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2.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当时()

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 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

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A.老子的“无为而治”B.荀子的“天行有常”

C.朱熹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4.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5.如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共资本总公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6.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提出:“《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思想家应是()

A.魏源 B.张之洞C.康有为D.陈独秀

7.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8.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

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

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

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

9.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即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A.自由贸易的盛行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10.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欧洲一体化

11.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休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12.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这一变化主要是指()

A.世界的多极化 B.经济的区域化 C.经济的体系化 D.经济的全球化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其余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道德家们将中国声消苗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14世纪末24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近代家族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什么特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929﹣1946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现代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

◎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祖庸调+杂派+杂派+杂派

◎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十杂派……

会式:bn=a+nx (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说额,x为杂派,n为改制

次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试析共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材料中秦始皇相信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并采用,说明以此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解答】材料反映了秦朝使用五德的顺序来进行统治,这象征着王朝的传承有着合法性,故本题选B;五德不是以德治国,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故A错误;

C和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D.

故选B.

2.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当时()

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 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

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考点】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解答】A出现于明清时期,故A错误;

B无法从题中得出,故B错误;

C不符合题中的“重在同情”,故C错误;

材料反映了商人在诗歌中受到了描写、羡慕,这说明了商人地位的提高,故D正确.

故选D.

3.“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A.老子的“无为而治”B.荀子的“天行有常”

C.朱熹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考点】宋明理学.

【分析】本题考点是宋明理学,意在考查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解答】题干所给诗中主张从本性人心来探索生死真正的奥秘,并且否定了世间儒生只考虑事物的道理逻辑分析,完全忽视人的七情六欲和本心的做法,材料反映了反对向外寻求天理,而需从内心出发,这符合心学的内容,故D项正确.

老子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故A错误;

荀子的“天行有常”认为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朱熹的“格物致知”主张通过格物的手段来认知天理,强调向外寻求天理,在题中遭到了批判,故C错误;故选D.

4.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考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等,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但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解答】材料反映了明清之际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区域化,如上海的织布、纺纱,广东的丝织、陶瓷业,故A正确;

B指的是国内贸易,故B错误;

C中的国内市场扩大从题中无法体现,故C错误;

D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共资本总公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解答】清政府不可能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故A错误;

材料反映了此阶段商办企业的迅速发展,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其原因有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符合题中的时间,故B正确;

CD出现于1911年之后,故CD错误.

故选B.

6.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提出:“《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思想家应是()

A.魏源 B.张之洞C.康有为D.陈独秀

【考点】维新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维新思想主要存在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民国初年民主共和思想之间,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领袖人物.发端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维新思想,在甲午战争后蓬勃发展,并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政治运动,但在清末民初,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

【解答】AB属于地主阶级,没有提出民主思想,故AB错误;

材料反映了民主思想,该思想家对专制统治进行了批判,倡导思想解放,故C正确;

D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故D错误.

故选C.

7.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考点】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结合总结我国大跃进的挫折和失误,借鉴苏联建设的成败得失,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以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以及积极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

【解答】A片面化,它仅涉及到了外交方面,故A错误;

B涉及到了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比较全面,故B正确;

当时中国并没有闭关锁国,我国与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C错误;

D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8.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

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

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

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体制进行系列配套改革.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解答】材料反映了80年代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A属于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符合城市改革所改变的内容,故A正确;

BCD属于城市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故BCD错误.

故选A.

9.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即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A.自由贸易的盛行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D.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他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但另一方面,他也给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如何看待新航路运动,要从两方面对待.

【解答】A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

明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故B正确;

C出现于18世纪中后期,故C错误;

D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错误.

故选B.

10.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欧洲一体化

【考点】欧洲一体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欧洲一体化,从广义上说,是指迄今欧洲各国为实现和平、消除战争和发展经济而提出的欧洲联合、欧洲统一的思想及其进行的实践运动;从狭义上讲,是指二战结束以来,由于经济重建的需要和冷战爆发的原因,西欧部分国家在美国支持下,从建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开始到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和欧盟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使西欧经济上不断趋向联合,而以各国部分让渡国家主权,建立某些部门中的超国家机构为标志,带动着欧洲社会与政治逐步地、有条件地走上联合之路.【解答】A项属于国家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

BC项不仅仅涵盖了欧洲,故错误;

注意题中“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己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强调欧洲经济的自由贸易化,故本题选D.

故选D.

11.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解答】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了日本和西欧的冲击,日本和西欧的发展说明了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故C正确;

A中的国际贸易体系、B中的同盟关系、D中的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ABD错误.

故选C.

12.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这一变化主要是指()

A.世界的多极化 B.经济的区域化 C.经济的体系化 D.经济的全球化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解答】从材料中“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可得出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故D正确;

ABC从题中无法得出.

故选D.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其余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道德家们将中国声消苗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14世纪末24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近代家族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什么特点?

【考点】材料解析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宋明理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曲折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家庭关系.考查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特点.涉及的知识有宗法制、宋明理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解答】(1)第一小问从“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可总结出特征.

第二小问的原因,学生要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加强相关知识去思考.

(2)本小问的因素,从材料二中可得出答案:近代学校的创办、家庭社会的司法基础瓦解、外国经济的入侵瓦解了旧的家庭社会的经济支柱.此外,学生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外来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的倡导等方面来回答.

(3)因为晚清家族社会的土崩瓦解与西方列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它体现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内部自然发生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受宗法制影响,宗族观念浓厚;等级森严、父权至上;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重视孝道;重男轻女.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影响到家庭价值观念;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对女性的要求更加严格.(2)因素:近代学校的创办,导致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的瓦解;家庭社会的司法基础瓦解;外国经济的入侵瓦解了旧的家庭社会的经济支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等.

(3)特色:与家族关系变化类似,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内部自然发生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或: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压力下进行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929﹣1946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考点】阐述见解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

【分析】本题以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与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中共在主要区域、根据地势力、革命领导权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涉及的知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答】本题重在判断出从两幅图中得到的变化.注意限定时间“1929﹣1946年”,依据两幅图可知,1929﹣1946年中共控制下的主要区域、根据地势力、革命领导权发生了变化,即中共控制下的主要区域由中国南部地区转移到北部地区;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得到极大的发展,区域和面积得以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由在农村寻求突破到捍卫解放区的领导权.然后对信息进行说明,说明时可从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信息:中共控制下的主要区域由中国南部地区转移到北部地区.说明:红军长征胜利,中共实现了战略转移;抗战时期八路军主要在华北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

示例二信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得到极大的发展,区域和面积得以扩大.说明:在抗日战争中,依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入敌后,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力量得以壮大.

示例三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由在农村寻求突破到捍卫解放区的领导权.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人在中心城市力量强大,农村力量相对薄弱;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依靠美帝国主义支持来发动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抢夺胜利果实.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现代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

◎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

◎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祖庸调+杂派+杂派+杂派

◎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十杂派……

会式:bn=a+nx (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说额,x为杂派,n为改制

次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试析共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

【考点】阐述见解题;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黄宗羲定律.考查“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及其原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解答】(1)第一小问的问题,依据材料中的公式可以看出赋税日益加重,人民负担加深.

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方面来回答即可,即君主专制的加强、国家的腐败、土地兼并的严重影响到国家的收入.

(2)本小问的认识,从上述改革中可知,中国古代税制改革逐渐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要减少赋税.此外,国家还要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减少政策的随意性和腐朽性,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故答案为:

(1)问题:“黄宗羲定律”反映了税制改革中征税名目越来越多,农民承受的负担越来越重

原因:中国古代是专制主义国家,决策具有随意性,缺少民主和监督;王朝衰落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危及国家收入.

(2)认识:历代税制改革虽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整顿吏治;改革一定要注意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2016年8月19日

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一、命题特点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75分,题目类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实践探究题,共计19小题。考试时间、试题分值、试题结构、题型设计均参照中考。试卷出题范围是七、八、九年级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分值是30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 主观题:共4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前半段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以及时政热点,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突出了历史的学科特点。总体比中考试题偏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 2、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3、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有材料的,要结合材料。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三、试卷给我们教学的启示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切实改进我们的教学。时代在发展,教学要求在不断提高,要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符合时代的节拍。 2、加强教师自身对课标、新教材的刻苦钻研。要让学生负担减下来,我们教师要静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的结构,在此基础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联系实际准确、规范地掌握重点知识 3、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4、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联系课本,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联系实际。要让学生知道一

一模试卷分析及高三英语复习策略

练中求变,能力至上 ——2010 年市一模试卷分析及高三英语复习策略 泰顺中学刘海宇 一.2010 年市一模试卷分析 1.2010 年市一模试卷评析 2010 年市一模试卷的难度适中,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也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整卷突出语篇,强调语境,注重交际,重视运用。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基础好的 学生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确保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真实的反映。因此,一模试卷对我市的高中英 语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 成绩分析 以泰顺中学高三段参加考试的584 人做样本进行数据统计,段平均分为88.9, 最高分为133.5,最低分为23,试卷难度值为0.59,符合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 需要适当的难度,整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0 ±0.05 之间的标准。从下图的分数分布看,120分以上的高分偏少,只有22人,而70分以下有97人,因此,当务之急, 一模之后要面向全体, 培优补差,才能提高总体实力。 130 以上120 129.5 110 119.5 100 109.5 90-99.580-89.570-79.560-69.560 以下

本次的听力试题,语速适中,语音清晰,设问有梯度。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3、5、8、10、19 题失 分较多,其中1 到5小题只有念一次,许多学生在听力开始时,思想过度紧张,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再加上追 求完美的心理,不舍得放弃,以至于一旦第一题没有听清楚后,还一直在琢磨究竟哪个是正确答案,结果就 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失分连连。第七段对话语速较快,很多学生没听清楚,因此第8、10 小题 基本就去蒙了,其中第8 题有47% 的学生选了 A.Atamusicparty 选项,只是因为在对话中听到了music 这个词. ②单项填空―― 基础知识是重点,强调语言实用性 a. 单选重双基,语境中活现 本卷单项选择部分考查要点突出,覆盖面广,没有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与结构的繁杂,而是强调考生在 各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强调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将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语言项目的测试融入真 实的情景之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如第 3 题,把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的考查放在机场的登机广播 中 b. 动词是重点 动词始终是单项填空的主旋律、重头戏。本卷题型中考查动词的有7题,与08、09 年高考一样占35%的分值。主要考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动词时态、语态、动词词义及词组的区别等。该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 1. 基础语法知识 2. 对词义的正确理解 3. 相近词的辨析 4. 固定词组的搭配 5. 交际用语的灵活运用 各考查项目的分布情况如下: 第1题冠词;第2题名词辨析;第3题动词时态;第4题介词短语辨析;第5题副词辨析;第6题therebe 句型;第7题动词短语辨析;第8题疑问代词;第9题非谓语动词;第10题形容词辨析;第11 题情态动词;第12题定语从句;第13题动词短语辨析;第14题连词辨析;第15题代词;第16题情景交际;第17题非谓语动词;第18题

江西省2016届高三年级全真模拟文科综合试卷学生版

临门一脚综合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 美洲王蝶有迁徙习性,寒潮会导致王蝶大量死亡,每年它们都会往返于加拿大东南部与墨西哥米却肯州之间。据此完成1-3题。 l.图示迁徙线路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不包括 A.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荒漠带C.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2.推测美洲王蝶停留于米却肯州的主要时段是 A.2月至6月B.4月至8月C.7月至1 1月D.11月至次年3月 3.当美洲王蝶到达加拿大东南部时,当地 A.房屋影子全年最长B.昼长短于米却肯州 C.太阳东北升西北落D.日出晚于米却肯州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另外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读“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各年度变化图”,完成4-5题。

4.有关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路面积的增长一直比道路长度的增长速度快 B.城市道路的宽度越来越宽 C.上世纪80年代,道路长度和面积都在相对缓慢增长 D.1991年之后,道路的长度和道路的面积不断攀升 5.关于街区制住宅与封闭式小区相比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街区制住宅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毛细管,有利于交通拥堵的解决 B.街区制住宅与封闭式小区相比更具有安全性 C.街区制住宅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达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D.街区制住宅能带来更多的公共空间,使邻里往来更密切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下表,完成6~7题。 6.“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主要取决于 A.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方向C.自然地理环

2016年历史全国卷2

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 162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62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62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162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62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162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62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162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62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162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62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62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16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 为1500万,为白人 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 4800万,1834~1941年亚 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年~ 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162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试卷分析讲课稿

历史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1、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分:选择题(四选一)、历史诊断题、图说历史题、材料分析题、以史为鉴题五种,题型稳中有变。 2、考试质量 从这次考试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考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为选择题的第12、13、14、19、24题;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题;以史为鉴题。从总的来说,本份试卷难度较大,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 3、试卷的主要特点: (1) 、历史责任感、时代感强 这种时代感在选择题与问答题均有突出表现。这种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的试卷风格,不论是对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学生的历史学习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绝不是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对这句话的体验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得到最好的印证。这种强烈的时代色彩必将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良性影响。 (2)、立足强调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结合问题谈感想,使学生立足本国国情,增强使命感。从这不难看出,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已提上初中历史教学的日程,这不能不引起中学历史教师的反思。 (3)、注重学科渗透,着眼培养学生融会贯通 根据考纲精神,历史考试渗透时代精神,在答题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试卷的精彩之处。 (4)、此外,试题灵活、新颖也是这份试卷的可贵之处。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而问答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 4、关于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阅卷中,我们发现相当的学生初步表现出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还是基本知识问题。尽管是阶段总结性考试,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其次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细心不够,甚至混淆了时间概念,尽管答得有条有理,但不能得分,实在可惜。 最后,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和问答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不明题意,或思维模糊,当然无从答起。 5、关于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分析

2017年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概况 1、试卷结构 本试卷依据2017年考试说明要求,由33道选择题和4道主观题构成,分值120分,考查四个必修模块及选修的知识点。与高考不同的是本次考试未把时政纳入考试要求。 2、难度、区分度情况 本次试卷相对于去年一模试卷和高考卷难度要大一些,但有一定区分度,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难度偏大。试题版面呈现方式灵活多样,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漫画等,试题选择的背景材料有时事热点、生活化的事例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试题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设问指向明确科学,试题设计灵活多样;重视能力考查。 二.试卷问题分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总分66分的选择题全区仅为40.2分,偏低,各校在选择题上都有上升的空间。一中达B率与期末考试相比有明显进步,但与四中相比差距不大。华中主观题均分为31.7分,明显超过其它三个学校,发挥了上位学校应有的水平,但在选择题上与其它各校还没有拉开应有的差距,尚需努力。 2、板块分析 (1)选择题各题均分如下: 从统计数据来看,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有第2、3、7、8、12、24、25、26、29、31、32、

33题,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具体错误如下:第2题考查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图表。政策发生变化,应该是用两条线来表示变化。因此应该选C。 第3题参考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抑制“过热现象”,答案应该选择D。 第7题图表题,通过数字比较,答案应该选A。 第8题考查的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题意表述的是我国资本走出去,而不是引进外资,所以不该选④。 第12题考查的是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的工作,而不是组织体系的完善,所以答案选D。 第24题题意围绕“文化活动”展开,②强调的是“文化市场”与题意无关,所以答案选A。 第25题考查的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解。这道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到正确答案:①哲学是对现实的概括和总结,属于理性反映;③沟通人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是实践。 第26题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的理解。答案应该选A。 第29题这句古语,表达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所以选A;未看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所以不选D。 第31题考查的是意识和实践的特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客观物质性。所以答案选B。 第32题漫画题考查因果联系,但是C选项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所以是错误的。 第33题题考查的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运动,“登记制度改革”是上层建筑的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所以答案选C。 (2)主观题 从阅卷情况来看,主观题问题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各模块内容混乱等。各题平均分如下: 从数据统计来看,主观题普遍得分较低,其中突出的有35题第一问、36题第二问、37题第一问,37题第二问,涉《经济生活》《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模块知识。主观题全区平均分26.78分。 第34题第一问围绕文化自信,均分3分,主要错误是在整合答案时有一部分学生答案回不到题目要求上来。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多加强学生审题训练,必要时印发一些主观题答案,和学生一起研究答案。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4语文试卷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4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蛤蜊(gé)混搭(hǔn)应届生(yīng)擢发难数(zhuó) B.啮噬(niè) 绮丽(qǐ)撂挑子(liào)便宜从事(biàn) C.谄媚(chǎn)孢子(bāo)好莱坞(wū) 沐猴而冠(guàn) D.压轴(zhóu)盛饭(chéng) 一溜烟(liù)间不容发(fà)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养分节骨眼革故鼎 新与日俱增 B.换档篷户区闲情逸 致耳鬓厮磨 C.蝉联顶梁柱仗义直言金瓯无缺 D.冷峻雷阵雨凤毛麟 角远见灼识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与其惊叹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巨额捐赠,不如耐心地读读扎克伯格写给女儿的信,体味其中的责任感。 ②当警报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我们怀着虔诚的心,追忆逝者、缅怀英灵,从历史中再度捍卫和平的力量! ③投机性炒作是中国股市的典型症状,这种症状几乎伴随着中国股市调控的全过程,它多次让证监会的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A.充斥汲取半途而废 B.充盈吸取半途而废 C.充盈汲取功败垂成 D.充斥吸取功败垂成 4.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室友知道我非常喜欢悬疑文学,毕业前夕,她送给我一套珍藏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直到现在我还敝帚自珍。

B.在大好形势下,执黑棋一方走得非常不冷静,先是走出两手昏棋,几手后竟然又鬼使神差地走出一着让人看不懂的败棋。 C.爱因斯坦一生不断破除常规,为自己创造了孑然独立的创新空间,然后他在这个空间里异想天开,成为了伟大的物理学家。 D.冬日的暖阳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悠闲踱步。一旦感觉到寒意,它们会立刻躲进温暖的巢穴。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如今创新乏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例如有些剧团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排戏,往往佳作难出。 B.巴黎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在巴黎市立医院门前,半小时之内聚集了数百名主动给伤员献血的普通市民,场面十分感人。 C.从早期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传抄题壁,记录手段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思想的变革与突破,而且促进了知识的积累。 D.影星张铁林“坐床”事件,暴露了公众人物对自己在粉丝面前的形象缺乏有效的管理,给其他名人敲响了警钟。 二、现代文阅读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内和乃求外顺,内和必致外和”的逻辑延伸,是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利益诉求”,也是世界欢迎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最重要理由。 众所周知,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但“福兮祸之所伏”。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导致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奴役他人、肆意掠夺,虽造就了西方世界的繁荣,但也埋下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仇恨的种子。文艺复兴推动建立了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体系无疑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延续到今天,就是复杂多变的国际秩序、世界极大的发展差距。尤其是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全球性生态危机相继出现。生态性、社会性的灾难,很多都是人类自身活动的失范造成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但这两个体系的冷战因苏联解体而告终。其结局说明,文艺复兴推动生产力发展产生的世界体系,是建立在资本运行的劳动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的。只要这个基本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仍然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超越它的世界体系就建立不起来。后冷战时代的冲突也显示,这种动荡与冲突并未因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以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华厨在K (北?υ 有Hl 轻司 BtilIn Qi huαzl Oimlir ι? Co.JLtd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12题,48分)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罡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罡孔子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星因为儔学 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 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五经秤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 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 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偉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沒 有背离,所以Ei 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 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臥D 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一一五经为切入点, 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 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 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 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 在此 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 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高中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

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潜力。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搞笑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5语文试卷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5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这个地方真可谓山清水秀。沿湖走了没多远,对岸就出现了一座(高耸/高大)的山峰,湖面上有一座用赤褐色的岩石砌成的水坝,湖水由上倾泄而下,形成小型的瀑布, ,脚踩岩石戏水玩耍。湖水继续向前流淌,(穿/流)过一座石桥,水面逐渐变窄,形成溪流,溪流之上不时出现别致的小水坝,共有好几座, ,看得出是精心设计的。有圆圆的树墩形的,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排;有长长的好像是被砍倒的树木,从中间劈成两半,分别摆在水中央;有长方形的,上面装饰有鹅卵石;有正方形的,形似天然的石块。溪水从坝上潺潺流过,游人可以在上面蹚水走过,清凌凌的溪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溪水中央放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踏浪”二字,跟这里的(景致/景色)十分协调。 【小题1】文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玩耍心旷神怡 B.倾泄赤褐色 C.树墩山清水秀 D.协调清凌凌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耸流景色 B.高大穿景色 C.高大流景致 D.高耸穿景致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人可以从坝上走过互不雷同,造型各异 B.坝上有游人走过造型各异,互不雷同 C.游人可以从坝上走过造型各异,互不雷同 D.坝上有游人走过互不雷同,造型各异 二、选择题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像雾像雨又像风,抑或雨后的七色彩虹,使人捉摸不定,很多事情不一定会按照你事先设计好的那样发展。 B.为了买一架钢琴,妻子结婚后就开始攒钱,如今,钢琴已经买回家了,闲暇时妻子会坐下来弹着玩玩,其乐融融。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历史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从总体上说试卷难易适中,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掌握所学知识,为中考打下基础。题目基本上包含了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基本知识的基础有所提高。在试卷题目中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达到了测试目的。同时结合热点,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这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思考 在本次考试学生分数中,最高分45分,最低分12分;成绩一般,但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就对在考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最高的满分,最低的只有8分,这现象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差悬殊,失分最多的是第13、14、15题,涉及到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理解,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题所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不够,得分率不理想。 2、材料分析题部分:第24题读图明史,由于学生没有仔细的审阅材料中的图片,以致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出现了丢分现象。第25题的中日关系永远是命题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记忆上的欠缺从而出现了不少的丢分。第25题的材料虽然没有见过,但是答案就在材料中,学生们往往不仔细看材料,使得本题总体得分不高。 从试卷中还可看出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薄弱、审题不清,有的学生不明题意,不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较低,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 三、改进措施

1、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八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这次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它不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放松了要求,恰恰相反,它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它对历史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尽管在具体把握上尚有欠缺之处,但这种思路和试卷内容本身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或指导。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跟上中考改革的步伐,不但要从师资上加强历史教学队伍,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教学,从模式上探索历史教学。 2、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及历史素养。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中招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 3、还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考中处处体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早做准备。 4、另外今后教学中大家要格外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切记不要“眼高手低”,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形成认真的习惯,书写规范;转变思想,抓基础,严要求等。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6语文试卷

2016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6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穿过蓊蓊郁郁的树林,眼前便是开阔的茅家埠水面。湖水坦坦荡荡地延伸至远山,波平如镜。湖中近岸处,(随意/随便)地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芦苇,几只白色的水鸟贴着水面(飞/掠)过,又翩然飞去;几条小船正从堤上的桥洞里悄然探头,朝着湖湾里另一座石拱桥划过去,船上的欢声笑语就像水珠子一样一滴滴洒落在湖上。湖西景区中有数座新架设的小桥,桥面桥身或拱或平、或曲或直,非木即石。这些风格各异的小桥嵌入这湖中之湖的诗画美景,如同一只只做工精巧的搭襻, ,别有一番气象。远眺湖面,隐隐可见对岸一幢幢素墙青瓦的农舍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一阵微风吹过,房屋都模糊了,只一歇工夫,又从水里清晰地显现出来。夜间,农舍的灯光映在湖面上,流光异彩。 【小题1】文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翩然石拱桥 B.嵌入蓊蓊郁郁 C.远眺一幢幢 D.气象流光异彩 【小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便掠鳞次栉比 B.随意掠错落有致 C.随意飞鳞次栉比 D.随便飞错落有致 【小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起堤外之堤湖水里沉落着黑白色的剪影 B.堤外之堤被连接起来黑白色的剪影沉落在湖水里 C.连接起堤外之堤黑白色的剪影沉落在湖水里 D.堤外之堤被连接起来湖水里沉落着黑白色的剪影 二、选择题 2.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军队改革必然会触碰到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也可能会在“深水区”遇到种种阻挠。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前行。 B.正月初一出行的旅客本来就不甚了了,并且以短途为主,所以一向人涌如潮的车站此刻显得冷冷清清,与前几天的拥挤形成鲜明对比。

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3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全国Ⅲ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B】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B】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3.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数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包括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 =1 3 Sh ,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计70分. 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 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设集合A ={x |-2<x <0},B ={x |-1<x <1},则A ∪B =▲________. 2.若复数z =(1+m i)(2-i)(i 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 3.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两次,至少有一次向上的点数为1的概率是 ▲ . 4.如图所示,一家面包销售店根据以往某种面包的销售记录,绘制了日销售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 一个月以30天计算,估计这家面包店一个月内日销售量不少于150个的天数为▲________. (第4题图)

5.执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则输出的k 的值为 ▲ . 6.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a 2 2,且S 1,S 2,S 4成等比数列, 则a 10等于 ▲ . 7.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4,AA 1=6.若E ,F 分别是棱BB 1,CC 1上的点,则三棱锥A —A 1EF 的体积是▲________. 8.已知函数f (x )=2sin(ωx +φ)(ω>0,|φ|<π2)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它的图象过点(-π 12 ,- 2),则φ的值为▲________. 9.已知函数f (x )=?????12x +1,x ≤0, -(x -1)2,x >0, 则不等式f (x )≥-1的解集是▲________.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 y 2=2px (p >0) 的焦点为F ,双曲线x 2 a _x001F_2-y 2 b 2 =1(a >0,b >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A ,B 异于坐标原点O ).若直线AB 恰好过点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 11.在△ABC 中,A =120°,AB =4.若点D 在边BC 上,且BD →=2DC → ,AD =273,则 AC 的长为▲________. 12.已知圆O :x 2+y 2=1,圆M :(x -a )2+(y -a +4)2=1.若圆M 上存在点P ,过点P 作 圆O 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 ,B ,使得∠APB =6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3.已知函数f (x )=ax 2+x -b (a ,b 均为正数),不等式f (x )>0的解集记为P ,集合Q = {x |-2-t <x <-2+t }.若对于任意正数t ,P ∩Q ≠?,则1a -1 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4.若存在两个正实数x 、y ,使得等式x +a (y -2e x )(ln y -ln x )=0成立,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第7题图) A B C A 1 B 1 F C 1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