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调整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调整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调整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调整管理

一、种类

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甲类传染病(2种)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是指:流行性感冒(含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后,要在2小时内进行报告,对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报告。

二、管理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国家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参照乙类传染病管理。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www.sodocs.net/doc/bb9459244.html,/jkj/s3577/201311/f6ee56b5508a4295a8d552ca5f0f5edd.shtml)——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三、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解读(https://www.sodocs.net/doc/bb9459244.html,/zhuzhan/zcjd/201311/7789c5099ea74630807bed6a2930aa6f.s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11-04

一、甲、乙、丙三类不同等级的传染病,对卫生(卫生计生)部门的管理、临床操作来说,有何异同?对公众而言,面对政府确定的不同等级的传染病,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保证自身健康?

答: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和危害程度,并结合国际上通用的作法,决定哪一种传染病应该列入法定传染病。按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对不同类别的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法定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有计划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更好地提高防控水平和成效。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对不同等级的法定传染病,卫生(卫生计生)部门均依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和预防控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报告时限。医务人员发现甲类传染病后,要在2小时内进行

报告,对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报告。二是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对于公众而言,当发生不同等级的传染病疫情时,首先由于不同疾病的传播、感染方式不同,个人预防、防护措施也有很大差别。公众可以通过查阅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信息,或向这些机构进行咨询,及时获得自我防护知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自我防护措施。其次,不要轻信一些不实报道和谣言,理性对待。更需强调的是,应该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采取的防控措施,保护自身及家人健康,维护公共安全。

二、近日,国家决定对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三种传染病进行调整,其中,甲型H1N1流感由乙类传染病调整为丙类,归为季节性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则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请问,做出上述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答:总体上,国家是按照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三种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经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综合考虑后做出上述调整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甲型H1N1流感的调整。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快速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年6月11日宣布流感大流行开始,我国及时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使疫情防控工作有法可依。2010年8月10日,WHO宣布流感大流行疫情结束,流感病毒的活动已回归季节性水平。此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其他季节性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病毒(H3N2、B)交替流行,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与季节性流感相似,成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一种。自2010年开始,在季节性流感疫苗组份中也包含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进行防护。在《传染病防治法》中,流行性感冒为丙类传染病,因此,按照现有流行性感冒将甲型H1N1流感调整为丙类,归为季节性流感进行管理。

二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调整。2004年,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认识程度,认为该病毒可能进一步变异,导致疫情人间传播的风险较大,危害程度高,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以利于我国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进行防控。专家讨论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力虽强,但2003年以来,全球仅报告641例病例,我国报告45例病例,病例呈高度散发,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目前不宜再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三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调整。截至今年8月,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例,其中死亡45人,病例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2省市42个地市。入秋以来,全国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专家讨论认为,根据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识程度,此病可以导致人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会造成一定影响。为实现

依法科学防控,确定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三、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级别均进行了下调,是否意味着这两类传染病已不严重?对卫生(卫生计生)部门来说,对这两类疾病的管理措施上会有何变化?对公众而言,在预防措施上又该作何取舍?

答:正如前面所说,国家是按照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两种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经过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综合考虑后做出上述调整的。

调整后,卫生(卫生计生)部门对这两种疾病的管理措施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于甲型H1N1流感,将同季节性流感防控一样,重点是监测疾病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对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时,病例报告时限从原来的2小时调整为24小时,不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具体见问题1答复),而是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上述调整并不影响公众的个人预防保护。公众可以通过查阅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信息,或向这些机构进行咨询,及时获得自我防护知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自我防护措施。

四、此次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是否意味着该病的传播能力在增强?随着冬春季的到来,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否可能卷土重来?

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主要是出于对疾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需要。截至今年8月,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例,其中死亡45人,病例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2省市42个地市。入秋以来,全国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绝大数呈散发状,尚未发现有效人传人的证据。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我国城乡活禽市场交易普遍存在等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专家分析认为,不能排除我国内地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为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防止疫情发生,降低发 病率,切实保护广大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切实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提高快速反映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保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宣传传染病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成立防控传染病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监督检查此项工作。根据传染病疫情的预测与变化不定期召开会议。在县教育局防控办指导下日常管理校卫生室,具体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技术指导,配合开展相关宣传工作,负责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应急状况。 四、应急体系 建立以校长挂帅的应急领导小组,疫情发生时紧急启动。视疫情严重程度决定启动规模,发生重大疫情全面启动。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孙连桥 副组长:于顺礼郑军苏艳生 成员:丁焕然龚大平李长利高立军张江浩贾绍忠张梦红张术超各班班主任 五、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校领导的要求,建立我校传染病上报隔离制度,内容如下: 1、卫生室为传染病疫情责任人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兼职教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第一时间报卫生室,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并在规定的检疫内进行跟踪调查。 3、教工发生传染病,年级组长在第一时间报卫生室,上报内容同2。 4、卫生室在接到班主任、年级组长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上报县防疫站和县教育局防控办,并向校长汇报。 5、卫生室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如发现传染病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6、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复课复工时要出具门诊诊断证明及病历,须经校医查验批准。 7、对于班级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报卫生室,由卫生室进行现场调查,确有传染病可能的,同时进行处理。 六、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站、黑板报、晨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及家长对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由于传染病多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性危重,并发症多且重,同时还具有传染性的特点。所以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求传染病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巾做到严密细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赢得时机,并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扩散。 与此同时,传染病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患者以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水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共同战胜传染病。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 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的预防制度 1、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工作要把好三关: (1)晨、午检关(见晨、午检制度)。早发现、早报告,幼儿缺勤三天内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2)入园体检关。不合格者坚决不得入园。 (3)消毒、隔离、检疫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常规,按各种传染病的规定执行隔离期,对密切接触者实行检疫期,检疫期间不得与其他班级接触,并暂停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3、抓好二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A、检疫期内不混班,不串班,单独管理; B、针对传染病的接触者投放预防药,增强抵抗力; C、患者隔离期满痊愈后持医院医生证明,到医务室经保健医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园。 (2)切断传播途径: A、切断呼吸道传染途径; a、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b、采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 B、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 a、坚持做到入园时、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b、坚持不吃生冷、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c、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玩具、卫生间的彻底消毒擦洗; d、对餐具柜内消毒30分钟; e、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传染病的媒介。 C、保护易感人群: a、各班主任应掌握班内易感儿的情况,并登记专项管理。易感儿:经常感冒发烧者;得过肠道传染病者;有过其他病史者。 b、加强易感儿的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c、根据不同流行病、不同季节及时投服预防药,降低发病率。 d、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e、家长不许进入幼儿活动室和寝室,防止疾病传染。 (二)预防隔离制度 1、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地方,必须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每个幼儿的健康。 2、保健室设有隔离室,既远离幼儿活动区,又便于保健医的护理与观察。 3、隔离室备有专门物品,各项设施齐全,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平时不得挪做他用。 4、发现传染病患儿立即隔离,及时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保健科和防疫部门,并进行登记管理。 5、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家属。 6、依据病种安排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彻底做好消毒处理,保健医要直接指导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做到无暴发、无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报卡类别: 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工作单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户籍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一些文字信息,如传染途径、最后确诊非传染病病名等。 甲型H1N1流感病例信息附卡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措施 宣化镇岳窑小学 2014.9

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遵循预防为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做好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各班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健康。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3)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3、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食堂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制度,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食堂管理者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校医、教育处。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4、有计划的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教育学生养成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6、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7、加强部门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班主任要按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午检和报告,宿舍管理老师坚持对住宿生晚上回宿舍检查和报告,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并把检查结果记入班主任日志和值班记录。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1名高烧学生或者1天内有3个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及电话询问请假学生发现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学校校医应当在24小时内向上级机关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院长或业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建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等。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考核。 5、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召开。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业务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院感工作计划,提交主管院长审批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3、每月一次做好全院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全院感染率、漏报率。 4、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全院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 5、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 6、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7、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督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积极提出控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 9、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0、对购入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

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及职责

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及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病的防控救治及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工作,及时、准确、 规范上报疫情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调整我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职责。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结构及职责如下: 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法定代表为第一责任人,管理组有组长、副组长、组员组成。(一)责任对象 组长:李伟(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朱丽 组员:李淑梅杨会芳白丹华谭喜进 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 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各项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全院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医 疗救治工作。 2、协调各科室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中的相互配合。督促医务人员做好科室日常工作, 以保障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有效、规范的进行。

3、组织开展全院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的培训。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各种传染病病种等的教育与培训。 4、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设有专门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并及时上报,定期检查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的报告工作。对疫情报告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每季度通报上季度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6、将院内传染病疫情情况及时报告院内相关科室,建立健全完善的疫情预警与应急反应机制,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制定相应的传染病应急预案。 7、做好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又感染和污染。 8、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医院提出的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目录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三、学校传染病病因排查与登记制度 四、学校传染病康复学生复课制度 五、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六、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晨检报告制度 七、传染病防控定期巡检制度 八、学校流行病学调查制度 九、学校定期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十一、学校突发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预案 十二、学校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 十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十四、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 十五、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程序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感染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试行)》、《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省、市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要求标准,认真做好控制医院感染工作。 二、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组织制定或审核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研究、监测规划、实施细则及各项卫生学标准和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提出奖惩意见。 三、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审定,并考评其管理效果。组织制定年内工作计划,并做好总结。 四、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分析现状,考评效果,研究和决策医院感染有关事宜,遇重大感染问题时应随时召开会议。 五、重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对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提出前瞻性的预防医院感染要求。 七、对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实施步骤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感染有关文件进行讨论和决定,并下达到各有关科室和部门。 八、协调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7.2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有关的法规、标准要求,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有计划有目标的对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监测,并提出考评意见。 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的各种监测资料,及时向全院反馈,并按规定上报。 三、对发生医院感染流行、爆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 四、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五、督促和要求检验科定期收集总结医院各临床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并将结果向临床科室反馈,以供合理选用抗生素时参考。 六、开展医院感染专题研究,提供有关医院感染咨询。 七、配合医务部、护理部做好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协调各科室、各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提出业务技术指导。 八、开展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每年组织对医护人员进行3~4次医院感染、消毒隔离、传染病知识、医务人员自身防护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九、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感染监控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和完善整改措施。 7.3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科室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有关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对本科室可疑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控制无漏洞。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心校,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室、要通风良好;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 为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防止疫情发生,降低发病率,切实保护广大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切实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要求,提高快速反映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保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宣传传染病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成立防控传染病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监督检查此项工作。根据传染病疫情的预测与变化不定期召开会议。在县教育局防控办指导下日常管理校卫生室,具体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技术指导,配合开展相关宣传工作,负责应对学生中出现的应急状况。

四、应急体系 建立以校长挂帅的应急领导小组,疫情发生时紧急启动。视疫情严重程度决定启动规模,发生重大疫情全面启动。 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孙连桥 副组长:于顺礼郑军苏艳生 成员:丁焕然龚大平李长利高立军张江浩贾绍忠张梦红张术超各班班主任 五、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校领导的要求,建立我校传染病上报隔离制度,内容如下: 1、卫生室为传染病疫情责任人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兼职教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第一时间报卫生室,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诊断单位,并在规定的检疫内进行跟踪调查。 3、教工发生传染病,年级组长在第一时间报卫生室,上报内容同2。 4、卫生室在接到班主任、年级组长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上报县防疫站和县教育局防控办,并向校长汇报。 5、卫生室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如发现传染病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6、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进行

关于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东成镇中心卫生院关于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经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医务科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研究确定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制定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七、根据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二、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五、每年至少召开2次医院感染工作会议,安排有关事宜。 六、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七、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八、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九、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十一、对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十二、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十三、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45648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师幼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托幼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园长责任制。按照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园内各项传染病治措施的落实。 2、幼儿园设立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定专人(保健员)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指导教师晨检、幼儿健康教育、食堂卫生、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等。 3、主动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加强沟通,接受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二、传染病防治 1、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2、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

3、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所)疫情报告人。园(所)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4、在本托幼机构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暴发和续发。 5、托幼机构应当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可疑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 6、发生传染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护易感儿童。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 7、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对儿童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传染病流行期间,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工作。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如病人不能提供本人现住地址,则填写报告单位地址。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严密防范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加强学校的疫情监测与健康体检工作。加强晨检制度,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出勤、健康状况。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学校由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三、校医要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按要求做好隔离消毒、紧接接种等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切实配合好上级部门对学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五、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的疫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切实做好疫情的卫生处理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六、要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学校活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清洁和规范各类公共设施,加强对公共厕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无害化处理。 七、积极组织开展除害灭病工作,降低校园“四害”密度,对易孳生蚊、蝇、蟑螂、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场所进行清扫、杀灭和消毒,杜绝卫生管理上的空白,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八、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开设传染病知识教育课堂,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九、“艾滋病”预防主要做好宣传教育。开展“三个一”活动: (1)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或者购买预防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常识。 (2)参观一次挂图展览。 (3)写好一篇心得体会。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篇二: 一、疫情领导班子: 由主管业务副院长、疫情管理科长、疫情管理人员、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长、质控科科长,组成传染病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年对上年度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关传染病有关制度。 二、疫情管理的内容: 根据传染病法规定的 37种传染病为报告病例。 三、具体实施: 1、每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必须有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的内容,学习结束必须进行考试。 2、要求每个科室每年至少学习传染病法一次,并有签到及每人学习后考试成绩或学习心得存档。每个科室的副主任或科聘主治医生为传染病监控医生。 3、门诊医生有完善的门诊日志。 (如果在大医院,就诊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由护士帮助填写相关内容,待病人就诊结束,再补充诊断等 )门诊日志内容包括: 姓名、家长姓名 (14岁以下患儿时必填 )、性别、年龄、详细家庭地址、就诊时疾病临床表现、就诊后初步诊断、诊疗情况、处理。 4、出入院登记本的管理。病人入院后,必须填写完整的相关内容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家庭地址,入院诊断 );出院时,

必须根据病历所书写的最后诊断填写病人的出院诊断。 5、检验科结果登记必须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床位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科检验人员签名。 6、放射科结果登记必须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床位号、检查项目、放射结果诊断、放射科医生签名。 7、门诊医生接到病人结果报告单后,做出诊断,如有报告病例,则按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填写完整疫报卡后将报卡送至门诊办公室,由疫情管理人员去收卡。 8、病房内,要求每位上班医生对新送到科室的所有化验或检查单结果进行分析,诊断 (因为医生值出的时候,是休息至第二天的,按法律,从结果报出到网上直报,乙类必须为 6小时内 ),如有诊断传染病例,则按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填写完整疫报卡,由护士过医嘱后,与出院卡并放一处,以利疫情管理人员收卡。 9、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 (包括节假日,如要做到,必须有 3人轮换 ),方能保证传染病报卡的按时报出。 签收的目的为明确疫情报告人及疫情管理人员责任 ;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 ;对伤寒、狂犬病等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 ;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可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这样,传染病卡上报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10、当天疫情粗略检查: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诊所实际,特制定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一)诊所所有人员均为防治工作小组成员,所长负总责,临床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二)内科医师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接受区疾控中心的指导和监督。落实传染病登记和疫情报告制度。 二、疫情报告制度 (一)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报告制度,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二)发现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便于传染性疫情的发现、收集和报告,凡确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要在门诊工 作日志上登记患者的病名、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做好相应处 理,及时将疫情报告区疾控中心。 (四)若发现疑似甲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应在2小时内送上级 医院确诊。对其他有条件确诊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人应及时送上级医院确 诊。

社会监督制度 1.设立社会监督电话或意见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登记。 2.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3.实施以下公开制度: (1)上岗人员必须佩带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 (2)公开张贴卫生部制订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3)公布主要检查、治疗及常用药品价格。 (4)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其费用结算凭证。 药剂师岗位职责 1.在所长领导下工作。 2.进行药品调配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 谨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检查毒、麻、限制、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表 一、组织机构及制度 1、建立传染病防治制度是□否□ 2、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有□无□ 3、中心内部工作制度:疫情值班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现场工作制度(),实验室检验、生物安全制度(),实验室结果报告制度()。 4、当年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有□无□ 5、是否成立应急机构(),应急机构人数____________人。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1、负责疫情报告科室__________________专人负责报告疫情()负责人__________ 2、是否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完善,安全运转() 3、是否建立传染病报告卡审查报告制度(),具体负责人:________ 审核报告卡的频次: ______次/天,现场检查,去年1—10月已审核______张报告卡,有______张报告卡未审核(未审核的报告卡中,录入日期最早的是月日) 4、是否进行报告卡的重卡检查(),__________现场检查,去年1—10月有重卡______张。 5、重点传染病或暴发传染病疫情报告,应报告数_______,实报告数 6、本单位是否设有疫情报告电话(),被查人是否掌握上级部门疫情报告电话号码()。 7、是否开展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有无监测计划和总结()报表上报及时否()。

8、是否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如有,频次为□周□旬□月□季度□年,图表分析(),文字分析()。 9、对重点传染病或暴发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调查数____ 例,实调查数_____例。 10、重点传染病的个案调查表(空白)齐全□不齐全□ 11、重点传染病或暴发传染病疫情的调查报告应撰写次数_____;实撰写次数________。 1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必要的医学观察有□无□ 13、对密切接触者和环境有无及时采样送检有□无□ 14、对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有无督导记录() 15、开展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有□无□ 16、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漏报调查的文字记录(总结)()。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1、是否建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质量体系() 实验室设立安全责任人_________ 2、对实验室菌种、毒种、传染病检测样品进行登记() 3、实验室使用后的培养基、血液是否经高温消毒或消毒处理() 4、预防用生物制品索证()预防用生物制品按要求进行登记() 5、是否储备有防护用品(防护服帽、口罩、手套、鞋套、眼罩、水靴) ()、消杀用品()、消毒药物()、消毒器械()、采样工具(采样管、专用采样箱、冰壶)(),使用的消毒产品是否索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