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 (1)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 (1)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 (1)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借鉴 (1)

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经验及借鉴

孙敬水 张品修

【内容提要】 二战后的德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战争废墟上,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跃成为“经济巨人”。这与它重视科技进步,依靠技术立国,扶持中小企业,保护农业发展;加上行之有效的经济计划,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发达的教育,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善的法律和自律体系等密切相关。其外向型、效益型、集约型经济增长经验被誉为发达国家的典范,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产业政策 经济计划 企业管理

【作者简介】 孙敬水,安徽财贸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国际经济教研室主任。张品修,安徽财贸学院经济系主任,教授。(蚌埠 邮编:233041)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8159万,①是一个国内市场狭小,原材料贫乏,资源不丰的国家。战后初期的德国,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民财富的一半以上毁于战火,基础设施几乎瘫痪,物资奇缺,黑市横行,价格飞涨,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政治影响完全丧失。二战后,德国(西部地区)在战争的废墟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被世人称之为“经济巨人”。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G DP)达到24158亿美元,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人均G DP27510美元,排名世界第六;1997年对外贸易额高达94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81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②德国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即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德国外向型、效益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被誉为发达国家的典范,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一、重视科技进步,依靠技术立国

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发明上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二战前的45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有10名是德国人,科研水平由此可见一斑。二战期间造成大量优秀科技人才外流,德国科技领先的地位丧失了。二战后,东西德经过巨大努力,重新赶上了国际科技先进水平,在一些领域又取得了突出成就。西德在工程学、冶金、生物化学、高能物理、固态研究和重离子研究等领域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学和药物研究、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和机械制造等工业技术方面也处于先进行列。到80年代中期,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就有17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名列世界第三。80年代末期以来,德国的科学研究稳步上升,取得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比如,在磁悬浮列车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瞩目的“大陆深钻计划”取得重大进展;在聚变研究方面居世界前列;199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全由德国的科学家获得,1995年科技论文按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数据统计,名列世界第四。德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稳步上升,这与德国举国上下对科技进步的重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广泛开展密切相关。德国在市场经济中建立了一套自由竞

②《人民日报》,1998年3月8日。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

争的科研体制,科研成果在竞争中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德国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1.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是德国政府的一贯政策。西德用于研究与开发(R&D)的费用从1976年的250亿马克增加到1990年的705亿马克,平均每年增长7.6%,远远高于同期G DP增长率。两德统一后的1993年,R&D经费达到784亿马克,名列世界第三位。R&D经费占G DP 的比例,1975年为

2.2%,1980年为2.4%,1985年为2.7%,1990~1993年为2.8%,仅次于日本而高于其他所有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某些重点科研领域,投资出现倾斜。德国近年来在生态环境研究方面每年投入2亿多马克,远远超过英国和法国居欧洲首位。

2.重点科技攻关。微电子技术是当今高科技中最重要和竞争最激烈的几个领域之一,同时也是德国与美国之间差距较大的领域。德国为了加强微电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投资4亿马克于1993年建立硅研究所。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德国的研究水平已赶上美国和日本,当前的科研差距不在科研方面,而在研究成果商品化方面。为此德国政府在1990年制定了“生物技术2000年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促使科研成果商品化。

3.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科研开发体制。德国的科技研究开发主要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支队伍,政府则为其制定政策,掌握并提供部分经费资助及宏观指导。在德国,企业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更是科研开发的主力军,R&D经费中有87.9%分配给企业的R&D机构。德国确定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科研开发体制有利于把研究力量比较集中地部署在企业和政府均感兴趣、在国际上正展开激烈竞争的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领域,有利于把研究资源比较集中地分配到竞争意识最强、工作效率最高、长期战斗在科研最前线的企业上,并通过服务和支援企业,使大学和国家的科研力量发挥作用。

4.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德国一贯重视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对促进本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两德统一后,德国继续发挥其重视国际科技合作的传统,不仅加强与发达国家科技合作,而且也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正是通过博采众家之长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从而也突出了德国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正是由于不停顿地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不断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才使德国近10年在欧洲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其经济能够持续发展。

二、激励与控制相结合的产业政策

德国的产业政策是在充分保留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试图实现某种程度的国家计划化,是以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对外经济平衡为目标的间接宏观调节手段。德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扶持的产业有所不同。战后初期,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到了五六十年代,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政府扶持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70年代以后支持微电子和生物工程等新产业的开发。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再加上能源耗费过多,市场竞争疲软,因而更多地转向发展信息电子、通信、自动化、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核电技术等新兴产业,政府采取“有远见的塑型”政策,予以大力帮助和支持。政府支持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时期,对重点扶持的产业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政策。

1.充分发挥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作用。德国的土地及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发展并不十分有利,而且农业生产的规模小、成本高,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发展农业,保证原料和粮食的基本自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战后,政府对农业发展采取了以下措施:扩大农场规模,加速土地集中,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运用价格、补贴、税收等政策鼓励农业的发展;加速农业的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教育和农业咨询服务,培养农民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限制垄断,保护竞争,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德国政府认为,竞争能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促进资本和劳动力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能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刺激企业降低成本、革新技术,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同时也认识到,经济本身总是力图通过垄断价格与市场的协定来排斥和消除竞争。因此,德国一直

十分重视反对限制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其具体做法主要有:制定反垄断法;建立权威性的监督垄断机构,禁止卡特尔、控制企业兼并、监督市场权力的滥用;运用经济杠杆,鼓励竞争,为大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条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德国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政策措施有:制定法律提供公平经济条件;提供财政支持;采取多种渠道提高中小企业生产效率,如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企业协作,促进科研和科技革新,加强咨询,促进信息交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使其在就业、投资、创新和盈利等方面发挥了活力,大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变。

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1969年德国政府提出“联邦促进地区发展计划”,1972年制定“改善地区经济结构”的滚动式四年计划,并设立了“地区经济结构计划委员会”,由它确定开发重点、资金规模、使用方向和实施办法。联邦政府除大力发展落后地区交通、通讯、动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外,常用的手段是提供财政资助。其主要形式是:投资补贴、投资拨款、财政补贴、低息贷款。

德国的产业政策是比较成功的,表现在产业结构比较先进,第一、二产业在GNP中的比重趋于下降,第三产业不断扩大,与信息技术有密切关系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正在异军突起。同时,各产业内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产业被改造,新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三、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

德国所有制结构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如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所有制和工会所有制等。因此,德国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方法上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1.企业经营管理经理化。现代企业管理最典型的特征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经理阶层的出现。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基本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经理层(经营层)和实施层。经理层就是由共同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权、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批经理所组成。德国经理阶层的特点是:社会地位高;知识层次高;具有强烈的竞争、开拓、冒险精神,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勇于承担风险,表现出极大的经营魄力。

2.工人参与管理制度化。在德国,雇员参与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产生,而这一制度的完善则是在二战后几十年里逐渐完成的。德国职工参与决定制度有着丰富的内容,归纳起来,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职工利益问题的参与决定;二是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参与决定。参与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在雇员5人以上、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中,成立职工委员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大会,这种大会有助于企业职工委员会与企业雇员之间交换意见。重要的参与决定权包括:监督已经制定的维护职工利益的法律的执行情况和劳资协议执行情况;在社会福利问题上享有同资方同等的参与决定权;有对企业经营的知情权和咨询权。(2) 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企业中,雇员代表可在监事会中占1/3的席位。这种参与形式称为“职工参与决定制”。(3)1000人以上、2000人以下的企业,监事会由雇员代表和股东代表对半组成,然后由一名第三方的中立人士担任主席,这种由劳资双方代表均衡组成监事会的方法称之为“职工共决制”,在煤炭和钢铁行业比较普遍。(4)2000人以上的大公司中,必须设立12~20人的监事会,监事会成员由雇主和雇员各出一半,监事会委任理事会理事(德国监事会类似于英美等国公司的董事会)。这种参与形式称为大公司的“职工参与决策制”。实践证明工人参与企业的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调节生产关系机制。它在塑造新型劳资关系、调动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济生活更加民主化、人道化、改善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方面,发挥了公认的积极作用。

3.管理决策方法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德国公司管理也出现新趋势、新特点: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从战术经营走向战略经营;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90年代以来,德国企业管理的重心已经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的管理,开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实践。管理权力从集中到分散,而按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把管理权分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管理者个人,管理组织机构正向减少层次、同一层次的管理机构之间相互平等、加强横向联系的方向发展。管理从刚转向柔,即运用管理权力和组织系统,由强化指挥、控制和硬性贯彻

管理者意图的做法,转向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重视人际关系,强调思想、精神、各种能力的开发等软件的管理,在气氛和谐中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四、指示性与诱导性的经济计划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并不是那种国家完全不干预的自由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制订和实行滑动式中期(五年)国家经济计划、国家财政计划和年度经济计划是德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计划调节的重要表现。政府在实施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时并不直接插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凭借其财政、税收、信贷等间接手段对企业施加影响。作为经济计划的具体指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指令性,只具有指明方向、提供参考、作为建议的纲领性性质。尽管计划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是在为企业指明经济走向,预测经济发展走势,确立发展目标,表现国家政策主张,为企业提供决策的信号和方向,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各界的认识,避免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与自发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在德国,中期财政计划在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一只“有形的手”。因为中期财政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或规划了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格局。它不仅测算了五年内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量及结构),而且对计划年内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做出了基本预测,如就业率、经济增长率、价格水平、国际经济关系和贸易发展等,同时对私人消费、国家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也都提出分析和预测性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德国政府自1957年开始编制第一个财政五年计划以来,统计资料表明其预测目标与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果比较吻合,在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它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财政五年计划能够在经济政策上对总体经济运行起到调控的作用。在短期的景气政策中根据国家管理的要求,财政计划是给决策者提供有关景气政策力度情况的信息工具,它可以确定出在经济衰退或过热情况下应优先或延缓的支出安排。从长期的稳定的增长政策出发,财政计划又给私人经济提供了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政策的信息,有助于私人经济的正确决策。(2)财政五年计划充分体现了政府在一个时期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并通过从全方位缜密研究、安排的财政计划在各项任务和相应的支出范围内,把当前的预算安排与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较好地协调起来;同时也有助于联邦政府财政计划与州财政计划的协调和谐,防止支出的突发性增长。

(3)财政五年计划,有助于实现计划期内收入与支出的平衡。它首先表现在,各部门为配合政府编制的计划,也分别编制本部门的长远发展规划。这样可以避免不同部门为了相同的任务而争相安排不必要的重复开支,从而提高资金投入使用效益。其次,五年计划可以把当年的投资与将来还需要的费用结合起来考虑,更好地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另外,财政五年计划可以使议会更充分地掌握国家收入、支出情况以及未来资金需求与投向信息,有助于议会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从而保证议会决议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实质上,也就保证了计划本身的可行性。总之,编制财政五年计划是政府宏观干预和市场体制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和共同配置稀有资源的重要举措。

五、完善的法律和自律体系

社会市场经济的秩序观念是以法治为基础的。为了从制度上保障社会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并能使国家在“不得已”情况下对经济进行“适度、节制和规范化”干预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长期以来,德国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立法。战后以来,恢复、颁布和修订了上千项经济法律法规。德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凡是市场经济能自行调节的,都让市场去解决;国家只是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定规则,并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干预。同时,搞好各种服务,提供必要的资助,为个人经营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个人和企业则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行发展。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决策均由个人和企业自行作出,但法律授权国家为保障经济、生态和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的干预,法律在这里规定了政府经济干预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联邦政府所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政策都必须依循法律的规定做出,并受法律的监督。政府在法律范围内行事,并受法律约束的同时,个人和企业行为也由法律规范和约束,这样法律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另外,政府还利用工业联合会、

工商会、雇主联合会、行业工会、保护消费者协会等群众团体和组织,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律性管理,以实现政府与企业相互沟通,保证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的一致,促进“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外贸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四大经济目标的实现。

六、颇具特色与发达的教育,

造就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德国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德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倾向。这种不单纯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重视对教育对象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育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塑造了一批批适用人才。德国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仅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授,重视德文、地理、数学、书法和绘图等教学,而且还十分重视政治、历史、道德、宗教等社会科学理论的教学,并且注重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塑造学生的自立、自强、平等、竞争意识。德国的高等教育具有两个传统的特点:一是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高等学校是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场所;二是强调学术自由,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科研、教学方法和内部组织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

德国的职业教育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实行伴随劳动者一生的职业培训制度。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是预防失业、提高就业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成功的职业教育,对德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产品质量,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的职业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以“双轨制”为特点的初级职业教育,另一个是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在德国,实行6~18岁共12年的义务教育,读完9年,如果不想升入文理中学,将来读大学,一般都步入初级职业教育阶段,接受直到18岁的义务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职业培训、职业进修和转业培训。职业培训是指为某一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使受培训的人获得必要的职业经验。它属于基本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是为了使受培训人员能够保护并扩展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技术发展或为职业晋升开辟道路。它包括了高等教育前的职业性进修,并延伸至职业领域的继续教育。转业培训的目的是传授从事某种新的职业活动所必要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转业培训的宗旨是培养雇员从事另外一种职业活动的能力。它存在于职业性的继续教育之中,但不是原来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继续教育,而是一种新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开始。“不培训,不就业”是德国劳动力市场的格言。任何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方可录用上岗。想改换职业,必须参加转业培训,只有取得转业培训合格证,职业介绍所才会推荐新的工作。一般工人、小职员等普通员工如此,中高级雇员,除了必须具有相应学历证书外,录用后也必须接受上岗前培训,才能上岗正式工作。这种全社会法制化的职业教育,造就了德国员工的高素质,这也是导致德国产品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安徽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刘庆芳]

(上接34页)知识作为一种决定性的要素开始进入生产过程了。

诺斯意识到这一问题,他指出,除了资本存量,知识存量也促进着经济革命。①事实上丹尼尔?贝尔有关知识和信息社会的论述成了经典预言。每一个领域都将受到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冲击。

在所有权领域,知识的大量广泛应用促进了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高层次结合,新型公司中创新小组和利润中心的涌现就是明证。这动摇了传统经理人员的经营权。更为重要的是,知识本身正在取代资本的地位。这更使得经理人员的统治基础受到冲击。因为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对资本的占有和使用,而知识作为一种不断更新、不断创造的动态资源,以及知识者对它的所有却是难以从掌握知识的人脑中分离的。这些人(罗伯特?赖克称之为符号分析人员,丹尼尔?贝尔称作是科学家、技术人员)将因为对知识的所有权而加强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为他们自己获得一份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也许,这将是所有权的一个发展方向。知识所有权在新的高层次上正在得到知识经济的承认,这种承认是历史性的,从而会开辟一个新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刘庆芳]

①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向全党全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要的是发展质量,而不是GDP数字。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更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好”字当头的总要求。经济增长是指产出数量上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重大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复杂得多。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

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要复杂得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转变。更强调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单一点说,就是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进一步指明了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十七大又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这种发展内涵,摈弃了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纳了经济结构优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总第18期 2007年第11期 SerialNo.18 No.11,2007摘要: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自然生态效率相统一模式演进,就是由追求长期经济增长向持久性经济增长方式演进。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增长;技术知识型增长;可持续增长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16-03 收稿日期:2007-09-25 作者简介:张高旗(1960-),男,陕西白水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张高旗,郝坤安 (延安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总量增加的速度加快,并未反映生产成本的大小、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水平低、 成本大、发展的非持续性问题日渐突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增长。2005年10月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一次明确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见,这个任务艰巨而重大,现实而紧迫。 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要素、目的等决定的。目前,我国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代表观点主要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途经、道路和方法、形式的总和,也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经济增长手段的统一”。二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三是“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经济实现长期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来源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线”。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组合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多年来提法很多。有速度型与效益型、速度型与结构性、数量型与质量型、外延型和内涵型、粗 放型与集约型,甚至有人归结为重型增长与轻型增长等。这些提法和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概括和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不同类型,我们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要素投量和要素使用效率不同,可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其特征主要有:经济增长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差;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依靠高投入的增长,经常造成总量失衡等。集约型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重视科技进步作用等。我国经济目前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二是按经济增长中要素的贡献不同,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一般说来,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主要靠劳动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劳动密集型经济。到了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主要靠资本的投入量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为资本密集型经济。到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主要是靠技术、知识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为技术知识型经济。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劳动、资本的投入来促进,是属于劳动密集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分类 16——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到位,关系到“十一五”的开局起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特征。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但当年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7%、30%、27%、25%、50%。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能源资源消耗高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提了这么多年也解决不了?关键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没有能够完全消除。 一、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体制性障碍第一,当前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对许多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只要政府仍然主导资源配置,增长模式是难以转换的。因为政府配置资源,具有很强的规模扩张冲动,会追求速度、规模和政绩形象,从源头上就忽视效益,忽略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投入。现在各级政府在土地、信贷等资源配置中仍然有过大的权力,这些权力通过项目审批、信贷干 预、减免税收、封锁市场等表现出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能顺畅发挥,这是改革还不够彻底的结果。例如,由于银行改革没有到位,各级政府实际上对银行信贷发放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地方的做法是,由领导班子开“办公会议”决定项目,要银行给予支持。有资料显示,银行不良贷款 30%来自政府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30%来自国有 企业,10%来自地方政府,20%来自国家主导产业结 构调整。“十五”时期各级政府又掌握了一项新的重要资源即土地的批租权力,土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2004年在国家五部委联合进行的全国土地督察中,查出的十万多起土地违规行为,其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有些地方急于出“形象”、出“政绩”,大量投入土地、资本等资源来出成绩。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增加产值的目标,大搞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政府最大的政绩工程,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的“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则演变成低水平的让利竞赛,大大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第二,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对官员的考核也应围绕政府职能履行状况进行。而现在实际进行的是以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规模等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标准,更加剧了政府角色的错位。这种政绩标准不但是上级考核下级,同级比如说人代会考核领导干部也是用的这个标准。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要在短短几年任期内突出政绩,独占鳌头,铺摊子、上项目、粗放式扩张显然是最佳的途径选择。而当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微观经济活动上时,必然会导致直接招商引 □邱 燕 【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特征。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主要资源配置、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及财税体制不合理,因此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型政府 理论研究 2007.1 学习与思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一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3.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中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强调,我们今天“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产生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原来讲的发展是比较狭窄的概念,把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发展,进而又把经济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主要是看GDP这个指标。这种传统发展理念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 “十一五”期间之所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作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就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最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讲到亟待解决的八个突出矛盾时,把“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列为第一位,是意味深长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角度考虑,要打破这一战略瓶颈,必须要在增长方式方面找出路。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下一步怎么走?不能按照西方和东方国家老的工业化思路走,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污染比较小、各种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三是我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经济交融到一起,加上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 我们深知现在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排序不高,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新发展模式的角度看,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战略性措施。一是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产业依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重大举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制度支撑:推进体制创新,在开放中获取尽可能大的比较利益。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若干规律性现象的研究,有下列5点认识:(1)科学发明——技术创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来源:人民网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第三,改革财税体制,制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第五,加快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推进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科学管理,降低原料、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耗和能耗。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增长偏快,是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工业内部,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的淘汰。其次,调整投资结构。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02期2010年第28期Serial No.102 No.28,2010一、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所在 (一)中国经济当前最突出的结构矛盾是消费不足、投资偏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消费增长一直慢于GDP 增长,无论是从历史比较来看还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需求结构已经严重失衡。2008年中国消费率降到48.6%,比2000年下降13.7个百分点; 投资率上升到43.5%,比2000年上升8.2个百分点。2007年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8%,比中国2008年数据高出29.4个百分点;全球平均投资率为22%,比中国2008年数据低21.5个百分点。按照2008年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消费率约为48.9%,比2008年上升0.3个百分点;投资率为47.4%, 上升3.9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消费不足、投资偏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因为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只有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首先,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进而引起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其次,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内需不足,为给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寻找出路,企业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的外部风险加剧。最后,投资率过 高,最终消费率过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过低,不但使得投资行为偏离其目标,即投资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因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撑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资源短缺和粗放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瓶颈中国是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虽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这个比率会越来越低。能源也相当贫乏,石油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天然气的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煤炭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4%。并且产量赶不上消耗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矿产资源也是相当缺乏,铁矿石存储量严重不足过于依赖进口,就连有着较大优势的稀土也因为保护不善造成过量出口,存储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政府在对官员的绩效考核上也是以GDP 的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虽然这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中国却成为了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铜、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石油消耗量也位居世界第二。也就是说中国过去的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在效率方面体现出来的是低效率,中国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比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可比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7%, 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高能耗,必将形成高成本,高成本也必将提高产品价格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三)中国产业结构存在三大比重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偏低 收稿日期:2010-05-29 作者简介:王华玲(1969-),女,湖南湘潭人,中级会计师,主管会计,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蔡少优(1964-),男,福建莆田人,副校长,税网特聘专家,国家税务总局师资库名师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国注册税务师,教授,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从事财税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华玲1,蔡少优2 (1.伊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835000;2.福建省税务干部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中国经济当前突出的结构矛盾、经济发展的瓶 颈及产业结构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所在,同时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28-0001-03 1— —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稳定因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 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际国内现实忧患的必要途径 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宋有——黑龙江电大党委书记、教授 (2007年12月1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 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指导、调整和制约着经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壹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壹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壹起来,于发展中促转变,于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壹、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壹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和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定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解释: 一般指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 特点: 质量型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但也具有一些基本特征:(1)经济增长效率高,主要表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高;(2)国际竞争力强,主要表现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 经济增长的质量取决于整个经济中的投入质量、运行质量

和产出质量。投入质量包括投入生产的物质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前者是指生产资料的装备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品质状况,后者是指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能力以及熟练程度。运行质量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水平、微观和宏观管理水平、产业结构关系等方面。产出质量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成本水平以及结构状况。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经济增长连续性,产出质量既受投入质量、运行质量的影响,反过来它又会影响投入质量,改善运行质量,来达到提高产出质量的效果,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 区别: 从经济增长推动的方式区别,数量型增长方式一般都是由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是一种消耗型增长方式;而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是由劳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资源转移、规模经济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是一种效率型增长方式。因此,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由消耗型增长方式向效率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不同角度出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之说。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