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wap交换分区设置

Swap交换分区设置

Swap交换分区设置
Swap交换分区设置

服务器交换分区(Swap) 设置

周末的时候HBase集群一台子节点宕机,查看Ganglia及内存使用情况,发现节点Swap空间耗尽,但奇怪的是,系统物理内存却还是非常的富足。我们都知道Swap空间的作用:

Swap空间的作用可简单描述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交换。

Swap配置对性能的影响:

分配太多的Swap空间会浪费磁盘空间,而Swap空间太少,则系统会发生错误。如果系统的物理内存用光了,系统就会跑得很慢,但仍能运行;如果Swap空间用光了,那么系统就会发生错误。例如,Web服务器能根据不同的请求数量衍生出多个服务进程(或线程),如果Swap空间用完,则服务进程无法启动,通常会出现“application is out of memory”的错误,严重时会造成服务进程的死锁。因此Swap空间的分配是很重要的。

那么,真的是当系统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系统才会使用Swap空间吗?否!他娘的。。。

其实虚拟内存并不是等到物理内存用尽了才使用的,是否尽量的使用或不使用swap在内核空间有一个参数控制。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60

swappiness=0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空间,swappiness=100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swap空间里面。

对于现在动辄上百G物理内存的服务器来说,究竟为其Linux系统设置多大的交

换分区合适呢,为此,引用红帽官方文库里的一段文字进行说明。

?

如何修改呢?

1.修改此处vm.swappiness=10,但是你会发现重启后又变成60.

2.要彻底修改,还是要修改配置/etc/sysctl.conf

在这个文档的最后加上这样一行:

vm.swappiness=10

然后保存,重启。ok,你的设置就生效了。

涉及到HBase来说,其在系统配置一节中,也有建议,可见,HBase建议设置swappiness为0,尽量使用物理内存:

==================================

查看修改swap

==================================

1 查看swap 空间大小(总计):

# free -m 默认单位为k, -m 单位为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77 180 197 0 19 110

-/+ buffers/cache: 50 327

Swap: 572 0 572

2 查看swap 空间(file(s)/partition(s)):

包括文件和分区的详细信息

# swapon -s

等价于

# cat /proc/swaps

3.在空间合适处创建swap文件

1.[root@ema usr]# cd swap

2.[root@ema swap]#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402400 count=10000

3.10000+ records in

4.10000+ records out

5.[root@ema swap]# ls -al

6.total 10024

7.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8.drwxr-xr-x 19 root root 4096

9.-rw-r--r-- 1 root root 4013500000

10.[root@emaswap]# mkswap swapfile

11.激活swap文件

swapon swapfil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2619299771755

-/+ buffers/cache: 1661860

Swap: 40084008

java中实现swap函数的几种方式

佳音校区老师告诉你java中实现swap解决方案 由于java中“对基本类型的变量是不支持引用传递的”,所以根本不能像c/c++那样直接传地址,但是可以如下解决: 1.使用数组传值 public class TestSwap2 { //由于java中的参数传递都是采用值传递的传递方式,因此不能使用引用符号。 //可以使用重新赋值的方法 private static int[] swap(int a, int b){ int temp = a; a = b; b = temp; return new int[]{a,b}; } //下面是主函数的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4; int b = 6; System.out.println("before swap "+"a的值="+a+" b的值="+b); int[] swap = swap(a,b); a = swap[0];

b = swap[1]; System.out.print(a + " "); System.out.print(b);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after swap "+"a的值="+a+" b的值="+b); } } 2.采用类变量传值 public class TestSwap { /** * @param args */ //定义类变量 static int a = 3; static int b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Swap ts = new TestSwap(); System.out.println("before swap "+"a的值="+a+" b的值="+b); ts.swap(ts.a,ts.b); System.out.println("after swap "+"a的值="+a+" b的值="+b); } //改变的是类变量的值

Ext4,Swap分区教程(Recovery分区,非Linux系统下分区)

Ext4分区需要在Linux系统下才能进行分区处理,而我们不可能仅仅为了分一个Ext4而开虚拟机装Linux系统。(麻烦死) 因此,我们选择一个可以在手机端直接分出Ext4的Recovery版本。(请勿乱刷未经测试是否适用的Recovery版本) TF卡读写速度对Ext4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关联! C2卡不建议使用Ext4,可能导致系统很卡的现像,建议使用Ext3。 C4,C6,C10卡均可使用Ext4,性能表现为:C4 < C6 < C10 新买的TF卡或者重新分区的话,Fat32里有重要数据的,必须备份,否则后果自负! 信息和个人程序,该备份的备份去,这就不多说了。 功能按键说明:本版本的Recovery模式下,导航键可以上下左右,中间黑色那个是确认键!返回键是“音量减少” 详细操作: 1. 在Recovery主界面下,选择“Partition sdcard”(将SD卡进行分区)进入分区功能界面,菜单及注释如下: (已有Swap分区及Ext分区的可跳过此步骤) Partition SD给SD卡分区 Repair SD:ext修复Ext分区

SD:ext2 to ext3将Ext2分区转换为Ext3分区 SD:ext3 to ext4将Ext3分区转换为Ext4分区 在这里我们选择“Partition SD”开始分区 ①Swap-size =MB使用上下键选择大小。确定键执行。软件多的,推荐96MB。 Swap分区需要ROM支持,如果ROM不支持或者不需要Swap分区的请选择“0 MB”不建立Swap分区。如果SD卡的读写 速度较慢,不建议设置Swap分区,否则系统性能不但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变卡。 ②Ext2-size = MB使用上下键选择大小。确定键执行。一般我们分512MB即可。 这里设置的就是我们所说的Ext分区的大小,具体依个人情况而定,基本上512MB够你装一大堆软件了。 ③第二步完成以后Recovery会自动将剩余空间设为Fat32分区。最后我们再次按下确定键执行分区。 至此,分区操作完成,下面我们将已经分好的Ext2分区转换为Ext3或Ext4分区。 2. 首先,确认你已经分出Fat32和Ext分区。由于你所升级的只是Ext2分区,所以Fat32分区里面的数据,不会被格式化! 在分区功能主界面中选择"SD:ext2 to ext3" 将Ext分区由Ext2转换为Ext3,按下确

(完整版)交换机的分类及功能

交换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交换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 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从层次上分类交换机可分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等:(一)二层交换技术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C++程序设计第一章函数编程题

6-1工作备忘录的生成(链表)(10分) 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事务,为了更好地安排工作,希望在每天开始工作前,根据工作记录,生成工作备忘录。首先输入工作记录数(大于0的一个整数),再逐条输入各条工作记录,每条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假设每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均小于它的结束时间,并且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互不相同。 我们的工作是需要把这些工作记录按开始时间排序并输出,在输出时,如果某项工作与若干项工作冲突(在做该项工作时,需要同时做其它工作),则在该工作名前加'*'。 函数接口定义: Node*add(Node*,Node*); voiddisplay(Node*);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includeusi ngnamespacestd; structNode{ stringname; intstart; intend; Node*next; }; Node*add(Node*,Node*); voiddisplay(Node*); boolcheck(Node*head){ if(head==NULL||head->next==NULL)returntrue; Node*p=head->next; if(head->start>p->start)returnfalse; returncheck(p); } intmain(){ Node*head=NULL,*p; inti,repeat; cin>>repeat; for(i=0;i>p->name>>p->start>>p->end; p->next=NULL; head=add(head,p); } if(!check(head))cout<<"ERROR"<

服务器交换机分类、定义

1.应用服务器是指通过各种协议把商业逻辑曝露给客户端的程序。它提供了访 问商业逻辑的途径以供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应用服务器使用此商业逻辑就像调用对象的一个方法一样。简单的说能实现动态网页技术的服务器叫做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区别——通俗的讲,Web服务器传送(serves)页面使浏览器可以浏览,然而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的是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调用(call)的方法(methods)。确切一点,你可以说:Web服务器专门处理HTTP请求(request),但是应用程序服务器是通过很多协议来为应用程序提供(serves)商业逻辑(business logic)。 2.接入层交换机:通常将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称为 接入层,将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接入交换机一般用于直接连接电脑,汇聚交换机一般用于楼宇间。汇聚相对于一个局部或重要的中转站,核心相当于一个出口或总汇总。原来定义的汇聚层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核心的负担,将本地数据交换机流量在本地的汇聚交换机上交换,减少核心层的工作负担,使核心层只处理到本地区域外的数据交换。 1)接入层: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 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 它直接与外网联系,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 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 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接入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 10M/100M/1000M自适应能力的端口。 2)汇聚层:汇聚层交换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 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 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 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 3)核心层:而将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 信,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性 能和吞吐量。

Problem A 编写函数

Problem A编写函数:Swap (I) (Append Code) Time Limit: 1 Sec Memory Limit: 16 MB Submit: 6102 Solved: 4013 [Submit][Status][Web Board] Description 编写用来交换两个数的函数,使得“Append Code”中的main()函数能正确运行。 ----------------------------------------------------------------------------- 用C实现三个函数int_swap()、dbl_swap()、SWAP(),其中SWAP()是个带参宏。 用C++实现两个函数,都以swap()命名。 以上函数的调用格式见“Append Code”。这里不给出函数原型,它们的参数请通过main()函数自行确定。 Input 输入为4行,每行2个数。 Output 输出为4行,每行2个数。每行输出的两数为每行输入的逆序。 Sample Input 12 57 9 -3 -12 4 3 5 Sample Output 57 12 -3 9 4 -12 5 3

HINT “Append Code”中用到的头文件、全局变量或宏的定义应自行补充。Append Co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voidswap(double&a,double&b) { doublet=a; a=b; b=t; } voidswap(double*a,double*b) { double t=*a; *a=*b; *b=t; } voidswap(int*a,int*b) { int t=*a; *a=*b; *b=t; } intmain() { intx1, y1; cin>>x1>>y1; swap(&x1, &y1); cout<>x1>>y1; swap(x1, y1); cout<>x2>>y2; swap(&x2, &y2);

交换机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二)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三)根据交换机应用网络层次划分 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四)根据交换机端口结构划分 固定端口交换机和模块化交换机。 (五)根据工作协议层划分 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六)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划分 网管型交换机和非网管理型交换机。................................................................................ .................. 由于交换机所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它的应用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集线器,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交换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环境需求。本篇就要为大家介绍当前交换机的一些主流分类。 一、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 其实在局域网交换机中又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交换机。下面继续介绍局域网交换机的主要分类标准、 二、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根据交换机使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传输速度的不同我们一般可以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G位)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10G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 1、以太网交换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以太网所用交换机,其实下面我们还会要讲到一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其实也是以太网交换机,只不过它们所采用的协议标准、或者传输介质不一样,当然其接口形式也可能不一样。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它的档次比较齐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不要以为一讲以太网就都是RJ-45接口的,只不过双绞线类型的RJ-45接口在网络设备中非常普遍而已。当然现在的交换机通常不可能全是BNC或AUI接口的,因为目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一般是在RJ-45接口的基础上为了兼顾同轴电缆介质的网络连接,配上BNC或AUI接口。 二层交换机是对应于OSI/RM的第二协议层来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一般应用于小型企业或中型以上企业网络的桌面层次。 三层同样是对应于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来定义的,也就是说这类交换机可以工作在网络层,它比第二层交换机更加高档,功能更加强。三层交换机因为工作于OSI /RM模型的网络层,所以它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将IP地址信息提供给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当网络规模较大时,可以根据特殊应用需求划分为小面独立的VLAN网段,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通常这类交换机是采用模块化结构,以适应灵活配置的需要。 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第一,网络互连;第二,数据处理;第三,网络管理。 二层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对它来说,网络上的数据就是MAC地址的集合,它能分辨出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因此可以在任意两个端口间建立联系,但是交换机并不懂得IP地址,它只知道MAC地址。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即网络层),它能理解数据中的IP地址,如果它接收到一个数据包,就检查其中的IP地址,如果目标地址是本地网络的就不理会,如果是其他网络的,就将数据包转发出本地网络。 在技术领域中把TRUNK翻译为中文是“主干、干线、中继线、长途线”,不过一般不翻译,

linux swap分区

最近看到有朋友在我的Blog中问关于Linux环境下swap分区设置的问题,问题如下:“需要设置一个10G的swap分区,是设置成单个10G的好呢,还是5个2G的,还是其他的方案,比如2个5G的分区?” 看来有必要再写一篇Blog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在网络上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经典问答: 问:我的内存大小是xxx,那么我建立的swap多少才合适? 答:大概物理内存的1倍即可。 我认为这种回答是很不负责任的,所谓1倍内存大小或2倍内存大小的swap分区设置,是给那些对Linux系统不是很熟悉的用户的简单建议,这种设置在桌面Linux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多是占用一些硬盘空间而已。但是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下,这种设置是很不合理的一种设置。 一、swap分区大小是怎么确定的? 其实swap分区的大小设置是很考验Linux系统管理员水平的一件事情,swap的大小是这样决定的: ( 内存大小 Swap分区大小 ) * 80%或70% >= 程序需要占用总内存数如果系统内存大小已经大于系统中所有任务最大内存使用大小,那么就根本没有必要设置swap分区了,如果这个时候设置上,那么就是白白占用了那些硬盘空间(当然,如果硬盘足够富裕,可以忽略这些占用了)。 那么有的管理员就会说了:我不知道我系统中所有任务最大内存使用大小是多少啊! 我在这里给你一个方法,可以找到这个大小是多少,下面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1、用swapoff 关掉所有swap 然后正常运行任务,如果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就需要逐步增加swap 2、一般来讲,物理内存达到256m,在安装时即可不用划分交换分区.。 3、可以在安装后建立交换分区,或者建立交换文件。 BTW:swap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在机器lock,出现问题的时候内存的内容会自动copy 到swap上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机器故障带来内存中的内容忽然丢失的情况。 二、为什么swap分区不宜过大? 为什么 swap 分区不宜过大,这是由于 Linux 内存分配的特点——它会尽可能多地使用内存(包括swap 分区)。尽量使用内存的目的是加快 IO 处理的速度,比如关掉一个程序,原先占有的内存空间并不立即清空,下一次打开时就不用去硬盘找数据,而直接从内存中读取。但是如果虚拟内存过大,那么保留在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实际上还是在硬盘中,那对于加快速度就没有多大的作用了。 swap 分区对于物理内存小的机器是必不可少的,假设物理内存只有64M,而某个程序启动最少要256M,如果没有足够的虚拟内存,这个程序是根本打不开的(系统会报内存不足错误,甚至崩溃)。对于程序而言,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它们只关心空间是否够大。在物理内存够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分配一些空间给 swap ,这仅仅是为了偶尔同时开很多大家伙时,防止出现内存不足错误。 三、swap是一个大分区还是多个小分区? 我记得有人说过在fedora和debian的文档中看到过说明,建议swap分区大小不要超过2G。 为什么是2G呢?我觉得首先是由于32位机的文件偏移指针是个无符号整型,所以单个文件偏移最大到2的31次方,也就是2G。其次,旧的文件系统对大文件的支持并不是

交换机分类

机全部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已经基本上都设计了与之相配备的1000Base-T模块。接入层支持1000Base-T的以太网交换机基本上是固定端口式交换机,以10/100M端口为主,并且以固定端口或扩展槽方式提供1000Base-T的上联端口。汇聚层1000Base-T交换机同时存在机箱式和固定端口式两种设计,可以提供多个1000Base-T端口,一般也可以提供1000Base-X等其他形式的端口。接入层和汇聚层交换机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小型局域网解决方案。 按架构特点分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三种产品。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令牌环及FDDI等,但价格较贵。不少高端交换机都采用机架式结构。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这类交换机的价格居中。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最便宜,应用也最广泛。 按网络模型分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交换机又可以分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第四层交换机等,一直到第七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最为普遍,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基于IP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机普遍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部分第三层交换机也同时具有第四层交换功能,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端口信息进行目标端口判断。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内容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按可管理型分 按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又可把交换机分为可管理型交换机和不可管理型交换机,它们的区别在于对SNMP、RMON等网管协议的支持。可管理型交换机便于网络监控、流量分析,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大中型网络在汇聚层应该选择可管理型交换机,在接入层视应用需要而定,核心层交换机则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换机。

数值交换

数值交换 如果一个函数要修改传入参数的值,直接传值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只是在函数的栈中复制了参数的值,并没有修改实际的参数值。在C中可以通过将参数声明为指针类型达到目的。而在C++中,又多了一种选择,就是可以将参数声明为引用类型,实际上引用就是某种意义上得安全指针。 例题:将数a,b的值进行交换,并且不适用任何中间变量。 考点:两个变量值得交换方法。 出现频率:★★★★ 1#include 2 3void swap1(int &a,int &b) 4{ 5int temp=a; //适用局部变量temp完成交换 6a=b; 7b=temp; 8}; 9 10void swap2(int &a,int &b) 11{ 12a=a+b; 13b=a-b; 14a=a-b; 15}; 16 17void swap3(int &a,int&b) 18{ 19a^=b; // a^=b 等价于a=a^b 20b^=a; 21a^=b; 22}; 23 24int main(void) 25{ 26int a1=1,b1=2; 27int a2=3,b2=4; 28int a3=5,b3=6; 29int a=2147483647,b=1; 30

31swap1(a1,b1); //测试使用临时变量进行交换的版本 32swap2(a2,b2); //测试使用加减运算进行交换的版本 33swap3(a3,b3); //测试使用异或运算进行交换的版本 34 35printf(“after swap…\n”); 36printf(“a1=%d,b1=%d\n”,a1,b1); 37printf(“a2=%d,b2=%d\n”,a2,b2); 38printf(“a3=%d,b3=%d\n”,a3,b3); 39 40swap2(a,b); 41printf(“a=%d,b=%d\n”,a,b); 42 43return 0; 44} 解析: 以上的C++程序中友3个swap函数,都是采用引用的传参的方式。 ■swap1()采用的是教科书里常见的方式,用一个局部变量temp保存其中一个值来达到交换目的。当然,这种方式不是本题要求的答案。 ■swap2()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加减算法来达到交换a,b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做“a+b”和“a-b”运算时可能会导致数据溢出。 ■swap3()采用了按位异或的方式交换a,b。按位异或运算符“^”的功能是将参与运算的两数各对应的二进制为相异或,如果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同,则结果为0,否则结果为1。这样运算3次即可交换a,b的值。 代码第31行~第33行调用3种swap函数。注意40行的调用,在swap2函数栈中的运算会有数据溢出发生。我们知道在32位平台下int占4个字节内存,其范围是-2147483648~2147483647,因此2147483647加1就变成了-2147483648。不过通过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产生了溢出,但是交换操作依然是成功的。 答案 after swap… a1=2,b1=1 a2=4,b2=3 a3=6,b3=5 a=1,b=2147483647 注意: 采用程序代码中swap2和swap3的交换方式,swap2有可能发生数据溢出的缺点。相比较swap2,推荐swap3采用的按位异或的方式。

交换分区交换分区是硬盘中的一块区域目的是当内存使用太多的时候

交换分区 交换分区是硬盘中的一块区域,目的是当内存使用太多的时候,减轻内存的压力。当内存使用率超过某个阀值时,进程就会占用交换分区以释放内存空间给其他进程。 HPUX 要为每个系统中执行的进程reserve 同样大小的空间在交换分区中,即使这些交换空间不被使用,也依然要为进程预留不能被使用,以防内存不够时作数据交换,当预留的swap区用完时,系统就不能再启动新的进程。 传统上建议swap区是内存的2至3倍,但对于大内存系统,内存越大越不可能发生换页,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分配swap区,会造成磁盘的浪费,所以HP 引进了伪交换的概念,伪交换只是逻辑意义上的交换区,没有占用任何物理空间,但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交换区大小为物理swap区和pseudo-swap(伪交换区)的总和,在HP11.11中,pseudo-swap是物理内存的3/4,在HP11.23中pseudo-swap 和物理内存大小一致。引进伪交换区后,不会发生交换的进程(如kernel进程)可以reserve伪交换区空间,不会reserve物理的swap区,这样大大减少了磁盘的浪费。 有了伪交换区后,物理swap区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或者设置为和内存大小一致。 以11.11为例: Swap(dev)=X pseudo-swap=75%physical memory APP/DB required memory=Y X+pseudo-swap=total swap=2Y+buffer cache+dynamic Swapinfo工具可以查看swap区的利用率,一般我们需要关心dev和total的利用率,dev表示物理swap区的使用情况,total表示总的swap区的使用情况,当dev使用率不为0,表明系统有换页发生,内存不足,当total使用率高时,表明系统总的swap区不足,可能导致新的进程无法创建,一般total的阀值设为80%,reserve表明物理swap区中有多少空间被reserver了。 Swapinfo命令示例如下: swapinfo -atm Mb Mb Mb PCT START/ Mb TYPE AVAIL USED FREE USED LIMIT RESERVE PRI NAME

模块化交换机适用场所及端口分类

模块化交换机适用场所及端口分类 模块化交换机还是比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模块化交换机适用场所及端口分类,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变化更加复杂。企业只有推动变化,驾驭变化,才能避免危机,抓住商机。而在当今中国网络与企业业务发展更加的紧密。对网络而言,灵活的架构和灵活的产品是关键。 在千兆交换机的家族中,固定端口交换机由于所有端口都是固化在设备上的,因此常常难以应对网络调整。针对经常变更、弹性较强的网络环境,曾有专业人士建议“选择模块化交换机,因为而模块化交换机配备了额外的开放性插槽,用户可以自行选择不同速率、不同功能和不同接口类型的模块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作为交换机发展趋势的模块化交换机而言:灵活的模块化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堆叠接口、1000BASE-SX,1000BASE-LX、1000BASE-T、GBIC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端口选择,便于用户因地制宜,根据网络架构随时更换模块以扩展功能或提升性能,实现灵活组网。模块化交换机尽管价格上要比固定端口交换机昂贵一些,但是拥有出色的灵活性、扩充性和未来的升级性,从长远角度来看,具有更佳的投资回报率。 模块化交换机的适用场所 几乎所有网络都会遇到扩展和增容的问题,如何合理的、低成本的进行网络基础设施的购入、改造和更新是摆在很多用户面前的难题。建网初期,如若一味选择高端主流设备,势必会造成前期应用时设备的空余或闲置,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如若考虑前期购置成本而选择仅仅满足当前规模应用的网络设备,当未来需要继续增加工作站数量的时候,实现起来将会十分困难,采用级联或连入HUB集线器的方式拓展端口数量,将会产生传输瓶颈,严重影响网络的使用效率。这种情况下,初期的网络构建使用户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而模块化交换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网络规模随时增长或工作站接入数量巨大的网络环境特别是政府部门、高校等,模块化交换机将是首选。模块化交换机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易于管理等优点,便于网络升级扩容,能够有效保护用户投资,实现“按需扩展”,物尽其用。可以根据部门规模的增长速度随时增加设备的堆叠数量,有效的避免了超前投资和资源浪费,而超强的背板带宽充分保证了在实现高层堆叠的同时,所有端口均能够保持线速转发能力,不会影响网络运行的效率。 模块化交换机也经常被用于连接用户到高速的园区网骨干。通常,它们有一些所谓的高速“用户”端口,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当数据从这些端口汇总上来时,会从更高速的数据上联通路传递出去,以实现和中心服务器、IP PBX等设备的数据交互。模块化交换机通常会放置在企业的配线间或者机房中,它能适应增长中的网络。如果有新的用户加入到网络中,管理员只需简单地在原来的设备上面放置一台新的设备,然后通过一个外部的“堆叠”接口将所有的交换机连接起来。事实上,这就像您自己又开发了一台新的、更大的交换机一样,可以方便地和原先的交换机一起管理,只是容量增大了。 一般在大型网络的核心层、汇聚层采用模块化交换机,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按照需求灵

把swap分区设置在手机内存上让swap分区的读写速度更快更省电减少sd卡的损伤

把swap分区设置在手机内存上,让swap分区的读写速度更快、更省电、减少SD卡的损伤 这是一个傻瓜化的教程,你只需要跟着作者一步一步的来就能成功,教程的目的是开启swap并开机起动,以swap 开在cache为例。第一步:首先,下载附件Swap in ROM.rar (330 Bytes, 下载次数: 1891 ) 解压得到两个文件90userinit 和CreatIMG.sh。。 第二步:将两个文件传到手机内存卡里, 第三步:下载re管理器,如果有请跳过这步。 第四步:用re管理器将CreatIMG.sh从内存卡复制到手机里的/cache目录中,长按CreatIMG.sh选择权限,勾选全部可运行复选框。 第五步:点击CreatIMG.sh运行,之后re选择刷新,会发现/cache目录多了个swap.img,长按它选择权限,勾选全部权限。 第六步:将90userinit复制到手机里的/system/etc/init.d/目录下,并用同样的方式给予权限,权限内容参考目录中的其它文件。 最后重启手机成功。 可用超级终端查看:su回车,free回车,swap分区不全是0,就是成功了

最后,如果你愿意用手机程序存储器的其它分区,如/data,或改变swap大小,则需要编辑两个文件, 在re中长按CreatIMG.sh和90userinit选“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内容分别如下 “ mount -o remount,rw /cache; swapoff /dev/block/loop7; dd if=/dev/zero of=/cache/swap.img bs=1024 count=20000; free; ” “ mount -o remount,rw /cache;losetup /dev/block/loop7 /cache/swap.img; mkswap /dev/block/loop7; swapon /dev/block/loop7; ” 只需吧文本中的/cache换车你想要的分区目录就行,如/data. 若要改变swap大小,则改变count=20000(即20m)中的数值即可。PS:虚拟内存不必要开太大,推荐开64M,下面是我开了swap的真相。 觉得爽的都顶起吧!!!!!

如何利用函数和指针交换两个数

1、利用函数交换两个数a和b的值,但是没有成功,为什么?函数的内部数值已经交换了!#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wap(int,int); int a=3,b=5; swap(a,b); printf("a=%d,b=%d\n",a,b); } void swap(int m,int n) { int c; c=m;m=n;n=c; printf("m=%d,n=%d\n",m,n); } 运行结果:m=5,n=3 a=3,b=5 解释:主函数中a和b的值没有调换,这是因为当a和b的值传递给形参m和n,在swap 函数中只是对形参m和n的值进行了调换,而实际参数并没有被影响到! 2、修改上述程序,利用指针来实现调用函数交换值! #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wap(int *,int *); int a=3,b=5; int *p1=&a,*p2=&b; swap(p1,p2); printf("a=%d,b=%d\n",a,b); } void swap(int *m,int *n) { int c; c=*m;*m=*n;*n=c; printf("*m=%d,*n=%d\n",*m,*n); } 运行结果:*m=5,*n=3 a=5,b=3 解释:本例中函数的参数是指针,也就是说传递给swap函数的是a和b在内存中的地址(不

是其值),这样对swap函数进行操作时,形参m、n和实参p1、p2指向的都是a和b,在swap函数内部交换了*m和*n的值,也就相当于交换了*p1和*p2的值,故最后的结果是主函数中a和b的值调换了! 3、再给这个程序修改一下: #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wap(int *,int *); int a=3,b=5; int *p1=&a,*p2=&b; swap(p1,p2); printf("a=%d,b=%d\n",a,b); } void swap(int *m,int *n) { int *c; *c=*m;*m=*n;*n=*c; printf("*m=%d,*n=%d\n",*m,*n); } 解释:这个程序是有危险的,因为在swap函数中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c,但是没有给c赋初值,c有可能随意指向了存放系统参数的内存地址,这样,当进行*c=*m;*m=*n;*n=*c;这一步的时候可能会替换掉系统中重要的数值导致不可预知的情况发生! 可以稍加修改,在swap函数中给指针变量c赋个初值即可,也能达到交换主函数a和b值的目的! 如下:#include void main() { void swap(int *,int *); int a=3,b=5; int *p1=&a,*p2=&b; swap(p1,p2); printf("a=%d,b=%d\n",a,b); } void swap(int *m,int *n) { int *c,d; c=&d; *c=*m;*m=*n;*n=*c; printf("*m=%d,*n=%d\n",*m,*n);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如同人的属性一样,我们都会有不同的角色,在家庭环境下一个女子可能是女儿、妈妈、妻子,在工作环境中,她可能是同事、领导,不同的场景下身份不一样,这些都是一个人身上的标签,交换机在不同的场景下也会有不同的标签,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突出的重点也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在以上7种场景下,可以扩展出多种交换机的类型,其实这些分类下并不冲突,一台核心交换机是一台三层交换机,具有可堆叠、可管理的功能,那么不管是称它为核心交换机还是三层交换机、可堆叠交换机,说的其实都是一个设备。

虽然说交换机的叫法很多,不过现在常见的是按照网络构成划分,也就是说一般比较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的人更常见,接下来重点分析一下这三种类型的交换机该如何选择。 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为三层网络架构,其中核心层为主干网络,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主要连接设备,就像是公司的组织结构一样,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员工,各司其职,共同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接入层交换机的特点 1、接入层交换机的特点: 接入层交换机主要是解决相邻用户之间的访问需求,我们办公常常用到的共享地址就是接入层交换机的功劳,使得在同一局域网内的用户可以访问指定路径下的文件,大大的方便了日常的工作。同时,在一些大型的网络中,接入层的交换机还具有用户管理和用户信息收集的功能,比如用户认证,识别用户i p等等。 2、接入层交换机选择建议: 接入层交换机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在终端连接的交换机需要满足多端口低成本的特性,因此主要考虑性价比因素,在功能上要求不是很高。 汇聚层交换机的特点:

1、汇聚层交换机的特点: 汇聚层交换机从名字上看就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部分,用来传递核心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的信息,汇聚层交换机可以实现策略,根据编辑好的程序实现V L A N之间的路由、工作组接入、地址过滤等功能。 2、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建议: 由于它所处的地位它的性能必须必接入层更高才、交换速度更快才能满足上传下递的需要。 那么有人会有疑问了,倘若是核心层的交换机端口数足够多,性能足够好,应用环境传输距离近,汇聚层交换机是不是可以省略了,直接将核心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 答案是可以的,这就像有些小公司只有一个经理具有领导权一样,其他人都是平起平坐,这样的话可以省去很多中间成本,而且网络线路检查维护起来也更方便。 核心层交换机的特点 1、核心层交换机的特点: 核心层交换机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更多了,作为骨干传输网络需要高可靠性、高效性、可管理性、低延时性等等。

【习题】函数调用

函数调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 练习重载函数的使用。 3. 练习有默认参数值的函数的使用。 4. 练习使用系统函数。 5. 熟悉多文件工程结构。 【实验内容】: 1.编写函数int add(int x, int y),实现两个整型数据x,y的求和功能。 ·要求:使用Visual C++的Debug调试功能,记录在函数调用时实参和形参的值的 变化。 2.编写一个求x的n次方的程序int pow(int m, int n),计算m的n次方的结果。 3.利用上题中设计两个函数,设计一个求两个整数的平方和的程序。要求如下: a)主函数中调用求和函数: int add(int x, int y); b)求和函数add中调用上题设计的int pow(int m, int n)函数来计算其平方。

4.多文件程序结构:一个文件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定义,但是一个函数的定义必须完 整的存在于一个文件中。要求: a)将add函数的声明部分放在头文件(add.h)中,实现部分放在源文件(add.cpp)中。 b)将pow函数的声明部分放在头文件(pow.h)中,实现部分放在源文件(pow.cpp) 中。 c)在main函数中调用add函数,计算从屏幕终端输入的两个数据之和。(main函 数的实现在main.cpp中) 5.将第2题设计的pow函数修改成为递归函数。

6.设计一个函数int fac(int n),利用函数的递归调用,来计算n!(n的阶乘)。 ·要求:单步调试程序,记录递归函数的调用过程。 7.使用系统函数pow(x,y)计算x y的值,注意包含头文件cmath。 8.从键盘输入两个数字,分别赋值给变量a、b,设计一个子函数swap,实现这两个数字交换次序。(注: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函数的参数及返回值) ·要求:使用Visual C++的Debug调试功能,记录在函数调用时实参和形参的值的变化。 9.设计一个函数,求圆的面积。 要求:在主函数中调用子函数calArea计算圆的面积。并将calArea函数设计为内联函数。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的分类 由于交换机所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它的应用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集线器,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交换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应用环境需求。本篇就要为大家介绍当前交换机的一些主流分类。 一、从网络覆盖范围划分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 其实在局域网交换机中又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交换机。下面继续介绍局域网交换机的主要分类标准、 二、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根据交换机使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传输速度的不同我们一般可以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G位)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10G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 1、以太网交换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这里所指的“以太网交换机”是指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以太网所用交换机,其实下面我们还会要讲到一种“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10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其实也是以太网交换机,只不过它们所采用的协议标准、或者传输介质不一样,当然其接口形式也可能不一样。 以太网交换机是最普遍和便宜的,它的档次比较齐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以太网包括三种网络接口:RJ-45、BNC和AUI,所用的传输介质分别为:双绞线、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缆。不要以为一讲以太网就都是RJ -45接口的,只不过双绞线类型的RJ-45接口在网络设备中非常普遍而已。当然现在的交换机通常不可能全是BNC或AUI接口的,因为目前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一般是在RJ-45接口的基础上为了兼顾同轴电缆介质的网络连接,配上BNC或AUI接口。如图1所示的是一款带有RJ-45和AUI接口的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