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内涵

2.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内涵

2.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内涵
2.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内涵

2.2.2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门的管理科学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门管理科学,风险管理既具有数理范畴的科学性属性,同时又具有非数理概念的艺术性属性,因此,对于风险管理,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提出的观点也各有千秋。[1]

风险管理的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 世纪的美国。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很早就认为风险管理是公司的基本管理活动之一。1952 年美国学者格拉尔在其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中,首次使用了“风险管理”一词。1963 年梅尔和霍斯奇的《企业的风险管理》以及1964 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美国学者克里斯蒂在《风险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努力。

归纳起来风险管理理论分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也就是纯粹风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纯粹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在这个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区分,辨别出那些对企业只有不利影响的风险类型并着手解决,是传统风险管理的重要思路。实践中,纯粹风险确实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没有预测到的纯粹风险,往往会直接拖垮一个企业,而且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涉及到机会成本的问题,这更加需要企业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做出风险管理决策(Gahin,1967),因此,纯粹风险一直被当作风险管理的对象和目标。而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那些影响企业的纯粹风险,至于如何购买保险、购买什么样的保险就属于风险管理决策的范围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实际上,风险管理就是从保险行为中延伸出来的管理手段,因此,保险在这个时期的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nenberg,1966)。

而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成就是实现了与主流经济、管理学科的融合。风险管理方法论的提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1965年Hedges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构建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论,界定了分析风险管理的观察视角问题,指出风险管理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首席财务官职位的财务政策视角,二是基于风险管理官职位的风险与保险视角,同时指出,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保险并不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全部,从而将风险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并且明确了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使得风险管理从方法论角度更为全面和完善。Close(1974)将风险管理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复杂组织系统模型相结合,为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主流的理论来源;Cummins (1976)将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最优策略,从而使风险管理融入到金融市场理论中并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如果说传统风险管理理论是为了解决纯粹风险,那么金融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投机风险的问题,是为了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目标,这是金融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区别。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微观金融方法:Markowitz(1952)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来度量风险,用期望值来度量收益,并且首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指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以追求在相同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在相同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Hart 和Jaffee(1974)又提出了将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视同为一种特定类型的证券组合来进行管理的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框架,商业银行的资产分布、贷款分布应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应避免风险过度集中;Sharpe(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则是开创了现代风险资产定价理论的先河,提出了投资的回报与风险成正比的基本规律,即资产的期望报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揭示了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通过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规避非系统风险,但是无法分散具有整体特征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来说,每种业务的费用至少应等于资本的CAPM成本,从而可以确保投资的回报率经过风险调整后能够实现最大化;Black和Scholes (1973)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解决了期权定价问题,推动了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的形成,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来转移市场风险,也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的交易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风险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下依靠保险转移风险的思路,开始利用风险获取收益,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

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对象十分繁杂,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外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这些对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影响都很大,其中外汇风险是最致命的,汇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预期的收入,因此以企业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策略和措施的实施中也受到企业的风险态度的影响:如果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外汇风险敞口至零,那么企业将会采取分散化的财务策略;如果外汇风险仅仅是被看成另外一个必须考虑的风险变量的话,那么企业将会采取集中化的财务策略;同时,企业在管理外汇市场中的风险时往往采取不对称的态度,即针对不同的货币,采取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策略:在“软”通货中,企业会采取有利措施来抵消可能会带来的未预期损失,相反在“硬”通货中,企业偏向于保留部分正向敞口(Folks,1972;Rodriguez,1974、1978)。

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以ART为主,这是一种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融合而出现的、综合保险和衍生品两者特点的风险转移产品,是一系列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风险工具和风险技术的总称,一般分为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工具和基于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James Lam,2003)。其中,专属保险公司是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载体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为母公司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Davidson和Thornton,1987、1988;Wood、Glascock和Bigbee,1988)。而Ullrich(1992)的研究揭示了专属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优势,即提供给母公司更优先的成本优势:相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专属保险公司能够为母公司而不是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储备基金的投资收入;为母公司在手续费和利润获取方面实现成本减少;为

母公司进入再保险市场提供方便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保险业务而进化成母公司的利润中心;协助母公司规避周期性的商业保险市场。

三、内部控制理论

实际上,内部控制理论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特别是2004年COSO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更为紧密,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中。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Grady(1957)指出,内部

会计控制就是一个综合了组织的计划和商业中运用的协调过程的制度,用于预防未预期到的或是错误的操作带来的资产损失、检查管理决策中用到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运营效率和鼓励遵守已制定的政策等。Scott(1976)则认为,内部控制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人格因素,而是应当看成是一个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函数,而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行为,而不是态度,因此内部控制更强调其管理本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这个阶段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和文件,如《SAP No.1》、《SAS No.1》和《SAS No.55》等,不仅对于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完善、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的业务操作等都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年COSO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企业的

内部控制体系。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独立会计师的视角,

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影响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由此内部控制的概念完全突破了审计的局限,向企业全面管理控制的范畴发展。1994年COSO委员会又提出了《对外报告的修改篇》,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研究对内控报告和内控信息披露格外重视,从而使得内控领域的研究更加具有整体化的色彩。内控报告对投资者加深对公司的全面了解具有积极作用,密切了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信任,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Willis,2000);内控信息的披露也间接具有分辨公司好坏的功能,那些不敢提供内控

报告的公司较之那些提供了内控报告的公司来说,往往会具有更差的财务表现,同时内控报告的公布使企业能够彰显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策略,以图对投资者的决策施加影响,这也间接使得外部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施加影响,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发展真正进入到了全面、综合的阶段(Mcmullen,1996;Newson,2002)。

这个时期,英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也很迅速。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堪称英国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

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

的关系为前提,从财务角度入手并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声明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还

第一次提出了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观点,在很多领域开创了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先河。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资

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认为董事对内部控制具有关键的作用,并且强调了“内部控制不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应该包括更多的管理过程”的观点。1999年的特恩

布尔报告则是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研究的集大成者,为公司及董事会提供了具体的、颇具可行性的内部控制指引:高度重视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复核以及实行正确的风险管理政策等;尤为重要的是,该报告较早地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并且对公司管理层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与界定,从而为内部控制向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借鉴。

从上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平面—三维”的过程:在内部会计控制阶段,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会计系统三要素

构成了一个平面的控制系统;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则演变成了一个三维的控制系统。

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COSO发布的《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是

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风险管理报告。它是在1992年《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而最终形成的。该报告对企业风险管理(ERM)下了一个

全新的、综合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

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并列出了风险管理的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从而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

学术界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上。Allayannis等(2001)分析了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运用托宾Q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通过对1990—1995年间720家非金融

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情况的研究,发现运用了外汇衍生品后,企业的价值呈现正增长的态势,风险对冲的报酬对于那些在外汇领域具有风险敞口的企业来说,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比那些同样面临外汇风险敞口却不实行对冲的企业高大约4.87%的市场价值;而对于那些本身不具有外汇风险敞口,但是在经营中涉及到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衍生品对冲带来的市场机制提升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了有利的证据支持风险对冲能提升企业价值的假设。Hoyt和Liebenberg(2008)运用美国上市保险公司的资料数据,对2000—2004年期间共166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采用ERM的公司,其公司价值的增加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种价值的增加体现在公司特征上,表现在采用了ERM的公司往往规模更大,行业多样化、国际化程度更高以及财务融资能力较强等;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采用ERM的公司价值比未采用ERM的公司平均高出3.6%,且在统计和经济意义的检验方面均为显性,

从而证明了ERM对提升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Kallenberg(2007)分析了风险管理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风险

交流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他以ABB公司为例分析了开放的、直接的风险管理对于建立公司信誉和维护公司价值的重要意义,ABB公司的股价在2001—2002年间下跌了90%,其中50%是与石棉危机有关的。

对风险管理要素的研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Andreas Muller(1999)分析ERM流程的角度是成本控制,他认为ERM包括风险剥离(risk stripping)、风险地图(risk mapping)、风险组合和套期(risk packing and hedging)三个阶段。Colquitt等(1999)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风险经理在ERM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Lisa Meulbroek(2002)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可能性预测和后果评估)、风险策略制定和方法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司价值模型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CAS(2003)对ERM流程的分析注重了企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环境分析的基础性意义,提出了ERM流程包括环境分析、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整合、风险优化和利用、风险控制与评估等步骤的循环。

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风险管理关系的研究是最近的一种趋势。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声誉风险以及可持续发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将这些问题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将风险管理的目的拓展到了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方面。CAS—ERM报告(2003)就提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在短期和长期的价值;Marsiglia等(2005)、Forstmoser (2006)的研究分别从企业价值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挑战、企业声誉风险的管理问题出发,来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从而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风险管理的定义、分类全解析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中国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 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员工流失的风险。

(工作心得体会)风险管理心得

风险管理心得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下面是带来的风险管理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风险管理心得篇一 盛光祖部长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____年铁路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运输安全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铁路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铁路各级组织、各级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的重大政治责任,并把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今年铁路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认真学习盛部长讲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认识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和极端重要性: 1、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的饭碗工程,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有利于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前提是要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要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3、实行安全风险管理,目的是要消除风险。要对各类安全风险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过程管理,狠抓管控措施的落实,加强检查考核,进行闭环管理,实现良性循环,以此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安全生产一线管理人员,,促进车间、班组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盛部长的重要讲话,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思想观念解放、精心谋划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深入扎实地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为建设安全、创新、精细、和谐西铁贡献力量。 通过学习盛部长讲话重要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盛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安全风险管理的丰富内涵,就要把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落在安全风险的防控上。在现阶段,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强化,但同时运输安全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安全压力不断加大,运输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所以高标准要求工作目标要高,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最大限度地延长安全周期,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为铁路发展创造长期稳定和谐的环境;

《风险管理》 方法 概念对比

《风险管理》方法对比

久期分析法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①当久期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则资产价值增加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加强;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资产价值减少的幅度比负债价值减少的幅度大,流动性也随之减弱。 ②当久期缺口为负值时,如果市场利率下降,流动性也随之减弱;如果市场利率上升,流动性也随之加强。 ③当久期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没有影响。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风险管理方案计划审计办法

***********公司 风险管理审计办法 编号:TS-KP-XS-** 版本: 2013 编制:审计部 批准:董事会 2013年**月**日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审计办法 目录:共九章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 第三章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 第四章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分类 第五章风险管理审计须遵循的原则 第六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 第七章制定风险管理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第八章风险管理审计取证的评价标准 第九章审计报告 第一节整理审计发现的要求 第二节风险管理审计报告的内容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行为,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文件、《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险审计又称风险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或风险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和测试,以识别、预警和纠正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适或缺陷,进而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一套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共同设立、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它的功能是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公司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风气,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控股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参照执行。 第二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 第五条风险管理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政策,评价公司是如何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各类管理目标的,进而评价公司风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论文全文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 蔡则明吉林大学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企业都处在多变的环境中, 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突显出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报告的可靠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都将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并对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讨论分析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并指出风险管理新趋势对我国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启示。本文总结了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并讨论了完善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启示 一、企业风险管理简介 (一)企业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社会各部门积极主动认识管理风险,以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运行,在此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层根据战略决策的要求,对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管理与处理,为使风险损失、可能性、发生频率降到适当低的水平的系统管理过程。企业风险管理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现代企业主要针对投资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防范[1]。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 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 1.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健全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会计信息可以在会计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对于偏离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可以立即予以发现并及时反馈到企业各级管理机构,便于采取措施,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 2.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风险控制系统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够相互协调和制约,通过业务处理的授权,使企业各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范围和职权,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风险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现代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

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

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管理计划是指一个能够提供和调动资源,以抵消或减少偶然损失所带来不利影响的系统。 一、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1、风险管理总目标 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单位价值最大化。成本,是指经济单位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项经济资源的投入,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放弃一定的收益机会。安全保障,则是指风险管理的效果。纯粹风险管理,安全保障包括:风险损失的减少,即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实际损失能及时充分并有效地得到补偿。投机风险管理,还要包括投资收益获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成本效益比较。 2、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 (1)按其定位不同,可以分为最低目标、中间目标和最高目标,其中最低目标是确保经济单位的生存,中间目标是促进经济单位的发展,最高目标是实现经济单位的社会责任。 (2)按照时间来分 损前目标: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达到的目标,主要有:经济目标;安全系数目标;合法性目标;社会公众责任目标。 损后目标:风险控制,不能完全消除一个经济单位的风险。损后目标指一旦风险事故发生,经济单位的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有:生存目标;持续经营目标;获利能力目标;收益稳定目标;发展的目标;社会责任目标。 目标的冲突:损前目标与损后目标之间,损前目标之间,损后目标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风险管理者应妥当地处理目标间的冲突,以经济单位总目标统帅,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制订一个适应本企业具体情况的风险计划。二、风险管理组织 组织是指通过设计和组织内部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它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组织结构即部门结构,组织关系则指组织成员中的权责关系。 风险管理的组织是指通过确定一定的组织结构的组织关系,使企业各部门成员协调工作,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而设置的内部管理层次和机构。风险管理组织关系指的是风险管理部门中的权力责任关系。 1、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组织 企业的组织结构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及其组成。 (1)直线制组织结构 直线制是最早的一种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垂直领导,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这种形式一般只用于小型企业。

风险管理

题目: ××公司XX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提醒:若项目过大、涵盖内容太多,可以只写该项目某一阶段的风险管理研究,如设计开发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施工阶段等) 题目也可以调整为: ××公司XX项目XX阶段风险管理研究 一、选择本论题的条件及要求 1.选题条件: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做的题目,适合参与项目的、了解企业某一项目风险管理实际过程的学生。因为这个题目理论比较简单,收集资料也相对容易。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减少或避免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在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即用某个或某些理论,联系某个研究对象(项目),就某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选题要求: 学习理论。选择该题的同学必须认真学习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能够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理论、技能,并且能够在论文写作中运用这些理论和技能。 收集资料。必须收集本选题所需要的、本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监控等)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及论述。 分析研究表达。要求搜集足够且有效的风险管理数据,正确运用所学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评价项目的风险管理,总结经验、教训。论文表达规范、逻辑关系顺畅,层次清晰。 二、论文提纲模板 ?说明:对于该选题学校给出了下述规范的论文写作提纲,即任务书中的设计内容,包括论文的大致框架、结构及写作的主要要求。 ?选择本题,意味着你确认可以按照下面的提纲结构和要求完成论文。你可以在下面这个模版的基础上增加和补充内容,但不可以随意删减内容,以免因重要内容缺失而导致论文不合格。 ××公司XX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论文结构中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绪论 本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等。1.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简要介绍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的新进展,重点介绍论文后面分析

《风险管理的概念》word版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一种过程。风险管理技术是识别和度量风险,选择、拟定并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一种有组织的手段。风险管理是按照装备研制项目的风险管理政策,对资源进行系统地和反复地优化的过程。风险管理是在所有项目范围内,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工作中,能辅助项目管理进行管理、工程实践和做出判断。 风险管理技术涉及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的早期识别和分析、风险的连续跟踪和评估、纠正措施的尽早实施、沟通、文件编制和协调等。 风险管理方法由四部分组成:规划、评估、处理和监控。(见图7.2-2)。 风险管理的四要素形成联锁的闭环,并从初始规划之后相互依赖。风险管理要求由每个部门共同承担责任,并明确由上至下的职责和职责权限。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内容之一。风险管理是不断迭代的过程,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项目管理过程的要素。 风险管理 风险规划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风险文档 图7.2-2 风险管理结构 (1)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是确立有组织的、综合性的风险管理途径的持续策划的过程,策划的结果编制风险管理计划。 ○1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风险管理的目的和目标; ●确定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数据资源;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各类人员的任务、职责及能力要求; ●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 ●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 ●规定监控衡量标准和监控程序;

●确定报告和文档的需求,规定报告的要求。 ○2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规划过程的输出是编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引言:说明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项目的概述:简要的介绍项目、项目管理方法; ●定义:确定项目风险定义范围,例如技术、进度、费用等方面风险定义、风险等级的定义及其他事项; ●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综述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管理现状和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方针、政策和方法; ●组织机构:说明风险管理的组织,逐个列举参与人员的职责; ●风险管理过程和程序:说明风险管理需经历的必要过程,即风险规划、评估、处理、监控、记录文档,并对这些过程环节作基本解释; ●风险规划:规定风险规划过程、持续的风险管理计划、计划的修改更新问题及批准等指导意见; ●风险评估:规定风险评估过程和程序,概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过程,以确定风险等级和需制定应对措施的风险; ●风险处理:阐明用于确定和评定风险处理方案的程序,对各种风险处理方案如何用于具体风险提出指导意见; ●风险监控:规定监控风险的过程和程序,规定准则以明确什么样的风险需要提出报告、报告的频次是多少; 风险文档和报告:规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需要编写的文档和报告,规定报告的格式、频度及编写的职责。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风险评估”是对项目各个方面的风险、关键性的技术过程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项目更有把握地实现其性能、进度和费用目标。风险评估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排序。 ○1风险识别

什么是风险管理

一、前言: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每个生灵从天灾人祸中都能感受到世事的无常。而企业经营者投入资源搭起一个平台,想通过组织人力谋求一定的剩余价值,可动荡的市场环境、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时刻都会出现的矛盾冲突、自身核心竞争力上的局限,总会导致企业不时陷入危机之中。 在2008年的“毒奶门”事件中,三鹿倒了,伊利、蒙牛、光明等行业霸主都深陷其中挣扎度日,而三元却在乳品行业在中国陷入低谷时节成功收购三鹿,迅速完成了自己的扩张,成为这次事件中最大的赢家。在07年开始萌于华尔街的这场经济危机中,东莞的合俊玩具厂的倒闭拉开了国内外向性企业纷纷下马的序幕,而同为依赖出口的山东鲁泰纺织却逆风飞扬,在整个外部环境呈现不景气的时时节,他们的订单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怎多。在媒体采访鲁泰的高管,询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时,他们的回答是:一是在技术上下功夫,独行高端;二是一直注重风险管理,他们从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与单个大客户的交易额他们严格控制在营销总额的20%以内,这样即使一个大客户丢失或交易额度降低时,他们也能从新客户的积极开发工作中给弥补过来。 是呀,“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清晰的认识到企业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管理措施,才会处乱不惊处惊不变,企业若能在隐患爆发的前期,就能对潜在的风险花点时间和精力进行排查、能建立起系统的风险应对侧路,在危机真正来临时就不会束手无策,而这正是企业学习和研究“风险管理”这门管理学科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当中包括了对风险因素的界定、制定量度方式、对风险进行评估、依风险评估的不同结果预定不同的应变策略。 三、世界各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实践和发展趋势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直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远在春秋时代,郑国就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铸上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而战国初年魏国颁布的《法经》中,开始围绕以防范盗窃和侵占他人财务为主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的罪名体系。 “如果任何人因借款而负债,在暴风雨毁坏收成、谷物歉收或者谷物因缺水不能生长时,那么当年可以不需要偿付给债主任何谷物。他(借款人)可以在水中洗净记债板,当年不支付任何租金。”这是3800多年前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刻在黑色玄武岩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一条,后来经济学家因《汉谟拉比法典》中对风险的简洁而清晰的描述,而把汉谟拉比,称为人类最早的风险经理。 到了1676年,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公司在在德国汉堡市成立,专营火灾保险业务。而瑞士数学家贝努里于1705年提出的“大数定律”,使人们认识到任何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的出现时,发生意外的概率有一定规律性。这个定律的提出,大大推动了保险行业发展。 上世纪30年代,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超过4成的银行和企业破产,导致美国的经济倒退了20年,在这次经济大萧条中生存下来的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始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事前关注,那时候的风险管理手段主要依靠向保险公司购买各种保险,以期通过保险补偿基金在灾害来临时能有其他交保人共同分担损失。 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随着经验的积累,风险管理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成为一们学科。在上世纪50-9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相关单位为了有效防范上市公司执行董事的财务报表的造假或隐瞒行为,为通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来保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开始陆续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放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上市准则,在这些准则中对职业经理人的报酬、股东角色、信息披露义务和审计

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概述

第九章风险治理 第一节风险和风险治理 一、风险与风险分类。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的信息尽管不充分,然而却足以成为其备选方案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指定一个概率值。 尽管风险是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的一种概率分布。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风险及其特征却十分复杂而且

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领域,关于风险的认定、分类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然而,一般来讲都把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决策信息风险三类。 1、环境风险。要紧是指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风险。包括竞争厂商、股东关系、资本来源、灾难性损失、政治与主权、法律、管

制、产业市场、金融市场等等。 2、过程风险。要紧包括经营风险、授权风险、信息处理/信息技术风险、忠诚风险、金融风险等等。 3、决策信息风险。包括经营决策风险、金融决策风险、战略决策风险等等。 二、企业风险与风险治理。 1、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

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或损失。企业风险最终表现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失败,是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风险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企业外部的如体制变化、政策变化、宏观治理失误、经济滑坡、法律调整、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调整、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

手出现等均会导致企业风险。而企业内部的如决策失误、治理不善、组织协调失衡等等也同样会导致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的特征:风险领域的广泛性、风险因素的多样性、风险征兆的隐含性、风险诱因的国际性。 2、世界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世界。风险治理差不多成为现代企业经

营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增加了企业决策难度。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面临这许许多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众多的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决策变量的数目突然增加,使得企业风险更加难以准确预测。 风险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幸免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阻碍,企业不得不投入人力、物力和财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风险和风险量的基本概念 (1)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 (2)风险量指的是不确定(这里的不确定性是指实现项目目标的可能性大小,真实意义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对可能的情况无法估计其可能性,;例如战争、金融风暴、政治动荡、陨石撞击等,这类风险是无法管理的。)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若某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其可能的损失程度和发生的概率都很大,则其风险量就很大,如图31中的风险区A。 (3)风险可能的损失程度和发生的概率是要就经过评估的。若某事件经过风险评估,它处于风险区A,则应采取措施,降低其概率,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或采取措施降低其损失量,即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风险区B和C的事件则应采取措施,使其移位至风险区D。 2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1)组织风险

●设计人员和工程监理工程师的能力;●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能力;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等。 (2)经济与管理风险 ●工程资金供应条件;●合同风险;●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人身安全控制计划;●信息安全控制计划等。 (3)工程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等。 (4)技术风险●工程设计文件;●工程施工方案;●工程物资;●工程机械等。 3 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的法规的要求。 风险管理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 ●风险辨识,分析存在哪些风险,哪些是可以控制、转移的个别风险,那些是不能控制、转移的系统风险;●风险分析,对各种风险衡量其风险量;

风险管理的内涵

1 风险管理的内涵风险管理就是在识别,评价及分析风险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及手段对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及处理,尽可能的控制风险,使其向有利条件转化,并能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主动的补救措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风险管理的过程如下:①预测及识别风险。通过信息收集,分析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对其可能性进行专家咨询以及寻求实验论证,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记录在案。②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性,评估其对工程项目的潜在影响,并按其危害大小列制风险清单。③根据所列的风险清单,针对不同危害程度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对工程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提前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可以用最少的花费来减少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继而顺利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2 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完工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事先规化好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能发生改变,这些无法确定却又潜在的各个因素就是风险因素,而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遇到的风险因素有:2.1 社会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及法律法规变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所引起的风险,而环境风险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水文,气象,地质等。2.2 进度风险进度风险指的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造成项目工程施工拖延,未能及时按照工期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如下:①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使得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最后还需重新修改设计图纸,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因未完成设计图纸,从而只能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方法,最终均会影响工程进度;②计划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是目标,项目的计划制定必须以该目标为根本依据,只有符合总目标要求的计划才是合理可靠的计划,不合理的计划及未考虑工程中意外情况的计划均会造成工程的经济损失,形成计划风险,继而影响工程的进度,造成进度风险。2. 3 费用风险造成建筑工程项目费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设计变更,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由于业主要求或其它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此时就会造成工程量的改变,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开销,形成费用风险; ②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费用增加而带来的风险,常见的如:通货膨胀,汇率改变,地方保护主义等。③成本预算错误,由于预算人员疏忽或是项目历史数据及信息收集不齐,均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费用风险。2.4 管理风险影响管理风险出现与否的因素有:①管理机构的健全与否。若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上下级配合脱节,则发生管理风险的可能性较大。②合同的管理及履行。若合同的管理不完善,则容易出现条款遗漏,表达不正确等问题,同时,施工未按合同履行,双方责任不明,这些问题均会造成管理风险的发生。3 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处理措施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有了项目的风险清单,因此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及影响,尽可能的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通常采取的措施如下:3.1 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采取一定的措施中断或阻止风险源的发展或是采取远离风险源的行为,风险回避是一种拒绝承担风险的处理措施。如在河边建设建筑可能会有洪水风险的发生,故可以另谋场地,从而避免洪水风险的发生。3.2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指的当风险避无可避时,采取一定的手段预防及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承包商无力继续实施工程时,将工程拖下去,只会给业主造成更大的损失,此时,业主即可撤换承包商,以减少项目损失。 3.3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在风险发生时将风险造成的部分损失转移给可承担风险的个人或组织,风险转移并不等同于转嫁损失,对于业主或承包商无法控制的风险,第三方则有可能控制或是较易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常见的风险转移方式如购买保险及转让技术等。 3.4 风险自留某此风险因造成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因此,在综合考虑项目进度等各方面之后,可自己承担一部分风险,但自留的风险必须要经过认真分析及评估,否则会造成较大的项目损失。

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1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它对于价值创造和保持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它包括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它们与管理当局经营企业的方式密不可分。这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成为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本框架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帮助企业和其他主体的管理当局在实现主体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风险。但是企业风险管理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和解释,难以形成共同的理解,因而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因此,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把各种不同的风险管理概念整合到一个框架之中,在这个框架中构建一个共同的定义,辨别构成要素,并讲述关键概念。这个框架容纳大多数观点,为各个主体评估和增进企业风险管理、为规则制定团体和教育机构的未来行动提供一个出发点。 不确定性与价值 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每一个主体,不管是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还是政府机构,存在的目的都是为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所有的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在追求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潜藏着对价值的破坏或增进,既代表风险,也代表机会。企业风险管理使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机会,从而提高主体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中,诸如全球化、技术、重组、变化中的市场、竞争和管制等因素都会导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来源于不能准确地确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不确定性也是主体的战略选择所带来和导致的。举例来说,一个主体采取基于向其他国家拓展业务的增长战略。所选择的这个战略带来

风险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风险管理》考试大纲 一、《风险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颖分支。它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通过对企业的人员、财产以及自然、财务资源进行适当的保护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新的管理学科。企业风险管理、即企业的安全活动,对企业财产和人员的保护,是近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职能之一,而且也是企业所有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 二、《风险管理》的作用 各企业单位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运用风险管理的各种手段管理本企业的资源和活动。通过成本和效益分析,对所面临的各种纯粹风险,作出客观而比较科学的决策。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的损失以及意外事故对企业及其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节省企业的各类经营成本,并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三、学习目的 学习《风险管理》课程的目的,主要使自学者初步掌握制定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目标,组织风险管理计划,编制企业风险管理方针书;并能够较好地识别和分析企业的损失风险;能对企业财产损失风险和企业责任风险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控制;能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较正确的衡量。初步掌握各种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较好地掌握风险管理决策的各种工具,并从中选出最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 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课程的学习,为广大自学者进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各种方法。 第二部分各章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风险的定义 (二)损失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三)风险的分类 (四)风险管理概述 二、考核要求 (一)风险的定义 识记:(1)风险的几种定义①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②损失的不确定性;③实际与预期结果的偏离;④风险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概率。 (二)损失原因和危险因素 1.识记:(1)损失原因。(2)危险因素。 2.领会:(1)危险因素分类。 (三)风险的分类

风险管理报告(模板)—风险计划—项目计划

附件2: 风险管理报告 (模版) 编写: ××× 风险管理参加人员:××××××××× 日期: 年月日 评审: ×××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 日期: 年月日 XXXXXXXXXXXXXXXX公司(盖章)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第三章风险可接受准则 第四章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第五章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风险控制方案第六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 第七章综合剩余风险评价 第八章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第九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第一章概述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按企业所生产产品的类型列举相关标准,以下标准为举例) 1)YY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注册产品标准(XXXX YZB/国XXXX-2009) 3)其他标准 1.2产品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XXXX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XXXX产品在上市后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见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对产品的风险已进行了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报告适用于……产品,该产品处于批量生产阶段。 3.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如能加入照片或图片最好),产品概述、机理、用途适应症: 禁忌症: 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描述或示意图) 4.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 XXXX产品于20XX年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我们就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指定了风险管理计划(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参加人员及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基于制造商决定可接受风险方针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活动计划等内容。 XXXX产品于20XX年开始批量生产,未发生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变更(或者发生了XXXX方面的变更,公司已针对变更情况制订了风险管理计划并实施了风险评估及纠正)。

合规风险管理实务及案例分析.doc

合规风险管理实务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1980—2001年的21年间,国际上商业银行仅仅由于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超过207亿法郎,其中既有巴林银行倒闭案,也有被称为世界金融史上最大丑闻的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清盘案。从国内银行业情况看,2000年以来,涉及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的内部欺诈案件达到17起,涉案金额超60多亿元。特别是国内近期频频发生的系列金融大案要案,再次提醒我们,对于处在经济转型之中和正在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银行业来说,防范经营中面临的多种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对防范金融经营风险的认识,加快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内控系统,从根本上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败典型案例给予银行业者的警示:山西“7·28”等系列金融大案。 1、案情简介: 2004年7月28日,ΧΧ山西省分行发现涉嫌诈骗案件。8月3日、8月5日、8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其他三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发生涉嫌诈骗案件。这些案件的作案手法类似,先是犯罪分子给付一定比例费用,要求出资企业将资金存入其指定银行,然后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以假印鉴等方式诈骗银行资金。因此,这一系列案件以及后来发现的相

关案件统称为“7·28”金融大案。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最大的金融诈骗案,涉及5家商业银行共17个分支机构,涉案金额达10多亿元人民币,预计损失7亿元。“7·28”金融大案对银行业的金融声誉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我们银行业者以深刻教训。 2、案例分析 从内部控制、合规风险管理角度剖析“7·28”金融大案,暴露出银行业机构在合规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控制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和薄弱环节。 第一,对经营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措施不足。防范“资产业务风险”多,关注“负债业务风险”少。不能及时修订和完善适应现实风险控制要求的规定。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违法违规疑点未能有效识别并给予持续关注。 第二,内部控制文化缺失,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薄弱,监管约束失效。一是部分员工法律和风险意识淡薄,不懂法,对领导违规要求不能加以抵制;二是高管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权力过大且缺乏约束;三是人员使用只重业绩、能力,不重道德,只重使用,不重管理。 第三,内部控制技术手段落后。表现为:一是金融电子化进程严重滞后,各行之间电子数据交换渠道不畅通,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对企业的资金流向难以有效掌控;二是对各种金融票证、印章及其他凭证缺乏现代化防伪技术和手段;三是对大额资金和

全面风险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范、控制、化解、处理发生或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公司章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为消除各种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影响,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执行风险管理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责任单位是指公司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外派人员。 第四条公司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规避和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条全面风险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风险管理涵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到各项业务和环节中,贯穿于每项业务全过程。通过不断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树立全员风险意识。 (二)有效性原则 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下,建设全面反映公司风险状况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该体系能有效指导业务,并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防范和控制原则 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努力在前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的事前预防和统筹管理。并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识别和处理 (四)独立性原则 承担风险管理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确保监督检查工作的独立性。 (五)成本效益原则 风险管理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公司保持足够的风险投入,以降低风险损失。同时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冗余步骤,提高处理效率。 第二章风险分类及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节风险分类 第六条根据监管部门对**行业风险分类、**行业的风险特性以及公司自身情况,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分为管理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七大类。 第七条管理风险 指因公司整体从负责满足监管要求、制定和实施业务战略、设计组织架构、到管理人力资源等各范畴处理不善所产生的风险。 第八条声誉风险 指一些直接影响客户对公司信任的公司行为所引致的风险。 第九条道德风险 指内部工作人员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公司和他人的行动。人员素质不高,放松思想教育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内控不力,管理松弛是道德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十条信用风险 是由于融资方不能或不愿按期还款或投资资金而使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同时,为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