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文章编号:1007-9629(2000)!!!!!!!!!!""

"

"01-0007-07特约专稿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李家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

摘要:中国陶瓷具有连续不断的长达万年的历史,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基本上可以用五个里程碑来概括它们的发展进程以及用三大技术突破来总结它们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中国古代陶瓷;古陶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史

中图分类号:T 174;N 09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1999-11-28

作者简介:李家治(1919!),男,安徽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是世界上出现陶器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是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陶瓷具有连续不断的、长达万年的工艺发展史,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笔者以五个里程碑和三大技术突破来描述它的整个发展过程.

!五个里程碑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世界东方这片广阔富饶的大地上,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融科学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陶瓷的烧制成功及其不断发展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个里程碑—

——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根据目前考古资料,继发现仰韶文化及与仰韶文化同时代文化遗址中的陶器之后,人们又先后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陶器、磁山裴李岗文化陶器;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湖南沣县彭头山文化和河南舞阳县贾湖文化;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陶器和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陶器.

这些早期陶器所用原料都是就地取材.特别是那些距今万年左右的陶器,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粗砂陶,它们的质地粗糙疏松,出土时都碎成不大的碎片,只有个别能复原成整器.它们的烧成温度也就是在700 C 左右.像徐水南庄头陶器中就含有大颗粒的角闪石和蛭石(见图1),而万年仙人

图1

河北徐水南庄头砂质陶显微结构F i g .1M icrostructure o f t he sand y p o tter y excavated from N anzhuan g tou ,Xushui C ount y ,H ebai P rovi nce (70>)第3卷第1期

2000年3月建筑材料学报J OURNAL O F BU I LD I NG M ATER I ALS V o l .3,N o.1M ar .,2000

洞陶器中则含有大颗粒的石英、迪凯石和白云母(图2)[1].

这就形成前者在化学组成上含有较高的C a 0和M g 0,

后者含有较高的S i 02和K 20,因而C a 0和S i 02含量的多少,也就成为判别我国北方和南方陶器的特征氧化物.图3所示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夹炭黑陶的显微结构,则比较特殊[2].

1)

本文中涉及的含量等均为质量分数.

图2

江西万年仙人洞砂质陶显微结构F i g .2M icrOstructure Of t he sand y p Otter y excaVated frOm

F air y C aVe ,W ann ian C Ount y ,Jian g x i P rOVi nce

(350

>)图3浙江余姚河姆渡夹炭黑陶显微结构F i g .3M icrOstructure Of t he charcOal-b lack p Otter y excaVated frOm H e m udu ,Y u y aO C Ount y ,Zhe j ian g P rOVi nce (165>)

!."第二个里程碑—

——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和商、

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图4浙江江山西周早期原始瓷胎釉显微结构

F i g .4M icrOstructure Of t he p rOtO -p Orce lai n

bOd y and g laZe at earl y W est ZhOu

d y nast y excaVated frOm Jian g shan

C Ount y ,Zhe j ian g P rOVi nce (140>)一般认为印纹硬陶始见于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新

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瓷始见于商代.印纹硬陶与陶器的最

大不同是在它的化学组成中含有较少的F e 203,并可在超

过1000 C 的温度下进行烧成,其最高烧成温度已可达

1200 C.原始瓷则含有更少的F e 203,

一般在3%1)以下.其最高烧成温度业已达1280 C.原始瓷内、外表面

都施有一层厚薄不匀的玻璃釉,其颜色从青中带灰或黄

色到黄中带青或褐色.一般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釉中

C a 0含量较高,一般称为钙釉,它是我国独创的一种高温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温釉(图4)[3].!.#第三个里程碑———汉晋时期南方青釉瓷的诞生东汉(25—220)晚期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陶瓷工艺发展中的又一个飞

跃.从此世界上有了瓷器.它作为一种材料,

其影响更为深远.瓷与陶的差别在于它的外观坚实致密,多数为白色或略带灰色,断面有玻璃态光泽,薄层微透

光.在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强度,

气孔率和吸水率都非常小.在显微结构上则含有较多的玻璃相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残留石英细小圆钝.这些外观、性能和显微结构共同形成了瓷的特征.此即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所说的“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

青釉瓷在我国南方烧制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南方盛产的瓷石.由于当时只用瓷石作为制胎原料,因而就形成了我国南方早期的石英-云母系高硅低铝质瓷的特色.其次则应归功于南方长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成熟工艺.

试举浙江上虞小仙坛越窑窑址出土的青釉印纹瓷罍碎片为例.它的胎、釉中F e 203和T i 02的含量都较低,特别是釉中T i 02的含量更低.烧成温度已达1300 C.胎中已含有较多的玻璃相,残留石英细小而均匀,莫来石针晶到处可见.釉中气泡和残留石英都极少.釉为较薄的透明玻璃釉.胎釉交界处常见钙长石析晶层,增强了胎釉的结合强度(图5).胎的吸水率只有0.28%,

其抗弯强度8建筑材料学报第3卷

已高达71M pa .根据它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人们可以认为其完全符合近代瓷器的标准[4].

!."第四个里程碑—

——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突破隋唐时期(589—907)

北方白釉瓷的突破是我国北方盛产的优质制瓷原料与长期积累的成熟的制瓷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的又一个飞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

白釉瓷的国家[5].

以邢、巩、定窑白釉瓷为代表的技术成就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新原料的使用和胎釉配方的改进邢、

巩、定窑白釉瓷的胎中都使用了含高岭石较多的二次沉积粘土或高岭土,因而使得它们胎中A l 203含量可高达30%以上.图6为邢窑白釉瓷胎的显微结构,从中可见到高岭石残骸.同时在某些白瓷胎的配方中还使用了长石,因而它们胎中K 20的含量可以高达5%以上.根据它们化学组成中S i 02的含量以及胎的显微结构中!-石英的含量,可以认为我国隋唐时即出现了近代高岭-石英-长石质瓷,

这是南方青瓷所从未见过的,即使到了宋末元初景德镇白釉瓷胎中开始使用了高岭土,也只是高岭-石英-云母质瓷,

这两种瓷分别是中国南北方两大白釉瓷系统的代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个别隋代白瓷釉的组成中,K 20的含量大大超过

C a 0的含量,

从而形成一种碱钙釉,这也是南方早期青釉瓷所从未有过的.只是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景德镇甜白釉瓷和清代德化白釉瓷才出现了这种碱钙釉

.

图5

浙江上虞小仙坛青釉瓷胎釉显微结构F i g .5M icrostructure o f g reen w are bod y and g laze exca-

Vated from x iaox iantan ,S han gy u C ount y ,Zhe-

j ian g p roVi nce (405

>)图6邢窑白釉瓷胎中高岭石残骸F i g .6K ao li n ite re m ai ns i n x i n g wh ite w are bod y (350>)

2.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炉窑的改进唐代邢、

巩、定窑细白釉瓷的烧成温度都已达到1300 C ,有的甚至高达1380 C ,

烧成温度的提高必然与炉窑的改进相联系,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烧制所使用的窑炉都是直焰馒头窑.它们的改进主要是采用大燃烧室、小窑室和双烟囱,以便增加抽力和提高烧成温度.

3.匣钵的使用和装烧工艺的改进在隋末唐初的邢窑细白瓷的烧制中已使用匣钵装烧.从明火支烧到匣钵装烧是在烧制工艺上提高瓷器质量的一个突破.它们不仅是我国最早使用匣钵装烧瓷器的窑场之一,而且能根据器型创制各种各样的匣钵和多种装烧工艺.

!.#第五个里程碑—

——宋代到清代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陶瓷的辉煌成就宋代到清代(960—1911)

的各大名窑,诸如官窑、哥窑、钧窑、汝窑、耀州窑、临汝窑、磁州窑、吉州窑、龙泉窑、建窑、长沙窑、德化窑、宜兴窑以及后来兴起、但又集各窑之大成的景德镇窑,无一不是以颜色釉瓷、彩绘瓷或雕塑瓷而著称于世,使我国陶瓷的科学、工艺和艺术的辉煌成就达到历史的高峰.

自东汉晚期始,浙江就一直烧制以F e 203着色的青釉瓷.到了南宋,其官窑和龙泉窑所烧制的黑胎青釉瓷都是一种裂纹析晶釉瓷.它们都是以釉中析出钙长石微晶以增强玉质感并利用胎釉的9第1期李家治: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01建筑材料学报第3卷

膨胀系数不同使得釉裂成大小不一的纹片,从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而享誉世界.至于龙泉窑烧制的白胎青釉瓷则更是量大面广,流传到世界各地,为各大博物馆所珍藏.

我国北方河南宝丰的汝官窑、临汝窑青釉瓷和陕西铜川的耀州窑青釉瓷亦都是以F e

O3着色

2

的.它们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汝官窑青釉瓷更以其烧制时间短,留存于世的制品少而愈加珍贵.

差不多与青釉瓷同时出现的黑釉瓷同样是我国陶瓷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南北各著名窑址都不时烧制这种以F e

O3为主要着色剂的黑釉瓷.入宋以后,黑釉瓷的烧制工艺得到很大发

2

展,其中福建建阳的兔毫盏和江西吉州的黑釉盏尤为突出.除了在当时盛行的饮茶之风所起的特殊作用外,它们还蕴藏着极为复杂的科学技术内涵,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里仅举建窑的兔毫盏为例.兔毫盏的兔毫是经过析晶、分相(或直接分相)、再析晶而形成的.在不同气氛中可以形成金兔毫、银兔毫等各种色调的艺术品[6],其中精品具有从不同角度观察时,毫纹会显示出整个可见光谱所含有的7种颜色相互变异的特点,这就是建窑的毫色变异盏.它是集釉的物理化学分相析晶和物理光学薄膜干涉原理或衍射光栅原理于一体的科学技术产物,令人叹为观止.流转到日本的毫色变异盏被称之为曜变天目,为国宝级文物,可见其身价之高.

河南禹县钧窑瓷釉是一种首创.它是一种红釉(以铜的化合物为着色剂)或是一种在不同色调的蓝色乳光釉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纹的多色釉.钧釉的蓝色不是C OO的着色,而是分相后的液滴相具有符合瑞利散射定律所要求的尺寸,使短波长的蓝光有较强的散射所引起的.这是一种物理着色.红色斑块和紫色斑纹分别是由铜离子着色的液相小滴和赤铜矿晶体、以及灰蓝色辉铜矿多晶小珠穿插分布所形成的[7].钧窑釉的分相是在一定化学组成范围内,烧成的温度、气氛和时间的综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在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人们很难掌握它们的形成条件,因而也就很难掌握制品的外观形象,故称之为窑变.

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烧制瓷器以来发展到宋代烧制的青白釉瓷,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和影响上都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窑场之一.至元代和明初,景德镇制瓷工艺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它所烧制的枢府白釉瓷和永乐甜白釉瓷不仅在质量上和外观上都属上乘,而且也为进一步烧制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和物质基础.自元代开始景德镇即烧制以C OO着色的釉下彩青花和以C LO着色的釉下彩釉里红,以及二者相结合的青花釉里红,开创了多彩高温釉下彩先例,特别是青花瓷一直是景德镇烧制的最大宗和最具特色的长盛不衰的产品.以F e

O3,C OO,C LO,M HO等金属

2

氧化物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搭配着色而成的各种颜色共同形成了景德镇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与此同时,景德镇的釉上彩绘瓷也逐渐兴起.到了明代中期即烧制成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所谓斗彩.成化斗彩瓷即是以色彩鲜艳丰富、釉面洁白滋润、纹饰生动和制工精细而成为明代彩绘瓷最高水平的代表,一直为各大博物馆及私人所珍藏.到了清代又出现了全以低温釉上彩绘画的五彩瓷,其中以康熙五彩瓷最为著名,随后的雍正粉彩瓷亦同样受到重视.

明清以来,我国其他生产颜色釉瓷的各大名窑都衰微或停烧,只有景德镇不仅大量生产它自己所创烧的各种颜色釉瓷,而且对各大名窑都能仿制.至于彩绘瓷则只有景德镇一直在大量烧制.因此景德镇这时已成为我国的瓷业中心,被称为中国的瓷都.

应该一提的是稍后于景德镇兴起的福建德化窑,它以烧制高质量白釉瓷和雕塑瓷而闻名于世.由于德化白釉瓷胎中含有较多玻璃相而呈半透明状以及釉层很薄,使得德化瓷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别具一种独特风格.

在景德镇出现多彩釉下彩绘瓷之前,湖南长沙窑和四川邛崃窑在唐代都已出现用含铁矿物着色的深褐彩和以含铜原料着色的釉下彩绘瓷.它们的烧制成功对后世的彩绘瓷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到了宋代,我国北方的磁州窑系各窑所烧制的各种彩绘瓷则又达到了另一种别开生面的境地.由于它们都是民间窑场,所绘纹饰题材都是来自民间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因此更具有浓郁乡情和倍感亲切的艺术感染力.这是那些深受宫廷约束的官窑制品所不具备的.它们所创造的独特

的装饰技法也是我国其他窑场所没有的.

从第二个里程碑的“原始瓷烧制成功”发展到第五个里程碑的“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陶瓷的辉煌成就”,在中国陶瓷科技史中几乎是瓷器一统天下.但有趣的是,从宋代开始,在我国江苏,被世人称之为“陶都”的宜兴却兴起一种名闻中外、至今不衰的陶器———紫砂陶.

紫砂陶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它是一种特别适合于中国饮茶习惯的茶具.它的最出名和最大宗的制品也就是各种造型优美、奇特、多样的茶壶;其二是它有得天独厚的原料.宜兴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各种类型的紫砂矿,可烧制成各种颜色的紫砂壶;其三是紫砂陶器多用手工成型,即采用多种不同工具进行打片、围筒、捏塑和镶接等,这就更能发挥陶艺大师们的智慧和技能;其四是紫砂壶的装饰.它是融合造型、绘画、诗文、书法、篆刻于一体的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珍品.自明朝以来,代有高师制出许多名壶流传于世.因此在第五个里程碑中也应有紫砂陶器的一席之地.

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到第五个里程碑,已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种单色瓷,而是遍及南北各窑场的颜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瓷,足见它们已发展到我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说明了过去,而且也构成了它们的现在和将来.可以预见我国的陶瓷工业在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扬它们优秀传统的情况下必将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未来.

图7中国古陶瓷胎化学组成!l 和!2因子载荷图F

i g .7!l and !2f actors load i n g d ia g ra mf or ancient c h i-nese cera m ic bod ies based on che m ical com p os ition !三大技术突破

纵观上文所述的五个里程碑,是既继承又发展,清楚地表现了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但它们之所以能随着历史的进程逐一得到实现,全赖在制瓷技术上不断取得的重大突

破.归纳起来,可概述如下[8]:

l .原料的选择和精制一般说陶器,

特别是早期的陶器,所用的原料都是就地取土,因此先民们居住周围的泥土也就是他们用来烧制陶器的原料.由于他们都是傍山近水而居,所采集的原料一般都是含有各种砂粒的泥土,故而早期陶器多数都是砂质陶,它们都含有大小不等的各种砂粒.严格说这种泥土是不适合于烧制陶器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先民们从烧制陶器的经验中逐渐认识到某些泥土可能更适合烧制陶器,所以就在其居住地附近选择那些更适合的泥土来烧陶器.更确切地说,这是就地选土.因此,就出现了泥质陶.在他们发现单独使用某些泥土还不能满足成形、干燥、烧成时的要求时,他们又会有意识地在所选的泥土中加入各种不同的砂粒、草木谷壳灰和贝壳灰等而烧成夹砂陶、夹炭陶和夹蚌陶等.河姆渡夹炭黑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印纹硬陶、原始瓷、甚至青釉瓷和白釉瓷所用的原料也还是就地选土,但由于他们对原料已有更高的要求,已不是任何地方都有适合于烧制

它们的原料,因此就出现了印纹硬陶、原始瓷和

青釉瓷首先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烧制成功,而

白釉瓷首先在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烧制成功的事

实.因为各地所产的原料只适合于烧制某类陶

瓷.

原料的变化必然反映在陶瓷化学组成上的

变化.从中国古陶瓷化学组成数据库中检索出

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7 个古陶瓷胎,

以作为多元统计分析的样本,对其进行相关分析.

当因子方差累计贡献大于8 %时,

选取前3个因子!l ,!2和!3.图7即为古陶瓷胎化学组

成的!l 和!2因子载荷图.

从图7可见,我国南方的陶瓷胎的化学组成变化规律十分明显.由陶器经印纹硬陶和原l l 第l 期李家治: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始瓷而发展成为瓷器,胎中S i O

2含量逐渐增多,作为助熔剂的C a O,F e

2

O3,M g O则逐渐减少,主要

是F e

2

O3的减少;A l2O3的含量则变化不大,只是到了宋代以后由于掺用高岭土才有所增加.陶瓷胎化学组成分布的区域都有部分相互重迭,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北方陶瓷胎的化

学组成则不存在这种规律.陶器的区域处在高助熔剂和低S i O

2区域,而瓷器则处在高A l

2

O3和低

助熔剂区域.这是因为前者使用的原料是易熔粘土,后者使用的原料则是部分高岭质粘土.两个区域相互分离,不存在重迭部分,说明它们之间无渊源关系.北方出土为数不多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化学组成也未能在陶器和瓷器所处的区域之间形成过渡中间区域,看不出它们之间在化学组成上有任何关系.因此可以说我国南北方从陶发展到瓷的途径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它们能从陶器发展到瓷器,而且在质量上不断有所改进,首先应归功于原料的选择和精制,因为这是烧制陶瓷的物质基础.

2.窑炉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根据对大量古代陶瓷碎片烧成温度的测定数据,可以认为在我国陶瓷烧成温度的整个工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两次突破.第一次突破是在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烧制工艺上实现的.它从陶器的最高烧成温度l C、平均烧成温度92 C提高到印纹硬陶的最高烧成温度l2 C、平均烧成温度l8 C.最高温度提高了约2 C之多,实现了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第一次高温技术的突破;第二次突破是在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烧制工艺上实现的.它从原始瓷的最高烧成温度l28 C、平均烧成温度l l2 C提高到白釉瓷的最高烧成温度l38 C、平均烧成温度l24 C,最高烧成温度又提高了约l C,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瓷器的最高烧成温度,实现了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表l为所收集到的从陶到瓷的实测烧成温度的统计数据.

表1陶器和瓷器的实测烧成温度

T able1D eter m i ned firi n g te m p erat ure Of p Otter y and p Orcelai n

W are t yp e S a m p le nu m bers T he h i g hest firi n g te m p erature/ C A vera g e firi n g te m p erature/ C

Potter y l5l92 S ta m p ed p otter y55l2 l8

P roto-p orce lai n37l28 l l2 Porce lai n l46l38 l24 从考古发掘的窑炉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可能经历一个无窑烧成阶段,也就是所谓平地堆烧.到了贾湖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才发现了陶窑,开始了有窑烧成.在我国南方有窑烧成可能要晚得多.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在我国南方的浙江和江西直至商代才分别出现了龙窑和带有烟囱的室形窑.印纹硬陶原始瓷就是在这种窑内烧成的.龙窑的向上倾斜的坡度和长度,以及室形窑的烟囱都使这2种窑具有更大的抽力,从而有利于温度的提高,实现了自有窑以来在窑炉结构上的第一次突破.正是有了这种在窑炉结构上的第一次突破,才促使了烧成温度的第一次突破.

在窑炉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中,到了隋唐时期,在我国北方的河北又出现了大燃烧室、小窑室和多烟囱的小型窑.这种窑更有利于温度的提高,这是继第一次窑炉结构突破后的又一次突破,遂使我国窑炉可以达到最高的陶瓷烧成温度.

不难看出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窑炉的改进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共同为我国陶瓷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造了非常必要的条件.

3.釉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现有资料,3多年前的商代的原始瓷釉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具有透明、光亮、不吸水特点的高温玻璃釉,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瓷釉已经形成.因而可以推论中国瓷釉的形成过程必然开始于商代之前,而且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

众所周知,中国南方是烧制原始瓷和最早出现瓷器的地方.近代,在南方的古遗址和墓葬中不时发现了相当数量商前时期的泥釉黑陶,并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涂有陶衣.把以上这些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外观大致把中国瓷釉的形成和发展分成4个阶段:(l)商前时期,釉的孕育阶段;(2)商周时期,釉的形成阶段;(3)汉、晋、隋、唐、五代时期,釉的2l建筑材料学报第3卷

成熟阶段;(4)宋到清代,釉的发展阶段[9].

从3000多年前的商代到清代,我国瓷釉历经形成、成熟、发展到高峰的历史阶段,它的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艺术表现非常多彩,共同形成了我国瓷釉百花争艳、流传千古并独步天下的局面.

三大技术突破也和五个里程碑一样,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到清代的长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不断发展,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进步和成就.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科技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多彩,久为世人推崇和公认.以上的五个里程碑和三大技术突破只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总结和简介.

参考文献

[1]李家治,张志刚,邓泽群,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研究———兼论中国陶器起源[J ].考古,1996,(5):83!91.[2]李家治,陈显求,邓泽群,等.河姆渡遗址陶器的研究[J ].硅酸盐学报,1978,7(2):105.

[3]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等.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2!145.

[4]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J ].硅酸盐学报,1978,6(3):190.

[5]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等.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5!196.

[6]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等.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J ].中国陶瓷,1983,(1):58;1983,(2):52;1983,(3):55.

[7]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等.宋元钧瓷的中间层、乳光和呈色问题[J ].硅酸盐学报,1983,11(2):129.

[8]李家治.我国古代陶瓷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J ].考古,1978,(3):179.

[9]李家治.浙江青瓷釉的形成和发展[J ].硅酸盐学报,1983,11(1):1.

B rief d iscussion on t he h istor y of science and techno lo gy

of ancient c hi nese c era m ics

L I J i a -Z h i

(S han g hai I nstitute o f c era m ics ,c h i nese A cade m y o f S ciences ,S han g hai 200050,c h i na )

a bstract :A ncient c hi nese cera m ics have a lon g conti nuous evo l utionar y histor y o f 10000y ears.It is uni C ue i n t he w orl d.Its evo l ution has a ver y rich scientific and techno lo g ical connotation.A s a who le ,it can be su mm arized

b y fi ve m ilestones f or its evo lution and b y t hree essential techno lo g ical break-t hrou g hs f or its m ai n advances.

K e y words :ancient c hi nese cera m ics ;science and techno lo gy o f ancient c hi nese cera m ics ;histor y o f science and techno lo gy

3

1第1期李家治: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作者:李家治, LI Jia-zh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

刊名:

建筑材料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2000,3(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9条)

1.李家治浙江青瓷釉的形成和发展 1983(01)

2.李家治我国古代陶瓷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 1978(03)

3.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宋元钧瓷的中间层、乳光和呈色问题 1983(02)

4.陈显求;陈士萍;黄瑞福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1983

5.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 1985

6.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 1978(03)

7.李家治;陈显求;张福康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 1985

8.李家治;陈显求;邓泽群河姆渡遗址陶器的研究 1978(02)

9.李家治;张志刚;邓泽群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研究--兼论中国陶器起源 1996(05)引证文献(1条)

1.程琳陕西古琉璃和江西湖田窑古瓷的核分析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bd13356166.html,/Periodical_jzclxb200001002.aspx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do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中外陶瓷艺术鉴赏 院系:滨江学院外语系 专业:英语 班级:13级英语(2)班 姓名:刘粉芳 学号:20132310058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而西方人了解中国,正是从了解陶瓷、茶叶和丝绸开始的。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有点瓷器的制作。到宋代社会安定的时候陶瓷工艺达到顶峰,中间有唐朝著名的唐三彩,后有元明清的青花,中国的陶瓷就成了一个独有的陶瓷文化。 一、陶瓷的发展 夏、商、周朝时期,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秦汉时期,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隋唐时期,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 唐朝时期,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和刑窑。 宋朝时期,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宋朝的繁荣下达到鼎盛时期。宋代的稳定和文墨气息是各项技艺发展的基础。宋代制陶手艺卓越,比较突出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以及钧窑,这五大瓷窑代表了宋代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后世便有仿制也达不到宋时的高度。 元朝时期,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该地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明朝时期,”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清朝时期,至清代中国陶瓷已经有了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

中国近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客观题作业我的成绩76分 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的文学家是( )。(2 分)A.龚自珍B.康有为C.黄遵宪D.梁启超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2、( )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它的传入不仅推动了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而且也对文学发生反响。(2 分)A.唯意志论B.天赋人权论C.天演论D.救亡决论我的答案:B 得分:0分 3、提倡“义理、考究、辞章”,外加“经济之学”的古文理论文学思想的是( )。(2 分)A.包世臣、蒋湘南B.龚自珍、魏源C.桐城湘乡派D.冯桂芬、王韬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4、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我国第一小说刊物是( )。(2 分)A.《月月小说》B.《小说林》C.《新小说》D.《新新小说》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5、《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裘廷梁C.谭嗣同D.王国维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6、“四万万人齐下之日,天涯何处是神州”两句诗的作者为( )。(2 分)A.张维屏B.丘逢甲C.谭嗣同D.康有为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7、《宋元戏曲考》一书的作者是()。(2 分)A.黄遵宪B.王国维C.林纾D.吴趼人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8、中国近代文艺翻译的兴起,是在( )前后。(2 分)A.太平天国前后B.鸦片战争前后C.维新思潮兴起前后D.五四运动前后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9、近代词人辈出,词又出现了一时之盛。《云起轩钞》就是一部著名的词集。它的作者是近代杰出词家( )。(2 分)A.龚自珍B.蒋春霖C.况周颐D.文廷式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0、我国自宋元以来小说章回体这一平铺直叙而又呆板的固定形式,是林纾将( )译介到中国之后才打破的。(2 分)A.《笑面人》B.《心狱》C.《威尔退尔》D.《巴黎茶花女遗事我的答案:D 得分:2分 11、《文学小言》的作者是( )。(2 分)A.黄遵宪B.王国维C.林纾D.吴趼人我的答案:B 得分:2分 12、自1904年至1912年间,王国维撰写的三部文学理论批评代表作是( )。(2 分)A.《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言》B.《文学小言》、《红楼梦评论》、《宋元戏 曲考》C.《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3、《屈原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王国维C.谭嗣同D.裘廷梁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4、写下“译才并世数严林”这一赞美之句的作者是( )。(2 分)A.康有为B.梁启超C.柳亚子D.苏曼殊我的答案:A 得分:0分 15、宋诗派诗人标榜宋诗,以( )为宗,反对崇唐,反对复古,开始时有一股要革新诗风的锐气。(2 分)A.苏(轼)黄(庭坚)B.欧(阳修)苏(轼)C.苏(轼)王(安石)D.陆(游)杨(万里)我的答案:A 得分:2分 16、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2 分)A.龚自珍B.魏源C.王国维D.严复我的答案:C 得分:2分 17、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论文,正式提出“崇白话废文言”的口号的作者是( )。(2 分)A.梁启超B.裘廷梁C.谭嗣同D.黄遵宪我的答案:B 得

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

1904: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 摘要:1904年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并非平庸的一年。是年,白话文运动、小说界革命和戏曲改良运动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几家对近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问世;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林传甲、来裕恂、黄人等人开始尝试“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编撰实践——这些历史事件或文学现象,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走向与研究范式,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求新求变依然是该年度文学界发展变迁之大势。 关键词:1904;近代文学;白话;报刊;文学史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1904年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年。是年,“诗界革命”的实验已近尾声,被梁启超树为“诗界革命”一面旗帜的黄遵宪已于前年去世,旧诗坛也似乎没有什么引人瞩目的事件发生;“文界革命”的高亢热情已经衰退,“新文体”的风靡时期成为过往,一代古文大师吴汝伦已于上一年去世,革命大文豪章太炎则因“《苏报》案”身陷囹圄;“新小说”已于上一年出尽风头,小说界巨子李伯元、吴趼人、刘鹗等都已爆得大名。然而,1904年在近代文学史上并非平庸的一年——白话文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风头正旺的新小说高潮迭起,继续傲视文坛;几家对近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于是年问世;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林传甲、来裕恂、黄人等人开始尝试“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编撰实践——这些历史事件或文学现象,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走向或研究范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意义深远。这些极易为一般文学史家所忽视的事件的发生,注定让1904年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小觑的重要年份。 一 “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①1901年《清议报》上的这则极具历史眼光的名言,道出了近代报刊杂志的兴起对文章体式变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已被历史证明是晚清最具预见性的论断之一”②。不过,正如陈平原所指出的那样:“不仅仅是狭义的文章(散文),现代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无不受‘报章兴’这一历史变革的深刻影响”。③陈先生这番话,可谓道出了报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作为文学推广和传播媒介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陈平原断言:“研究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学,则必须把报章的崛起考虑在内。”④ 1904年,以上海为中心,南方地区的白话报潮流达到高峰期。是年全国存世的20余种白话报刊中,尤以《中国白话报》最具代表性。该报的论说、历史、地理、实业、科学、学术、教育、时事问答、传记、小说、戏曲、歌谣等栏目都经营得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纲(自考整理) 第一章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特点: 1.动荡与危机 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所摄取的特权大量向中国推销廉价商品掠夺廉价原料中国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民族忧患意识与探索 封建士大夫改革派太平天国起义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奏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辛亥革命 3.从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 “师夷”向西方学习是在近代才提出的口号 二、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最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1.求变——民族进取的精神复苏 2.致用——知识阶层的求实之风 3.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着重阐述了“自然选择”的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风靡当时中国进步知识界的口头禅 严复还在《直报》发表了《辟韩》一文对韩愈在《原道》中所宣扬的封建君主权以卢梭的天赋人权理论予以驳斥提出“主权在民”和人权天赋不可剥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人民、主权、土地) 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4.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的恢弘 三、 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进化思想的确立 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的一位杰出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王国维 他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提倡文学要表现时代 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

中国科技发展史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文章 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 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 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 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2.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作用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用这些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识到声音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发表《动物自然史》等书,记载有500多种动物,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广泛观察的基础之上。 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 前4世纪,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几何原本》13卷。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模拟试题(1)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迁梁于1897年在《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12、留日学生叔同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陶瓷的发展本质上来说首先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而后奴隶制的发展促使了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各种手工业的发展,而陶瓷就在此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和器皿。总之我国陶瓷的发展与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萌芽,以及奴隶制的出现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出现了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的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挂釉、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经 1300℃以上高温烧制成的器物。 商代的原始青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的几个发展阶段。 东汉青瓷刚刚从原始瓷中脱胎出来,也是原始瓷器踏入成熟期的门槛,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生产的跃进时期,制造工艺不断提高,青瓷广为普及,形成了南方和北方两大青瓷系统。特别是北朝时期成功地烧出了白瓷,成为瓷器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唐代制瓷业在规模、技术、艺术上都超越前代,瓷窑遍及大江南北。唐代由于瓷器产区日广,各地区出现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故开始在窑上冠以地名,如越窑、邢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青瓷、白瓷都发展到成熟、完善的地步,逐步形成了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的局面。其时瓷器以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最为著名,一白一青,遥相辉映,即陶瓷史上所称的“南青北白”。同时被作为唐朝象征的唐三彩在这一时期广销海内外。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元代的制瓷业在宋、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突出成就是大量烧制青花瓷和发明了釉里红装饰法,是古代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瓷器生产空前繁荣,景德镇窑名满天下,民间窑厂遍布南北,制瓷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在彩瓷方面除青花和五彩瓷进一步改进提高

(完整版)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成都理大学 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彭静 201206020228 核自学院 指导老师:周世祥

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2.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考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真题(二)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采欧美人之长,荟萃镕铸而得之”是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称赞()的诗的赞话。 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自己 D、谭嗣同 2、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用()的手法,记叙了扬州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影响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 A、多重比喻 B、幽默讽刺 C、似扬实抑 D、类比推理 3、冯桂芬的政论散文集名()。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文录外编》 4、1895年,严复在《直报》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赫胥黎 B、达尔文 C、牛顿 D、卢梭 5、“文界革命”这一口号是梁启超在作于1899年的()中正式提出来的。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少年中国说》 C、《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D、《厦威夷游记》 6、梁启超对“新文体”的解释,出自于他的()一书。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裘迁梁于1897年在《苏报》上发表的()一文,正式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A、《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B、《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的》 C、《新小说发刊词》 D、《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8、梁启超于1902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 A、《月月小说》 B、《新小说》 C、《小说月刊》 D、《礼拜六》 9、青年鲁迅于()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A、1900 B、1897 C、1911 D、1902 10、革命派小说家陈天华的小说()以舟山的民权村为背景描写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A、《狮子吼》 B、《新中国未来记》 C、《断鸿零雁记》 D、《维新梦》 11、革命派小说的代表人物黄小配,著有《洪秀全演义》、《甘载繁华梦》、《宦海升沉录》、《大马篇》等,《洪秀全演义》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陶器 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 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 铁柔化技术。《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 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 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 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 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中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隋唐、两宋时期 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翻译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

中国古代陶瓷简述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讲述的题目是《中国古代陶瓷的成就简述》。 众所周知,陶瓷的英文名是china,就是把C小写后的中国(China)。这样大的一个名号挂在貌似不这么大的陶瓷上面,由此可见,陶瓷在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地位真是不一般。 陶瓷,陶瓷,陶和瓷其实是两个词。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之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省发现了1万年前的陶器的残片,说明我国已有万年的制陶历史了。瓷器的发明也可以追溯到近四千年前。中国发明瓷器对人类文明进步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因此被世界人民誉为瓷器之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陶器。 早在商代时期,灰陶就已经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白陶则制作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西周以后,陶器种类繁多,除生活器皿之外,还有砖瓦、陶俑及建筑明器等。这个时期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其胎质原料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纹硬陶所用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制陶业大量烧造陶明器用以随葬。这时,汉代出现了一种加铅的釉陶,人称“铅釉陶”。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时代的三彩器、明、清至今的紫砂壶和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别具一格且倍受人们所赞赏。 然而陶器终究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再次发现,原来某种特定的泥巴经过高温烧造以后,就会变得更加坚硬、细腻、漂亮和实用,于是瓷器也就应运而生了。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东汉魏晋时则正式形成。早期瓷器以高温色釉,特别是以铁元素为着色剂的青釉为特征,白瓷烧制又难于青瓷,北齐到隋唐时,白瓷开始成为自身发展系列。唐代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即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 陶瓷艺术最能表现这种盛唐气象的则是唐的三彩釉陶。 在制瓷工艺上,唐人留给后世的一份厚礼是在烧成工艺中普遍使用了匣钵装烧。匣钵为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 说到宋代的陶瓷业,最有名的莫过于青花瓷了。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近东、日本等国,最后传到欧洲。 宋代无疑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 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宋瓷的美学风格,可以说是沈静雅素自成一路。宋瓷的这些作品都是我国陶瓷历史画廊中的杰作与瑰宝。它们的仪态和风范也是后世陶瓷业长期追仿的榜样,千载之下,至今仍然使我们赞叹和倾倒。 辽瓷则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辽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异,烧瓷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