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中外文明比较论

----以哲学思维方式为例

教育学院小教091班 09123215 梅芳

【摘要】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注重直觉性体悟,侧重于整体性,习惯循环的思考方式。而西方人则更注重逻辑推理,喜欢具体问题仔细分析,习惯线性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直觉性体悟逻辑推理

中西的哲学发展有着许多区别,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大相径庭。许多的学者对两者之间做了很多的对比,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我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以求与方家。

一.中西哲学思维方式

(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简要历程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主要特征是直觉性体悟,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后来的宋明理学无不深深的体现着。

1、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道家、儒家、法家以及墨家等。其中的墨家最具有现代科学的特性,他们比较接近西方哲学,然而也正是如此,他们消失的最快。

反观之,虽然道家哲学中包含着辩证法,不过是提倡“柔弱胜刚强”的辩证法,是“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辩证法表现出直觉的特征,它不是为了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是提倡超越现实世界,用内心直觉的体验方法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圣人体无”的精神境界。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1从解释学的意义上看,老子所说“无”具有虚无、无形、无名、无限、无为的多种意义,同样“有”也具有实有、有形、有名、有为、有限的多种意义。

2、魏晋玄学

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里说到:“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王弼把忘掉卦象作为得到圣人之意的条件,把忘掉卦辞作为得到卦象的条件,是要超越言象之表进一步理解圣人意。

玄学家在探讨宇宙本体的过程中,意识到凭感性直觉是难以把握本体的,而理智的思辨能够排除有限的事物和现象对无限本体的干扰,同时玄学家也意识到理智的思辨虽然可以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但并不能把握无限的本体——宇宙大全。要真正把握无限的本体就必须用超理智的直觉,所谓超理智的直觉,是超出概念和逻辑的分析,用内心体验的方法把握本体。

3、佛学

直觉性的体悟在佛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僧肇从本无、心无、即色三大宗派的批判中,进一步创造出佛学的直觉思辨。他认为本无宗过分执着于“无”,把“无”变成了真实的存在,心无宗“空心不空色”,即色宗既要“空色”,又要“空心”,即我们平常所听到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4、宋明理学

作为儒道佛合流的宋明理学也在发挥直觉的辩证法,大谈心、性、情的体用动静关系。

王阳明的心学表现出明显的直觉性。他从“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的知行合一论和“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的观点,说明心体用论和未发与已发的关系。因此他说:“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1

(二)西方哲学简要发展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和语言哲学阶段,或者说,存在阶段、思维阶段和语言阶段。在古希腊,哲学家们侧重研究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探讨世界由以构成的最终成分。他们试图找出现实存在的来源、现象后面的本质或某种形而上学的本体,因此本体论成为他们研究的中心。到近代从笛卡尔开始,哲学研究的中心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即从研究世界的本源或本体转向研究认识的起源,也就是研究认识究竟来自经验还是来自理性,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研究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等。这种转变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到了现代,哲学的发展又从认识论阶段转向语言哲学阶段,对

语言的研究已成为中心问题。因为,在哲学家们看来,现代许多哲学流派已认识到,哲学问题不过是关于语言的意义问题。哲学研究之所以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因为哲学家们认识到离开认识来讨论存在,那是收不到成效的;而哲学之所以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也是因为哲学家们认识到不论研究存在还是研究认识,都需要首先弄清语言的意义,而研究语言的意义正是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

二.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别及所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哲学的直觉性,注重了悟,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

中国人不太重视思维的过程,而更重视思维的结论。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直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直觉”中的“直”是“直接”,“觉”是“觉得”,“觉得”就是做出判断、得出结论。“体悟”中的“体”是“体会”,“悟”是“领悟”。“体会”与“领悟”都是对具体事物背后的“某种东西”的把握。“直觉”强调的事当下的把握,“体悟”则往往蕴含着思考、琢磨的过程。严格地说,直觉体悟具有超思维的特征。由这种“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不都是通过思维得到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人的全部感知能力,像心灵感应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当别人问你“你怎么知道?”时,你会说“我不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但我就是知道!”。这种“就是知道”,不是来自于思考,而是来自于说不清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有直觉体悟的味道。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思维方式”是广义上的,不能按西方理性思维去理解。直觉体悟都是“形而上”的思维,因而是哲学性思维。

中国哲学忽视思想的过程,只表达思想的结论,所以只要能把结论表达出来无论什么样的话语都可采用。但事实上,从中国哲学家的著作来看,他们又很少把结论直接说出来,总是通过格言或寓言的方式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孔子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处,但没有一处是为“仁”下定义;老子的《道德经》全篇都是格言;庄子善于用寓言表达思想,许多成语都出自庄子的寓言。中国哲学家的这种话语方式可能与“道”的性质有关,就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能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大道”。所以“道”不可说,也就是不能定义,因为“道”是整体性的,给“道”下定义就破坏了这种整体性,“道”就不是“道”了。另外,“道”是运行的,如果用概念定义“道”,“道”就静止

了,对“道”的理解就成了僵死的教条,“道”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性质,不成其为“道”了。所以“道”需要用心体会,无法逻辑推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定要表达出来也只能用比喻的方式。

直觉思维和悟性思维的优点,是可以利用过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大致方向、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见和选择,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能接触到的事物,尤其是在科学尚未能完全反映真理的时候,悟性思维做为一种科学的补充,还是很有作用的。有的学者甚至将悟性思维看作是科学的源泉之一。

但这种思维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太重视经验,甚至陷入经验的泥淖里不能自拔。

这种习惯多少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曾登载了一篇文章,提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现代东方,注重经验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如文理分家,搞社会科学的人似乎只会咬文嚼字,不懂科学方法、量性分析和采证取样;从领导者到普通人都抱有很多靠经验、靠偶然和靠权威,以及反实践、反逻辑和反科学的成分。而搞自然科学的人又多限于把专业当门技术职业,满足于操作层次上的成功,很少能进行科学哲学思考,跨学科行业贯通,并有超越性的研究突破。

西方哲学家们与中国的哲学家们不同,他们讲究实证和思辨。他们所针对的对象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在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时期,哲学家们的著作中大多都以讨论自然的本源性作为其主题,都提出了带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世界观。例如,泰勒士说道“水是万物的本源”,毕达哥拉斯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数”,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度过了中世纪黑暗的统治之后,使得西方的自然科学得到了新生,西方哲学家们借助理性之手,使哲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这扇压抑的“大门”。欧洲大陆上出现了以弗朗西斯培根和休谟等为代表的经验论一派和以笛卡尔和斯宾若莎等代表的唯理论一派,经验论注重经验归纳性,讲究逻辑性,而唯理论则更注重先天的思辨性,他们之间论战的理论成果为后世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孕育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则将人类的思辨和认识的能力推向了顶峰。康德在其经典的三大批判中将经验理性和天赋理性融入其理论中,全面探索了科学以及形而上学能够成立和存在的条件。他认为,“哲学的对象,乃是寻求理性用来获得关于事物的真正知识的种种原理”。黑格尔则在扬弃康德认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与客体在精神和现实中同一的思想,并使辩证法思想在其理性思维中得到充分弘扬。西方哲学家注重理性和思辨性,他们关注的对象是客体世界.并且形成了注重逻辑性和思辨性的思维方式,对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西方哲学传统思维在思维方式上过于拘泥于理性思维,则显的死板,缺乏灵活性。同时对于客观世界的研究则强调了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征服、改造和利用。而中国哲学传统思维重视主体,这导致了中国的科学得不到发展,技术得不到进步。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的主体体悟式的思维方式比起抽象的思辨方式来说能更好的启发人的灵感,激发人的创造力。

思维方式与思想的内容具有统一性,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思想内容都不能相互替代。西方的逻辑理性思维方式能推导出科学知识却推导不出“道”,中国的直觉体悟思维方式能悟得“道”却悟不出科学知识。

(二)中国哲学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强调综合看问题,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具有个性化,注重具体分析问题

中国古代先哲们强调“一体”这个观念,“一体”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惠施的文章中,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随后庄子在自己的学说中也说道,“生死存亡,是为一体”。“一体”这种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思维中整体论的一个很好的体现。整体论思维方式侧重从整个系统的层面来考虑问题,但是它缺乏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化、细致化的分析。

这种思维方式不做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的区分,而是对自己的全部知识与经验进行抽象。它的对象是“世界整体”或“观念整体”,所以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这一特征与思想的

主题密切相关。中国哲学关心的不是对“客体”的认知,而是要寻求“道”。“道”不是“客体”的性质,而是蕴含在包括思想者在内的所有存在物之中的。“道”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对“道”的把握无法通过分析的方式实现。这种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根源。

1

例如,在老子哲学中,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是阴阳之间的调和,将“道”看做是天地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在动静观上,中国先哲们则认为静为动之本,动必复归于静,对立面相互斗争的结果,不是使事物超前产生新的发展,产生新的质,而是最终要归复于一个统一体中。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调和差异与矛盾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被视为最高道德。

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中则注重把握个体,注重把握事物之中的差别与对抗性的成分。从最早的古希腊哲学讲世界的本原是水,由水组成了世间万物到毕达哥拉提出万物的本源是“数”,再到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世间万物呈现不同的形态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原子在排列方式上有区别。对细致的单体进行分析,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专注于寻找整体性中的差异性。把客观整体的世界区分为各个不的层次,分门别类地加以进行246深入的分析,展示出世界的多层次性和差异性,并从这些差异和对立中揭示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我们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的注重个别与分析的哲学思维方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似乎中国的哲学思维方式抽象而不够严谨,但其实中国哲学思维中“一体”的思想体现了一种系统论或者说整体论的思想,这种思想相比西方传统的注重个别的思维方式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一些融贯几门学科的科目就需要中国哲学的整体论的思想方式予以指导,在众多不同科学之间发现他们中的共性成分,通过这些共性成分可以将不同学科结合起来促进科学研究的效率。西方哲学的分析的方式虽然可以将个别的问题研究的很细,但是由于其缺少整体论的宏观视角因此当将具体科学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难继续研究下去了在现代由于知识量的不断增大,各门学科研究的程度也日益加深,许多的问题是需要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来进行的,比如人工智能就需要涉及到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一起进行综合研究。中国哲学的传统思维的整体论观点在这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虽然中国哲学的这种整体论具有其益处但是它也存在着自己的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个体性认识不足,对事物的考察和分析不够细致入微。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维方式中形式逻辑和实证分析不足,从而桎梏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三)中国国传统哲学思维强调循环式的思维,而西方哲学思维则注重思辨性具有线性逻辑的思维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认为世间的事物是生生不息,循环变化的,并认为这种规律是符合天地间运行的规律的。中国成语“否极泰来”“满招损,谦得益”都是对这种循环思维的体现,《吕氏春秋》中写道“物动而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在《易经》中这种循环往复的思维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六十四卦可以相互沟通,互相转换,形成整体大循环,表现出客观世界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

循环性思维有一个好处就是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例:“居安思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下》

而西方哲学思维注重于逻辑分析,逻辑学强调因果关系,认为世界上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原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之间的关系不能颠倒。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三段论推理就是这种思辨性逻辑思维的最直接的体现。近代发展而

来的数理逻辑则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更深入的发展。宗上的两种思维方式看来西方哲学的这种线性的逻辑思维的方式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使得西方如今的科技水平高于中国。但是同时由于这种线性的思维方式过于重视理性强调科技的发展最终导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的西方科学理性是弊是利已成为了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哲学的这种循环往复式的思维方式虽然无法在历史上推动科技的发展,但是其中却蕴含了中国哲人的深刻而丰富的思维,包含了中国哲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本质的深刻的思考。中国哲人重视客观世界,将人连同自然一起看做是一个循环的统一体,在科技理性成为主题的现代这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方式对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结语

无论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还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他们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都具有二重性。如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为例从积极方面看它容易使人对世界、对事物形成整体、系统和有机的观念便于对世界、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正是在模糊、直觉、辩证思维方式基础上产生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医、气功、养生学而且未来新科学也可能由此萌发。从消极方面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科学精神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识。显然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与此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又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吸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精华充实新的内容建构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