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迭代法速解高考压轴题

用迭代法速解高考压轴题

用迭代法速解高考压轴题
用迭代法速解高考压轴题

高 三 数 学

专题讲座 巧用迭代法速解高考压轴题

高考是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来进行考查的,命题时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方法和知识为素材来进行命题设计的。纵观这两年全国高考的新课程试卷中的压轴题—数列问题,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又由于新课程的改革中淡化了数学归纳法,无疑地迭代法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法。

1.a n+1=pa n +q(p 、q 为非零常数)型

此类型的通项公式求法通常有两种迭代思路:一是构造新数列使其成等比数列,设原递推关系化为a n+1+λ=p(a n +λ),其中λ为待定系数,于是有p λ-λ=q ,即λ=

1-p q ,这样数列?

??

???-+1p q a n 即为等比数列。二是a n =pa n -1+q=p(pa n -2+q)+q=p 2a n -2+pq+q=p 2(pa n -3+q)+pq+q=p 3a n -3+p 2q+pq+q=……=p n -

1a 1+p n

2

q+……+pq+q ,它的实质下标递降,直至退到不同再退为止。

例1.设a>0如图,已知直线l :y=ax 及曲线C:y=x 2,C 上的点Q 1的横坐标为a 1(0

分析:通过点Q n 与P n+1的纵坐标关系,P n+1与Q n+1的横坐标的关系,建立a n+1与a n 的递推关系,将n 换成n -1,即为迭代,反复利用这种迭代的方法即可求出a n 。

解:由点Q n 在曲线C 上,所以Q n 的纵坐标为a n 2,即Q n (a n ,a 2

n )。又由于Q n 与P n+1的纵坐标相等,所以,P n+1的纵坐标为a 2

n 。而点P n+1在直线l 上,所以P n+1

的横坐标为a a n 2,即P n+1(n n a a

a ,2

)。又因为P n+1与Q n+1的横坐标相同,所以a n+1=a a n

2即为a n+1与a n 的递

推关系。下用迭代法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迭代法一(构造新数列迭代):对a n+1=a

a n

2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lga n+1=2lga n -lga ,所以lga n+1-lga=2(lga n

-lga),反复迭代得:lga n -lga=(lga n -1-lga)=2.2(lga n -2-lga)=22(lga n -2-lga)= (2)

-1

(lga 1-

lga)=lg(a a 1)21-n ,所以lg a a n =lg(a a 1)21-n ,即a n =a·(a

a 1)21-n 。

迭代法二(直接变形迭代):∵a n+1=a a n 2,∴

22

1a

a a a n

n =+

22121])[()(a a a a a a n n n -+===221221)()(a a a a n n -?-==[(a a n 2-)2]22=(a a n 2-)32=……=n

a

a 21)(. ∴a n+1=a·(a a 1)2n ,即a n =a·(a

a 1)21-n .

[解题回顾]解决本小题的关键有两步,一是灵活运用P n+1与Q n 、Q n+1间的纵横坐标间的关系正确而迅速建立a n+1与a n 的关系式;二是巧妙运用待定系数法或同除以a 对递推关系进行变形,使递推关系进一步具体化、

特征化,然后再反复迭代。实质上,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利用这种迭代法而推导出来的。迭代法二是变形成结构相同的式,然后进行下标递降;迭代法一也先是对递推关系式变形,化成a n+1=pa n +q 这种形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迭代,如lga n =2lga n -1-lga=22lga n -2-2.lga -lga= (2)

-1

lga 1-(2n

-2

+2n

3

+……+2+1)lg a=2n -

1lga 1-(2n -

1-1)lga ,所以a n =

1

2

211

1

---n n a a =a·

1

21)(-n a

a 。从高考阅卷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得出递推关系式后,望而却步,这足以说明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上没有受到良好的训练,平时的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而很少有主动建构的过程。

2.a n+1=pa n +f(n)(p 为常数,p ≠1,p ≠0)型。

此类型的通项公式求法常见有两种迭代方法:一是构造新数列代,即a n+1-λg(n+1)=p[a n -λg(n)],比较系数有:λg(n+1)-p λg(n)=f(n)对一切n ∈N +都成立,求出λ,则数列{})(n g a n λ-是等比数列;二是下标递降迭代,即a n →a n -1→a n -2→…→a 2→a 1.也就是a n =pa n -1+f(n -1)=p[pa n -2+f(n -2)]+f(n -1)=P 2

a n -2+Pf(n -2)+f(n -1)=P 3

a n -3+P 2

f(n -3)+Pf(n -2)+f(n -1)=…=P n -1

a 1+P

n -2

f(1)+…+Pf(n-2)+f(n -

1),再利用求和法求出a n 。 例2.设a 0为常数,且a n =3

n -1

-2a n -1·(n∈N +)。(I )证明对任意n ≥1,a n =01

2)1(]2)

1(3[5

1

a n n n n n -+-+-;

(II )假设对任意n ≥1有a n >a n -1,求a 0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的递推关系式中3

n -1

是一个变量,于是我们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新数列时要注意与类型

1的区别,思路一可以设a n+1-λ·3n =-2(a n -λ·3

n -1

),由比较系数得λ的值,再迭代;思路二对递推

关系进行等价变形,即两边同除以3n

转化为类型1的问题求解;思路三直接利用关系式迭代转化为求和问题。

解:(I )迭代法一(构造等比数列迭代)∵a n =3

n -1

-2a n -1, ∴

n

n a 3=

31

33211+?---n n a ,设可化为)3(32311k a k a n n n n -?-=---,展开比较系数得k=).51

3(32513

a :,5111n

n --=---n n a 即化为反复迭代有: )513

()32()513(3251

322211--=--=-----n n n n n n

a a a =…=(32

-)n ·(5130

0-a ). ∴

n

n n

n a a )32(51)32(513

0-?-?-=-,

即a n =(-2)n

·a 0+]2)1(3[5

1)2(])2(3[5110n n n n n n a ?-++?-=---.

迭代法二.原式化为:a n -)3(231

1--?--=?n n n a λλ,比较系数求得2.0-=λ,

∴a n +

)35

1

(235111--?+-=?n n n a 。反复迭代有 a n +=+?-=+?-=+

?-=?------)5

3()2()53()2()53(2351333

22211n n n n n n n a a a …= (-2)n

·(a 5300+),即a n =(-2)n ·a 0+]2)1(3[5

11n n n ?-+-.

迭代法三(下标递降)∵a n =3n -

1-2a n -1=-2a n -1+3n -

1=(-2)·(-2a n -2+3n -

3)+(-2)·3n -

2+3n -

1=(-2)2·a n -

2+(-2)·

3n -2+3n -1=(-2)2·(-2a n -3+3n -3)+(-2)·3n -2+3n -1=(-2)3a n -3+(-2)2·3n -3+(-2)·3n -2+3n -

1=…=(-2)n ·a 0+(-2)n -

1·30+(-2)n -

2·3+…+(-2)·3n -

2+3n -

1=(-2)n ·a o +3n -

1[(-

32)n -1+(-3

2)n -

2+……+1]=(-2)n ·a 0+3n -1.n n

)2(3

21)32

(1-=+--·a 0+]2)1(3[511n n n ?-+-

第(II )题(略)

[解题回顾](1)本题的第(I )题是以数列背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列知识,解决数列通项公式的常规方法来解问题,这无疑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体现高考以能力为立意的命题思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实现在真正意义上的会解题,即创造性地解题。

(2)从迭代法一、二可以看出:通过适当的变形可化为a n+1=pa n +q(p 、q 为常数,P ≠0)类型问题,所以类型1是基础问题。

3.a n+2=pa n+1+qa n (p,q ≠0,p,q 为常数)型。

此类型问题关键是转化为a n+1与a n 的关系,即a n+1=ra n +s(r,s 为非零常数),于是转化为类型1问

题。

例3.已知点的序列A n (x n ,0),n ∈N +,其中x 1=0,x 2=a(a>0),A 3是线段A 1A 2的中点,A 4是线段A 2A 3的中点,…,A n 是线段A n -2A n -1的中点,…,求{}n x 的通项公式。

分析:充分利用“A n 是线段A n -2A n -1的中点”这一重要信息来揭示x n 与x n -1、x n -2的递推关

系,然后利用迭代法先将相邻三项递推关系转化为相邻两项的关系,即x n 与x n -1的关系,再用类型一或类型二的迭代法求解x n .

解:由A n 是线段A n -2A n -1的中点得:x n =

2

2

1--+n n x x ,即2x n =x n -1+x n -2(n ≥3).

迭代法一:∵2x n =x n -1+x n -2, ∴2x n +x n -1=2x n -1+x n -2.

反复迭代有:2x n +x n -1=2x n -1+x n -2=2x n -2+x n -3=…=2x 2+x 1=2a. ∴2x n +x n -1=2a ,即x n =-

a x n +-12

1

.∴再次反复迭代得: ].)2

1

(1[32]1)21()21[()21()21()21()21

()21()21()21()21()21()21

()21()21(212113211233322221-----------=+-+???+-=+-+???+-+-=???=+-+-+-=+-++--=+-+-=+--=+-=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x a a a x a a a x a

a x a x a x x

迭代法二:∵2x n =x n -1+x n -2, ∴2x n -2x n -1=-(x n -1-x n -2), 即x n -x n -1=-

a x x x x x x n n n n n n ?-=--=???=--=-------21223221)21

()()21())(21()(21. ∴x n =(x n -x n -1)+(x n -1-x n -2)+…+(x 2-x 1)+x 1=a[1+(-

21)+(-21)2+…+(-2

1)n -

2]= ])2

1

(1[321---n a . ∴数列{}n x 的通项公式为x n =

])2

1

(1[321---n a 。 [解题回顾]从本题的上述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变形的形式不同,则迭代的方法也不相同。方法一是抓住2x n+1+x n 的结构形式不变进行反复迭代,然后再对x n+1=-

2

1

x n +a 进行反复迭代;也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新数列然后再迭代;方法二则是构造{}n n x x -+1为等比数列。如果将两种迭代结果2x n+1+x n =2a 和x n+1-x n =(-2

1)n -1

·a 结合在一起,从方程组角度考虑,则显得更简捷明了。

4.a n+2、a n+1、a n 与a n -1的递推型。

此类型问题是相邻四项间的递推关系,首先转化为相邻三项或两项的递推关系,然后再用上述三种类型的迭代法求解。

例4.已知数列{}n a 各项都是自然数,a 1=0,a 2=3,且a n+1a n =(a n -1+2)·(a n -2+2),n=3,4,5,…。(I )求a 3;(II )证明:a n =a n -2+2,n ∈N +,n ≥3,(III )求{}n a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S n 。

分析:第(I )题利用特殊值n=3及a 4,a 3都是自然数的特征求出a 3;第(II )题的证明实际上是将四项递推关系转化两项递推关系,然后利用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求解a n 及S n ,对(II )的证明要会观察结论与已知的结构形式,转化为只需证明

12

2=+-n n

a a

即可,于是对已知的关系进行分离变形即可。 解:(I )(略)答案为a 3=2,a 4=5.

(II)∵a n+1a n =(a n -1+2)(a n -2+2),∴a n+2a n+1=(a n +2)(a n -1+2). 两式相比得:

.2

2,222222+=+++=-+-+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即 ∴当n 为偶数时,n 与此同时n+2为偶数,反复迭代有:;1235

22222442=+=+=???=+-=+--a a a a a a n n n n

当n 为奇数时,n 与n+2为奇数,反复迭代 有:

12

02

22213422=+=+???=+=+---a a a a a a n n n n .

∴当n 12

a a ,

2-n n

=+∈+时N ,即a n =a n -2+2.(n ≥3)

(III )(略)

[解题回顾]第(II )题的原来证明(标准答案)是用数学归纳法解的,没有给出这种简捷而具有一般性的迭代法。解题过程中体现了分类与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5.a n+1=p(n)·a 2n +f(n)·

a n -1+r (p(n)≠0)型. 此类a n+1与a n 的关系是变系数制约的,解题策略:一是寻求更优化的递推关系;二是根据题目的结论进行适当的等式变换或不等变换(包括迭代)。

例5.设数列{}n a 满足a n+1=a 2n -na n +1, n ∈N +. (I)当a 1=2时,求a 2,a 3,a 4,并由此猜出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II )当a 1≥3时,证明:对于所有的n ≥1,有(1)a n ≥n+2; (2)

2

1

11111121≤++???++++n a a a . 分析:第(I )题利用“试验-归纳—猜想”的方法求出a n ;第(II )题(1)利用数学归纳

法证明;而(2)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可用迭代放缩法证明。

解:(I )由a 1=2,得a 2=3,a 3=4,a 4=5,猜出a n =n+1. (II)(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

(2)由a n+1=a n (a n -n)+1及(1)a n ≥n+2,得:a n+1≥2a n+1,

∴a n ≥2a n -1+1≥2(2a n -2+1)+1=22a n -2+2+1≥22(2a n -3+1)+2+1=23a n -3+22+2+1≥…≥2n -

1a 1+2n

-2

+…+2+1≥3·2n -

1+2n -

2+…+2+1=(2+1)·2n -

1+2n -

2+…+2+1=2n +2n -

1+2n -

2+…+2+1=2n+1-1. ∴a n +1

≥2n+1,即

12

1

11+≤+n n a .

21)211(212

1121

121212121111111213221<-=--

?

=+???++≤++???++++∴+n n n n a a a . 解题回顾:该小题仍然考查数列与不等式的推理问题,但与前小题相比,有更高的层次的要求。高要求的表现不仅仅是推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反复迭代变形(放缩迭代)的决策,由此可看出迭代法解高考题的威力。

导数压轴题处理专题讲解

导数压轴题处理专题讲解(上) 专题一双变量同构式(含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2 -专题二分离参数与分类讨论处理恒成立(含洛必达法则).................................... - 4 -专题三导数与零点问题(如何取点) .................................................................. - 7 -专题四隐零点问题整体代换.............................................................................. - 13 -专题五极值点偏移 ........................................................................................... - 18 -专题六导数处理数列求和不等式....................................................................... - 25 -

专题一 双变量同构式(含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例1. 已知(1)讨论的单调性 (2)设,求证:例2. 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w.w.w.k.s.5.u.c.o.m (2)证明:若,则对任意x ,x ,x x ,有 。 例3. 设函数. (1)当(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求的最小值; (2)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3)若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ln 1f x a x ax =+++()f x 2a ≤-()()()121212 ,0,,4x x f x f x x x ?∈+∞-≥-()2 1(1)ln 2 f x x ax a x = -+-1a >()f x 5a <12∈(0,)+∞1≠21212 ()() 1f x f x x x ->--()ln ,m f x x m R x =+ ∈m e =e ()f x ()'()3 x g x f x = -()() 0, 1f b f a b a b a ->><-m

第15届“海门之窗网”杯小学生巧思妙解玩数学模拟卷二年级试卷

第15届“海门之窗网”杯小学生巧思妙解玩数学模拟卷 二年级试卷 姓名 准考证号 得分 一、填空题。(第2、3、8、10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8分) 1.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1)98+99+100+101+102=( ) (2)25×125×4×8=( ) 2.找规律填数。 (1)81,( ),49,36,( ) (2) 8 12 16 13 ( ) 23 18 24 30 (3) 3.数出下面各有多少个指定的图形。 (1) (2) (3) ( )条线段 ( )个三角形 ( )个正方形 4. 一个蛋糕要分给11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1块,问如果竖直切,最少要切( )刀。如果妈妈要将一块豆腐切成14块,妈妈最少要切( )次. 5.下面算式中的每个汉字各代表多少? (1) 精彩奥运 精=( ) (2) 9 好 好=( ) 奥运 彩=( ) -习 6 习=( ) + 奥运 奥=( ) 惯 4 惯=( ) 2 0 0 8 运=( ) -习习 2 1 6.阿姨拿来35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得4块,还余3块,阿姨发给了( )个小朋友。 61 7 3 40 760 8 90 232 8 4 200 160 20 5 60 450 6 30

A B C D E F 7.根据下面两幅图,请你推想一下,3个的重量等于( )个的重量。 8.今年爸爸29岁,妈妈27岁,小玉2岁。当三人的岁数和是70岁时,爸爸( )岁,妈妈( )岁,小玉( )岁。 9.小林要沿着数字按从小大的顺序从1走到7,他共有( )种不同的走法。 10.在下面括号里写出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 11.从五位数48975中划去3个数字(先后顺序不改变)。剩下的2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两位数是( ),剩下的2个 数字组成的最小两位数是( )。 12.6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做“传花”游戏,从A 开始按箭 头方向向下一个人传花。传花时按顺序报数,当报到50时,花在( )手上。 二、操作与探索。(每题6分,共24分) 13.只移动一根火柴棒,使得等式成立。 (1) 改后的算式是:( ) (2) 改后的算式是:( ) 7 6 5 5 4 3 4 3 2 1 12 12 12 12 经过 ( ) 经过 ( ) 经过 (

函数与导数压轴题方法归纳与总结

函数与导数压轴题方法归纳与总结 题型与方法 题型一 切线问题 例1 (二轮复习资料p6例2) 归纳总结: 题型二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2 已知函数f (x )=ln x -a x . (1)求f (x )的单调区间; (2)若f (x )在[1,e]上的最小值为3 2,求a 的值; (3)若f (x )

归纳总结: 题型三 已知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围 例 3.已知函数()1 ln sin g x x x θ=+?在[)1,+∞上为增函数, 且()0,θπ∈, ()1 ln ,m f x mx x m R x -=--∈ (1)求θ的值. (2)若[)()()1,f x g x -+∞在上为单调函数,求m 的取值围. 归纳总结:

题型四 已知不等式成立求参数的围 例4..设f (x )=a x +x ln x ,g (x )=x 3-x 2-3. (1)当a =2时,求曲线y =f (x )在x =1处的切线方程; (2)如果存在x 1,x 2∈[0,2]使得g (x 1)-g (x 2)≥M 成立,求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大整数M ; (3)如果对任意的s ,t ∈????12,2都有f (s )≥g (t )成立,数a 的取值围. 归纳总结: 跟踪1.已知()ln 1 m f x n x x =++(m,n 为常数)在x=1处的切线为x+y -2=0(10月重点高中联考第22题) (1) 求y=f(x)的单调区间;

(2) 若任意实数x ∈1,1e ?? ???? ,使得对任意的t ∈[1,2]上恒有32()2f x t t at ≥--成立,数a 的取值围。 跟踪2. 设f (x )=-13x 3+12 x 2+2ax .(加强版练习题) (1)若f (x )在(23,+∞)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a 的取值围; (2)当0

导数结合洛必达法则巧解高考压轴题

导数结合洛必达法则巧解高考压轴题 2010年和2011年高考中的全国新课标卷中的第21题中的第色)步,由不等式恒成立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分析难度大,但用洛必达法则来处理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洛必达法则简介: 法则1若函数f(x)和g(x)满足下列条件:⑴lim f x = 0及lim g x = 0 ; (2) 在点a的去心邻域内,f(x) 与g(x)可导且g'(x)丰0; f '(X ) (3) lim l , x a g x 那么lim?L = |im?=|。—g(x ) —g'(x) 法则2若函数f(x)和g(x)满足下列条件:⑴lim f x =0及lim g x = 0 ; x^C * ‘ (2) A> 0, f(x)和g(x)在-::,A 与A,::上可导,且g'(x)丰 0; 0 比.T-i 0 0 ②洛必达法则可处理一,,o宀,1 -, “, 0 ,::-::型。 ◎在着手求极限以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满足-,-,o ?:: , 1 , ::0, 0°,::_::型定式, 否则滥用洛必达法则会出错。当不满足三个前提条件时,就不能用洛必达法则,这时称洛必达法则不适用,应从另外途径求极限。 ◎若条件符合,洛必达法则可连续多次使用,直到求出极限为止。 二.高考题处理 1.(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设函数f (x) = e x -1 - x - ax2。 (1)若a = 0,求f (x)的单调区间; (2)若当x_ 0时f (x) _ 0,求a的取值范围 原解:(1) a = 0 时,f(x)=e x-1-x, f'(x) = e x-1. 当(-::,0)时,f'(x):::0 ;当x (0^::)时,f'(x).0.故f (x)在(--■- ,0)单调减少,在(0「:)单调增加 (II ) f '(x) = e x - 1 - 2ax 由(I )知e x一「x,当且仅当x = 0时等号成立.故那么lim?=lim_^l。F g(x) F g^x) 法则3若函数f(x)和g(x)满足下列条件:⑴lim f x - ::及lim g x二::; (2)在点a的去心邻域内,f(x) 与g(x)可导且g'(x)丰0; f '(X) ⑶ lim l , x a g x 那么limd = lim?=l。—g(x ) J g (x)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是微分学中的重点之一,在解题中应注意: f '(x) _ x _ 2ax = (1 _ 2a)x , 1 从而当1-2a 一0,即a 时,f '(x) _ 0 ( x 一0),而f(0) =0 , 2 于是当x^O 时,f(x)K0. 1 x x | 由e 1 x(x = 0)可得e - 1- x(x= 0).从而当a 时, 2 故当x (0,ln 2a)时,f'(x) :: 0,而f (0) = 0,于是当x (0,ln 2a)时,f(x) ::0. ①将上面公式中的X i a, X is 换成x T +8, X T - a, + — x— a , x— a洛必达法则也成立。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为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3素材 2.4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2.4 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具有计算复杂、运算量大,但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对本节知识的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应用题的形式,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就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灵活的掌握. 例1. 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 必过( ) A.(2,2)点 B.(1.5,0)点 C.(1,2)点 D.(1.5,4)点 基本解法:(1)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bx+a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2)计算平均数x ,y ; (3)求a ,b ; (4)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5)验证A.B C D 那些点所求直线上. ?????????-=--=---=∑∑∑∑====. , )())((1 2 2 1 121 x b y a x n x y x n y x x x y y x x b n i i n i i i n i i n i i i 其中x =n 1 ∑=n i i x 1,y = n 1 ∑=n i i y 1 ,a 为回归方程的斜率,b 为截距。 对于本题4,5.1==y x ,所以b=2,a=1, y ?=2x+1,过(1.5,4)点,故选D 巧思:由于回归直线一定要过样本点的中心),(y x ,只需求出y x ,

妙解:x =n 1∑=n i i x 1,y =n 1∑=n i i y 1 4,5.1==y x 所以必过点),(y x 即点(1.5,4), 故选D.此法避免了求解回归方程的步骤,只需求出4,5.1==y x 即可. 例2某地区某种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统计近四年这种病的新发病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底的四年里,该地区这种病的新发病人数总共多少? 基本解法: 利用回归分析 x 轴上表示年份,y 轴上表示新发病的人数,将表格中的四组数据描点.观察这些点的位置,它们的分布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所以尝试用直线进行拟合. 设回归直线方程为bx a y +=?,则由相关数据计算得:5.199711==∑=n i i x n x ,25.254011==∑=n i i y n y ,7.94)(12 2 1=--=∑∑==n i i n i i i x n x y x n y x b ,186623-=-=x b y a , 所以回归直线方程为x y 7.94186623?+-=,从而 ?+?-=7.944186623总y 11676)2003200220012000(≈+++(人),即为所求. 巧思:由于求解先性回归方程时公式难记运算量又大,容易出错,我们还可以从新发病的增长率入手 1996年到1997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491-2400)/2400≈3.792%; 1997年到1998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586-2491)/2491≈3.814%; 1998年到1999年新发病的增长率为 (2684-2586)/2586≈3.790%. 由此可见,新发病的增长率基本一致,取其平均数为3.799%,以此作为以后新发病增长率的预测,

导数压轴题的几种处理方法

等号两边无法求导的导数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几种处理方法常见导数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有以下常见处理方法: 1、求导之后,将参数分离出来,构造新函数,计算 1+ ln x 例:已知函数 f (x ) = . (Ⅰ)若函数在区间 (a , a + 12) (其中 a > 0 )上存在极值,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Ⅱ)如果当 x ≥ 1 时,不等式 f (x ) ≥ k 恒成立,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x +1 解:(Ⅰ)因为 f (x ) = 1+ ln x , x > 0 ,则 ' = - ln x , … 1 分 x f (x ) x 当 0 < x < 1 时, ' > 0 ;当 x > 1 时, ' . 所以 f (x ) 在(0,1)上单调递 f (x ) f (x ) < 0 增 ; 在 (1, +∞) 上 单 调 递 减 , 所 以 函 数 f (x ) 在 x = 1 处 取 得 极 大 值 . … 2 分 因为函数 f (x ) 在区间 (a , a + 1 ) (其中 a > 0 )上存在极值, 2 ?a < 1 1 所以 ?? 1 , 解得 < a < 1. … 4 分 ?a + > 1 2 2 ? (Ⅱ)不等式 f (x ) ≥ k ,即为 (x +1)(1+ ln x ) ≥ k , 记 g (x ) = (x +1)(1+ ln x ) , x +1 x x 所以 ' ' x - ln x … 6 分 [(x +1)(1+ ln x )] x - (x +1)(1+ ln x ) g (x ) = x 2 = x 2 , 令 h (x ) = x - ln x , 则 h '(x ) = 1 - 1x , x ≥ 1,∴ h '(x ) ≥ 0. ∴ h (x ) 在 [1, +∞) 上单调递增,∴[h (x )]min = h (1) = 1 > 0 ,从而 g '(x ) > 0 故 g (x ) 在 [1, +∞) 上也单调递增,∴[g (x )]min = g (1) = 2 ,所以 k ≤ 2 …8 分 2、直接求导后对参数展开讨论,然后求出含参最值,从而确定参数范围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导数压轴题解析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导数压轴题解析 已知函数2()x f x e ax =-. (1) 若1a =,证明:当0x ≥时,()1f x ≥. (2) 若()f x 在(0,)+∞只有一个零点,求a . 题目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函数的性质证明不等式以及判断函数零点的问题考察学生对于函数单调性以及零点存在定理性的应用,综合考察学生化归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题目设置相对较易,利于选拔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第1小问,通过对函数以及其导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值域判断即可求解。官方标准答案中通过()()x g x e f x -=的变形化成2()x ax bx c e C -+++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函数求导之后仍为2()x ax bx c e -++这种形式的函数,指数函数的系数为代数函数,非常容易求解零点,并且这种变形并不影响函数零点的变化。这种变形思想值得引起注意,对以后导数命题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但是,这种变形对大多数高考考生而言很难想到。因此,以下求解针对函数()f x 本身以及其导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问题进行讨论,始终贯穿最基本的导函数正负号与原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以及零点存在性定理这些高中阶段的知识点,力求完整的解答该类题目。 题目解答: (1)若1a =,2()x f x e x =-,()2x f x e x '=-,()2x f x e ''=-. 当[0,ln 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ln 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 所以()(ln 2)22ln 20f x f ''≥=->,从而()f x 在[0,)+∞单调递增;所以()(0)1f x f ≥=,得证. (2)当0a ≤时,()0f x >恒成立,无零点,不合题意. 当0a >时,()2x f x e ax '=-,()2x f x e a ''=-. 当[0,ln 2)x a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ln 2,)x a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所以()(ln 2)2(1ln 2)f x f a a a ''≥=-. 当02 e a <≤ 时,()0f x '≥,从而()f x 在[0,)+∞单调递增,()(0)1f x f ≥=,在(0,)+∞无零点,不合题意.

高三数学导数压轴题

导数压轴 一.解答题(共20小题) 1.已知函数f(x)=e x(1+alnx),设f'(x)为f(x)的导函数. (1)设g(x)=e﹣x f(x)+x2﹣x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2时,函数f(x)的零点为x0,函f′(x)的极小值点为x1,求证:x0>x1. 2.设. (1)求证:当x≥1时,f(x)≥0恒成立; (2)讨论关于x的方程根的个数. 3.已知函数f(x)=﹣x2+ax+a﹣e﹣x+1(a∈R).

(1)当a=1时,判断g(x)=e x f(x)的单调性; (2)若函数f(x)无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4.已知函数.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存在成立,求整数a的最小值.5.已知函数f(x)=e x﹣lnx+ax(a∈R).

(Ⅰ)当a=﹣e+1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Ⅱ)当a≥﹣1时,求证:f(x)>0. 6.已知函数f(x)=e x﹣x2﹣ax﹣1. (Ⅰ)若f(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实数a的范围; (Ⅱ)设函数g(x)=xf(x)﹣e x+x3+x,若g(x)至多有一个极值点,求a的取值集合.7.已知函数f(x)=x﹣1﹣lnx﹣a(x﹣1)2(a∈R).

(2)若对?x∈(0,+∞),f(x)≥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8.设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我们把使f′(x)=x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好点.已知函数f(x)=. (Ⅰ)若0是函数f(x)的好点,求a; (Ⅱ)若函数f(x)不存在好点,求a的取值范围. 9.已知函数f(x)=lnx+ax2+(a+2)x+2(a为常数).

巧思妙解

巧思妙解 例谈比较类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刘凯华 典型例题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法点拨 (1)读题联史 上述试题考查内容为明清之际的活跃思想局面,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阶级: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反封建束缚。政治: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走向腐朽。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还有西学东渐,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其主要特点有: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其主要影响有:进步性:构建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和进步性,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局限性: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儒学(理学)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指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不属于此列,三者的共同主张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2)技巧点拨 上述试题属于比较类选择题,其含义指的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事件、人物、现象(如著作、典章制度、观点、主张、内容、经济成果、因素、条件)等放在一起或把同类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异(不同)同(相同)点的题型。其主要类型有:类比性(即同类相比较)和对比性(不同类或性质相反的事件、人物等进行比较)等。其特点是:在题干中常用“相同”、“共同”、“相似”、“共性”、“不同”、“差异”、“个性”等问句。其解题方法为: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有关常识、根据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标准,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被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迎刃而解 运用上述解题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有: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故①②正确。其局限性为: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儒学(理学)的范畴,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故③④错误。所以,A项为正确答案。 经典再练 关于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有() ①都是传统儒学的背叛者②都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④都直接推动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015巧思妙解模拟试卷答案

奥数答案 一年级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1.4; 2.10 3.18 4.9 5.46 6.19 ①7. 3 8. △= 12,○= 4 ,□= 16。 9.12秒 10.3个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11.② 12.③ 13.② 14.① 15.D或4 16. ③ 三、操作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17.把右边5个图形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圈起来。 18.能 19.

20. 21. 4+7=11 四、解决问题:(共31分) 22.4 23.24页。 24. 24岁;55岁。 25.亮亮的爸爸是工人;明明的爸爸是老师;刚刚的爸爸是解放军。 26.(1)2+5=7,10-6=4; (2)2+5=7,10-4=6; (3)5+2=7,10-6=4; (4)5+2=7,10-4=6; (5)4+6=10,7-5=2; (6)4+6=10,7-2=5; (7)6+4=10,7-5=2; (8)6+4=10,7-2=5。

二年级 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 1.3,2 2.白猫 3.11个 4.15个 5.108级 6.2分钟 7.7+1-4=4 8.76020 20607 9.22 10.48 11.桔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5小题,共10分) 1.① 2.③ 3.② 4.① 5.③ 6.③ 三、操作题:(每小题5分,3小题,共10分) 1. (2)(3) 2. 先竖着切三刀,分成7块,在横着切,分成14块,就可以每人一份了。 3. 4.(1)(1 +2+3-4)×5 = 10 (2)(1+2)×3-4+5 = 10 (3)(1+2)÷3+4+5 = 10 5.愉= 1 块= 9 学=3 习=6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答案)

第60课时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题型研究课) [命题者说]电磁感应图像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包括根据电磁感应过程判断图像的问题、根据图像求解电磁感应过程中相应物理量的问题、还有一些和图像相关的综合问题。掌握这类问题,会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图像、综合解决图像问题的能力,并对电磁感应知识达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根据电磁感应过程分析、判断图像 考法1 [例1]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 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 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 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 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解析]导线框开始进入磁场过程,通过导线框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进而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安培力作用,速度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感应电流减小,安培力减小,导线框的加速度减小,v-t图线的斜率减小;导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后,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导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导线框从磁场中出来过程,有感应电流,又会受到安培力阻碍作用,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 [答案] D 考法2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涉及的图像 [例2]将一段导线绕成如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回路的圆环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2015三年级巧思妙解试卷

第十届“海门之窗”杯巧思妙解玩数学竞赛(模拟卷) 三年级试题 准考证号码 姓名 得分 指导老师 一、填空题:(每空3分,12小空,共36分) 1.按规律填数:1,2,5,13,34,( )。 2.在除法算式A ÷9=B ……C 中,B 、C 都是一位数,A 最大是( ) 3.三(1)班共有学生50人,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8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1 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两种作业都完成有( )人。 4.已知□+□+□=O +O ,?+?=□+□+□,O +□+?=40, 那么?=( ),O =( ),□=( )。 5.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余数是3。被除数是( ),除数是( )。 6.妈妈15年前的年龄和女儿13年后的年龄相同,妈妈35岁时女儿( )岁。 7.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6只,那么鸡有( )只,兔有 ( )只。 8.3个菠萝的质量等于一个梨和1个西瓜的质量,1个菠萝和3个梨的质量等于 1个西瓜的质量,那么( )个梨的质量等于1个西瓜的质量。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 1.由1,2,3,4,5,6,7,8可以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① 64 ② 56 ③ 8 2.在所有的四位数中,个位数字之和是34的数共有( )个 ① 4 ② 10 ③ 12 3.下面三块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按相同的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 颜色,请观察推想,红色的对面的颜色是( ) ① 黑色 ② 白色 ③蓝色 4.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8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问睡黑 黄 白 绿 红 黄 绿 黑 蓝

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天。 ① 4 ② 6 ③ 7 5.小可和其他五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圆圈中间放着50个乒乓球,小朋友们按顺序依次拿乒乓球,每人每次拿四个,直到把乒乓球拿完为止(最后剩下不足4个就拿完)。若小可第二个拿,他拿到()个乒乓球。 ① 8 ② 10 ③ 6 三、操作题:(每小题3分,5小题,共15分) 1.在下面由火柴棒摆成的算式中,请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算式成为等式。 2.下面每个汉字代表几? 2 奥数成功办 × 3 奥数成功办 2 3.将1~16这16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16个方格内,使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相等。

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三导数压轴题解析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三导数压轴题解析 已知函数2()(2)ln(1)2f x x ax x x =+++- (1) 若0a =,证明:当1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 (2) 若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求a . 考点分析 综合历年试题来看,全国卷理科数学题目中,全国卷三的题目相对容易。但在2018年全国卷三的考察中,很多考生反应其中的导数压轴题并不是非常容易上手。第1小问,主要通过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第2小问以函数极值点的判断为切入点,综合考察复杂含参变量函数的单调性以及零点问题,对思维能力(化归思想与分类讨论)的要求较高。 具体而言,第1问,给定参数a 的值,证明函数值与0这一特殊值的大小关系,结合函数以及其导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容易证明,这也是大多数考生拿到题目的第一思维方式,比较常规。如果能结合给定函数中20x +>这一隐藏特点,把ln(1)x +前面的系数化为1,判断ln(1)x +与2/(2)x x +之间的大小关系,仅通过一次求导即可把超越函数化为求解零点比较容易的代数函数,解法更加容易,思维比较巧妙。总体来讲,题目设置比较灵活,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皆可上手。 理解什么是函数的极值点是解决第2问的关键。极值点与导数为0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任意函数,在极值点,导函数一定等于0么(存在不存在)?导函数等于0的点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么?因此,任何不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而去空谈函数极值点的行为都是莽撞与武断的。在本题目中,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的充要条件是存在10δ<和20δ>使得对于任意1(,0)x δ∈都满足()(0)=0f x f <( 或者()f x 单调递增),对于任意2(0,)x δ∈都满足()(0)=0f x f <( 或者()f x 单调递减),因此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讨论函数()f x 在0x =附近的单调性或者判断()f x 与(0)f 的大小关系。题目中并没有限定参数a 的取值范围,所以要对实数范围内不同a 取值时的情况都进行分类讨论。在第1小问的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判断0a =以及0a >时并不能满足极大值点的要求,难点是在于判断0a <时的情况。官方标准答案中将问题等价转化为讨论函数2 ()ln(1)/(2)h x x x x =+++在0x =点的极值情况,非常巧妙,但是思维跨度比较大,在时间相对紧张的选拔性考试中大多数考生很难想到。需要说明的是,官方答案中的函数命题等价转化思想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思想在2018年全国卷2以及2011年新课标卷1的压轴题中均有体现,这可能是今后导数压轴题型的重要命题趋势,对学生概念理解以及思维变通的能力要求更高,符合高考命题的思想。 下面就a 值变化对函数()f x 本身在0x =附近的单调性以及极值点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讨论。

专题高考中的图像问题

高考中的图像问题 知识点 回顾 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有:文字叙述、公式、图像。图像表示物理规律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因此在表示或反映物理规律方面,图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图像的考核也自然会成为物理学科考核的重要方式 知识点 题型一:获取图像信息 题给的关键已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物理量变化过程用图像的方式作为已知,要求学生在领悟题给的文字结合图像信息的前提下,综合全部题给信息,再利用相关的物理规律或原理处理问题 物理图像包含了特定的物理环境下的物理信息,通过认真读图,可以获取大量需要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图像,获取有效信息: 1、关注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式什么,这是获取图像的第一关键,因为同样的图形,坐标物理量的不同,图像反映的物理规律会完全不同。 (2)数学中的图像横、纵坐标轴上只有标度,一般没有单位,物理中的图像不仅要关注横、纵坐标轴的标度,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绝不能忽视。 (3)因作图需要,常会出现横、纵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不是(0,0)的情况,所以必须关注坐标轴的起点数值。 (4)有些图像的物理量可能是某些物理量的变形方式,如倒数、平方、开方,或是某几个物理量的和、差、积等

2、关注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 (1)图像的斜率 图像的纵坐标增量与横坐标增量的比值叫做图像的斜率,图像的斜率有两种情况:切线的斜率:过图像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计算方法:用该点纵坐标变化量与横坐标变化量的比值表示,即 y x ?? 割线的斜率:图像上某点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计算方法:用该点纵坐标量除横坐标量表示,即y x (2)面积 图像所围的面积也有两种情况,即: 由图线、横轴、图像上的某两点到横轴的垂线段所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 由横轴、纵轴、图线上的某点到两轴的垂线段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理量与另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满足a=bc,那么以b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在该坐标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值可代表a的大小,如F—s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代表力做功的大小。另外还要注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既可以在横坐标之上,也可以在横坐标之下。如果在横坐标以上部分的面积代表正值的话,则横坐标以下部分则代表负值。 3、截距 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截距,一般图线与横、纵坐标都会有交点,因此会存在两个截距:横截距和纵截距 在具体问题中,两个截距是否有意义,要根据题给的物理情景判断,判断时,可以求出图线的函数式,在分别令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值为零,即可得出截距的物理意义。 4、交点、拐点、渐近线的意义分析 (1)交点 两个物理量a、b同时随另一个物理量c变化,可以以物理量c为横坐标,两个物理量a、b为纵坐标,在同一个坐标系,画出两根图线。若两根图像有交点,该交点不仅反映了一个特殊值的大小,也可能会是物理现象的标志,如相遇、相距最远、最大或最小值等。 (2)转折点 有些物理过程发生时,可能出现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物理量变化时发生突变现象,这个突变点在图线中就表现为拐点。拐点可能代表了物理现象的突变或函数极值的出现。 (3)渐近线 渐近线是指图像无限逼近而不能到达的某条线,往往可以利用渐近线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和它的变化趋势 在实际处理问题中,往往需要综合上述分析的各个方面对图像进行思考,只有在掌握图像全貌的基础上,方能准确解决物理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2.3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中的巧思妙解 线性相关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具有计算复杂、运算量大,但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对本节知识的考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应用题的形式,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题就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灵活的掌握. 例1. 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 必过( ) A.(2,2)点 B.(1.5,0)点 C.(1,2)点 D.(1.5,4)点 基本解法:(1)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y ?=bx +a ,其中a 、b 是待定系数。 (2)计算平均数x ,y ; (3)求a ,b ; (4)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5)验证A.B C D 那些点所求直线上. ?? ? ???? ? ? -=--=---=∑ ∑∑ ∑====. , )())((1 2 2 1 12 1 x b y a x n x y x n y x x x y y x x b n i i n i i i n i i n i i i 其中x = n 1 ∑ =n i i x 1 ,y = n 1 ∑=n i i y 1 ,a 为回归方程的斜率,b 为截距。 对于本题4,5.1==y x ,所以b =2,a=1, y ?=2x +1,过(1.5,4)点,故选D 巧思:由于回归直线一定要过样本点的中心),(y x ,只需求出y x , 妙解:x = n 1 ∑ =n i i x 1 ,y = n 1 ∑=n i i y 1 4,5.1==y x 所以必过点),(y x 即点(1.5,4), 故选D.此法避免了求解回归方程的步骤,只需求出4,5.1==y x 即可. 例2某地区某种病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统计近四年这种病的新发病的人数如下表所

高考导数压轴题 答案

一、导数单调性、极值、最值的直接应用 1、解:(1)1=a 时,x x x g -=3)(,由013)(2=-='x x g ,解得3 3±=x . )(x g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0 )3 3, 0( 33 )1,3 3( 1 )(x g ' - 0 + )(x g ↘ 极小值 ↗ 所以当3 3 = x 时,)(x g 有最小值932)33(-=g . (2)证明:曲线)(x f y =在点)2,(211a x x P -处的切线斜率112)(x x f k ='= 曲线)(x f y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2)2(1121x x x a x y -=--. 令0=y ,得12122x a x x +=,∴1 2 111211222x x a x x a x x x -=-+=- ∵a x >1,∴ 021 2 1<-x x a ,即12x x <. 又∵1122x a x ≠,∴a x a x x a x x a x x =?>+=+= 1 1111212222222 所以a x x >>21. 2、解:本小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⑴.3)1(')2()(')(022e f e x x x f e x x f a x x =+===,故,时,当 .3))1(,1()(e f x f y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在点所以曲线= ⑵[] .42)2()('22x e a a x a x x f +-++= .223 2 .220)('-≠-≠ -=-==a a a a x a x x f 知,由,或,解得令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a 若> 3 2 ,则a 2-<2-a .当x 变化时,)()('x f x f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a 2-∞-, a 2- ()22--a a , 2-a ()∞+-,2a + 0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牛顿运动定律专题09图像信息问题含解析

专题09 图像信息问题 1.(2017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a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线可知() A.甲的质量是2 kg B.甲的质量是6 kg C.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 D.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6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参照答案】BC 【名师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力F<48N时加速度较小,所以甲乙相对静止, 采用整体法,F1=48N时,a1=6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1=(M+m)a1① 图中直线的较小斜率的倒数等于M与m质量之和:M+m=8kg 对乙:Ma1=μmg 当F>48N时,甲的加速度较大,采用隔离法, 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② 图中较大斜率倒数等于甲的质量:6kg,所以乙的质量为2kg, 较大斜率直线的延长线与a的截距等于μg 由图可知μg=2;则可知μ=0.2 所以BC正确,AD错误. 2.(2016·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某物体质量为1 kg,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

A.物体所受的拉力总是大于它所受的摩擦力 B.物体在第3 s内所受的拉力大于1 N C.在0~3 s内,物体所受的拉力方向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D.物体在第2 s内所受的拉力为零 【参考答案】BC 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预测密卷)如图甲所示,在木箱内粗糙斜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木箱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N和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N增大,f减小 B.在0~t1时间内,N减小,f增大 C.在t1~t2时间内,N增大,f增大 D.在t1~t2时间内,N减小,f减小 【参考答案】:D 4. (2016福建福州联考)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观察小球从开始

高考导数压轴题题型(精选.)

高考导数压轴题题型 李远敬整理 2018.4.11 一.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单调性 1.【2012新课标】21. 已知函数()f x 满足满足12 1()(1)(0)2 x f x f e f x x -'=-+; (1)求()f x 的解析式及单调区间; 【解析】 (1)12 11()(1)(0)()(1)(0)2 x x f x f e f x x f x f e f x --'''=-+?=-+ 令1x =得:(0)1f = 1211 ()(1)(0)(1)1(1)2 x f x f e x x f f e f e --'''=-+?==?= 得:21 ()()()12 x x f x e x x g x f x e x '=-+?==-+ ()10()x g x e y g x '=+>?=在x R ∈上单调递增 ()0(0)0,()0(0)0f x f x f x f x ''''>=?><=?< 得:()f x 的解析式为21()2 x f x e x x =-+ 且单调递增区间为(0,)+∞,单调递减区间为(,0)-∞ 2.【2013新课标2】21.已知函数f (x )=e x -ln(x +m ). (1)设x =0是f (x )的极值点,求m ,并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析】 (1)f ′(x )=1 e x x m - +. 由x =0是f (x )的极值点得f ′(0)=0,所以m =1. 于是f (x )=e x -ln(x +1),定义域为(-1,+∞),f ′(x )=1 e 1 x x -+. 函数f ′(x )=1 e 1 x x -+在(-1,+∞)单调递增,且f ′(0)=0. 因此当x ∈(-1,0)时,f ′(x )<0; 当x ∈(0,+∞)时,f ′(x )>0. 所以f (x )在(-1,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 3.【2014新课标2】21. 已知函数()f x =2x x e e x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析】 (1)+ -2≥0,等号仅当x=0时成立,所以f (x )在(—∞,+∞)单调递 增 【2015新课标2】21. 设函数 f (x )=e mx +x 2-mx 。 (1)证明: f (x )在 (-¥,0)单调递减,在 (0,+¥)单调递增; (2)若对于任意 x 1,x 2?[-1,1],都有 |f (x 1)-f (x 2)|£e -1,求m 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