业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试题 一、填空(35分)1、表征无粘性土松密程度的基本物理指标是,粘性土的塑性指数I p =,I p 表征土处在,I p 值越大,含量越多。液性指数I L =,I L 反映土的。2.流砂现象是 ,其临界水头梯度Icr=。 3.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为:①,②而土的 只随有效应力而变。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将。 4.根据现场的静载荷试验,地基的破坏型式有、____和_____三种,其中时基础下地基土形成3个区,P ~S 曲线对应有个临界荷载。临塑荷载是指。5.常用来评定土压缩性大小的指标有个,其中由现场试验确定,土的压缩系数α=。6.达西定律为,成层土水流方向与土层垂直时,平均渗透系数受 控制。 7.集中力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沿深度逐渐,在同一平面上附加应力大。8.均质粘性土的土坡失稳破坏可近似假定为、、 三种圆弧滑动面,对均质土坡稳定分析可用法而对非均质土坡稳定分析应用法。 9.砂土液化是指。10.主动土压力随墙背面倾角ε↑而,随填土内摩擦角φ↑而。 二、已知土的天然容重为18KN/m 3,土粒的容重γs =26.8KN/m 3(或土粒密度γso =2.68t/m 3),含水量W=16%,试按三相草图由指标定义计算孔隙比e 、饱和度S r 及饱和容重γsat (要求画出三相比例草图)(17分)。 三、已知,甲、乙两条形基础如图1所示,d 1=d 2,b 2=b 1,F 2=F 1,,问两基础沉降 量是否相同?为什么?为了使两基础沉降量接近,设计基础时可采用哪些调整方案及评价?(12分)

四、本题(28分) 1.试述三轴试验优点及三 种三轴试验的试验方法?并 举例说明按三种条件进行 试验的工程实例。(16分) 2.粘性土样做二个固结不 排水三轴试验,同时测定孔 隙水压力,结果如下:试件1试件2 三轴室压力(KN/m 2)100200 破坏时的偏应力(KN/m 2)120201 破坏时的空隙水压力u 1+u 2(KN/m 2)5592 试确定土的总应力和有效应力抗剪强度参数?空隙水压力参数A、B?(12分) 五、在一软粘土地基上修筑土堤,堤高l0m,若连续快速施工一次筑成时,很可能导致地基土破坏。若改为分期填筑,每次填筑2m,然后停歇一段时间(例如2~3个月)则土堤可顺利建成。试用土力学原理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并在p′~q 图上用有效应力路径表示出两种情况下地基土中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地基内某点在施加荷载前的应力状态时可假设K。= 1)(12分) 六(28分) 1.已知γ1<γ2<γ3,Φ1>Φ2>Φ3,C 1

2016年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考研真题

2016年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考研真题 1、城市绿地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布局类型。 2、一般城市绿地可分成公园绿地、附属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大类型。 3、我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对道路绿地率指标作如下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___________;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____________;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____________;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_____________。 4、“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___________于1898年发表的______________论著中首先提出的。 5、《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______________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8、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主要类型。 9、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_____________,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______________,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10、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求体积公式估算法、_____________法、方格网法等。

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概念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 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南京林业大学酶工程期末考试重点生物技术专业

1、酶的特点和米氏方程式的推导。 酶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酶催化作用特点:(一)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①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②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③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二)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①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②专一性高;③反应条件温和;④可调节性。 2、米氏常数的测定和意义。 答:测定:基本原则:将米氏方程变化成相当于y=ax+b的直线方程,再用作图法求出Km。意义:①当v=Vmax/2时,Km=[s](Km的单位为浓度单位)。②是酶在一定条件下的特征物理常数,通过测定Km的数值,可鉴别酶。③可近似表示酶和底物亲和力,Km愈小,E对S的亲和力愈大;Km愈大,E对S的亲和力愈小。④在已知Km的情况下,应用米氏方程可计算任意[S]时的V,或任意V下的[S](用Km的倍数表示)。 3、可逆抑制的种类和判别。 答:①竞争性抑制:某些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相似,因而能与底物竟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活性中心结合后,底物被排斥在反应中心之外,其结果是酶促反应被抑制了。特点:Km变大,酶促反应速度减小;②非竞争性抑制:酶可同时与底物及抑制剂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并导至酶活性下降。由于这类物质并不是与底物竞争与活性中心的结合,所以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特点:Km虽然不变,但由于Vmax减小,所以酶促反应速度也下降了;③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仅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但ESI不能转化为产物P 。 特点:Km变小,Vmax减小,斜率不变。 4、酶的分类和命名。 答: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系统名:包括所有底物的名称和反应类型。 推荐名:只取一个较重要的底物名称和反应类型。 对于催化水解反应的酶一般在酶的名称上省去反应类型。 酶系统编号:采用四码编号方法,第一个号码表示该酶属于6大类酶中的某一大类,第二个号码表示该酶属于该大类中的某一亚类,第三个号码表示属于亚类中的某一小类,第四个号码表示这一具体的酶在该小类中的序号。每个号码之间用圆点(﹒)分开。 5、酶活单位和酶活测定。 答:酶活单位:①酶活单位U: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浓度/时间)②国际酶活力单位IU: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内催化1u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1972年定为1kat单位:每秒钟能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1kat=60×106IU。③酶的比活力:用每mg蛋白质所含酶活力单位数,比活愈大,纯度愈高。比活力=酶活力U/mgPr=总活力U/总蛋白mg 酶活力测定的步骤: ①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溶液。 ②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酶催化反应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应条件。 ③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反应时间。 ④运用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注意:若不能即时测出结果的,则要及时终止反应,然后再测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林学专业

一、简答题 1、新世纪林业发展的六大重点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3)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5)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2、林木结实大小年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大年消耗营养多,影响当年的花芽分化,次年的新枝梢生长,结果枝减少。(2)内源激素不平衡,成花激素和抑花激素不平衡。(3)环境因素的影响。 3、种子调拨的原则。 (1)本地种源最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应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2)若本地种子不足,可适当从邻近气候、土壤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调进种子,以适应生产的需要。(3)由于植物一般对高温高湿的适应性比对低温干旱的适应性强。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由北向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3°,由南向北调拨纬度不宜超过2°;在经度方面,调拨范围不应超过16°。(4)地势海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山区垂直方向调拨种子时,海拔高度的差异不宜过大,一般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调运的范围比相反方向大,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5)采用外来种源时最好先进行种源试验,成功后才可以大量调拨种子 4、种质资源的分类。 (1)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培育与选择而得到的植物种类和类型。(2)外地种质资源:指由国内不同气候区域或其他国家引进本地的植物品种和类型。(3)野生种质资源:是指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植物。(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是指经人工杂交和诱变产生的变异类型。 5、采穗圃概念及其分类。 采穗圃:是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 采穗圃分类:(1)根据建圃材料经过选择鉴定的情况,采穗圃分初级采穗圃和高级采穗圃(2)采穗圃可按提供繁殖材料分为接穗采穗圃和插穗采穗圃 6、种子园概念及其分类 种子园: 由人工选择的优良无性系(从一共同的细胞或植株繁殖得到的一群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细胞或植株)或子代家系(经过子代测定后所选择出的优良子代)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林木种子的场地。 分类:(1)按亲缘关系可分杂交种子园和产地种子园(2)依据繁殖方式或分为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 7、苗圃整地的作用 1.加强土壤的透水性,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2.加强了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根部的呼吸,增强苗木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3.提高地温,减少昼夜土壤温度变幅,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4.促进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有助于土壤的熟化。

林学概论论文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科:林学概论 论文题目:森林及其营造与经营班级:xxxxx 学号:xxxxx 姓名:xx

【摘要】森林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目前天然森林正在快速减少,所以森林的营造及其经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目前森林所面临的危机,以及森林营造及其经营中的关键是保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森林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生态 一.森林 1.森林的概念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讲森林就是许多树木,灌木等各种植物为主体所组合成的一个大型生态系统,但联合国对于森林的定义就是:“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不包括主要为农业和城市用途的土地”【1】,而我国法律上所定义的森林不只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群落,还包含森林中所蕴含的各种森林资源。 2.森林的作用与功效 陆地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而森林约占陆地面积的34%,横跨了多个气候带,森林对维持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正常能量流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森林素有“地球之肺”之称,据统计,每公顷的森林可以吸收大约一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约730kg的氧气,可以说是高效的天然空气净化器。而且森林对于延缓“温室效应”,改善局部气候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2.2保护物种多样性 森林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是无数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据统计,全球大约有30%的物种都生活在森林之中,而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更是占据着陆地物种总量的80%,可以说森林就是我们地球的巨大基因库。 2.3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而究其原因就是对森林的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像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河流域,其森林覆盖率只有 5.8%。森林可以调节地表径流,减少降水对地面的冲刷,改善土壤水文条件。 同时在一些荒漠地区森林还能明显降低进入林区的风速,保持土壤肥力。 3.森林危机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园林工程复习资料 C1:地形与土方工程 地形的功能:1.骨架作用;2.空间作用;3.景观作用;4.工程作用。 地形的类型:1.平地;2.坡地:⑴缓坡(坡度4%-10%)⑵中坡(坡度10%-25%)⑶陡坡(坡度25%-50%);3.山地。 C2:假山工程 假山分类:1.土山;2.带石土山;3.带土石山;4.石山。 假山的功能作用:1.骨架功能;2.空间功能;3.造景功能;4.工程功能;5.使用功能。 山体结构:1.环透式结构;2.层叠式结构(水平层叠、斜面层叠);3.竖立式结构(直立结构、斜立结构);4.填充式结构(填土结构、砖石填充结构、混凝土填充结构)。 置石的形式分为:1.特置;2.孤置;3.对置;4.散置;5.群置;6.山石器设。 C3:园林挡墙景观工程 园林挡土墙的功能作用:1.固土护坡,阻挡土层塌落;2.节省占地,扩大用地面积;3.削弱台地高差;4.制约空间和空间边界;5.造景作用。 园林挡土墙的材料:1.石块;2.砖;3.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4.木材。 园林挡土墙的构造类型:1.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高度不宜超过1.5m);2.悬臂式挡土墙;3.扶垛式挡土墙;4.桩板式挡土墙;5.砌块石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的剖面细部构造: C4:园路与铺地工程 园路的分类:1.主园路;2.次园路;3.小径。 园路系统的布局形式:1.套环式园路系统;2.条带式园路系统;3.树枝式园路系统。 园路路拱设计园路断面设计园路纵断面设计 园路内侧平曲线半径参考值 一般应有8%以下的纵坡,最小纵坡不小于0.3%~0.5%。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在2.5%以下,最大不超过4%;轮椅、三轮车宜为2%左右,不超过3%;不通车的人行游览道,最大不超过12%,若超过12%则必须设为梯级道路。除了专门设在悬崖峭壁边的梯级磴道外,一般梯道纵坡坡度都不要超过100%。当道路纵坡较大而坡长又超过限制时,应在坡路中插入坡度不大于3%的缓坡,或在梯道中加入一至数个平台,供游人休息并起到缓冲作用。(梯级

林学概论思考题参考复习资料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试 卷 课程 林学概论参考答案 2010 ~2013 学年第 1 学期 一、 名词解释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集合体)。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 种间竞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功能单位。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食与被食的关系,能量依次传递的关系。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大多是多种生物之间的网状关系。 营养级:是指在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森林演替:在一定的地段上,一个森林群落依次被另一个森林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生物群落:

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 引种驯化:是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选择育种:是指从林木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和鉴定,培育出适于栽培推广的新繁殖材料的方法。 种子园:是由人工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子代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的。 杂交:是指不同基因型材料结合,实现基因重组而产生杂种的过程。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将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或利用天然杂交,通过选择和鉴定,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的过程。 无性系育种:是指从天然或人工育成的杂合群体中,通过选择和测定得到优良无性系,并以无性繁殖的手段加以推广应用的育种过程。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解答,论述 1.概念: 1)绿化:该词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俄文OaeHue翻译而来,即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称为绿化。 2)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3)绿地:①最初来源于“开放空间”一词 ②《辞海》释义:“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③绿地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绿地指所有生长着绿色植物的地域,狭义 的绿地则指城市规划用地范围被植被覆盖着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形成的绿化用 地。 4)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其整体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并承担城市以下职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难等。 2.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利用一定规律利用自然物质穿凿的“人工环境”。 2)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破坏自然环境的过程。 3)城市绿地是将自然引入城市,是人与城市间充满自然气息的过渡空间。 3.案例:1)世界园林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园——英国伯肯海德公园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创作方法:自然放线,自然场景 2)法国第一个城市公园——凡尔赛公园 ——法国规整式园林代表作:中轴线多重处理,次轴线向两侧展开作主题小园组织,“障景”手法→绿苔。(PS:理水:静水、动水) 3)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Green Sward方案:免费的,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均等空间,体现对人的关怀。 4.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什么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有何特点? 特点:悬空园;人造台地园:每层台地上植物生长状态良好;少有地形起伏,地势平坦;供水系统独特。 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的原因(百度):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5.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勒诺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造林特色1)意大利台地园 一般建于河流周边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山坡上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使台

(完整word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预先断根法(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成功与否,固然与起掘、吊运、栽植及日后养护技术有密切关系,但主要决定于所带土球范围内吸收根的多少。为此在移植大树前采取缩坨断根的措施,这样可以适当缩小泥球体积,减轻重量,促进挖掘范围内主根、骨干根上萌生较多的须根,此法也称预先断根法。 2、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一定汇水面积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 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3、时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该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4、环境容量 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5、其它绿地 其他绿地(G5)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这些绿地均位于城市建成区之外,不参与城市绿地指标的技术。 6、绿量 “绿量”是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又称三维绿色生物量,是对生长中的植物茎、叶所占空间面积的多少。其实质指植物的“叶量”。与绿量有关的概念词很多,如森林面积、森林覆被率,城市的绿地面积、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常用(公斤/平方米)或(吨/公顷)表示。 7、绿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按建设部出台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规定,绿线内的土地只准用于绿化建设,除国家重点建设等特殊用地外,不得改为他用。 8、建筑容积率 建筑容积率简称容积率,又称地积比率,是指总建筑面积[注1]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3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3。由于高层建筑的存在,容积率数值可以大于1。 9、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