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3540篇)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3540篇)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3540篇)
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第3540篇)

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当法律人在选择法律规范时,他必须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也就是说,他必须对该国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选择一个与他确定的案件事实相切合的法律规范,他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关于该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7年卷一12题,单选)

A、适用法律必须面对规范与事实问题

B、当法律的字面含义不清晰时,可透过法律体系理解其含义

C、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和历史上曾经有效的法构成

D、法律的字面含义有时与法律背后的意义不一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6节>法律体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故C项错误。

2.关于法律解释的方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文义解释既不改善也不改变文本的字面内容

B、比较解释,是指将历史上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与现行的某个法律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该现行法律规定的解释

C、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D、客观目的解释和立法者目的解释不是同一种解释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法的解释的方法与位阶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律解释。B选项错误,比较解释,是指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如果说历史解释是利用历史上已发生的法律状况证成某个解释结果,那么比较解释是利用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法律状况证成某个法律解释结果。

3.律师潘某认为《母婴保健法》与《婚姻登记条例》关于婚前检查的规定存在冲突,遂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了进行审查的建议。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年卷一11题,单选)

A、《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婚姻登记条例》

B、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后认定存在冲突,则有权改变或撤销《婚姻登记条例》

C、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需向潘某反馈审查研究情况

D、潘某提出审查建议的行为属于社会监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立法体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母婴保健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婚姻登记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立法法》第88条第1款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故A项对。

《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据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仅享有撤销权,不享有改变权,故B项错,应选。

《立法法》第101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要求,将审查、研

4.原告与被告系亲兄弟,父母退休后与被告共同居住并由其赡养。父亲去世时被告独自料理后事,未通知原告参加。原告以被告侵犯其悼念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该诉讼请求于法无据,判决原告败诉。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12题.单选)

A、本案中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B、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

C、法院之所以未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理由在于被告侵犯的权利并非法定权利

D、在本案中法官对判决进行了法律证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步骤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按照我国民间习惯,原告有权对死者进行悼念,但现行法律对此没有规定,故原告的所谓悼念权,并非法定权利,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资料。习惯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B项正确。法律人在适用法律过程中,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案件事实,都是用来向法律决定提供支持程

度不同的理由。在这个意义上,法律适用过程就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法官判决的过程就是一个法律适用过程,故D项正确。

5.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11题,单选)

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

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

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答案】:C

【解析】:

在我国,指导性案例仅供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不具有应当适用的效力,故A项错误。判决是针对特定当事人作出,故不具有规范性,B项错误。题干中的“参照”,是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类推的适用,故C项正确。在我国,最高法院可发布指导性案例,并非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故D项错误。

6.法律谚语:“平等者之间不存在支配权。”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9题,单选)

A、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不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不存在权利

B、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仅指财产上的权利

C、平等的社会不承认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法律禁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奴役

D、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权利与义务

【答案】:C

【解析】:

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也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也存在特权者的权利。故A项表述错误。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不仅指财产上的权利,也指人身上的权利。故B项表述错误。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这个表述是正确的。但自由必须受法律限制。故D项“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之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项。

7.有关“国法”的理解,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国法”是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法,主要强调法的国家强制力

B、“国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

C、习惯法也属于“国法”的范畴

D、尽管“国法”强调法的国家强制力,但是,自然法学依然有可能认为“国法”属于实在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定义(内涵与外延)

【答案】:B

【解析】:

任何特定国家的法律人在其工作过程中都必须以该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作为处理法律问题的出发点和前提。所谓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法,笼统地讲,乃是指“国法”,其主要强调点在于法的国家强制力。一般地,国法外延包括:(1)国家专门机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规则(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法(不成文法);(4)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教会法)。

①A选项正确。

②国法的表现形式一共有4种,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教会法。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③所谓实在法

8.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立法体制主要涉及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权的性质、种类及立法权和其他权力的关系等静态因素

B、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的运行原则、过程和方式等

C、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主体的建制、组织原则和活动形式等。世界上主要的立法体制包括单一立法体制、复合立法体制和制衡立法体制三种类型

D、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单一制立法体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立法体制

【答案】:D

【解析】:

D选项错误。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划分体制。

9.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1节>法以社会为基础

【答案】:B

【解析】:

紧急时无法律也可以为“必要时无法律”。这句格言产生于中世纪教会法,其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实施的某种行为,以避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这句格言是法律中紧急避险规定的来源,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①A选项错误,紧急状态下不是不存在法律,而是说人们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伤害,可以采取一般情形下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并且不受法律的惩罚。

10.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

A、张三因为违章停车被交警罚款200元,张三与交警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必须是合法的社会关系,违法的不属于法律关系

C、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D、保护性法律关系一方主体是国家,另一方主体是违法行为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律关系。A选项错误,调整法律关系基于合法行为产生,保护法律关系基于违法行为产生。所以,张三与交警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法律关系。

11.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张某与李某有仇,一直想要杀死李某,但是看到刑法关于故意杀人应判处死刑的规定之后,打消了杀死李某的念头。这主要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王某多次利用所画人民币刻制印版制造假币,并在自己使用的同时,将人民币散发给其他村民盖房修路,村民们对王某十分感激。其后,王某制造假币一案被侦破。虽然村民屡次请愿,但王某依然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这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C、赵某欠孙某人民币100万元,并以某处房产作为抵押,到登记机关登记抵押权。一年后,赵某经营生意亏损。孙某经咨询律师,发现自己可以就抵押房产之价值优先受偿,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考查法的规范作用。D选项错误,吴某因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正当性,并积极表现,这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12.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将女儿小琳交由甲母照顾两年,但从未支付过抚养费。后甲与乙闹离婚且均不愿抚养小琳。甲母将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抚养费2万元。法院认为,甲母对孙女无法定或约定的抚养义务,判决甲和乙支付甲母抚养费。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10题,单选)

A、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B、甲和乙对小琳的抚养义务是相对义务

C、判决在原被告间不形成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

D、小琳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B

【解析】:

判决针对特定人——甲、乙和甲母。故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A项错误。相对义务,是指特定人对特定人的义务,故B项正确。判决在原告甲母与被告甲和乙之间形成支付抚养费的权利义务关系,故C项错误。小琳并非本案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故D项错误。

13.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是社会法学派的观点

B、非实证主义不承认“社会是法律的前提与基础”

C、分析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

D、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主要的划分标准是:是否认为法和道德之间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概念的学说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的概念。B选项错误,无论是实证主义还是非实证主义都承认社会的基础性和前提性。

14.有关法与科技的说法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人们的法律意识常常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

B、法律可以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科技商品成果化

C、科技促进了人们法律观念的更新

D、目前我国没有有关科技的法律法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法与科学技术

【答案】:D

【解析】:

D选项错误,科技法日趋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5.关于法产生的主要标志,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国家的产生

B、封建社会的产生

C、法律诉讼和司法的出现

D、权利和义务观念的形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法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产生的主要标志,B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16.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法的社会作用是由法的内容、目的决定的

B、法对人的指引分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C、法律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D、通过法律的预测作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考查法的作用。虽然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17.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B、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因主体问违法行为产生的,有制裁性

C、程序法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

D、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律关系。B选项错误,调整性法律关系因主体间合法行为产生,是法实现的正常形式,并无制裁性。C选项错误,实体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程序法律关系是第二性法律关系。D选项错误,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不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还包括国家。

18.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B、不同时代对人权的理解大致相同

C、并非人权的所有内容都由法律规定

D、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应该享有或者享有的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B选项错误,不同时代对人权的理解和使用都会有差异。

19.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同,其适用时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

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

D、法律原则侧重的是法治的可接受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法律原则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律原则。B选项错误,法律规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

20.谢某、阮某与曾某在曾某经营的“皇太极”酒吧喝酒,离开时谢某从楼梯摔下,被扶起后要求在酒吧休息,第二天被发现已死亡。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该案审理中,合议庭对“餐饮经营者对醉酒者是否负有义务”产生争议。刘法官认为,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判例,餐饮经营者负有确保醉酒顾客安全的义务,认定曾某负赔偿责任符合法律保护弱者的立法潮流。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9题,单选)

A、刘法官的解释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体制中的司法解释

B、刘法官在该案的论证中运用了有关法的非正式渊源的知识

C、从法律推理角度看,“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是推理的大前提

D、从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存在判例的情形看,这些国家的法律属于判例法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答案】:B

【解析】:

我国正式法律解释体制中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法院审判或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据此,司法的解释的特征有三:一是主体,必须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二是内容,必须涉及法院审判或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三是效力,必须具有普遍约束力。刘法官的解释,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符合上述三特征,不属于正式司法解释。故A项错误。

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准则来源的那些资料。

21.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

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

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B

【解析】:

①A选项错误。保护性法律关系由违法行为产生,一方主体是国家,另一方主体是违法行为人。财产所有权不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

②B选项正确。实体性法律关系是第一性的,程序性法律关系是第二性的。

③C选项错误。纵向法律关系的关键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不平等,彼此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如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等。本题的侵权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平等,应为横向法律关系。

④D选项错误。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因此,孙某是有权放弃

22.李某在某餐馆就餐时,被邻桌互殴的陌生人误伤。李某认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款中“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

利”的规定,餐馆应负赔偿责任,据此起诉。法官结合该法第7条第2款中“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的规定来解释第7条第1款,认为餐馆对商品和服务之外的因素导致伤害不应承担责任,遂判决李某败诉。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13题,单选)

A、李某的解释为非正式解释

B、李某运用的是文义解释方法

C、法官运用的是体系解释方法

D、就不同解释方法之间的优先性而言,存在固定的位阶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法的解释的方法与位阶

【答案】:D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法律解释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是指不具有解释权的人作出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李某的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故A项表述正确。

所谓文义解释,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者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李某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7条第1款的理解显然属于文义解释,故B 项表述正确。

所谓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法官结合第2款的规定来解释第1款,显然

23.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自由是至上和神圣的,限制自由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

B、自由对人至关重要,因此,自由是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

C、从实证的角度看,一切法律都是自由的法律

D、自由是神圣的,也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应由法律来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D

【解析】:

①A选项错误,法律以自由为最高目标和价值,但是,法不禁止才是自由,故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

②B选项错误,尽管人以自由为最高目标,且自由同时也是法的最高价值追求,但是,自由并非衡量法律善恶的唯一标准,正义、人权等价值均为衡量法律善恶的标准。

③C选项错误。实证即实际存在之意,实际存在的法律并非都是自由的法律,如法西斯德国的法律即为不自由的法律。注意,从应然的角度,一切法律才应当是自由的法律。

④D选项正确。法不禁止才是自由,为了更好的维护人们的自由,法律应当限制人们的一部分行为,但是,对于人们行为

24.执法的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关于执法的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执法主体应当及时地处理行政相对人的诉求,保护公民和国家的权利,及时准确地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处理相关事务

B、行政机关在执法时要尊重科学,考虑客观规律,作必要的可行性分析,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最大效益,并降低执法成本

C、效率原则必须在合法与合理原则限制的范围内进行

D、有名言说“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因此执法主体可以为追求行政效率适当忽视法律规定和执法的正义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法律原则

【答案】:D

【解析】:

考查执法的效率原则。执法主体不能为追求行政效率而忽视法律和牺牲执法的正义性。

25.关于法与经济的表述,下列说法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

A、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

B、法律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C、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

D、法并非总是会自动体现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2节>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答案】:B

【解析】:

B选项错误、法律对经济的作用,既可能是进步作用,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6.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我国,公民的权利能力是有限的

B、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并无不同

C、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标志

D、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因此,违法行为不会产生法律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答案】:C

【解析】: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能力是无限的,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有限的。故A选项错误。

②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其实质是将法律规范中针对不特定主体反复适用的权利义务在社会生活中转变为特定主体一次性适用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状态。法律规范上的权利义务可以针对不特定主体反复适用,而基于法律规范产生的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则是特定主体之间一次性有效的权利和义务。故B选项错误。

③一般地,三大社会规范中,道德和宗教往往只重义务,而法律则是既讲权利,又讲义务。法律规则具有明确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

2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

B、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

C、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

D、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步骤

【答案】:B

【解析】:

①A选项正确。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改变的法律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本条规定中当事人也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属于典型的任意性规则。

②B选项错误。法律适用的过程必然需要法律推理。

③C选项正确。法具有可诉性。

④D选项正确。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

28.关于法与道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A、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后来才逐渐分化、分离

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肯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即“恶法非法”

C、村规民约是道德规范的体现

D、近现代后,法学家们一般都倾向于强调法律调整的突出作用,依法治国成为普遍的政治主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4节>法与道德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考查法与道德的关系。B选项错误,B选项的观点是自然法学派的观点。

29.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14题,单选)

A、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

B、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

C、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

D、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6节>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

【答案】:B

【解析】:

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的“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其中“最终”二字,表明其解

释优于其他任何人的解释,显然是宣称某商场自己具有解释权,且其解释具有最终效力。这很显然是一种“正式解释权”的宣称。故A项错误。

哪些商品以及这些商品何时参加促销,某商场与刘女士约定不清而发生争议。若任由某商场确定,显然有损刘女士的权益,故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决双方的纠纷,故B项正确。所谓法定解释,是指具有解释权的人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当事人当然不享有此种解释权,故C项错误。“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要求当事人享有权利时,必须履

30.下列有关中华法系特点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B、等级有序、家族本位

C、以刑为主、民刑不分

D、诉讼爆炸、重视调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法系的概念和标准

【答案】:D

【解析】:

考查中华法系的特点。D选项错误,重视调解、无讼是求。孔子曾说:“听讼,吾犹人

也,必也使无讼乎。”在传统中国,基于熟人社会的背景,基于儒家“和为贵”的价值准则,“厌讼”是普遍情形。

31.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2011年卷一15题,单选)

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

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2节>法的价值的种类

【答案】:D

【解析】:

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人权存在和发展的内因是人的自然属性,外因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历史地产生的,最终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总是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的。根据上述阐释,本题应选D。

32.关于法律关系客体,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军事设施、武器(枪支、弹药等)不能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

B、活人的(整个)身体,不能作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

C、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结果是特定的

D、在同一法律关系中也有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客体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律关系的客体。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应得到法律之认可。第二,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第三,能够给人们带来某种物质利益,具有经济价值。第四,须具有独立性。在我国,大部分天然物和生产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军事设施、武器(枪支、弹药等)不得进入国内商品流通领域,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但是仍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选项A错误。

33.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2011年卷一14题,单选)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4节>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答案】:C

【解析】:

一般地,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后者,是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合同等的法的效力。这些文件在经过法定程序之后也具有约束力,任何人不得违反。但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普遍约束力”,是指针对的人不特定,且能够反复适用。在本题,法院对某一案件作出的已生效判决,仅是对该案件的处理,对其他类似案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故选项A说法错误。

所谓判例法,是指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先例规则,这种先例规则对以后的

34.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司机负全责。张女因无法与肇事司机达成赔偿协议,遂提起民事诉讼,认为司机虽赔偿3000元安装假牙,但假牙影响接吻,故司机还应就她的“接吻权”受到损害予以赔偿。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7题,单选)

A、张女与司机不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B、张女主张的“接吻权”属于法定权利

C、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D、司机赔偿3000元是绝对义务的承担方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C

【解析】:

张女与司机存在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交通事故。故A项错误。现行法并没有规定“接吻权”,故B项表述“属于法定权利”的说法错误。

所谓“规范性”,是指针对的人不特定,且针对的事可以反复发生从而可反复适用。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针对的是特定人——张女与肇事司机,针对的是一次发生的事——“张女穿行马路时遇车祸,致两颗门牙缺失”,故具有非规范性,C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述是正确的。而且,责任认定书是对事实的认定,尽管没有直接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产生影响,但作为证据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故C项“具有法律效力”的说

35.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

A、道德关注内在动机,法律关注外在表现

B、法律人的主要工作是为自己的主张寻找规范基础并提供论证

C、法律是自然演进形成的

D、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各具优势,且形成互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4节>法与道德的区别

【答案】:C

【解析】:

考查法与道德的关系。C选项错误,道德是自然演进形成的,法是人为形成的。

36.关于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所以所有的法律均不溯及既往

B、我国停泊在境外的船舶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C、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为法的默示废止

D、按照保护主义原则,即使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人的国籍和地域不在本国领土内,也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法的时间效力

【答案】:A

【解析】:

考查法的效力。在刑法领域,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被称为“有利追溯”,它同样具有其正当性或合理性基础。A选项错误。

37.某市政府为缓解拥堵,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做出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但同时明确,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关于该免责规定体现的立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2011年卷一10题,单选)

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民主立法

C、注重效率

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立法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立法应当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注意总结立法现象背后的普遍联系,揭示立法的内在规律,避免主观武断、感性用事。在本题,特殊情况可不按号行驶,尊重社会客观实际情况,故市政府限行规定体现选项A,故排除该项。

民主立法原则,是指立法应当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确认和保障人民的利益;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应具有开放性、透明度,立法过程中要坚持群众

38.韩某与刘某婚后购买住房一套,并签订协议:“刘某应忠诚于韩某,如因其婚外情离婚,该住房归韩某所有。”后韩某以刘某与第三者的QQ聊天记录为证据,诉其违反忠诚协议。法官认为,该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合法有效。经调解,两人离婚,住房归韩某。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11题,单选)

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

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

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7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韩某与刘某签订的协议不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也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可直接作为法官判案的事实根据,故A项错误。

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将意欲实现的法律效果发表的行为。意思存于内心,是不能发生法律效果的。当事人要使自己的内心意思产生法律效果,就必须将意思表现于外部,即将意思发表。发表则须借助语言、文字或者表意的形体语汇。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意思,而是体现法律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的意思。综上所述,B项正确。

导致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是行为,可以分为善意

39.有学者这样解释法的产生:最初的纠纷解决方式可能是双方找到一位共同信赖的长者,向他讲述事情的原委并由他作出裁决;但是当纠纷多到需要占用一百位长者的全部时间时,一种制度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成为必要了,这就是最初的法律。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13题,单选)

A、反映了社会调整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规律

B、说明法律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

C、看到了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在法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D、强调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1节>法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法律并不始终是社会调整的首要工具,比如在原始社会,习惯是首要工具;在古代中国,道德是首要工具。故B项错误。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经济政治因素在法产生中的作用。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法律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该学者的解释并没有揭示这一点。该学者解释仅仅是反映了个案处理到普遍处理的转变,故A项正确。

40.《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8题,单选)

A、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

B、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

C、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

D、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法律规则

【答案】:B

【解析】:

禁止性规则规定的是“不得”、“禁止”某种行为,而该条文规定的是“应当”作出某种行为,故表达的是命令性规则,而非禁止性规则,A项错误。行为人对强行性规则必须遵守,该条表达的是义务,公安机关必须履行,故B项正确。该条规定的是实体性义务,而非程序性的,故C项错误。该条未表达法律后果。D项错误。

二、多选题

1.耀亚公司未经依法批准经营危险化学品,2003年7月14日被区工商分局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罚款40万元。耀亚公司以处罚违法为由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安全生产法》规定对该种行为的罚款不得超过10万元。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57题,多选)

A、《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与《安全生产法》的效力位阶相同

B、《安全生产法》中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

C、应适用《安全生产法》判断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D、法院可在判决中撤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条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法适用的步骤

【答案】:B,C

【解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作为法律的《安全生产法》的效力位阶是不相同,故A项错误。一般认为,宪法、行政法等法属于公法。《安全生产法》中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属于行政法范畴,故属于公法,故B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适用上位法。为维护法制统一,人民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应当对下位法是否符合上位法一并进行判断。经判断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应当依据上位法认定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在本

2.关于法与政治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政治活动往往为法律服务

B、法和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都受制于和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关系

C、法与国家权力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D、近代法治的精义在于控权,主要是对公民滥用权利的控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3节>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答案】:B,C

【解析】:

①法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但法律往往为政治服务。A选项错误。

②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B 选项正确。

③法和国家权力均为上层建筑,法的实施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但同时法律又赋予国家权力合法性。所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C选项正确。

④近代法治的精义在于控权,主要是对国家滥用权力的控制。注意,法治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而不是限制公民的权利。D选项错误。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C选项。

3.关于法的概念争议,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分析实证法学认为法律和道德没有什么联系,权威性制定是法的概念的唯一要素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古代立法者倾向于混同法律与道德,而近现代立法者则均持分析实证法学派的立场

D、法的实效是法社会学和分析法学都认可的法的概念的定义要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概念的学说

【答案】:A,C

【解析】:

法的概念的争议围绕三个定义要素展开,即内容的正确性、权威性制定、法的社会实效。内容的正确性强调法律应当符合道德,权威性制定强调法律应当由国家制定,法的社会实效强调法律应当具有社会效果。三个要素中,最核心的争议是内容的正确性,即法和道德的关系。围绕法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主要区分出两大法学流派: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和道德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因此,法实证主义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强调剩余两个要素,权威性制定和法的社会实效。

以权威性制定作为首要要素的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以法的社会实效作为首要要

4.关于法的实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法的实施包括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B、法的实施也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C、社会法律监督体系具有广泛性和人民性

D、守法既包括履行义务,也包括行使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法的实施的概念

【答案】:B,C,D

【解析】:

考查法的实施。A选项错误,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

5.1998年9月17日,当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时,基本上是一直胜诉的“打假英雄”王海,在天津无绳电话打假一案中以败诉结束。原因便是只有消费者才能依据1993年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对欺诈地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为,要求双倍赔偿,而王海在这个案件被认为不是消费者。因为在天津的法院看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为了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除了事实上的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外,目的还必须限于是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其他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则不

A、本案说明法律语言具有歧义性和模糊性,故需要解释

B、天津中院对于“消费者”一词的解释是严格按照法律文字字面含义的来进行,即必须以“生活消费”需要才能构成消费者

C、在本案中法院进行了类比推理

D、在上述事例中,法院进行了外部证成和内部证成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3节>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

【答案】:A,B,D

【解析】:

2020《公务员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 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的规定办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在以下设置。(C) A.国家级副职 B.省部级副职 C.厅局级 D.省部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由规定。(A) A.国务院 B.公务员行政主管部门 C.同级组织部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不能录用为公务员。(C) A.曾被行政撤职处分的 B.受过行政拘留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大专学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要全面考核公务 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公务员的。(B) A.学习能力 B.工作实绩 C.思想政治 D.廉洁情况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晋升职务。(A) A.越一级 B.越二级 C.越三级 D.越四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处分决定应当以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D) A.口头 B.电话 C.短信 D.书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C) A.突出贡献 B.立功表现 C.悔改表现 D.重要贡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______。(B) A.一般工作人员 B.非领导职务 C.特殊工作人员 D.主任科员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ABD) A.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申请辞职 D.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试题库(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4、《公务员法》规定,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 5、《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6、《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处分形式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7、《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8、《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9、《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10、《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11、《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 1. 《公务员法》规定,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2. 《公务员法》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3.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委任制。X 4.《公务员法》规定,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5.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领取兼职报酬。X 6.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7.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8.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9. 《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10.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X 11.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公务员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与专业技术职务。 答案:错误 2、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就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她待遇的依据。 答案:正确 3、公务员职务实行选聘制与委任制。 答案:错误 4、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平时考核的方式。 答案:错误 5、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领取兼职报酬。 答案:错误 6、公务员的培训实行登记管理。 答案:正确 7、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答案:正确 8、公务员申诉的受理机关审查认定人事处理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答案:正确 9、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与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 答案:正确 10、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不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 答案:错误 11、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级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与科学化水平。

答案:错误 12、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与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与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答案:正确 13、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用其她测评办法。 答案:错误 14、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答案:正确 15、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职务。 答案:错误 16、对担任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与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地在本机关内转任。 答案:正确 17、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答案:正确 18、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岗位序列。 答案:错误 19、公务员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 答案:正确 20、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与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答案:错误 21、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可以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答案:错误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的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的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 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 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 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 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 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 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 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 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 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 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 C.裁定书D.决定书 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 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法的体系 2.法律制裁 3.法律寂的权利 4.法系 5.法的创制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法的产生的标志。 2.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3.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4.简述违法构成的概念及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

2014年度全市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容是(D)。 A、执法必严 B、必究 C、依法办事 D、依法治国 2、执法为民的核心是(A)。 A、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B、处处为人民着想 C、司法公正 D、执法合理 3.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 A.实施 B.规 C.教育 D.惩罚 5.某选区共有选民9217人,王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在下列那些情况下,王先生可以当选?(D)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9300人,先生获得选票4800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4100人,先生获得选票3000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5500人,先生获得选票2400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7200人,先生获得选票4100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B) A.科学执政 B.依宪执政 C.执政 D.公平执政 7、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B)。 A、公民 B、人民 C、国家主席 D、全国人大 8.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D)。 A.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B.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C.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D.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9.某市市政府为了引进外资,搞活地方经济,发布一文件称:如果有关企业或个人介绍外国企业在该市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市政府奖励10万元人民币。公民甲通过自己的海外关系联系一外商,该外商在该市投资2000万美元。但事后市政府拒绝给予该公民10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甲能否就市政府的拒绝奖励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C) A.不可以。《行政诉讼法》并未列举行政奖励行为,因行政奖励行为引发的争议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围

公务员法选择题及答案

公务员法相关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公务员的任用 , 坚持的原则. A. 勤能并重B管理与监督并重C.为才是用D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答D 2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 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 A. 资历 B 德才 C 具体的工作实绩 D 工作效率 答:C 3 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 A. 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 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答:C 4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哪个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 依法履行公职 . B.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 C.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 D. 三项均属于 . 答:A 5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 以下那些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A. 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 . B. 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 . C. 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 D. 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 . 答:C 6 下列哪项属于公务员范围 A. 工会职工 . B. 消协工作人员 . C. 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D. 中国民主同盟机关的工作人员 . 答D 7 下列哪个人员不是公务员 A. 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 B.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 C. 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 D. 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 答D 8 下列哪个部门不属于公务员主管部门 A. 人事部 . B. 某县县委组织部 . C. 某省人事厅人事处 . D. 某市人事局 . 答: C 9哪项职能超出了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职能范围 A 组织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 . B.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起草拟定地方公务员管理的法规 , 规章. C . 对违反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的现象进行纠正和处理 . D. 制定公务员管理法律 . 答:D 10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A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司法资格证书 . B 身体健康 . C 无刑事犯罪纪录 . D 大专以上学历 . 答:D 11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的几项义务 , 下面哪项不属于公务员的义务 A. 《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 B. 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 保持"政治中立". D.保守工作秘密?

法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专科)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法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 4.法律行为 5.归纳推理 6.法律效力 7.立法 8.立法技术 9.司法 10.部门法 11.法律事实 12.准用性规则 13.法律权利 14.法的实施 15.法的渊源 16.法的移植 17.法律意识 18.国家赔偿责任 二、简答题 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及其种类。 2.为什么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4.简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

5.简述司法解释的作用。 6.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7.简述法律规范的特征。 8.简述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 9.试述法律解释的概念和特点。 10.什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如何贯彻这项原则? 11.什么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2.简述法的继承的依据。 13.简述法律责任的免除。 1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15.法律责任的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法制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法制化。 2.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一致性和主要区别。 3.在我国立法工作中,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立法原则? 参考答案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2.法律义务: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或约束。 3.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5.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中运用该推理之典型是判例法制度。法官审案时,将案件事实与以前类似案件的事实加以比较,从中归纳出一个比较抽象的法律原则或法律规则。 6.法律效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效力,是指所有法律文件的效力,无论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律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公务员法答案

《公务员法》专用通关题库第01关 1\小王是某县教育局的一位公务员,因为某种原因被辞退,他在得知处理决定后三十日内可以向_____申请复核。 A: 县人民政府 B: 县教育局 C: 市教育局 D: 市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第90条的相关规定可知,他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2\巡视员是对应于_____的非领导职务。 A: 厅局级正职 B: 县处级正职 C: 厅局级副职 D: 县处级副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巡视员和副巡视员只在地、厅、司、局级以上国家行政机关设置,巡视员的级别相当于领导职务的厅(局)长。 3\《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属于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

A: 依法履行公职 B: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 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公务员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其中依法履行公职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4\张某系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在2006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张某对该考核结果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_____ A: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B: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对原处理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C: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控诉 D: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事部门申请复核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的,可按有关规定,自接到考核结果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书面通知之日起30曰内直接提出申诉。 5\下列属于公务员需要任职回避的情形是_____ A: 夫妻双方在同一个厅机关工作,分别在不同的处里任科员 B: 在同一个处里的两科员为旁系血亲关系 C: 夫妻二人在同一个厅机关里任处长职务 D: 在同一机关里有旁系血亲关系的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在该机关的非监察部门工作

最新公务员法考试试题练习题

公务员法考试复习资料(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 年 ( A ) 通过。 A.4 月27 日 B.5 月26 日 C.4 月28 日 D.1 月3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 ( C ) 起施行。 A.2005 年4 月27 日 B.2005 年7 月1 日 C.2006 年1 月1 日 D.2006 年7月1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共( C )。 A.十七章一百零八条 B.十七章一百零七条C.十八章一百零七条 D.十八章一百零八条 4.公务员享有的基本权利有( B )项。 A.七项 B.八项 C.九项 D.十项 5.公务员的录用最低年龄是( A )岁。 A.年满十八周岁 B.年满二十周岁 C.三十周岁以下 D.三十五周岁以下 6.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职务范围不包括( D )。 A.科员 B.副主任科员 C.主任科员 D.副调研员 7.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公务员,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进行的培训是( D )。 A.更新知识培训 B.提高工作能力培训C.专门业务培训 D.专业技术培训 8.机关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应当进行( D )。 A.分级培训 B.分级分类培训 C.定期培训 D.专门业务培训 9.机关要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 B )。A.分级培训 B.分级分类培训 C.定期培训 D.分类培训 10.机关对全体公务员应当进行( D )、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 A.分级培训 B.分级分类培训 C.定期培训 D.更新知识 11.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共( D )项。 A.九项 B.十二项 C.十五项 D.十六项 12.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共( C )项。 A.七项 B.八项 C.九项 D.十项 13.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 B )。 A.初任培训 B.任职培训 C.调任培训 D.专业培训 14.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应当在试用期内进行( C )。 A.资格条件培训 B.更新知识培训 C.初任培训 D.岗前培训 15.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时间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公务员法第( B )规定的培训要求予以确定。 A.六十条 B.六十一条 C.六十二条 D.六十三条 16、下列符合公务员条件的是哪一位( D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法理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以下是整理的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①法律重 视程序,不讲效率;②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③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 灵活性;④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① B.①④② C.② D.③ 【答案】CD 【解析】见教材关于法的局限性的叙述。 2[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A.甲打赢官司后一直拿不到赔偿金,认为法院没什么用 B.乙感到中国的法律越来越不管用了 C.丙以为偷书不算偷,不构成盗窃罪 D.丁不知道中国有《对外贸易法》 【答案】ABCD 【解析】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民关于法和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心理和知识的总称,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的看法,对现行法的理解、解释、态度的情绪,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对人民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的知识修养等,故ABCD选项均应入选。 3[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

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 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能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 【答案】ABC 【解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根据民法通则第142 条第2款规定,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形式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 4[多选题]学生甲和学生乙就法、法律规范的概念展开讨论。学生甲的论点是:①法 与法律规范的概念完全相同,因为法的构成要素等同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所有的法 和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表述法和法律规范的文件被称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学生乙的论点是:①法的要素不能等由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②并不是所有的法律 都表现为法律条文形式,但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是通过法律条文来表述的;③同一法律规范 可以通过一个法律条文来表述,也可以通过若干个法律条文来表述。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学生甲的论点①和论点② B.学生甲的论点③和学生乙的论点③ C.学生乙的论点① D.学生乙的论点② 【答案】BCD 【解析】法的要素的构成一般包括法的原则、法的概念、法的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是法律规范的结构,如“假定、指示、法律后果”或“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因此法的构成要素不等于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5[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 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2011最新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15)

2011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 D ) A 勤能并重 B 管理与监督并重 C 为才是用 D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2.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C ) A.资历 B 德才 C 具体的工作实绩 D 工作效率 3.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 (C ) 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 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4.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 A. 依法履行公职. B.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 三项均属于.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那些人员不属于公务员(C ) A. 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 B. 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 C. 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D. 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 6.下列哪项属于公务员范围.( D ) A. 工会职工. B. 消协工作人员. C. 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 中国民主同盟机关的工

作人员. 7.下列哪个人员不是公务员( D ) A. 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B.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C. 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D. 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8.下列哪个部门不属于公务员主管部门( C) A. 人事部. B. 某县县委组织部. C. 某省人事厅人事处. D. 某市人事局. 9.哪项职能超出了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职能范围( D ) A 组织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 B.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起草拟定地方公务员管理的法规,规章. C .对违反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的现象进行纠正和处理. D. 制定公务员管理法律. 10.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D ) A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司法资格证书. B 身体健康. C 无刑事犯罪纪录. D 大专以上学历. 11.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的几项义务,下面哪项不属于公务员的义务(C ) A.《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B.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保持"政治中立".

公务员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公务员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岗位序列. (错)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错)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地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地依据.(正确)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地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地办法.(正确) 、考录制度是整个公务制度地基本内容.(错)考录制度是整个公务制度地核心内容. 、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地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地职务空缺.(错)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地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地职位空缺.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地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地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 、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 、录用特殊职位地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或者采用其他测评办法. 、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地定期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地方式.(错)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地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地方式. 、定期考核地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定期考核地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地依据.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委任制.(错)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地,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地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地岗位空缺.(错)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地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地职位空缺. 、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领取兼职报酬.(错)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地或者工作特殊需要地,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公务员地考核,是指对公务员履行职责地情况所作地考察和评价.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地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地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地,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给予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奖励,按照规定地权限和程序决定或者审批.

《法理学》模拟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D)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2019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题库及答案

2019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对 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的规定办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非领导职务层次 在以下设置。(C) A.国家级副职 B.省部级副职 C.厅局级 D.省部级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 的对应关系,由规定。(A) A.国务院 B.公务员行政主管部门 C.同级组织部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不能 录用为公务员。(C) A.曾被行政撤职处分的 B.受过行政拘留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大专学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 要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公务员 的。(B) A.学习能力 B.工作实绩 C.思想政治 D.廉洁情况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晋升职务。(A) A.越一级 B.越二级 C.越三级 D.越四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处分决定应当以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D) A.口头 B.电话 C.短信 D.书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机关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C) A.突出贡献 B.立功表现 C.悔改表现 D.重要贡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______。(B) A.一般工作人员 B.非领导职务 C.特殊工作人员 D.主任科员 二、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ABD) A.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法试题及答案[转贴2006-08-17 20:50:24] 字号:大中小单选:以下各题只有一项答案是正确的. 1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 A.勤能并重B 管理与监督并重C.为才是用D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答:D 2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A.资历B 德才C 具体的工作实绩D 工作效率 答:C 3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制度. 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答:C 4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中哪个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 依法履行公职. B.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D. 三项均属于. 答:A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那些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A. 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 B. 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 C. 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D. 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 答:C 6下列哪项属于公务员范围 A. 工会职工. B. 消协工作人员. C. 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 中国民主同盟机关的工作人员.

7下列哪个人员不是公务员 A. 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B.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C. 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D. 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答:D 8下列哪个部门不属于公务员主管部门 A. 人事部. B. 某县县委组织部. C. 某省人事厅人事处. D. 某市人事局. 答: C 9哪项职能超出了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职能范围 A 组织公务员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 B.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起草拟定地方公务员管理的法规,规章. C .对违反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的现象进行纠正和处理. D. 制定公务员管理法律. 答:D 10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A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司法资格证书. B 身体健康. C 无刑事犯罪纪录. D 大专以上学历. 答:D 11根据公务员法规定的几项义务,下面哪项不属于公务员的义务 A.《法官法》中规定法官必须维护司法公正. B.公务员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C.保持"政治中立". D.保守工作秘密. 答:C 12公务员要按照规定的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A.任务 B.义务 C.权力 D.权限

法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参考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B.是否合法 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 D.是否具有社会性 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这一条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 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 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 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 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 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B.公权利和私权利 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 D.人权和公民权 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 A.确定的指引作用 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孩子 B.孩子的安全、健康 C.保姆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 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 A.物 B.人身 C.精神财富 D.行为结果 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解释 12.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法院对某检察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本质是与法的现象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 B.中外的思想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法的本质的学说,因此,法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答案 C.法的本质是通过法的现象逐渐认识的 D.法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主客观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2.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A.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不关心行为主体的思想 B.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 C.对法律而言,行为主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行为才是唯一的标准 D.法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人们的行为 3.法律具有国家性,这意味着() A.法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B.法律在一国主权所及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D.法律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4.下列有关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