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省南通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

A.M接A,N接B B.M接C,N接D C.M接C,N接B D.M接A,N接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1)灯泡亮度变亮,功率变大,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它就是下面被连接的接线柱与滑片P之间的部分.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亮,功率变大,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M应该接A或B,N接D.故选D.

点评:(1)掌握根据实际功率判断灯泡的亮度.

(2)知道电压和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大小.

(3)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作用、接线柱的接法.

2.关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

B.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大小,电压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

C.相同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线,长度越长电阻也越大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解答:解:A、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与是否有电流通过无关,故A错误;

B、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故B错误;

C、粗细相同的两条导线,材料相同,故长导线的电阻较大,故C正确;

D、铜导线和铁导线,因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未知的条件下,无法判断其电阻大小,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判断电阻的大小首先要注意控制变量,即什么前提条件一定,多个因素都要考虑到.

3.(2分)(2014?柳州)如图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A.

给冷水加热B.

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

下滑时臀部发热D.

搓手取暖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

解答:解:A、给冷水加热,水温升高,是火的内能转移到水上,属于热传递;

B、压缩空气,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C、下滑时臀部发热,这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D、双手相互摩擦,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属于做功改变内能;

故选A.

点评:判断哪种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关键是看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发生能量转化的是做功的方式,发生能量转移的是热传递的方式.

4.(2分)在图中,A、B 两个灯泡相互串联的是()

A.B.C.D.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是将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在并联电路中是将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解答:解:A、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灯泡A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

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B灯泡两端电压,故C

符合题意;

D、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通过开关、电流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形成电源短路,故D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且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识别.

5.(2分)(2014?菏泽)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

专题:机械与功.

分析:(1)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无论是沿斜面BA还是CA匀速拉同一物体,由于其高度相同,由功的原理可知沿斜面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从而可以判断出两次做的功W1和W2的大小关系.

(2)知道斜面长的大小关系,利用W=FL比较拉力关系.

解答:解:(1)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则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h相同,由W=Gh可知两次做的功相同,即W1=W2.

(2)根据图示可知,L BA>L CA,而W1=W2,由W=FL可知,F BA<F CA,即F1<F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大小的判断,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也可以利用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来判断两次拉力的大小关系.

6.(2分)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B.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比热容变化.

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7.(2分)初温相同的甲、乙两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A.热量从甲传到乙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D.温度由乙传到甲

考点:热传递.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结合热量的公式Q=cm△t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已知初温相同的甲、乙两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3倍,Q吸相同;由Q吸=cm△t知,吸收的热量和比热容都相同,质量越大,温度变化,因此乙的△t比甲的△t大,即乙的末温高,因此热量由乙传向甲.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热传递的方向,知道两铁块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

8.(2分)(2013?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A.0.84×105J B.1.2×105J C.2.52×105J D.都不是,不能计算

考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图象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判断两物质的比热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物质甲的比热容.

由图象确定甲10min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Q吸=cm△t求出甲物质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

由热量计算公式Q吸=cm△t,得:c=.

∴c水=2c甲.

又∵c水=4.2×103J/(kg?℃).

∴c甲=2.1×103J/(kg?℃).

甲物质10min升高了60℃.

Q吸=c甲m甲△t甲=2.1×103J/(kg?℃)×2kg×60℃=2.52×105J

所以ABD都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比较两个量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有图象的要合理利用图象.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能得出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甲的2倍.

9.(2分)(2008?乌鲁木齐)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图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1、2位置的势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小球在1、2位置的机械能相同,2位置的动能较小

D.小球在2位置的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机械能.

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隐含的信息是机械能逐渐减小.

解答:解:A、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由于与空气摩擦等,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在1处的机械能大,不符合题意;

B、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但在2处的机械能小,所以2位置的动

能小,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与空气的摩擦等,小球机械能逐渐减小,小球在2位置的机械能小,不符合题意;

D、由于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又小球在2位置的机械能小,故小

球在2位置的动能较小,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要抓住题目的隐含信息,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就是明显告诉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由于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动能在同样的高度时,动能会越来越小.

10.(2分)小明同学按照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当开关闭合时,两灯均不亮,只有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1)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灯L1的电压;

(2)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情况分析电路的故障.

解答:解:根据电路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电压;

当开关闭合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而不是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路故障为L1断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使用电压表检验电路故障时,将电压表与某一用电器并联,闭合开关,如果电压表有示数,故障是并联的用电器断路或其它用电器短路;如果电压表无示数,故障是并联的用电器短路或其它用电器断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

12.(8分)如图1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在甲实验中通过做功方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过程对应着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做功冲程;而在乙实验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2中的D图所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与乙实验相同.若该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完成120个冲程,对外做功30次.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关热机的计算.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如图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在甲实验中通过做功方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过程对应着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做功冲程;而在乙实验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上面四幅图中的D图所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与乙实验相同.若该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飞轮转速为60r/s;则该汽油机每秒完成120个冲程,对外做功30次.

故答案为:内;机械;做功;机械;内;D;120;30.

点评:此题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课本中的实验来验证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实验题,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变通.

13.(2分)(2014?温州)小明利用一个废弃的白炽灯,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0.30安.

(2)点燃酒精灯给白炽灯的灯丝加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由此可知: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

考点:电流的大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1)明确电流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读出示数;

(2)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答:解:(1)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示数为0.30A;

(2)点燃酒精灯给白炽灯的灯丝加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压一定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小,说明灯丝的电阻变大;由此可知: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大;

故答案为:(1)0.30;(2)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比较简单,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即可.

14.(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1、2、3、4为四个接线柱,现用导线连接接线柱:

(1)只让L1发光的连接办法是连接1和3,

(2)只让L2发光的连接办法是连接1和4后再连接2和3,

(3)直接相连连接3和4是绝不允许的.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简答题.

分析:根据通路、短路和断路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即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叫断路;

将导线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解答:解:(1)只让L1发光,L1所在的电路应该为通路状态,故连接1和3;

(2)只让L2发光,L2所在的电路也应该为通路状态,故连接1和4,再连接2和3;

(3)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接在一起是不允许的,所以3和4是不允许连接在一起的.

故答案为:连接1和3;连接1和4,再连接2和3;连接3和4.

点评:考查学生对电路的三种状态掌握情况.

15.(3分)跳绳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亲自跳起来就会感到运动量是相当大的.小明对此作了专门研究:他的质量m=50kg,他的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小明跳一次绳所做的功为30J,1分钟内所跳的次数为180次,在1分钟内为此做功的平均功率为90 W.(g=10N/kg)

考点: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跳绳的过程中上升阶段是克服重力做功,下降阶段是重力做功的过程,从题中获取信息可解决此题.

(1)从图中读出跳一次所用的时间t,计算1min内所跳的次数n;从图中读出一次停留的时间,可求出1min中共停留的时间.

(2)利用重力公式可先计算出物体的重力G,又从图中可知起跳的最大高度h,利用功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

(3)根据功率的定义式可估算出平均功率P.

解答:解:由图可知跳一次所用时间t1=s;

∴1min内所跳的次数n==180(次);

该同学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

起跳的最大高度h=0.06m,

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

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为W总=nW=180×30J=5400J;

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90W;

故答案为:30;180;90.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计算,关键是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6.(2分)如图所示,某电子线路板上有一个由三个电阻R1、R2和R3构成的局部电路.已知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4mA和10mA,则通过R3的电流可能是为6mA或14

mA.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联,根据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求出O点的电流,然后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求得通过R3的电流.

解答:解:由图可知R1、R2、R3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R1和R2并联后,再和R3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I=4mA+10mA=14mA;

②R1和R3并联后,再和R2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I=10mA﹣4mA=6mA;

③R2和R3并联后,再和R1串联,此时R1的电流应该大于R2的电流,而题目R2中电流是10mA,

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故流过R3的电流可能是6mA或14mA.

故答案为:6;14.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四、解答题实验与探究(第29题、第30题,每空1分,共15分)

17.(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S 闭合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灯L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作图题.

分析:电键S闭合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灯泡的亮度不变说明它不能影响灯泡两端的电压,即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电流表在干路上、且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再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解答:解: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上,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把A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知道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和滑片靠近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远离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二是根据独立工作、互

不影响得出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三是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判断电流表的位置.

18.(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根据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而电压表相当于开路进行选择合适的仪表.

解答:解:要使两灯均有电流经过,即电路只有一条路径,故两灯串联,所以最下面的两个“○”中,左边的是电压表,右边的是电流表,中间这个是电压表;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是否有了清楚的认识:学生不仅要清楚的知道电流表要和用电器串联、电压表要和用电器并联,还应了解若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会造成用电器开路.

19.(2分)小刚有一个电路盒,面板上有L1、L2灯各一个,两个开关S1、S2,一个电流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他让小红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为此,小红做了如下实验:

只闭合开关S1S2S1和S2

灯的发光情况L1亮不亮亮

L2不亮不亮亮

电流表示数I1=0.2A I2=0 I3=0.2A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开关的控制情况判断出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由电流表的示数判断出它测量的灯泡,然后画出电路图.

解答:解:由实验现象可知:①两灯泡的亮暗互不影响,两灯泡是并联;

②S2断开时,L1亮,L2不亮,说明S2只控制L2;

③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说明S1能控制两个灯泡,是干路开关;

④由S2闭合电流表无示数可知,电流表只测L1的电流;

根据以上分析画出电路图,电路图如图所示.

点评:该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其中电路设计稍有难度,通过不同开关的通断引起电灯的亮暗来判断开关控制电灯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20.(5分)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沙子20 25 29 34 38

水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受热均匀.

(2)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比热容.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3)分析图象分析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解答:解:(1)实验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受热均匀;

(2)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然后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

由上可知,水吸热能力较强,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比热容.

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2)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3)见上图;(4)沙子;水;比热容.

点评: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研究设计多个量的问题时,为了研究某两个量间的关系,要控制除这两个量外的其它各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转换法及描点法图象的画法,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1.(6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换用0~3V的量程.

(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理由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答:合理,理由是实验时有误差.

实验小组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1.4 3.1 4.5

2 3.0 1.

3 4.4

3 1.1 1.7 2.9

4 1.8 1.2 3.0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使用电压表时,为减小误差,需选择合适的量程;

(3)根据电路图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改接一端连线,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解答:解:(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应该选取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2)根据图乙电压表所示情况可知,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误差过大,所以接下来需要断开开关,换用较小量程重新做实验;

(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因为根据电路图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改接一端连线,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合理的;

因为虽然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在每一组的电源是不同的情况下,依照每一组的测量数据之间仍然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规律.

故答案为:

(1)不同;

(2)换用0~3V的量程;

(3)不正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合理;实验时有误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实验的原理与操作中的注意问题是解答的关键.本实验也是中考的重点实验之一.

22.(9分)(2012?苏州)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考点:热量的计算;能量利用效率;燃料的热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煤气的热值,利用Q放=mq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50kg×(60℃﹣20℃)

=8.4×106J;

(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8kg×4.2×107J/kg=3.36×107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η=×100%=×100%=25%.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36×107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23.(10分)如图所示,工人将重为24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一过程中: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3)如果将540N的物体匀速提高1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s=3h.

(1)求出提升物体的高度,知道物重大小,利用W有用=Gh求出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2)知道s=3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η=求出总功;

(3)求出了总功,知道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总=Fs求出拉力大小,而F=(G物+G动),可求动滑轮重;

再利用F′=(G′+G动)求提升540N物体的拉力,根据η====求此时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解答:解:

(1)由图知,n=3,

∵s=3h,s=6m,

∴h=2m,

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40N×2m=480J;

(2)∵η=,

∴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

W总===600J;

(3)∵W总=Fs,

∴F===1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物+G轮),

即:100N=(240N+G轮),

∴G轮=3×100N﹣240N=60N,

当提升540N物体时,拉力:

F′=(G物′+G轮)=(540N+60N)=200N,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90%.

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480J;

(2)拉力所做的总功是600J;

(3)如果将540N的物体匀速提高1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F=(G轮+G物)]是本题的关键.

24.(4分)(2014?长春)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动滑轮重G动的关系:

(1)实验时,应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3)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3N.(忽略绳重和摩擦)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只有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2)根据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

(3)根据η===即可求出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解答:解:(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

(2)根据图乙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3)根据图象可知,当动滑轮中为1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根据

===可得,G===3N.

故答案为:(1)匀速;(2)低;(3)3.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关系”的实验,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图象分析以及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

25.(9分)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

10N/kg):

(1)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N 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①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增大.

②由图丁可知,小球的质量为0.1kg;在实验全过程中,弹簧产生的弹力的最大值为 6.2N.

③由图可知,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非平衡(平衡/非平衡)状态.

(2)小明要探究小球下落压缩弹簧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与小球的质量的关系.需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让小球从相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压缩同一弹簧,测出弹簧的压缩量.通过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①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分析小球质量和速度的变化,便可得出动能的变化情况.

当小球压缩弹簧时,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若动力大于阻力,则物体加速运动;若动力小于阻力,则物体减速运

动.

根据图象中小球的运动情况,可得出及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便可求出小球的质量.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弹簧受力与被压缩的程度得出弹簧中弹力的最大值.

③分析小球的重力和弹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出结论.

(2)要探究小球下落压缩弹簧时,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需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压缩同一个弹簧,小球的质量不同.

解答:解:(1)①由题意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后来速度减小,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在下落过程中,小球压缩弹簧对弹簧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的压缩程度变大,弹性变大.

②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为0.1m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所以可得G=F=0.1N/cm×0.1×100cm=1N

则m===0.1kg

弹簧的最大缩短量为△x最大=0.62m=62cm

所以F最大=0.1N/cm×62cm=6.2N

③由②中数据知,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其重

力,所以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

(2)要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否与小球的质量有关,需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落下,压缩同一弹簧,测出弹簧的压缩量进行比较.

若压缩量不同,则说明压缩量与小球的质量有关,并根据压缩量与质量的大小得出压缩量与小球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1)①先变大后减小;增大;②0.1;6.2;③非平衡;(2)质量;高度;同一;弹簧的压缩量.

点评:此题是一道信息题,题目中给出一个新的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结合信息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符合中考的动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