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现状

调研报告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快速推进,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土地合理流转,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将有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

一、我县土地流转基本概况

我县有农业人口31.XXX万人,劳动力16.XXX万个,耕地总资源58.XXX万亩,二轮延包时,全县农户共承包土地48.XXX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__月12月底,全县登记流转土地面积4XXX 亩,涉及农户1XXX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如下特点:

(一)流转方式多样化

从全县土地流转情况来看,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并存。

一是转包(含代耕满一年的),大部分外出务工家庭采取了这种方式。即原承包户将承包地全部或部分转包给转入户,转包条

件和利益关系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也不经过发包方,只是一年一

定一结算。具体数据暂时无法统计。这种流转期限的不固定性,

容易造成转入方的短期行为,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

二是租赁,采取这种流转方式全县共登记1XXX亩。如李家河

乡青龙嘴村、干坝村,高罗乡九间店村、埃山村XXX户农民将XXX 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楚天林木公司建立贡水白柚基地;晓关

乡茶叶加工大户龙维民等人在中村坝村租用土地,建立优质茶叶

基地XXX亩。农户每年可从中获得350-XXX元/亩的租金收入。采用这种流转方式,让转出方收入比较稳定,但未考虑到价格因素

给收益所带来的影响。

三是入股,登记面积1XXX亩。如李家河乡酉源蔬菜专业合作

社吸收青龙嘴村XXX户农户400多亩土地入股,建立蔬菜基地,仅种植大头菜一项,农户每亩可获得XXX元纯利。这种流转方式,

将农民与企业(合作社)联成利益共同体,农民受益较大,但其收益受企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影响较大,农民对此持观望态度。

四是转让,登记面积XXX亩。如万寨乡移民通过转让从当地

农户手中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当地

农户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已经有比较稳定的非农收入,通

过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又得到了经济补偿用于扩大二三产业。

通过转让,解决部分土地二轮延包后移民搬迁无土地耕种的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总体虽然较小,但蕴育出了适合本地

实际情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些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一是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全县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

XXX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XXX个。如李家河乡二虎寨村精

品柑桔白柚专业合作社,流转500多亩土地用于规模经营。

二是农业公司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建立农

产品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

股份有限公司。如楚林白柚公司流转土地XXX亩建立白柚基地,

科星有限公司流转XXX亩发展苗圃基地。

三是专业大户经营模式。全县种植面积在XXX亩以上的经营

大户50多户,流转面积达4000多亩(流转面积末完全登记)。如李家河乡燕子溪村农民朱道,流转土地XXX亩,用于种植柑桔。

(三)发展效果明显化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

规模不断扩大,几十、几百亩集中成片流转呈上升趋势。农村土

地合理流转,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

产出率。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业主把土地主要用于发展果园、蔬菜、药

材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材料生产基地,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

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如李家河乡二虎寨村村民谭绍荣,20__租赁土地XXX亩建立白柚基地,今春遭受冰冻灾害后仍

然采摘白柚两万多个,进入丰产期后,年均可采摘白柚XXX万个,收入可达30多万元;种植大户黄禹福,在椿木营乡租赁土地XXX

亩种植蔬菜,除去租地费用人工工资等成本,每亩获纯利1XXX元,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发展蔬菜2800多亩。目前,在大户示范、基地带动下,全县已发展烟叶 72990 亩,茶叶 78XXX亩、水果95130 亩,药材 53280 亩,农业产业化已初显规模。

二、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一方面,部分干部

存在怕麻烦的思想,不愿意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合理流转,对土地

合理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许多农民对

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对土

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多,担心因流转而失去承包权和收益,

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轻易流转。

2.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信息不畅通。缺乏中介服务组织和

土地流转平台,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转出方

找不到转入方,种植大户和产业业主难以集中成片流转。

3.盲目注重当前利益,随意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有的借

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基本农田不能得到有效

的保护;有的流转耕地未能落实相应的复耕措施,掠夺式经营方

式仍然存在。

4.缺乏相应的资金政策配套,土地流转需求动力不足。农业

生产投资量大,农作物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当前农业规模经营

缺乏相应的资金、政策配套,难以调动生产大户进行规模经营的

积极性,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步伐。

5. 转移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影响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目前,土地对农民兼有生产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当农民非农就业能力

低时,种地仍然是农民谋生的首选之计。即使进行流转,期限也

比较短,导致有的转入方采取短期经营行为,耕作、施肥、投入

等不合理,难以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三、鼓励土地合理流转,发展我县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

建议

(一)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烟、茶、畜、果、药、菜”六大产业的发展,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正确引导,破除基层干部“怕找麻烦”的顾虑;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自给自足”的生产理念

,树立“规模经营、共同发展”的思想;加强土地流转

典型事例的宣传,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建立服务体系,规范流转行为

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应建立“政府搭建平台,业主选准项目,中介搞好服务,农民共同发展”的土地流转体

系。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坚持以产业为依托,以业主为主体,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做好

土地流转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供求登记、土地评估等服务工作,为土地流转提供全程服务。

2.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在资金、

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一方面,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社会资本到我县投资经营,另一方面,培育本地

懂技术、有管理经营能力的种植能手承包经营。如对连片成块进

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农用地,建议将其优先列入土地整理、

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中去,对经营业主按其经营规模的大小给予

一定的奖励扶持等,提高其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推行土地产

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3.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确保流转双方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不形成遗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在现有流转合同的基础上,建议将土地流转费用以实物为参

照物进行折价,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或下跌而导致流转双方利益

受损的现象出现;明确土地流转后到期还地于民时,归还的方式、面积等,解决土地流转整理后原有土地四至界限被打乱而无法复

原的问题。其次加强土地流转后用途的监管。相关部门要做好协

调配合,对流转后擅自改变农用地用途的,要坚决予以打击,保

护耕地资源。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档案,努力做好档案信

息管理的完整、真实。

4.建立健全调解仲裁体系。流转主体、方式、期限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范围具有广泛性、纠纷主体具有多样性、纠纷的性质具有多元性、纠纷的原因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要求必

须有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仲裁人员,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

纠纷仲裁机制,以期为化解全县农地流转纠纷提供新的路径。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土地,农民就缺失安全感,

而要让农民解除后顾之忧的基础就是社会保障。对自愿进城的要

在就业方面提供扶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对迁居城镇,并放弃了承包地、宅基地的农民,低收入家庭应享受城市最低

生活保障;在户籍制度上应消除城乡差别,让农民进城后能够享

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至少能保证农

民进城的基本生活。

(三)发展合作组织,促进规模经营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

入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催生新型市场主体,推进农业

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农民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分

红得到收益,并让转出土地的农民成为新生产业主体的农业工人,获得土地收益与工资双重收入。三是可解决其外出务工时家中留

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四)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劳力转移

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已转移劳力拥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从而实现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全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产业化、集约化经营。通过“阳光工程”等项目对农村劳动力进

行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

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带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人走在先,流转在后”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