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花终审稿)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花终审稿)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花终审稿)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花终审稿)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让思品课堂绽放生活之花

【摘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形式来为学生构筑一个开放的生活空间,利用一切教学内容来让同学们织出一个丰富多少的生活世界,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开辟出一个精彩的生活天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创建一个快乐的生活家园。

【关键词】:生活空间生活世界生活天地生活家园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动中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活动形式——筑一个开放的生活空间

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视野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面向真实世界。引导学生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奋斗的艰辛……进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在教学工作

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参观、访问、采访、调查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参与、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发现生活、建构生活知识,提炼、积淀生活经验,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

【实例呈现一】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后,我安排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并设计了4个探究问题:(1)结合最年来发生的非典、禽流感事件,看看你所生活的村庄存在哪些环境问题(2)想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3)说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写写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方案。经过实地体验、深刻反思,

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案。例如,在宣传栏张贴环境保护手抄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建议镇村印发环境保护倡议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向村委会写信反映情况,督促村委会采取有效措施;班长带领部分同学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一次卫生清扫活动……

这样的开放性实践活动,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思考、会思考;解放了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问的自由;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让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做事;解放了学生的时间,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解放了学生的空间,让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走向广阔的天地,观察社会、触摸自然、体验生活、明理践行。

二、教学内容——织一个七彩的生活世界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在尊重教材、教好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渗透经验,将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体验.感受课堂的生活之花,共鸣情感,波动心弦,达成共识,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实例呈现二】在教学“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时,为了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设计了情景剧《XX野味馆》:周末,小强一家人到公园游玩,午餐时间到了,爸爸建议到附近一家野味馆吃野味,小强和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在餐馆点菜时,小强对菜单上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提出质疑,餐馆老板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没事的,大家都吃好多年了,小伙子就放心吃吧……”在此,我也设置了4个探究问题:(l)这家野味馆的行为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2)人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为什么(3)如

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会怎么做(4)如果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你该怎么做

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再现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欲望与需求,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探索,让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能力得到加强,从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有助于“让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理念的实现。

三、资源开发——辟一个精彩的生活天地

思想品德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家庭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其中,家庭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最为熟悉、最感兴趣、最方便发掘的课程资源,它包含丰富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票据资源和实物资源等。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发展经历,都能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性资源和有效的条件性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发现、充分挖掘丰富的家庭资源,并对其加工整理、有效利用,进而丰富课程资源,给学生开辟一个精彩的生活天地。

【实例呈现三】在教学“百姓生活大变迁”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号召学生尽可能地从家里收集老照片、老图片、老票证等资源,利用多媒体做好课件,按照衣食住行等方面分类展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了解家庭历史,对祖先的智慧有更亲近的体验,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体验和感悟历史。第二步,让学生把现有的家庭物品按照衣食住行等方面分类拍摄照片,也做成课件进行对比展示,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家庭生活的变化并试着分析变化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样的安排.把一个家庭中百姓生活的变迁演绎得淋漓尽致。

学生通过对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图片、文字资料、票证、实物等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既充实了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也为他们提供了走进生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变化的必要空间,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家、爱国情感、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学生发展——建一个快乐的生活家园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让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落脚点还是人,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适应社会,并过着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真正成为教学。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扩展时空,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探究,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

【实例呈现四】在教学“现代科技在身边”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科技成就展览活动。先把学生分成“回眸历史”“展现辉煌”“畅想未来”3个小组,让学生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对所获数据、资料深入分析、加工整理,然后,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小组取得的成果。例如,电脑水平高超的学生把相关资料做成了图片、表格、视频、动画;口齿伶俐的学生用精彩的解说,带领我们领略了世

间的科技极品;擅长表演的学生模拟了超越时空的场景,给我们留下了太空遐想……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熟悉运用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强化了基础知识,拓宽了视野;通过资料信息的加工展示,学生的特长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收集——整理——展示”的过程中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认识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体验了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快乐的生活家园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也让他们对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和谐之花”绽放语文新课堂

“和谐之花”绽放语文新课堂 发表时间:2010-09-30T16:02:53.60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1期作者:徐艳萍 [导读] 开放数学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规律 徐艳萍(平顶山汝州市塔寺学校,河南汝州 4675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272-01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才有优美动听的琴声。教育教学过程同样如此,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和谐的校园,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因此,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和谐走进语文新课堂。 一、师生合作,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美的环境总能使人心旷神怡,当学生置身于一个美的环境中时,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对美的感觉是直观的、具体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创设优美的视觉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引进语文课堂,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每学期开学时,我们可以和学生共同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的墙壁贴上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名人名言,或者是一些名人图片。图书角上用彩纸剪些图形用以装饰。各类学习用具及清洁工具都整齐美观地摆放在专用的柜子里,窗台可摆上一两盆花卉,使整个教室立刻焕发生命活力,充满生机。呈现出一个色彩丰富,弥漫着愉悦氛围的教学环境。逢年过节,我们还一起自制一些小饰品给教室锦上添花。此外,根椐平时上课的需要,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上海底动物,教学《琥珀》时,可以在黑板上贴上它的图片;这样既增添了学生的新鲜感,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因此,每当我和学生走进由我们自己亲手布置的教室时,我们能充分感受到环境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会油然而生。 二、师生沟通,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人说,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85%要靠他的沟通技巧。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遵守这个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这个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的。因此掌握沟通技巧,往往能达到神奇的效果。新课程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用朋友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课堂上,教师要用投入的,具有启发性、诱导性和激励性的“请看”、“我会做”、“发现什么了”、“相信自己一定行”……这样的语言吸引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该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赏识的眼光,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放低要求,放宽标准,给他们足够的自信空间。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和谐师生关系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我常对学生说:“作为长者,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可爱的,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我希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收获,更希望我们在课堂内是师生,课后是朋友;面对新课程,我也是学生,是你们的合作者和同伴。”在这种民主、平等气氛中,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产生愉快的情绪,学生才能以轻松开放的心灵来接受教学,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去发现问题、积极学习知识,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快乐与收获。 其次,和谐师生关系必须敢于信任学生、善于赞美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我都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评价,我更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更侧重学生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和谐发展。让我的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使学生在我的课堂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在我的努力下,我和学生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 再次,和谐师生关系还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与交流中取长补短生成和谐快乐的情绪,也同样有助于“和谐快乐课堂”的构建。因此,我坚持每一堂课都有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时间,并及时点评和鼓励。学生在《课堂小结》中写道:“合作探究与小组讨论的形式增进了同学之间相互的了解,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谐了同学关系,我们有了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我们觉得很开心。” 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氛围,体验到合作的愉悦,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无形中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与教学的有效实施,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顺利而悄悄地进行着。 三、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曾听过一个低年级老师在教学生字时,为了让学生轻松识记字形、字音,让同学们自己编儿歌,谁编得好,就采用谁的,并且让他上台来教大家。这下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编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儿歌,不仅有利于巩固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唯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舞台,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体验收获。成果得到充分、适当的肯定。以评价为媒介表达了师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同学们的民主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师生共建,塑造和谐的开放课堂 要使语文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状态,那么就要有意识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环境结合起来,让它们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语文教学的课堂延伸。显然,除了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延伸我们的课堂,共建丰富的、多途径的教育,呈现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现在我校已装有广播系统,将上课的铃声设置为优雅的音乐,每当音乐响起,学生就会在优雅的乐声中放松自己;校红领巾广播有计划,有选择地在每周五特定的时间播放由学生自己编辑、主播的主题节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美文诵读和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如写作、朗诵等。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上社会,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上的一些猜谜、征文、征集标语活动。用心汲取开

让实验之花在科学课堂中绽放

让实验之花在科学课堂中绽放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多媒体兴趣自主探究拓展 科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实验在教材中占了主要地位,是科学课程中的关键。但不少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实验以巩固知识,验证现有知识结论为主,学生只是机械的照方抓药,不能领悟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科学课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怎样让实验之花在科学课堂中绽放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多媒体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以现代思想观念为基础理解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把握电化教育是历史的必然。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多彩,声画并茂,突破时空限制,跨越了宏观、微观之间,直观、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实验教学趋向深入性,更具趣味性和实践性。 如《牙齿》一课,要学生了解龋齿的成因及防治,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中的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从化市中小学学科教研会2010年年会论文征集评选 论文题目: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单位:从化中学 学科:政治科 姓名:刘丽怡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摘要】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面对全新一轮课改以来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生活化不失为一种实现新课程有效途径。笔者就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吹响。教师应当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由此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填鸭式的教学,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理论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内容,使教学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现实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政治课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那么,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生活化呢?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政治课教学的现状,需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念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作为培养的主体,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人格的提升;其次要树立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教育应扎根于学生的实践,了解学生的生活,使政治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简单地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

爱让和谐之花绽放_高一作文

爱让和谐之花绽放 爱如丝丝和煦的阳光,能够和煦世间一颗孤单的心灵;爱如缕缕清凉的泉水,能够浇灌世间每一片贫瘠的灵魂。爱是阵阵温柔的春风,爱是滴滴甘甜的清泉。正是这爱滋养了社会的融洽之花,使它绚丽地绽放。 爱让家庭美满幸福。父母句句关心的话语,儿女一片片感恩的孝心,夫妻声声体贴的问候,兄弟短短鼓舞的赞誉……无一不是爱的付出,爱的体现。当我们看到父母为了子女甘心献出生命时,当我们看到儿子为了母亲的安康而乐意献出肾脏时,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亲情,我们被感动了,被爱的伟大力量感动了。有了这样的爱,一个家庭怎么能够不幸福?怎么能够不融洽? 爱让国家繁荣富强。在过去的日子里,可谓多灾多难,矿难、地震、台风频频见诸报端。可怕的灾难夺走了无数的生命,在这困难的日子里,我们的总理陪我们一同走过,他曾下到阴暗流湿的矿井去探访矿工并与他们共进午餐,他曾来到危险重重的地震现场去慰问那些受灾的群众,他也曾亲林抗洪的第一线指挥人民的抢险斗争,他所领有的是一颗伟大的泛爱之心。他把自己的爱无私地献给了自己的人民,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有了这样的爱,国家怎能不富强?社会怎能不融洽? 爱让世界和平友好。去年的圣诞前夕,正当人们满怀幸福与喜悦的心情为节日的庆贺繁忙准备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了印度洋,无数生命被摧残,无数家园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漂泊的身影痛苦的抽泣。面对这场人类的浩劫,人们被震惊了,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里的人民度过灾难重建家园,大批大批的物资被送往灾区,各国救援人员纷纷赶赴灾区,他们所带去的不单单是一点点钱,一点点药,更是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关心的爱。有了这样的爱,世界怎能不和平?人类怎么能够不融洽? 曾经有人说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那么就让我们真挚的把爱呼唤,无私的把爱贡献,让爱把每一片心灵的荒漠变成绿洲,让爱把每一寸灵魂的荒原重现生机,让爱的阳光、爱的雨露去滋养着融洽之花,使它们开得更美更绚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让创新之花在美术课堂中绽放

让创新之花在美术课堂中绽放 发表时间:2019-01-10T10:54:45.8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作者:邵晓玲[导读] 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中心学校264500 一、了解学生生活,巧置情境,调动学生的感知欲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要,小学生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例如在教学《淅沥的小雨》一课时,我调整了这一课的教学时间,在恰逢下雨时才上这一课。我让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到雨中去嬉戏,去感受实实在在的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形象的,感受是深刻的。我让他们在雨中亲自去体验被雨点滴打在身上的那种清凉与惊奇,体验被雨淋湿的那种惬意与狼狈,更体验到了在雨中的欢乐与激情,所有的这些,不可能用一张嘴能简单说清楚的。实践证明,他们对于“雨中抱头而跑”、“雨中险些摔跤”等情形表现得很形象、很生动。因为在这种愉悦与激情中,他们的感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呆板变为敏锐,久而久之,这种感知会成为一种心理需要。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充分地感知生活和环境,做到“心中有画”。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优化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上《鱼儿游游》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同学们信不信竟有小鱼吃大鱼的呢?”许多同学显得怀疑,“现在,你想不想亲眼看看小鱼是怎样吃大鱼的?”“想。”随之我端出一个装着金鱼的鱼缸放在讲台上,又把在塑料袋中几条两天没有喂食的嘎鱼放到鱼缸中,小鱼凶恶地向大鱼冲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围到讲台旁看小小的嘎鱼是怎样吃比它大许多的金鱼的。接下来我就发问:“你看到小鱼吃大鱼了吗?”“小鱼为什么能吃大鱼?”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得到了认真观察,对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设计的鱼造型新颖、奇特美丽、丰富多彩,克服了以往没有观察不能表现细节、体现特征的毛病。 三、引发学生的联想,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在学习“汽车”和“楼房”讲解构图时,我挑选两个长方形组成一辆卡车,又变成一个榔头,并请同学上讲台,用几个长方形组成自己最熟悉的物体,同学们有的摆成房子,有的摆成轮船……接着我把几个长方形摆成一幢大厦,并邀请几个同学上来摆,经这么一训练,难题不难,同学们信心十足,效果也较理想。

绽放心灵之花 奠基幸福之路

绽放心灵之花奠基幸福之路 ——多途径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介绍 沙河口区绿波小学 2015.9.24 各位领导: 下午好!非常感谢大连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市教育学院、沙区教育局、沙区进修学校给绿波小学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 绿波小学建校于2000年7月,是一所小区配套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60名教师。建校以来,学校以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为办学宗旨,以课题为引领,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学校的特色工作。 一、继承传统,发扬优势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2004年,我校正式启动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了心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根据年级特点,整合教材,创编主题,开设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拓展活动、心育班会等,还组织了全体教师参与团队拓展活动。 2006年9月,我校正式成立心理咨询室,同时设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一名。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每天中午与心理老师交流。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校先后投入五千多元购置了心理学书籍,投入三万多元用于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沙盘游戏、家庭教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健脑操等培训。全校70%教师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两位教师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四位教师获得家庭教育师资格。 2011年,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立了沙盘室和心理

测验室,学校700余名学生参加了沙盘体验活动。在辽宁省双高普九、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检查及国家各项大型检查中,得到领导好评。学校又投入五万余元,置购沙盘、沙具,建立了团体沙盘室,开设了班级大团体沙盘课和亲子沙盘活动。 2012年,绿波小学成功申报了大连市“十二五”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在课题引领下,学校已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高。 我校两位老师的心理课获大连市优质课,教学设计获辽宁省心理课例一等奖,教师们的多篇论文在市区获奖。一位教师还应邀在大连广播电台“非常家长汇”做主讲嘉宾。我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大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大连市家长学校基地校,《大连日报》专题报道过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课题牵动,深入推进 我校在市级课题“多途径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下,通过沙盘课、心理小游戏、班主任工作、家校合作四种途径,整合优质资源,营造和谐氛围,优化成长环境,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团体沙盘游戏——心理健康课的新内容 我校在3-6年级开设“大”团体沙盘课。沙盘课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学生分成6-8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沙盘游戏。沙盘课间周进行一次,每次两课时。通过游戏,学生们表达自己,倾听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分享。因此,沙盘课备受学生欢迎。 2、心理小游戏——促进身心整合协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心理小游戏已形成新26式健脑操、儿童手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题目(精选标题118个)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题目(精选标题118个)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论文题目118个,供大家参考。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题目一: 1、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2、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植入分析 3、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小学思想品德课开展游戏教学的路径探索 5、结合体验活动,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6、德育的主体性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7、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独立品格的塑造 8、小学思想品德情感牵引教学探讨 9、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10、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的分析 11、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12、“班班通”设备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

1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14、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化探讨 15、小学思想品德创新教学策略浅析 16、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17、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18、论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19、四川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20、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1、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2、教育游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3、家校联合方式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24、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5、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题目二: 26、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激情”教育分析 27、对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思考 28、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29、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30、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31、理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要义

初三叙事作文:互助绽放和谐的花朵

互助绽放和谐的花朵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叙事作文的互助绽放和谐的花朵,欢迎阅读。 那年花开,满山遍野的小雏菊争相盛开;那年雨季,一粒粒雨珠在地上谱写大地之歌;那年中考,桌桌同学在一起互帮互助,想为自己初中生活画卷收起完美的一笔;那年我们,共同欢笑,和谐之花绽放了整个夏天。 微风拂过,夹杂着丝丝缕缕清香,又是一年中学业最繁忙的五月,同学们却都不失奋斗的乐趣。“这道题怎么做啊?”“我考你一个问题。”“帮我听写一下单词。”我的身边总少不了这样的话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的,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和谐互助,为自己绽放了一朵学业之花。 嘈杂的车笛声鸣个不停,街上车水马龙,一阵阵刺耳的刹车声在我耳边响起。“这样太危险了”,我心中这样想到。于是在班级里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一拍即合,互相打气,互相鼓励,终于在最人流最密集的十字路口向人们传输交通意识,请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虽然总有人投来不满的目光,可是我们身边有朋友的信任的眼神,那已足够,于是城市中出现了一个和谐的好景象。一朵公民之花心中悄悄绽放。 “汪……汪”路边一阵阵哽咽的叫声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只原本有着雪白色毛发的小型犬,此时却沦落为一个灰溜溜的流浪狗,看到这幅景象,心中不免泛起层层涟漪,多可怜啊!忽然看见一个站的路边的姐姐眼里满是慈爱的也望着这只小狗,我鼓起勇气向她走去:“姐姐,请问可以和我一起救这只小狗吗?它的生命气息好像很微弱。”没想到这位姐姐用欣喜的目光看向我:“你也是这样想的?太好了。”于是我俩各自分工,一个买来了牛奶,一个买来了面包,折腾

了一下午,总算小狗有了生机,缓缓地走了起来。这时我们脸上都出现了久违的笑容。“谢谢,如果今天不是你,我可能没有救那只小狗的勇气。”“我也是,谢谢你的帮助。”其实我们都是因为对方的帮忙才打造出了这样和谐的街头一景。一朵善良之花也绽放开来。 其实帮助别人也是帮助你自己,从中你会得到不一样的快乐,就好像冲破乌云照射进来的阳光,干涸沙地中的一抹绿色,你会惊讶,会感慨,原来这些是那样美好的存在,互助就是这样,只是为了让你吸取大地的养料,绽放朵朵和谐的人生之花。

如何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如何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发表时间:2018-07-23T18:08:32.58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熊泉 [导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理念。秉持这种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课堂,我们发现政治课堂早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被排除在课堂之外,学生的独立人格被忽视了,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已成为每个政治教师尤为关注的问题。 (湖北鄂州市秋林高中,湖北鄂州市 436053)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理念。秉持这种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课堂,我们发现政治课堂早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被排除在课堂之外,学生的独立人格被忽视了,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已成为每个政治教师尤为关注的问题。让政治贴近生活,我想就是这样一把钥匙,能够解开教师与学生的精神枷锁,让教师与学生的智慧之光划破很久以来的沉寂,让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闪烁智慧的光芒。 一、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主要特点 让政治贴近生活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高中政治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方向,那么如何实践让政治贴近生活呢?我想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应当具有那些主要特点。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调动师生的热情与兴趣,激发师生的智慧。因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任何一位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治课成为学生厌倦的课程。教师没有教学的热情,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政治课堂成为灌输式教学的主阵地。安静、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进而成为这种课堂的典型表现。而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则与之有着显著的差异。由于让政治贴近了生活,政治教学便丰富多彩了。 (二)师生平等对话 在新的教育价值理念的追求下,师生平等对话成为生活化政治课堂区别于传统政治课堂最显著的特征。由于传统的政治课堂过于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作为独立主体而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教师便成为了课堂的权威者,学生便成为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怎么教,学生便怎么学”成为这种课堂的主要表现。而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当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着这种角色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是作为学生的导师而存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 (三)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传统的政治教学注重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只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是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在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中,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得到了同样的关注并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共同改进。这是因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要求教师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的情感参与,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然要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来配合自己的教学。所以教师会开发多种教育资源,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这就使得学法与教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所应具备的主要特点。 二、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 如何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呢?我想,途径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微观的方面就政治教学中最能达成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的途径,谈几点看法: (一)妙用语言 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一定要注意妙用语言。那么,如何做才能发挥语言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促成生活化政治课堂的形成呢?我想主要把握如下几方面: 1、教师要把握好语音语调,并在这个基础之上突出重难点,使学生明确重难点的同时,有美的感受。教师的言语要有层次感,要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通过语音、语速的不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例如,讲····的概念时,就要重读····这样关键的词语,并降低语速着重分析它们的含义以及所包含的关系,学生则会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思考问题,并准确的掌握重难点。 2、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逻辑性。启发性的语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逻辑性强的语言则有利于学生清晰的掌握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因而,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政治的相关理论,条理清楚的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要注意情感渗透,注重语言的幽默与通俗性。情感能赋予语言生命力,有生命力的语言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而幽默则是教师情感的一种表现,能增添语言的魅力,通俗性则增强了语言便于沟通的功能。教师若能将这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必将发挥语言的巨大优势。所以,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的运用谚语,生活中的奇闻轶事,顺口溜等,充实政治教学的内容,在分析书中的内容时要热情洋溢,声情并茂,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可以借助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教学方式增强语言的效用。 (二)巧用举例法 举例法在政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举例能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政治中的理论问题,使抽象、概括的理论具体、生动化。因而巧妙的运用举例法能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由此,营造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师必须学会巧用举例法。 (三)巧设问题情境 生活化的政治课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探讨书本中的理论问题以及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因而如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则成为营造生活化政治课堂的关键所在。那么该如何巧设问题情境

让幸福之花绽放课堂

让幸福之花绽放课堂 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是幸福,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讲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幸福,幸福感的缺失使他们的心灵面临着真正的迷失。不是学生不懂幸福,而是很难在课堂上获得幸福。 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教师能否创建愉快、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直接影响到学生幸福感的生成。因此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接受训导和告诫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个性和思维的花朵赖以扎根的土壤;课堂不是知识灌输的“车间”,应当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砥砺思想的智慧竞技场;课堂不是学生接受精神煎熬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体验幸福和快乐的天堂…… 如何把幸福理念贯穿于素质教育课堂,将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感受快乐、完善自我、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培养才能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一、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 理解幸福的能力就是具备正确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人们在幸福的追求和享受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由于人们生活经历、个性品质、文化背景等不同,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高尚或庸俗的幸福观。一些学生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熏染下,其思想和行为逐渐偏移,盲目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如一学生曾经讲到:“幸福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将来嫁一有钱人,快乐的生活。”还有的学生说:“幸福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如果一味的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体上,幸福也就成了没有根的浮萍。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对物质享受上的追求提升为精神美化上的追求,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持久而深刻的幸福体验,进而形成高尚的幸福观。 所以在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培养道德情操的机会,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幸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

让思品学科课堂绽放光彩

让思品学科课堂绽放光彩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兼顾思品课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思品课是一个学科,而思想品德教育是随时随处的,作为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这样而重课外轻课堂。思品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品课程的有效实施,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渠道作用。要让思品课堂活起来,我认为有几个要点: 一.开发利用生活经验,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动物朋友》一课时,为了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的学生没有养过小动物,我便提前让他们饲养动物,培养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有的学生曾经养过小动物,我让他们回想和小动物相处的时光,搜集一些照片等资料,甚至让他们把心爱的动物朋友带到课堂上,让他们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品德课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有:1、讨论;2.资料调查;3.现场调查。 讨论是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广泛的调查搜集把空白说教的书面转化为神奇有趣的生活接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调查活动则适用于熟悉环境,了解学校及周围的发展变化,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学习。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一节精彩的思品课不能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性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内容的定位要准确。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思品课的精品课堂研究。其中我担任了二年级思品课第二课第二课时《可爱的小动物》一课的教学。刚开始研究时,我把三个课时的内容混淆了,没有弄明白编者的意图,没有充分拓展第二课时的内容,反而把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提前加了进去。这样做既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也没有突破教学难点,反而误导了学生,让学生把“小动物”和“野生动物”混淆了。经过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思品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应该先对教

让课堂绽放和谐之花

让课堂绽放和谐之花 -----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几点思考 [摘要]何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等能够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和谐构建 教与学的和谐发展,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和谐的课堂有利于学生情智的发展,能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因此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犹为重要。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教与学的和谐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的完美统一是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以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例,常用的方法可能是教师讲授——演示——推导——学生背记,然后是按照公式进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学生的主动性显然发挥不足。教师的?教?成了灌

输。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同样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我校一位老师的汇报课上得有声有色。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让学生动手操作,采用画、剪、折、拼等手段来实现新知的获取。结果学生内心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统一,这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 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效能,逐步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我国古人早有?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叶圣陶老先生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教师?谈‘讲’色变?,觉得违背新课程的理念。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教师不讲,他如何学到东西?问题是什么时候讲,是否讲得科学,讲得艺术。《论语》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应该是?讲?的最佳时机了。 二、师与生的和谐 我们知道,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要巧妙地将师生关系的和谐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看图找关系(五年级上学期)?时,在看过了教材中的几个图表之后,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能自己画一个图表,表示您一天的工作情况吗?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挥。教师应多措并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用多种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摆正师生的地位,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二、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的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语文的学习,大多应是学生主观能动的过程,语文教师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和练习。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要坚决予以杜绝,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让品德之花绽放

体验让品德之花绽放 定远县职工子弟小学蒋海燕 【内容摘要】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靠单纯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而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亲身体验,不断积累,才能逐步养成的。品德课程是一个以儿童的体验和行为实践为主的课程。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实践。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不断的实践、体验,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实践体验成长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体验生活,丰富其道德情感,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模拟生活情境,加强品德引导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而不指向现实生活,它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也认为“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是的,品德的效果应是知行并重,教学不能只满足于间接的经验和虚拟的沟通,因为知识的构建有赖于原有知识和直接经验的支撑。因此,我们有目的地在课堂中采用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比如:在教学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梅梅到叔叔家做客要先干什么?当叔叔请梅梅坐下倒茶给她喝时,她应怎么做?跟叔叔告别时,她应怎么做?”并通过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进一步巩固深化了学生的礼貌规范。同时我又设计了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活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学生的“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为规范、丰富。 二、学会活用教材,进行有效互动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因为这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的深层的东西。而关于道德的知识,他们接受得最多,如果不能激活个体的体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道德知识就如假牙、假发,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让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学习情境,使儿童在学习中体验。想办法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形成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儿童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达到教材所承载和传达

让和谐之花绽放

120多名员工在企业组织的“青年联谊会”上,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对象,在亨达成家立业;? ?500多条由员工管理小组提出的建议被企业采纳,为企业节省和创造利润约700多万元;???通过职工大会的民主投票、评议,企业提拔了4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对12名干部进行免职,6名干部进行免职处理;?? 通过“学习型企业”建设,公司已有28名员工入读北大EMBA学习班,共有2000多名员工接受了公司选派的各种培训、学习;? ?……?? 这些真实的发生在亨达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亨达民主化、和谐化建设的镜头。而他们只是揭开了亨达集团民主化、和谐化建设的小小的一角。 ? 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和谐与幸福,这是青岛亨达集团的劳动关系、民主化管理孜孜以求的目标。建立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工人之福,更是中国传统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走向现代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 实现自下而上的企业管理 ?? 成立于1984年的亨达集团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 ? 亨达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中国大型鞋业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24年的风雨历程,使以董事长王吉万为首的亨达集团高层领导,深深体会到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是亨达财富的拥有者,只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和管理体系,才是实现基业常青的百年大计。? ??在世界走向中国的同时,亨达也在走向世界。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与合作中,亨

达深刻地认识到:从泰罗制到人本化的管理,世界近代化的工业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和“智力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民主管理的“人性化”,调动员工的创造性,由“传统型产业”向“智力型产业”跨越,这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真正出路,更是推动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亨达董事长王吉万提出,民主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由下而上的管理流程的重大变革。它通过让员工全方位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实现“让员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员工帮助解决管理者的问题,让员工参与解决决策者的问题”,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参政和议政中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共存。 ? 在亨达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当企业面临重大管理问题或者市场决择,企业高层只是提出议题,而具体怎么办交给员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决议,然后一起执行。这就犹如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在肺部吸收大量的氧气(意见和建议),汇总到人体中心心脏形成决议,然后将过滤加工后的新鲜血液,再涌向身体的各个肢节去执行。 ? 职工任免干部????亨达自1992年8月建立职代会制度以来,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载体的“厂务公开制度”。公司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由总经理亲自向职工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公司重大决策、经营思路、公司改制、工资制度改革等问题,都要提交职代会审议决定。每年,亨达职工代表大会还对公司20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将直接作为奖惩和任免的依据。近几年,通过民主评议,亨达提拔了4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对12名干部进行免职,6名干部进行免职处理,民主评议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密切了干群关系,调动了干部员工的积极性。 ??八大员工管理小组????2006年,亨达创民营企业民主化管理的先河,经过职工民主推荐选举,在一线员工中成立了干部监督管理、信息沟通、生活娱乐、工艺创新、开源节流、现场督察、学习和品质管理八大员工管理小组,范围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八大员工小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