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摘要: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概念、发展现状的了解,理解山东民俗文化的内涵,重视山东民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的效益。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济南很多景区,纷纷策划推出与民俗有关的活动。工作人员为游客精心扎制香囊,并制作端午粽子美食,还组织划船比赛,邀请演艺团体进行歌舞表演等,庆祝古老的端午节[1]。可见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热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民俗文化旅游,尤其是山东民俗文化旅游,它的发展是怎样,对经济发展又有什么作用呢?

1、民俗文化旅游概述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它具备民族地域性、审美观赏价值、民族文化内涵三大特点。

2、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游戏娱乐等内容[2]。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民俗作为民间传承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与民俗的结合就成为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兴起的旗袍,如今已成为展示东方女性美的标志性服饰,充分体现出求审美的需求。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每年举行那达慕大会,设立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项目,充分体现了民俗的娱乐性[3]。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宏伟,会让游客内心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充分满足了精神需求。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起步。不过,在民俗文化开发过程中我国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像深圳开发了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24个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他们从基层机构到每个村寨的头头,都是名副其实的民俗专家,表演者和操作者大都是原汁原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难全面、确切地描述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参照山东民俗旅游产品的分类,笔者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山东民俗旅游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馆旅游

这是比较易于操作的民俗旅游形式。它主要是把各种民俗器物陈列、展览给旅游者观赏。主要有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

山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蕴藏着许多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为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山东省已经有170多个博物馆,不仅数量在全国各省市名列前茅,而且种类齐全。各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自然、科技、艺术、人物、民俗及遗址博物馆应有尽有,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齐全的“博物馆旅游网”。除了上文提及的外,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青岛海军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也是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

(二)节庆民俗旅游

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如双休日、黄金周等)。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烟台国际葡萄酒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民俗文化庙会、荣成国际渔民节等。

(三)婚俗旅游

对于旅游者来说,婚俗旅游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参观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亲自参与婚俗活动。新婚旅游是山东婚俗旅游中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旅游者表演山东传统婚礼,二是为旅游者举办山东传统的结婚典礼,它富有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曲阜于1987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新郎家设在孔府饭店,新娘家设在阙里宾舍,按鲁国传统婚仪举行婚礼,一路吹吹打打,欢天喜地,煞是热闹。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的婚礼。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和青云山民俗旅乐园等地也为游客操办婚礼,表示抢新娘等活动。

(四)渔家乐

“渔家乐”在长岛、威海和日照开展得较好。长岛县是山东唯一海岛县,其“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和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则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乘渔家船,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威海的环翠区、荣成河口、石岛等地也开展了“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垂钓、赶海等渔家生活民俗旅游。

(五)农家乐

山东的“农家乐”民俗旅游颇负盛名,旅游者可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参观民俗博物馆,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得较好。地处内陆地区的安丘、泰安、枣庄、临沂等地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农家乐”民俗旅游。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推出的“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做农家活、随农家俗”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泰安的埠阳庄也开展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民俗旅游活动。近年来,枣庄、临沂也开展示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如峄城“万亩石榴园”内的王府山村、蒙阴的桃花峪村和八达峪村等。

(六)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旅游

本类以民居建筑为基础,包括古村落、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等形式。比如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淄博的原山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或景区还不多,但发展潜力很大。

4、山东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模式

1、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免费向游客开放。各重点旅游城市需率先建成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增强科技支撑和游客自助服务功能。在城市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消费街区等城市旅游集散地科学布局旅游厕所,设置多语种的旅游交通标识,

2、乡村旅游方面,打造一批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点。旅游业将带头保护一批原生态的海岸、湖泊、山岳、乡村类项目,以高度的生态自觉积极融合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住房建设等部门和行业,打造山东生态旅游的新形象、新优势。

3、发展旅游经济,即眼球经济和形象经济,“泉城济南”、“中华泰山天下泰安”、“仙境烟台”、“文化济宁”、“走遍四海还是威海”、“亲情沂蒙”、德州“中国太阳城”、聊城“江北水城”、莱芜“航空运动之城”等一批城市旅游形象品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5、山东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的经济效益、

在山东,旅游发展氛围日益浓厚,连续四年数千亿元的旅游投资开始产生综合效益,旅游业拉动内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012年,山东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满足消费需求,全省累计完成旅游投资1230亿元,枣庄台儿庄古城、青岛方特欢乐世界、海泉湾、德州齐河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济南万达城市综合体、恒隆广场、烟台亚沙会配套项目建成开业。与此同时,山东越来越注重深化与大旅行社的战略合作,“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的成功创办,成为旅游引导消费的品牌节事。2012年的贺年会,每天拉动各类消费收益超10亿元,带动交通、文化、商贸、体育等消费快速增长。

6、山东民俗文化发展的成功案例

1、山东潍坊围绕风筝、年画、剪纸等主打产品,在品种、花色和规格等方面进行了突破,获取不错的经济利益,尝到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甜头。

2、山东青岛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如胶州的明代城隍庙、崂山的道教文化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胶州秧歌,胶南剪纸等,节庆活动众多,像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庙会,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市内拥有众多的德式建筑,还有“万国建筑博览馆”之称的八大关建筑群。青岛的名俗文化旅游带动了青岛经济的发展,使青岛为众人所知。

滨海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 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编号:155001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报告编号:155001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地区,它又是海洋产业构成中的一个很大部分。滨海旅游业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04km的大陆海岸线,×104km的海岛岸线,岛屿6, 500多个;可管辖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个纬度,面积达300多万km2,有中温带、暖温带的海上景致,更有热带、亚热带的海洋风光,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来,中国滨海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滨海旅游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入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滨海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国内旅游增长较快,国际旅游逐步恢复。2013年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85 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4年以来,滨海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邮轮、游艇、休闲渔业等新型业态规模迅速扩大,滨海旅游业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报告 作者:王志东于行行新闻来源:《山东文化蓝皮书》2013 发布时间:2013-12-09 点击次数: 257 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全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分别就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南、湖北、河南、重庆、福建、安徽、四川、天津,山东省在综合竞争力与现实竞争力上都排名第六,在潜在竞争力与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上分别排名第四与第七。从这个评价结果里可以瞧出,山东旅游业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未来还需要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薄弱环节上加以改进与完善,进一步提升旅游发 展环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一、2012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2011年,山东省陆续出台了《山东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等一系列规划文件,在这些政策的助推下,2012年山东省旅游业进 一步发展,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一)创新产业结构,乡村旅游业成为乡镇龙头支柱产业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业高度重视,列为全省集中打造的十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之一,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与造林绿化、水系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与发掘民间文化、发展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与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1、6亿人次,同比增长20%;收入706亿元,增长33%。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2012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在认定的4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山东省有4处。这些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 一就是美了农村。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各地普遍加快了农村路水电气与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就是一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独特与特色农业鲜明的地方,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城市资金、信

山东省旅游发展的城市差异分析

山东省旅游发展的城市差异分析 摘要:运用变差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6)等指标分析了山东省17地市在旅游规模上存在得差异,发觉山东省入境旅游得差异逐年上升,而国内旅游得地市差异则逐年下落,且入境旅游得集中度和首位度要远远高于国内旅游.并从妨碍旅游差异和规模得因素动身,提出了山东省各都市今后得旅游进展参考建议. 关键词:入境旅游差异国内旅游山东省 一、引言 由于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差异,旅游业会呈现出一定得地区不平衡性.对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纳定性定量得方法对我国旅游经济得进展差异及其成因进行描述和分析. 纵观国内对旅游规模差异得研究,目前要紧从入境旅游得角度入手.但随着国内旅游业得蓬勃进展,国内旅游已成为不可忽视得一部分.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1998-2007年国内、国际旅游得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其进展差异,盼望得出得结论能对山东省今后旅游业得进展提供有价值得政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为全面反映山东省各旅游都市国内和国际旅游业进展得空间差异,本文以1998-2007年山东17地市国内和入境旅游接待量作为研究各市旅游规模进展差异得基础分析数据.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1999-2008). 2研究方法.计算区域规模差异得方法非常多,本文要紧采纳标准差(voc)、变差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反映总量差异情况上述指标中,标准差反映地区绝对均衡度,变差系数反映地区相对均衡度,值越小,区域进展越均衡.wM赫芬达尔系数反映区域规模指标得集聚程度,其值接近1,越垄断;接近0,越竞争.本文用首位度来反映旅游规模分布得集中度. 三山东省旅游进展差异变动特征分析 1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变动分析 山东省入境旅游在经历了2003年由sars导致得滑坡后,从2004年起进入了高速增长得时期,保持着每年近30%得增幅.但17地市得差异却十分显著.从绝对差异来看,以2007年为例,入境旅游人数最多得青岛市为1080341人,人数最少得莱芜市只有1410人,前者为后者得766倍.从相对差异来看,变差系数自1998年逐渐增大,2003年以后虽有所下落但减速缓慢仍维持在17得水平,这讲明山东省内入境旅游得进展是极不均衡得(见表1). 山东省17地市旅游规模得首位度比较大,集中分布较为明显,青岛一马当先,始终占据山东省入境旅游得龙头位置.首位度最小得年份为1998年,其值为16692,此后逐年增大,2005年达到36970,首位分布明显.从赫芬达尔系数能够看出,1998-2006年期间,赫芬达尔系数不断升高,表明山东省入境旅游得集中分布趋势明显. 2山东省国内旅游差异变动分析.表2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国内旅游相对差异缓慢下落,仅在2000-2003年间存在一定得波动性,变差系数由最高时得07589下落到2007年得06605,山东国内旅游得进展正由集中走向均衡. 山东国内旅游得首位度较小,同时在2004-2007年,首位度不断减小,2007年达到10年来

休闲旅游发展

休闲旅游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劳动时间逐渐缩短,闲暇时间越来越长,人们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向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转变,这些都为国民休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我国已经出现了全民休闲的端倪,将逐渐步入一个全民休闲的全新时代。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旅游消费习惯的转变,我国的旅游发展正从观光旅游独树一帜的状态向观光、休闲、度假多种形式并存的趋势转变。休闲旅游将成为引领休闲时代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山东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但是目前山东省的旅游文化经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诸多不合理因素,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开发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正确把握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成为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任务。这也是山东省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所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我国内需,国家旅游局推出了“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并将其作为扩大国民休闲旅游权利和推进人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以此扩大旅游消费的规模和比重。《国民休闲旅游计划》中的发展目标包括生活质量的提升计划、拉动内需的促进计划、休闲产业的发展计划、抗御金融危机的救市计划等。在当前经济发展以及旅游发展的关键形势下,山东省如何实现旅游资源的创新发展,如何实现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如何满足国际国内休闲市场的需要,促进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并最终实现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本 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了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比较 分析法,在对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山东省休闲旅游产品设计以及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

全力推进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

全力推进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 2016-02-29 来源:大众日报 编者按:2月19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我省将着力推动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将会议部分内容整理刊发,以推动全行业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改革创新中开创山东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全省旅游工作总的思路: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三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推行“三三战略”,大力实施“三三工程”,着力推动部门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打造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全省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具体任务目标:全力抓好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000亿元,增长13.3%;接待国内游客7亿人次,增长8%;接待入境游客475万人次,增长3%;力争完成旅游投资2000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达到680万人;旅游对全省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0%。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域旅游基本标准中,其中一条就是要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目前,我省组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请示已报中编办,近期将可能批复。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组建后,将着力推动各市县组建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构建省市县三级旅游管理体制。这需要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编办、人事等部门的支持,在职能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予以加强。要探索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去年以来,三亚、桂林、厦门、乐山、栾川等地先后设立“旅游警察”,

山东省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山东省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模型 问题分析 要从山东省的现有的众多旅游地中,选择出对自己最具吸引力的3个旅游地,我们在处理这样的决策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在作比较、判断、评价和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者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当然要根据客观实际)会起着相当主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 下面我们运用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要从众多的旅游景点),,2,1(n i P i =中,选择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我们可以根据诸如景色,费用,居住,饮食,交通等准则去对反复比较这些景点。首先,要确定这些准则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即各占多大比重,比如更看重景色或者旅途。其次,就每一准则将这N 个景点进行对比,譬如1P 景色最好,2P 次之;在比较、判断、评价、决策时,我们将各准则的重要性、影响力或优先程度量化,将准则层次的比较判断进行综合,在),,2,1(n i P i =中确定哪三个作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由于我们将比较量化,可以根据量化后的数值进行排序。 (一)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将该决策问题分解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旅游地,最下层是方案层,有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日照,泰安,临沂,潍坊等n 个可供选择地点,中间层为准则层,有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等m 个准则,各层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根据上述分析及及山东省的旅游情况,建立本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如下图1所示

注:图中有准则层与方案层之间的联系有部分线条未画出。 图1 (二)构造成对比较阵和权向量 从第二层开始,对从属于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元素之间两两对比,对比采用相对尺度。设要比较各准则1B ,2B … ,n B 对目标 A 的重要性 j i ij w w a /= 从而得到以下矩阵 A=? ? ???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2 1 2221 212111 这些比较显然是一致的。一般地,如果一个正互反阵A满足ik jk ij a a a =* i,j,k=1,2,…,n 则称A 为一致性矩阵,简称一致阵。 目标层A 目标层A 准则层B 方案层C C 2 C 1 C 3 C 4 C 5 C 6 C 7 C 8 ij ji ij n n ij a a a a A 1,0,)(=>=?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分析及对策选择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分析及对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理论学习》作者:张定新 一、旅游业快速发展,成就斐然。 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为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山东旅游业经过30年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市场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断加大。 1.规模不断壮大,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亮点纷呈。国际旅游市场不断成长。1978年,山东省接待海外旅游人数仅9000人次,旅游创汇59万美元;1987年,接待海外游客开始超过10万人次;1994年,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1亿美元;1997年开始超过2亿美元;2004年,海外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实现两个“突破”,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外汇收入也首次突破5亿美元;2006年,旅游外汇收入首次超过10亿美元;2007年,海外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次,达到249.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3.5亿美元。在国外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国内旅游市场也日益兴旺。1990年,山东省接待国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亿元;1995年,国内旅游收入开始超过150亿元;2004年,接待国内游客开始超过1亿人次;2006年,国内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214.8亿元;2007年,国内游客首次突破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51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93.8%。 2.发展势头良好,速度不断加快。山东旅游业在经历了初期的成长后,进入21世纪又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九五”时期,接待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年平均增长9.9%和8.5%,“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5%和15.0%,“十一五”前两年则达到了26.9%和20.1%,分别比“十五”时期高10.4和5.1个百分点,比“九五”时期高17.0和11.6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也保持加快发展的态势,并且均快于游客的年均增长幅度。 3.旅游产品不断开发,结构不断优化。山东采取多项措施,根据不同客源市场需求,为不同的客源层,持续、深度开发多层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甚至量身定做旅游产品,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亮点。一是树立品牌形象,增强营销理念。为鲜明树立山东旅游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形象地展示山东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山东省将旅游形象定位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并且投入巨资,在境外以及国内主流媒体予以广泛宣传,效果显著。不仅如此,山东还打造出“泉水之都”、“帆船之都”、“国际风筝都”、“东方文化圣城”、“江北水城”等一个系列城市品牌形象群,大大增强了这些城市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二是提升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山东对现有资源和产品进一步整合,以“文化圣地度假天堂”为统领,构建“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骨干产品体系,知名度不断提高。各地旅游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青岛市以举办2008奥帆赛为契机,加强奥运旅游产品开发;烟台推出葡萄酒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和海滨沙滩度假旅游;威海、聊城推出温泉旅游。这些产品日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研究报告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报告 作者:王志东于行行新闻来源:《山东文化蓝皮书》2013 发布时间:2013-12-09 点击次数:257 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全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五位的省市(区)分别是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南、湖北、河南、重庆、福建、安徽、四川、天津,山东省在综合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上都排名第六,在潜在竞争力和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上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七。从这个评价结果里可以看出,山东旅游业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未来还需要在旅游业发展环境的薄弱环节上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推动全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一、2012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2011年,山东省陆续出台了《山东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等一系列规划文件,在这些政策的助推下,2012年山东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一)创新产业结构,乡村旅游业成为乡镇龙头支柱产业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业高度重视,列为全省集中打造的十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之一,出台了《山东省乡村旅游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与造林绿化、水系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与发掘民间文化、发展创意产业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逐步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1.6亿人次,同比增长20%;收入706亿元,增长33%。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2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在认定的4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山东省有4处。这些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美了农村。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各地普遍加快了农村路水电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独特和特色农业鲜明的地方,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了城市资金、信息、管理等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了各类服务业向农村集聚,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2500多个村庄全部改变了面貌。 二是富了农民。乡村旅游拓展了农业功能,延长了产业链条,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为农民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全省从事乡村旅游业人数4.7万户,从业人员19.5万人,间接和季节性从业人员150万。蒙阴县乡村

高铁时代山东旅游业发展对策

“高铁时代”XX旅游业发展对策 (佚名) 随着武广、X西高铁的相继通车,以及京沪高铁即将通车,我国高铁建设已进入全面收获期,高铁盛宴渐渐拉开帷幕。 作为人口、经济和旅游大省,XX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积极应对旅游产业的新一轮“洗牌”,XX需借力高铁及省内城际铁路构建“黄金旅游通道网”,推动旅游提档升级,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一、“高铁时代”来临 (一)高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高速铁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多国实践所证明,其建设与发展也在国际社会的更广层面上得到认可。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达到6920公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预计2012年XX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火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的习惯选择在我国尚未形成。据测算,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乘

火车出行约70次,每个瑞士人每年乘火车出行约47次,而目前我国每人每年乘火车出行只有1次多一点,乘火车出行显然还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强大的市场需求将给高铁旅游的几何级增长带来无限可能。 (二)XX加速迈进“高铁时代”。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 1.纵贯XX的“黄金通道”。 京沪高铁的开通,将沿线原本各自独立的旅游城市连成我国东部沿海最具魅力的旅游经济走廊。京沪高铁贯穿、XX、XX、XX、XX、XX、XX4省3市,其中XX段总长358公里,在其通过的省市中距离最长,设有XX、XX、XX、曲阜、枣庄、滕州六个站点。时速350公里至380公里的高速动车上线后,只需1小时就能沿着京沪高铁贯穿XX,一条纵贯XX 的“黄金通道”已经形成。 2.构建高铁旅游“一线三圈”。 京沪高铁开通后,每天将运行150对动车组,平均密度为8分钟,双向年客流量达1.6亿人次,客流量和辐射X围远远大于已经开通的武广、京津高铁,客流持续时间和长度堪称国内之最。 XX位于京沪线中部,借助京沪高铁,XX至的时间将不

山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简本

第一章:山东省旅游发展战略与战略目标 一、山东省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分析 (一)优势与机遇 1.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品质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像“三孔”和泰山这样的世界遗产,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者都极具吸引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山东省旅游产业基础较好,在前20年的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在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产业规模和社会贡献逐步提高。到规划前的1999年,山东省接待国内游客的数量已排到全国第四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达4.1%,在经营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的发展积攒了发展后劲; 3.山东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多年来,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一直名列前三名。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 4.山东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非常发达,高速公路和公路建设在全国最为发达,铁路运输系统完善,众多港口开辟了国际和国内航线,在省内已经形成了“一日生活圈”。方便、快捷、舒适的交通服务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 5.山东省发展旅游业社会环境非常优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制定优惠和鼓励政策,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高,发展旅游已形成社会共识; 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旅游业的商业化倾向将越来越明显,这将有利于旅游业的成长; 7.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的度假模式将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对度假休闲地区及度假休闲设施需求的增长,这将为山东省未来旅游度假产品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8.已经开通的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及即将开始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使北京、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游客抵达山东更加方便; 9.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山东已在日本、韩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使山东省

山东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山东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一) (二)临沂旅游业具备优势分析(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组合较好。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类型组合较好,现行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8种资源类型均有分布。许多旅游区自然与人文旅游 资源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据临沂市旅游局等对本市旅 游资源的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旅游资源11大类30多个亚类,旅游景点300多处,资源丰度与景点密度较好。 2、内外交通发达。临沂市交通便利,已形成稠密、便捷、立体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目前已形成了以一场(临沂飞机场)、二港(日照港、岚山港)、四纵(205、206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沂蒙公路)、四横(327国道、日东 高速公路、文泗公路、兖石铁路)为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性好,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旅游中心城市临沂到各区县以及主体景区蒙山的距离最远不超过100km, 且临沂为山东省最大的公路客运中心,通达性强,方便的区内交通,为本地基础客 源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客源来源广,本地客源稳定。临沂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当地客源,2008年临沂市人口已达1142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 费性支出10849元,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2.5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86.68元,“人们已具备了外出旅游的经济条件,这 是临沂市旅游最稳定、最主要的客源;二是周边客源,由济南、济宁、徐州、连石港、日照、青岛围成的区域人口多、经济较发达,距临沂市近,是一股重要的客源;三是 线路客源,便利的交通使京津沪、宁杭及陆桥沿线的重要城市具备了来临沂市一日游 的条件,这是一股重要的线路客源;另外还有商业客源,探亲客源等。 (二)临沂旅游业存在的劣势分析(weakness分析) 1、产品单一、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临沂旅游产品紧紧围绕着蒙山 来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数量少,种类单一。如蒙山游览区分布于四个县的范围内,虽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课件.doc

目录 1. 摘要 2.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 3.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3.1 文化旅游的基本概述 3.1.1 文化旅游的内涵 3.1.2 文化旅游的核心 3.1.3 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 3.2 2011-2015 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概况 3.3 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3.4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对对策 4.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4.1 山东省文化旅游业发展概况(山东旅游业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精品项目二、山东积极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品牌三、2012 年“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有效推广四、促进山东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 策) 4.2 山东文化旅游发展特色(蓝色海洋文化、儒家传统文化、红色革 命文化) 5.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发展前景预测 5.1 2015-2020 年旅游业总体前景展望(以下为提供思路)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探讨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预测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走向浅析 四、中国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透析 五、我国旅游产品将更加丰富 六、“十二五”中国旅游业收入预测 5.2 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的趋势分析(以下为提供思路) 5.2.1 2014 年文化旅游业趋势分析 5.2.2 农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 5.2.3 欠发达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广大 5.2.4 扩大内需政策下文化旅游业投资前景看好 5.2.5 文化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投资策略 6.结语

5.2 2015-2020 年文化旅游业的趋势分析 5.2.1 2014 年文化旅游业趋势分析 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2013 年中,全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可以达到2.9 万亿元,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了32.5 亿人次,出境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的,达到了9730 万人次,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达到了478 亿美元,新增的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了50 多万人。2013 年旅游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法制化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投资 在快速的增长,2013 年全国的旅游直接投资是达到了5144 亿元,其中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大约占到了57% 。 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呈现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是把旅游业定位成了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出台了《旅游法》。美国是发布了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 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包括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同时还增派了50 名的领事官员来华工作。俄罗斯政府也是批准了2011-2018 年的发展旅游业目标计划。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第二个特点就是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第三个特点是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重心在逐步的东移,在2012 年时,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占全球的比重达到51.6% 。未来来看,预测亚洲的旅游市场国 际有客接待量会占全球比重到2020 年达到30% ,2030 年将超过36% ,而欧洲的比重将分别会降到49% 和41% 。

浅谈山东民俗文化与山东旅游发展

摘要:通过对民俗文化旅游概念、发展现状的了解,理解山东民俗文化的内涵,重视山东民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的效益。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端午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济南很多景区,纷纷策划推出与民俗有关的活动。工作人员为游客精心扎制香囊,并制作端午粽子美食,还组织划船比赛,邀请演艺团体进行歌舞表演等,庆祝古老的端午节[1]。可见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热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民俗文化旅游,尤其是山东民俗文化旅游,它的发展是怎样,对经济发展又有什么作用呢? 1、民俗文化旅游概述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它具备民族地域性、审美观赏价值、民族文化内涵三大特点。 2、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游戏娱乐等内容[2]。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民俗作为民间传承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与民俗的结合就成为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娱乐、精神等方面的需求。例如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兴起的旗袍,如今已成为展示东方女性美的标志性服饰,充分体现出求审美的需求。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每年举行那达慕大会,设立摔跤、赛马、射箭等比赛项目,充分体现了民俗的娱乐性[3]。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宏伟,会让游客内心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充分满足了精神需求。 3、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刚刚起步。不过,在民俗文化开发过程中我国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像深圳开发了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24个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他们从基层机构到每个村寨的头头,都是名副其实的民俗专家,表演者和操作者大都是原汁原味,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省东营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东营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坚持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为中心,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原则,深度谋划旅游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精心打造“五大龙头”景区,丰富和塑造“黄河入海·龙腾东营”旅游品牌,培育壮大旅游企业,全市旅游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关联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一、丰富的东营旅游资源 (一)自然资源。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东营拥有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创造河海交汇的天下奇观,形成大片的新生土地,造就了不断在生长的东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陆地,沧海桑田的自然演绎规律在这里得到生动体现。生态良好、风光秀美,多种湿地景观类型集聚,包括槐花林海、飞雪芦花、奇观怪柳、红色地毯、白鸟翔集等,拥有我国最年轻、最广阔、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人文旅游资源。东营拥有57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故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南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时修筑的“柏寝台”,北有曾是商贾云集、帆樯连云的通商码头“铁门头”,武有兵圣孙子,文有汉相倪宽,拥有山东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南宋大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灵人杰。拥有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东营特色的石油文化。 东营文化是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汇聚与交融.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外来古老农俗的浸润,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多种元素的集聚、碰撞、融合,渐渐演化成一种全新的黄河口文化,她既有黄河文化的雄浑淳厚,又有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演绎成多样的文化类型,包

括黄河文化、海洋文化、湿地文化、吕剧文化、农垦文化、军垦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孙子文化以及城镇旅游文化。 二、东营旅游业发展历程 东营生态旅游发展的起点,与旅游业发展几乎同时进行,发展超前。其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3年准备阶段.主要是组织设置、调查研究、制定规划、确立发展旅游业内容.东营市旅游初步确定五大旅游区,即:黄河口旅游区、黄河大桥游览区、广饶古齐文化旅游区、广南水库旅游区(1993年8月改称天鹅湖)和现代文明旅游区.这是东营旅游业发展的雏形. 第二个阶段,1994-2000年起步阶段。东营市旅游业的发展在1994年10月被纳入了省级规划,其东营黄河口旅游区成为全省旅游规划区中“五区一线”之一。据资料显示,1999年接待国际旅客1358人次,比1997年增长48%,接待国内游客20万人次,是1997年的三倍,国内出境游客385人次,旅游外汇总收入1.43亿元。东营旅游在人们的脑海里有了一定的印象。 第三个阶段,2001年-2008年发展阶段。东营市经过对旅游景点的建设,形成了“黄河水体纪念碑”、“黄河大桥纪念碑”、“港海滨度假区”、“天鹅湖公园”、“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地下游乐宫”、“广饶孙武祠”、“新世纪广场”和“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等景区景点。据统计,东营接待国内游客总数由2004年165万人到2008年上升到427.6万人,增长了1.6倍。 第四个阶段,2009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是由传统旅游转向生态旅游的阶段。东营市成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为东营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三大景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

浅析山东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浅析山东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论文 浅析山东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山东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就其旅游区乡村旅游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山东临沂市 1 山东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腹地,其主打的“好客沂蒙人家”乡村旅游是 临沂市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区内现有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旅游强 乡镇1个,市级旅游特色村3个,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 6家,市级采摘园4家[1]。境内以大洼、百花峪、百泉峪、明光寺、李家石屋、桃花源为代表的乡村,依山傍水,并以其秀美的田园风光、保存较为原生态的村落与独具特色的沂 蒙民居,以及深厚的红色 近年来,临沂市乡村旅游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据资料显示,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366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92.78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10万人次,占 总接待人数的46.67%,实现收入144亿元,占全市旅游收入的48.38%[2]。 2 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主要问题 自2021年,蒙山旅游区的“好客沂蒙人家”乡村旅游品牌在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 扶持下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改善。 2.1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竞争活力。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有自助采摘、休 闲度假、乡村观光等多个系列,但是规模小、档次低的农家乐旅游产品比重偏高,约有50%;同时旅游区内的农家乐大多由当地村民私人经营,数量虽多,但质量较差,而且农家 乐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竞争相对激烈;旅游区内的竞争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的 执行力不足,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区内各类乡村旅游产品的竞争活力。 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开发,导致了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足够 的旅游吸引力;体验型旅游项目较少,难以激发游客们再来旅游的动机与需求,无法形成 蒙山旅游区乡村旅游的“回头客”。 2.2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乡村旅游虽然强调旅游活动的“返璞归真”,但对相应的旅 游配套设施也有一定的标准与要求。目前,蒙山旅游区的配套设施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旅游区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排污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如,景区 外部道路狭窄,停车场建设简陋,卫生条件差。另一方面,以餐饮住宿设施为代表的旅游 上层设施建设滞后。乡村旅馆、民宿以家庭式为主,仅提供住宿和简单的农家饭,卫生设

“高铁时代”山东旅游业发展对策

“高铁时代”山东旅游业发展对策 (佚名) 随着武广、郑西高铁的相继通车,以及京沪高铁即将通车,我国高铁建设已进入全面收获期,高铁盛宴渐渐拉开帷幕。 作为人口、经济和旅游大省,山东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积极应对旅游产业的新一轮“洗牌”,山东需借力高铁及省内城际铁路构建“黄金旅游通道网”,推动旅游提档升级,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 一、“高铁时代”来临 (一)高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高速铁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多国实践所证明,其建设与发展也在国际社会的更广层面上得到认可。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达到6920公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预计2012年山东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火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的习惯选择在我国尚未形成。据测算,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乘

火车出行约70次,每个瑞士人每年乘火车出行约47次,而目前我国每人每年乘火车出行只有1次多一点,乘火车出行显然还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强大的市场需求将给高铁旅游的几何级增长带来无限可能。 (二)山东加速迈进“高铁时代”。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的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 1.纵贯山东的“黄金通道”。 京沪高铁的开通,将沿线原本各自独立的旅游城市连成我国东部沿海最具魅力的旅游经济走廊。京沪高铁贯穿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安徽、江苏4省3市,其中山东段总长358公里,在其通过的省市中距离最长,设有济南、德州、泰安、曲阜、枣庄、滕州六个站点。时速350公里至380公里的高速动车上线后,只需1小时就能沿着京沪高铁贯穿山东,一条纵贯山东的“黄金通道”已经形成。 2.构建高铁旅游“一线三圈”。 京沪高铁开通后,每天将运行150对动车组,平均密度为8分钟,双向年客流量达1.6亿人次,客流量和辐射范围远远大于已经开通的武广、京津高铁,客流持续时间和长度堪称国内之最。 山东位于京沪线中部,借助京沪高铁,济南至北京的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