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去欣赏评价书法作品

如何去欣赏评价书法作品

如何去欣赏评价书法作品
如何去欣赏评价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评价书法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评论者的主观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首先爱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欢纤细秀美,有的人喜欢厚重粗狂;有的人偏爱端正静气的楷书,有的人偏爱生动流畅的行草。其次,文艺修养有深浅,审美趣味有高低。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追求写意;有的人推崇传统,有的人推崇创新。

欣赏评价书法的一般方法是,先看整体布局、色泽等外形式是否统一协调,是否吸引人。书法本身最先入目的是总体布局(章法),整幅楷、隶、篆有些类似团体操,要求整齐;行书像列队便步走,要行气贯通;草书则是腾跃蹁跹的舞蹈,要求浑然一体,杂而不乱。一幅作品,给人第一印象的是它的色泽,纸墨、印泥、印章。再看局部细节(笔画的质量、形状、方向、节奏,结构的外形及内白等)是否有继承有功力有变化,是否生动。点画是字的建筑材料,质量必须优良,写字不讲究基本笔画,等于随便捡些树枝石块,用烂泥堆房子一样。书法作品由单个汉字组成,单字由多种笔画构成,每一种笔画又有多种形状,组合几十种不同形状的线条,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画面。外形上有长短、粗细、方圆、曲直等,构成上有横竖、正斜、纵横、转折等,硬直而刚,软曲而柔,丰厚而腴,纤细而秀,圆润而温文,粗糙而狂放。每一笔画的完成,都分起、行、收三步,起笔有方圆尖和藏露变化,行笔的轨迹最好厚实而有立体感,收笔宜干净利落。结体的基本要求是:楷、行、隶、篆平中求险,不能写得过于平板,草书险不失正,不能写得于过于狂怪。同样一种字体,同样一个字,同样的笔画配合,一人写出来有一人的面貌,好比五官躯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部位,并不妨碍人各有其独特的容貌和体态一样。看单个字是不是写得好,除笔画和间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笔力,笔力强如人精力旺盛,笔力弱如人萎靡不振,力的表现有外露和含蓄两种,外露适宜表现开朗的内容,含蓄适宜表现深沉的内容。书写时,笔或提或按,或行或止,行笔速度时快时慢,由此而形成节奏,一个字有一个字的节奏,一幅字有一幅字的节奏,形态美不美由笔画、间架、布局决定,神情如何由力度和节奏决定。

欣赏评价书法,还要看它的难度系数。任何艺术要讲究难度,书法作为艺术也要讲究难度。没有难度或难度不高的书法其实不能称为书法,只能说是写字。笔画一划而过,软弱无力,没有提按起伏变化,没有粗细、曲直、方圆、长短等对比,就不能说有难度。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评价书法的好坏,只要看有没有难度。有难度的书法一般是好的,

反之是坏的。任何艺术要讲究基本功,书法作为艺术也要讲究基本功。如果某件书法连基本笔画也没有过关,结构均称也做不到,章法落款也有问题,那肯定是坏的。所以我们评定书法的好坏,可以先看其基本功有没有过关,然后再看其难度系数如何。

欣赏评价书法的高级层次,还要看作品有没有意境韵味,至少要有一点与别人不同的味道。如果连一点属于自己的味道都没有,仅仅是基本功过关,难度系数较高, ­那也只是较好的写字匠而已,绝不是真正的书法家。

不懂书法的人经常问我,怎样的书法算好?那我只好用浅近易懂的方式来回答这个大问题。一般只要看其笔画有没有象圆柱体,如果其笔画扁、薄、毛糙,连基本的中锋用笔也写不好,那其书法肯定不行。篆、隶、楷书只要看其结构有没有均称,如果连结构也写不均称,那其他方面肯定有问题。行草书只要看其笔画有没有粗细变化,如果连笔画粗细意识也没有,那其肯定不会写行草书。

书法圈外的人们往往以是否好看来评价书法的好坏:笔画光滑清爽、结构站稳不斜、字体秀美漂亮又能读懂叫啥字的书法,就说好。反之,笔画毛涩,结构险绝,字体质朴厚重,如篆书、草书等读不懂叫啥字时,就说不好。这就缺乏对书法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必要的书法审美知识。其实,对学书法的人来说,做到笔画清爽、结构端正、字体漂亮等是最起码的要求,此时还是属于书法初学者,还是属于写字状态。如果再深学下去,就要追求枯湿、浓淡、正斜、粗细、方圆、曲直、断连、虚实等对比变化,要把书法看作一种文化,当成一种哲学,要悟出其中的阴阳之道,讲究“和而不同、违而不犯”,以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评篆书要有古文字学知识,评草书则要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只以好看难看为标准来评价书法,是非常初级、非常肤浅的。

欣赏评价书法的好坏不能与人划等号。书法的好坏与作者的名气、身份、地位、学识、职务、级别等确实有联系,但不是绝对的。评定书法的好坏是评艺术,而不是评人。省书协会员比中国书协会员的书法好也是存在的,市书协会员的书法比省书协会员好也是有的。书协主席副主席的书法不一定最好,书协会员非会员的书法也不一定最坏。

欣赏评价书法的好坏不能以偏概全。某件作品写得好不能代表其所有的作品都好,有人楷书写得很好,就认为他的行草书也肯定很好,有人行草书很出名,就认为他的篆隶书法等肯定也很厉害,那就不对了。我们知道,每种书体都写得很好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大多数书法家一般只有一二种特长书体写得好一些,一种书体写得很好只说明他在这种书体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不能代表他的其它书体都写的很好,再说,即使他最擅长的书体也不一定每幅都写得很好。

欣赏评价书法的好坏不能单纯以比赛成绩来决定。某某人的书法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入选、入展、获奖,就认为他的书法好,没有入选、入展、获奖,就认为他的书法不好。任何书法大赛所评出的入选、入展、获奖等,只能是相对的公正,不能做到绝对的公正,不同的评委班子、不同的评审角度就会出现不同的评审结果,其中还有运气、人情等不良因素。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

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

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评审书法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评论者的主观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首先爱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欢纤细秀美,有的人喜欢厚重粗狂;有的人偏爱端正静气的楷书,有的人偏爱生动流畅的行草。其次,文艺修养有深浅,审美趣味有高低。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追求写意;有的人推崇传统,有的人推崇创新。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

2011-07-21 14:22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O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摒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 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极其复杂的,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日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日意态奇逸,六日精神飞动,七曰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构天成 z 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 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珈"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 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干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 为,应该分别写作” 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大 众 文 艺 大190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我们书临百遍不烦,书临百遍而不厌。本人在这方面是深受感触。在每一次临习古代之碑帖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碑帖中的点画,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谦让、映带、大小、字距、行距等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古代书法字体之间的和谐。每一次都能从碑帖中体味到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 记得从小老师和父母就手把教我写字,他们就常说,“孩子这一撇写得好看,这一个字好看,那一个字写得非常美,听了这样的赞扬,那才叫人美在心里,真是字美人也心里美。”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张,于是爸爸就教我在水泥地上用水写字,每天天一亮,我就端来一碗水,左手拿着碑帖,右手拿着毛笔蹲在水泥地上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遍又一遍,只是感觉写的越来越起劲,而不是感觉的累,因为书法给我带来的是美的享受。现在一有空还到公园练习书法,公园里能看到一些书法家们在水泥地上书写,用他们自制的毛笔,拿着一个长长的笔杆,书写书法的艺术之美,常常围来很多观众来欣赏,他们常常是赞叹不已。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是我们中国一门独特的艺术,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草书、行书、楷书;每一种书体无不体现出书法美的所在,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同时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我十分羡慕这些书法家,从而更加下定决心练习好书法。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我还懂得了许多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我还明白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就像我们人一样,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美,整个社会的和谐之美。可更重要的是对书法的热爱,体味到书法美的所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一幅书法作品给人以说不尽的享受,它的美无处不在。 经过多年的练习书法,以及很多书法家教导和帮助,本人的书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高的追求。书法作品《关爱自然美,和谐是同春》荣获首届“太百杯”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经金鼎奖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评选委员会研究,授予本人为中国书画界金鼎奖最高荣誉称号,除在《书法导报》、 《中国书画报》公开表彰以外,同时其作品和肖像收入《金鼎奖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集》。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周年“椰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银奖。为弘扬中华文明、光大奥运精神、共建和谐社会,积极参加“喜迎奥运爱我中华书画艺术展”荣获了三等奖。荣获柳公权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等等的这一些荣誉无不体现出书法的美,这都是体现我对书法艺术美的追求,才得到今天的荣誉。 过去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纸张,每天坚持在地上以水代墨练字,而今天参加了工作,有了一些微薄的收入,于是每天改为在报纸上练字。开始用墨加水写淡一些,当时还好刚过一会横竖撇捺就阴的不成样子,后来改用浓一点的墨,字的间架结构,中锋与偏锋,也就是正锋和侧锋,藏锋与露锋也都能表现的各有千秋,有好有差,但最终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用手中之笔表现出书体的好看与美感。单位每年在三下乡活动中,都为群众送去了几千副春联,还现场免费书写春联,我们经常听到农民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还有这好事?真不敢相信,”问其原因,他们说:“毛笔书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传下来的,它也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的体现,这是我们中国传下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书写,书法家们写的刚劲有力,并且还是真迹,还能知道谁写的作品。”他们说:“而印发的春联,太呆板,总是给人感觉没有过年的味道。他们说:“如果有印发的春联和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他们肯定选择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因为书法家们书写的春联能给他们带来和谐美的享受。 另外书法在写法上最注重线条美,线条的这种穿插映带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书法艺术和谐美是书法家最高追求。无论在单一组合或者是整体组合中,都存在着较多的线条来表现出种种美的和谐关系。如线条表现的浓、淡、干、湿、焦,还有线条的曲、直、方、圆、刚、柔、长、短、粗、细、呼、应、等等。线条的各种组合关系,处处体现出一种和谐。他是人类对和谐意识所必然的反映。在书法形式美的总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规律却是多样和谐统一。多样的统一就是和谐。书法的和谐之美还在于变化,要在变化中求和谐的统一。有和谐有变化又有统一,显然有矛盾,但是有了矛盾对立的一面,才有和谐的一面,如果它失去了矛盾之间对立,也就等于失去了重要和谐,从而失去了书法的和谐之美。但关键是达到二者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书法的艺术之美。书法艺术的和谐美不光是书法家所追求的境界,他也是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所追求最高的美好境界。 浅析书法的和谐之美 段学义 (阜阳市颖东区文化馆 安徽阜阳 236000) 群文论坛 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执掌的新闻集团是付费阵营中最坚定的支持者,新闻集团数字运营部负责人乔恩?米勒认为,向网络读者收费是一个必然趋势。虽然这种颠覆传统新闻服务的收费模式会受到排斥,但这却给了网络媒体一次繁荣的机会。网络并不代表“免费的午餐”,要获得高质量的报道,还是需要读者拿出自己的铜板。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网络报纸盈利后,会作用于更加尽善尽美的新闻制作,这将会推动整个传媒界一次新的转型。 四、结语 就如同纸代替了竹简一般,平板电脑、3G手机等新载体终究也会取代报纸。这是科技进步的步伐,是不会逆转的。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应该认清新媒体并不是拦路虎,而是再次腾飞的基石。纸媒要加速自身的转化,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数字大潮来临之际找到自身的定位,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互动”、“融合”是新媒介生存和发展关键[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朱金平:《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策略》,载《军事记者》2007年第3期 2007.3-001. [3]刘思坤.《纸媒的未来:衰退但不会消失》.载《青年记者》 2009.2.作者简介: 刘静华 1986年在今晚报担任记者至今,现为主任记者。著有《敲击岁月》一书。曾有三篇新闻稿件被中国晚报文化学会评为一等奖。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顾问。 张亦弛 2009年进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短片《钱》曾获天津市“百姓视窗”DV大赛二等奖。 (上接第168页)

浅析书法创作中的墨法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c3209134.html, 浅析书法创作中的墨法运用 作者:王运来 来源:《颂雅风·下半月》2019年第01期 摘要:在书法创作当中,墨法的运用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被书法家们所重视。墨法与书法中的笔法、字体、行气等彼此交融,构成了整体的脉络。然而,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仍有更大提升空间,书法家或学习者们在谈到墨法时,总能说说一二,但通常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人们在书法创作中,通常只是使用单一的墨法,缺少多样化的运用,在创作实践中鲜有多种墨法综合运用的成功案例。本文对多种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一定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书法创作墨法运用 一、浓墨 浓墨法是众多墨法的基础和根源,书法由墨加水经笔在纸上呈现,而墨色浓淡的变化既可通过墨和水在本源上控制,又可在笔和纸上下功夫。其中,最浓重的墨是书法创作中最根本的颜色。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也有人加上“白”,合称“六彩”,但无论怎样变化,却也须得有这最浓重的墨色,才能演化出黑白世界的万千颜色。书法中墨色的浓淡深浅,实际上也是不同墨色之间的对比所形成的。因此,一幅书法作品中必须要有一个最深浓的墨色作为基调,方能衬托出其他墨色的深浅浓淡。同时,由浓墨法写出的书法作品,往往精气神极佳。 以《寄扬州韩卓判官》一诗为例,全诗为:“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笔者在构思之时,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对故人旧景的思念之情,选用了长锋兼毫的毛笔,以浓墨法为主,七分墨三分水,在行笔之时追求流畅而不失灵活,主要采用濃墨法,同时也加入了少量枯墨,在“凋”“箫”二字上体现地更为明显,不仅与整体的浓墨形成了微妙的对比,也切合了该诗的意境,增强了整幅作品的感染力。 浓墨法为墨法之基础,但如果只用浓墨法,作品会显得平淡而少于变化,需要更多的墨法来配合,才能凸显出黑与白的关系,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枯墨 枯墨法是将笔上浓墨写到墨水慢慢耗尽时,就着笔中残余的一些笔墨继续进行书写的一种墨法。“于浓墨、淡墨之间,运以渴笔,视若枯燥,意极华滋。”在书法作品中,同时运用枯墨法和浓墨法,可以在纸上起到鲜明的对比作用。落笔之时,墨浓而重,随着水墨在书写过程不断消耗,这时就可以使用枯墨法继续书写,呈现出一个水墨自然消耗的渐变过程。枯墨法在整幅书法作品中能够起到调控节奏、对比黑白的作用,但运用的难度也比较大,笔上的墨水越少,就越容易散锋,越难以行笔,想要形成麻点般的线条时需得降慢速度,但过慢的话,又会

书法艺术赏析 (1)

华师《书法艺术赏析》离线作业 1、试论述书法精神性价值的内涵。(50分) 答:纵览当下,书法界一片欢腾,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理解古典书学的精神,便不会对当下的热闹欢心鼓舞。偶尔和朋友聊天,说道书法是不是必然要消亡。有人说,计算机的普及,书法退出日常书写领域,就是消亡的开始。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没理由书法在纯艺术的领域得不到发扬广大啊。这些观点的人,都还抱有书法是写字的基本观念。我在这里不想争论书法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太无聊。我只是从对书法史和书论的阅读中,梳理出一条精神脉络。这条脉络是书法得以延续的核心。我们将可以看到书法从汉末的日常书写中脱离出来,获得了意义的充实,在“师古”(应该叫“师法”更为合适。区别于后人所理解的“师古”。)的浪潮下,开始了古典书学技术层面的总结。而又在“师心”的理论开发中,获得了主体境界的提升。创作主体的主体境界的拓展,是古典书学创作论的重要发见。将书法家从抄写的技术人员——书吏,提升为艺术家,其中必然有对主体心性问题的发掘。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经验性的人格提升为超越的人格。艺术方从技术,进于道。 写字即写志,书如其人,几乎所有书法理论都注意到了书法与其创作者的紧密联系,姑且不论这种理解的正误,但这足以表明中国传统的书学思想和文化观念。不但书法如此,诗歌、绘画也是用以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重要形式,是用以抒情写志的重要方式,而以书法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书法在审美上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书法是用以表现文字的艺术,而阅读一段本身具有意义内涵的文字正是一种时间性的审美;从整体去观阅一幅书法作品,又能够获得空间上的美感。但诗歌和绘画却只能单独地通过时间性和空间性来表现美,这一点德国思想家莱辛在他那本著名的《拉奥孔》中有着极为详尽的描述。所以,书法艺术成为中国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抒情冶性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在古代以毛笔作为唯一书写工具的时代,通过书法来表达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重要需求。 2、试论述书法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内涵。(50分) 答: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无数书法家所创造的风格多样、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汇成中国文化的大潮,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新人。因此,要研究和鉴赏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就必须从研究中国文化入手,强调临帖习字和读书阅世的关系,充分认识文化修养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实质。 书法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经过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端,隋唐五代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守成和中兴,汇成一股书法文化之流,一泻直下,波澜壮阔。这期间出现了无以胜数的书法名家,各领风骚;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不断成熟并发展,风格多样;书学理论研究日渐深入,各种书学论著先后问世,浩如烟海。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核心和魂灵。书法艺术的惊人之处,在于集中地表现了文学的内容和情感的世界,是一种集诗词文赋、笔情墨趣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她把线的运用,表现到一种超妙入神的境界,达到了真正的抽象艺术的高峰。 古代书法实用与欣赏并重,先重实用,后讲欣赏。由于实际书写的需要,大凡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经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写得一手端庄优美的书法。加上传统文化的教育,书法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影响和科举取士及国家的提倡,使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古代文人学士,无不精通书法,或尊崇二王,或师法颜、柳,或追随苏、黄,或出入董、赵,风格多样,各显千秋。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大多兼通,或书画兼擅,或书、画、

浅谈书法乱象

浅说当代楷书界的厚魏晋薄唐楷的怪象话说像旭宇,顾亚龙,李啸等一众担任着或曾担任过中书协楷书委员会要职的“大师”们,没有在楷书上下过真功夫,写出的楷书完全不楷,美其名曰“今楷”。 他们当然写不好唐楷,更写不好欧楷。现代的中书协的书法大师们,大多數人唐楷写不好,所以只能写魏晋时期楷书沒成形时的过渡体。这本无可厚非,但要命的是这些楷书界的“东施"们,由于自己的字是“东施" ,或者说是“高古”猿人类,他们把持了中书协,当然要说西施(唐楷)的美丽规范不是艺术,是印刷体,东施( 魏晋杂体)的粗糙,高古才是艺术。 以此同理,现代人是猿人发展来的,已定型沒发展空间,而猿人更高古,更有灵性。这些谬论现充斥着书协所有展赛和培训课堂。这不是现代书法的悲哀吗?再说,如果沒形成规范的楷书比唐楷更具艺术性,那同理可证,初唐以前的古风诗应该比盛唐规范的格律诗更有艺术性哕。 唐诗豈不成了- -无是处的糟粕?所以只要不脑残的习书人都明白书协大师们的谬论多么荒唐可笑。他们自欺欺人地说只有他们的丑怪书体才是艺术,其.他规范的书体都只是"匠人”之作,大众不欣赏他们只是因不懂书法艺术,只有

他们才懂。这不是标准的皇帝的新衣吗?可笑可悲!每年书展都必须得是“皇帝的新衣”式的作品才能入展,而-般传统服装式的作品写得再好也。 是"匠气”,复印件,-概拒之门外。甚至放话就算王羲之欧陽询复活来参赛也将落选,因王羲之的行草书没有像刘洪彪那样创新,欧阳询的楷书远不如旭宇的“今楷”有艺术价值。而入展的“皇帝的新衣”式的作品,只有书协评委和"皇帝"作者才看得见其美妙之处,所以凡说不好的都被扣上不懂艺术所以看不见“新衣”,而被打入冷宫不屑一-顾。 试问这样的中书协究竟会把现代书法艺术带向何方呢?更有甚者,他们甚至提出传统的书法艺术由于正在失去功能化,已不该占用书法艺术的领域的地位,应让位于他们“创新"出来的,射书,怪书,丑书,今楷等书体来代表当今的书法艺术。 所以现在中书协办的展览选作品均以一-般人不认识所写何字的行草书,或不端正规范的所谓高古楷书这种“皇帝新衣”式作品为获奖或入展。悲夫!这样下去,书法离我们必会越来远了。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浅谈书法心得

走近书法,品味书法 回想起来,在小时候接触书法好像都是在练着楷书字帖,在那些方整的字体之间琢磨着怎么样模仿,然后把字写得漂亮一些。不曾想过,书法真正的光泽和灵魂所在何处,不曾试想,这又是多么伟大的艺术。长大一些后,细细端详了许许多多的书法作品,便感觉从中似乎迸发出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厚实恢宏。似乎在那之中,都是书法家的诉说倾吐,是他们的人格、精神和气魄。我震撼,并渐渐迷恋,希望走近它品读它聆听它。 很幸运能够加入到博雅班这个大家庭,在这里学习书画,显得那样亲近。恍惚间像是回到了那个远古时代的书塾,在屋檐里是我们,满是渴望、向往的眼神,带着虔诚和感动,静静等候学识的恩惠。 李老师说,大书法家他们一生都在写字。对书法的热爱不会有片刻的停歇,每天写写字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我想他们对书法发自内心的真爱,不单是为了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书法家,更像是亲近自己的恋人,甚为怜惜,更像是寻求一种方式和自己的内心交流。不论是高兴或是悲伤,他们都能在书法中找到自己的平衡,能找回那个自我,而不会轻易地在世俗里迷失。现在的我们呢?是不是有一种东西可以让我们在喧闹的世间里得到安静平和的内心呢?我们的精神的寄托又在哪里呢?甚而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我们想在一个领域上卓有建树的话,我们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足够热爱它呢?有没有到痴狂的地步,像大书法家痴狂于写字那样?或是说,漫漫一生,我们为何不做自己喜欢做的、炽爱着的事情,然后将它做得最好呢?为什么要随波逐流地为着那些浮华的东西废弃了自己精神的家园呢? 我很喜欢把书法说为“写字”,我觉得它就是这样的平凡亲近的一件事。我们不是都要成为书法家的,但我们可以效仿的是,和他们一样,把它作为一种修炼,不是“法”,不是约定俗成的东西,而是让它和一股清泉一般注入我们的心田,多好! 写毛笔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其实又是一个多么沉不下心的人。急躁,用美丽的语言来掩饰就是充满激情。我从来不缺少的正是热情,可我做不好的,是控制自己的心让它安静沉稳地跳动。我可能很快就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字,我还学着写我没有学到的字,我会激动地让老师指正。李老师看了一眼就说“你根本没有在认真写。”。是啊!我根本就没有在认真写,我在练习的不过是在协调好字体的结构,使字体结构趋于优美,而我没有沉下心将每一笔划赋上它应有的力量和笔劲,没有提按的变化。所以写出来的字只是平面上的,没有立体感。我注意到,李老师在写字的时候,手持得稳稳当当,没有一丝犹豫和颤抖,像是将全部的力量运于掌上,落在纸上又似乎轻盈圆润婉转扬长,像是画一幅唯美的画一样。是啊,真正的

,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一、书法的审美标准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 ,榉ㄓ捎谠诖醋鞴讨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浠性吮视昧Υ笮?约八俣瓤炻煌饲嶂于?窒浮?ざ獭?笮〉炔煌翁挠泄媛傻慕惶姹浠故榉ǖ牡慊咛醪私谧唷:鹤值谋驶ざ獭?笮〔坏龋忧苛耸榉ㄖ械慊咛醯

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作品

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作品 欣赏书法艺术作品,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

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一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的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

《书法的艺术欣赏》教案讲解学习

《书法的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二年级上册册第二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浅谈介绍模板法艺术之美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书法艺术之美 令狐文艳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它也有自己艺术美的多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线条美墨色美形体美气韵美意境美 文字本是用来代表语言传达思想的工具,有其特有的实用价值。中国的方块汉字具有多样变化,除了实用价值之外还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表现华夏儿女审美人格心灵世界,它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厚重发展史的沉淀。自殷商以来纷呈,秦汉之古拙,魏晋之风韵,隋唐之法度,宋元之意态,明清之朴趣。书法在晋唐之间称为书势,日本人称中国书法为书道。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它独特的艺术美,无愧为中国美学之灵魂。中国的书法艺术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的线条美 中国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线条就是“点画”,两者是一致的。而在竹木简、纸帛上留下点画墨痕的工具,是毛笔。由动物毛制作,它柔软而富有弹性,有吸墨多和吐墨自由的特色,东汉的蔡邕在《九势》中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正因为毛笔是软的,才能写出抑扬顿挫、变化莫测的线条来。中国书体分为五类,决定书体不同的关键不在造型,而在线条

特点。由于线条自身艺术质的不同,故造成书体美感就有差异。篆书线条因无明显“提”、“按”,都是均粗直曲线条构型,故线条单调,书法美感因素相对较弱。隶书线条因提按分明,波、磔夸张,线条意态生动,故书体美感因素较强。草、楷、行线条因特别追求提、按、顿、挫、转、折,而且讲究墨色变化,所以线条骨丰肉润。意态丰富,入妙通灵,故书体美感趣味无穷。由此可见线条的变化,推动了书体的变化,线条的美感强弱,决定了书体美感的强弱。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语言,书法是抽象线条的王国。书法美其实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段,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的组合。可以说,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线条无不具有一定的质感,有的粗涩凝重,有的细润华滋,但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质感。《书谱》中所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笔阵图》中形容点画如“千里阵云”、“高山坠石”、“万岁枯藤”等,这是审美感受,其实要说明的是线条的质感。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了“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用笔原则。中锋线条有坚实圆润的美感,偏锋线条有浮燥薄削感,藏锋的线条有含蓄感,露锋的线条有生辣感,如竖画,当悬针而写成垂露则无力,当垂露而写成悬针则无韵。”“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是力感中的“力”,是欣赏书法时的一种感受,是观念中的“力”,属于心理学范畴。 书法线条的旋律美,如颜真卿书写的线条,被誉为“屋漏

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的方法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

书法欣赏的意义分析

书法欣赏的意义 书法欣赏的意义,也就是书法欣赏活动的价值问题,这项活动究竟有没有做的必要,书法欣赏到底有些什么作用,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的问题。对此,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从书法学习与书法欣赏的关系、书法欣赏的作用特别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书法欣赏的意义。 据此,我认为,书法欣赏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第一、书法欣赏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还是我们提高书写水平的前提条件。 我们之所以要从书法学习与书法欣赏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书法欣 赏的意义,是因为现在常见的书法教学模式往往把“写”作为书法教育的全部内容,即使提到欣赏的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提而已,从其篇幅的比例不难看到这一点,完全忽视了它与书法学习(写)的内在联系。 要写好字,要学习书法,我的主张是必须先学会欣赏,这是前提条件,不会欣赏,眼睛不会看,如何去指挥手?会看才可能会写,不会看是不可能写好字的。 也就是说,学习书法,炼眼第一,练手第二。

第二、书法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教育形式,是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之所以要从书法欣赏的作用,特别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独特作用这个角度来看书法欣赏的意义,是因为现在常见的书法教学模式很少认识到,或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书法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者)的中华审美能力的现实意义—— 对于国内,作为审美教育的书法欣赏,它是中华民族的审美认同教育,它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教育,是少数族群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认同方式,是中华民族建设的需要,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需要。 对于世界,作为审美教育的书法欣赏,它是传播中华审美、中华价值观念的重要形式。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当今世界除书法而外,还有比书法与思想价值观念联系更紧密的艺术形式吗?没有啦。 所以我们要说书法、书法欣赏在世界的推广,对于发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从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件事情。 这一点主要是从社会层面来看的,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的,反过来,也要求艺术的创造者要有责任意识,艺术不是玩弄技巧的事,也不是纯粹表意抒情的事,艺术家是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家必须明白,艺术的目的是助教化,移风易俗,所以诸如西方现代艺术之流那种表现颓废、病

4尺的书法作品

4尺的书法作品 4尺的书法作品欣赏: 4尺的书法作品1 4尺的书法作品2 4尺的书法作品3 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 书法线条和谐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线的美,在美术中,最为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应网友要求,发些现代名家硬笔书法作品,以作为选贴参考.以下排名不分等级。▂_▂_▂_▂_▂_▂_▂_▂▂_▂_▂▂_▂_▂▂_▂1、 田英章,l950年生于天津,字存青、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田英章系书法世家,自幼3岁时和其兄田蕴章习练书法,主功欧楷,兼学二王及历代名家碑帖。是屈指可数的楷书名家。硬笔楷书偏与秀丽飘逸,虽说他楷书学欧,毛笔在当今也是屈指可数,硬笔笔法感更贴近与《灵飞经》。现在市场上的字帖太多了,字库编排,要知道字库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软件 调整秀气,难有手写之美,也造成了很多人认为他的硬笔楷书太过于“魅化,抗肩过重”等特点。也难免会对他的硬笔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倦之感,但是他的手写体个人觉得依旧很美,灵飞经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也不要让字库误导了田师在硬笔上的成就。之前也有分享过他的老字贴,90年出版的,喜欢的可以点击“硬笔书法技巧”查看历史消息。2、 卢中南,1950年12月出生。祖籍河南济源。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研究馆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评委。

学欧体,擅长楷书,笔法秀美不失丰盈,结体端正,不扬不俗,柔中带刚。主页君手中也有卢中南老师的《欧阳询楷书全集 临本》,不胜美哉。 金书《兰亭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3、 吴玉生,1959年生,江苏人。多年临池不辍。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习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中央电视台硬笔书法讲座主讲人和全国、全军书法赛事评委、编写出版书法教材字帖数十种。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书法辅导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遴选为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 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字形样本字书写人。吴玉生是软笔、硬笔都颇有建树的书家,多年的教学实践,吴玉生总结 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练字方法。 硬笔特点:温润秀劲,中宫紧凑且形态生动。特点非常易与掌握。 4、荆霄鹏 田英章弟子,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砚田书院特聘教授、《语文报·书法版》特约编委、特约高级书写员、《书法报·硬笔 书法》特约创作员、大众书画院学术委员、关公书画院院士、傅山书画院院士。荆霄鹏,字昊之,田英章先生入室弟子,清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

如何鉴赏中国传承书画 中国书画承载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分开来看,绘画往往比书法更受人欢迎,其原因则是,绘画表达的事物更具体,内容更广泛,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色彩的变化更让各个时代的人容易接受。相比绘画而言,书法在表现形式,书写技法,创作内容上略显单调,而且很难真正有人懂得欣赏。 对于刚刚接触字画的人来说,往往欣赏绘画要比欣赏书法更容易,不少朋友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欣赏书法作品?就连小编在最开始编辑书画类文章时,如果介绍一幅书法作品,也是无从下笔。这是一个关于书法美学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对此小编特地采访到了保昌字画商城负责人李经理,希望他可以为大家排忧解难。 李经理说:“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时,从视觉习惯上讲,这幅作品的整体便全部映入眼帘,这时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一层层“扒皮式”欣赏。” 一要看章法。章法布局是一幅作品的框架与核心。这其中,看气韵是否一致,行气是否贯通,还可以看字的大小、轻重、欹正的对比,线条的粗细方圆变化,最主要的是看全篇是否自然和谐。 二看结体。我国汉字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不同的书体,如篆、隶、楷、行、草等。每种书体都有自身的美感。另外,同一种书体,不同的流派,又表现出不同的美感。欧阳询、米芾的笔画大都有向内弯曲的“向心美”,而颜真卿的笔画大都是向外弯曲的“离心美”。作品用字的结体千变万化,美不胜收。 三看点画。一个字的第一笔,一幅作品的第一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字的大小、风格、字距、行距。理想的点画有立体感,有方与圆的变化,“藏”与“露”的对比,有“一波三折”的起伏。反之,缺少变化、僵死的过于平直的线条,没有欣赏价值。 四看入不入流。实际上这是看作品的流派风格和品位格调。看入不入流就是看作品的品位格调与传统的主流靠不靠谱,如果一点“依据”也没有,一味的“龙飞凤舞”,那便是常说的“自由体”了。如果再沾上点儿俗气,那就入不了“流”了。 五是看个性。缺少个性的作品缺少时代感,让人感到陈旧。临一块碑,写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