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卜琳华1,安 实1,付 强2

(1.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研究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收稿日期:2012-07-

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630008);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HIT.NSRIF.2012026

)作者简介:卜琳华(1974—)

,女,黑龙江宝清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在站,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科研管理;安实(1968—)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付强(1965—)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教授、

院长,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摘 要: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借鉴美国

I/UCRC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协同创新的基础在于政府、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以项目合作构建创新系统内部紧密型组织结构,并在刚性纵向一体化的前提下充分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以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关键词: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创新模式

DOI:10.6049/kjjby

dc.201208C048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2)22-0040-

04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创新逐渐成为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2011年4月24日,

胡锦涛总书记[

1]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就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了落实党中央的指示,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协同创新首次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提出以高校为主,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构建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的协同创新中心。因此,准确界定协同创新的内涵,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机制和发展模式,对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协同创新内涵

所谓协同,按照德国学者哈肯[2-

3]的观点,是指系

统中诸多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和集体行为,结果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在哈

肯所创立的协同学中,竞争是协同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也是系统演化的动力;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

在的基础,而竞争则造成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产生更大的差异性及非均衡性。从开放系统的演化角度而言,竞争和协同是系统演化的动力来源。竞争一方面造就了系统远离平衡态,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系统向有序结构演化;

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占据优势地位,

产生序参量。序参量起着支配或役使子系统的作用,

也是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和度量。就整个系统的演化过程而言,形成的序参量不止一个,众多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使一个或几个序参量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

创新在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被认为是经济学的范畴,他认为新发明只有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消费者的旺盛需求对产品创新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由此提出了以需求为起点,驱动生产商从早期的研发、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都对产品进行精益创新;20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创新过程是营销、研发和制造三方活动交互作用和知识

耦合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克里斯托弗·弗里曼[4]

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理论学派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他

认为,新研究中不仅要考虑影响创新的经济因素,还要

综合考虑社会制度、组织结构和政治环境等因素。

以克里斯托弗·弗里曼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理论学派将系统论方法逐步引入创新研究中,推动了创新理论研究范式的根基性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日渐形成,且跨学科、超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5]提出了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这一理念。他认为,协同创新源于参与者基于同一目标的诉求,进而形成虚拟化网络小组,借助通讯网络对彼此的工作状况及时交流,最终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是在组织内部建立知识分享机制,使组织成员依托现代通讯网络构建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台,以达到直接沟通的目的,进而实行多样化的协作。对于协同创新的参与者而言,其参与创新行为既与组织意愿有关,也与其自身的兴趣爱好、对显性或隐性收益的预期有关[6],更多的是参与者借助组织提供的支持,实现自身预期。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不同于以往原始创新中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过多关注于产品技术要素整合的集成创新,它更注重管理方式上的创新[5]。随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以大科学计划或工程为目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基础,政府、科技服务和金融机构为服务中介,在相关主体共同参与下形成的新型创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7]。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和共担风险为准则,其表现形式多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等院校或专业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进而实现一项或多项技术的创新[8]。

综合世界各国对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参照组织形式和内容构成对其归纳如下(见图1):①按组织形式将其划分为两类:松散型与紧密型。松散型是以合作组织之间的合约为基础建立的一种虚拟型组织,这种合作方式主要依靠合同约束,组织结构具有某种松散性和“短、平、快”的特点,短期行为较为明显,不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技术联盟关系,而紧密型则由合作双方共建科技经济联合体进行技术合作,这种联盟合作方式是一种长期行为,有利于高校将技术知识持续性地转移到企业;②按合作内容将其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3种产学合作组织。基础研究合作是指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建立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合作主要是指合作方彼此通过合同契约等法律手段,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如联合攻关和工程技术承包等合作关系;技术开发合作是指建立对国民经

济及国家科技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研究中心,来推动各方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合作[9]

图1 产学研结构类型

综观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Center,I/UCRC)模式[10]。美国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形成的协同创新联盟是集组织化研究单位(organizedresearch unit)、产业联盟(industrial affiliates)和研发联盟(R&D consortia)三者于一体的整体。其中,组织化研究单位是协同创新联盟的基础,它是在大学内部建立的一个半自治性研究单位,为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进行跨学科、问题驱动的研发活动提供资助,并为该机构的赞助者提供大规模的多使命型项目管理服务;产业联盟主要是指企业间基于项目合作或资源整合的需要而组建的协同创新联盟,联盟成员多由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或是位于同一产业链中各组成部分的跨行业企业组成;研发联盟主要是由企业集团与大学、联邦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中的研究人员共同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研发型组织。I/UCRC模式组织管理系统最明显的特征是行政事务由联盟主管集权决定,而一些战略性事务,如研究项目的规划和选择等,主要由产业赞助者和大学共同建立的产业咨询委员会或学术咨询委员会决定。I/UCRC模式经过不断创新,已逐渐拓展为“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S/IUCRC)模式。截至目前,I/UCRC已跨越了学科和机构的界限,发展成为美国最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式创新日盛的新形势下,产学研机构协同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知识生产和技术转移方式,并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提出基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层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框架(见图2)[8]。协同过程的核心层是“战略—知识—组织”要素的协同,支持层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激励,辅助层则由服务中介、金融机构和其它组织(如资金担保或风险投资)共同参与。由企业集团、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组成的协同创新系统,三者之间的知识和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是协同创新的关键。协同创新的过程和模式

·

·

 第22期 卜琳华,安 实,付 强: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选择往往受到来自创新系统内部各个合作方利益分配模式、个体单位吸收能力、交互关系、创新复杂度以及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如法律和制度)等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考虑协同创新绩效时,还要综合考虑“互补性—差异性”和“成本—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内部形成一种动态均衡,以更加有效地提升系统创新能力

图2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框架

3 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理论模式

高校不仅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承担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相对于企业和其它科研机构而言,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思想活跃、信息流畅和前瞻性强等优势[11]。然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轨较为严重,人才培养导向性缺失、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固化,科技资源分散、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虽然从2001年起,我国R&D投入支出呈每年递增的趋势,但R&D从业人员人均经费当量的增加趋势并不显著。这表明,我国科研经费不足依然是个现实问题。

目前,科技资源的跨境流动开始变得活跃,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超出国家间科技合作范畴进行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已成为国家间合作竞争的重要形式[11]。但是,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具有投资强度大、投资周期长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因此,我国需要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从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调控,促进科技创新主体间的相互融合。众所周知,我国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机构构建的科研体系长期处于独立运行状态,三者之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健全,而且高校各个科研子系统间也相对封闭,缺乏协同创新的驱动力。因此,推动自主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创新组织的结构性矛盾,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下,在健全外部驱动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13]。

为解决上述难题,应从与协同创新紧密相关的四大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以政府为代表的服务机构)利益分配机制着手。它们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有各

自的生态位和功能,如企业占有市场和资金;政府占有调控权;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大量的人才和知识储备,是新产品、新技术的提供者;而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扩散渠道,是连接不同种群的纽带。因此,只有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此方面的研究可以在参考我国产学研现有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美国I/UCRC中以政府扶持和引导为主、以项目合作为基础、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的管理模式。

根据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中所具有的引领功能,本文构建以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如图3所示,大学主管部门代表政府,主要通过监控审核的方式参与合作,起到引导与扶持作用。根据美国I/UCRC模式的经验,有10%的研发资金来自于政府,90%的资助来自于企业,但是比重较少的政府资金投入却能够很好地带动并引导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企业界主要是通过技术咨询委员会的方式参与管理,它是由工商企业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专门为联盟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市场环境等提供咨询,从项目的选择到评估,再到实施计划评估,该委员会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术咨询委员会由相关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职能是为联盟的重大决策制定提供指导性建议,并对项目的实施进程进行技术监控。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由政府、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共同筹建而成,在协同创新组织上具有明显的产业导向性,能够汇聚社会各界更多的创新资源参与其中。此外,该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在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主要的大学向工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工商企业向大学及时提供市场对知识和技术的需求。高校和企业间建立的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其独特之处在于中心内部成员往往是通过具体项目建立的合作关系,项目合作既能充分发挥组织成员间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业优势,又能保障组织结构具有相对灵活性。

此外,从整体管理方法来看,以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应采用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刚性纵向一体化的前提下充分采用柔性的管理方式,如除使用组织内部资源外,还应充分利用其它外来资源,像国外大学实验室、不同学科背景下的科研人员和社会上的兼职人员等,这种柔性的管理方式模糊了组织界限,更加符合市场快速变动环境下高技术研发活动的规律。

4 结语

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内容值得探讨。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人才,使知识和文化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年

图3 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主体组织结构

以传承,并为创新提供基础和保障。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带动高校自身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目前,我国产学研水平较低,这就导致创新资源使用的低效和产业发展动力的不足。而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能够在实现一般性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创新链条的提升,最终实现我国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和对接,并为实现科技管理模式由单一型研发拓展到整个创新产业链、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转化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

25.[2] [

德]H·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 吴彤.

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8.[4] FREEM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 Publ fisher,1987.[5] PETER A GLOOR.Swarm creativity:competitive advantag

e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6] 张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7] 严雄.

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3-

20.[8] 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9] 黄陈冲.校企联盟:

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10] 罗晖,程如烟,侯国清.优化整个社会建设创新经济———《创新美国—

——在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繁荣昌盛》述评[J].中国软科学,2005(5):35-36.[11] 阎雷.

有效搭建校企互动平台着力推进政产学研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政产学研合作实证分析

[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93-

96.[12] 叶仕满.

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13] 王树国.

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

8.(责任编辑:王敬敏)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Universities Leading

Bu Linhua,An Shi,Fu Qiang

(1.Economic Management and The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2.Science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Abstract:The natur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ve is the manag

ement innovation,and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economicglobaliz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United States I/UCR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anagementmodel,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universities leading

,which is based onthe integration of advantageous resources of government,busines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and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resources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depending on project cooperation among 

the members in the system.Otherwise,the fully flexible management,approaching t the rigid vertical integration,i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environment.The model will benefit for exploring 

the universiti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and theirdevelopment mode,and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Key 

Words:University;Collaborative Innovative;Development Mode·

34· 

第22期 卜琳华,

安 实,付 强:基于高等院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泉政文[2017]36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20 【实施日期】2017.03.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施 意见 (泉政文〔2017〕36号 2017年3月20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意见》(闽政〔2016〕37 号),提升在泉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为我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高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对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的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按照我市扶持科研平台有关政策给予补助。高校、科研机构应制定扶持平台建设发展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平台的投入,为平台建设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教育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二、完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对高校、科研机构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由高校、科研机构自主决策,报主管部门备案,不再进行审批。简化高校、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用地、环评、能评等审批手续,对高校、科研机构申请政府投资的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等基本建设项目,各相关主管部门应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方式,在15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机制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将其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等面向企业和社会开放。把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纳入科技创新考核和绩效评估范围,对经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为良好等级以上的科研仪器设施管理单位,市科技局给予运行费用奖励补助。运行奖励补助经费主要用于科研仪器设施运行、人员培训、工作经费和相关人员奖励。人员奖励经费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额。探索推广“创新券”,对人才使用仪器设备、购买科技服务、进行创业孵化等定向补贴。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市属科研机构主管部门,各高校、科研机构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 摘要]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第一篇: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云技术深入发展的科技背景,主要以高校视角探讨目前协同创新存有的问题,并研究云服务环境下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对于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优势,形成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从而为实现多方深度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云服务;高校;协同创新 1引言

协同创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其价值核心是 知识增值,是以协调融合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 构等多方主体的资源优势,从而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随着云技术的 出现与发展,诸多领域都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优势平台和应用服务, 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将云计算技术引入产学研领域也是势在必行。 基于云服务环境下的协同创新可以提供加速资源汇聚、提炼创新要素 的高效整合平台,进而突破协同创新多主体间的原有壁垒,充分激发 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潜能与活力,实现多方的有益深度合作。因此,随着基础实施环境发生的根本改变,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内容 延展性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协同创新中高校作为协 作主体所存有的问题,探讨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协同创新给高校参与方 所带来的机遇与优势,并就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形式与内容 展开研究。 2研究现状 在美国,SIMtone特意推出了“通用云计算服务”,专业面向教 育领域,学生通过瘦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接入云服务,计算资源和硬件设施维护由云服务供应商提供。Google公司从经 济性出发,为学生提供软件定制SaaS服务,部分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等学生可免费使用1。在国内,基于云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也是当前教育科研领域的热点。鲁若愚、朱卫杰对云服务环境下 的协同创新形式进行了界定及比较,总结了基于云技术的创新模式特点:依靠云创新环境,整合云创新资源和产生云创新成果2。叶伟巍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产学研的协同静态机制和动态演进机制,并研究 相对应的政策激励效果3。陈劲提出基于整合维度、互动强度探索构建

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研究

军工科研院所与高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研究 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在当今时代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一种新的组织范式。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作用,本文就军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基础、驱动因素及理论体系分析和研究,提出模式设置的一般规则、结构及运行基本规则等。 标签:军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模式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经过世界范围内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力的革新与进步,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整体水平的战略支撑。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焦点就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因此国家发展必须要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地位。 较多的科技创新研究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内部通过各自设立的研究机构、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独立完成,推动了20世纪整个世界科技的变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创新机构和组织逐渐增多,创新资源也分散在不同的社会创新组织中,导致任何一个创新组织都不具备进行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故步自封的创新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创新发展的较多可能性。所以,要以创新科技目标为导向和以创新效率为指标,组织生产力要素并构建和调整生产关系,打通科技创新全流程并提高创新能力,集中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足。 目前,国际上科学与技术进步和迭代日益加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制约和决定我国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组织壁垒较强、系统集成较弱、互动及协同较少。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组织体制机制固化、闭塞,严重影响了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创新组织的合作与协同,以国家科技创新目标为导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协同创新,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国家整体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新的科技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纵观科学将技术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开展经历了五种代表性模式:科技推行型、市场拉动型、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型、一体化模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模式。协同创新正是在科技创新逐步走向集成、网络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科技創新的一种范式。协同创新与原始科技创新的协调合作不同,是一种管理创新,其本质是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完成创新目标,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目标的实现。

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研究

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经费、科技人力资源、基础研究以及专利与应用研究等几个基本要素出发考察了主要OECD国家中高校发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职能机制的特征。得出四点启示,一是高校研究经费的非公共化的影响;二是“20-24岁”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对知识传播的指示作用,三是美国式大学主导的基础研究模式的优越性,四是专利法对科技创新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高校,OEC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取代劳动和资本投入,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上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索洛(Solow)的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方法,用来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技术创新理论,主要研究技术进步长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内在机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作为后者的一种主流分析方法,也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1]、[2]。 高等教育系统(在下文中我们将简称其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发挥着知识供给、创新和传播的核心作用。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不仅拥有众多的科技发达的成员国,而且还将“科学与创新”(Science and Innovation)作为其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同时还提供专业的具有较高可比性的“教育与培训”(Education and Training),“科学、技术与专利”(Science, Technology and Patents)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着重比较OCED成员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几个基本方面,为较全面地认识典型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特征、提出改进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行的建议奠定一定的基础。 1. 研究经费 毋庸置疑,研究经费对于高校来说是“营养的血液”,是发挥其知识创新与传播作用的基础。以往的观点都容易直观地认为高校从国家或地方政府,以及公共事业机构获得的研究经费越多就越能促进高校的科研活动,越能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创新作用。从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合理地调节研究经费的来源比例,不仅可以强化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还可以大大促进高校的知识传播作用。 大量的相关研究显示,很多OECD国家中的高校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面临公共研究经费越来越紧张的问题。科亨(Cohen)等人1998年的研究[3]中显示,在数据可比的基础上,美国政府为高校中的全职科研工作者提供的联邦科研基金在1979年至1991年期间减少了9.4%,斯卢特和里萨(Slaughter和Leslie)在1997年的研究中[4]也指出,美国州政府为高校提供的经费支持在高校总收入中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将近46%减少到了1991年的略高于40%,联邦政府的经费支持比例在同期也从12.8%减少到了10%。此外,英国和澳大利亚也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减少了政府对于高校的研究经费支持。我们从OECD提供的“2001年科学与技术统计”数据库(Ba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s (BSTS) - 2001 edition)[5]中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在这里,我们给出了法国1994~1999的详细数据(见表1)。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申请表-仲鹏飞-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科类:教育学(0401) 申报等次:二等奖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体育教学体系创新 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协同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技术应用与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创新、质量保障与监控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鲜明的身心健康教育特色,推出了教育理念、制度创新、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学习方式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普通高校具有良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二)体育教学资源创新 实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课程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五大共享,延长了学习时间、跨越了地理空间,争取了优势教学资源,用互联网搭建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健康、保健与健身处方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建立并实施动态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估体系与监督机制,从教材建设、教学效果、场地条件等方面入手,由学生、同行和专家进行量化评价,对大学体育校本教程的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体育文化传承创新 成果名称: 高校协同创新战略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研究 完成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仲鹏飞 副教授 体育部 580 总体规划、项目设计 刘忆湘 教授 体育部 320 计划实施、教学实验 胡启林 副教授 体育部 320 项目指导、搜集资料 王 玲 教授 体育部 450 政策咨询、审定报告 张 伟 副教授 体育部 480 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樊晓东 副教授 体育部 450 资料搜集、数据分析 张君梅 副教授 体育部 440 教学实验、搜集资料 熊米娜 讲师 体育部 460 教学实验、资料查询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01-16T11:03:55.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作者:卢佳[导读] 在当前高校教育环境下,对高校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了目前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目标。由于国内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对于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来说增加了诸多的难点和困扰,尤其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呈现出个性化、层次化的特点,所以要想满足对其最终的管理目标,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另外目前很多高校内部并没有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 对于学生信息的整理以及存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在当前高校教育环境下,对高校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了目前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目标。由于国内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对于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来说增加了诸多的难点和困扰,尤其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呈现出个性化、层次化的特点,所以要想满足对其最终的管理目标,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另外目前很多高校内部并没有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对于学生信息的整理以及存储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社会中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逐渐显现,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为社会的生活、生产、教育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功能可以很好的将大学生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从而可以获取高效的学生信息,提升对学生管理的管理效率,促进了管理方式的优化和改革。比如在整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图书借阅情况、宿舍停留时间等信息,都可以为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便捷。所以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来建立大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同时还可以确保对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 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高校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当下的大学生群体,“95后”、“00”逐渐成为主体,这些“网一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是“选择性”强,对于事物的选择尤为关注,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等差异,使得传统的学生管理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方式,通过班长、团支书等进行学生沟通、转述方式,势必代表“以偏概全”的主观臆断风险,降低了学生工作管理实效性。所以在这种困境重重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管理方式的优化、管理模式的转变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 (一)海量数据带来的信息挖掘难度 在目前高校大学生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几乎都是生长在一个网络环境中的,并且在这个环境下会将交流内容通过视频、文字等形式进行传输和学习,相比于传统学习方式更为复杂。当然,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体现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动态以及内心情感等,而高校学生管理者如何从庞杂的数据资源中挖掘有价值信息,来指导学生管理工作。比如通过整理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的相关数据之后,可以加深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挖掘、学生爱好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的了解。另外通过分析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可以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实际上,这新海量信息不仅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管理奠定一定的依据和资源。 (二)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严峻,专业化师资欠缺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各项内容和资源尤为丰富,很多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以及安全意识的缺失,很多时候都会遇到信息丢失或者被诈骗的事件。所以在这种具有不可把空性的环境下,学校作为主体应当加强对于上述两方面的关注,要提升网络系统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不仅如此,由于很多老师并没有及时的对新型技术进行应用和学习,所以在操作相关系统过程中往往无法将其中的功能予以使用,将其作用大大减弱,并且缺乏一定的大数据思维,所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个性化教育的推进。比如很多学生都热衷于QQ、微博等平台的交流,但是很多老师却不会使用,所以大大影响到双方之间的交流。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者,要适当的对辅导员群体进行培训和引导,提升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的能力,并将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 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积极举措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为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决策保障 在目前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认识到数据挖掘和工作之间的影响和作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各类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高校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大数据功能,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管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性的保障;第二,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和使用效率,尤其是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衔接,对数据重点进行识别和分类;最后,组织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能力,并且要让师资队伍对于大数据功能有深入的了解。 (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学生工作大数据管理机制 通过教学管理和大数据之间的结合,可以提升对于学生数据管理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比如建设校园网系统过程中,可以将教务系统、学生系统进行合并或者链接,然后在加入对微信、QQ等聊天平台信息的存储和挖掘,从而更开的开展各项学生管理的工作。 (三)整合大数据,挖掘学生工作大数据价值 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管理系统并未实现有效连接,所以在进行大学生信息管理时要针对最终的目标构建专业化的团队来进行,以此来确保最终信息的准确性和融通性。如引人云计算、数据库技术等,来建设相应的关联模型,并选择出最优的操作系统进行建设和实施,从而体现大数据的根本意义和作用。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大数据安全保密水平 在大数据与大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使用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其操作问题之外,还要注意到数据管理的风险,尤其是对师生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设立明确的措施和制度。比如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等级、建设相应的保密系统和措施;加入网络安全网火墙功能,确保信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等。 参考文献 [1]张怀南.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06):664-669+674. [2]陈素锋.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视界,2019(32):245-246.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概念源自国家创新体系。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快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1998年,我国提出了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为高校,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机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加快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整合程度不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着重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即建设好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一、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高校优势的体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组织的弊端,打破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制度壁垒,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创新团队,探索建立一批多学科集成基地的有效机制。 1.凝炼学科方向 选择、调整、凝炼学科方向,凝炼出重大科学问题和目标,是创新平台的生命线,是产生重大、可集成成果的保障。高校要彻底改变

当前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一要抓制高点,从战略和优势领域人手争得发展先机,准确预测学科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要通过抓重点,发挥重点学科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突出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要根据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自身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发展趋势,选准自己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一旦选准,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建设。对于这些领域,学校应积极申请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等,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分流调整人员,强化对优势学科和高水平学科的支持,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且是本校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使重点研究方向与重要研究领域上新台阶。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经费上,给重点建设的学科增加3%~5%的经费,其他学科则减少3%~5%的经费。三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要切实发挥重点学科尤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以一个或几个重点学科为核心,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领域中建立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学科群体,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增加学科建设的活力。 2.培育“学术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队伍 拔尖人才及其领衔的创新团队是创新平台的灵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不是依靠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更不是科技人员单枪匹马独立工作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科技人员组成团体进行协作攻关。据统计,从1901年到197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86人中,有185人的研究成果是合作完成而取得的,占总人数的64.7%。 (1)遴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在创新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紧密结合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字:协同创新高校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

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式上,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第二章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 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第32卷第4期2011年7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32No.4 Jul.2011 【创新论坛】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李文辉,林卓玲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科技创新能力受资金和人力投入、创新软环境、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等的影响。在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指导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以三级指标系统、全面地反映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1)04-0325-03 Evaluation Target of Hi-tech Innovation Capac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LI Wen-hui,LIN Zhuo-ling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Abstract:The local universiti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i-tech innovation activities.Their hi-tech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funds and manpower investment,intangible innovation environment,basic conditions,and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With the guidance of systems,science,openness,innovativeness and operability,the evalua-tion target of hi-tech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includes innovative basis,innovative input and output,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It systematically and largely reflec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by three-level target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Evaluation Target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并且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评价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关注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科技创新是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服务和贡献的主要职能之一;科技创新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科技创新是培养、锻炼学科队伍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增强学校经济实力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2]。而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桥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复杂性等“四高”特点[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高校内外部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和集成。王章豹、徐极巍 *收稿日期:2011-01-19 基金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jg50) 作者简介:李文辉(1980-),男,广东惠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工作.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学生管理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保证学生安全。管理者需要认真研究当前我姑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塑造德才兼备,遵纪守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https://www.sodocs.net/doc/ba9173434.html,ki.kjdks.2015.04.074 O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l LI Qifeng,ZHANG Zizhen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Hengyang,Hu'nan 421005) Abstract Student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university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students to promote student learning and growth,to ensure the safety of students. Managers need to carefully study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y aunt problems and issues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update management concepts,improv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level,shaping ability and integrity, law-abiding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employment development,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training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commun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model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做好学生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才能保证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走向大众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对高校管理提出更多的挑战,高校不仅要重视教育管理,更应重视学生管理,注重管理模式创新。 1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靠完善的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权限、责任和义务,

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和资源相对缺乏的省份,其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省地方高校不仅在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上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为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是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建设河南创新体系的骨干和支撑力量。“十一五”以来,河南省认真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加快创新河南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同在,发展也总是与矛盾共存,应该客观地看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急需寻找对策加以解决。 1 河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但绝不是强省。河南的部属院校相对较少,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上主要靠本省的力量。但是无论从本科院校数量还是博士点数量,无论从三大检索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还是项目和科研奖项数量上,河南高校明显落后于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河南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层次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优势学科不突出 河南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由于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多以传统专业为主体,在专业结构与学科结构上都较为单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在学科的纵向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扩展,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于新兴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建设却显得举步维艰。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原有的专业和学科难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致使其成为提升河南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与核心问题。1.2 科研与教学的定位不准确、科研方向不明确 高校的发展定位不是“空中楼阁”,河南不少高校不顾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现象突出。片面追求论文、项目和成果,导致缺乏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方向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河南有些地方高校缺乏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校级重点科研方向不明确,科学研究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状态,缺乏长期的目标导向。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王燕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能承担此重任,未能发挥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协同创新环境氛围以及缺乏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探索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