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塔城地区第二中学帕丽达·哈斯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高中会考当中的主要科目。因此,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率已经成为现今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解决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副科身份易被忽视。由于我国当前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首选。然而,一考定终身中的“考”中不包括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纳入高考中,从而使得学生和学校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

2.学生水平多样,学习目的层次较低。当前,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与网络较早,对信息技术理解掌握较多,但大多数学生依然把信息技术课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就是娱乐的工具,将学校网络机房当作是放松自己、玩游戏的地方,学习目的定位在会考过关,与《课标》要求差距很大。

3.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发展相脱节。尽管信息技术课程己开设多年,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课程设置各不相同,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课本知识明显老化,落后于时代发展,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4.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试化的教学目标也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手段,对学生仍然采用了先理论灌输、再进行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觉主动钻研的劲头不足,激发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1.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不仅是学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是每个社会个人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因此,必须逐步确立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应有的工具学科地位,借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作为其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

2.校本教材与课程教材相结合,增强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教材不贴近一线教学实际是教材枯燥、不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建议教材必须“以人为本”,要在照顾会考应试的同时,结合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教材。还应在正规教材的基础上,按照本地区学生的综合水平,编制适合本区学生的课程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初中内容的衔接,形成有层次、有提高、有拓展的系统化信息技术教材体系。

3.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分层次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首先,要按

照教学内容区分层次,把高中信息技术应试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作为必修课,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其次,要按学生特点区分层次,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个性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快的走得更远,让慢的也能有所进步。第三,要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要利用任务驱动法与主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探索、研究,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第四,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在教学的方法和目标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素质。针对信息技术课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体系。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主动学习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新知识,保持自身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先进性,从而适应科技与时代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第一阶段(至2002年11月)研究报告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由于我省在今年(2007年5月)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信息技术会考,使信息技术课在高中的受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这门课还没有被列入高考科目中,所以在很多学校信息技术只是形同虚设,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课题组成成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等方式在广大师生中讨论了现阶段的教学现状,现将调查结果列出如下: 表格1(自己设想的,不知可否) 调查目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情况 调本对象:全体高一学生 问题及结果统计: 表格2(自己设想的,不知可否)

调查目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情况 调本对象:全体教师 问题及结果统计:(有待补充) 一、实验表明: 1、虽然说大家都一致认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是未来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但是,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唯一首选。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的学校将建立微机室、校园网仅仅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学生将进入微机室上课当作放松自己、玩玩游戏的好去处。信息课、信息课教师在普通高中的地位都比较低下。这显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是不相符的。 2、由于我国城乡家庭经济条件上的差别,使得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给教师上信息技术课带来很大的困难,讲得太简单,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感兴趣,讲得稍微复杂点,一般农村家庭的学生一点也接受不了,因为他们根本连鼠标还不会用。 另外,现在不少地区包括我校所使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其内容大多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笔者的角度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一些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中学生;教学方法 在当今,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笔者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在此要浅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

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而新课改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交互的;在此前提下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淡化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与音乐、美术、英语、物理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在加强教学整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如果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那么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提高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在选择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的教师,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基础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第二,如果学校真的没有或是只有少数教师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或是信息技术基础比较好,那么学校就要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调查方法: 通过听课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沟通、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和学校领导沟通、了解学校计算机房及网络配置情况。 调查对象: 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人员(教师、领导等)以及部分学生,课件、机房、网络的软硬件设施等。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存于的问题,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就问题提出关联的解决办法。为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全的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进壹步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等)和评价方式的运用。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表达和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信息技术课是于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于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积极地响应号召,但于实践的过程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于实习期间,对实习学校以及附近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存于多发明方面的问题,总结归纳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素质教育的思想虽然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各个学校纷纷加大了教育的力度,可是信息技术教育于中学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分数至上”的思想于许多学校仍根深蒂固,不少学校、领导仍是将学生的所谓“主科”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仍是家长对壹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于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均不愿投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均不会很重视。由此造成信息技术课只是壹个副科、形式,遇到和主科冲突的时候不得不让步,主科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时,直接占用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于教学过程中,推祟的是“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汇编七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忙碌的工作,总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一学期可以说是充实的、丰富多彩的: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更关键的是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及方向。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优良方针;在教学工作中,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初,本人有幸至黄山参加省级研修班,听娶学习了专家、优秀同仁的报告、讲座及同课异构,我认真领悟、借鉴、创新,不断将丰富的知识及经验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自己不断地学习与进步,我还参加了今年宿州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知识也丰富了不少,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知识不熟练,稍有欠缺,这一

点给了我很大的警示。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站稳脚跟,实现自身价值,但总是想法多于实践,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自己。我将铭记这次教训。 另外,我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完善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汲取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省评审组的认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明白存在的问题,既然是教学博客,不仅要与同行同事们交流,还要与学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的学习。经验来源于学生,还要运用到学生中去,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方法。 1、探索适合本地的讲练教学法 皖北地区学生普遍起点低,基础差,高一学生仍然停留在“画图”、“翻纸牌”阶段,甚至部分农村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试想,连最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都不具备,那么非零起点(粤教版)教材上所涉及的“活动”等就无异于“空中楼阁”。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教学方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讲多练”,“边讲边练”。“边讲边练”可以完全满足“多讲多练”的全部要求,并且和“45分钟”不发生冲突——教师理论上可以“讲”组45分钟,学生也可以“练”够45分钟! 2、充分发挥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的优点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11-01-18T11:08:44.890Z 来源:《中国校园导刊》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张凤华[导读] 计算机作为一种不再新鲜的新兴事物,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摘要】:计算机作为一种不再新鲜的新兴事物,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慢慢成为关注的焦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本文根据多年计算机教学的 经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简单讨论。【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必须要有新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新的学科特色。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满足他们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一名信息技术的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1)工具性:就像语文识字和数学加减乘除一样,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得到广泛运用,成为每一个人工作的必备工具;(2)变化性: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信息技术也一直在以较快的速度更新,许多新的内容将在本学科内出现;(3)技术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课程开设分别在理论和技术应用领域进行知识传授,都体现出一定的技术性;(4)实用性:不论是现在的学习生活,还是以后的日常工作,计算机信息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科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接触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实现应用创新的目标。 一、合理安排课程,积极答疑解惑 作为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抓住中学生喜欢获取新鲜知识的特点,设计的教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造的氛围。例如在讲授word、excel等office软件的基础知识时,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上机操作,让他们进行自我摸索探新,锻炼思维和学习方式。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比例1:1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增加上机的时间。面对新的事物,学生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无穷无尽的,教师首先要正确的面对这些提问,尽管其中的某些问题会显得幼稚。然后教师应该对提问的学生积极地解疑和引导,努力开拓学生思维,往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二、布置独特作业,进行个性化考核 说到底,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对一个学生的评判不能只靠一次笔试或机试,因为这样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创造性和求知欲的扼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让中学生对网上的精彩页面和动画视频念念不忘,我们可以“牺牲”一点静止软件操作的课时,增加一些动态软件的教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学生在学过word、画图等之后也能自行设计制作出一些名片贺卡,但对自己从小就钟爱的动画片却知之甚少。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动画的制作呢?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掌握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又可以触及一些稍微有深度的新软件。在教学实践中,Flash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他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发挥创新精神打下了基础。布置一些简单小动画制作的作业,可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让他们发现其实网上的东西并不复杂。他们充满信心地进行自我实践,加深了知识印象,也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会动的新年贺卡来进行考试。改变千篇一律的试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地通过所学的各种知识和实践去完成考试内容,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虽然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确是一门高速发展变化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前进的灵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创造从问题开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王克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五种“流行病”及其防治[J].中国电化教育,2008,(03) [2] 韩正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 [3] 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4] 蔡海珠.课程改革中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师),2008,(04)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第二中学)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及评析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利用表格数据生成图表的一般方法。 ⑵通过添加趋势线能够预测数据。 ⑶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能够选择适合数据分析的统计图表。 2、过程与方法: ⑴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生成某种类型图表的步骤和方法。 ⑵在观察、对比、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方法学习。 ⑶在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准确获取信息资源并按要求组织资源。 ⑷以实际数据警示学生关爱眼睛、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胆量、鼓励、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 感,树立自信心,同时渗透德育思想。 ⑵让学生体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统计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添加趋势线,难点是选择数据源、图表类型。通过应用网页教学软件,突破了重点和解决了难点。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第6课图表的生成、修饰及调整》是顺义区实验教材初中版第2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这一课内容有常用的图表类型、创建图表、预测数据和图表的修饰及调整。由于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及创建图表,并能够根据图表预测数据。利用图表的直观性,可以较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实际需求的日益增长与软件的不断更新,现在Excel中提供了很多的图表类型,但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图表:柱形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扇形图)。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占重要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5-08-24T14:18:20.910Z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6月作者:冯波[导读]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三中学我们绝对不能忽视高中这个更高层面学习的准备阶段,在效率、资源、政策和师资等方面不断的完善和到位的情况下,相信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迈入更规范和更快捷的发展阶段。冯波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教学活动时时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对高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只作为应用水平测试科目,成绩达标即可,不加入高考总分。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差。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让学生接受和深刻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是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认为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创造性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确实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现状对策 信息技术是现在中小学教育课程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社会人才,各个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方面都非常重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因为其是进入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层次不齐使得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1.1 重视程度不够。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对高中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虽然现在很多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注意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还是高度重视文化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对信息技术这种操作性强,高考中占分数不多,甚至不占分数的课程不加关注,造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的开展停留在形式上,而对教学的效果关注度不高。教师受到教学压力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同样是忽视了信息技术的教学。 1.2 教学内容不恰当。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变化较快,相应的信息技术教科书更换就比较频繁。然而调查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发现,很多教材没有融合新的技术的教学,没有与科技的发展接轨,明显的出现教材落后的状况。同时研究发现,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差别较大。另外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同一所高中学生的来源背景不同,他们对信息技术掌握的基础也不一样,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该具有针对性。 1.3 教学组织形式太贫乏。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对教学的开展和效果的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动手性和动脑性强的课程,学生要具有足够的动手操作时间,具有丰富的实践机会,才能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研究发现,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通过 ppt 演示教学内容,学生跟着进行操作。班级授课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学资源,但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造成了一部分学的好,一部分学的差的情况。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策 2.1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我们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把要讲解的知识做成动画课件,上课时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授课,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听课效率。另外,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文本信息的输入、设计版面、课件制作等比赛活动,对优等生进行创新设计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果。教师对好的作品进行全班或者全校展示,这样对获奖学生是个鼓励,对没获奖的学生也有鞭策的作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2.2 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教学时,鼓励比较优秀的学生承担“小组长”的责任,本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由这个小组长来负责,及时检查反馈。这样教学的原因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任务较重,知识点繁杂,但课时较少,所以教师一个人很难应付,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重点指导几个优秀学生,叫他们指导本组学生一起巩固所学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互帮互助,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改变教学模式,提倡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了几个学习任务,由学生小组分头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网页制作单元的训练时,可以出示几种初步的设计模块,由学生自己设计添加信息,设计出完整的网页,看谁设计得科学美观,实用性强。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构思、设想、制作、试运行等。通过合力攻坚,两个星期后,进行课上展示,很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简直是大饱眼福,出乎意料,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无形中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4 巧用课件资源,突破教学难点。学生比较喜欢动态的信息,尤其是动画的运用,能够化解教学难点,使难懂的知识点简单化,复杂、抽象问题直观化。因此,运用动画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例如,在讲解有关 Flash 动画的制作时,可以不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是播放了自制的 Flash 课件,通过对自制课件的制作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有关 Flash 软件的菜单、工具箱、时间面板等使用方法。这样教学,从实际应用出发,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关知识,很容易突破教学难点,轻松掌握工具箱、时间轴、面板等的含义和用法,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本世纪必将是一个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希望自己的社会成员处在落后的位置上。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高中这个更高层面学习的准备阶段,在效率、资源、政策和师资等方面不断的完善和到位的情况下,相信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必将迈入更规范和更快捷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2 叶文林.运用恰当教学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4) 3 谈恩兵.基于有效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2)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三中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认为是废品的都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②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③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④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观察对象,培养能力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例如: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它们的不同性质决定着不同用途。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o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存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窠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的处理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知识与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考试目标 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开展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要求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制订以下教学常规,是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一种规范和指导,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运用。 一、讲授课 信息技术讲授课应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讲授课一般包括:导入、正课、练习(活动)、小结四个环节。 1.复习引入: 引入新课方法很多,如复习相关旧知识引入、创设信息技术发展情景引入、创设问题情景引入等。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应注意,充分利用新课的引入过程,提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的支撑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迅速进入状态。 2.新课讲授: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亲历知识与技术的形成过程,“亲历”过程是技术类课程的特色,这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实施的过程要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统一。 对于知识体系,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将一节课内容根据层次特点分成若干个小块进行教学,讲完一个小块后,及

时安排讲解例题、练习、分组实践、独立思考等,如此反复直到本节课新知讲授完成。 提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恰当组织分组学习,关注分组学习的实效性,使其真正产生“感染的行为”和竞争的努力;对学生耐心倾听,鼓励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3.课堂小结: 一节课讲完时根据教材内容可分别由教师进行、学生单独进行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提高。对有些教学内容还可以继续拓展,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问题。 二、活动课 活动课也是技术类课程特点,信息技术学科的活动课应以“任务驱动”作为核心方法,讲练评结合作为基本环节。 在活动课中注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活动还应有利于使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这就要求“任务”设计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并且还要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出若干个难度不同的“任务”,或者任务本身有一定的弹性。 讲,就是布置“任务”活动内容、规则、方法,还可以讲授有关背景材料以及知识基础;练,就是学生或单独或分组进行实践,练的过程应关注同学之间的协作与竞争,避免单纯“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而是关注“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评,就是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给学生以激励以及方向的引导,保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8-02-08T16:28:37.24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作者:侯翠萍 [导读] 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摘要: 信息技术已经走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高中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多数学生对网络及网络游戏的兴趣远大于对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兴趣。因此探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在高中信息技术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主体性;互动教学;创新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现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中虽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都进行完善更新,但实际上虽然很多高中学校响应教学改革,但是在信息教学的投入和方法上并没有进行很多改变,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以此实现教学不断完善,克服教学阻碍,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为信息技术课老师更应把这门课上好。下面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谈几点课堂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虽然它是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画图”程序中的“复制”、“粘帖”,先用讲授法讲“复制”、“粘帖”的在“画图”程序中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讲“复制”、“粘帖”的操作步骤。 二、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教师操作,学生从教师教学的演示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如自然实验、科技制作、运动技巧等。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讲授计算机入门知识的时候用到。如在进行计算机操作姿势的教学,老师可以做示范,让学生直接感知。还有在进行键盘的指法、鼠标的操作教学用到此法。另一方面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如讲授windows文件夹的创建的时候,其操作步骤为:①进入到要创建文件夹的位置;②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③输人文件夹的名称。老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一步一步地演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很直观地从老师的示范操作中掌握操作步骤及方法,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很适用这种教学方法,若学校配有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使用上存在着优良的条件,学生对新生事物也比较感兴趣,加上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又很强,示范教学的效果也很明显。 三、比喻教学法。 由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讲Windows xp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为何要由基本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诸如此类的比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用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四、兴趣激励法。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原因就是他们对科学有深厚的兴趣。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形式真正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Word时,教师可先出示自制的较好的一份小报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兴趣后对学生说:像这样的一份小报在计算机中制作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大家好好学,就可以学会。同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教师再去讲解word的使用方法,学生都愿意学。这样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知识动力。 五、操作实践法。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资源,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课堂练习和上机实践。操作实践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练习。因为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问题: (1)学生要明确上机要求。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置上机内容,说明目的要求。学生要作好上机准备,以提高上机效率,充分利用上机时间。 (2)精选上机内容。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需要加以选择。 (3)指导上机的方法。教师要事先发给学生上机报告表,表上要印有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学生要及时填写报告,教师要及时批改。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摘要: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关键词:兴趣主题德育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对计算机作为娱乐工具的兴趣,他们热衷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

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

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差异性教学的研究》,本人在08年9月底进行了一次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起点水平情况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是本人所任教两个班级的118名同学。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以前有没有学过计算机、学过哪些知识、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在计算机方面有没有什么专长以及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期望是什么等等。调查统计数据如下: 1、你家里有计算机吗? A、有(14%) B、没有(86%) 2、你是从何时起开始使用计算机? A、小学(21%) B、初中(40%) C、高中(39%) 3、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10%) B、偶尔上过(72%) C、没有上过(18%) 4、你上网喜欢做什么呢?(可以多选) A、查找学习资料(15%) B、收发邮件(7%) C、阅读新闻(19%) D、娱乐(听歌、看电影等)(79%) E、聊天、玩游戏(60%) F、其他(7%) 5、你有电子邮箱吗? A、有,地址(常用的)是_____ __ _ (11%)

B、没有(89%) 6、你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吗? A、喜欢(72%) B、一般(28%) C、不喜欢(0%) 7、你认为学习信息技术重要吗? A、很重要(84%) B、不是很重要(6%) C、一般(10%) D、浪费时间与生命(0%) 8、你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是什么呢?(可以多选) A、为了能通过考试(42%) B、为了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33%) C、为了扩展自己的知识(89%) D、其它(12%) 9、你觉得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多选) A、对学习有帮助(57%) B、能开阔视野(81%) C、娱乐生活(65%) D、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我的生活习惯有影响(12%) E、其他(3%) 10、你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怎样? A、很不错,会制作网页、编程、动画制作(3%) B、还行,懂得下载文件、检索资源(17%) C、只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50%) D、很差,几乎不会使用计算机(30%) 11、你对下列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多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1.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不能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体验、充满实践、充满探究、充满创造的过程。 高中第一节讲信息与信息的特征,基本上是概念与知识的介绍,缺乏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较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 学情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照本宣科进行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因此必须采取例举法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 (2)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1.重点 (1)了解信息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编码方法和度

量单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2.难点 (1)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首先一起观察老师,说出老师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通过观察老师获得很多关于老师的信息。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有哪些作用?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1、信息 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通过观看以上图片能得到什么信息,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并发言)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请同学们讨论并说出,除了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还能够获取哪些信息。 1.1 信息的含义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在我们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浅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8-08-14T11:55:00.163Z 来源:《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0期作者:刘健[导读] 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256600 摘要: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主动探究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今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并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认可,因此,不断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把理论知识和和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软件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在用创新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更好地进行设计和组织教学。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进行学习,在教师论坛上和其他教师交流优秀教学方法,用创新的观念武装自己的教学活动,以便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如果一味地完成教学内容,很多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会觉得没意思,很枯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其实,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不容易,教师应该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部学习动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门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尝试创作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并经常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鉴赏美、体验美,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信息技术学科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特点,而成为信心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以任务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探究方式展开积极探究,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充分运用旧知展开探究,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对新知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任务布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就是说任务要有目的性与层次性。目的性:任务是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经过探究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层次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刀切的问题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激起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多层次的问题。这样更能满足不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各层次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都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之间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和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分层教学、分组教学等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对特长生来说,在掌握课本知识之后,应巧妙设计,以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通生,要让他们完全掌握基本知识,完成作业,并逐渐缩小与特长生之间的差距;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助并促使他们打好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就能大大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拉巴顿珠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7,第31期。 [2]钱发飞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改革[J].《学周刊》,2010,第6期。 [3]苏梅关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3,第9期。 [4]贾英朝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J].《投资与创业》,2012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