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4526环境工程导论-试题+复习

04526环境工程导论-试题+复习

04526环境工程导论-试题+复习
04526环境工程导论-试题+复习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1

一、填空题

1.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破坏。

2. 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3.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4.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为有机物质,为单向的;能量流动过程遵从林德曼规律。

5. 清洁大气的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臭氧。

6. 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7. 对流层厚度一般为8~20km;占有大气质量的75% 。

8. 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将污染物分为:气态型、颗粒型。

9. 气态型污染物的种类分别有: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臭氧。P93

10. 衡量悬浮颗粒物污染的的主要指标是:PM10 、TSP(总悬浮颗粒物)。

11. 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源划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12. 大气环境标准的类型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99

13. 我国依据城市区域功能不一样,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三类,将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14. 与大气影响密切的气象因子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云况、能见度。

15. 风有大小和方向,人们将风的方向划分为16 方位。

16. 地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大气热量则来源于地面长波辐射。

17.气温直减率是指空气在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改变的大小。干燥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下降100m,温度改变幅度为1℃。

18. 依据干绝热直减率的相对大小,可将大气层结划分为中性层结、等温层结、正常分布层结、逆温层结。

19. 逆温层不利于大气扩散,依据逆温形成的机理可将逆温划分为下沉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20. 依据不同的大气稳定程度,烟流可以划分为5种不同形态,它们是波浪形、锥形、扇形、爬升形、熏烟形。

21. 烟囱有效高度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常用的处理易溶解于水的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设备有:喷淋塔、填料塔、喷射鼓泡塔、道尔顿塔。

22. 用于流化床脱硫的主要药剂是:石灰石和白云石。

23. SCR是指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是指非选择性催化还原,都属于烟气脱硝技术。

24. SCR法所使用的还原剂是氨水,催化剂是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

25. VOC控制的方法有: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

26. VOC生物处理放具体包括: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塔两种类型。

27. 按照除尘的机理,除尘器总共可分为机械式除尘器(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离心式除尘器,又称旋风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P109

28. 重力沉降室是依据重力使得颗粒物与气体分离;旋风除尘器是依据离心力使得颗粒物与气体分离。

29. 依据气体在重力沉降室中的运动状态,可将重力沉降室分为湍流式重力沉降室、平流式重力沉降室。

30. 终端沉降速度:颗粒物在下降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31. 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口、筒体、椎体、出气口等部分组成。

32. 旋风除尘器中气体的运动速度总共有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等三种。

33. 过滤式除尘器分为三种类型:空气过滤器、布袋除尘器、颗粒层过滤器。

34. 根据水的来源不同,可将废水划分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两种类型。

35. 为了表征废水水质,规定了许多水质指标。主要有有毒物质、有机物质、悬浮物总数、pH值、色度、温度等。一种水质指标可能包括几种污染物;而一种污染物也可几种水质指标。

36. 固体物质在水中存在三种状态:溶解态、胶态、悬浮态。需氧污染物: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在工程实际中主要用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 、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TOC 等指标来描述。

37. 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三大类: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

38. 水质标准中的卫生学指标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两项。后者反映水体中动物粪便污染的状况。

39. 感官污染物是指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无严重危害,但能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

40.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划分为五种类;农业用水区属于五类地表水功能区。

41. 水体自净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过程。

42. 依据废水处理的机理不同,可将废水处理的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

43. 依据废水处理的程度,可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44. 根据水中悬浮物的密度、浓度及凝聚性,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45. 依据废水在沉淀池中的形态,可将沉淀池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射式沉淀池、斜板式沉淀池。

46. 辐流式沉淀池中废水的进水方式有两种: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和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47. 根据气泡产生的方式气浮法分为电解气浮、散气气浮法、溶气气浮法。

48. 用混凝法处理废水时,其去除的污染物对象是胶体;絮凝法去除废水的机理有三种: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网捕作用。

49. 依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种;其中有机絮凝剂有PAM ,常用的无机絮凝剂有铝盐和铁盐。P73

50. 离子交换树脂是由骨架和活性基团组成。按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含酸性基团)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含碱性基团)。离子交换完成后,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重新转入溶液的方法改变溶液pH值和改变溶液离子强度。

51. 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吸附剂的结构、吸附质的性质、操作条件等;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活性氧化铝、沸石分子筛等。P67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硫化煤、木炭、焦炭、硅藻土、木屑、吸附树脂。

52. 依据膜分离废水污染物的程度,膜分为四种类型: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

53. 生物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依据是否需要氧气,将生物法分为: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等两种类型。

54. 依据所需要的营养,好氧生物工艺应按BOD : N : P = 100 : 5 : 1 投加C、N和P。厌氧生物工艺,应按BOD : N : P = 200 : 5 : 1 投加C、N和P。

55. 好氧微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为:15~35℃,适应的pH范围为6.5~9 之间;而厌氧微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有两个33~35?C 和53~55?C ;适宜的pH为范围6.8~7.2。

56. 好氧微生物处理方法中,依据微生物的存在状态,可将好氧微生物处理方法分为好氧生物膜法和好氧活性污泥法。

57. 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物质需要经历两个过程吸附和稳定(氧化阶段)。P55好氧微生物处理(主要有两个种: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过程要记熟:好氧菌在有足够溶解氧的供给下吸收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代谢活动,约有1/3的有机物被分解转化或氧化为CO2、NH3、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代谢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作为好氧菌自身生命活动的能源,此过程成为异化分解;另2/3的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构造物质,合成新的原生质(细胞质),称为同化合成过程。新的原生质就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活性污泥或者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为剩余污泥,又称生物污泥。当废水中的营养物(主要是有机物)缺乏时,好氧菌则靠氧化体内的原生质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称内源代谢/内源呼吸),这将会造成微生物数量的减少。

58. 氧气引入好氧处理构筑的方式有三种:机械曝气、鼓风曝气、和机械-鼓风曝气。

59. 依据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和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等。

60. 生物膜法按照具体的使用构筑物分为: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悬浮载体流化床。????

61. 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p6

厌氧微生物处理的过程要记熟:第一阶段是酸性发酵阶段。在分解初期,厌氧菌活动中的分解产物为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甲醇、CO2、NH3、H2S以及其他一些硫化物,这时废水发出臭气。如果废水中含有铁质,则生成硫化铁等黑色物质,使废水呈黑色。此阶段有机酸大量积累,PH下降,故称为酸性发酵阶段。参与此阶段作用的细菌称为产酸细菌。第二阶段是碱性发酵阶段。又称为甲烷发酵阶段。由于所产生的NH3的中和作用,废水的PH逐渐上升,这时另一群统称为甲烷细菌的厌氧菌开始分解有机酸和醇,产物主要为CH4(甲烷)和CO2,此时随着甲烷细菌的繁殖,有机酸迅速分解,PH迅速上升。

厌氧生物处理的最终产物为气体,以CH4和CO2为主,另有少量的H2S和H2。

62. 土壤是由土壤固相和空隙构成的。土壤污染主要有重金属离子和农药污染两种。

63. 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土壤修复技术和异位土壤修复技术两种。

6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公布)固体废物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

农业固体废物。

65.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其中固化处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固化的方式有两种:有机材料固化和无机材料固化。

66. 依据固废分选的机理,可将废物分选的方法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P150

67. 一般废物的处理处置的方法有: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处置、土地填埋处置(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海洋处置。P155

68. 固废填埋过程中,依据是否需要氧气,将填埋分为好氧填埋和厌氧土地填埋。其中卫生土地填埋适用于对人体无毒害的一般废物;安全土地填埋适用于危险废物。

69. 填埋场的结构有三种类型:人造托盘式、天然洼地式、斜坡式。

70. 噪声依据来源划分有四种类型: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依据发声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电磁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噪声具有分散性、相对性、无延迟性特点。

71. 噪声控制的三种思路是:避免噪声产生、阻断传播途径、保护人耳等。

72. 从传播途径降低噪声的四种主要技术分别是:吸声、消声、隔振、隔声等。

73. 除噪声之外,物理性污染的现象还有: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和光污染等。P211-228

74. 在我国,环境管理的两大模式分别是:区域管理和行业管理等。

75.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等。

76. 依据监测内容,环境监测可划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噪声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土壤和生物监测。

77. 河流水质监测过程,常常设置三种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其中对照断面一般处于污染源的上游,控制断面一般设置在距离污染源500~1500的河段上,削减断面一般设置在1500开外的地方。

78. 常用的经验布点法主要有:功能区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79. 依据评价的对象,环境影响评价种类可划分为规划类和建设项目类;根据环境要素分类,环评可划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时间划分,环评又可划分为环境影响回顾评价、环境影响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0. 依据建设项目所需评价程度不同,可将环评文件划分为三个等级,它们依次是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81. 环评预测过程中,要预测三个阶段,分别是: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要预测两个时段,分别是丰水期和枯水期。

82. 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决定因素有:建设项目的排污量、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水质要求。

83. 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资料法。

8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85. 好氧堆肥伴随着两次升温,将其分为三个过程:起始阶段、高温阶段、熟化阶段。

二、名词解释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特有机物氧化为CO2、H20所消耗的氧量。【BOD:在水体中有氧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称为生化需氧量。】

水体污染:当进入水体中污染物质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受到损害,以至对水的用途产生不利和不合理影响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水体自净: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原状。

水体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后,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纛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水平。

污泥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l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合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所以也常称为30 min沉降比。

气浮法原理: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于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

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渣设备自水面刮除泡沫,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称为气浮。

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是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在膜的两侧存在一定量的能量差作为动力,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他组分,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离子交换的原理和定义: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定义: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指在各区域正常地质地理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元素在各类自然体中的正常含量。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和变化趋势。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BOD(生化需氧量):在水体中有氧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称为生化需氧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以及有机物质的作用,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水中溶解氧不断消耗,水质不断恶化,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生物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是利用天然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对有机废水进行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的天然或人工池塘。P62)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它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污水渗入其中得到净化。

噪声污染: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我国将地面水划分为五类:

Ⅰ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水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无机毒物,有机毒物,放射性物质)、营养性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油脂类污染物。

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水体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由于营养盐类不断积聚,引起水体内部物理、化学性状不断改变,水生生态系统发生相应的演替。并由生物生产力低的状态逐步向生物生产力高的状态过渡的现象。表现为N、P过多,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概念)初始阶段,水体中营养盐比较少。溶解氧丰富,生物生产力水平低。随着外部进入水体中的营养盐类逐渐积聚增多,水体中生物生产能力提高,生物量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色发暗,透明度降低,水生生物种群组成逐步由适合富营养状态下的种群所代替,水体相应由贫营养型发展为中营养型,进而演变为富营养型。

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气体成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可变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氮、氧、氩三种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氖、氦、氪、氙等。第二类为“可变气体成分”,以水蒸汽、二氧化碳和臭氧为主。第三类为“不定气体成分”,它指由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灾难所引起的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暖)层、散逸层。

地方性风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逆温的概念:

逆温的形成类型:①辐射逆温;②下沉逆温;③平流逆温;④湍流逆温;⑤锋面逆温;⑥地形逆温。

除尘器的机理:利用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受重力作用而自然沉降的原理,将颗粒污染物与气体分离的过程。

气态污染物的控制:冷凝法、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臭氧层:地球上空10~50 km臭氧比较集中的大气层,其最高浓度在20~25 km 处,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以“微米”为单位。

知识点识记:

1.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五层组成。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其次是平流层。

2.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斯德哥尔摩会议;第二个里程碑是里约热内卢会议。为了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将6月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两个文件是《只有一个地球》和《人类环境宣言》。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4.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等。

5.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化合物、溴氟烷烃化合物、氧化亚氮、四氯化碳、甲烷等能与臭氧其化学反应,以致消耗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

6.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7.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大气污染物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

8.依照与污染物的关系,可将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9.颗粒污染物可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等五类。

10.气态污染物主要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五种,还有臭氧。

11.二次污染物中危害最大,也最受人们普遍重视的是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12.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发生类型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13.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有风与湍流、大气的温度层结和逆温、大气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

14.城市下垫面以两种基本方式改变着局地的气象特征:一是城市的热力效应,即城市热岛效应;一个是城市粗糙地面的动力效应。

15.依照除尘器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四类。

16.机械式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离心式)除尘器。

17.静电除尘器通过粒子荷电、粒子沉降、粒子清除三个阶段实现尘气分离。

18.有害气体净化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等治理方法。

19.汽车排气净化的方法主要有一段净化法、二段净化法、三元催化法。

20.需氧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脂类等有机物质。

21.污水处理技术中的物理法主要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气浮法、蒸发、结晶法等。

22.污水处理技术中的常用的化学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等。

23.利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电渗析、反渗透等操作过程,处理或回收利用工业废水的方法可称为物理化学法。

24.属于生物处理法的污水处理工艺,又可根据参与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和供氧情况分为两大类,即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25.好氧处理是利用好养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其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26..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分为初次沉淀、生物过滤、二次沉淀等三个阶段。

27.按污水的处理程度划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深度)处理。

固废

28.固体废物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29.固体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30.固体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31.固体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有害(放射性)废物和城市垃圾。

32.工业固体废物按其行业分有矿业固体废物、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工工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等。

33.资源化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物质回收、物质转换、能量转换。

34.对于形状、大小、结构和性质各异的固体废物,为使其便于进行合适的处理、处置,首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通常包括压实、破碎和分选。

35.破碎的方法包括机械破碎和专用的低温破碎、湿式破碎。

36.机械破碎是最常用的破碎方式,按其原理不同,机械破碎分为冲击破碎、挤压破碎、剪切破碎、摩擦破碎。

37.固体废物的分选方法包括人工拣选和机械分选,其中机械分选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涡电流分选、光学分选等。

38.固体废物的焚烧可以实现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39.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处理技术和热解处理技术。

40.在土地填埋技术中通常应用的屏障有三层:废物屏障系统、密封屏障系统和地质屏障系统。

噪声

41.噪声的常用控制办法有吸声、隔声、消声、个人防护等。

42.典型的隔声措施是隔声罩、隔声室、隔声屏。

43.消声器主要包括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性消声器。

44.任何振动系统都可以概括为振源、振动途径和受体三部分,因此振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振源、切断振动途径、保护受体来实现的。

45.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危害有致癌作用、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对人体各大系统的损害。

46.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控制源头的屏蔽技术、控制传播途径的吸收技术和保护受体的个人防护技术。

47.人工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有:核爆炸的沉淀物、核工业过程的排放物、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其他方面的污染源。

48.核工业过程的排放物主要来自于核燃料生产过程、核反应堆运行过程、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三个过程。

49.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护主要包括射线的防护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两方面。

50.光污染包括可见光污染、红外光污染、紫外光污染。

51.可见光污染包括眩光污染、灯光污染、视觉污染和其他可见光污染。

检测

52.环境监测按目的或任务可分为监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53.环境监测按监测对象可分为对各种自然要素实施的环境质量监测,对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实施的污染源监测。

54.环境监测的特点有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服务性。

55.环境监测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

56.按照所评价的环境质量事件属性,环境评价可分成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三种类型。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2

1.几种污染的烟云对大气的影响(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1)波浪型:烟流呈波浪型,污染物扩散良好,全层大气不稳定;

(2)锥形:烟流呈圆锥形,保持在中性条件下;

(3)扇形:烟流在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在水平方向扩散成扇形,逆温层结;

(4)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为稳定状态,上部为不稳定状态,在低层有逆温存在;

(5)漫烟型(熏烟型):烟流的上部为稳定状态,下部为不稳定状态,由辐射逆温引起。

2.水质指标的分类:

(1)物理性水质指标:感官;其它:电导率、溶解固体。

(2)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化学性:pH等;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氧平衡。

(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coliform bacteria)等。

3.水质标准: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在综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技术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所规定的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的技术规范。可分为饮用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面水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工业用水水质要求标准。

4.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5.固体废弃物的概念: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半固体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6.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按其形状可分为块状、粒状、粉状和半固体~泥状、浆状、糊状等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工业废物、农业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放射性废物;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和危险性废物。

7.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8.固体废物的特点:资源性、污染的特殊性、严重的危害性。

9.危险废弃物的特点: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

10.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有:固体废物分选法、焚烧、热解、生化处理、综合利用。

11.固废的危害:(1)侵占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

12.噪声的危害:①噪声对听力的损伤;②噪声对睡眠的干扰;③噪声能诱发疾病;④噪声影响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⑤特强噪声会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造成危害;⑥对胎儿的危害:智利下降(20%);⑦噪声影响工作;⑧对动物的影响。

13.处理噪声的方法:Ⅰ.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最根本的方法;Ⅱ.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吸声、隔声、隔振、消声器);Ⅲ.在接受点阻止噪声——最后的办法。

14.噪声的来源:自然噪声;人为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

15.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人口增长;(2)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和退化;森林锐减,物种濒危与灭绝;(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6.大气的组成有哪些,什么是干洁空气?

答:底层大气的气体成分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可变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氮、氧、氩三种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氖、氦、氪、氙等。第二类为“可变气体成分”,以水蒸汽、二氧化碳和臭氧为主。第三类为“不定气体成分”,它指由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灾难所引起的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蒸气、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17.你对大气污染有何认识?我国有哪些空气质量标准?

答: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中某些原有成分和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呈现出一定浓度,达到了一定的时间,以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构成损失的现象。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按范围来

分,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大气的自净过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情况。(2)按用途可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报警标准。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此外,我国还实行大中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报告制度。

18.何谓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答:(1)富营养化是指水体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由于营养盐类不断积聚,引起水体内部物理、化学性状不断改变,水生生态系统发生相应的演替。并由生物生产力低的状态逐步向生物生产力高的状态过渡的现象。表现为N、P过多,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可导致水中缺氧、水质恶化。(2)水体富营养花的机理是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的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体营养物增多,促使自营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

19.什么是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答:(1)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2)方法主要包括好氧氧化法和厌氧还原法两大类。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性生产污水;后者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具体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天然的生物净化系统。

20.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

综合防治措施有: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布局工业,做好大气规划。

(2)严格环境管理。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适时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改善能源结构与布局;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保投资;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绿化造林。

(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 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 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重力浓缩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 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 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1.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12.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PAC 。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PFS 。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PAM 。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NaOH的有效浓度一般为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5%~15%的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 ,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

24.通常将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物质称为吸附剂,如活性炭。

25.吸附剂是通过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化学键力和静电引力来完成吸附作用的,相应地吸附也就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三种类型。

26.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吸附过程才达到平衡。

27.沸石通常用于废水的脱氮处理,其作用原理主要为吸附与离子交换。

28.当使用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措施。

29.吸附剂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30.吸附法属于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只有当废水经过了充分的常规处理之后才使用。

34.废水调节分为水量调节和水质均和两种基本类型。

36.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通过重力沉降法去除颗粒污染物的装置依次有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

37.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污染物负荷、防止管道堵塞和设备磨损。

39.生化池后的二沉池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于腐败变质等特性。

42当河流经一段距离后,有机污染物逐渐得到降解,并恢复到原先洁净的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天然污染水体的自净现象。

43.河流自净过程中水体所引起的主要变化有污水浓度变化、生物相变化和溶解氧浓度变化。

44.与好氧生物法相比,厌氧生物法的污泥增长率和废水净化速度要小得多。

45.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杂质的絮状体。

46.完整的废水活性污泥法净化过程可分为吸附、代谢、固液分离三个阶段,由曝气池、曝气系统、回流污泥系统及二次沉淀池等组成。

48.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用于处理废水。

49.好氧生物膜构造由流动水层、附着水层、好氧层及厌氧层四个部分造成。

50.生物膜脱落的原因主要有:生物膜过厚、水力剪切、生物膜产气、微生物活性降低甚至死亡。

51.生物膜法类型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悬浮载体流化床。

52.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中丝状细菌数量较多。

54.高负荷生物滤池在运行中将出水回流,以提高水流速度和水力剪切力,提高生物膜更新速度,防止滤池堵塞。

55.生物滤池滤料堵塞的主要原因有::生物膜大量死亡脱落、生物膜增殖速度过快或过厚、进水浓度太高、滤料表面落叶及其他杂物未及时清除、滤料级配不当。

56.生物转盘的基本构造有盘片、接触槽及转轴。

57.接触氧化池积泥过多的原因:一是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在池底沉积,二是预处理部分运行不良,未将悬浮物彻底去除,进水中夹带进入接触氧化池,三是吸附大量沙粒的大块絮体,比重较大沉积于池底。

59.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减少污泥的含水率,达到减量化,使污泥卫生化、稳定化;进行综合利用。

60.污泥的浓缩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

64.厌氧污泥的加药调理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污泥碱度、改善污泥结构。

66.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真空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和压滤脱水机三种。

(二)判断题

1.按清污方式,格栅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2.格栅栅条间隙不同,其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也不同。(√)

3.设置格栅的目的之一是保护水泵。(√)

4.格栅栅条间隙的确定与栅条材料的择用与废水性质、悬浮物性状及提升泵型号等情况有关。(√)

5.格栅井及废水泵站中有毒气体较多,应采取措施防止中毒。(√)

6.合理控制上料量并保证上料均匀是防止筛网损坏和减少维修量的有效措施。(√)

7.调节池中的常见混合、搅拌措施有空气搅拌、机械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

8.事故调节池的进水阀门必须实现自动控制。(√)

9.事故池在蓄水前应保证泄空状态。(√)

10.曝气沉砂池运行时可能对废水中氨氮及挥发性有机物具有吹脱效果。(√)

11.检查沉砂池运动机械的噪声大小、紧固状态、振动程度及温升等情况是操作管理的常规内容。(√)

12.静水压力是排泥的动力源之一。(√)

13.淹没潜孔、穿孔墙、导流筒、锯齿堰都是水处理构筑物中常见的整流措施。(√)

14.增加出水堰板长度的目的在于降低出水流速,对提高出水水质有利。(√)

15.沉淀池出水堰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倾斜,应定期检查与调整。(√)

16.二沉池的作用除固液分离外还有生化污泥回流。(√)

17.化学混凝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悬浮颗粒及胶体粒子。(√)

18.目前使用的废水处理有机絮凝剂主要是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19.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有非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三种类型。(√)

20.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使用前应充分稀释与溶解,并要注意防止失效。(√)

21.废水性质、混凝剂类型、药剂配置与投加量、混凝条件等是影响废水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22.废水混凝法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与反应阶段的搅拌速度与时间。(√)

23.仔细观察絮体的形成情况是废水混凝处理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4.石灰中和法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但沉渣很多,劳动条件较差。(√)

25.工业液碱中氢氧化钠的有效含量一般为30%左右。(√)

26.及时清除二氧化碳气体和剥离硫酸钙硬壳是石灰石中和塔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7.对中和药剂进行充分稀释后再投加,是提高中和效果及降低废水中和费用的有效措施之一。(√)

28.凡是多孔物质对污染物都有吸附作用。(√)

29.与活性污泥相比,生物膜的泥龄更长。(√)

30.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处理负荷更高。(√)

三、简答题

一、富营养化的危害和控制对策和措施:

(1)营养物的控制:工农业废水控制、洗涤剂禁磷、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分污引水、底泥挖掘、混凝除磷。

(2)光化学氧化:利用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将其放入注有微囊藻毒素的蒸馏水中,水中的二氧化钛受到紫外光照射后,就会发生破坏毒素的反应,达到清除水中藻毒素的目的。

(3)生物降解:栽种一些可以与藻类物质竞争营养物质的绿色植物;水生植物对微囊藻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最近发现一种棕鞭藻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有吞噬现象。

(4)物理方法:气浮,混凝沉淀,吸附,膜过滤。

(5)利用:利用藻类生产禽畜饲料。

二、什么是原位土壤修复,原位土壤修复有那些具体的手段?

原位土壤修复的主要手段有那些:

?添加营养物质;

?增加溶解氧(提高微生物活性);

?添加微生物或(和)酶(强化污染物分解速率);

?加入表面活性剂(促进污染物质与微生物的充分接触);

?补充碳源及能源(保证微生物共代谢的进行,分解共代谢化合物)。

三、填埋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有那些?

1. 处置场所要安全可靠,通过天然或人工屏障使固废被有效隔离,使污染物质不会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更不能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

2. 处置场所要设有必须的环境保护监测设备,要便于管理和维护。

3. 被处置的固体废物中有害组分含量要尽可能少,体积要尽量小,以方便安全处理,并减少处置成本。

4. 处置方法要尽量简便、经济,既要符合现有的经济水准和环保要求,也要考虑长远的环境效益。

四、填埋场厂址的选择应考虑那些因素?

(1)确定填埋场的面积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10~20年的服务区垃圾的填埋。(2)运输距离其长短对今后处置系统的整体运行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既不能太远又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要交通便利。(3)土质与地形条件底层土壤要求有较好的抗渗能力,防止渗出液污染地下水。场区有覆盖的粘土,以降低运输费用、增加填埋容量。土质应且易于压实,防渗能力强。地形:要有较强的泄水能力便于施工操作及各项管理。天然泄水漏斗及溶沟、溶槽等洼地不宜选作填埋场。

(4)气象条件一般应选择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要避开高寒山区选址。选择背风的地点作填埋场,尽量让风朝着填埋作业的方向吹。(5)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应全面掌握填埋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避免或减少浸出液对该地区地下水源的污染。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尽量低,距底层填埋物至少有1.5m。

(6)环境条件填埋场要尽量避开居民区,要适当远离城市,并尽量选建在城市的下风向。

(7)场地的最后利用填埋场封场以后,要求有相当面积的土地能作他用。

五、水质环境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有那些?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a、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b、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c、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d、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e、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f、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g、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开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h、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

六、请简要回答污水处理的技术有哪些,及描述水质好坏的水质参数有哪些?

答:污水处理的技术总共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等;物理处理法包括沉淀、过滤、气浮等;而化学处理法包括氧化还原、絮凝、中和、萃取、离子交换、膜过滤等;生物处理法包括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描述废水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性指标:颜色、浊度、温度、嗅味等;化学性指标:pH、COD、BOD、氨氮、总磷、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生物性指标包含大肠杆菌、细菌等。

七、简述绿色能源有哪几类?

答:绿色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八、环境污染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其他物理污染等几个方面。

二、选择

1.各种天气现象如云、雾、雷、电、雨和雪等都发生在大气圈的(B)。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2.臭氧层位于大气圈的(A)。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3.在大气圈的五个层次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B)。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4.电离层是指大气圈中的(C)。

A.平流层

B.对流层

C.暖层

D.中间层

8.大气组成中可变的少量气体组分有(B)。

A.氧气

B.水蒸气

C.惰性气体

D.氮气

9.环境自净能力与下列哪一项无关(B)。

A.环境空间的大小

B.环境承载力

C.各环境要素的特性

D.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2.环境保护的第一里程碑是(B)。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3.环境保护的第二里程碑是(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4.《只有一各地球》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B)。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5.《人类环境宣言》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B)。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6.《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7.《21世纪议程》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8.《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19.《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20.《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通过的(D)。

A.东京会议

B.斯德哥尔摩会议

C.巴西会议

D.里约热内卢会议

3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A)。

A.大气污染

B.森林减少

C.土地退化

D.物种消失

3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世界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发展阶段(B)。

A.限制阶段

B.可持续发展阶段

C. “三废治理”阶段

D.综合防治阶段

3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水域污染防治的重点三湖(D)。

A.太湖

B.巢湖

C.滇池

D.西湖

3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水域污染防治的重点三河(D)。

A.淮河

B.海河

C.辽河

D.黄河

39.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体现在三点,以下哪一点不是(C)。

A.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B.对信息系统的破坏

C.人口增长

D.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

41.以下哪一事件引起了对人类健康的慢性危害(B)。

A.伦敦烟雾事件

B. 水俣病事件

C.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D.马斯河谷事件

42.以下哪一事件引起了对人类健康的急性危害(B)。

A.水俣病事件

B.伦敦烟雾事件

C.痛痛病事件

D.富山事件

43.以下哪一类物质不能引起致癌作用(A)。

A.原煤

B.砷化物

C.石棉

D.黄曲霉素

44.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致”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致癌

B.致死

C.致畸

D.致突变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气体型循环(C)。

A.氮循环

B.氧循环

C.磷循环

D.碳循环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沉积型循环(C)。

A.磷循环

B.钙循环

C.碳循环

D.硫循环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半自然生态系统(A)。

A.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经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

D.抚育过的森林生态系统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B)。

A.能量流动

B.生态平衡

C.物质循环

D.信息传递

1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信息传递(D)。

A.物理信息

B.营养信息

C.行为信息

D.生物信息

11.植物不能净化以下哪种污染(C)。

A.二氧化硫

B.噪声

C.垃圾

D.细菌

5.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的属性(A)。

A.空间性

B.有限性

C.整体性

D.多用性

1.以下哪一种气态污染物属于一次污染物(B)。

A.臭氧

B.二氧化硫

C.醛

D.酮

2.以下哪一种气态污染物属于二次污染物(B)。

A.二氧化硫

B.过氧乙酰硝酸酯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A)。

A.垃圾

B.燃料燃烧

C.工业生产过程

D.交通运输

6.以下哪一种气体不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D)。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臭氧

9.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D)。

A.源参数

B.下垫面状况

C.气象因素

D.化学成分

10.烟流扩散形状中的熏烟型还称为(B)。

A.屋脊型

B.漫烟型

C.波浪型

D.扇型

11.烟流扩散形状中的爬升型还称为(B)。

A.漫烟型

B.屋脊型

C.波浪型

D.扇型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机械式除尘器(D)。

A.重力沉降室

B.惯性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

D.过滤式除尘器

13.有害气体的主要治理方法不包括哪一项(D)。

A.吸收法

B.吸附法

C.冷凝法

D.净化法

14.以下哪一项属于有害气体的主要治理方法(A)。

A.燃烧法

B.化学法

C.物理法

D.物理化学法

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汽车排气的净化方法(B)。

A.一段净化法

B.燃烧法

C.三元催化法

D.二段净化法

水污染

3.污水处理法一般不采用哪一种方法(C)。

A.化学法

B.生物法

C.冷凝法

D.物理法

4.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物理法(A)。

A.膜分离法

B.沉淀法

C.过滤法

D.浮选法

5.以下哪一种方法与其他的污水处理方法不属于同一类方法(A)。

A.好氧处理

B.离子交换

C.电渗析

D.反渗透

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A)。

A.膜分离法

B.活性污泥法

C.氧化塘法

D.生物滤池

固废

1.以下哪一项不是固体废物的特性(B)。

A.成分的复杂性

B.长期性

C.成分的多样性

D.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

3.以下哪项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预处理阶段(A)。

A.无害化

B.压实

C.破碎

D.分选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固体废物机械分选方式(D)。

A.筛分

B.重力分选

C.磁力分选

D.破碎分选

5.固体废物的焚烧不能实现哪一项(D)。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标准化

6.以下哪一项一般不用于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D)。

A.焚烧

B.吸附

C.堆肥

D.填埋

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对固体废物的陆地处置方法(B)。

A.土地填埋

B.固化处理

C.深井灌注

D.永久储存

2.与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相比,环境物理性污染不具有以下哪些一项特点(A)。

A.长期性

B.即时性

C.局域性

D.区域性

4.在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哪一项不能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D)。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传声

5.以下哪种控制方式不能达到控制电磁辐射的目的(D)。

A.屏蔽技术

B.吸收技术

C.区域控制及绿化

D. 改进技术

7.以下哪一项不能减小对热污染的防治(D)。

A.改进热能的利用技术

B.废热的综合利用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增加冷水的排放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可见光污染(D)。

A.眩光污染

B.灯光污染

C.视觉污染

D.紫外光污染

1.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法的特点(D)。

A.综合性

B.广泛性

C.科学技术性

D.适用性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C)。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原则

B.协同合作原则

C.污染则养护、开发者治理的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特点(D)。

A.综合性

B.追踪性

C.连续性

D.监视性

环境工程导论论文

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温度上升,冰川融化,进而导致全球的一致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海平面上升可淹没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区;冰川融化释放千年病毒,被迁徙的鸟类携带,并将席卷全球;甚至冰川融化会引发地轴倾斜,板块漂移,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最严重就是导致地球移极!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2面性,探讨南极冰山融化可以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关键词:冰川融化;环境;海平面;水资源

一、冰川融化之海平面上升 1.1海平面上升的现象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如果上述科学家的预言实现的话,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将受到重大的影响,生态环境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不仅影响部分地区而是全球。人们将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无情的破坏,冰山融化将带来的是海平面升高,严重时带来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树屋、庄稼遭到严重的摧毁,将会造成人们流离失所,无数人们生活受到饥饿挑战。到那时,情节不容我们过多设想。 根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尽管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陆地上的水和冰汇入海中,但浮冰融化也导致了海平面的轻微上升。 浮冰融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极其微小,仅仅为每年上升0.049毫米。但是如果现在海上浮冰一下子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4至6厘米。冰山融化形成的淡水密度要比海水小,因此,尽管冰山和它所排开的海水重量相同,但融化成的淡水体积要稍大。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水位的轻微上升。 英国利兹大学的安德鲁·谢泼德(Andrew Shepherd)教授和他的同事对全球海洋浮冰的数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一结论。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 考虑到一方面冰架坍塌和北极海冰融化,而另一方面,南极海冰的增加将海洋中的一些水转移出来,估计总体上每年约有746立方公里的浮冰在融化。“冰川融化稀释海水,降低其密度,造成的结果就是海平面上升。”谢泼德说。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海平面上升最佳模型,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率约为每年3.1毫米。经谢泼德教授的团队测算,每年浮冰大约融化0.3毫米,而这并未算在IPCC的模型中。 美国纽约大学大气海洋科学中心的大卫·荷兰(David Holland)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平面上升的细节问题。“浮冰融化造成的全球海平面上升虽然很微小,但恐怕还是在可感测的区间内。”他说。 1.2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所带来的影响 正如现在几乎所有的气候学家所相信的那样,如果人类活动的印记能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全球气温升高上全部体现的话,那么也能从冰川消退中显现出来。冰川学家也许一直在争论着一些特殊冰川的来来去去,如乞力马扎罗山冰川,但他们决不会对一幅更大的图景有所怀疑: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正在持续不断地加速缩减。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报告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报告生存还是灭亡:谈环境问题的前景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摘要 本文主要以基本自然科学定律和基本社会科学规律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案例来探究环境保护问题的发展前景,即回答一个严肃的问题:若干年后是人类成功地解决了环境问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从而超过自然本身和人类环境科学所能处理的极限。由此带来两种相反的后果,即是人类的生存或是灭亡。 关键词: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人类命运 - 1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basic law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basic social scientific laws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o the practical cases ,to explore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namely to answer a serious question : After several years, the hum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ould have successfully solved so that it achieves human and nature harmony, 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more serious, thus exceeding the limits of nature itself or that 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n handle. It results two opposite consequences, that is, human existence or destruc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evelopment trends, human destiny - 2 -

2013华南理工 完整版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及作业答案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一 1.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2. 把时间维与逻辑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二维结构,称为系统工程的活动矩阵, 参考答案:√ 3.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___,结合系统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于己于1992年提出了建设____ 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方法。 A: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B: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C: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D: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参考答案:B 4. 从控制理论来看,控制任务的主要类型是: A. 定值控制、 B. 程序控制 C. 随动控制 D. 最优控制 参考答案:ABCD 5.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6.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7.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8.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参考答案:AB 9.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 B: 结构决定功能 C:功能决定结构 D: 环境与结构共同决定功能。 参考答案:BD 系统工程导论?作业二 1. 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四个层次是:每一部门的科学技术,直接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是工程技术;稍微远离工程实践的是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科学;再远一些的是这一部门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再经过一座过渡的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 参考答案:√ 2. 什么也不干,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方案,称为零方案。 参考答案:√ 3. 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B: 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C: 跨学科多,综合性强 D: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E: 宏观研究为主,兼顾微观研究 F: 实践性与咨询性 参考答案:ABCDEF 4. A.D.Hall曾明确指出,系统工程师应有如下的特征() A:能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抓住复杂事物的共性;B:具有客观判断及正确评价问题的能力; C: 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D: 具有处理人事关系的机敏性 E: 具有掌握和使用情报的丰富经验。 参考答案:ABCDE 5. 1968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工程师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为() A: 时间维B: 逻辑维;C: 创造维D: 专业维 参考答案:ABD 6. 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 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2和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 2、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 ③伦敦烟雾事件: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 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

⑤水俣事件:甲基汞 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 ⑦四日哮喘事件:2、煤尘重金属粉尘 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 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 第三章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 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 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

0-4%以下 不定组分: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 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大气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包括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 1、环境容量 指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环境对人口增长与环境发展得承载能力。 ●可供人类开发利用得自然资源得数量、 ●环境消解废物得最大负荷量、 2、环境自净 指受污染得环境,在物理、化学与生物等自然作用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得降低过程。 ●环境得物理净化 ●环境得化学净化 ●环境得生物净化 第二节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定义: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引起环境质量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得生产、生活与健康带来不利得影响。 2.世界八大公害事件(Public Nuisance Events)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第三节、当代世界面临得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2、气候变暖 3、酸雨 4、臭氧层破坏 5、大气污染 6、海洋 生态危机6、水体污染7、固体废物8、森林与草原植被减少9、生物多样性减少 中国得环保方针 ⑴早期“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⑵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 ?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统一 国家重点控制项目 3河:辽河, 淮河,海河 3湖:太湖,巢湖,滇池 2控制:二氧化硫控制,酸雨控制 1海:渤海 第四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学得演化 1、种群:在一定地段上群落中得一个种得所有个体就就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得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得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得群体。 3、生态学得演化 第一阶段(个体生态学):研究生物个体与环境得相互关系,比如植物个体发芽-开花- 结果-落叶-休眠、 第二阶段(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得个体空间分布与数量变动规律 第三阶段(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群落与环境得关系 第二节、生态系统(ecosystem) 1、定义:生态系统就是指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得环境所形成得相互 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得统一整体,就是生态学得基本功能单位、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群落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微生物 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无生命物质与能量 2、、生态系统得结构 生物结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形态结构:生物成分在空间、时间上得配置变化、 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得途径,最重要得就是通过营养实现得3、生态系统得功能 (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 第三节、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就是在不断进行着能量、物质 与信息得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得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与数量得相对稳定。 第四节、生态破坏——生态平衡失调 1.生态平衡失调(ecological disturbance):当外界施加得压力(自然或人为)超过了生态系 统得调节能力或补偿功能后,都会导致其结构破坏、功能受阻,正常得生态关系被打乱、反馈自控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自我修复,使整个生态系统衰退或崩溃,这就就是生态平衡得失调 2、生态平衡失调得标志 (1)生态平衡失调得结构标志:生态系统出现了缺损或变异、 (2)生态平衡失调得功能标志:能量流动在系统内得某一个营养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 环正常途径中断、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技术 要掌握得内容: 污染得种类、来源及其危害 大气污染物扩散原理及其模式 大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综合控制措施)

最新环境科学导论试题

《环境科学导论》试题(50%)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与之相对的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2、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 3、物理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噪音、振动、热、光辐射、放射性。 4、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有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短缺、自然灾害。 5、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划》,此外通过了将世界环境日定为6月5号的建议。 6、大约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于人类排放的 H2SO4 和 HNO3 生成的,中国的酸雨以 H2SO4 占优势。 7、环境学中的景观概念是指: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之上,之下的中间尺度。 8、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有石油污染、__重金属污染______ 、放射性物质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等。 9、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分为和,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和因素。 10、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和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区域一定期限内不使环境污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时土壤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COD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4、TOC 总有机碳 5、TOD 总需氧量

11、光化学烟雾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2、酸沉降 四、问答题(共35分) 1、大气中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论述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和控制手段(12分) 2、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O2的含量一般为325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4、监测水质好坏的指标有哪三大类?举例说明并简要说明各类中包含的具体内容(6分)。 5、水体污染物主要有哪三大类?各类分别包含哪些污染物?举例说明(6分)。 2、天然水体中的主要成分有哪几类?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H4的含量一般为2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太阳能 B、风 能 C、地热 能 D、核能 2、以下何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D )

环境工程导论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导论论文 题目:保护环境,我要做什么 院系:能源学院 专业:石油工程 姓名:黄杰 学号:201204010419 2013年11月30日 目录

1保护环境我能做什么? (4) 1.1环保宣传要环保 (4) 1.1.1有关环境的节日 (4) 1.2保护环境重在实际行动 (4) 1.3环保无小事 (4) 1.4从小养成好习惯 (5) 2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 (5) 2.1《绿色影响力》 (5) 2.2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5) 2.2.1环境破坏的影响 (5) 3保护环境后我们能收获什么? (6) 3.1长足发展 (6) 4总结 (6)

保护环境,我要做什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富裕,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污染也伴随而至。华丽的产品,喧嚣的城市,人们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东西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我们必须爱护好它,保护好它的环境。我决心从我自己做起,做个保卫地球爱惜环境的大学生。为了保护环境,我能,你也能,大家携起手来,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对环保贡献一份爱,我们的地球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真正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环保;从自己做起;奉献 前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矗为提高广大员工的环境保护国策意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公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如有关企业存在着排污不规范的现象,我公司领导和环境保护组成员代表就多次递交了相关的提案和建议。由此可见,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正在逐步成为全厂员工的自觉行动,环保工作将在企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

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页眉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1. 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ABCD 2. 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参考答案:ABCD 3.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以分割的 参考答案: 4. 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参考答案: 5. 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参考答案: 6.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参考答案: 7. 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参考答案: 8.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参考答案: 第一系统的基本概念1.3系统的结构与功 1. 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社会系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 参考答案AB 2. 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环境科学导论试题

《环 境 科 学 导 论》 试 题 (50%) 一、 填空(每空格 1 分,共 2 0 分) 1、 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与之相对的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 圈、 水 圈、土壤 ---------- 岩石 圈和 生物 圈。 2、 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 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 。 5、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 划》,此外通过了将世界环境日定为6月5号 的建议。 6、 大约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于人类排放的 H2SO4 和 HNO3 生成的,中国的 酸雨以 H2SO4 占优势。 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 之上, 之下的中间尺度。 __重金属污染 ________ 、 放射性物质污染 和持 染 物 污 染 等。 ,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 因 素 。 和 问题。 1、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区域一定期限内不使环境污染, 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时土壤可能容 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3、物理污染的主要类型有 噪音 、振动 、热 光辐射 、放射性 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有人口剧增、 环境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 、能源短 7、 环境学中的景观概念是指:景观是 地理实体,它处于 久 性 有 机 污 9、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分为 和 和 1 0、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三、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21分)

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4、T OC 总有机碳 5、 TOD 总需氧量 6、 TSP 粒径小于100叩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 7、 PM2.5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卩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8、 PM10 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9、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10、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 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11、光化学烟雾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 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2、酸沉降 四、问答题(共35分) 1、大气中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论述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 治理和控制手段(12分) 2、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 CO2的含量一般为325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 mg/m3。已知标况下 T为0C,压强为101325Pa (5分)。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环境工程导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污染与破坏。 2.按照资源利用特性,可将资源划分为:耗竭性资源、非耗竭 性资源。 3.生态系统具有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别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 机环境。 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为有机物质,为单向的;能量 流动过程遵从林德曼规律。 6.清洁大气的主要组成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臭氧。 7.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 散逸层。 8.对流层厚度一般为8~20km ;占有大气质量的 75% 。 9.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将污染物分为:气态型、颗粒 型。 10.气态型污染物的种类分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 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11.衡量悬浮颗粒物污染的的主要指标是: PM10 、 TSP 。 12.按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源划分为:工业污染源、生 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13.大气环境标准的类型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4.我国依据城市区域功能不一样,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三类,将 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15.与大气影响密切的气象因子有: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风、云况、能见度。 16.风有大小和方向,人们将风的方向划分为 16 方位。 17.地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大气热量则来源于地面长波辐射。 18.气温直减率是指空气快在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 改变的大小。干燥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下降100m,温度改变幅度为 1℃。 19.依据干绝热直减率的相对大小,可将大气层结划分为中性层 结、等温层结、正常分布层结、逆温层结。 20.逆温层不利于大气扩散,依据逆温形成的机理可将逆温划分为下 沉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21.依据不同的大气稳定程度,烟流可以划分为5种不同形态,它们 是波浪形、锥形、扇形、爬升形、熏烟形。 22.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有两种方式,为分子扩散、平流输送。湍流扩散理论主要阐述的是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当前有关湍流扩散的理论分别有泰勒模式、萨顿模式、高斯模式。 23.烟囱有效高度是指烟囱的物理高度和烟气抬升高度之和。 24.常用的处理易溶解于水的气态污染物的吸收设备有:喷淋塔、

系统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2.1什么是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a.如果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既没有物质的交换,也没有能量的交换,就称其为孤立系统。在孤立系统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隔绝的,系统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不能传至系统外,系统环境的能量也不能传至系统内,显然,客观世界是不存在这种孤立系统的;b.如果系统与其环境可以交换能量但不可以交换物质,称其为封闭系统。例如一个密闭的容器,可以与外界交换能量,但不能交换物质,可看作为封闭系统;c.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换,又有物质交换,就称其为开放系统。小至细胞、分子、大至生物、城市、国家等任何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都是开放系统。 2.2什么是系统自组织现象?试描述一个具体的系统自组织现象。 答:系统中的元素在环境作用下,不依靠外力,发展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系统自组织。19世纪末化学家利色根发现,将碘化钾溶液加入到含有硝酸银的胶体介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碘化银沉淀物会构成一圈圈有规律间隔的环状分布,这种有序的环称为利色根环。如激光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过程。 2.3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与技术有过哪些贡献? 答:中国科学院于1956年在力学研究所成立“运用组”,即后来“运筹组”的前身。到1980年成立“系统科学研究所”,1980年成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对系统工程研究发展的重视。1986年钱学森发表“为什么创立和研究系统学”,又把我国系统工程研究提高到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体系的高度进行研究。我国学者钱学森于1989年提出“综合集成法”,是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研究方面作出的新贡献。 2.4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和“1+1>2”表达式? 答: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整体性,系统不是各孤立部分属性的简单叠加,它还具有各孤立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系统的整体性质有时通俗地表达为“1+1>2”,但实际情况是复杂的,也有可能等于2或小于2,这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各部分的属性及系统内协同作用的强弱。这主要是从系统的交通角度来理解的。 2.5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a.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系统的熵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态,此时系统的熵最大,但对于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熵却可能增长、维持或减小。b.协同学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并通过协作导致系统出现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c.混沌是由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随机运动。它不是简单的无序状态,在“杂乱无章”运动中又包含普适常数,包含自相似性。 共同点:三者讲的都是一个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不同点:混沌理论是从随机表象角度来讲的,耗散结构是从熵的角度来讲的,协同学是从各个部分如何进行协作。 3.0详细说明动态规划的中心思想。 动态规划是研究多段决策而提出来的一种数学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所谓的“最优性原理”,这个原理归结为用一个基本地推关系式,从整个过程的终点出发,由后向前,使过程连续地转移,一步一步地推到始点,找到最优解。动态规划算法通常用于求解具有某种最优性质的问题。在这类问题中,可能会有许多可行解。每一个解都对应于一个值,我们希望找到具有最优值的解。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的解。与分治法不同的是,适合于用动态规划求解的问题,经分解得到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若用分治法来解这类问题,则分解得到的子问题数目太多,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很多次。如果我们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计算,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来记录所有已解

环境工程导论报告

浅谈温室效应 毕林强 M201270474 机械学院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根据长期观测得到的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全球气候在20世纪明显变暖,跟20世纪初相比,现在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度,这种现象在过去600年来从未出现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全人类都应该严肃对待的严重问题。 由于本人主修并非环境工程专业,所以本文以一个并非完全专业的角度对温室效应阐述一些浅显的看法。本文主要从温室效应的概念、成因,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温室效应;成因;危害;控制对策 温室效应的概念 “温室效应”一词由斯迈特.阿尔赫尼斯于1896年首次提出。要解释何为“温室效应”,先从太阳光说起,太阳光主要是短波辐射,而地球上绝大多数物体向外释放的都是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可以透过玻璃招入室内,室内的物体向外释放的长波辐射会被玻璃所阻挡,于是玻璃就起到了透光、保暖的作用。栽培农作物的温室主要采用玻璃等具备类似可以透过短波辐射、阻碍长波辐射物理特性的材料。对流层的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发出的长波辐射却被这些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升高,其作用类似于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之所以具备温室效应,是因为它的成分中有一些气体具备相当强劲的类似于玻璃的能力,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氟利昂、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温室效应的成因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人类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㈠人口增长过快,而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是人们每天的生理活动所排放出来的代谢产物,人口问题给社会以及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压力。

系统工程导论答案第5,6章

P134 9. A 1: 7*0.4+8*0.2+6*0.2+10*0.1+1*0.1=6.7 A 2: 4*0.4+6*0.2+4*0.2+4*0.1+8*0.1=4.8 A 3: 4*0.4+9*0.2+5*0.2+10*0.1+3*0.1=5.7 A 4: 9*0.4+2*0.2+1*0.2+4*0.1+8*0.1=5.4 所以最佳方案为A 1: 1A 2: 3*0.25+3*0.25+3*0.1+4*0.2+3*0.2=3.2 A 3: 4*0.25+1*0.25+1*0.1+2*0.2+1*0.2=1.95 所以方案2最优。 12. 1)层次单排序 列向量归一化得???? ??????1111.00768.01303.03333.02308.02174.05556.06924.06523.0 按行求和再归一化得T W ]1061.02605.06334.0[= ()∑===31max 0394.331i i i W AW λ 一致性检验:()1.0034.058 .02/30394.3<=-== RI CI CR 列向量归一化后C1变成 ??? ???? ? ??? ?? ???038.0015.0059.0321.0015.0148.0062.0075.0049.0036.0333.0431.0527.0573.0511.0296.0369.0264.0286.0365.0185.0123.0075.0057.0073 .0 21[0.10280.31610.47500.07380.0323]T W = () 21 5 1max 21 1 1 4.93195i C i i AW W λ== =∑ 一致性检验:()4.93195/4 0.01520.11.12 CI CR RI -= ==-<

环境科学导论 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导论考试复习 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2 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全面理解 在环境当中进行资源的开发,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产出品要使用和服务,在使用 和服务的过程中,会有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中,。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也会有些废 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在进行到环境中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的循环过程。 (2)环境问题分类 A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 B 次生环境问题 a. 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 b. 环境污染与干扰噪声、震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3)八大公害事件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 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 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 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 水俣事件:甲基汞 富山事件(骨痛病):镉 四日市事件: SO2、煤尘重金属粉尘 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 二全球环境问题 1 酸沉降: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是H2SO4\HNO3及其前体物SOX,NOX等)通过降水(包括雨、雷、霜、雹、雾、露等形式)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 酸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湿沉降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干沉降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2019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 答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71环境工程导论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中山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中山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中山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中山大学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中山大学871环境工程导论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中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历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详解: 整理中大该专业2004-2006,2010-2018年考研真题(不含14),并配有2010-2018年答案详细讲解(不含14)。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

2015华南理工网络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最新最全答案解析

2015年华南理工系统工程导论随堂练习答案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系统的分类 本次练习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当前页有8题,你已做8题,已提交8题,其中答对7题。 1.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哪一些? A:集合性 B:相关性 C:层次性 D:整体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2.下面关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A: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 B:决策的依据来自于环境,试制所需资源来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品质也这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价。 C: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与环境,运行与环境中,适应环境; D:系统与环境划分的确定性与相对性;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3.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但从其功能来看,它是可以分割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系统的涌现性包括系统整体的涌现性和系统层次间的涌现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包括其要素的集合与关系的集合,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决定一个系统的具体结构与特定功能。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研究系统,意味着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从要素联系与结合上,去研究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找出其固有的规律,建立正常的秩序,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这正是系统工程的要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概念为标志。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1.3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本次练习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关于钱学森提出的系统新的分类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规模分为小系统、大系统、巨系统。 B按照系统结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 C:按照自然属性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D: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 答题: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 问题解析: 2.概念系统则是由概念、原理、法则、制度、规定等非物质实体所组成,是人脑的产物,是实体系统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输入,称为系统的“反馈”。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嵌入式系统导论复习题.docx

嵌入式系统导论复习题 一填空 1、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换件可裁剪,对功能、体积、功耗等严格耍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是嵌入式计算机的生命线。 3、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结构一般可分为硕件和软件,换件包括嵌入式核心芯片、存储器系统及外部接口,软件包括应用软件、编程接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板升级支持包。 4、嵌入式处理器主要包括EMPU、EMCU、EDSP和ESOC。其中ESOC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实现了软硬件无缝结合,直接在处理器片内嵌入操作系统的代码模块。 5、目前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好几十种,最常用的是LINUX和WINCEo 6、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方法主要冇先硬件后软件设计方法和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其中针对单片机的开发是釆用先硕件后软件的方法。 7、嵌入式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类。 8、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硬件系统的核心,其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ARM处理器、MIPS 处理器和PowerPC处理器。 9、TI公司的TMS320C2XXX系列的DSP可作为MCU进行使用。 10、标准的嵌入式系统架构有两人体系:RISC和CISC,其中RISC架构的处理器包括ARM、MIPS、PowerPC、ARC等,CISC架构为我们所熟知的是INTEL的X86架构、VIA架构和AMD 架构。 ARM7系列微处理器为32位RISC处理器。 12、国产嵌入式处理器的代表芯片为方舟和龙芯系列处理器。 13、存储器有三个主要特性:速度、容量和价格。其中寄存器速度最快、价位最高、容量最小;主存用來存放将要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取速度和容量介于寄存器和主存之间的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o 14、按存储器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缓冲存储器,其屮RAM和ROM 属于主存储器。 15、RAM主要有SRAM和DRAM,常见的RAM容量扩展方法为字长扩展和字数扩展。 16、CPU和I/O接口Z间通信的总线包括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其中数据总线是双向总线。 17、接口是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点或边界,通过接口把CPU和外设连接在一起,接口电路主要面向CPU和外设两个方面。 18、嵌入式系统中,I/O接口芯片寻址方式为:存储器映像法和I/O隔离法。 19、嵌入式处理器的复位电路是使处理器从起始地址开始执行指令。 20、串行通信有3种基本传送方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串行通信的两种类型为异步串行通信和同步串行通信。 21、串行接口RS 系列标准冇:RS-232, RS-422, RS-485o 22、蓝牙模块的无线通信频率为2.4GHZ以内,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无线传输收发单元、 基带处理单元以及数据传输接口。 23、I2C总线是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发送和接收数据。 24、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极为重要的纟R成部分,是嵌入式系统的灵魂,通常包 括与硕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等。 25、典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VXWorks, windowsCE, LINUX, U C/OS-II, QNX等,其中不是实时操作系统的为UNUX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