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在这么艰巨的条件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去听听学校为我们开展的各项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我们还应该拓宽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我们还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培养良好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成功的基本保证,良好品质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会转化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人生信念。2、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岗位,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3、身体素质是获得职业成功的物质保证。大学生应科学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了解自身生理素质特点及不同职业的要求,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自己的生理优势。4、审美素质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经常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学会鉴别事物善恶美丑,发展审美能力,如果形成对某种艺术爱好和特长,未来的就业就有了更广阔的前景。5、劳动素质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通过劳动使身体和意志得到锻炼并从中获取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6、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竞争中取胜的必备因素。当今社会的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荷。拥有良好心态、乐观自信、正确对待挫折的人才可能成功。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好人脉,金脉,知脉这三脉,毕业生才能具备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树立风险及竞争观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科学分析,特别注意把不利因素考虑周全。正确对待“冷门”与“热门”职业,因为冷热总是相互转化的。做什么都不应安于现状,要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大学阶段努力积累竞争资本,为将来把握机遇。

做到以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好以下几点细节:

1、要有就业意识

哪怕你只要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80后、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尽早确定职业目标

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越重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是考研呢?还是就业?这种犹豫,无论对考研,还是就业都没有好处。

如果你早早决定考研,那么你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系统地学习,拿到更好的成绩;如果你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实习,学习也围绕就业相关的知识,成绩只要能拿得出手就行了,企业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3、除学好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

离开学校,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再没那么多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是不会辜负人的,在大学期间,要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好好学习。除了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选修第二专业,技多不压身,多一个专业,也许就业的时候就有用。

另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兴趣,考几个对就业有帮助的证书,在面试时主动亮出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非常有利的。

4、多交朋友

大学时期,是最好交朋友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的冲突,最真诚、最单纯,这时候交朋友,很多会成为一生的知己,到就业的时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人脉是就业最好的帮手。

5、在学习之外,培养一个特长或爱好

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如果能有一个特长就更好了。爱好与特长,对就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更有甚者,能够把爱好发展为事业,这也是最成功的就业或创业模式。例如,酷爱健身的人去当健身教练,把自己的爱好转化为事业,把自己从爱好中的受益传授给别人,让大家都受益。

6、找机会实习

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这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了共识,大学生的简历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已经很少了。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是大学生最大的硬伤,但工作经验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得到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是很好的提前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一定要重视。

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有规划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大学生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在毕业后才可以更顺利地走进职业生活!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1

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2003年为首次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从2003年之后,大学生每年的毕业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就业情况却未逐年好转。本文从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建议 1.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的大学生从1999年的首次扩招以后,在2003年第一次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到现在不过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面,大学生的就业存在一定的趋势。大学生就业总体的情况并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伴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难,还出现了城镇失业率上升,民工荒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主要的就业问题为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劳动就业市场不完善,统一的就业指导体系尚未建立。下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趋势做以说明。 1.1大学生需就业人数的发展变化 2003年到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毕业数量总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就业状况却不佳。下面为2003年到201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需就业的人数情况概览。 图1:2003-2012年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变化

2003--2012年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212、280、338、413、495,559、611、630、660、680万人,但是每年的一次就业率基本在70%—75%之间,一次就业率不高。很多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半年左右才能找到工作,且大多对找到的工作还不是很满意。对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34%的人毕业半年内就离职。2011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0%)和薪资福利偏低(22%)。毕业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业率没有那么理想,加上以前未就业的人数,以及每年大量的城镇失业人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甚乐观。据统计,2011年,城镇登记的失业人数为3267万人,再加上农村每年向城市转移的富裕劳动力,可以看出,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据估计2013年大学生的毕业总人数将达到699万,逼近700万大关,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说,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比2012年严峻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社会新增加的白领工作岗位比较有限,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路走高,特别是对那些通过在职教育获得高学历的毕业生来说,形势将更为严峻。 1.2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意向 在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一路走高的情形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一定的选择取向,2010年有调查研究表明,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垄断性国有企业是本、专科毕业生心目中最受亲睐的就业单位,而一般竞争性的单位,如民企、非垄断性国企选择的比例较低。下面为当时统计出来的结果: 图2: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文学院2012级对外汉语王楠楠120103079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9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00万,比2012年增长22万;而据预测,2014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

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3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658万,2003年700万,2014年达到72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黑龙江大学就业指导教师访谈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当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择业渠道不够畅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既有社会, 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 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一方面急缺大学生人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着劳动者、企业、乃至国家的未来。 我们最近找到社会黑大知名专家给我们分析了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就业给出了建议!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动。21 世纪头20 年,中国16 岁以上人口以年均550 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 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 亿。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比例偏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因此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未来十年内,就业将始终是个大问题,这其中就

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 万,待业人数约为30 万。到了2005 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 万,比2001 年增加了三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0 年将有630 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00 万,就业形势依然很不容乐观。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还将以每年50 万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从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来看, 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 一些大学生往往不切实际地盲目与别人攀比, 简单地从“我想干什么”出发, 拼命去挤“独木桥”。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 无形中形成了好高骛远的心理, 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 (二)大学生就业的自身“硬件”不硬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以及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进入, 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导致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 还要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升级转型加剧,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市场对人才层次和结构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学生是我国市场人才的主要生源和主要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是市场人才的关键。本文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与对策 一、引用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国家强大政策指引,我国大学生是科技人才的主力,大学生毕业选择一方面是市场的供需,一方面也是新时代经济政策下高素质人才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民生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劳动力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结构调整的一种重要资源。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许多压力和矛盾。一方面要面对社会人才市场的供需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自身就业愿景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岗位、突破自身探索自主创业路径成为高校、毕业生乃至社会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第一,供需错位显著。源于就业供给和需求市场的信息和匹配度的错位严重影响着企业的人才引进和高校的人才输出,同时对在茫茫职海中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无助的观望。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虽然可能拥有许多技能证书,但是缺乏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将现有的知识最快地转化为工作的生产力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急需能够尽快上手工作的人员,对应届生的招聘过程中很难直观地从一纸文凭来判断出学生和企业岗位要求是否相匹配。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供需信息和匹配度的错位是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壁垒。 第二,地域差异性明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能够很好地吸引大量的人才。大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旺盛的人才需求是其他地方所不能匹敌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毕业生基本都是背井离乡地涌入大城市,同时毕业生也在思考在城市的发展与今后的生活等问题,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得不少毕业生陷入纠结的尴尬?寰持小 5比唬?大多数的毕业生相信自身的发展和大城市的机遇,放弃了许多生源地的优惠和补贴,加入大城市工作的行列,导致就业区域性集中的人才结构性矛盾。 第三,自主择业与依赖择业交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研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吉林工商学院学生创业问题调研 作者:李仁辉 分院:经贸学院 专业班级:13404 学号:15 授课教师:赵中秋 学期:2013-2014(上)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的调研报告 调查主题: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调查目的:了解当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问题与相关对策 现状,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思考提出解决方法 调查地点:吉林工商学院 调查对象:校内大学生、卡伦湖附近游客 调查创业就业景: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他们可以选择的,或许不只是进入一个差强人意的工作单位,解决“就业”难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摒弃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带来的压力,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开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分析“就业”与“创业”这两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存方式,它们各自在刚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心里占据怎样一个地位?就业形势如何?创业到底难不难? 调查内容: 一.调查形式与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先拟好问卷,将问卷打印,到村里大学生家庭进行调查采访(一般是问卷,偶尔目标有误,此户没有大学生就进行采访),然后到太公湖用问卷和调查采访的方式对非大学生各类人群进行调查。最终汇总资料撰写报告。 二、调查问卷分析: 1.一些热门专业例如计算机、自动化等学生太多造成了自身的竞争激烈,当然这只是一些表象,主要原因还必须归于“学业不精现象” 2.学习能力重于学习成绩:有1|4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是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指标;而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相对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更重要,他们认为,工作中更需要的是强的学习能力,只要学会学习,不管在校期间分数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优秀的表现。 3.针对大学校园英语学习热,有1|3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作中,确实会或多或少地用到英语,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但也有1|2的受访者认为,除非进入外资企业,否则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并不大,但是英语能力却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因此,招聘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考察能够起到筛选的作用。 3.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大部分,首选实践经验的约占1|4,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约占1|10。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 5.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将近4|5。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6.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方面绝大多数人认同:面临的竞争太强,当然作出的补充呢也有说工资、专业等方面也有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是必然要做到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区政协社法委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 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 确要求:“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按照 中央的要求,加大力度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天之骄子”的失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 困境 “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 如今已经真实地出现了。 据教育部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 比20xx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而20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也就是说,超过15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 20xx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

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20xx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xx年,**市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2.9万人,比20xx年增加1.7万人,增幅为15%。截至20xx年底,全市20xx年高校毕业生签 约率为14.9%,比20xx年同期低4.2%。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 临空前的困难和压力。 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难道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已经供大于 求了吗?难道中国社会中大学生这样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劣质资源 了吗?难道中国大学的教育收益和社会效用已经降到了“白菜”的 地步吗?究竟是什么使大学生成为“鸡肋”的呢? ——高校扩招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 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高校毕 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到20xx年的610万,10年间增幅近10倍。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依据所谓的“常 数法则”来否定扩招与就业难的联系。常数法则是指:适龄青年(18—22周岁)的总人数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其数量是不受外界影响而变化的一个常数。适龄青年的总量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不管 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如何,都存在就业问题。因此,扩招与就业难并 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值得商榷。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 育成本,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 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因世界经济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也深受影响.同时各大高校不断扩招, 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在剧烈增长,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大 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主要有社会、用人单位校方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从大学生就业观念、高校促进就业、创新创业如SYB培训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从这些原因出发。结合近年来酒店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将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的教学结合,再统筹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总结了大学生应该多加强个人素质,提高个人能力,多参与就业活动,学校应该适当给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市场情况,帮助大学生创业以及高校应多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酒店行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 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失业军中的一半是青年,仅以中东和北美区为例,要稳定该地区的就业形势,就必须在2020年以前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我国也不例外大学生就业问题从2001年就日益突出。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持续存在。主要现状有: 1.就业岗位供需明显不平衡 毕业生规模增长超出社会有效需求的问题日趋明显需求是就业的前提,市场是就业的基础,当前困扰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难题恰恰是供与需的矛盾,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曾经被称作是最难就业年,看看2014吧,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从酒店专业的角度分析,虽然3013年酒店行业被打压的不少,关门倒闭的很多,但酒店里人力资源的需求却不少,但进一步讲,它的人员缺口不再像从前那么紧张。从劳动力供求全局看, 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期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自然很大, 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严峻。 2.地域差距明显 近几年,我国的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高峰阶段。然而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 眼高手低,不顾自身的条件..就片面追求高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奔向大城市. 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情有独钟,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就酒店行业分析,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择业,由于近两年经济变化,政府政策改革,酒店行业是高端的站住脚,低端的生存不下去,要说酒店有发展有前景,大家都奔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不屑一顾”。 3. 用人单位的盲目要求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 年的工作经验, 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就拿酒店企业为例,酒店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抱着满怀希望, 渴求运用到实践中,结果用人单位以经验不足要求一切从头学起,暂且不谈本科 与专科的区别吧!很多此类专业的同学想想就觉得不值得,最后选择放弃了.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 追求高学历,用人单位还设置身高、性别等障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二学生了,大学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半,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不止是学习课本知识那么简单了, 经过这一学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很多的社会现实,也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处境,大学生就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而我正处于大学阶段,这也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职业规划”也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规划,这也是每 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要做的。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以下是某个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结果 1、大学生就业取向。 在对就业取向的调查统计中,有42%选择考研的,有35%的大学生打算在毕业前就落实就业单位,另有7%、6%、5%的人分别选择了报考国家公务员、出国和自主创业,此外有5%选择了其他取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考研的人中43%的人作了“考研、就业”两手准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上述调研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在对部分被调查大学生的访谈中,很多大学生坦言自己对将来的前途有些迷惘,他们现在的选择也许只是一时之举。总的来说,三校不少大学生暂时未对自己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而 且缺乏面对金融危机的勇气与信心。 2、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选择,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调查中,有55%的人选择经济发达城市,有39%的人选择中小城市,仅有6%的人选择乡镇或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大学生往往想寻求一个环境好,区域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就业地区。这样的就业观念直接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一路飙升,金融危机更让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在对就业办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打算到中小城市就业的人数正逐年增长,但据目前的形势而言应当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考虑支援西部、 支持经济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 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乡镇;追求大专院校,不愿到中小学;追求大企业、大单位,不愿到小企业,小单位:追求到东部地区工作,不愿到西部和边疆工作。有些大学生受

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有业不就,宁可当“漂”族 当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上火时,“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我们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建立了一整套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就业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文学院级对外汉语王楠楠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年我国将有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万,比年增长万;而据预测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万。,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

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世纪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万人预计到—年平均新增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万年万年达到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力度也在进一步的加强,这是一件无可否认的好事情,但是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演越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这种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议的问题,读大学已非以前所说的:迈进大学,就相当于踏上成功的道路,等于拿到了一张成功的保证书,等于未来一片光明。 经过了近六年的高等学校的大量扩招,高校的号称“精英教育”阶段迅速向大众化教育的速度迈进,截止2004年,中国的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达2000万以上,在23岁以上同龄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19%,现在高校的在校生更不容说,如此多的大学生必会引起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竞争必定加大。 综合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培养模式和大学生本身就业观念等。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府政策高校专业结构就业 目录

前言 (1)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 (2) (一)大学生数量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3) (二)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毕业生择业观念偏差和就业观念 (4)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5) (四)高校在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与专业设置模式上工作不到位 (6) (五)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8) (一)政府政策就业制度不到位影响大学生就业 (9)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 (10) (三)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和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脱轨 (11)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和期望值过高影响大学生就业 (12) (五)人口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3)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4) (一)加强政府调控,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5) (二)深化高校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16 (三)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17) 四结论 (18) (一)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前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从近年来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夏春阳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号130212243 指导教师钟宁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调查的背景及目的 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带来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对现实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紧张的求职气氛、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漫长的谋职过程和部分大学生未能上岗的结果,使得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二、调查方案 1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选择了在读大学生。通过大学生来研究就业现状及相应的对策。2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3调查时间:2015年10月1日到10月10日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数据

第1题你的性别是[单选题] 第2题你所学的专业是[单选题]

第3题是否有过实习经历[单选题] 第4题你现在有择业目标吗[单选题]

第5题你选择职业的根据是[单选题] 第6题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选择第一份工作[单选题]

第7题在校期间是否考虑过择业问题[单选题] 第8题你对未来毕业或就业的心态[单选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浅议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增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加,昔日的“天之骄子”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的严重冲击,更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的同时,保就业尤其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就起着关键作用。在1月7日召开的中央促进就业会议上温总理强调“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当前各项就业工作的首位。”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显得尤为严峻。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多万,如此大规模的新成长劳动年龄人口自然递增,必然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当前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得许多企业面临着减员裁人的压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生面

临一个不宽松的就业环境,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今年全国有611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尚未就业的近100万大学毕业生,今年将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就业呈现结构性的矛盾。从近几年各地举办的人才招聘会来看,由于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 1、工作结构。由于受以往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预期值较高,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对于那些艰苦行业、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私营企业、服务性行业则少有人问津。对工作地区而言,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的最爱,而西部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虽然急需人才,却往往招不来人才。呈现出“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 2、专业结构。从专业上看,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师范、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技术、信息技术等工科专业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而象历史、公共事业管理、政治、法律、经济学、财会、艺术等专业却需求甚少。 3、院校结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要名牌高校的大学生。往往是有名牌高校毕业生,不要一般高校毕业生,有部属院校毕业生,不要地方院校毕业生,造成一些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 4、学历结构。从学历上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需求高于对低学历的需求,博士生热于研究生,研究生热于本科生,专

当今大学生现状与就业对策的思考

当今大学生现状与就业对策的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已未必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冷静地面对,认真思考就业对策,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就业对策 随着高招制度的改革,大学教育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但大学教育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错位,学科设置缺乏特色,人才同质化严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毕业即失业”的案例总是一次次无情地泄漏了残酷的现实。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在用人时存在性别歧视及设立“211”、“985”高校毕业生的门槛等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各地方政府执行存在差异,加之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很多扶持措施只是几句高屋建瓴的原则性要求,为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必经冷静地面对现实,积极思考就业对策。 对策一:抓住毕业前黄金期做好职场充电和积累社会实践。 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用工成本在招聘时普遍要求有“工作经验”不愿投入时间人力等去培养应届毕业生,面对这种状况,作为在校高校生一定要抓住毕业前的最后黄金时光,做好职场充电和社会实践,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因为毕业前做好职场充电时间更充裕,精力更集中,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更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求职和就业成本。 对策二:拓展就业渠道,降低就业门槛。 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再也不会有什么“铁饭碗”了,大学生必须摆脱“一定要进一个正式单位,谋一个正式工作”思维定式的束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把就业的思路拓宽,能考上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固然好,但毕竟少数,大多数毕业生只能到民企、中小企业,甚至乡镇企业,农村去大展宏图,古人云“志高远者,天下为家”,“好男儿志在四方”。毕业生找工作不要青睐大城市、大企业,而大胆降低身份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 对策三:选择自主创业,实现人生梦想。 目前,对于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社会与学校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等,但通过上面几种途径吸纳的人员也有限,不可能满足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增幅趋缓,企业招聘意愿也有所降低的情况下,选择自主创业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一种选择,国务院的2013年六项扶持大学就业的措施中其中第三项为鼓励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已成为就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并且当地政府还有不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黑龙江大学就业指导教师访谈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当前,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择业渠道不够畅通, 造成大学生 就业难的现状, 既有社会, 又有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原 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培 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 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只有 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一方面急缺大学生人 才,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越 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 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问题已成重中之重。人力 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着劳动者、企业、乃至国家的未来。 我们最近找到社会黑大知名专家给我们分析了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就业给出了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 势也随之变动。21 世纪头20 年,中国16 岁以上人口以年均550 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 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 亿。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就业弹性系数大的第三产业比例偏小,整体 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偏低,因此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 期内难以迅速改变。未来十年内,就业将始终是个大问题,这其中就

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 年全国普通高 校毕业生人数为115 万,待业人数约为30 万。到了2005 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 万,比2001 年增加了三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2010 年将有630 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00 万,就业形势依然很不容乐观。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还将以每年50 万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 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从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来看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然而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 的偏差, 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些大学生往往不切实际地盲目与别人攀比, 简单地从“我想干什么” 出发, 拼命去挤“独木桥” 。 大学生在就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 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 无形中形成了好高骛远的心理, 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 (二)大学生就业的自身“硬件”不硬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以及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进入, 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 导致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员工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 还要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市场就业岗位的逐步饱和、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等社会因素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就业心态不稳定等个人原因,致使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探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强、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等等,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就业问题。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方法,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1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而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人员、国有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使得大批人员下岗分流,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严重。“先就业、后择业”、“零工资”就业成为大学生最无奈的选择。 麦可思(MyCOS)等在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指出,2012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09%,比起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2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2.1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当、就业期望值过高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就业视野狭窄、创业意识淡薄。一部分毕业生精英意识过强,就业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应该享受高薪、高职位的优越条件,一味追求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中工作,抱有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利的心态,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苛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这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超越社会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而又有一些大学生陷入自卑状态,认为自己不是出自名牌大学、专业冷门,又无人脉和资金可以利用,因此,认为自己缺少先天优势、低人一等,缺乏就业的勇气和自信心,不敢与招聘单位大胆洽谈,不敢竞争,缺乏主动性。 2.2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日程管理、培养模式等方面,不能针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最终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又不需要。专业设置得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与企业需求不符,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2.3社会和家庭给予大学生压力过大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尤其是大学生的失业状况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个人以及大学生家庭,同时也会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来自农村或是下岗工人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带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希望能到较高层次的地方生活、发展,到一个较好的单位工作,得到一个稳定、优越生活的同时,为父母赚得面子。但这部分学生大多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