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吉林大学 地球化学 2017 知识点 考点

吉林大学 地球化学 2017 知识点 考点

吉林大学 地球化学 2017 知识点 考点
吉林大学 地球化学 2017 知识点 考点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研究对象:地球及其子系统及其自然作用体系

研究形式:元素(同位素)的化学运动形式

研究时间:全部地质作用时期

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丰度与分配:简而言之为“量”的研究这一问题是地球化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资料

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简而言之为“质”的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是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及变动历史的指示剂。

研究元素的迁移和循环:简而言之是“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在自然作用体系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

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指的是元素(同位素)在自然界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中的行为。通过行为的研究可以揭示地质体成因机制。

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地球化学中的元素(微量、常量元素)、同位素成分及赋存形上的变化是较为理想的事件的指示剂。因为它们在自然界的某些特征有可能越过后期叠加作用而被保留下来,甚至宏观的地质体消失了,也不会影响某些微量元素、同位素记录的保存。

元素的丰度就是指某种元素在某个自然体中的重量占这个自然体的全部化学总重量的相对份额。这种相对份额的概念就是一个比值,如百分比.

地球化学研究思路:以化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研究原子(包括元素和同位素)的行为为手段,来认识地球的组成、历史和地球化学作用过程。

研究方法

a)地球化学的野外工作方法

宏观地质调研:例如查明地质体的时空结构,将为地球化学作用的空间展布和时间顺序提供依据。

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

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

(样品有三个性质:系统性、统计性、明确的代表性)

b)地球化学的室内研究方法

“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

“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

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计算地球化学

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遵循地球科学的思维途径

第二个特点:具有敏锐的地球化学思维

第三个特点:具备有定性和定量测定元素含量及鉴别物相的技术和装置

太阳系行星地球化学组成变化规律:

组成行星核的元素Fe、Co、Ni、Cr等逐渐减少,密度总体减小;

早期凝聚的难熔元素,如Ree、Ti、V、Th、U、Zr、Hf、Nb、Ta等逐渐增多;

形成壳、幔的主要元素具有增多趋势,如Si、Mg、Al、Ca等;

挥发性元素与亲气元素逐渐增多;

行星核占行星总重量的百分比愈来愈小;

类地行星均具有壳、幔、核内部结构;

类木行星可能存在固态硅酸盐内核。

太阳系的元素起源

宇宙大爆炸核合成过程:在宇宙从热大爆炸开始后的5秒钟时间内,密度近于无穷大,温度大于1032K,宇宙中发生粒子物理反应,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降低,质子与中子的反应合成氘、氦、锂、铍等少数轻的核素。随着宇宙膨胀,物质变稀,不再合成重的核素。

恒星内部核合成:

氢燃烧(氢核聚变);

氦燃烧(氦核聚变)-碳、氧、氖核素

稳态核燃烧:产生原子序数为20-40的核素

爆炸核燃烧:超新星爆炸发生核合成

中子俘获过程

**太阳系(宇宙)中元素的分布规律:

1.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为H和He;

2.原子序数较低的轻元素(Z<50),其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加呈指数递减,而在较重元

素范围内(Z大于50),,不仅元素丰度低,而且丰度值几乎不变;

3.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值大大高于原子序数为奇数的相邻元素

4.与He相邻近的元素Li、Be和B具有很低的丰度,为亏损元素,在元素丰度曲线

上,O和Fe呈明显的峰,说明他们是过剩元素;

5.Tc和Pm没有稳定性同位素,在宇宙中不存在;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也没有稳定

同位素,在丰度曲线上空缺。

6.质量数为4的倍数的同位素具有较高丰度,如He、O、Ca、Fe和Ce。

陨石按成分划分

石陨石(硅酸盐矿物为主)

铁陨石(铁镍金属为主)

石-铁陨石(铁质和石质的量约各占一半)

石陨石又分为:球粒陨石(含有硅酸盐球粒)、无球粒陨石(不含)

球粒陨石依据化学成分分为多个化学群:E群(顽辉石球粒陨石),H群(高铁群普通球粒陨石),L群(低铁群普通球粒陨石),LL群(低铁低金属普通球粒陨石),C群(碳质球粒陨石),…………….(R群、K群)

又可分为普通球粒陨石(多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冲击变质作用,主要形成于太阳星云硅酸盐-金属分馏与凝聚阶段)、顽辉石球粒陨石(是在比较还原条件下冷凝与聚集形成的)、碳质球粒陨石(未经热变质作用影响,代表原始成分,碳质球粒陨石的难挥发性元素丰度与太阳光谱测定值一致,目前多作为太阳系非挥发性元素初始丰度的标准)

无球粒陨石:分贫钙(Ca≤3%)和富钙(Ca≥5%)不同类型,根据成因特征分为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和成因不明确的无球粒陨石。

铁陨石:主要由Fe-Ni金属、陨硫铁以及少量的Fe、Ni、Co、Cr、Ti、Zr、Cu的硫化物、氧化物、氯化物、磷酸盐、以及自然铜、石墨等矿物组成。

石-铁陨石:由近乎相等的铁陨石与石陨石组成。较为少见,但化学组成的双重性对认识行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无球粒陨石、铁陨石和石陨石均属于分异型陨石。即部分熔融成因或岩浆残留物质凝结形成。

陨石中,特别是碳质球粒陨石中,已经发现数十种有机化合物,为研究生命前期有机质的形成和演化、探索地球生命物质的起源有重要意义。

碳质球粒陨石中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两种作用形成:

a.太阳星云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或原始地球大气层在紫外线照射或放电作用合成;

b.太阳星云凝聚晚期,星云中的CO、H2在磁铁矿、含水硅酸盐的催化反应下合成。

月海玄武岩、非月海玄武岩、高地斜长岩

太阳、陨石、地球、和月球样的同位素组成是一致的,指示太阳系各天体都是同位素组成均一的太阳星云凝聚产物;

大陆地壳和洋壳的对比

大陆地壳:厚度较厚、年代较老、组成复杂

大洋地壳:厚度较薄、年代较新、组成相对单一(具体展开)

洋壳主要由玄武岩质及超镁铁岩石组成,而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层为特点。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的物质组成只有硅镁层.洋壳自洋中脊产生~扩张~最终俯冲进陆壳之下消亡~由此引发板块漂移,而陆壳自始至终都存在。

大陆地壳一般以地震康拉德面(Conrad discontinuity)划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

上地壳:P波速度多为5.8-6.4km/s,相当于酸性火成岩和酸性变质岩石的波速。根

据地表岩石加权计酸的平均化学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上部为沉积岩,下部相当于

为花岗岩和片麻岩成分,富Si、K、Rb、U、Th等元素,组成不均一

下地壳:P波速多介于6.5-7.2km/s,满足这一波速范围的岩石类型较多:斜长角闪

岩(低温含水条件<600℃)、麻粒岩、石榴石麻粒岩(稳定大陆无水条件)

(了解)大陆地壳的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

对地表各类岩石进行系统取样和分析;优点:最为可靠,同时研究主量与微量:缺点:费时、费力、费钱

对细粒碎屑沉积岩进行研究。优点:省时、省力、省钱;缺点:无法给出主量元素;仅限于不溶元素。

(了解)地壳结构与组成的研究意义:地球分异演化的程度、地壳生长机制、地壳的演化过程、地壳物质再循环机制(板块俯冲与地壳拆沉)

地核:由2900km以下到地心的圈层。

上地幔Moho-410km,主要是致密的Fe-Mg硅酸盐,相当于橄榄岩和榴辉岩。

下地幔:由670km延伸到2900km,物质较为均一,矿物成分一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主要

为Fe含量增高,密度更大。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

地壳的元素丰度规律:

1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整个地球元素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和地幔也是如此。地壳元素的分布不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具有不均一的特点,这与地壳乃至于地幔物质分异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空间上分布不均一:垂向深度&横向分布;时间上分布不均一

2服从元素丰度的偶数规则: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丰度大于相邻的齐数元素,但有不符合偶数规则的元素存在;12Mg偶数规则的破坏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关,是地球化学演化的结果。

3四倍规则:原子量或质量数是4的整数倍的元素丰度高。约占地壳总重的87%,如

C、O、Mg、Si、S、Ca、Ti、Cr、Fe、Ce、Pb、Th等。

4核壳层规则:质子数为2、8、14、20、28、50、82和中子数为2、8、14、20、28、

50、82、126的核稳定性高,分布量大。

研究方法

克拉克计算法:采样多为陆壳、片面!思路: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实际上可以代表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

简化研究法

地壳模型加权法

大陆地壳地球化学组成的主要共识

1大陆地壳总体成分均是安山质。SiO2范围59~61.5%;

2大陆地壳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Pb;

3垂向存在明显分层,从上至下:SiO2逐渐降低,不相容元素含量逐渐降低,相容元素逐渐升高;

4上地壳Eu明显负异常,下地壳Eu正异常,整体Eu微弱负异常。

(了解)元素在地壳岩石中的分布;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化学组成

从圈层结构划分: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从时间尺度上划分:冥古宙、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显生宙

水圈:海洋水、陆地水、生物体内水(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温泉)、大气水

水圈的化学演化:演化趋势:从酸性向碱性方向演化

*原因:

1表生作用下硅酸盐矿物的水解反应;

2表生氧化反应使水体OH-浓度不断增大。

大气组成从富CO2向富N2和O2型转化

*地球早期大气的来源:

1行星吸积过程中残留的气体;

2宇宙来源,例如来自于太阳;

3早期地球上火山作用的去气作用。

大气组成从富CO2向富N2和O2型转化

地球的初始地壳:硅铝质模式;安山质模式;斜长岩模式;玄武质模式。

自然体系中元素的赋存形式:(1)固相:独立矿物、类质同象、超显微非结构混入物、吸附形式、与有机质结合(2)流体:离子、分子、胶体、微细颗粒物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被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影响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的原因:(1)元素本身性质(2)元素结合的物理化学条件

亲铁性是元素在自然界以金属状态产出的一种倾向。

铁具有这种倾向,在自然界中,特别是O和S丰度低的情况下,一些元素往往以自然金属状态存在,常常与铁共生,称之为亲铁元素。

基本特征:不易与其他元素结合,因为它们的价电子不易丢失(具有较高电离能)。

亲氧性和亲硫性:地壳内易于获得电子成为阴离子、易与其他元素结合的元素,丰度最高的为氧,其次是硫。与硫形成高度共价键的元素,称亲硫元素(具亲硫性),与氧形成高度离子键的元素,称亲氧元素(具亲氧性)。

亲和性不同的原因:

1O、S本身的电子层结构差异,获取电子能力和方式不同;

2与之结合的阳离子自身的电子层结构;

3结合时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能量最低法则/体系的总吉布斯函数最低法则、自然界的竞争机制、)

电负性、离子半径、对最外层电子的(联系)约束能力、硫受极化程度高于氧。阴离子不足时,亲和性强的阳离子抑制弱的化学反应

自然界元素化学亲和性具有双重性和过渡性:(1)体系中阴-阳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如大部分与氧结合,但在富硫环境例外(2)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元素,具有不同的亲和性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依据(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化学分类依据):

a.陨石的元素组合特征

b.冶金产物中的元素组合特征

c.地球圈层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d.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

这就分为:

亲石元素(lithophile elements):离子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与氧亲和力强,易熔于硅酸盐熔体。亲石元素的范围包括ⅠA、ⅡA族碱金属、碱土元素、ⅦA卤族元素,以及B、Al、O、Si和部分过渡族元素,如Sc、Ti、V、Cr、Mn等。

亲铜元素(chalcophile elements):离子的最外层有8~18个电子的铜型离子结构,与硫的亲

和力强,易熔于硫化铁熔体。主要包括ⅠB、ⅡB等过渡族元素以及Ga、In、Tl、Pb、As、Sb、Bi、S、Se、Te等。

亲铁元素(siderophile elements):离子的最外层有8~18个电子的过渡型结构,与氧及硫的亲和力均弱,易熔于熔体。主要包括Ⅷ过渡族元素,集中分布于铁镍核。

亲气元素(atmophile elements):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容积最大,具有挥发性或形成易挥发的化合物,主要集中于大气圈。

亲生物元素(biophile elements):富集在生物圈,C、N、H、O、P、B等。

类质同像:晶体结构中某种离子或原子占有的配位位置,部分被性质相似的他种离子或原子所占有,而不引起键性和晶体结构型式发生质变的现象。

决定元素类质同象置换的基本条件:

1内部因素(晶体化学条件):化学键性相同或相似、原子或离子半径相同或相似、正负离子电荷保持平衡、复杂松散的矿物晶体构造

2外部因素(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组份浓度、温压条件、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的类质同象研究意义

1确定元素在岩浆岩中的分布及在矿物中的分配规律;

2类质同象的元素比值可以作为地质体成因的标志;

3标型元素组合;

4影响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5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和环境的影响。

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元素在自然界(地壳)从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并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再分配的行为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缺)

离子电位的实质是:阳离子与H+对氧(O2-)的争夺能力的不同。这可以用阳离子的离子电位(π)来定性表示:

π=W/R

(W:离子电价,R:离子半径)从静电观点来看,离子电位(π)是离子表面正电荷的一个度量。

水溶液中元素迁移的影响因素:

1溶度积原则;

2元素易溶络合物及其稳定性

3水溶液pH值

4氧化还原反应

溶度积原则:在天然水中金属元素首先选择形成溶度积最小的化合物的阴离子化合,形成沉淀。这些阴离子称为对方的沉淀剂,如S2-是大多数重金属的沉淀剂。

K不表示了络合物稳定性的大小,对于相同配位体的络合物,K不值越大,络合物在溶液中越不稳定(易离解),迁移越近;K

值越小,络合物越稳定,搬运得越远。

a.水溶液pH值影响化合物的溶解和沉淀

b.pH值的作用能使得自然界某些元素共生或分离

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

a.氧化障和还原障:自然界氧化还原反应使元素变价,造成元素性质截然改变,导致

元素原有的迁移状态在短距离内发生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氧化障或还原障。

b.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决定溶液中氧化还原进行的方向。

c.根据氧化态还原态比值定量估算作用的氧化还原条件。根据能斯特方程,可计算溶

液中氧化态离子和还原态离子的比例。

微量元素的概念:地壳中克拉克值低于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体系中含量低(﹤0.1%)的元素即微量元素。)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微量组份在两平衡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K2-1D=a II/a I(a I、a II分别为微量元素在相I和相II中的活度比,K d称为微量元素在相II和相I 之间的分配系数)

K D称为能斯特分配系数,只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且永为正值。当温度和压力条件固定时,K D为常数,其大小可对元素在平衡相中的分配进行指示:哪个μ小更多的进入那个。

μ=μ0+RTln(a)。

*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总分配系数描述了在岩浆形成(部分熔融作用)或结晶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固体相与熔体相间的分配特征。因此,根据元素在相平衡条件下优先进入固体或熔体相的趋向,即D值的大小,将微量元素划分为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a.相容元素:D>1,两相平衡时,优先进入结晶矿物相或残留相。

典型元素:Ni,Co,V,Cr

b.不相容元素:D<1,两相平衡时,优先进入熔体相,当D<0.1时,可称强不相容元

素。

典型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Cs,Sr,Ba

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

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离子半径和离子电价

2外部因素: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和压力、体系总成分、氧逸度

温度升高,分配系数降低,表明高温下离子倾向于进入熔体

压力升高,分配系数升高,表明高压下离子倾向于进入固相

不同成分体系中,同种矿物的某些元素的分配系数有较大的差别。如Sr在斜长石与熔体间、Yb在石榴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均随熔体酸性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Yb的分配系数可从玄武质熔体的4.03增大到流纹质熔体的40。

(了解)微量元素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直接测定和实验测定。

a.直接测定火山熔岩中的斑晶和基质,基质代表与斑晶平衡的熔体。由于斑晶矿物常

含有环带或隐环带,与基质并非完全处于平衡,所以该方法获得的分配系数为似分

配系数。

b.通过实验使矿物与熔体或溶液在一定P、T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定微量元素在两相

中的浓度,得出分配系数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于证明两相间是否达到扩散平

衡,实验扩散速率与自然过程是在不同时间尺度内进行的。

部分熔融分类:(1)平衡部分熔融(批次熔融)、分离熔融、累计批次部分熔融;(2)模式熔融、非模式熔融

部分熔融过程很重要。地球的圈层分异,地壳的生长和演变,在物质上,主要是通过岩浆作用来实现的。岩浆发生的唯一方式,是先存岩石的部分熔融。

(1)如果熔体一直在熔融区滞留,产生的全部熔体就会作为一个整体,与残留相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从而接近平衡部分熔融过程或批次/批式部分熔融;

(2)如果熔体一产生就很快离开熔融区,而移至别处汇聚,那么,在熔融区,与残留相平衡共存的熔体始终只是刚刚产生那一小部分。这样的过程,称为分离部分熔融过程。现在的上地幔接近分离部分熔融的残留相。

(3)如果随着部分熔融的发展,产生熔体的量,每达到一定程度,就离开熔融区,而移至别处汇聚。这样的过程,称为累积(累积批式/累积批次)部分熔融过程。这样的过程,接近地质实际。

*平衡部分熔融模型的前提条件:

1在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固相(源岩)和液相(熔体)之间的总分配系数保持不变;

2整个熔融过程中,残余固相中各矿物相(主要造岩矿物)对形成熔体的贡献比例保持不变(贡献量不变)。

平衡部分熔融过程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特征

a.不相容元素在熔体中富集:分配系数越小,富集程度越高;部分熔融程度越低,富

集程度越高。

b.不相容元素在残留体中亏损,分配系数越小,亏损程度越高;

c.相容元素在熔体中的含量低于源岩,分配系数越大,亏损程度越高

稀土元素以下四个优点所决定的:

a.他们是性质极相似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在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作为一个整

体而活动—集体观念强;

b.他们的分馏作用能灵敏地反映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性质—指示功能强;

c.稀土元素除受岩浆熔融作用外,其它地质作用基本上不破坏它的整体组成的稳定

性—应变能力强;

d.他们在地壳岩石中分布较广—广泛性。

稀土元素基本性质:?

地球化学研究中所涉及的稀土元素为15个,即镧系元素(14个)和钇。在化学上,镧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与和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依次充填周期性地组成了相似的结构体系。

镧系元素由57至71号元素组成,增加的电子充填在4f和5d亚层,而不是最外层,因此,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密切共生,常成组进入矿物晶格;

稀土元素容易失去的是外层的三个电子,从而在自然界中主要呈三价;

元素Y是5周期过渡元素的起点,次外层d型充填,外电子排布为5s24d1,呈三价阳

离子,其离子半径与HREE 的+3价离子相似。

元素Sc 的+3离子与Lu 3+相似,性质上也与HREE 相似。

*REE 分配系数的特点:

a.不同矿物分馏REE 的能力显著不同;

b.REE 在矿物/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富硅体系高于基性体系;

c.REE 分配系数的总体模式随温压条件变化不大;

d.REE 在一些副矿物中的分配系数很大,并能造成REE 彼此间的强烈分馏。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配特征:

a.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ΣREE 是逐渐增加的。

稀土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异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分配从地幔到地壳:ΣREE 增加了20多倍,ΣCe/ΣY 增加了三倍多;地幔、超基性岩、基性岩中ΣY 占优势,随着分异,陆壳及酸性岩、碱性岩以ΣCe 占优势;

b.15个稀土元素在地壳中明显呈现出偶数元素高于相邻奇数元素的丰度(奇偶效应)

的现象,为了便于对比研究,需消除奇偶效应,数据需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岩石、矿物中某稀土元素含量除以球粒陨石的含量,例如La 玄武岩/La 球粒陨石=

7.28/0.32=22.75。

稀土元素在岩石和矿物中的分配:

a.REE 可形成的独立矿物,主要有独居石(Ce,La,Nd,Th)PO 4和磷钇矿YPO 4

b.LREE 一般富集在配位数高的矿物中,如Pl 、Cpx 、Kf

HREE 一般富集在配位数低的矿物中,如Grt 、Zr 、Ol 、Opx

a.LREE 一般富集在含Ca 、K 、Th 、Sr 的矿物中

HREE 一般富集在含Fe 、Mn 、Sc 、Zr 、U 的矿物中

a.LREE 一般富集在吸附能力强的沉积物中,如粘土、有机物

HREE 一般富集在络合能力强的高温热液体系中,如伟晶岩

Eu 计算参数的意义为,当Ce 、Eu 没有发生变价时,其标准化值应介于相邻的两REE 之间。发生变价后,其含量及其标准化值将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亏损或富集,通过上述参数的计算,可反映出其相对亏损或富集的程度。

*Eu 异常产生的原因

元素的性质和不同矿物的结构决定了微量元素发生类质同像的行为存在差异,即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REE 分配系数,含钙斜长石相对富集LREE(离子半径所决定),但更选择性地富集+2价的Eu ,斜长石对Eu 2+的分配系数远远大于其它REE ,即Eu 2+的性质表现为对钙长石具强相容性,而对+3价的Eu 3+富集能力一般。因此,岩浆岩中Eu 异常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作为主要造岩矿物的斜长石的结晶所致,如在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的大量晶出将导致残余熔N

N N N N N N N N N N N Pr La Ce Ce Ce Pr La Ce Ce Ce Gd Sm Eu Eu Eu Gd Sm Eu Eu Eu ?=+?=?=+?=

****/ ;2// ;2/

体中形成明显负异常。

事实上,钙长石的结晶,不仅导致了Eu相对其它REE的相对富集,也导致以类质同像行为进入钙长石的微量元素Sr发生相对富集。因此,若岩浆结晶过程的早期形成了富含大量钙斜长石的岩浆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将具有高Ca、高Sr和Eu的正异常,而残余岩浆演化形成的岩石将形成明显的低钙、低锶和Eu的负异常。(正异常,结晶早期堆晶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和宇宙体中核素的形成、丰度、以及在自然作用中分馏和衰变规律的科学,是地球化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

计时作用:每一对放射性母、子体同位素都是一只时钟,可以测定各种地质体的年龄。

示踪作用:利用同位素成分变化指示地质体形成的环境条件、机制,示踪物质来源(稳定同位素分馏、放射性同位素衰变)。

测温作用:利用矿物之间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是温度的函数来测定地质过程的温度条件。

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组成,对于这些基本要素均确定的原子,称为核素;具相同质子数、不同质量数核素的总和,称为元素的同位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属相同的位置。

同位素:稳定同位素(轻稳定同位素质量数<40,重稳定同位素)、不稳定同位素(原生放射性同位素、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宇宙成因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能稳定存在的时间大于1017年的核素就称为稳定同位素,反之则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们以一定方式自发地衰变成其它核素的同位素(又称为放射性母体同位素);

放射性成因同位素:通过放射性衰变形成的同位素(又称为放射性子体同位素)。

核衰变: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在质子与中子组成上处于能量不稳定状态,它将自动发生衰变转变为稳定同位素,这种过程称为核衰变或蜕变。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反应的主要性质:

1衰变作用发生在原子核内部,反应结果由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

2衰变自发地不断地进行,并有恒定的衰变比例;

3衰变反应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和原子核存在形式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4衰变前和衰变后核数的原子数只是时间的函数。

*半衰期:对于任一放射性同位素体系,放射性核素衰变掉初始原子数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以T1/2表示。

*(Rb-Sr)等时线年龄基本思想

a.所研究的一组样品(岩石或矿物)具有同时性和同源性;

b.形成时Sr同位素组成在体系内是均一的,因而有着相同的87Sr/86Sr初始同位素比值;

c.体系内化学成分不同,Rb/Sr比值有差异,可确保获得一条较好的等时线;

d.自结晶以来,Rb、Sr保持封闭体系,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等时线测年的优缺点:

a.不需要对初始同位素组成校正,可由斜率直接计算出年龄;

b.全岩和岩石内部矿物等时线年龄可揭示岩石的热演化历史;

c.可获得体系初始同位素组成,对岩石成因具重要示踪意义;

d.假定所测一组样品为同源、同时和同位素封闭体系,实际应用中缺少严格的判据。*Rb-Sr同位素定年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Rb-Sr元素的易活动性,当所研究的地质体发生过有流体作用参与的变质作用后,其同位素体系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开放,若开放过程不能导致体系内同位素组成均一化时,其结果可能是无地质意义的混合线,或根本不能形成等时线,难以获得原岩的形成年龄。因此,Rb-Sr法不太适合于对较高变质程度的地质体进行原岩形成时代定年。

*Rb-Sr同位素定年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1Rb-Sr等时线法主要适用于基性、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形成年龄的测定;

2一组样品采集在同一母体上(保证是同源,才能有一致的87Sr/86Sr初始值);

3样品布点的空间分布合理(以免样品Rb/Sr比值接近,形成不了等时线);

4尽力保证样品新鲜,不受后期作用影响(保持封闭体系);

5K含量低的样品(超基性岩)不应用此法,沉积岩样品应是同生沉积矿物(海绿石)。Sm-Nd法全岩等时线和全岩+矿物等时线法适用范围:

a.Sm-Nd方法适合基性、超基性火成岩定年;Rb-Sr法更适合于酸性、中酸性火成岩

定年;(硅铝质岩石Sm/Nd差异较小)

b.REE在变质作用、热液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中比Rb、Sr要稳定的多,因而对那些已

发生Rb、Sr迁移的岩石仍能用Sm-Nd法定年;

c.Sm-Nd法用来测定因Rb/Sr值低或对Rb-Sr不再封闭的岩石年龄。

*Sm-Nd法全岩等时线和全岩+矿物等时线法优缺点:

a.147Sm、143Nd这对母子体同位素同属稀土元素,具有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使

得放射性成因的子体143Nd形成后很自然地继承母体在晶格中的位置,而不会逃逸

b.各种地质作用都很难使Sm和Nd发生分离和迁移,因而Sm-Nd体系一般较易保持

封闭;

c.研究表明:如果体系中没有流体参与,角闪岩相甚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岩石,仍

能使Sm-Nd同位素系统保持封闭,从而能获得较正确的变质岩原岩的年龄信息。

d.由于147Sm的衰变常数较小,因此Sm-Nd法通常适合对古老岩石的定年(>10亿年)。

轻稳定同位素

1原子量小,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间的相对质量差异较大;

2组分变化由分馏作用引起,且可逆。

重稳定同位素

1原子量大,同一元素的同位素间的相对质量差异较小;

2组分变化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造成,不可逆。

稳定同位素丰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同位素的分馏作用(fractionation),即轻同位素和重

同位素在物质中的分配发生了变化,使得一部分物质富集轻同位素,另一部分物质富集重同位素。用于:

1成岩成矿物质源区的鉴定;

2矿物岩石形成温度的确定;

3推测成岩成矿地球化学机理。

同位素丰度

绝对丰度:某同位素在所有稳定同位素总量中的相对份额,常以该同位素与1H或28Si 的比值表示。

相对丰度:同一元素各同位素的相对含量。大多数元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位素组成,少数元素为单同位素元素。

自然界中同位素的丰度在不同的地质体中是不同的,其组成均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原因如下:

①与核素合成过程有关;

②与放射性衰变过程有关;

③同位素的分馏作用。

*同位素组成的表达方法:绝对原子个数比值法和相对富集表示法

1利用元素中两个丰度高的同位素的原子数比值表达,以原子质量数高的的同位素为分子,原子质量数低的同位素为分母。

2样品的同位素比值测量值与已知的标准样品的相应值进行比较。

*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选取标准:

a.组成均一,性质稳定;

b.数量巨大,以便长期使用;

c.化学制备和同位素测量的手续简便;

d.大致为天然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的中值,以便用于绝大多数样品的测定;

e.可以作为世界范围的零点。

维也纳标准平均海水(V-SMOW):由蒸馏的海水与少量其他水混合而成。相对SMOW,δD V-SMOW=-0.2‰;δ18O V-SMOW=0.00‰

碳酸盐标准物质(PDB):由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白垩系Pee Dee地层中的美洲拟箭石的碳酸盐化石制成的二氧化碳钙样品同位素组成::δ13C=0.00‰;δ18O SMOW=30.86‰

硫同位素标准物质(CDT):美国亚利桑那州铁陨石中的陨硫铁,δ34S=0.00‰

同位素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由同位素质量差所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成为同位素效应。影响分子的扩散速率、化学反应速率速度等。

同位素分馏作用:体系内共存的两种物质或两种物相间,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的现象,指示了同位素的不均一分配。

自然界同位素分馏的主要类型:平衡分馏(热力学平衡分馏)、动力学(非平衡)分馏、物理分馏、生物化学分馏

同位素交换反应:参与化学反应的不同的化合物之间及不同的物相之间发生同位素再分配的现象。

影响同位素分馏的因素:

1同位素质量的影响:同位素质量差异大、分异大;

2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馏效应减小。

3化学键性质的影响:重同位素优先富集于较强的化学键中。

同位素体系平衡——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首要条件。判别同位素体系是否平衡的主要方法:1岩石学和化学平衡;

2根据共生矿物同位素相对富集顺序作定性的判断。

稳定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应用条件及实例:

(1)非同时代形成——稳定同位素温度计不可用

(2)共生顺序判别:在同位素平衡条件下,共生矿物之间的重同位素富集顺序有规律地升高或者降低。如果共生矿物的同位素组成与平衡顺序相反,指示不平衡(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温度)

*稳定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应用的注意事项:

1确保同位素平衡的基础上,注意矿物形成后是否受到其他地质作用的影响(如蚀变作用等),这类作用会改变矿物之间的同位素平衡;

2同位素分馏越大的,地质温度计越灵敏,可以在共生顺序上选择处于两端的矿物;

3选择化学和同位素稳定性比较高的矿物,例如石英和磁铁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作为测温矿物,长石容易受到风化和蚀变,不适宜作测温矿物;

4测温矿物选择纯度高的,尽量避免包裹体等因素的影响;

5提高同位素分析精度,确保实验结果的内部一致性;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a.研究人类环境的地球化学性质:表层岩石圈系统、大气系统、水系统、土壤-生物系

统等。

b.研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质在环境中不断发生位移及存在形态

的变化,可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以向不利的方向发展,转化为持续性次生污染。

c.研究环境元素与生命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中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对生物体

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地球化学是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密不可分

环境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

a.物质循环与整体相关原理:化学物质的生物化学循环把生物系统与非生物系统有机

地联系起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是孤立存在的

b.生物的富集和放大原理:生物富集指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

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影响因素:物质特性、生物特性、环境因子。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这种元素或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c.时空分异原理:(1)地域分异:地带性:自然地带地区性:岩石、地貌和认为因素

引起(2)时间分异

环境背景值:是在未受或基本未受人为污染或者自然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反映了地表圈层中各环境要素原有的化学组成特征,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意义:

1为评价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2为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提供初始态的含量水平和形态结构;

3为环境污染趋势预测和预报提供基础依据;

4为工业农业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资料和依据;

5为地方病病因的研究提供依据;

6通过背景值调查发现重金属异常区提供找矿资料。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汇总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高中会考化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知道典型的特征 先沉淀后澄清的反应: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沉淀后澄清: ; 电解饱和食盐水:; C与浓HNO3加热时反应:; C与浓H2SO4加热时反应:; 常见的置换反应: (1)金属置换金属: 如溶液中金属与盐的反应:; 铝热反应:; (2)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卤素间的置换:; (3)金属置换非金属: 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钠与水的反应:;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非金属置换金属: 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 三合一的反应: 4Fe(OH)2+O2+2H2O—— CaCO3+CO2+H2O—— Na2CO3+CO2+H2O—— 能同酸反应的单质: (1)金属单质Zn+H2SO4(稀)—— Cu+HNO3(浓)—— (注意:铁、铝遇冷的浓硫酸、硝酸会钝化) (2)C、S、可跟氧化性酸(浓H2SO4、HNO3)反应 C+H2SO4(浓)—— C+HNO3(浓)—— 能同碱反应的单质:、铝、卤素单质 Al+NaOH+H2O—— Cl2+NaOH—— Cl2+Ca(OH)2—— 无机框图题题眼归纳 一、物质的重要特征: 1、性质特征:

(1)物质的颜色:有色气体单质:Cl2?、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离子(溶液)Cu2+、Fe2+、Fe3+、MnO4-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二、全部颜色分类 红色: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或血红色);Cu2O红色(或砖红色); 石蕊酚酞;NO2红棕色; 紫色:MnO4-紫红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 橙色:溴水橙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 灰色: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灰绿色。 棕色:FeCl3溶液溶液棕黄色。 黄色:S、、Fe3+、Na2O2、 蓝色:Cu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 黑色:炭、MnO2、CuO、 绿色:Fe2+浅绿色;Cl2淡黄绿色; (2)物质的状态: 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H2OH2O2 常见的气体:H2、N2、O2、F2、Cl2、NH3、CO2、NO、NO2、SO2)[注: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有机化学中有许多液态物质, 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白色胶状沉淀(Al(OH)3、H2SiO3)(3)物质的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物质的毒性: 非金属单质有毒的:F2、Cl2、Br2、I2、 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CO、NO、NO2、SO2、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CO和NO (5)物质的溶解性: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 S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特征反应现象: 三、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H4、 (2)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3)Na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2、沉淀现象: (1)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3)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 (4)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 3、放气现象: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会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白烟成分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7、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8、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物理的共同点是以实验为基础。) 9、近代分子和原子学说——道尔顿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 10、我国古代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陶瓷、制靑铜器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偏小;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偏大。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其它量程的量筒只读整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m物=m砝+m游,左砝右物时m物=m砝—m游,即数据中的整数部分减去小数部分;(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用嘴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添加):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冷水中,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石灰水要密封保存。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 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 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中小学语文课外知识: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中小学语文课外知识: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课外知识是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小编为中小学学生们整理了语文课外知识复习资料: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常 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中小学生们有帮助。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西游记》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汇总: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 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 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 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 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 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红楼梦》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 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 的爱情婚姻悲剧)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古诗词)(一)[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古诗词)(一)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古诗词)(一) 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古诗词)(一)(一)诗中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二)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 子方》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 (三)诗中长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四)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五)诗中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六)诗中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劝学类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八)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九)爱国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过零丁洋》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 ~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1、2)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O:—2 Fe:+2,+3 S:—2,+4,+6 Al:+3 P:—3,+3,+5 Mn:+2,+4,+6,+7 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file:///C:/DOCUME~1/morning/LOCALS~1/Temp/ksohtml/wpsE8.tmp.png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file:///C:/DOCUME~1/morning/LOCALS~1/Temp/ksohtml/wpsE9.tmp.png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⑵ 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 ⑵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 ⑶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 ⑷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H2还原CuO 6、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⑴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 / N A,N==nN A ⑵物质的量和质量:n==m / M,m==nM ⑶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 a、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 / V m,V==nV m 标准状况下:V m=22.4L/mol b、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 / V(B) == n(A) / n(B) == N(A) / N(B) ⑷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 (对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C==n / V,n==CV 7、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1。 (2)标准状况下,V m≈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之间的关系:n = c B 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一般用符号A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Z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多音字组词)

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多音字组词)zhuàn传记 hé荷花 zhǎng涨水 传荷涨 chuán传说 hè负荷 zhàng发涨 jī奇数 pào大炮 gěi送给 奇炮给 qí奇怪 páo炮制 jǐ给予 guàn冠军 gān干净 wù可恶 冠干恶 guān皇冠 gàn干活ě恶心 pián便宜 sù住宿 hào小号 便宿号 biàn方便 xiǔ包宿 háo嚎啕大哭 zàng西藏 kǎ卡车 tiáo调料 藏卡调 cáng躲藏 qiǎ关卡 diào调走 mú模样 xiàng巷子 zhá轧钢 模巷轧 mó模型 hàng巷道 yà轧到 dǎi(逮住) dāng(当心) xíng(步行) 逮当行 dài(逮捕) dàng(上当) háng(银行)

bó(漂泊) dào(倒车) shàn(扇子) 泊倒扇 pō(湖泊) dǎo(倒下) shān(扇动) cháng(特长) huá(中华) dài(大夫) 长华大 zhǎng(成长) huà(华山) dà(大家) jiāo(教书) juàn(羊圈) zuān(钻研) 教圈钻 jiào(教育) quān(一圈) zuàn(钻石) xù(畜养) xuán(旋转) mēn(闷热) 畜旋闷 chù(畜生) xuàn(旋风) mèn(沉闷) yān(燕山) jìng刚劲 qiáng(强大)燕劲强 yàn(燕子) jìn(干劲) qiǎng(勉强)huà(华山) píng(屏幕) féng(裁缝)华屏缝 huá(华丽) bǐng(屏气) fèng(缝隙) shān(扇风) zuān(钻洞) dòu(战斗) 扇钻斗 shàn(扇子) zuàn(电钻) dǒu(一斗)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必考必备知识点复习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 必修1、2必背考试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 、H :+1 F :—1 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 Fe :+2,+3 S :—2,+4,+6 Al :+3 P :—3,+3,+5 Mn :+2,+4,+6,+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 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 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 +和CO 32-,H +和SO 32-)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NO 3-和Fe 2+/I -,Fe 3+和I -)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

(完整版)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o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 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 (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 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 (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 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 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 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 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 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 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 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 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 (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 (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 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 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

2018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汇总(一)

2018小升初语文考试知识点汇总(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

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大全三篇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大全三篇 学好化学要善于整理总结基础的知识点内容,尤其是即将要参加高二化学会考的同学们来说,总结知识点是最好的复习方法,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1 1、乙酸的分子式:C2H4O2,简写为CH3COOH,(羧基),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16.6℃,沸点:117.9℃。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乙酸含有的羧基官能团决定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

3、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5、羧酸的化学性质:由于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羧基,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它决定着羧酸的主要化学特性,所以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酯化反应。 6、酯的结构特征: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特征结构是-COO-,羧酸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 由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酸酯化反应得到的酯,可以用通式CmH2m+1COOCnH2n+1(或CnH2nO2)表示。与饱和一元羧酸为同分异构体。 7、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酯的密度一般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8、酯的同分异构现象: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一般要比其他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更复杂,除酯类产生同分异构体外,酯与羧酸等物质之间也能产生同分异构体。如C4H8O2的一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1。(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 。 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之间的关系:n = c 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组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班:次序。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第二组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跋山涉水”重在形容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突出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意思。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异:前者偏重在“半”,指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指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异:前者重在包办,不让别人参与;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奴颜媚骨】都有向别人讨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两个成语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异: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前者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如:像这种助人为乐的人比比皆是。后者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前者的“是”后一般不接名词或名词短语,而后者则可以。如:这山里,俯拾皆是高品位矿石。 【鞭长莫及】【望洋兴叹】都表示力量不够的意思。异:前者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后者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办法。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 【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方面的创造性构思;后者偏重在“生

小升初语文《红楼梦》知识点必考详解-全

小升初语文《红楼梦》知识点必考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 回是(高鄂)所作。 小升初语文之《红楼梦》知识点必考,推荐学生们收藏转发学习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3)

(人教版)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引言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发展趋势 2、能列举一些对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3、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面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和关系 5、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能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3、认识实验方案、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 4、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5、学会分离、提纯实验方法;掌握过滤和蒸发、蒸馏和萃取等基本实验操作; 6、学会NH4+、Fe3+、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是度量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并通过物质的量建起宏观和微观量的关系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明确1摩尔的含义: 3、能进行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 4、知道、气体摩尔体积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5、能进行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6、能利用物质的量及其相关关系定量上认识化学反应,并进行简单计算; 7、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容量瓶在配制中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 2、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胶体。 4、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5、能运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验问题。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化学会考知识点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1)各章知识要点归纳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1.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2.过滤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4.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要贴紧漏斗 二低,滤纸顶低于漏斗口,水面低于滤纸顶部。 三靠,玻璃棒贴紧烧杯,漏斗的三层滤纸出,漏斗低端靠着烧杯壁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 烧杯 注意事项: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四.除杂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 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或 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 3.(1)0℃ 101KP a , V m = 22.4 L/mol (2)25℃ 101KP a , V m = 24.8 L/mol 三.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 , 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 B = n B /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F.计算时注意体积取整以及问的是浓度还是质量分数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