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_从_犹太人问题_谈起_张双利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_从_犹太人问题_谈起_张双利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_从_犹太人问题_谈起_张双利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_从_犹太人问题_谈起_张双利

马克思主义●现实2012年第6期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从“犹太人问题”谈起

张双利

[摘要]本文以《论犹太人问题》为核心文本,对马克思早年的宗教批判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文章指出,在扬弃宗教的问题上,马克思与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现

代国家在扬弃宗教的道路上的意义有完全不同的判断。马克思通过对特殊的“犹太人问题”进行

考察而把握住了现代国家的本质和命运,并进而洞见到了宗教在现代世界中的普遍处境。关于现

代国家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现代国家在双重意义上具有“基督教的性质”;关于其命运,马克思

则敏锐地洞见到具有“基督教性质”的现代国家必将被实际的犹太教所战胜。这就意味着在北美

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国家与抽象宗教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必将被瓦解,伴随着现代国家沦为

市民社会的前提和手段,现代世界将被彻底世俗化。在这个世俗化的世界里,如何实现对资本主

义拜物教的积极扬弃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扬弃宗教犹太人问题现代国家实际的犹太教

[作者简介]张双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宗教批判的思想。但在后来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宗教的问题却似乎逐渐失去了重要性,不再是关注的焦点。那么,马克思早年的宗教批判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中究竟具有怎样的地位?这些思想在当代世界是否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要回答这些问题,《论犹太人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该文中,马克思通过对特殊的“犹太人问题”进行考察而把握住了宗教在现代世界中的普遍处境。通过这一考察,马克思不仅深入地领会了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们为什么把扬弃宗教的希望寄托在现代国家之上,而且还准确地把握住了现代国家的本质和命运。他敏锐地洞见到,在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中,现代国家的原则必将被瓦解,它终将沦为市民社会的前提和手段;与此同时,整个现代世界也将重新被宗教(拜物教)所掌控。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马克思早年的宗教批判思想为他以后的探索确立了基本的方向:他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从资本

DOI:10.15894/https://www.sodocs.net/doc/b010219785.html,11-3040/a.2012.06.013

与劳动之间的权力关系出发,进一步阐明了现代国家为何将必然被市民社会所吞噬;另一方面则从“消灭劳动”①的角度进一步探求了扬弃资本主义宗教的现实道路。

一、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

与“犹太人问题”

(一)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道路的继承和超越

对于《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来说,宗教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他与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思想关系。此时的马克思一方面积极投身于青年黑格尔派的事业,另一方面又自觉地在思想道路上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成员相分离,力求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这两个方面都直接地涉及宗教批判的问题。就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他们作为黑格尔的思想继承人,自觉地以用黑格尔的思想来回应和批判德国的现实问题为己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丁·杰伊(Martin Jay)把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再到批判理论的整个传统都看作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事业的继承。“……40年代应该是在19世纪的德国的思想史上最辉煌的十年。正是在那时,黑格尔的继承者们第一次把黑格尔在哲学上的洞见应用于德国的社会和政治现象,而当时的德国正在进入一个急速现代化的过程。所谓的黑格尔主义的左派很快就被他们当中的一位最出色的成员———马克思的光芒所超越了。……”②这也就是说,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们致力于让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成为生活中的现实力量(即实现哲学),但他们本身并未能真正完成这一使命,他们所开始的这个努力被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后来者们继承了下来。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们在具体地实施这一工作的时候,采取的是宗教批判的方式。对此,马克思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明确的说明:“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至于什么是宗教意识,什么是宗教观念,他们后来下的定义各有不同。其进步在于:所谓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其他观念也被归入宗教观念或神学观念的领域;还在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或神学意识,而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人,总而言之,‘一般人’,则被宣布为宗教的人。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关系逐渐地都被宣布为宗教的关系,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③马克思看到,在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们那里,哲学与现实(尤其是德国现实)之间的碰撞被表达为哲学与宗教之间的碰撞,宗教批判成为哲学介入现实的最重要的方式。宗教批判在这里既包括对现实的宗教的批判(尤其是对基督教信仰和犹太教信仰的批判),也包括对于各种具有宗教性质的虚假意识的批判。因此,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事业的继承和超越首先就体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道路的扬弃。

这一工作在《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论文中已经开始,它体现为对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的探讨。对于马克思来说,这条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不仅要解决现实的宗教问题,而且要能够担当起变革现实、实现哲学的使命。从内容上看,《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论文直接地相互呼应: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批判思想为参照,明确地提出了一条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并特别阐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在这一道路中的重要意义。《论犹太人问题》以鲍威尔的宗教批判思想为参照,针对着当时德国的犹太人问题,具体地阐发了这条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的内涵。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依然继续着黑格尔以来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但在对该道路的具体内涵的理解上,经由对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的超越,马克思又已经与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扬弃宗教的立场根本不同。在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那里,哲学对宗教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1页。

Martin Jay,The Dialectical Imagination,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96,pp.41-4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4—65页。

的扬弃被落实为对无神论的现代国家的守护;在马克思这里,由于他认定现代国家是宗教的世俗基础的一部分,对宗教的扬弃则必然地包含着对现代国家的扬弃。那么,现代国家为什么不是对宗教的扬弃,而是宗教的世俗基础?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当马克思去处理“犹太人问题”这个现实的宗教问题时,这一问题就得到了具体的回答。

(二)“犹太人问题”的独特重要性

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针对着德国的犹太人问题,进一步对这条扬弃宗教的道路的具体内涵进行了阐发。犹太人的问题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它会必然地把蕴含在黑格尔的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中的现代国家的环节凸显出来。透过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关于犹太人问题的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现代国家的问题上。马克思依据鲍威尔的两篇相关的论文(《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明确指出鲍威尔的思想包含着三个层次的错误:他首先直接把犹太人的问题还原为宗教的问题;然后再把扬弃宗教的道路归结为抽象的哲学的道路;最后又把黑格尔意义上的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落实为守护现代国家的道路。换言之,哲学扬弃宗教的道路在他这里实际上也就是哲学与现代国家相同一的道路。因此,在马克思看来,“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他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供的条件只能表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一谈。”①那么,为什么解决犹太人的问题的障碍不能被归结为“基督教国家”?或者说,现代国家为什么不是解决犹太人问题的真正场所?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的上、下篇中分别论述了现代国家的本质和它的根本命运。关于现代国家的本质,马克思指出,现代国家(政治民主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国家;关于它的根本命运,马克思则明确地洞见到现代国家必将被代表着市民社会的原则的实际的犹太教(金钱拜物教)所战胜。落实到犹太人问题(或现代世界中的现实的宗教问题),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国家的框架之下对宗教问题的解决只能是暂时的,现代国家必将由于自己的内在缺陷而瓦解,沦为市民社会的前提和手段。

二、现代国家的本质:现代国家是

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国家

针对着鲍威尔关于“基督教国家”和“国家本身”的区分,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现代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国家。该论断一方面揭示出了现代国家的内在缺陷,同时也肯定了现代国家在扬弃抽象宗教的道路上的积极意义。

(一)论现代国家的抽象性质

关于现代国家的内在缺陷,马克思首先针对着鲍威尔关于现代国家的错误想象,明确指出现代国家并不意味着对宗教的真正废除,驳斥了鲍威尔关于哲学与现代国家相同一的立场。从事实的角度看,马克思借助于博蒙、托克维尔和汉密尔顿等人对北美社会的研究而明确指出,即使是在北美这样的无缺陷的现代国家中,宗教也继续存在,而且还“生气勃勃的、富有生命力”。②这也就是说,现代国家仅仅意味着国家本身从宗教中的解放,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对以宗教为前提的“基督教国家”的扬弃;但已经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了的现代国家(无神论的现代国家)却并不能实现对宗教的真正扬弃,现代国家无法真正地担当起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任务。正因如此,鲍威尔根本没有权力要求德国的犹太人为了获得在现代国家中的平等的政治权利而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那么,现代国家为什么无力担当此任?马克思认为,这是由于现代国家本身也只是一种具有抽象性质的宗教,或者说,“政治民主制之所以是基督教的”③。

具体来说,从现代国家的历史生成的角度看,现代国家的本质首先体现为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分离。现代国家通过政治革命而建立,它带来的是旧的市民社会从政治中得到解放,即市民社

马克思主义●现实2012年第6期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67—168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6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9页。

会和现代国家的分离。这一分离表明如此的政治解放是有限的、局部的。它只是使问题(宗教、私有财产等特殊的规定性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国家的领域中得到了解决,但同时却让这些因素在市民社会中得到了承认。其次,从实际功能的角度看,现代国家还具有与宗教一样的抽象性质。通过把现代国家和基督教相类比,马克思指出国家与宗教一样都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中介,它们带来的只是一种间接的、抽象的解决。“宗教正是以间接的方法承认人,通过一个中介者。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之间的中介者。正像基督是中介者,……国家也是中介者,人把自己的全部非神性、自己的全部人的无约束性都寄托在它的身上。”①也就是说,国家的秘密就在于,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仅仅只局限在国家这个特殊的领域中,人仅仅通过这个特殊的领域而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其结果是,在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中人人皆受奴役。这就好比在传统的基督教中,解决问题的所有希望都被投射到基督身上,人们通过基督这个中介而承认自己,结果在尘世中人的本质根本无法得到实现。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这种间接的、抽象的解决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而且是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实实在在的分裂:“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②正如传统的基督徒过着双重的生活一样,现代世界中的人们也同样过着双重的生活,他们既生活在国家中,是相互关联着的平等的公民;又同时生活在市民社会中,是相互差别的个体。“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③由此可见,现代国家在实际功能上等同于传统宗教,二者都只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的解决。作为这种抽象解决的结果,它“不得不重新承认市民社会,恢复市民社会,服从市民社会的统治”④。

(二)论现代国家对于宗教的精神的实现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代国家与传统宗教在精神实质上的内在关联,马克思还同时指出现代国家(政治民主制)实际上是以政治的形式对宗教的精神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无神论的现代国家恰恰是真正具有基督教的性质的国家。“那种把基督教当作自己的基础、国教,因而对其他宗教抱有排斥态度的所谓基督教国家,并不就是完成了的基督教国家,相反,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即把宗教归为市民社会的其他要素的国家,才是这样的国家。”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国家以世俗的、人的形式实现了基督教的人的基础。“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确切地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⑥说得再明白点,就是基督教以虚幻的方式所表达的人的主权在民主政治中以政治的形式成为了现实:“基督教的幻象、幻梦和基本要求,即人的主权———不过人是作为一种不同于现实人的、异己的存在物———在民主制中,却是感性的现实性、现代性和世俗准则。”⑦具体来说,这就意味着在政治民主制里“人,不仅一个人,而且每一个人,是享有主权的,是最高的存在物”⑧。如果说,在传统基督教那里,人的主权还只是人们关于天国的想象,那么现代国家就以政治的形式使它得到了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它以政治的方式(世俗的方式)实现了基督教的真理,是真正的基督教国家。当然,马克思同时也强调指出:“但这是具有无教养和非社会表现形式的人,是具有偶然存在形式的人,是本来样子的人,是由于我们整个社会组织而堕落了的人,丧失了自身的人,外化了的人,是受非人的关系和自然力控制的人,一句话,人还不是现实的类存在物。”⑨即虽然人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2—17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9页。

的主权在政治民主制中成为了现实,但由于它是以政治的形式成为了现实,它依然具有抽象的性质,不涉及市民社会中的人的实际生存境况。

我们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所关注的实际上是现代国家与传统宗教之间的继承关系,在精神发展的历史上,现代国家属于作为扬弃了宗教的下一个环节,它继承了宗教的精神。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在文中还特别地引证了黑格尔的相关思想,说明以政治的形式来实现人的主权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国家摆脱宗教的过程。换言之,只有当国家完全摆脱了宗教,它才能够实现政治的普遍性,才能够以政治的形式来实现“基督教的人的基础”。“要使国家作为精神的认识着自身的伦理现实而获得存在,就必须把国家同权威形式和信仰形式区别开来;但这种区别只有当教会方面在自身内部达到分裂的时候才会出现;只有这样超越特殊教会,国家才会获得和实现思想的普遍性,即自己形式的原则。”①

通过上述这两个角度的批判,马克思就明确地呈现出了现代国家的基督教性质。具体来说,这一性质的含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意味着现代国家是以政治的形式对基督教的精神的实现。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依然坚持着黑格尔主义的传统,认为国家是以政治的形式对宗教精神(即人的主权和人的自由)的实现。在这一观念的背后,是黑格尔主义的关于哲学扬弃宗教的思想。现代国家作为以世俗的形式对宗教精神的实现,属于扬弃了宗教的下一个环节,即哲学。但另一方面,它又意味着现代国家只是以异化的形式(抽象的形式)对宗教的精神的实现。在这一点上,他直接采用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思想,对现代国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政治的形式)进行批判。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国家是类似宗教的抽象,二者都属于人的自我异化。它与抽象的宗教一样,都只能带来对问题的抽象解决,无法带来对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前者针对的是现代国家的内容,后者针对的是现代国家的形式。由于有了前者,现代国家才代表着共同体的生活,由于有了后者,我们才不仅仅只有共同体的生活,而是同时生活在双重的世界中。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根本性质还是由后者决定的,也就是说,他最终是采用了类比的方法,用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思想来处理现代国家的问题。如果说,费尔巴哈用异化的批判驳倒了抽象的宗教,那么马克思在这里是要用异化的批判来驳倒抽象的国家。在对现代国家的本质的把握上,他最终与黑格尔的立场相区别,把现代国家置于宗教的环节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家的基督教的性质的双重含义相关,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也涉及了两种意义上的宗教精神。一种是黑格尔意义上的宗教精神,其含义是正面的,指人的自由和人的主权。马克思在这里往往用“基督教的人的基础”来称呼它。另一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精神,其含义是负面的,指人的自我异化。当马克思把后一种意义上的宗教精神应用于现代国家时,他还仅仅只是强调国家是类似于宗教的抽象,只能抽象地解决问题。等到他去具体论述犹太人问题的现实本质的时候,这种意义上宗教的精神(即人的自我异化)的负面含义就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三、现代国家的命运:实际的

犹太教必将战胜基督教

关于犹太人问题的实际内涵,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明确地区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德国的犹太人所要求的只是政治解放;二是犹太人身上的确存在着独特的重要缺陷,犹太人问题因此也的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第一个层次上,他反对鲍威尔把犹太人问题归结为宗教问题,强调犹太人信教和犹太人的政治解放之间并无矛盾,因为政治解放只是现代国家从宗教中的解放,不要求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彻底放弃。他关于现代国家的基督教性质的所有思考都是对这个层次上的问题的直接回应。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又明确指出政治解放的问题不是德国的犹太人问题的真正重要的方面。换言之,以北美为代表的政治解放的道路并不能真正解决德国的犹太人问题。那么,马克思为什么会做此论断?德

马克思主义●现实2012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2页。

国的犹太人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把特殊的德国犹太人问题放到了普遍的现代世界中加以考察,并进而从特殊的犹太人问题上洞见到了属于整个现代世界的普遍问题。具体来说这里主要有两个关键性的环节:实际的犹太教真正代表着市民社会的精神;如此的犹太教将彻底战胜基督教(基督宗教和具有基督教性质的现代国家)。

(一)世俗的犹太教是市民社会的精神

为了能够找到“犹太人问题”的症结,马克思首先从一般的宗教批判的立场出发,承认犹太人信仰宗教的确是一种缺陷,该缺陷的根源就在于它的世俗局限性。然后他再对犹太人的世俗局限性进行具体考察,指出其世俗局限性并不主要体现在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平等的公民权,而是体现在犹太人的世俗生活与市民社会的原则之间相互契合。也就是说,犹太人的世俗生活与市民社会的原则之间的内在亲和性才是导致犹太人信教的真正根源。关于犹太人的世俗生活与市民社会的原则之间的内在亲和性,马克思指出:“犹太人用犹太人的方式解放了自己,不仅因为他掌握了金钱势力,而且因为金钱通过犹太人或者其他的人而成了世界势力,犹太人的实际精神成了基督教各国人民的实际精神。”①这里的所谓的犹太人用犹太人的方式解放了自己,是指犹太人虽然还没有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rights),但他们实际上在市民社会中已经掌握了真正的权力(power),成为市民社会中的主导者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犹太人的世俗生活是以金钱为原则的生活,而金钱的原则现在已经成为整个市民社会的原则。于是,马克思的所有思考就集中在这样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上:首先,以金钱为原则的生活的实际内涵是什么?其次,为什么不仅犹太人的生活是以金钱为原则的,而且整个市民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都是以金钱为原则的?

犹太人的世俗生活以金钱为原则,就意味着犹太人在其世俗生活中以金钱为目的,为最高的神。也就是说,犹太人不仅信仰其传统的一神教,而且在他的世俗生活中还包含着一层宗教。马克思指出,这种以金钱为上帝的宗教是一种剥夺性的宗教,它的本质是异化。“金钱是以色列人的妒忌之神;在他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金钱贬低了人所崇奉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②在犹太人这里,以金钱为神的宗教是一种明确的剥夺性的宗教,它不仅意味着对于这个世界的剥夺,即对人和自然界的剥夺,而且也意味着对传统的神的世界的剥夺,后者集中地体现在它对于传统的犹太人所信仰的神的律法的剥夺。而这种崇拜金钱的宗教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剥夺的性质,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对人的异化。马克思直接运用费尔巴哈的异化批判的逻辑,指出了包含在这一异化中的两个环节: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异化,反过来这种异化的本质又统治了人。

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犹太人在其世俗生活中会陷入这种崇拜金钱的宗教?在现代世界中,为什么不仅是犹太人而且市民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将陷入这种剥夺性的宗教?在这里,马克思所运用的依然是宗教批判的逻辑,就像他把犹太人的一神教归结到犹太人的世俗基础一样,他又把犹太人在世俗生活中的金钱拜物教(即“实际的、实在的犹太教”③)归结到产生这种宗教的世俗基础。在这个层次上,世俗的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④。这样,马克思就把犹太人问题的实际本质归结为犹太人的世俗局限性,即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虽然曾经也许只是犹太人的现实规定性,但现在已成为了市民社会中的人们的普遍的规定性。“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市民社会完全从自身产生出政治国家,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⑤人被归结为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或利己主义),意味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2—19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4页。

着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被扯断,只剩下一个个相互分离的个体;另一方面相互分离着的个体又无法自己存活,必须以某种方式再普遍地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在传统的犹太人那里,犹太人是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被迫处于这种状态;在现代市民社会中,人们是由于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的分离而被从各种传统的关系中解脱出来。此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分裂为对立的两极:在现代国家中,是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联,是所谓的类的联系;在市民社会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分离和敌对的关系。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现代国家在根本上具有抽象的性质,因为它只把国家本身当作解决问题的场所,对于市民社会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毫不关心。于是,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也就成为市民社会的原则。换言之,就像传统的犹太人一样,现代市民社会中的人们也必须重新以某种方式再在市民社会的内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就是以金钱为中介的方式:“在利己的需要的统治下,人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活动处于异已本质的支配之下,使其具有异己本质———金钱———的作用,才能实际进行活动,才能实际生产出物品。”①这也就是说,在人与人相互分离的情况下,人要与他人发生现实的关系,就必须按照金钱的原则来进行生产。人的所有的社会性都必须通过金钱这种外在的物才能得到实现。联系到马克思对于金钱拜物教的异化的本质的揭示,我们可以说,金钱拜物教在本质上是以物的形式所实现的对人的本质的异化。

(二)实际的犹太教将彻底战胜基督教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正因为犹太精神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它终将导致对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所代表的基督教精神的彻底瓦解。而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所代表的基督教精神的瓦解,同时也就是对鲍威尔(和黑格尔)意义上的以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的否定。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必须重新开出一条扬弃宗教的道路。那么,市民社会的完成为什么会导致对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所代表的基督教精神的瓦解呢?对此,马克思的回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基督教的精神和代表着基督教的精神的现代国家是市民社会得以生成的前提。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把基督教的精神的本质看作是人的自我异化,有了基督教所开启的自我异化的逻辑,才会有该逻辑后来分别在现代国家和市民社会中的再次实现。“犹太精神随着市民社会的完成而达到自己的顶点;但是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能完成。基督教把一切民族的、自然的、伦理的、理论的关系变成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只有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市民社会才能完全从国家生活分离出来,扯断人的一切类联系,代之以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的需要,使人的世界分解为原子式的相互敌对的个人的世界。”②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的精神在根本上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使之与人相分离,被投射到一个外在的中介之上。在基督教那里,这个外在的中介是基督;在现代国家那里,这个外在的中介是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现代国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强调,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能完成。其次,一旦犹太精神获得了普遍的统治,那么具有剥夺性质的犹太精神必然将战胜和吞噬掉基督教的精神。“基督徒的天堂幸福的利己主义,通过自己完成了的实践,必然要变成犹太人的肉体的利己主义,天国的需要必然要变成尘世的需要,主观主义必然要变成自私自利。我们不是用犹太宗教来说明犹太人的顽强性,而是相反,用犹太宗教的人的基础、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来说明这种顽强性。”③在这里,马克思对黑格尔所提出的人类精神的发展顺序做了进一步发挥:人类精神的发展顺序在这里不仅有历史中已经呈现出来的顺序,即从特殊性的犹太教到普遍性的基督教,然后再到普遍性的原则在现代国家中的实现;而且还将会有一个逐渐沉降的顺序,即从抽象的基督教到抽象的现代国家再到市民社会中的实际的犹太教。马克思通过这一发挥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国家并不代表着对基督教的积极扬弃,而是对它的异化的逻辑的重演,正因如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得到的

马克思主义●现实2012年第6期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7页。

只能是这一异化的逻辑在更低层次上的重演,即以物的形式所实现的自我异化。

至此,马克思就揭示出了政治解放道路的另一个向度。在这个向度上,它和犹太人问题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它作为前提使得所有的现代世界中人都在市民社会中成为了世俗的犹太人;另一方面,一旦世俗的犹太精神在市民社会中获得了普遍的统治,它就会成为现代世界的本质,把现代国家吞并为自己的一个环节。与前文关于现代国家的基督教性质的论述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揭示出了现代国家的根本命运:它将由于犹太人问题(即世俗的犹太教的统治)的普遍化而必然地走向自我瓦解。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道路?马克思的回答干脆利落:对三重自我异化的同时扬弃,即对抽象宗教、抽象国家和世俗的犹太教(金钱拜物教)这三个层次上的人的异化的消除。由于世俗的犹太教实际上已经把前面二者作为前提包含在自身之中,所以解决问题的最终道路就是对世俗的犹太教的消除。更进一步说,对世俗的犹太教的消除又意味着消除掉世俗的犹太教的世俗基础,即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即做生意及其前提,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他的意识将不再有对象,因为犹太精神的主观基础即实际需要将会人化,因为人的个体感性存在和类存在的矛盾将被消除。”①这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真正道路在于彻底改变市民社会中的人的处境(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在于实现普遍的社会解放。换言之,哲学对宗教的真正扬弃不能被落实为现代国家,而只能被落实为真正的社会。

四、再论现代世界中的宗教问题

与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

论述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扬弃宗教的问题上,马克思在总体上依然坚持着黑格尔的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他与青年黑格尔派其他成员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他们对于该道路的现实内涵有完全不同的界定,或者说,他们对于实现哲学的具体道路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落实到“犹太人问题”上,这一差别就表现为鲍威尔把该道路理解为哲学与现代国家相同一的道路,并把它具体地落实为用现代国家来取消宗教特权;而马克思则把该道路理解为哲学与社会相同一的道路,并把它具体地落实为对现代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双重解放。把这二者区别开来的关键是对“犹太人问题”的本质的规定。在鲍威尔那里,“犹太人问题”的本质被规定为宗教(传统的犹太教),于是解决“犹太人问题”的道路就被归结为现代国家对宗教的扬弃;在马克思这里,“犹太人问题”的本质被归结为犹太教的世俗基础,即市民社会,于是解决“犹太人问题”的道路就相应地被归结为对市民社会本身的解放。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它在今天对于我们解决现代世界中的宗教问题是否还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由于马克思把犹太人问题完全归结为世俗的问题,他的这一立场一直饱受争议和批评。从总体上说,这些批评大概围绕着两点展开:首先是在对“犹太人问题”的理解上,人们批评他完全接受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对犹太人的普遍偏见;其次是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人们批评他直接采取了费而巴哈和赫斯(Mo-ses Hess)的人本主义的宗教批判道路。由于前者,《论犹太人问题》被视为“反犹太的著名论文”②,“马克思常常被不公正地指责为反犹主义”③。为了追问这一现象的根源,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t)和G.肖勒姆(Gershom Scholem)等犹太思想家特别地对犹太人的同化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在肖勒姆看来,马克思在此文中的立场代表了当时走同化道路的犹太知识分子们的典型立场:“公开地宣称放弃犹太的民族性———那些代表着犹太人的先锋队的作家们和发言人都极其乐意付出这个代价。”④阿伦特则进一步指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8页。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3页。

同上书,第74页。

Enzo Traverso,The Marxists and the Jewish Question,Humanities Press,1994,p.22.

出,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之所以会对世俗的犹太教进行无情的批判,还因为他与那批“犹太银行家们”(富裕犹太人)的立场在根本上相互对立。“若非根据富裕犹太人和犹太知识分子之间的这种冲突,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反犹批判。”①也就是说,马克思作为犹太知识分子的一员,主张彻底的同化,他既反对国家赋予“犹太银行家们”的特权,也反对“犹太银行家们”在犹太人群体中所享有的统治性的权力。

第二个方面的批评则主要针对马克思把世俗的犹太教看作是市民社会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问题》一书的作者恩佐·特拉维索(Enzo Traverso)为代表,批评者们指出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只是直接重复了赫斯和费尔巴哈的思想,远还没有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把世俗的犹太教(金钱拜物教)当作现代市民社会的精神,这与赫斯在《货币的本质》②中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都企图在以货币为原则的流通领域中找到现代社会的秘密,都把犹太人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典型体现。而赫斯在《货币的本质》中对金钱拜物教的批判又直接采用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批判的思路,把人与货币的关系与费尔巴哈笔下的人与上帝的关系直接等同。在这个意义上恩佐·特拉维索(Enzo Traverso)指出,马克思于1843年写下的这篇文章“在根本上还不是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纯粹的道德上的谴责”③。

对于上述的这些批评,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实际上都集中于《论犹太人问题》的下篇,对上篇基本上没有涉及。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今天在世俗化的处境之下来重新阅读《论犹太人问题》,更应该注意的恰恰是贯穿着上、下篇的核心线索,即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或用哲学来扬弃宗教的道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在这里真正关注的问题是宗教在以现代国家为原则的现代世界中的实际状况。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上,他所凭借的资源除了费尔巴哈和赫斯之外,还包括另外两个方面,一是黑格尔和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们的相关观点;二是托克维尔、汉密尔顿、博蒙等人关于美国社会的宗教现象的具体论述。借助于这几方面的资源,马克思明确断定在现代世界中,宗教的存在将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现代国家的原则尚未被彻底瓦解的时候,是基督教精神在现代国家和市民社会中的双重实现;当现代国家被市民社会所战胜的时候,则是宗教精神的消亡和现代世界的彻底世俗化。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因此彻底扬弃宗教的道路只能是社会解放。

关于前者,我们在前文中已经提到,马克思在论述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督教性质时,直接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现代国家是对基督教精神的扬弃的思路,认为现代国家以政治的形式实现了基督教的精神(或“基督教的人的基础”)。更明确地说,就是现代国家以政治的形式实现了人的自由和人的主权,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对基督教精神的继承和扬弃。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在现代民主制中,基督教的精神也同时在市民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在完成了的民主制中,宗教意识和神学意识本身之所以自认为更富有宗教意义、神学意义,这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来,它没有政治意义、没有世俗目的,而只是关系到厌世情绪,只是理智有局限性的表现,只是任意和幻想的产物,这是因为它是真正彼岸的生活。在这里,基督教实际表现出自己包罗一切宗教的作用,因为它以基督教形式把纷繁至极的世界观汇总排列,何况它根本不向别人提出基督教的要求,只提出一般宗教而不管是什么宗教的要求。宗教意识沉浸在大量的宗教对立和宗教多样性之中。”④也就是说,一旦宗教摆脱了为政治服务的任务,宗教的精神就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具体而言,宗教的精神在这里主要有两重内涵,它一方面指彼岸精神,表达着人的理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指普遍性的精神,最明显地体现在基督教身上,具体地表现为市民社会中宗教的多元和对立。

马克思主义●现实2012年第6期

①②

③④[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110页。

该文公开发表于1845年,但写于1843年,原打算与《论犹太人问题》发表于同一期的《德法年鉴》上。

Enzo Traverso,The Marxists and the Jewish Question,p.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179—180页。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宗教现状的了解,实际上已经把握住了现代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内涵。在这一点上,他远远地超出了鲍威尔,倒是更接近黑格尔当年的立场。关于现代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鲍威尔的立场激进而简单,他坚持一方面对宗教的彻底扬弃,另一方面又认为我们凭借着现代国家就可以达到对宗教的彻底废除、实现哲学。马克思在这里则指出现代国家在双重的意义上需要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支撑。一方面,现代国家所实现的是基督教的真理,因此它需要以整个基督教的传统为重要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现代国家也同时需要来自市民社会的宗教精神的支撑,因为只有在这种宗教精神的支撑之下,现代国家才能被人们认作是实现关于人的自由的真理的场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已经看到了在美国作为公民宗教的基督教对于其民主制国家的重要意义。或者说,他以美国的宗教现状为背景,更加能够理解黑格尔本人关于宗教的复杂的立场。黑格尔一方面强调哲学对宗教的扬弃,另一方面又同时看重基督教在德国对于维系统一的现代国家的重要意义。

但在现代国家和宗教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的立场又与黑格尔根本不同。他通过思考犹太人和现代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洞见到现代国家与抽象宗教之间的这种相互支撑关系必将被瓦解。作为结果,无论是现代国家的原则,还是抽象宗教的精神都将衰落,现代世界将成为一个彻底世俗化的世界,或者说世俗的犹太教将成为统治一切的原则。从《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一判断主要从两方面得到支撑。在理论上,它根基于马克思的独特的宗教批判思路,即把宗教归结为宗教的世俗基础。在现实生活上,它根基于犹太人的独特生存境况,即犹太人虽然没有被赋予平等的政治权利,但他们实际上在社会中具有统治性的权力。通过对犹太人的独特的生存境况进行分析,马克思看到了市民社会的又一层内涵,即市民社会中的人们不仅仅是相互分离的个体,而且他们之间还建立起了以货币为中介的普遍的联系。以此为基础,他直接地借用了费尔巴哈和赫斯的思想,在市民社会的领域之内揭示出了又一层宗教关系,即人与货币之间的宗教关系。在这一层宗教关系的作用之下,现代国家和抽象宗教(以基督教为代表)之间的关系就难以维系了:在市民社会的领域内,金钱拜物教将必然地挤压掉抽象宗教,而抽象宗教的精神的衰落又必将带来现代国家的衰落。在这个意义上,世俗的犹太教必将彻底战胜基督教。

因此,《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最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透过对犹太人命运的考察,深刻地把握住了现代国家的命运和宗教在现代世界中的实际处境。在扬弃宗教的问题上,它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揭示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艰巨的任务,即在这个世俗化的世界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对宗教的积极的扬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1843年之后的马克思和20世纪初的又一批犹太知识分子们(布洛赫、本雅明等)都在试图解答这一难题。马克思的用力点在于对市民社会的分析,即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秘密的进一步揭示;布洛赫、本雅明等人则还提出了另一条线索,即面对着资本主义的拜物教,为了实现对宗教的积极的扬弃,我们是否需要与传统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再度联手?①

(责任编辑:刘海静)

再论马克思的扬弃宗教的道路

①Walter Benjamin,“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in

Walter Benjamin,Illuminations,Schocken Books,2007,p.253.

论马克思对哲学的扬弃

论马克思对哲学的扬弃 邓晓芒 《莱茵报》 内容提要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写作时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时期、 写作时期这三个阶段中深入认识到:哲学在现实生活的批判 和能动的实践中日益意识到自身固有的实践性;哲学已扬弃 为不再是与现实对立的形而上学。这种哲学的扬弃是实现马 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惟一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的扬弃 作者邓晓芒,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众所周知,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最高阶段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在他那里,艺术在走向宗教的过程中衰亡下去了,宗教虽然在被哲学所超越时反过来使哲学成为了“理性宗教”,但实际上也落在了哲学后面,哲学(实际上是黑格尔自己的哲学)成为了最终的绝对真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环节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地旋转”,是“在自身内部转圈子的抽象活动”①。显然,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一员的青年马克思很早就意识到黑格尔哲学的这一封闭性,并试图寻找突破点和出路,酝酿着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超越,也即对一般哲学的超越。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131页。

《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马克思对一般哲学的超越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博士论文时期(1839—1841年) 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时期就已经表现出对黑格尔哲学的极强的反叛性和批判性。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有关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原子论)的差异问题,这一选题本身已体现出对黑格尔无所不包的体系的超越。一般来说,黑格尔对伊壁鸠鲁的评价很低,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竟认为“他的学说并没有超出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的范围”①。即使对伊壁鸠鲁的独特的原子“偏斜”学说,黑格尔也不屑一顾,说它只是“一种极端任意的虚构”,“造成一种只是表面的、对于原子来说并不是本质的统一”,它使得“一切产生都是偶然的结合”;还说他的自然哲学中的个别性思想“本身很可怜,是一种各式各样的观念的无思想的混合,因此完全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思想”②。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强烈批判精神便突现出来了。马克思称赞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③,因为他从感性的立场坚持了(个别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④。通常人们把伊壁鸠鲁看作“仅仅是德谟克里特的一个剽窃者”⑤(也许是“为尊者讳”的缘故,他没有提黑格尔的名字,而只举出莱布尼茨作为这种意见的代表),马克思却从“对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所引起的困难”入手,论证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超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的重要的特殊意义,即只有偏斜运动才真正“表述了原子的真实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这是“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的一条超出决定论的解放原则⑥,所以“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就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的结构”⑦。其实我们也可以说,马克思本人正是试图借重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所表达的个别自我意识的自由,来打破黑格尔绝对精神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冲出决定论的樊笼,展开哲学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或者说,让自由的哲学到现实世界中去干一番事业。 的确,马克思所揭示出来的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内在矛盾正是原子偏斜原则与客观存在(自然界)的矛盾,或者说,是“原子概念中本质与存在的矛盾”⑧(因为客观自然界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当“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被设定为“绝对原则”时,它就与外部世界处于誓不两立的对抗和矛盾中,而不能容许自己被吸收进客观世界、成为“抽象的、普遍的自我意识”(像黑格尔体系中那样);然而,抽象的个别自我意识如果要摆脱其抽象性,成为具体的、实在的,它就也不能像伊壁鸠鲁那样仅仅停留在主观孤立的、自我封闭或者说“在自身中反映自身”的宁静之中,而必须把自己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中实现出来;但“凡是伊壁鸠鲁的原理将得到实现的地方,则这个原理对于他便不再具有实在性了”⑨,反过来说,只有个别自我意识丧失自己的实在性而能动地投身于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它才能把自己实现出来;个别自我意识在其现实性上是一条自我否定的原则。 这正是青年马克思对哲学的理解。正如他在博士论文的注释中说的:“当哲学作为意志反对现象世界的时候,体系便被降低为一个抽象的整体……哲学体系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反映的关系。哲学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所鼓舞,其余方面就进入了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及关门主义被打破了。那本来是内在的光的东西,就变成为转向外部的吞噬性的火焰。于是就得出这样的结果: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0、63—65页。 ①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241、197、214、217、223、241、258页。

犹太人苦难与成功的背后

犹太人苦难与成功的背后 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在历史的长途旅行中迷失方向将近两千年的民族。1813年的流离失所,1813年的颠沛生涯,寄人篱下,受人奴役。岁月的流逝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古老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同样是这些备受苦难的人们,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或许是一种必然,一种沉默了两千年之后悄然觉醒的必然,曾经我们感叹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六天内击败六国的奇迹,我们惊叹大军压境的时刻竟还有大批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飞回战火不断的以色列。 炼狱般的考验泯灭不了他们心中亘古未变的信念。迷失了两千年的民族终于在晨曦中找到了回家的路。 或许是在摩西带领族人回到故乡“迦南”的途中,由于他们无节制的纵欲,他们受到了耶和华的惩罚,从那以后,他们紧守着自己的律法,不敢有半点逾越。同时,他们深深地相信,只要他们虔诚地侍奉上帝,在困难的时候,上帝会派使者来帮助他们的,就像当年的摩西一样。 当他们在埃及沦为奴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始终相信,救世主终有一天会来临,或许,正是这种强大的信念支撑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即使,他们的双腿深深地陷在泥浆里,即使,他们的双膝重重地砸在埃及金字塔前,他们也不曾屈服,或许正因如此,当希望来临,曙光渐近的时候,他们更加欣喜,他们更加相信,上帝无处不在。 是什么造成了犹太人的苦难?是全世界不同民族对犹太人的排斥,还是由于希特勒这类极端主义者的残暴。又是什么成就了犹太人的成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逆境的激励。在我看来,一切追根溯源,或许是他们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是他们对自己心中信念执著的追求。 在犹太民族被大国欺压的时候,他们流浪到世界的其他地方。这时,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他们只信奉自己的神灵,这种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信仰超越了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但正是他们这种拒绝向诸神献祭的做法使得他们被当地的居民排斥。同时,犹太人一点也不崇拜偶像,这毋庸臵疑地引起了世俗皇帝以及各个贵族的不满。这样,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同时不被社会的两大阶级接受,这无疑为他们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其实,他们并没有错,他们只是坚持了他们的信仰而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作者: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它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宗教工作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对宗教的认识和分析不能仅从宗教本身出发,不能单纯用精神性的因素去解释宗教现象,要到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质,要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出发来认识和说明宗教。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发展,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找到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宗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能动性,要认识到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并把握其规律,从而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及其消亡条件、宗教的社会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原则等。这些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它的精髓。 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采取了幻想的方式。宗教以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反映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神圣化,使之成为主宰人们日常生活的支配力量,这是宗教之为宗教的根本,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较大,经济基础对它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同政治、法律、道德等因素相交织,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突现。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社会历史中探寻宗教的起源,认为宗教是在原始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自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原始观念中产生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

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一)

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一)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Abstract:Humanisaprocesswithhistoricaldevelopment,andtheclarityofitssubjectivityisalsoahistoric alprocess.Indifferenthistoricalcircumstances,philosophersendoweditwithdifferentconnotations.O nthebasisofpredecessor'sachievements,Marxappliedhistoricalmaterialismtounderstandsubjectan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 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 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 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犹太人问题何以成为

犹太人问题何以成为“当代的普遍问题”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解读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对鲍威尔有关犹太人问题的批判, 探讨马克思思考犹太人 问题的两个维度, 即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和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并通过剖析马克思与鲍威尔以及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别, 进而清理马克思对传统思辨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启蒙哲学的内在批判关系。 历史上, 犹太人问题主要是以肇始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神学冲突的“反犹主义”形式体现出来的, 伴随着基督教文化渐成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 “犹太人”被赋予了“恶”的文化品性和身份特征, 并一度被迫生活于“隔都”之中。经历了上一个世纪的法西斯大屠杀之后, 犹太人问题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核心问题。人们意识到,犹太人问题远不只是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问题,也不只是启蒙运动的伴随性问题, 而是当代精神文化的主题。霍克海默、阿多尔诺甚至于断言: “犹太人问题实际上是历史的关键所在”犹太人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性问题。犹太人问题同样是马克思特别是早期马克思思考的核心问题。与布鲁诺·鲍威尔有别, 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把“犹太人问题”看成是“当代的普遍问题”, 而是在对问题本身的细致剖析中揭出犹太人问题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对鲍威尔的批判性分析中贯彻了对传统思辨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启蒙哲学的内在批判, 从而使犹太人问题转变为“当代的普遍问题”。马克思所谓的“当代”, 当然是指当时所处的19 世纪40年代。但是, 正如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构成了整个当代思想的开端, 而马克思在犹太人问题上的思想转换, 恰恰也蕴含并且开启了马克思犹太人思想的当代性, 包括与当代有关犹太人问题的思想的批判性对话。但是, 就目前的学术进展而言,开启这一当代意义并展开批判性的对话, 还需要认真解读马克思的相关著作别是《论犹太人问题》, 藉此推进和深化犹太人问题的当代研究。 一、文本解读 关于犹太人问题的争论是马克思对鲍威尔的第一次公开批判, 也是马克思与鲍威尔以及整个青年黑格尔派, 乃至于黑格尔思辨哲学公开决裂的标志。应该说, 马克思和鲍威尔都认为犹太人问题具有普遍性, 但分析问题的路径不同, 得出的结论也截然不同。 (一) 宗教批判、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 按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理解, 19世纪40年代的普 鲁士德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 在宗教上坚持“正统教派的虔诚”。[ 2 ] ( P220)德国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宗教和政治领域, 但由于政治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 所以主要的斗争就是反宗教的斗争, 从而间接地也是反对政治的斗争。“斗争依旧是用哲学的武器进行的, 但已经不再是为了抽象的哲学目的; 问题已经直接是要消灭宗教和现存的国家了。”[ 2 ] ( P221)因此, 对犹太人题的讨论也应当首先纳入宗教领域, 进而关联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马克思明确指出: “德国的犹太人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没有得到政治解放和国家具有鲜明的基督教性质。”[ 3 ] ( P165)因此“就德国来说, ??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 鲍威尔共有的理论前提 鲍威尔在1843年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 他认为, 犹太人问题之所以超出德国而具有普遍意义, 是因为它体现了“宗教对国家的关系问题、宗教约束和政治解放的矛盾问题。”[ 3 ] ( P165) 一方面, 犹太人的本质是犹太教的狭隘本质, “他那犹太人的和狭隘的本质最终总要战胜他的人的义务和政治的义务, 偏见始终存在, 尽管普遍的原则胜过它。”[ 3 ] ( P166)犹太人不为德国的政治解放奋斗, 却要求享有政治权利, 获得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 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 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 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会计学院注册会计是专门化三班32010041530 李桂莲 内容摘要: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本质,社会功能三方面进行论述,随着宗教的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也有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对其简要分析。最后对宗教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正面评价。 自宗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人们开始了对宗教起源、本质以及社会作用的科学的探索。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至高的神佛的崇拜,而是以人类认知、社会功能的角度上对宗教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研究。我们说在18、19世纪一些无神论者,如狄德罗、霍尔巴赫、费尔巴哈,之前,人们对宗教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的本身,即它自身的内容。他们所阐述的只不过的是针对于教义、神的启示、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宗教仪式和戒律更加详细的解释。在那一时期,神的存在、宗教的起源与本质,从来不是神学家们和经院学者们所讨论的主题。而狄德罗、费尔巴哈等人的贡献就在于:他们站在人类认知的角度上,即宗教的思维形式,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根源与本质并做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这一进步使人们对宗教的研究从仅仅局限于其内容上升到了对人类认知能力以及宗教的思维形式研究的高度。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宗教学它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学说这才真正诞生了。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则被称为世上唯一科学的宗教观,“它将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原理彻底贯穿在社会历史领域,对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理论的说明。从而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最后一个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马克思将宗教这一上层建筑的范畴归于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即宗教的最初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由于知识匮乏的原始人在物质生活中见到的不可理解而又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在常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在原始人间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简单的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给人格化,从而在原始人脑中出现了万能的神并加以崇拜。马克思的理论本来颇为精彩,可惜的是,后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神秘感时将其简单的归为人类对危及自己的自然力量的恐惧,这就造成了他们攻击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口舌。他们割裂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另一因素——正像亚理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求知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本身就有探索和研究未知的、神秘的世界的本性,这种本性并不因为人类知识的多少而有区别,人类凭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世界以及宇宙的本质本身就是无可非议的。正如原始人用他们的知识将世界描述为神的创造,而现代的人们用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的起源一样。这两种探索动机的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受了人类渴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求知的本性的引导。而当知识不足时,人们通常会用先验的抽象思维来弥补,否则的话,人类会对自己未知的知识领域不感兴趣,而不对自己的抽象思维加以运用,人类就不会是拥有求知性的人类,而真正的知识也无法获得。一般来讲,对未知的神秘的事物的研究,正是宗教和哲学的领域。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批判与继承

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继承与发展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19世纪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而创立的。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予以革命改造和科学论证,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从而发生质的飞跃,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一、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盛行于19世纪初期以欧文为代表的西欧。 总体而言,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理想社会应该建筑在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空想社会义者反对资本主义,并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是由于人类在道德和法律上犯了错误,背弃了人类的本性的缘故,他们的目的是要消灭这种错误,从而纠正资本主义社会的错误 具体来说,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有: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确信资本主义应当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认为经济自由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批判雇佣劳动制度,接露私有制的缺点,认为私有制是一切阶级之间纷争的根源;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主张公有制。 空想社会主义对当时的人们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呼唤社会公平公正方面有着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早期,又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支撑,所以其有很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但他们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因此,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不是基于对这个社会的基础和内在矛盾的科学分析,而是提倡追求正义。 2.其次,他们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同情无产阶级的疾苦。但是,却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再次,他们虽然要求改变旧的社会制度,提出理想社会的构想。但是,又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企图通过说服教育、示范等方法来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但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幻想依靠资本家的帮助来实现未来的理想社会,从而使他们的主张必然成为永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犹太人给我们的启示

犹太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最精明、最勤劳、最坚忍。他们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0.3%,但却赚取了世界上30%的财富,获得了世界上17%的诺贝尔奖。他们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引导着世界先进科技与文化方向。——他们是谁?——他们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确是一个极为特别的民族。在美国历史上200名最有影响力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在美国名牌大学教授中,犹太教授占三分之一;在美国律师中,犹太律师占四分之一;在美国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6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有18名;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有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有27名;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摩根、格林斯潘、巴菲特、红色资本家哈默、壳牌石油大王塞缪尔;报界之王普利策;美国钢铁大王库恩·洛布;通讯之王路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威廉·利;美国全美广播公司总裁萨尔诺夫;纽约时报创办者雷蒙;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米高梅、派拉蒙、斯皮尔伯格;英国报业巨头马克斯·韦尔;控制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荷壳牌公司创始人马库斯·塞缪尔;南非大富豪巴纳特······有人说全世界的财富都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的财富都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三大思想家,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杰。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唯物史观,这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新思路,新方法。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这三位思想家分别在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和心理学三大领域作出巨大贡献。从哲学上讲是分别在天人情三大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们三位都是犹太人。 以上这些足以说明犹太民族绝对是一个特别的民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人,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那么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犹太人杰灿若繁星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追溯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中或许可以找到些许答案。 犹太民族发源于古代西亚闪米特的一个支脉。公元前18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其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迁徙到迦南,被称为希伯来人,意即“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为躲避自然灾害迁徙到了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3世纪末期,又返回迦南,于公元前11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大卫王时夺取了耶布斯城(耶路撒冷古称),并将首都建成在城南的锡安山上。从此,耶路撒冷成为历代王国的首都。因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和犹太人向往的圣地。公元前926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在其后数百年中,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被镇压后,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从公元7世纪起,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逐渐以阿拉伯人为主。在将近2000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来自居住国的各种歧视和迫害,反犹排犹活动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极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的屠刀之下。18世纪,欧洲犹太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开始争取犹太民族的解放。19世纪,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体系,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中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地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就必须依次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正确转化,并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转化中的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系统中,实事求是方法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而是作为根本方法始终贯穿于具体方法当中。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是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意义的。它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因此更有助于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的科学抽象性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性可以有效地创建或改进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更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真正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向实践的转化。我们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目的就是通过实践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世界观实践基本方法转化

第一章研究目的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说是真理,是因为它总是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遵循科学精神,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深入分析,是为了能够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弥补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为了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为了更直接地指导实践。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更多的是着重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者说是研究某一个或者两个具体方法,也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相对独立性、辩证本性以及它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主题的转化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实现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求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生活,回答现实问题,全面地审视历史发展,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精密地梳理历史逻辑、准确概括历史规律,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专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对象:二年级各专业学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认识的来源、本质。 2、探讨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实践观的引入,理解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4、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通过对真理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 教学难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其一,实践是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二,实践的总和才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三,实践检验与正确理论(人类理性)和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9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论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的认识,思想的思想。认识论要研究认识的来源、对象、性质、本质,认识过程,认识活动的规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等问题。本专题主要分三讲,主讲前两讲,第三讲自学。 第一讲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它将认识本身当作对象,反思自身。 一、认识的过程:从经验到理性

1、认识从哪里开始?---从实践到认识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人的想法、意见、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等属于思想、认识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进入现场,调查研究,用五官去感知,接受各种信息,搜集感性材料。基本方式:观察,试验,走访等,由此获得感性认识。 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人有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这些器官是人与对象之间的桥梁和通道。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各种感觉。感觉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每一感觉反映事物某一个方面的表面特性,而知觉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表象与感觉和知觉不同,感觉和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事物引起的;而表象则是对曾经感知过的而此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这一发展,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事物的当下反映到事后的回忆再现。在表象中,认识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即表象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事物,它舍去了过去感觉和知觉事物的一些次要特性,留下对自己比较重要、比较有意义的特性。这说明表象已经开始有概括、抽象的萌芽。但是,表象并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范围。 感性认识是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它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就是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二是具体性,就是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断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越来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认识是什么”这一问题,认识论中历来都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从犹太教教义特色看西方的信仰

从犹太教教义特色看西方的信仰 摘要:犹太人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近现代,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方面更是取得了超越其它所有民族的非凡成就。本文试从作为犹太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犹太教教义中探索西方的信仰。 关键词:犹太教教义信仰 正文: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对世界两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很大的影响,基督教原本就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这两大宗教的很多教义都受到犹太教的影响,其中一神信仰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犹太教提出的一神论是最早的、系统的,而且是彻底的一神论思想。从多神到惟一真神,是历史和宗教的共同发展历程。一神思想的出现,将原本无序、纷乱的世界统一为和谐有序的世界,“赋予世界以目的和意义,使得世界从沉迷中醒悟。” 一神论思想的确立也是犹太教确立的过程,“是犹太民族的独特创造,也是犹太教的本质。”这种一神信仰即使到后来希腊、罗马入侵巴勒斯坦时也未曾改变。一神信仰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而又多变的过程,既是耶和华从部落神、民族神上升到世界神的发展过程,也是偶像崇拜与反偶像崇拜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惟一的宇宙之神——耶和华,排斥了其他神。圣经中有许多类似的语句明确表达了一神论思想。根据犹太教的教义,上帝的本质和特性也是独特的,就已知关于上帝的形象如下: ⑴超验性:上帝超越宇宙而存在,是一种最高的超自然的精神实体,是无形的; ⑵永恒性:上帝自有永有,不生不灭; ⑶全能性: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创造万物,主宰宇宙; ⑷善恶同源性:人们服从他即是善,违背其意志则为恶。 除此之外,犹太教的上帝信仰还是非偶像崇拜的。“摩西十诫”第二条规定不可制作并敬拜偶像。在《出埃及记》中严格规定: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犹太人认为雕刻偶像并加以跪拜是一种邪恶,上帝“自有永有”,具有抽象性,无法具体化为一种普通的形象,制造并雕刻偶像都是虚空的。禁止偶像崇拜也与犹太人所处的境遇有关:犹太人一直处于强国的夹缝之中,危机四伏,而这些民族都是崇拜偶像的。因此,犹太人不得不以禁止偶像崇拜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保持民族的独立性与统一性。 总之,当周围的人们还处在对木石雕刻的偶像崇拜时,犹太人却已开始信仰一个抽象的理念——上帝,并排斥其他神灵。这种一神信仰所反映的,正是犹太人追求民族独立与统一的愿望。虽然犹太教宣称耶和华是宇宙之神,是全人类的上帝,但自身的民族主义观念却与这种“大同世界”的思想发生了抵触。这种矛盾在以选民观为框架的神学体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选民思想立足于一神信仰,推演出契约论、救赎论等思想,从而构筑了犹太教的神学思想体系。犹太人认为其先民希伯来人与上帝立约,是上帝的选民,而其他民族不是。事实上这种选民思想的诞生还是源于犹太民族悲惨的民族境遇: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饱受苦难,这就焕发了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渴望并幻想一个能够拯救他们脱离苦难的超自然力量出现。同时,这种选民思想又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观念色彩。一方面,宣称耶和华是世界之神,任何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受到上帝的庇佑;另一方面,长期的悲惨境遇又使得他们对异族怀有强烈的敌视态度,产生排斥情绪,充满了矛盾。犹太教未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