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周易》: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周易》也叫《易经》,简称《易》,是中国古代一部包含有哲学思想的书籍。书中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
《易经》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它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三部分。后来《连山》和《归藏》失传,《周易》就指代了《易经》。《周易》由周文王创作,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是一部占卜书。它由被称为“经”的六十四个卦组成,每个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周易》内容成于周初,到了后来就越来越难以让人看懂。于是,就出现了对《周易》的解释书籍。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在孔子对周易的理解的基础上著了《易传》。《易传》较前人更进一步,不仅对《周易》进行了解说,还发挥了评论。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周易》表现了中国古人的哲学和宇宙观,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周易》中的“易”如何解释?
儒家六经中最神秘的要数《易》。而《易经》其实只是《周易》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夏朝的易经叫《连山易》,商朝的易经叫《归藏易》,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周朝的《周易》。据说周文王被商纣王软禁期间,推演伏羲八卦为六十四卦,从而创建了新的《易经》。《周易》的另一部分是《易传》10篇(又名《十翼》)。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夫子在晚年沉醉于钻研《易经》。他对《彖辞》《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都作了注解。他反复读《周易》,连编串竹简的牛皮绳都断裂了多次。孔子感叹道:“假如我能再多活几年的话,就可以彻底领悟对《周易》的奥妙了。”
孔子之所以重视《周易》,是因为易理包含了天地万物的法则。《周易·系辞上传》称:“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说的是,易经是衡量天地的准绳,体现了天地运行的大道。那么,《周易》之“易”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得先从《周易》的“周”说起。
唐朝史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指出,这个“周”是指陕西岐阳一代的地名,代指周朝。其实,《周易》之“周”,并不仅仅是指周朝。在先秦时代,《周易》只是称为《易》,这在《

左传》《论语》《庄子》等先秦典籍中可见。最早将《易》称之为《周易》的是《周礼》一书。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有学者认为是在汉朝,晚于前几部古书。由此看来,《周易》之“周”应该是秦以后的学者加上去的。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易论》中认为:这个“周”指的是“周普”。也就是说,《周易》的“周”代表着无处不周全与周而复始。从哲学的层面上,这个解释也颇有道理。所以,《周易》之“周”同时包含了周朝与周普两层意思。
关于“易”的解释,就要复杂得多。就目前而言,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易”是个象形字,由蜥蜴而得名,此说出自《说文解字》(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蜥蜴能变色,故而“易”可以引申出“变易”之义。
第二,日月为易。象征着易学最基础的概念——阴阳。
第三,台湾学者陈鼓应认为“日出为易”。
第四,“易”是占卜的意思。
第五,“易”即变易。指世间万事万物是不断变化的。
第六,“易”即交易。这里的交易不是指市场贸易,而是说阴阳在不断互动中的消长变化,如同太极图的景象。
第七,“易”指的是玄之又玄的“道”。《周易·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生命遵循着周行不殆的“道”而生生不息。
以上各种说法,各有其道理。目前最为众人所接受的是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他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也就是说,《易经》之“易”有三重内涵:简易、变易与不易。
所谓“简易”指的是世间事物都是顺应自然大道后的产物,而大道至简。
所谓“变易”指的是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即现代哲学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所谓“不易”指的是“不变”。一切事物的变化都不是漫无规律的,而是遵循着一个恒常不变的法则。这个“不易”的总法则,就是《周易》想要揭示的天地之道。
这种解释将《周易》的巫术色彩淡化,而赋予了它极为崇高的哲学意义。如此一来,《周易》就由最初的卜筮之书变为了哲学义理之书。
在依然保留大事占卜风俗的春秋时代,有许多关于《易》的传奇。不少家族与国家的命运与占卜的卦辞如出一辙。从神秘文化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下的努力结果;从哲理的角度来说,卦辞背后可能包含着预言者对人情世故的准确判断,只是皆由神秘兮兮的卦辞或谶语道出。《史记》等史料典籍中记载了不少这样的故事。例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开头,记录了一段神秘的预言。
齐国田氏的祖先是陈国的公子完。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他刚

出生的时候,恰好周王室的太史经过陈国。太史是掌握一国史书典籍档案教育卜筮等文化工作的主官,擅长占卜。故而,陈厉公请周太史占卜自己儿子未来的命运。
周太史占卜陈完,得到的卦象是由“观”卦变为“否”卦。他解释道:“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这个占卜结果很有意思。周太史第一句出自“观”卦,意思是观看该国的风土人情,利于做君王的嘉宾。这句话是说,公子陈完可能获得陈国的君位。也可能不是在陈国,而是应验于它国。或者不是应验于陈完本人身上,而是应验在其后代子孙。倘若这个预兆应验在别的国家,一定是某个姜姓诸侯国。姜姓是上古四岳的后裔。但是,两个事物不能同时壮大。所以,在陈国衰落(“否”卦恰好象征着由安泰转入动乱)之后,陈完这一脉将在未来昌盛起来。
周太史在先秦历史中是一个神奇的群体。许多后来被认为准确得不可思议的预言,都是他们做出来的。接下来,陈国果然发生了内乱。
陈厉公的父亲是陈文公,母亲是蔡国人。文公薨后,即位者是厉公的兄长陈桓公。由于桓公与弟弟不同母亲,所以一位蔡国人趁陈桓公生病时发动政变,这才让陈厉公上台。即位后,而陈厉公也娶蔡女为妻。可这个蔡女与蔡国人通奸,并且经常回蔡国,陈厉公也经常去蔡国。陈桓公的小儿子陈庄公为抱父兄被杀之仇,撺掇蔡国人骗杀陈厉公。庄公即位后,厉公之子陈完自然也失去了储君资格,只能做陈国的大夫。
事情到这还没结束。陈庄公去世后,其弟陈宣公即位。大夫陈完与太子陈御寇关系友善。谁知陈宣公在即位的第二十一年杀死了太子御寇。陈完担心自己被牵连,于是流亡到了东方的齐国。
正巧,此时齐国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春秋首霸齐桓公对陈完以礼相待,想任命他为卿。陈完却推辞说:“我只不过是寄居贵国的小臣。能有幸存活下来,就已经感恩戴德了。不敢做卿那么高的职位。”于是齐桓公任命陈完为工正,掌管百工。
值得一提的是,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根红苗正的四岳之后,姜姓诸侯。陈完入齐在此扎根,繁衍出一个大家族,应验了周太史的占卜。
大夫齐懿仲想将女儿许配给陈完,便对此事进行占卜。卜辞曰:“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于是齐懿仲收了陈完做女婿。
这段卦辞的意思是说,有妫氏的后人(指陈完)将在姜姓诸侯国(即齐国)成长,五代

之后就会家族昌盛,地位与正卿相当。八代之后,没人比他们的地位更崇高。
陈完到了齐国之后,改陈氏为田氏,故而他又叫田完。他的谥号是敬仲,故而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的家族为“田敬仲完世家”。一个小诸侯国流亡公子有资格在《史记》中编入《世家》,是因为他的后世子孙做了一件轰动天下影响历史的大事——田氏代齐。
田完之后,田氏世卿世禄,一直在齐国做官。由于功勋卓著,成为了正卿,与其他卿大夫家族分庭抗礼。田氏家族枝繁叶茂,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例如,田氏庶支出了一个田穰苴,是为齐景公时的大司马,威震诸侯的名将。而著名的兵圣孙武也是田氏分支。因祖上被赐姓孙氏,所以孙武才没有叫田武。再后来,田氏家族逐渐消灭了其他齐国世族,并架空了姜齐宗室,最终取而代之。
从此以后,姜姓齐国不复存在,而篡位的田氏保留了齐国这一国号。故而,人们又将战国时的齐国称之为田齐。田氏贵为国王,而周天子当时已经地位下降,不再被诸侯们视为天下共主,故而说其地位尊贵至极。这与齐懿仲得到的占卜预言十分契合。只是齐桓公、齐懿仲与陈完都料想不到数百年后的情况。
《周易》的占卜功能看似很神奇,能预测数百年后的未来。其实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因素。模糊的卜辞最大的缺点是成也说得通,败也说得通。假如田氏没有取代姜齐,而是一直做个普通齐国卿大夫,也许同样可以用卜辞来解释。古人常说“善易者不占”,大概与此不无关系。
2.为什么《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
《庄子·杂篇·天下》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段话说的是,《诗》是用来引导情志的,《书》是用于记载史事的,《礼》是用于规范大家的日常行为的,《乐》是用来调和精神的,《易》是用来阐明阴阳之理的,《春秋》是用于明确名分。这些经典所包含的道术流散于全天下,并且在中原各国设立,诸子百家之学还常常引用上述典籍的内容。
由此可见,《易》不仅得到了孔夫子推崇,也是诸子百家其他学派共同关注的重要经典。关于《易传》,一说是孔子所作,一说是出自道家学者之手。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影响《易》在当时的地位。
但是在先秦时代,《易》的地位只是与其他几部经典平起平坐。到了汉朝时,才逐渐被人们尊为“群经之首”。《汉书·艺文志》记载:“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也就是说,《周易》是大道的本原,各种经书所弘

扬的道理,都以《周易》为源头。
从历史演变的过程来看,《周易》上升为群经之首并非没有道理。东汉史学家班固曾经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言下之意,《周易》之道经过了三位圣人的积淀与夏商周三代历史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
班固说的“三圣”,分别指的是伏羲、周文王与孔夫子。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三皇之首,大约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新石器时代。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其中的“庖牺氏”指的就是伏羲。当年伏羲称王天下时,上观察天文星象,下看山川地理,还观察鸟兽的纹路与痕迹,从自身与其他事物上寻找启迪,于是创作了先天八卦。这便是《易》的最早起源。
假如没有伏羲创立八卦,后世的一系列阴阳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神秘文化概念都不会出现。故而,伏羲被视为易学鼻祖。
经过三皇五帝与夏商两朝的漫长岁月后,强大的殷商王朝也走到了尽头。臣服于大邑商的小邦周则方兴未艾,隐隐有取代殷商的趋势。
周国国君,商朝的西伯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各方士民闻讯纷纷入周。崇侯虎向商纣王进言称周国势力壮大将不利于殷商王朝。于是商纣王找了个借口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姬昌的大臣们急忙向商朝进贡了许多奇珍异宝。商纣王心情大好,不但将姬昌释放,还赏赐了弓矢斧钺,赋予他代天子征伐西方诸侯的大权。凭借这个特权,周国不断扩张势力,并以灭商为战略目标。姬昌取得了许多胜利,但没能活到建立周朝那一天。这个任务直到他儿子周武王时才完成。他去世后,谥号周文王。
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时,将伏羲八卦进行反复推演,共得到八八六十四卦,将《周易》的术数体系发展完善。故而,他也被视为是《周易》的缔造者。
到了孔子时代,周朝礼崩乐坏,但周朝经典《易》依然被人们看中。孔子晚年研究《易》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据传,《易传》就是他所撰写的。不同于开创者伏羲与完善者周文王,孔子并不是一个富有原创精神的思想大师,主张“述而不作”。他为《易》作传,是为了借易学之理阐发自己的儒家之道,而不是像周文王那样创建一种新的术数体系。
由于孔子“述而不作”的影响,后来的易学研究者分为术数、义理等不同流派。术数一派重视《周易》的数理推演(即我们通常说的“占卜问卦”),义理一派对占卜兴趣不浓,更

关注从《周易》的卦辞中引申出哲学义理。
儒家在汉以后逐渐成为独尊。由于后世学者尊孔,便将原为百家共同文化源头的“六经”统统列为儒家经典。当然,这六部经典的确都经过了孔子的编修。据史书载:“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晚而赞《易》,修《春秋》。”故而,百家被罢黜后,“六经”成为儒家所有的经典。其中,孔子最花心血的当属《易》。《论语》称,孔子曾经感叹道:“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孔子的贡献,《周易》就不可能由卜筮之书变成“人文化成”的“群经之首”。
由此可见,《周易》这部奇书的创作时间横跨了千年之久,凝聚了三位不同时期的圣人的智慧结晶。而在剩下的五经中,《乐》已经失传,年代不可靠;《诗》记载的是夏商周三代的诗歌;《书》记录的上古事迹也只是从五帝开始;《礼》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周朝制定的礼仪;《春秋》记录的只是鲁国的一段编年史。也就是说,没有哪部经典比《易》诞生得更早。
这是《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的第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诸子百家思想以及众多学问的源头,大多来自《周易》。
直到今天,儒道两家依然被视为与《周易》渊源最深的学派。就连兵家、法家等远离神秘主义的实用学派,也能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找到对应的思想源头。兵家钻研的是战争之道,而《周易》中的“师”卦,就是对战争活动的哲学概括。“师”卦的主要精神是:兵凶战危,武力不得已而用之,正义之师才能获得人民支持,持重之将才能指挥军队取得胜利。法家以推行变法而闻名于史,其精神与《周易》中的“革”卦相契合。“革”卦的基本精神是:顺应时势进行变革,主方与客方相互信任,联手推动改革,双方应当避免任何损害信任的举动,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百家相当于从《周易》的思想中择取了一部分,然后发扬光大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故而,《周易》堪称百家之源,完全当得起“群经之首”的称号。
《周易》的传承脉络比其他儒家经典要清晰,具有卜筮与哲学的双重属性。秦始皇燔烧诗书时,只留下种树、卜筮、医药等实用方技之书。《周易》借助其卜筮的一面躲过了这场文化浩劫。而其他五经不是失传了,就是在秦汉之交衍生出不同的版本来,从而引发了后世儒者无穷无尽的学术争议。这使得传承连贯的《周易》有更多的资格成为六经之首。
与生俱来的高度哲学性,是奠定《周易》的群经之首地位的关键。尽管不是每个古人都学过《周易》,但易理其实就贯穿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
《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阴一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周行不殆,循环不息,就是主宰三才与事物兴衰生灭的“道”。继承阴阳之道,就是所谓的“善”;成就万事万物,就是所谓的“性”。仁德之士从阴阳之道中看出了仁义道德,智慧之人则从阴阳之道中体悟到了智慧技巧。百姓们每天都顺应着阴阳之道生活,从中受益而无所察觉。故而,懂得化育万物的君子之道(《周易》之道)的人很少。君子之道可以彰显仁义,其中蕴藏着经世致用的智慧。可以鼓动世间万物的生机,而不与圣人同感忧思,这就是德行盛明的伟大事业啊!
古人推崇《周易》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对莫测未来的无限向往。前文所述的几个用文王六十四卦占卜的历史典故,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古以来,王朝盛衰无常。天下大势如白云苍狗,变幻不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升斗小民,都想了解与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周易》衍生的六十四卦,被古人看作是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工具。退一步说,如果能遵循《易传》中的哲学道理来做人处事,就算不能消解命中劫数,至少也可以避免无妄之灾。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会拘泥于《周易》。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经过两代人的长期准备后,周武王准备讨伐商纣王。然而占卜结果却是不吉利,恰好此时狂风暴雨突至。众贤臣都恐惧,认为这是上天在预示着伐商会失败,唯有姜太公力劝武王继续起兵。武王在太公的鼓励下决定东进,果然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灭商。
由此可见,神秘莫测的天意,终究还是建立在人为努力上的结果。故而,古人又云:“善易者不占。”
3.《周易》研究者分为几个流派?
作为群经之首,《周易》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至近代,对《周易》进行注疏或阐发的著作多达三千余部。《周易》研究对中国的文史、哲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先秦时期,《周易》被诸子百家共同使用,但钻研易学的要么是致力于整理经典的儒家,要么是专攻玄奥之学的阴阳家。
到了汉代,阴阳玄学之风比先秦有过之而无不及。《周易》被汉代经学家尊为“六经之首”。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三策”后,将儒学、阴阳学、易学等学问熔于一炉。在多种因素推动下,

《周易》研究者渐渐形成了两大流派。一派延续了阴阳家传统,认为天地玄机都在卦爻象数中,以象数占卜解释《易经》,故而被称之为象数派。另一派则推崇“善易者不占”的观点,不谈象数,只是结合《论语》《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来寻找卦爻辞文字中的哲学道理,故而被称为义理派。
《周易》本身包含了卦爻象数与卦爻辞文两套系统。象数派以研究前者为重心。他们在解释《周易》时,往往会涉及天文、历法、音律、占卜、预测等领域。这使得易学的象数系统非常庞杂,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故而,象数易学家常被世人视为洞察天机的神秘大师。而义理派以研究辞文为重心,几乎不涉及什么占卜问卦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解释《周易》与儒门经学家解读《诗经》《尚书》《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没有本质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象数派的路子偏向于古代科学,义理派的路子则偏向于人文思想。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易学正宗。象数派发端于两汉时期,义理派则兴起于魏晋时期,两大流派之间的争鸣一直没有停止。
伏羲所创的八卦,象征着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自然界的事物。但每一卦并不仅仅等于某种具体事物,而是相当于一种数学符号。凡是与该事物有相同性质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挂入那个卦象当中。故而,周文王在此基础上推演出的六十四卦,能够包罗社会万象。象数派就是依照《周易》特有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将天地人三才及世间事物都纳入了《周易》的数学模型中。通过术数推算出某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有点像大家用数理公式来计算应用问题。
从汉代以来,象数派的代表作有《易纬》《京氏易传》《周易章句》《焦氏易林》等等。
光是用术数推理卦象,还不足以为人指点迷津。《周易》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有对应的辞文。这些辞文非常简短,且古奥晦涩,很不容易理解。例如,《周易》的“乾”卦。大家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就来自乾卦。但卦辞原文“元亨利贞”,就不如字面意思那么明白了。《子夏传》曰:“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彖》则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简单地说,就是乾卦象征着刚健的天之道,让人们恪守自己的本分,从而形成和谐的关系,让万国共享太平盛世。
由此可见,义理派并不是采用“取象比类”与卦爻术数推演的办法来解释《周易》。他们不靠计算,而是注解辞文来阐发易学道理。对于象数派来说,乾卦取的是“天”之象。

但对于义理派说,乾卦取的是刚健之义,而非自然界的天象。魏晋易学家王弼的《周易注》,就是义理派的著作。
纵观易学发展史,义理派的兴起恰恰伴随着象数派的衰弱。
汉朝易学家多行数理。他们将先秦易学的卦象发挥到了新的高度。按照《易传·说卦传》的说法,卦象所象征的事物大概有几十种。但汉朝易学家大大扩充了卦象所象征的内容,将其扩大为上百种。象数派不但沿用了传统思路,甚至试图以坎、离、震、兑四卦来代表春夏秋冬,并以其余六十卦来囊括其中的气候变化。如此一来,六十卦的天数之和,恰好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就是所谓的“卦气说”。
问题是,卦象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涉及到了许多排列组合与变动。所以,象数派易学家醉心于研究这些卦爻推演的方法。当有人问卦吉凶时,他们认为某个卦是吉是凶都对应着该卦所象征的内容与其他卦象的关联。但是,象数派解读吉凶的内容经常相互矛盾。这使得“卦气说”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其实,卦象最初仅为占卜用的符号,与一年气候变化并无什么关联。象数派本着“易为天地准”的观念,将气候变化硬套进理论上完美的周易卦象系统,当然会有很多讲不通的地方。卦象最初被创造时,也没有那么复杂的演算体系。只是由于排列组合存在某种规则,才被象数派易学家认为可以用术数解释一切。随着易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察觉卦象间还存在某些不同的规则。这样一来,象数派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解读,更加缺乏准确性。故而,两汉之后,象数派易学家也渐渐衰弱,而义理派易学家趁势崛起。
魏晋时的思想家王弼,仅仅24岁就离开人世。但他是魏晋玄学与《周易》义理派最初的标志性人物。王弼融合道儒两家学说,发展出新的哲学理论,从而开启了《周易》研究的新潮流。
王弼的思路与汉代易学家不同。他并不重视卦象之间的推演关系,而是注重阐发卦象中蕴含的哲理。在王弼看来,卦象只不过是用来传递某种信息的工具,只要记住相关信息,就可以将卦象忽略掉。打个比方,使用鱼篓是为了捕鱼,当我们抓到鱼时,鱼篓这个工具就失去了价值。卦象也是如此,只要能弄明白其中义理,不去推演象数也无关紧要。
显然,王弼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抛开了烦琐神秘的象数推算,直接用义理来分析世间万事万物的。他通常采用注经的方法来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体系融入注释当中。这种颇有新时代特色的治学方法,打破了两汉经学家沉溺于训诂的僵化思维模式。
王弼的易学主张得到了不少同时期学者的认可。义理派易学由此诞生。但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发挥出来的理论都是自己对《周易》的解读,而未必是伏羲、周文王、孔子本来的意思。
象数派的缺点是说法自相矛盾。这个毛病其实义理派也有。由于每个人对《周易》的理解不同,所阐发的哲学义理也往往大相径庭。
例如,同样是解读“坤”卦的第五爻。相关卦辞是“黄裳元吉”。王弼认为,“元吉”是吉利的意思。而同属于义理派易学阵营的北宋学者程颐却认为,“元吉”反而代表着不吉利。
南宋大儒朱熹对义理派歧见百出的状况很不满意。他认为,大家说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借《周易》的名号阐述自己的意思。为了正本清源,朱熹写了一部《周易本义》。不过他与其他人同样,也有不少自己添油加醋的发挥。朱熹最大的贡献是融合两派,将义理和象数互相参验。这促进了易学两大流派的融合。故而,他被视为易学的集大成者,受到后世易学家的推崇。
4.《周易》是占卜之书还是修身之书?
从形式上来看,《周易》是一部占卜书。它的内容分为六十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卦。卦辞的内容无外乎都是用各种自然现象或各种行为,来警示人生或展示命运。这里面,“吉”和“凶”就成为了衡量标准。随便举例来说明,比方其中的《颐卦》。
颐卦
(山雷颐)艮上震下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首先结合本卦来解释一下卦的相关术语。
(1)爻。
卦画的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形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形成“--”,俗称“阴爻”。《周易》卦的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从性质上来说,就是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本卦就称为“颐卦(山雷颐)艮上震下”。从阴阳状态上来说,卦又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四种符号分别代表。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

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如本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乾坤卦系有七条),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按《周易》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
(2)卦画(卦的符号)。
由六条“—”“--”奇偶画爻重叠组成,即八卦中的两种组合。
(3)卦名。
就是卦画的名称。如本卦的名为“颐”,称呼它就叫“颐卦”。
(4)卦辞。
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本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5)爻题。
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阳)为九,“--”(阴)为六。如本卦中的“初九”“六二”至“上九”分别表示初位为阳,第二至第四位为阴,最上位为阳。
(6)爻辞。
爻辞,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本卦“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就属于其中的第三条。
在解释了本卦的构成形式后,再解释一下本卦的内容。
颐卦:占得吉兆。研究养生之道,要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
初九: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凶险。
六二:要解决生计问题,就得在山坡上垦荒开田。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凶险。
六三:违背养生之道,占得凶兆。十年都很倒霉,没有什么好处。
六四:解决生计问题靠自己,吉利。像老虎一样盯住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去追求。没有灾祸。
六五:垦荒开田,有利于定居的占问。不能渡大江大河。
上九:遵循养生之道,先艰难后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这则卦归为吉卦,总的意思是靠自食其力来养生。在六爻中分别讲了如何趋吉避凶:防范贪念;靠垦荒开田来解决生计,不可有抢劫之举;如果违背养生之道,十年内都很倒霉,翻不了身;解决生计靠自己,勇于实践;垦荒开田,吉,但出行不能渡江河;遵循养生之道,先难后吉,有利于渡过江河。
很明显,从本卦的构成形式到卦的内容,都是属于占卜的范畴。那么,其他的卦呢?不妨举《益卦》为例。
益卦
(风雷益)巽上震下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该卦的卦辞、爻辞解释是:
益卦:有利于出行。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初九:有利于大兴土木。大吉大利,没有灾祸。
六二:有人送给价值十朋(朋为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的大龟,不能不要。占得长久吉兆。周武王克商,祭祝天帝,吉利。
六三:因武王去世,祭祝时增加人牲,没有灾祸。抓到了俘虏,中途报告周公举行祭祀。
六四:东征胜利后,班师回来的路上报告周公成王有命,把殷商遗民处理好有利。
九五:抓到俘虏,好心待他们,不必追究。大吉大利。抓到俘虏,用财物优待使他们对我感激。
上九:没有人帮助,还有人来攻击。这时内心不坚定,必然凶险。
这则卦总的意思是利于出行。六爻分别讲述的是:大兴土木,大吉大利;在出行过程中,如何对待礼物、如何祭祀、如何对待俘虏、如何锻炼意志,以趋吉避凶。所以,从形式到内容,该卦还是属于占卜的范畴。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从行为学上来看,《周易》中诸多趋吉避凶的措施和观点,却是与人的修身紧密相连的。它能让人在最初有念头的时候即能分辨是非,从而及时调整心念行为,让灾祸消弭于无形,自然就能趋吉避凶了。如《乾卦》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说出了一种君子趋吉避凶的方式。往大处说,人类如果能够事先预测到自然和人事方面的吉凶走向,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就能防患于未然,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朝向美好的一面前进。
另外,《周易》还有很好的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如上面的卦中出现的“有孚惠心”“惠我德”,都属于个人修养之中的一种良好品质。又比如《履卦》中写道:“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其意思是说,为人处世胸怀坦荡,即使遇上麻烦也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其实也是对良好品德的推崇。《易传·系辞传》中写道:“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其意思是说:君子居住时能心安理得,是因为能法象《周易》的卦辞;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并欣赏的是《周易》的爻辞;行动的时候,就观察周围的变化并通过《周易》来占卜吉凶;所以君子能受到上天的保佑,一切都吉,没有不利。
这段话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来现身说法,从侧面来说明《周易》对美德的推崇。针对《周易·噬嗑卦》中出现的“何校灭耳,凶”一语,孔子给出的解卦是:“善

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这也是以善恶来劝人,以德化来育人的一种告诫。
所以,《周易》是古人通过占卜的形式来预测未来、反映当前人事的哲学书籍,它的内容既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包含了个人修身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它受到历代人们推崇的原因——尤其是儒家学者们,更是把它当作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性指导书籍。
5.《周易》属于阴阳学说吗?
不言自明,《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一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它的六十四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重叠而成,它的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阴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什么是阴阳?相信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对其都有个大概的了解。其中的第三十一回,小小年纪的史湘云发表了她的“阴阳学说”:“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气脉充足即为阳。从古到今,开天辟地,并非阳就是阳,阴就是阴。”“阴阳二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阴阳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比如一个树叶儿,向上朝阳的就是阳,背阴覆下的就是阴。”比如手中的扇子,“正面的就是阳,背面的就是阴。”“走兽飞禽,雄为阳,雌为阴;牝为阴,牡为阳。”
阴阳是个“气”,赋予物乃成形,阴阳是随着气数转换的。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间有两大势力,一为阳,一为阴。阴阳这两大势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且能相互转化。没有阴,就没有阳,反过来也一样。在《周易》的八卦图中,居于中心位置的就是一对阴阳鱼。《易·系辞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八卦的基本程序,用阴阳哲学的观点来看,就是说《周易》所要探讨的事物或现象就是“太极”,太极内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就叫作“两仪”,阴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辩证否定观进行推理,就有八经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
阴阳哲学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就受到了尊崇。而它的重要标志就是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的问世。《周易》中所有的卦都是由阴阳爻组成,所谓的“易”的理论依据,指的就是阴阳转化。《易·系辞传》中写道:“古者

庖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些阴阳转化既非人的主观臆想的产物,也非人为制造的产物,而是天道运行的一种规律。所以,孔子在《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为之道”。一个好的命局必然是干支阴阳平衡的命局。不然,则阴极必至阳生,阳极必至阴生。缘此,人一生的命运中,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中,也不可能永远处于逆境之中,而是在不断改变转化的。正所谓否极还泰来,乐极陡生悲。这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到了《周易》之后的战国时期,阴阳由一种理论观点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说,出现了专门的专家,即阴阳家。其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转化的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也是老子世界构成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界是复杂多变的,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入,用二分法的简单思考方式已经无法解释各种现象。于是,阴阳五行说这种新的思考模式就诞生出来。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发展和变化的,并认为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阴阳五行说并不把这五种基本物质归为具体的物质,而是把它们当作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五种属性,即五行。这五行相互制约、相互衍生,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和变化之中。简单来说就是:五行相生,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了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或阳的内部还是二者之间都具备着五行的那种相生相克的变化。阴阳的内容就是通过五行来展现,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相生是五行循环永远不能打破的规律。比

方说,春夏秋冬四季,它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则。春天以后必是夏天 ,“木能”必向“火能”的方向发展;到大暑时,阳气旺极必会转阴,就到了秋天;秋天以后必会是冬天,“金能”必会向“水能”的方向发展。又比方说,养生方面的内丹功,古人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就是:纳外气、养内气、和阴阳、通经络,并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贯彻其中,其基本原理就是阴阳互变,五行生克。
阴阳五行学说试图建构宇宙运行模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对中国古代哲学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冶炼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周易》中的“阴阳”,是对“阴阳”观念的具体运用。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在“八卦”中,通过阴阳的移动与变化,用来代表各种自然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来推算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各种际遇。比如说,人生的际遇。一个人的运气若能达到阴阳平衡就为吉祥,反之就会不利。阴阳的消长和转化都是指命局中的阴阳二气能量在行运中的变化状态。阴阳在转化的同时也同样表现为消长的性质。人的八字原局是静态的,只有大运流年的作用才会出现动态变化。当阴消阳长取得平衡时,在《周易》中,就体现为吉。
所以,《周易》中的“阴阳”是从天体变化、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中抽象出来的两个相对的概念,是“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的具体运用。其基本思路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而阴阳学说是建立在“阴阳”观念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的一种理论。随后又发展扩充进了“五行”说,使二者融为了一个整体。可以这样来理解,阴阳学说是一种理论体系,而《周易》是对这种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尽管在时间上,《周易》要超前很多)。也可以这样说,《周易》是引导“阴阳”观形成理论的一盏指路灯。
6.《周易》六十四卦中包含了哪些哲理?
《周易》被后人冠以“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的理论根源。它所包含的一些哲理,成为了指导人们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形成了一种沉淀积累数千年而长盛不衰的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之类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为贵。这些哲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指的是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周易》中,“乾”指天,“坤”指地,属于人所处环境中的两个对立面。孔子对其中的《乾卦》的解释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其意思是说,天的起始浩大,万物就是因为有了它才开始,即万物都来自于天。于是,云气升腾,雨水下注,万物都有了自己的形态。阳光运行于终始,六爻得时而形成,时令乘着六龙,以驾御天道。天道在变化,万物有了自己的特性和行为方式,保全住太和之气,走向吉利。首先出现的是天下所需的众物,万国皆得安宁。
孔子对其中的《坤卦》的解释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其意思是说,地的起始无边无际,万物依赖它而生成,所以顺承天道。坤用厚土载养万物,德性与天相合而无边无际,坤道能包含宽厚而广大,众物全得能顺。牝马和其他地上的生物,奔行于地而无边……安于守正之吉,是因为天道应合地道而无边。
天与地本是对立的。以人的感受来说,天所带来的刮风下雨、霜雪雷电之类的自然现象,都会给人身带来伤害。这明显与人的感受构成矛盾。但另一方面,这些自然现象又能促进作物生长,从而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所以,天与地看似对立,实际上是统一的,而用孔子的观点来说就是天道应合地道。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想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实际上,到哪儿都会存在着许多约束行动的诸如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这些都与人的内心需求构成矛盾,形成对立面。可另一方面,不以规矩,又不成方圆。一旦失去这些条条框框,人类社会势必会因个人贪欲的膨胀而陷入无休无止的争斗甚至残杀之中。这时,想获得一时的清静恐怕也难。正是有了这些条条框框,将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避免了各种纷争。它所起的实际上是一种保护作用。人的欲望与约束欲望的法律法规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特点上来说,《周易》中《乾卦》的刚与《坤卦》的柔、《比卦》的乐与《师卦》的忧、《震卦》的起与《艮卦》的止……所展示的都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2)阴阳转化。
《周易》是通过阴爻与阳爻的变化来展现自然和社会现象,并反映人生乃至天下命运的吉凶的。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交感产生的,阴和阳是同一事物的对立面。《周易》就充分运用了这一原理。概括来说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为一体,这就是太极。到混沌两分时,就形成相互对立的天地两仪,一阳一阴。阴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进行推理,就有了八经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
《周易》中的卦象揭示出: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阴阳属性就会发生转化。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阴阳转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必然规律,其间包含着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比如说,一年四季中,由春天的温暖到夏天的炎热,就是一个阳长阴消,阴向阳转化的过程;夏天的炎热达到最高点后,必然会降温,成为向秋凉转化的起点,出现阳消阴长的现象;随后,阴继续增长,由秋凉转为冬寒,到达最寒冷点后,就成为由寒向暖转化的起点,此时阴消阳长,迎来又一个春天。如此往复循环,阴阳转化年复一年。这也就是《灵枢·论疾诊尺》中所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在人类社会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乃至一介百姓,从品德方面来说都有着刚正、坚强、勤劳、热心之类阳的一面,同时相伴的有猥琐、懒惰、庸俗、卑鄙之类阴的一面。当受到外力的作用,比如说个人欲念或他人胁迫,就会出现阴阳转化的情况。这时,既会有大义凛然的情形出现,也会有低声下气的情形出现。这期间,必然是阳能向阴转化,阴也能向阳转化。
《易传·系辞传》中写道:“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其意思是说,《周易》是圣人极尽幽深,研究神机莫测的一门大学问,正唯它的幽深,故能通达天下人的心志;正唯它的神机莫测,故能成就天下的一切事务;正唯它的神妙,所以似不见其急速,而自然快速,似不见其行,而能到达。孔子将这些称为“圣人之道四焉”。孔子的正心、修身观念,其实质就是弃劣转优的一个过程,所禀承的原理不就是阴阳转化的规律吗?如果不遵循阴阳转化,那岂不好人永远都是好人,坏人永远都是坏人了吗?一阴一阳的对立转化,是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不变规律,这就是道。孔子如此重视《周易》,恐怕就是推崇由阴阳之道而产生的善,并希望把它作为万事万物的

天命之性。所以,阴阳转化的规律,可以说是孔子坚持追求道德之义和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种信念。
(3)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指的是事物发展到极端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与此相近的意思还有全则必缺,盈则必亏等。《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基本上都存在着两极境遇:吉和凶。在谈到如何趋吉避凶时,就体现着物极必反的规律。
孔子对《周易·蹇卦》的解释是:“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往蹇来誉,宜待也。王臣蹇蹇,终无尤也。往蹇来反,内喜之也。往蹇来连,当位实也。大蹇朋来,以中节也。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其意思是说,《蹇卦》的卦象是(山)下坎(水)上,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象征艰难险阻,行动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安心等待,寻找时机,不要轻举妄动。当人出现行动困难,面临艰难险阻的时候,孔子建议不要轻举妄动,而应该坚守正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让自己的行为合乎准则,然后联合自己内部的力量渡过艰难困境。这种力量,就是源自品德的力量,坚守下去,到时就会否极泰来。
在《周易·困卦》的解释中,孔子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所说明的都是人走到了(困)极的地步该怎么做。他的理念和信念支撑无疑都是熟稔物极必反规律的结果。
其实,《周易》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其间所包含的哲理非一言所能道尽,此处引出三点,权当抛砖引玉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