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RFID实验一

RFID实验一

RFID实验一
RFID实验一

实验一、读标签UID号/写/锁定数据库命令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RFID 的基本原理,熟悉ISO15693 标签的基本特征以及协议规范,理解并掌握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基本概念。通过使用开发系统的TI-TRF7960 开发系统理解本节所用的的命令操作以及通讯机制。

二、实验设备:

TI TRF7960 读卡器一个、usb 连接线一条、电脑一台、HF RFID 实验上位机软件、ISO156963 标签若干张

三、实验原理及准备:

1)缩略语

AFI(application family identifier)应用族识别符,应用的卡预选准则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DSFID(data storage format identifier)数据储存格式标识符

EOF (end of frame)帧结束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

MSB(most significant bit)最高有效位

RFU(reserved for future use0)留作将来ISO/IEC 使用

SOF (start of frame)帧的起始

UID (unique identifier)唯一标识符

VCD(vicinity coupling device)附近式耦合设备

VICC(vicin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附近式卡

2)数据速率和数据编码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位置调制,VICC应能够支持两种数据编码模式。VCD决定选择哪一种模式,并在帧起始(SOF)时给与VICC指示。

数据编码模式:256取1

一个单字节的值可以由一个暂停的位置表示。在256/f(约 C 18.88μ s)的连续时间内256 取1 的暂停决定了字节的值。传输一个字节需要4.833 ms,数据速率是1.54 kbits/s(f C/8192)。最后一帧字节应在VCD 发出EOF 前被完整传送,如图6.3 所示。

在图6.3中数据′E1′= (11100001)b = (225) 是由VCD 发送给VICC 的。

暂停产生在已决定值的时间周期的后一半,如图6.4所示。

数据编码模式: 4 取1

使用4取1脉冲位置调制模式,这种位置一次决定2个位。4个连续的位对构成1个字节,首先传送最低的位对。数据速率为26.48 kbits/s (f C/512)。如图6.5示出了4取1脉冲位置技术和编码。

例如:图6.6示出了VCD 传送′E1′= (11100001)b = 225。

3)VICC 到VCD 通信信号接口

对于一些参数定义了多种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噪声环境和不同的应用需求。

①负载调制

VICC 应能经电感耦合区域与VCD 通信,在该区域中,所加载的载波频率能产

生频率为f s 的副载波。该副载波应能通过切换VICC 中的负载来产生。

②副载波

由VCD通讯协议报头的第一位选择使用一种或两种副载波,在GB/T XXXXX.3中定义。VICC应支持两种模式。当使用一种副载波,副载波负载调制频率f S1应为f C/32(约423.75 kHz)。

当使用两种副载波,频率f S1应为f C/32(约423.75 kHz),频率f S2应为f C/28(约484.28 kHz)。若两种副载波都出现,它们之间应有连续的相位关系。

③数据速率

使用低或高数据速率。由VCD通讯协议报头的第二位选择使用何种速率,在GB/TXXXXX.3

中有定义。VICC应支持表6.1示出的数据速率。

④位表示和编码

根据以下方案,数据应使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有时间参考了VICC到VCD 的高数据速率。对低数据速率,使用同样的副载波频率或频率,因此,脉冲数和时间

应乘以4。

使用一个副载波时的位编码

逻辑0以频率为f C/32(约423.75 kHz)的8个脉冲开始,接着是非调制时间256/f C(约18.88μs),见图6.10。

逻辑1以非调制时间256/f(约18.88μs)C 开始,接着是频率为f C/32(约423.75kHz)

的8个脉冲,见图6.11。

4)VICC 到VCD 帧

选择帧为了容易同步和不依赖协议。帧由帧起始(SOF)和帧结束(EOF)来分隔,使用编码违例来实现此功能。ISO/IEC保留未使用项以备将来使用。所有时间参考了VICC 到VCD

的高数据速率。对低数据速率,使用同样的副载波频率或频率,因此,脉冲数和时间应乘以4。在发送一帧数据给VCD后,VICC应准备在300μs内接收来自VCD的一帧数据。

①使用一个副载波时的SOF

SOF包含三个部分:

—个非调制时间768/f C (56.64μs)。

—频率为f C /32 (423.75 kHz)的24个脉冲。

—逻辑1以非调制时间256/f C(18.88μs)开始,接着是频率为f C/32(423.75 kHz)

的8个脉冲。单副载波SOF见图6.14。

②使用两种副载波时的SOF

SOF包含三个部分:

—频率为f C/28(约484.28 kHz)的脉冲。

—频率为f C/32(约423.75 kHz)的24个脉冲

—逻辑1以频率为f C/28(约484.28 kHz)的9个脉冲开始,接着是频率为f C/32(约423.75 kHz)的8个脉冲。

双副载波时的SOF见图6.15。

③使用两个副载波时的EOF

EOF包含三个部分:

—逻辑0以频率为f C/32(约423.75 kHz)的8个脉冲开始,接着是频率为f C/28(约484.28 kHz)的9个脉冲。

—频率为f C /32(约423.75 kHz)的24个脉冲。

—频率为f C /28(约484.28 kHz)的27个脉冲。

双副载波时的EOF见图6.16

使用一个副载波时的EOF

EOF包含三个部分:

—逻辑0以频率为f C/32(约423.75 kHz)的8个脉冲开始,接着是非调制时间256/f C (约18.88 μs)。

—频率为f C /32(约423.75 kHz)的24个脉冲。

—一个非调制时间768/f C (约56.64μs)。

单副载波时的EOF见图6.17。

四、实验过程及分析

1)打开实验箱,将TI TRF7960 读卡器右下角的拨码开放拨向usb 端,然后使用mini USB 线将TI TRF7960 目标板与电脑连接起来,并查看相应端口号(如上图所示)。用USB 线连接到电脑上。打开电脑虚拟机看是否连接上

2)打开上位机软件,输入端口号COM3按确认。

COM Port found!表示已经连接上。

3)标签类型选择15693,并设备协议,点击设置协议命令时会发送3条命令(写

寄存器、设置AGC、设置接收器模式(AM/PM))

4)询卡。当标签接收到inventory的命令,芯片讲执行防冲撞序列。

操作如下:

(a)选择询卡命令

(b)选择设置协议

(c)选择执行

如下图所示接收到的命令

询卡请求命令:010B000304140601000000

卡片在16个时间糟中的一个时间段返回UID值。

5) 设置标签标志位:双幅载波、搞数据率,选择数据编码模式1 out of 4 或者1 out 256。分别设置不同组合的参数,设置完成单击“设置协议”,主机会发送3 条命令(写寄存器、设置AGC、设置接收器模式(AM/PM))。其中在发送写寄存器命令时,将不同的设置写入

到相应寄存器中。

写寄存器命令:010C00030410002101XX0000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RFID 的基本原理,熟悉ISO15693 标签的基本特征以及协议规范,通过使用开发系统的TI-TRF7960 开发系统初步了解了这次实验所用的的命令操作以及通讯机制。

RFID实训报告

RFID与传感器技术实训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班级:XXX 姓名:XXX

2017年1月3日

项目一,,,,,,,,,,, 丿、 1项目二,,,,,,,,,,, 4 项目三,,,,,,,,,,, 丿、1__16 项目四,,,,,,,,,,, 7 项目五,,,,,,,,,,, 丿、* '10 项目六,,,,,,,,,,, 丿、1__1 / 13 项目七,,,,,,,,,,, 14项目八,,,,,,,,,,, 14

项目一: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及报告撰写 (一)RFID 概述 RFID技术是众多自动识别技术中的一种,也是当今第三次信息浪潮,即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也有人称其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RFID是一种非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常称为感应式电子芯片或 接近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一个简单的RFID系统由 读写器、应答器或电子标签组成,其原理是由读写器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应答器,用以驱动应答器电路,从而读取应答器内部的ID码。应答器的 形式包括卡、纽扣和电子标签等多种类型,其中,电子标签具有免用电池、免接触、不怕脏污,且芯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寿命长等特点。因此,RFID标签可以贴在或安装在不同的物品上,然后有安装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读写器读取存储于标签中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的应用 非产广泛,目前典型的应用包括动物芯片、汽车芯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和校园一^通等。 (二)RFID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RFID应用列表

RFID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RFID 射频识别实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15级物联网4班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高明琴

2017年11月12日 实验一125KHz RFI D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125kHz 只读卡、 125kHz 读写卡的基本原理 2、熟悉和学习125kHz 只读卡协议、125kHz 读写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 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 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 2、环境部署 ⑴准备 125K低频RFID模块,参考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 2 ,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

置为 OFF,参考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 电源; 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⑶运行 RFID 实训系统 .exe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 ,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寻卡操作 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ID并显示在ListView控件中,16进制数据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6进制标签ID , 10 进制数据 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0进制标签ID ,实验结果如下图; 思考题 1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 答:多张卡在一起时,无法正确识别卡号,因为125kHz 的读卡器没有采用防冲撞算法2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 当卡和阅读器的距离超过 5cm后,读卡结果并不理想,几乎读不到数据。 属薄片(如几张纸、塑料板)时,读卡结果正常;而放置金属障碍物时,读卡结果就不正常 了 五、小结 通过本实验,初步熟悉了 RFID 寻卡的步骤,还尝试了多卡一起时的系统响应,结果发现不能多 卡一起识别。识别距离不能太远,否则无法识别。

RFID实验心得体会报告

RFID实验心得体会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智能识别技术概念、特点、原理和优势。 掌握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的各自优缺点、技术特征和应用优势。了解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和RFID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 解指纹、视频、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二、实验原理 1、条码技术实验 (1)一维条码识别原理 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能反 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电路。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2)二维条码识别原理 矩阵式二维码(又称棋盘式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元素位置上,出现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点表示二进制“1”,不出现点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码所代表的意义。

行排式二维码(又称:堆积式二维码或层排式二维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 两者的识别原理,通过图像的采集设备,得到含有条码的图像,此后经过条码定位、分割和解码三步骤实现条码的识别。 2、RFID技术实验 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受电磁场激励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改变电子标签天线的反射面积,将信息发送出去;读写器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微波合成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即可将电子标签储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读取出来,送到RFID信息处理机进行相关处理。本实验中RFID系统是由RFID 信息处理机(带相关软件的PC机)、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卡、超高频读写器,RFID天线一起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搭建好RFID识别系统后,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无源高频电子标签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受激励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并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然后将储存的信息通过改变天线的反射面积,将信息发送出去;读写器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卡反射回来的微波合成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将电子标签储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读取出来,送给RFID信息处理机进行相关处理。 3、

RFID设备实验报告

RFID实验记录 一、实验目得: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得不断发展与传统得道路信息采集方法得效率低成本高,所以此次实验得目得就是将RFID技术运用到改善道路信息收集上、在设计RFID道路系统中,将携带有道路信息得RFID标签铺设在道路或路边单元上、配备有RFID读写器得车辆可以从标签中获取事先存储得道路信息(如,路面信息、沿线设施与沿线环境等),从而快速地掌握道路信息。RFID电子标签主要有两种,无源电子标签自身不带有电源, 其特点就是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但就是工作距离短;有源电子标签通过自身带有得电池供电,特点就是识别距离长,但价格较高且寿命短。为了达到道路信息采集得高效性、准确性与经济性。 2016年12月9日在茨坝镇得x003水团段分别对选购得有源RFID设备与无源RFID 设备在车速、识别距离、有无遮挡物得不同变量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选出最合适得运用RFID技术改善道路信息采集方法得RFID设备。测试得有源RFID设备为深圳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得SAAT-F527全向性读写器与SAAT-T505主动式电子标签,无源得RFID设备为深圳深圳捷通科技有限公司得JT-9292读写器与JT-15532抗金属标签,下面就是本次实验得记录: 二、实验设备参数 1、有源RFID设备参数 SAAT—F527全向读写器 该型号就是工作在2.45GHz频段得有源RFID读写器,该 产品采用外置天线安装方式,可灵活配置各类全向、定向天线,具 有覆盖范围广、识别率高、扩展性强等特点,读取距离在0到2 00米,范围可调、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工矿灯单位得人员区 域定位等集成应用领域。 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2.4-2.48GHz 输出功率+15dBm (软件可调) 接收灵敏度-95 dBm 天线类型全向天线 通信接口RS—232接口,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RFID实验指导书

R F I D实验指导书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RFID实验指导书 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 xxx 编写 概述 一、课程目的 《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三、实验要求 1. 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 2. 原理理解 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 实践测试 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 三、实验考核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 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 四、实验时间

总学时:6学时。

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 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 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 三、注意事项: 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 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 四、实验内容 1.安装驱动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 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 然后选择:Proxmark-Driver-2012-01-15\proxmark_driver\ 下一步继续安装完成。安装完成之后在设备管理器里面可以看到proxmark3的新驱动。 2.软件使用 所需要的软件已经打包好,直接在命令行中运行 D: \pm3-bin-r486\Win32\ 这样就算成功安装好各种环境,并可以在该命令窗口中执行命令了。 3.高低频卡的判别 本部分介绍利用高频天线判别卡片的高低频,可自行利用低频天线测试,原理类似。 命令:hw tune,这个命令大概需要几秒钟等待回显。 当你输入完hw tune之后,窗口所显示的HF antenna后面的数值就是现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电压,当你把相关的卡放在高频天线上面/下面的时候,电压就会所变化了(依然是非工作状态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卡没有放到天线的情况下电压为,而卡放在天线之后电压将为,现在的电压依然是为非工作电压,但是从这个现象当中我们会得到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数据。 变化出来了!第三张hw tune的结果为,是因为我把一张125kHZ的门禁卡放在了高频天线上面,所以其电压的降幅很低,但是如果我把一张的卡放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

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a)(b) 图 1 连上电源 (2)将RFID模块下方的开关拨至ON位置,给RFID模块上电,LED5灯会红色常亮。 (3)将RFID模块下方的4位拨码开关1234 在编号1、2、3中选择一个拨到上侧,同时保证该选择的编号在ZigBee、IPV6、 Bluetooth下方的拨码开关中没有拨到拨到上侧,否则会起冲突(例 如,RFID模块下方的拨码开关选择1拨到上侧,那么ZigBee、IPV6、

UHFRFID实验手册

1、UHF RFID读卡实验 1.1、EPC Gen2读、写标签号实验 实验目的 理解UHF RFID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与HF RFID工作原理的异同点。掌握EPC标签号的存储区域以及结构特点。 实验设备 UHF 读卡器一个、UHF 天线一个、USB连接线一条、9V电源适配器一个、电脑一台、UHF实验上位机软件 实验知识预备与原理 1.UHF-RFID工作原理 在UHF RFID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是采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完成。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类似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阅读器就像手电筒,标签就像一个镜子,标签反射最大,就是逻辑“1”。标签反射最小,就是逻辑“0”。

阅读器开始工作之后,通过天线先向空间发送860~960 MHz频率范围的载波,激活标签,然后开始发送带调制的命令信息到标签(TAG),可以采用ASK 调制,脉冲间隔编码(Pulse Interval Encoding),通讯速率26.7到128 KBIT/S。 在高频范围内的标签收到阅读器发出的高频载波信号,标签天线接收到特定的电磁波,天线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在经过整流电路时,激活电路上的微型开关,给标签供电。标签上的电子线路,将根据阅读器发出信息,通过ASK或者PSK 耦合方式进行调制,FM0等编码方式,向阅读器反馈相关信息。

UHF标签电路采用ASK和PSK的调制方式,将编码信息发送给阅读器,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双向通讯。 相互认证通过之后,阅读器会向电子标签发出读、写、锁定、kill、盘存等操作指令。 2.EPC编码 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是国际条码组织推出的新一代产品编码体系,原来的产品条码仅是对产品分类的编码,EPC码是对每个单品都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编码,EPC编码96位(二进制)方式的编码体系,可以为2.68亿公司赋码,每个公司可以由1600万产品分类,每类产品有680亿的独立产品编码,形象的说可以

RFID实验报告6623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射频识别实验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14级物联网2班 学号 91 学生姓名卢阳 指导教师高明琴 2016 年 11 月 20 日

实验一125K H z R F I D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125kHz只读卡、125kHz读写卡的基本原理 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125kHz读写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2、注意事项 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 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 9600bps 2、环境部署 ⑴准备 125K 低频 RFID 模块,参考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 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 置为 OFF,参考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 5V 电源; 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 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⑶运行 RFID 实训系统.exe 软件,选项卡选择 125K 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 COMx,设置波特率为 96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寻卡操作 串口打开成功后,将 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 ID 并显示在 ListView 控件中,16 进制数据 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 16 进制标签 ID,10 进制数据 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 10 进制标签 ID,实验结果如下图;

RFID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 10月17日 1. 125khz硬件基本实验 1.1 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 二、实验内容 通过示波器观测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clk信号。 三、基本原理 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四、所需仪器 供电电源、示波器。 五、实验步骤 1、测试线连接 连接示波器:使用ch1 探头,地接到j22测试架,ch1探针接到j23测试架设置示波器:触发源选择ch,其余设置可以参照图5-2-12。 2、操作 打开控制软件,系统默认实验模式即为lf 125khz模式,打开串口,启动只读自动识别标签。 3、观测信号,如图5-3-1所示: 图5-3-1 解调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图 1.2 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号。 二、实验内容 通过示波器观测微处理器对射频芯片进行调制的mod信号。 三、基本原理 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四、所需仪器 供电电源、示波器。 五、实验步骤 1、测试线连接 连接示波器:使用ch1 探头、ch2探头,地都接到j22测试架,ch1探针接到j23测试架,ch2接到j24测试架。 设置示波器:触发源选择ch,其余设置可以参照图5-3-2。 2、操作 打开控制软件,系统默认实验模式即为lf 125khz模式,打开串口,选择读写卡操作的读数据。 3、观测信号,如图5-3-2所示: 图5-3-2 射频调制信号图 1.3 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的信号。 二、实验内容 通过示波器观测射频调制的mod信号和解调的demod信号。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5.1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图1所示。

RFID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RFID射频识别实验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15级物联网4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高明琴 2017年 11 月 12 日 实验一125K H z R F I D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125kHz只读卡、125kHz读写卡的基本原理 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125kHz读写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 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 2、环境部署 ⑴准备125K 低频RFID 模块,参考1.4.2 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 置为OFF,参考1.4.3 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 电源; 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⑶运行RFID 实训系统.exe 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 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寻卡操作 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ID 并显示在ListView 控件中,16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6 进制标签ID,10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0 进制标签ID,实验结果如下图; 思考题 1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 答:多张卡在一起时,无法正确识别卡号,因为125kHz的读卡器没有采用防冲撞算法 2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当卡和阅读器的距离超过5cm后,读卡结果并不理想,几乎读不到数据。 属薄片(如几张纸、塑料板)时,读卡结果正常;而放置金属障碍物时,读卡结果就不正常了 五、小结

RFID实验指导书

RFID实验指导书适用所有对无线射频传感器感兴趣的学生 xxx 编写

概述 一、课程目的 《RFID无线射频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每个学生须完成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业。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操作训练,可以更好的了解RFID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深入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扩展对无线射频方向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该方向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二、实验名称与学时分配 三、实验要求 1. 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做什么,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 2. 原理理解 在按照教程执行过程当中,需要弄清楚每一个步骤为什么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3. 实践测试 按照要求执行每一步命令,仔细观察返回值,了解每项返回值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卡片可以破解有的不可以。 三、实验考核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原理描述:简述进行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流程的描述。 3、分析报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如果有,请写明如何解决的;如果没有,请说明已经做过什么尝试,依旧没有结果导致失败。最后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 4、实验的体会以及可以讲该功能可以如何在其他地方发挥更强大的功能。 注:最后实验结果须附命令行回显截图 四、实验时间 总学时:6学时。

实验一高低频卡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FID驱动等环境安装设置。 2、掌握如何通过读取电压高低来区分高低频。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程序。 2、实际操作命令程序。 3、保存回显结果,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 4、按照原理最后得出结果。 三、注意事项: 命令在实行时,如果想停止,不能用平时的Ctrl+C或者ESC等常规结束按键(可能会造成未知损坏),只需要按下Promxmark3上的黑色按钮。 方形的为高频天线(Proxmark3 HF Antenna 13.56MHZ); 圆形的为低频天线(Proxmark3 LF Antenna 125KHz/134KHz) 四、实验内容 1.安装驱动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设备管理器》人体学输入设备 这个“HID-compliant device”就是我们的proxmark3设备,选择“USB 人体学输入设备”一般是最下面那个,注意:不是“HID-compliant device”,更新驱动程序。

rfid实验报告

RFID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 课程名称 RFID原理与应用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王超梁 2017年月日

实验一RFID通信系统编解码和调制解调仿真 一、实验目的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破实现物体识别的无线电技术,一个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由射频识别阅读器,射频识别标签和射频识别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工作频段的不同,RFID系统编解码方式、调制解调方式不同,不同的编解码和调制解调方式可以提高RFID系统的通信效率,分析与设计RFID系统中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分析RFID系统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方式,并进行仿真,比较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方式对波形的影响,同时对现有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RFID系统的效率。 二、实验内容 1. RFID实验箱各模块的划分和作用; 电子标签各种编解码算法的仿真; 3. RFID电子标签调制解调的仿真; 4. 记录并截图电子标签各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的波形。 三、预备知识 了解RFID的通信模型和原理;了解调制解调和编解码算法及波形;了解RFI实验箱各模块的功能;了解RFID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 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及以上; 实验设备:韩柏电子RFID实验箱一套; 2. 软件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1; RFID开发环境:AVR Studio,Miniscope。 五、实验分析 1.采用Manchester编码方式,对编码数据和解码数据波形的对比。 2.采用AM调制方式(AM/FM/PM),对数据ASK调制和解调波形的对比。

RFID试验报告

RFID原理及应用课程论文(设计报告) 题目: 射频标签信息的读写原理与实现 作者: 马孝辉 专业班级: 物联网工程141 完成日期: 2017.1.1

目录 1目的 (1) 2原理分析 (1) 2.1 RFID的定义 (1) 2.2 RFID的发展背景 (1) 2.3 RFID的概念 (2) 2.4 RFID组成部分 (2) 2.5 RFID的工作原理 (2) 2.6 ISO15693协议 (3) 2.7 ISO15693 模块上下位机通信协议分析 (3) 2.8 帧格式 (3) 2.9 ISO 15693命令分析 (5) 2.9.1.Inventory(寻卡)命令 (5) 2.9.2 ReadSingleBlock命令 (5) 2.9.3 WriteSingleBlock命令 (6) 3实验与设计 (7) 3.1仪器、软件 (7) 3.1.1物联网RFID 教学软件PracticeSystem介绍 (7) 3.1.2 JX608 实验箱 (8) 3.1.3高频13.56MHz ISO15693M RFID 原理模块 (8) 3.2读卡 (9) 3.3 写卡 (12) 4应用分析 (13) 5总结 (14)

1目的 这次设计是为了学习和掌握ISO/IEC 18000-3,ISO15693 标准规范第三部分协议和指令内容中的读取和写入标签数据操作部分内容。 这次通过发送不同的基本指令,观察返回的数据,了解和掌握指令的作用。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掌握了RFID标签的指令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来实现更多的功能,为人们服务,方便人们的生活,推进社会的发展。 2原理分析 2.1 RFID的定义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2.2 RFID的发展背景 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RFID 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商用。RFID 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美国国防

RFID实验报告解析

学生学号: 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RFID部分 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 实验二 13.56MHZ ISO14443与900MHZ实验实验三 RFID应用实验 传感器部分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 实验三温度传感器

RFID部分: 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 1.实验目的 1.1125KHz硬件基本实验 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编码 方式,掌握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256取1、4取1数据编码模式。 2.了解系统载波信号的产生部分原理、实现方法。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通信信 号调制部分,掌握本标准的ASK调制技术。 4.熟悉和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RF末级输出调 制载波信号。 5.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下的HF RF信号功率放大技术。 6.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信号 的解调技术。 1.2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 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 信号。 2.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 号。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 的信号。 2.实验基本原理或实验内容 2.1基本原理 1.基于高频模拟信号产生基本原理 2.基于分离器件的RF功率放大的基本原理。 3.基于ISO15693标准的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4.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2.2实验内容 1.ISO15693 1.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 2.ISO15693射频载波测量实验 3.ISO15693射频调制测量实验 4.ISO15693射频功率放大测量实验 5.ISO15693射频末级输出调制载波测量实验 6.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 7.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 2.125K 1.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 2.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 3.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 3.实验器材 实验箱,PC机,示波器

RFID设备实验报告

RFID实验记录 一、实验目的: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不断发展与传统的道路信息采集方法的效率低成本高,所以此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将RFID技术运用到改善道路信息收集上。在设计RFID道路系统中,将携带有道路信息的RFID标签铺设在道路或路边单元上。配备有RFID读写器的车辆可以从标签中获取事先存储的道路信息(如,路面信息、沿线设施与沿线环境等),从而快速地掌握道路信息。RFID电子标签主要有两种,无源电子标签自身不带有电源, 其特点就是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成本低,但就是工作距离短;有源电子标签通过自身带有的电池供电,特点就是识别距离长,但价格较高且寿命短。为了达到道路信息采集的高效性、准确性与经济性。 2016年12月9日在茨坝镇的x003水团段分别对选购的有源RFID设备与无源RFID设备在车速、识别距离、有无遮挡物的不同变量下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选出最合适的运用RFID技术改善道路信息采集方法的RFID设备。测试的有源RFID设备为深圳航天华拓科技有限公司的SAAT-F527全向性读写器与SAAT-T505主动式电子标签,无源的RFID设备为深圳深圳捷通科技有限公司的JT-9292读写器与JT-15532抗金属标签,下面就是本次实验的记录: 二、实验设备参数 1、有源RFID设备参数 SAAT-F527 全向读写器 该型号就是工作在2、45GHz频段的有源RFID读写器,该产 品采用外置天线安装方式,可灵活配置各类全向、定向天线,具有 覆盖范围广、识别率高、扩展性强等特点,读取距离在0到200 米,范围可调。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工矿灯单位的人员区域 定位等集成应用领域。 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2、4-2、48GHz 输出功率+15 dBm (软件可调) 接收灵敏度-95 dBm 天线类型全向天线 通信接口RS-232接口, 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传感检测与RFID实验指导书Word版

实验一软件安装和工程建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IAR For 8051的安装; 2.掌握开发环境的配置; 3.掌握工程文件的建立。 二、实验任务 1.IAR For 8051的安装; 2.根据需要配置开发环境; 3.工程文件的使用,如建立空工程,选择Device,选择 Code 和 Memory Model,配置linker,配置仿真器和添加文件到工程; 三、实验步骤等 (一) IAR For 8051安装 IAR for 8051 软件时开发 TI Z-Stack 协议栈应用程序的必备软件,所有程序的编译、仿真调试均需使用该软件,当前最新版的 Z-Stack 协议为 ZStack-CC2530-2.5.1a,配套IAR 版本 V8.10 1.1 安装文件 程序安装包以及破解文件位于开发套件根目录下的软件工具文件夹下,如下图 都解压,在目录内找到安装文件,双击开始安装,如下图:

点击第二个选项 Install IAR Embedded Workbench 开始安装,然后点击Next,接受license,再点击next。

此时在破解文件目录内找到破解文件,并且双击运行,如果是WIN7系统,请使用管理员权限运行,如下图

按照图示步骤,选择好需要破解的IAR 版本,然后获取ID,最后生成注册码,然后回到安装程序,拷贝相应的序列号到需要的地方,然后在点击next,继续安装过程。

点击完next后,选择全部安装。 安装目录就选择默认的安装目录,最好不要修改,否则在编译程序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

找不到库文件的错误,如下图。

RFID技术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RFID技术 姓名:*** 系: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2012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2015 年6 月24 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 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2012级 姓名: *** 学号: *** 实验课程: RFID技术 实验室号:_田C306 实验设备号: 12 实验时间: 15.5.15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 例:实验一RFID(13.56MHz)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ZigBee协议栈的原理。 2、学习RFID模块数据的传输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搭建由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节点组成的ZigBee网络。 2、通过ZigBee网络采集RFID模块的数据并在上位机上显示结果。 三、实验设备 1、串口线、USB线(一头扁的一头方的)、M3-LINK仿真器、5V电源。 2、协调器开发板、路由器开发板、包含RFID(13.56MHz)传感器的节点开发板和射 频卡。 3、安装有Keil uVision4的计算机以及ZigBee组网源程序。 四、实验说明 1、硬件组成 从硬件角度看,系统由4大部分组成:位于最底层的传感器采集节点、中间的路由节点、 将数据传送到PC机的协调器节点以及PC机几个平台。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除协调器与PC机的通讯可采用以太网或USB外,其他各个部分之间都采用ZigBee网络。整个系统除了PC机外的其他部分都采用当前最流行的低功耗、小封装的Cortex-M3芯片做主控芯片。其中的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采用LM3S811,汇聚节点采用内部集成以太网和USB控制器的LM3S6952或LM3S9B96,终端节点除ZigBee部分进行数据传输外,还有不同的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 2、ZigBee协议栈串口应用 五、实验步骤 1、将PDL-LM3S-6734MDK文件夹下的Luminary文件夹拷贝到“C:\Keil\ARM\INC”目录下,若弹出“确认文件夹替换”的对话框,请选择“全部”。 2、将PDL-LM3S-6734MDK文件夹下的driverLib.lib文件拷贝到“C:\Keil\ARM\RV31\LIB\Luminary”目录下,若弹出“确认文件替换”的对话框,请选择“是”,即将原先工程模板中的文件DriverLib.lib替换成为PDL-LM3S-6734MDK文件夹下的文件driverLib.lib。 3、将CC2420模块插入ZigBee RF1接口上。如果协调器板上没有下载程序,在安装有Keil uVision4的计算机上运行附带的源程序:实验程序\节点程序(V1.1)\9b96_协调器\Coordinator.uvproj,编译、下载到路由器板上。程序下载过程如下: 1)将仿真器连接到实验箱的JTAG1接口上,给实验箱上电; 2)打开工程文件:实验程序\节点程序(V1.1)\9b96_协调器\Coordinator.uvproj,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