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0):59G61.[2]A R N E T TFC,E DWO R T H Y S M,B L O C H D A,e t a l.T h eA m e r i c a n r h e u m a t i s ma s s o c i a t i o n1987r e v i s e dc r i t eGr i a f o r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J].A rGt h r i t i sR h e u m,1988,31(3):315G324.

[3]W I I K AS,V A N V E N R O O I J W J,P R U I J N GJ.A l l y o u w a n t e dt ok n o w a b o u ta n t iGC C Pb u tw e r ea f r a i dt oa s k [J].A u t o i m m u nR e v,2010,10(2):90G93.[4]P A V E TJ,G O U L V E S T R EC,B I A L EL,e t a l.A n t i c y c l i cGc i t r u l l i n a t e d p e p t i d ea n t i b o d i e si nr h e u m a t o i d a n d n o nGr h e u m a t o i dr h e u m a t i c d i s o r d e r s:e x p e r i e n c e w i t h1162p a t i e n t s[J].JR h e u m a t o l,2014,41(12):2395G2402.[5]MY E R S A,L A K E Y R,C AW S T O N T E,e ta l.S e r u m MM PG1a n dT I MG1l e v e l sa r e i n c r e a s e d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s o r i a t i ca r t h r i t i sa n dt h e i rs i b l i n g s[J].R h e u m a t o l o g y (O x f o r d),2004,43(3):272G276.[6]A V D E E V A AS,A L E K S A N D R O V A E N,K A R A T E E V DE,e t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a t r i x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G3l e v e l s a n da r t i c u l a r d e s t r u c t i v e c h a n g e s i ne a r l y a n de xGt e n d e d 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J].T e rA r k h,2016,88(5):13G18.

[7]T U N C E R T,K A Y A A,G U L K E S E N A,e ta l.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G3l e v e l si nr e l a t i o nt od i s e a s ea c t i v i t y

a n dr a d i o l o g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i o ni nr h e u m a t o i da r t h r i t i s[J].

A d vC l i nE x p M e d,2019,28(5):665G670.[8]T O K A IN,Y O S H I D AS,K O T A N IT,e t a l.S e r u m 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3l e v e l s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a ne f f e c t o f i g u r a t i m o da sa d dGo nt h e r a p y t ob i o l o g i c a lD MA R D s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J].P L o SO n e,2018,13(8):e0202601.

(收稿日期:2019G01G22一一修回日期:2019G04G26)

临床探讨 D O I:10.3969/j.i s s n.1672G9455.2019.18.027

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检测E D T A依赖性假性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

周振忠,汪永强,袁平宗,张一丹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内江641000

一一摘一要:目的一探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即荧光染色法(P L TGO法)检测乙二胺四乙酸(E D T 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 D T AGP T C P)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一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8例E D T AGP T C P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共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标本均经过E D T AGK2抗凝,应用电阻抗法(P L TGI法)及P L TGO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末梢血并用草酸铵进行抗凝,应用手工草酸铵法(P L TGM法)计数血小板.以P L TGM法为标准检测方法,并以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为辅助方法,分析P L TGO和P L TGM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的一致性.结果一在试验组中,P L TGI二P L TGO二P L TGM法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分别为(25.34?9.54)?109/L二(190.74?56.12)?109/L二(199.08?54.32)?109/L,P L TGO与P L TGM法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996);对照组中,P L TGM二P L TGI二P L TGO法检测结果分别为(204.14?56.51)?109/L二(205.43?56.67)?109/L二(204.21?58.59)?109/L,3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P L TGO法在E D T AGP T C P患者血小板检测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干扰的作用.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一E D T 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血小板

中图法分类号:R446.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G9455(2019)18G2677G03

一一血小板计数的检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当患者血小板水平出现降低时,临床可能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或血小板输注治疗,因此,准确检测血小板水平并诊断血小板是否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乙二胺四乙酸(E D T 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 D T AGP T C P)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如未被及时发现,将为临床提供错误的检测结果而导致误诊二误治,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同时易引起医疗纠纷.为保证检验质量,向临床提供更加真实客观的检验结果,本研究以手工草酸铵法(P L TGM法)为评价标准,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为辅助方法,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即荧光染色法(P L TGO法)对E D T AGP T C P患者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为实验室寻找到快速准确的复检方法提供依据.

1一资料与方法

1.1一一般资料一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38例E D T AGP T C 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1~67岁,平均

7762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年9月第16卷第18期一L a b M e dC l i n,S e p t e m b e r2019,V o l.16,N o.18?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8P J109).

网织血小板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网织血小板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肖成华1 李文倩2 冯建明2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 R466.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422806(2010)0720440202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 s,RP)是介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与成熟血小板之间的不成熟血小板,与网织红细胞一样都是刚从骨髓中释放出来的未成熟细胞〔1〕,胞质内含有少量mRNA,体积较大,蛋白质合成能力强〔2〕。用新亚甲蓝染料,呈现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而得名。RP能较好地反应骨髓血小板的生成状态。RP检测是分析血小板生成状态的有用指标,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其在临床上应用更广泛,成为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重要的指标。 1 RP的检测 1.1 人工计数 与网织红细胞的显微镜计数法相似,在低倍镜下每个视野计数10个血小板,同时计数网织血小板的个数,总共计数100个视野,算出RP的百分比。由于血小板中网状结构的颗粒非常小、数量又少,在普通光镜下检测非常困难,所以RP的检查很长时间未被临床应用。 1.2 流氏细胞仪测定 RNA可以被许多不同的核酸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其中较好的为噻唑橙(t hiazole orange,TO)。1990年K ienast等用TO作为RNA的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能够比较容易地检测出含有RNA 的血小板。用该法测定50例正常人RP为(8.6±2.8)%(2.8%~15.8%),2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RP明显增加,可达(24.9±1019)%(13.3%~57.1%)。此法对鉴定TO阳性血小板比较容易而准确,不足之处是需把TO和血小板共同孵育1h以上,时间较长,而且全血标本受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干扰较大。 1995年Richards等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将全血标本改为血浆,用缓冲液冲洗后,主要采取1%甲醛固定,再用TO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525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即为RP数,同时计数血小板总数即求出RP的比值。 1999年林悟等又进一步对TO法作如下改良:①血小板经过固定;②TO浓度需要稀释8倍;③染色时间60~120min,置于室温暗处;④染色时血小板数不受到影响;⑤用抗CD42b单克隆抗体集聚 1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810001) 2青海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通信作者:冯建明,E2mail:fjmok@https://www.sodocs.net/doc/bc1022811.html, 血小板。通过以上改良,TO法收到良好效果,但仍有操作复杂、费时之弊。 1.3 自动计数法 1995年渡道清明等建立了一种用奥黄O(Au2 ramine O,AO)作为RNA染色剂的RP自动化AO 计数法,主要将RP检测软件安装在自动网织红细胞检测仪上。具体方法是将外周血标本200μl吸入自动RP检测仪内,其中10μl用于检测,10μl的全血立即与40μl2.6%的AO溶液(95.9%乙二醇和1950μl稀释液)混合,短时间内血小板就被AO 染色。取2.4μl混合液进入测量室,用波长488nm 的氩激光照射即可自动检测前向散射光强度和荧光强度的散点分布图,前者散点为血小板总数,后者散点为RP数。这种方法精确度好,而且标本在4℃和22℃中可稳定保存12h。其最大特点是检测外周血标本仅80s即可检测完毕,为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2000年Takubo等〔3〕使用该仪器同时测定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RP%和大血小板(1arge platelet s,L P)水平,发现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RP及L 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4 Sysmex XE2100测定 2004年日本Sysmex公司研制全自动血球分析仪XE22100,它是一种高档的用于常规检测的血细胞分析仪,其在流式细胞仪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构建网织红细胞和RP的检测通道,并通过升级的软件系统进行不成熟血小板比值(immat ure plate2 let f raction,IPF)检测。不需要对全血进行预处理,可以快速检测RP,在临床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和实用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4〕。使用该方法测定IPF在48h以内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照组IFP%为(1.1~6.1)%,平均值3.4%;急性ITP 组范围(9.2~33.1)%,平均值为22.3%;急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范围(11.2~30.9)%,平均值为17.2%。并且随着疾病的治疗好转,IFP%下降〔5〕。 RP稳定性差,Osei2bimpong〔6〕通过对同一受试者新鲜样本及储存样本的IPF测定,发现贮存后样本的IPF改变了,新鲜和储存的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为了获得临床有效的IPF,用新鲜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Maruyama等〔7〕采用全血的方法(t he whole blood ? 4 4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J ul2010,Vol23No7

白细胞低血小板低是白血病吗

白细胞低血小板低是白血病吗 对于很多的患者对于白血病这一疾病来说并不是很了解,而是只知道因为体内白细胞低或者血小板低就认为是白血病,而因此感到恐慌,那么白血病和白细胸和血小板到底有着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白细胞低血小板低是白血病嘛,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可以了解清楚这里面的缘由与病症,就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白血病,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 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被明显吸附,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经性负感组织增生,还有许多因素如食物的矿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药物变异,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根据白血病 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两大类。 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耳部发炎,肠炎,痈,肾

盂肾炎等也可见到,感染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等。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在发病初期,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毒感染虽较少见但常较凶险,巨细胞病毒,麻疹或水痘病毒感染易并发肺炎,须注意。 出血亦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 贫血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以后在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贫血可见于各类型的白血病,但更多见老年病人,不少病人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 白细胞高血小板低有以下可能: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具体要结合病人的症状及血常规,血涂片,骨髓检查来确定。只能说这种情况可能是白血病,但不一定是。建议行以上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 以上就是专家给我们介绍的有关白细胞低血小板低是白血 病吗的介绍,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有所了解,就让我们及时的

血小板低白细胞低怎么回事

血小板低白细胞低怎么回事 血小板和白细胞都出现低的情况,这时候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诱发感染的情况,另外出现血小板低,还容易引起出血的现象,比较严重的就是脑出血,通过血常规能够得到相应的检查化验结果,他们一旦出现减少,就意味着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出现,这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可以吃一些具有补血功效的产品,当然要及时进行抗炎治疗,促进血小板和白细胞的上升。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值是(4-10)×109/L。白细胞的减少,常表现为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细胞 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 正常为0.2-0.4,减少时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

★3、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为0.005-0.05,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患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4、嗜碱性粒细胞 正常为0-0.0075,这一数据对人的的影响不大。

★5、单核细胞 正常为0.01-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数量过高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过低则容易发生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等。 ★白血球低血小板低的人应该多吃以下食品;

1.含有维生素B12 较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2.含有优质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有: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3.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人体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人体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人体内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在血液中呈球形,它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结缔组织。正常5000—10000/mm3。 一、种类及特点 根据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染色特点,可把白细胞分为两大类: 有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时各种白细胞数目保持一定比例,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情况下数目如下: 疾病状况下,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都可发生改变。 二、白细胞的功能 ①中性粒细胞白细胞 : 吞噬和消化侵入微生物和机体本身的各种坏死细 胞,包括衰老和受损红细胞.是机体防御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内溶酶体丰富,并做变形运动。 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变形运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在组织液内游走(趋化性)。如果白细胞的的溶酶体释放的酶量过多,不仅能杀死和溶解细菌,本身也将致死,死亡的白细胞连同细菌分解物一起成为浓液组成部分。 ②嗜酸性粒细胞: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中的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当机体患某些过敏性疾病时,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有人认为她和机体的过敏性反应有关。 ③嗜碱性粒细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与肥大细胞相似,细胞颗粒中能合成组织胺和过敏性慢作用物质。

组织胺: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并使毛细血管和微静脉通透性增加,与人过敏反应有关。 过敏性慢作用物质: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使平滑肌收缩,特别是使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哮喘。总括起来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可引起哮喘,寻麻疹,食物过敏等各种反应,同时又引起嗜碱性粒细胞聚集这一局部。 ④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 T细胞:骨髓中生成的淋巴系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参与细胞免疫。血液中 80-90% 淋巴细胞属于T淋巴细胞。 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裂分化成B细胞,多集中在淋巴结等淋巴器官中。参与体液免疫—抗体免疫。 ⑤单核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后,便分化成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和病毒等 三、白细胞测定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增加: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超过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增多可以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临床常见为淋巴细胞增多症。 1、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生理性:如饭后和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后等、妇女经期及妊娠等。 病理性: (1)急性感染:某些细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病毒(水痘病毒、狂犬病毒)引起的感染; (2)非感染性炎症,如急性风湿热、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等 (3)组织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烧伤等。 (4)急性失血及贫血 (5)急性中毒:如化学毒物及药物中毒、尿毒症等。 (6)粒细胞异常增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7)其他:如脾脏切除后。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超过0.4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与许多疾病有关,特别是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疾病。 3、白血病 是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原始和幼稚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临床表 现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侵润机体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相应表现。 ⑴病因: 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已肯定是由人T细胞病毒-Ⅰ引起的 放射性核素:其致白血病的作用是肯定的,其作用与照射剂量的大 小和部位有关 化学因素:(如烷化剂、细胞毒药物)及化学毒物(苯)可诱发 遗传因素:家族性白血病约占7%。 其他血液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淋巴瘤等最终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 ⑵分类: 按病程缓急及白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自然病程约半年以内。骨髓中以原始和早期幼稚细 胞增生为主,正常造血受到抑制的恶性疾病。成人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较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继发感染发热及白血病细胞侵润

白细胞、血小板显微镜计数法

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法 (一)原理 取稀释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滴入计数池,计数一定范围内白细胞数,然后换算成每升血中白细胞数。 (二)试剂 白细胞稀释液:冰乙酸,加蒸馏水至100ml,再加10g/l亚甲蓝(或结晶紫)1滴,可使白细胞略着色,用时便于区别红细胞稀释液。 (三)器材 1.显微镜:普通生物显微镜。 2.微量吸管:吸管上刻有10和20ul两个刻度(误差<+-1%)。微量吸管由于生产厂家 不同,质量也不相同,但不论哪家产品,在使用前均需经严格校正,且应做到每位患者1支。 3.细胞计数板:计数板是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又分两个计数池。在计数池 两侧各有一条支柱,与计数池高度差是。所以将一块平整的血细胞计数盖片放在两条支柱上时,盖片底面与计数池之距离为。 目前国内通用的是改良Neubauer计数板。这类计数板中,每个计数池的边线长宽各为3mm,并被精密地刻划成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长宽各为,其面积为1m ㎡。加盖玻片后的容积为1m㎡×.其中四角上的大方格用单线划成16个中方格, 作白细胞计数用;中央1大方格则用双线划成25个小中方格,每个小中方格又用 单线划成16个小格,总计为400个小格。大方格每边长的误差是+-1%;盖片与计 数池面之距离误差为+-2%。 4.白细胞盖片:这是特制的血细胞计数用盖片,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两面平整度为以 内,有一定重量,不被血细胞悬液浮起。其厚度应为—,通常大小为24×20×。 盖片是否平整,可用光波干涉现象进行鉴定。其方法是:将盖片擦净后,平整放在标准平面平晶上,用日光灯照射,观察在平面平晶上所见到的干涉条纹,判断其是否合格。盖片在使用前应当用干净、柔软的吸水纤维制品拭净,特别注意勿让手接

网织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网织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核心提示: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nbsp;Platelets,nbsp;RP)是从骨髓中释放入血的新生血小板,与成熟血小板相比nbsp;,体积大,蛋白质合成能力强,RNA含量多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 RP)是从骨髓中释放入血的新生血小板,与成熟血小板相比,体积大,蛋白质合成能力强,RNA含量多。 一、织血小板的得名 1969年国外学者Ingram和Coopersmith应用新亚甲蓝染料,对Beagle犬外周血进行染色,发现血小板内有一种网状结构物,故将这一部分血小板命名为网织血小板。Ingram等发现正常Beagle犬RP为0.8-3.0%。若对犬进行放血实验,放血后5-10天RP可增加至6%以上。因此认为这种RP与网织红细胞类似,能反映骨髓血小板的生成状态。 二、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 RP的网状结构是细胞质中残留的RNA,由于其网状结构非常小,数量又少,在普通光镜下检测非常困难,所以RP检测很长时间未在临床上应用。 1986年外国学者Lee等研制了能与活细胞RNA结合的荧光色素-噻唑橙(thiazole orange,TO)。1990年Kienast等用TO作为RNA的荧光染料,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容易地检测出含有RNA的血小板,从此建立了RP 的TO自动化计数方法。此法虽较准确,但实验时间长、且结果受标本中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干扰。1995年Richards等对上述方法作了改进,但仍有操作复杂费时之弊。 1995年,日本学者渡道清明等建立了一种用奥黄O(Auramine O,AO)作为RNA染料的RP自动化计数法,这种方法精确度好,且标本在4℃和22℃中可稳定保存12小时。最大特点是,检测外周血标本仅用80秒。为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临床意义 检测外周血的RP的临床意义主要有: ⑴鉴别血小板减少症。在血小板破坏增多或生成不足所致的疾病中,RP的比例和绝对值均有相应的显著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与其他血小板生成不足性疾病如脾亢等相鉴别。ITP患者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生成血小板加快,外周血中新生血小板增多,使RP比例升高。但由于血小板寿命缩短,使RP绝对值减少。脾亢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常,RP绝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⑵了解骨髓被抑制后恢复血小板生成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再障、白血病及肿瘤等患者由于骨髓受抑制,故血小板总数减少,而RP比率基本正常。化疗后,血小板总数上升前4-5天,RP比率即开始明显增高。因此RP可较血小板更敏感地反映血小板再生情况。 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时,检测RP 对预测血栓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ET无并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RBC: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正常参考值】 【异常结果分析】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90g /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0-4-21 15:15 | 提问者:huadulichenshi 我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偏低,请问什么原因使白细胞低了,谢谢! 最佳答案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 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109/L,小于5岁低于5.5x109/L。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治疗> 1.西医药治疗(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2.中医药治疗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比较好? 0提问时间:2009-02-09 10:32 (当时年龄:1岁1个月)解决时间:2009-02-12 08:10 白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比较好?浏览15301次回答2个

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检测

白细胞计数 参考范围: 成人:4×109~10×109/L 儿童:5×109~12×109/L 新生儿:15×109~200×109/L 临床评价: 1.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外周血中常见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五种,各种白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通过吞噬和免疫功能防御感染。白细胞有结实柔韧的细胞膜,适于伸展和变形,能通过微血管及其内皮间孔到达各组织。 中性粒细胞是血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在防御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是进入组织中起吞噬作用。吞噬过程主要是粒细胞向被吞噬物伸出伪足,将其包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对细菌表面起调理作用,使其易粘附于粒细胞。粒细胞包裹被吞噬物后,随即摄人胞浆,形成吞噬泡。粒细胞胞浆颗粒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酶(如蛋白水解酶等)和杀菌物质。从而能对吞噬体进行消化、分解,起杀菌等作用。 粒细胞起源于粒-巨噬祖细胞,从增殖动力学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部份: (1)分裂-增殖池; (2)成熟-贮存池; (3)循环-边缘池; (4)组织池。 血液白细胞计数只能测知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注射肾上腺素可动员边缘池的粒细胞人循环池。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还原尿睾酮可动员骨髓粒细胞人血引起血液粒细胞多,用此方法测定骨髓粒细胞贮备量。粒细胞从原始到成熟所需的时间约10天。 嗜酸性粒细胞也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在抗原抗体反应的部位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性,特别是对速发性过敏反应和蠕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组织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中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或灭活这些活性物质。另外嗜酸性粒细胞膜上的Fc和C受体可与经IgG 调理的蠕虫粘着,再通过酶的作用杀伤蠕虫。 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颗粒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主要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在免疫反应中与IgE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合了IgE的嗜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继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被致敏后,在抗原作用下分化、增殖成具各种功能的致敏T淋巴细胞,直接杀伤抗原物质和带有抗原的靶细胞。同时合成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在巨噬细胞协同下,参与细胞免疫。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它穿出血管进入组织,逐渐转化为巨

临床诊断全面讲稿白细胞和血小板

临床诊断全面讲稿白细胞和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 1、生成 骨髓生成,释放入血,短暂循环(10小时)后转移至各组织间隙或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上皮表面。 其生成是持续不断的,生成时间需要4-6天,骨髓储存的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可供应5天;组织损伤或者细菌入侵都会导致集落刺激因子(CSFs)的生成和释放,调控骨髓不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粒细胞的生成是指连续的细胞分裂、分化、成熟(图5-1) ★干细胞分化的原粒细胞是最早的可识别粒细胞; ★原粒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继续分裂生成晚幼粒细胞、杆状嗜中性粒细胞、分叶嗜中性粒细胞,细胞核以及细胞浆已发生改变,具有了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 嗜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的循环可以分为循环池和边缘池 ★循环池的中性粒细胞与其他血细胞一起循环,可在全血计数中测定; ★边缘池是指附着于血管皮(尤其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皮),不能被全血计数测定; ★循环池和边缘池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为:犬为1:1猫为1:3。 嗜中性粒细胞转移进组织是随机的而且是单向的 ★在组织存活1-4天,最终发生程序性凋亡或者死亡; ★还会被脾脏、肝脏、骨髓的巨噬细胞吞噬。 影响嗜中性粒细胞循环数量的因素有: ★骨髓生成和释放的速度; ★循环池与边缘池的交换速度; ★转移进入组织的速度。 2、功能 主要功能是防御微生物入侵组织,可杀死细菌,还能破坏或者参与破环霉菌、藻类、病毒。 中性粒细胞通过定向转移和趋化作用,在炎症或细菌感染部位聚集: ★细胞和分子炎症介质产生趋化物质,刺激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朝炎症部位的血管皮转移和黏附; ★离开血液,通过血管皮转移入组织,到达炎性部位后具有吞噬作用和杀菌活性。 3、数量 指全血细胞计数中测得的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巨血小板、血小板团块以及海因茨小体

网织血小板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网织血小板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网织血小板(RP)的检测方法以及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住院并接受化疗的AL患者30例,用流式细胞仪(FCM)动态检测AL患者的RP、外周血血小板(PLT)水平,并计算RP百分比(RP%)和RP绝对值(RPC)。并与30例体检健康的受试者作对照。结果治疗前,AL患者的RP%和PRC均低于健康受试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标准的AL患者RP%和RPC与健康受试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P%和RPC不仅可以反映骨髓PLT的生成情况,而且灵敏度比PLT计数高,因此,RP%和RPC可以作为治疗AL过程中的监测指标。 标签:网织血小板;流式细胞仪;急性白血病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是由骨髓巨核细胞释放进入外周血液的血小板,RP不含细胞核或者DNA成分,但含有少量的信使RNA和粗面内质网用于合成少量的蛋白质,是血液循环系统中最为年轻的血小板[1]。外周血经新亚甲蓝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网状染色无的部分即为RP。RP可以反映外周血小板(Peripheral platelet,PLT)的增生情况、更新速度和骨髓造血系统的细胞动力学变化,是评判PLT生成情况的重要指标[2-3]。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PLT较健康者显著减少,其原因复杂。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骨髓功能状态的变化比较大,PLT或者骨髓穿刺是临床上判断白血病患者不同疾病状态的常规诊断方法,然而PLR升高或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存在明显滞后的问题,检验误差大,影响因素多等不足,并且多次骨髓穿刺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R具有简单、准确、外周血采集量少,无需骨髓穿刺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诊断AL患者疾病状态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主要是利用网织血小板内残留的少量RNA,可以被多种不溶的核酸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其中较为好用的是噻唑橙(TO)。噻唑橙能够透过存活的血小板细胞的细胞膜,与核酸结合,标记噻唑橙的血小板观察到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研究表明RP百分比(RP%)和RP绝对值(RPC)能够反应骨髓中PLT的生成率,并且RP%能够作为预测指标预测外周血中PLT计数的恢复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作为治疗组,研究对象经免疫学、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检查证实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19~60周岁,中位年龄为32周岁。同时随机选取30例体检健康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0~56周岁,中位年龄为34周岁。健康受试者筛选条件:查体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五分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测结果无异常。可排除高脂血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全血分析白细胞-血小板粘附

全血分析白细胞-血小板粘附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通过迅速形成血栓在止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炎症和血栓性疾病中,血小板会与循环血中的白细胞粘附,特别是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血小板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粘附是通过血小板脱颗粒活化后表面表达P选择素完成的。P选择素进而与表达在白细胞表面的PSGL-1(P选择素蛋白受体1,也称CD162)结合。随后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物形成 (Leukocyte-PlateletAggregates LPAs),并且聚集体通过多种机制稳定持续下去,其中包括白细胞Mac-1(CD11b/CD18)与血小板糖蛋白(GP)Ib的结合。 循环血中单核细胞-血小板粘附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体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更为敏感的指标。尽管细胞之间的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LPAs则相对简单。虽然检测低表达的P选择素相当困难,但低水平的P选择表达便能启动与白细胞的粘附过程。当血小板与白细胞粘附形成后,可通过足够的血小板特异性标记便轻易地将它们检测出来。流式细胞仪通过光散射信号和白细胞特异性试剂,如CD14,设门圈出白细胞并分析LPAs。通过第二个标志来识别血小板,如CD41 (GPIIb), CD61 (GPIIIa),或 CD42a (GPIX),可区分出高表达CD41,CD61, 和 CD42a 的血小板颗粒。血小板颗粒的大小异质性比较大(直径1至5um),并且血小板形成的微颗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 (PDMP)也表达P选择素,这就可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比同型对照荧光稍强的血小板阳性白细胞。这种类型的LPAs不应被忽视,因为循环PDMP经常与临床疾病状态有相关性。 在此推荐阅读6.10章节,因为其中许多重要注意点也同样在循环LPA检测十分重要。比如,抗凝剂的选择与全血样本的处理同样会影响LPAs的分析。可靠的样本处理过程对于检测的敏感度也十分重要,同时体外引起的血小板活化也会引起非特异性的LPAs的数量增加。 基本方案 全血分析白细胞-血小板聚集 单核细胞和粒细胞可通过FS/SS参数识别出来,但使用特异性白细胞抗体可增加识别精度。血小板与血小板的粘附也会影响光散射设门方案,特别是对单核细胞群体的影响。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推荐在使用抗血小板抗体以外再使用抗白细胞抗体。每个实验室必须自己滴定抗体来选择最佳抗体浓度与孵育时间。CD14是用来识别单核细胞最常用的抗体,尽管这个抗原会因细胞活化而表达降低或在不成熟细胞上呈弱表达。CD45阴性设门可有效去除非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物,但需注意的是要避免将大颗粒淋巴细胞与嗜细胞混入单核细胞门内。大颗粒淋巴细胞的光散射特征与单核细胞相似,但CD45着色要亮得多。嗜碱粒细胞CD45着色与单核细胞类,但它的光散射特征与淋巴细胞类似。因此,只有联合光散射与白细胞特异性标志物才能对单核细胞进行最佳设门。中性粒细胞因为具有很高的侧向散射光信号,当与白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联合设门时遇到的问题较少。前向散射光对于设门淋巴细胞帮助不大,因为当血小板大小不一致,特别是在血小板活化后会干扰淋巴细胞。 血小板GPIIb-IIIa复合物(CD41/CD61)这个标志物经常被用来特异性地识别血小板,因为这个受体在血小板上高度表达(80,000/血小板)。选择抗体监测这个复合物时要多加注意,因为CD41/61是血小板一个重要的受体,它能与很多不同的粘附蛋白受体结合,这将可能影响正常的LPA的形成及其稳定性。还要注意的是CD42b它很容易受到蛋白水解酶的影响并且当血小板活化时CD42a和CD42b 会下调表达。推荐使用PE(藻红蛋白)荧光素作血小板特异抗体的标记物,因为这个荧光亮度很强与粒细胞自发荧光相比时它可显现出来。粒细胞的同型对照(包括粒细胞的自发荧光)会在FITC通道表现得十分强烈,经常会引起LPA直方图阳性区域设置错误。

血常规、生化指标与临床意义

血常规 1.红细胞(RBC或BLC)参考值:3.8~5.1*10^12 生理功能:(附1) 1、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 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2、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 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3、免疫粘附功能: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 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C3b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4、防御感染: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 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 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5、免疫功能:识别携带抗原;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效 应细胞(B/T)样作用 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代偿性增多(缺氧等),非代偿性增多(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相关及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等肾脏相关)。 减少: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2.血红蛋白(HB或HGB)参考值:115~150g/L 生理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 增多: 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等;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减少: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 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1)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0.35~0.45L/L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 增多:血液浓缩;其他同红细胞 降低:同红细胞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原因、症状及食疗方法

一.白细胞减少 (一)原因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长期低于4000/立方毫米(4×109/升)以下,临床以易于疲劳,易于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其原因一般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放疗、化疗等)、药物过敏、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 (二)食疗 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虚劳”、“血虚”、“血证”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白细胞减少主要是由于素体不足,劳欲过度,肾气受伤;或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损及脾胃;或情志失调,劳心太过,心肝亏虚,或误中药毒,接触毒物,脏气受损;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等导致脏腑阴阳气血虚损而发为本病。基本病理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临床常见证型有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食疗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较好的调治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在平时应该重视食疗的作用。 气血两虚:临床表现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目眩晕,纳呆食少,失眠多梦,自汗或齿衄、肌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食疗方: 1、猪蹄汤 配方:猪蹄筋100克,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于各15克。 制法:将猪蹄筋与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丁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煮1~2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吃蹄筋喝汤。 2、炒胡萝卜酱 配方:胡萝卜100克,瘦猪肉3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

制法:将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熟猪油炸透。猪肉和豆腐干分别切丁,海米泡透,备用。将锅用武火加热,倒入熟猪油,放入肉丁炒,炒至肉丁内的水分已尽,颜色变浅时,放人葱末、姜末和黄酱,不断翻妙,待炒到肉中有酱味时,加人料酒、味精和酱油,稍炒后加入胡萝卜、豆腐干和海米,再妙后淋上香油,炒匀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3、地黄甜鸡 配方:生地黄250克,母鸡1只,饴糖1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 制法:将母鸡由背部颈骨至尾部剖开,去内脏、爪、翅尖,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待用。将生地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用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于钵子中,大枣去核放在钵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旺火蒸2~3小时,待其熟烂取出,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养阴益肾。 用法:佐餐食用。 此外还有: 心脾两虚型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泻,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1、淮山葡萄粥 [原料>鲜山药100克莲子肉50克葡萄干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后切片,与洗净的莲子肉、葡萄干同入锅中,煮成粥状,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RBC: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得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得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 【正常参考值】 【异常结果分析】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与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得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与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得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成素得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 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得程度贫血可分为四级。轻度:血红蛋白<90g /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1.生理性减少:3个月得婴儿至15岁以前得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得贫血: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 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 109/L,小于5岁低于5.5x 109/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