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家庭择偶观的变迁

家庭择偶观的变迁

家庭择偶观的变迁
家庭择偶观的变迁

《家庭三代人择偶观变化的调查研究报告》

学院: 行知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复合班)

姓名:王君玲

学号: 14317111

联系方式: 631902

授课教师:程郁华

提交时间:2015 年 6 月 24 日

成绩:

家庭三代人择偶观变化的

调查研究报告

王君玲 14317111

摘要:择偶观是一个家庭意识层面的一个方面,关乎着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一个家庭不同年代的人择偶观念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是变化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息息相关。本家庭三代人的择偶观念事明:家庭成员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 远离了政治, 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 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这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择偶观变化家庭因素

一、前言

1、调查缘由:一个家庭的变化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而家庭成员择偶观的变化发展最能体现时代变革下政治文化因素、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对该观念的影响,故选择以择偶观为主题进行调查。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全部为作者家庭成员,共12人,分为三代,每一代有4人,分别为第一代(祖父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第二代(父辈:爸爸妈妈、姨父姨妈),第三代(同辈:哥哥嫂子、表哥、堂姐)

3、调查问题:主要试图回答“家庭三代人择偶观变化的过程和因素”

4、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结合两种方式调查:

○1访谈

○2问卷调查(有几人因为文化水平原因,由笔者根据访谈结果代笔),问卷详见附录。

二、家庭三代人的择偶观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第一代(祖父辈):择偶方式与标准单一,政治因素占主导

(注:此表格主要根据附录中问卷第8题统计,题目详见第8题,选了记为“1”,不选记“0”)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择偶方式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他们的父母在帮子女选择择偶时主要考虑的是对方的“政治出身”。我的爷爷奶奶在60年代初结婚,政治出身都是“贫下中农”。

而我的外公是“村书记”、党员,虽然家庭条件感觉起来好些,实质上差别也没有多大,但受到众多女孩子的“青睐”。我外婆的出身仍是“贫下中农”,然而外公说这影响不大,他们在50年代中期结婚。在父母双方说媒成功后,会安排子女见一面,“征求”子女的意见,而事实上子女的意见没有多大作用,结果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一方面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么做的,而另一方面,如果自己不同意跟对方结婚,会受到周围邻居的“异样的眼光”,有“辱”家庭名声,最后也难以找到配偶,所以迫于周围压力,也不得不同意。

由于双方只见一面,个人的品格、责任心方面的全靠父母打听,父母主要会找对方能吃苦,劳动积极性强的人。即使婚后发现对方道德方面不好,也没有办法,不太可能提出离婚。而如果是感情方面,那就更不可能,婚前没有相处的过程,不可能知道对方是否爱自己。而如果是婚后的感情,那时的女性会把它归咎

到“命”。

至于地域方面,当时主要靠父母介绍,父母也主要靠他人介绍,地域因素一般不在考虑范围内。而一般嫁娶的不会超出县级市,像我的外公外婆是同一个村的,我的爷爷奶奶在同一个镇。

原因分析:20世纪50到70年代,当时正值建设事业蓬勃展开, 出身好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农民很受女性青睐。而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女性的择偶标准出现了偏差, 政治标准成为唯一的标准。在农村, 男方最好是“贫下中农”, 当时人们都以出身于贫下中农尤其是雇农的身份感到自豪。

(2)第二代(父辈):政治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其他因素地位攀升

(注:此表格主要根据附录中问卷第8题统计,具体详见第8题,选了记为“1”,不选记“0”)

我的父母是80八十年代末结婚的,是由我舅妈娘家人介绍而成家的。因为我外公是“村书记”,即使过了“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由于外公一家人口比较多,劳动力大,所以家里田产收入比较丰富,而且外公在后海滩涂还承包了一个鱼塘,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地位我妈妈的家庭都要比我爸爸的家庭好很多。但是因为我妈妈家中人口多,小时候不可能她的所有姐妹都读书,而且那个时代背景下,外公外婆“重男轻女”,所以我妈妈只上到小学。我妈妈说当时主要看上

我爸爸人好,而且文化水平比她高,我爸爸高中毕业。

我的三姨妈三姨父则是在90年代初自由恋爱结婚,其实当时外公外婆也给姨妈介绍了,但是姨妈不喜欢对方,后来是自己找了一个结婚。开始我的外公外婆还不同意,觉得没有他们“相过”,姨妈嫁过去肯定会吃苦,但后来也是“大势所趋”,就同意了。90年代整个浙江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而在绍兴,我们家又是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快,那时候外公外婆住的农村已不是五六十年代的农村,按现在的话说,已经发展为“城乡结合部”了。也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那时候的女性会考虑经济上占优势的男性,而我的三姨父那时候已经在做染布小生意。

表格中“情感因素”大部分为“0”,不是说他们不重视情感。主要是因为我在问卷中的情感因素中写明是“双方是否相爱”,而他们那个时候还不好意思说“爱来爱去”,或者说两个人还没有那就是“爱”的意思。那个时候两个人说“喜欢”已经足够表达两人之间的情感。

原因分析: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被全面平反后, 女性择偶时把知识分子摆到了较高的位置, 政治因素开始被忽略。而9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逐渐发现个人价值体现方式的多样化, 从较早对知识拥有者的崇拜, 到对社会开拓者的青睐, 体现价值的方式越来越模糊,“金钱至上”的思想开始严重影响着人们。

(3)第三代:择偶影响因素多元化,感情因素占重要地位

(注:此表格主要根据附录中问卷第8题统计,题目详见第8题,选了记为“1”,不选记“0”,表哥、堂姐未婚)

我的哥哥2013年结婚。他虽然不到25岁就结婚,在同龄人中算很早了。但他也是有了一个6年的恋爱期之后才结婚的。我的嫂子是上海人,他们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后来又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自由恋爱结婚,婚后也常年定居上海。节假日他们会到绍兴来看望爸爸妈妈,或者他们会叫我妈去上海他们的家中住一个月。其实刚开始我爸爸妈妈听哥哥说女朋友是上海人的时候,以为他们只是“玩玩”而已,没想到会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哥哥说想结婚了,爸爸妈妈虽然希望哥哥找个自己地方的人,但并没有在哥哥提出结婚的时候因为对方不是绍兴人而说“不喜欢”,更不会以为这而去阻止他们的爱情。

从表格中也能看出来我的哥哥嫂子表哥表姐对配偶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而访谈中他们也提到如果要选一样“最重要”的,那一定是“爱”。

原因分析:进入21 世纪,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近20 年来的改革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 不断地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女性首先考虑的是双方的感情, 除此之外对方的经济收入、物质条件、教育程度、职业声望、容貌长相等实在的因素, 也成为女性择偶时不可回避的重要参考条件, 情感因素得到复归。

三、结语

以上是从我们家庭成员择偶观的变化来影射整个中国社会择偶趋势的发展。纵观我们家庭择偶观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择偶观与时代大环境息息相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择偶观受政治影响严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择偶标准向经济文化发展,而时间进入21世纪,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 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总之, 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附:

关于家庭择偶观变化的调查问卷

1、性别

2、婚前户口所在地(城市/农村)

3、您出生的年代是()

A.1930—1950

B.1950—1970

C.1970—1990

D. 1990—2010

4、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

B.中学

C.大专及以上

D.无

5、您婚前的家庭状况是()

A.贫困

B.温饱

C.小康

D.富裕

6、结婚前您的工作是()

A.无固定工作

B.农民(种田)

C.外出打工

D.有固定工作(企业职工、政府职员等)

7、您的择偶方式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经人介绍或相亲后直接结婚

C. 经人介绍或相亲后恋爱结婚

D.自由恋爱结婚

8、您觉得以下对方哪些因素对您择偶有重大影响(多选)()

A.政治因素(出身、是否党员、政府职员等)

B.对方的受教育程度

C.经济因素

D.地域因素

E.对方的职业

F.身体素质(年龄、身高、长相等)

G.个人品德素质(有责任心,爱心等)

H.情感因素(双方是否相爱)

青年择偶观

为什么青年人择偶观的变化,会成为使人们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转载) 择偶标准是变化发展的,它一方面受政治变革、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50多年历史演进的事实表明:人们的择偶标准从单一化转向了多元化,远离了政治,淡化了政治因素、家庭背景等非个人因素,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了复归。多元化的择偶观既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又带有鲜活的现代色彩,有利于健康择偶观的建立。总之,择偶标准的变迁透视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方面、非常可观地反映出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的变化发展历程。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而是更多地受家庭制度、社会价值和风俗习惯的制约。由此可见,择偶标准和择偶观念势必会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使之带有一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描述新中国成立至今不同阶段择偶标准和择偶模式的变化,透过这些现象来分析整个社会变迁与人们择偶模式间的内在关联,并探讨影响人们择偶标准变化的动因。 一、择偶标准包含众多变量因素 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学者对择偶标准的研究,涉及了广泛的变量。如乔题认为主要的标准有:性别、教育和智力、健康与相貌、经济状况、气质、年龄、持家能力、宗教等。巴斯概括了有关研究,发现择偶变量涉及身体特征、年龄、宗教、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个性、以及社会态度等等。[1] 费舍则提出这些标准:他(她)爱你、你爱他(她)、性格、教育、健康、相貌、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李银河发现最受重视的标准有:年龄、身高、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经历、容貌、健康。[2]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时代的心理、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关。而这些,从以下两种主要择偶理论中得到具体反映。 (一)实证研究理论 从西方的一些经典文献中来看,用于实证研究的择偶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3种,即:“同类

六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学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过程: 一、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

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a) 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b)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二)、不要贬低孩子。 (三)、不要滥贴“标签”。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 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

中国当代家庭功能的变迁

精品文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任何家庭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受社会的制度规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环境和制度发生改变,20 世纪末期中国的家庭功能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家庭生育功能减弱,性与情感满足的功能加强;家庭生产功能有复归的趋势;家庭的经济功能减弱,家庭的抚育功能也越来越弱。 今天我们就家庭的功能中的生育功能,性与情感功能的改变进行简略的分析和总结。 家庭是人类生育和繁衍的基本场所,生育仍然是中国现有家庭的最基本的功能!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的生育功能正在逐渐的减弱。 1.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政府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中国家庭的生育子女数量普遍减少,生育率降低!我们来一组数据,199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2065万人,与1900相比减少了328万人,到1999年,出生人口为1909万人,与1995年相比减少了15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们人口的总出生率从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降低了4个百分点,接近4亿人。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的看到,计划生育的实施对家庭生育功能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2.避孕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家庭单纯的性行为与生育活动产生了分离,也使的性与情感功能增强。据统计,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以婚龄人口的避孕使用率在1990年就已经达到了89%的水平,而且除了1994年以外为93%以外,一直维持在90%左右的水平,基本上达到了避孕使用率的最高水平。可以说,避孕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生育功能。 3.人们观念的变化。与西方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流行趋势相似,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自愿不育的夫妻组成丁克家庭意为“双收入,无子女”家庭。据上海人口情报中心的一份资料显示:1979-1989年上海市区的丁克家庭约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2%--3%,人数估计超过5万人。到1999年底,广州市结了婚而不生育的人由3万人增加到10万人。丁克家庭所表明的是一种不育文化与传统的家庭生育职能相背离。 4.中国转型期带来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压力也使得人们的生育观发生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多子女收到计划生育的制约,要罚款,很多家庭不能负担这笔钱,同时,多子女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现如今中国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如此重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选择晚生和少生,甚至不生。 5.社会福利的提高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开展和制度的改变,也使得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观念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把生育防老看的很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家庭的生育功能。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当下家庭功能中生育功能功能减弱,性与情感满足功能加强原因的一些分析。 .

女性择偶标准问卷

女性择偶标准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你愿意花时间来做这样一份调查表,此份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择偶标准,用来了解大家所认可的男性应具有的特质。此份调查为匿名调查,希望你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填写,感谢你的配合! ★基本资料登记 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选项上改变字体的颜色,如是理科,则将理科变为“理科”※你的学科类别 □文科□理科 ※你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 ※你成长的地方 □农村□城镇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 □困难□一般□富裕 ※你婚后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做一个家庭主妇□有自己的工作即可□成为事业上的强人 ★答题规则: 重要程度分为1 2 3 4 5 五个等级,1为无关紧要,5为非常重要,请在你认为符合你的观点的等级上,更改其颜色,如为1,则改为“1”(可用格式刷完成,最好用同样的颜色,再次谢谢你的配合!) 第一部分:个人的基本情况 1.外貌(身材+相貌)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年龄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健康状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学历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职业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工作地点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月收入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幽默风趣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是否有兴趣爱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人缘是否好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二部分:性格及人品 1.是否善良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体贴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自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诚实可靠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有责任心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有内涵 重要程度 1 2 3 4 5 7.是否孝顺 重要程度 1 2 3 4 5 8.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重要程度 1 2 3 4 5 9.做事是否认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10.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要程度 1 2 3 4 5 第三部分:生活习惯 1.是否抽烟 重要程度 1 2 3 4 5 2.是否喝酒 重要程度 1 2 3 4 5 3.是否经常玩网络游戏 重要程度 1 2 3 4 5 4.是否帮忙做家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5.是否懂得享受生活 重要程度 1 2 3 4 5 6.是否讲究个人形象 重要程度 1 2 3 4 5

感受建国以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感受建国以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对此,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宇行员出舱,而且顺利返回;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体育健儿更是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辉煌的30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历史性的变革,划时代的飞跃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实现和伟大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之所以是必经之路,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改革开放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每次抉择必须通过大会商议决定。第二,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在实行三年必须要通过实验基地的实验,好的话就在全国大力推广,不好就停止,放弃。也就相当于小平同

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

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 摘要: 近代中国有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国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社会在家庭婚姻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可以说是各类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家庭婚姻生活是社会生活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婚姻的变化可以深刻的折射出社会在经济,文化,价值观和政治方面的变化。在近代,中国的家庭的生活由集体化走向私人化,由大家族走向小家庭。因为独生子女问题而造成的核心家庭的合并与减少已经社会养老问题。因为城市化和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家庭搬迁和人口移动问题。因为夫妻离婚率的升高而形成的家庭重组问题。家庭收入变化带来的家庭物资生活的改变,已及未婚同居,同性婚姻,丁克一族,未婚生育等现象的产生。关键词:家庭合并与重组家庭多次元化丁克一族择偶标准两性权力的变化亲缘单一化家庭复杂化 正文: 什么是家庭(family),学者有多种解释。日本社会学者森冈清美认为:“家庭是以夫妇,亲子,兄弟姐妹等少数近亲的主要成员,因成员互相的深厚感情而结合的谋求福利的首属群体。这样解释较为具有代表性,丛亲缘方面解释了何为家庭。同时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的包含相应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的职能也包括:生育,生产,抚养等职能。可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变化和扩展。这张扩展和变化是横向和纵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 中国的历史悠久,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深远。在家庭伦理上面也是遵循着:“百善孝为先”的准则;恪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时也是“孝父母,重生产”这些也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职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宗法制”来约束血缘姻亲家庭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维系这大家族的权威。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过分强调宗族、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又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这中在“宗法制”可以说是封建统治时期的重要社会基础。在“宗法

如何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第一节《如何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又到了每周一次的家庭教育分享,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做成长型父母, 跟孩子一起不断进步!今天周周老师分享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由上海教育协会基础协会专家、心理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心理咨询师、督导组组长陈默老师分享。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分享。 育儿就像种一棵树,观念就是种子,种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子。如果观念不正确,再好 的技术和方法都是白搭。 问题1:现在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越来越关注,投入了大把的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孩 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默老师:这就是他们家的教育观念错了,观念这个东西就像树一样,你种什么种子,就会结什么果子。家庭教育,有太多技术性的处理,各种技巧、方法家长们也非常乐意去探讨。 但家庭教育观正确,这才是最重要的。观念正确就如同一艘船启航,这艘船的方向是在哪里,方向错了自然也就到不了彼岸,即使你用了很大的力气去划这艘船。所以家庭教育观念正确,才会达成家庭教育目标。所有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得好。那如何才能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呢?那么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这一生 都过得好,这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你把孩子培养出来,哪些能够说明这个孩子过得好? ①身体健康:孩子的身体条件,他不能浑身都是慢性病。孩子身体好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一 个关键任务。养育,养在先,你会养好孩子,也是达成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 ②心理健康:孩子心理要健康,这个标准范围很广,低标准、中标准、高标准各有不同。那 就来说一个最低的标准——你培育出来的孩子,是否能够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下去。 比如说,一个小孩在幼儿园,其他小孩也都在这个幼儿园待着,这个妈妈一个星期以后就说 这个幼儿园不适合我家孩子。再比如说这个孩子上了小学,没两个月又说这个小学不适合我 家孩子,那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可以待呢?如果在环境里不能够定下来,却总是在一个环境里退出来,那可以说这个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这一生是不会过得好。 ③收入水平:这个孩子将来要有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社会收入。你把一个孩子培养出来, 他将来过的很穷很穷,你却说他过的比别人好,这个没人会相信的。换一种说法,没有人是不需要金钱的,金钱自然是越多约好的。但问题是,越多越好,什么标准才是可以让你安心 的呢?一个人过得好,要安神、安心,标准又是什么——社会平均水平达到了,你又做了你 喜欢的事情,那这个就可以让你安心。 分享一个案例:前段时间一个女孩与她的妈妈来找我,因为他们之间冲突很大,这个女孩在香港读大学研究生毕业回到家,应聘了小学老师。她妈妈就和她吵架,为什么呢?妈妈说, 我培养你这么不容易,你回来应聘个小学老师,小学老师能多少钱啊?这个女孩就答,我很小时候就想做一名小学老师,今天我可以实现我这个理想,你为什么要来反对我? 于是我问这位妈妈:你邻居有个女儿,在外企上班,白领,工资是你女儿三倍,你认不认为 她妈妈教育孩子比你成功?这位母亲愣住了。这就涉及到教育观念的问题,我相信小学老师就是社会平均收入,而你女儿也达成了小时候的梦想。你的孩子达到了社会平均水平,又做

口译翻译练习: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The Changes of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Chinese Families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推进下,近年来,中国城乡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婚姻制度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Under the promotion of both the introduction of Birth Control Policies in mid-1970s, an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the household functions and the marriage system in Chinese society have been undergoing dramatic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多样化的小家庭模式所取代; Traditional extended famili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placed by various small household patterns, especially

nuclear families. 与此相一致的是,以父辈为权威的大家庭越来越多地让位于以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度 Correspondingly, big families with the elder as authorities are giving place to smalle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especially the only children, as the centers.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家庭制度的演变,使得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愈加凸现; The changes of family patterns,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the country, make the provision of the elder a severe problem. 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经受着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结婚率、生育率下滑,和离婚率上升,使得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在下降。

女生择偶标准

我妈的标准是:离我家近点,以后好可以经常回娘家,175CM以上,长得干净点。 我爸爸要求:家庭条件和我们家差不多,因为他说太富了,嫁过去以后会被看不起,会受欺负。 爸妈说的有理,毕竟是爸妈。 我心中的他呢。。。 先说外表,太帅的不要,我配不上,也看不住,自己男朋友老被别人惦记的感觉不怎么滴、再说我有自知之明。我不以貌取人,但要我和一个看起来不顺眼的人过一辈子,我还是不会干的。所以长得不在好坏,看起来是个干干净净,挺顺眼的就不错了。 所谓顺眼,很难说,主要是感觉,有的人看起来感觉就是坏人,不好不好。。 所谓的顺眼可以抽但要少抽,因为吸烟有害健康,我不想他死的比我早,他死了,我和谁坐着摇椅慢慢摇去啊。会喝酒,并且能喝酒,白的啤的都行。两杯下肚就找不到北了的男生好像有点怂。 我不是公主,不是灰姑娘,也不希望他是什么白马王子。希望他更像是一个骑士,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到放到人堆里根本就不会有人留意,他有最平凡的喜怒哀乐。他必须很孝顺,懂得感恩! 希望以后我的男人,要看起来就是一大老爷们,和他在一块时特有安全感,天塌下来也不会害怕。有血性,办事有魄力,不会遇事儿就变成老娘们,蔫蔫乎乎的我不喜欢。我这人比较没主见,希望他是那种比较果断的人,有时候还可以帮我拿主意。 不喜欢沉迷于游戏的男生,任何游戏!可以玩游戏,但是决不能把它当“事业”,他应该把游戏看得很透,任何游戏都只是娱乐,决不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 应该有责任感,上进心,不用在学校功课门门优,挂科也无所谓,毕竟成绩真的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大道理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希望他对政治,军事,时事,历史都了解点,至少得比我懂得多,我喜欢好像什么都懂的男生,可以我随时觉得,哇~你懂得好多。男生的视野应该广点儿,别没事看些个娱乐消息,娱乐圈里的谁跟谁传绯闻了,关你屁事!最讨厌八卦的男生。 最好他比还我能说,歪理一堆一堆的,可以听的我一怔一怔的,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好有些坏坏的,因为我自认为我自己有点小坏,那样就显不出来我坏了。 他上网不会常聊qq,会看些新闻,会经常去逛某个网站,会去读一些帖子,但是不会人云亦云,他有自己观点。呵呵,他会心疼的叫我丫头,坏笑的叫我媳妇儿、 他可以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但是可以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男生认真的时候是很有魅力的。他不会很势力,也不会很傲慢,不会自视清高,也不会存有什么偏见,他不会轻易说别人的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理解别人,不会轻易去评论别人。 他有思想,想过自己的未来,甚至有很好的规划,他可以迷茫,但是他必须明白迷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必须行动起来! 。 他可以色,因为听说男生没几个不色的,男人本“色”嘛,可以理解。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姿色也一般,你可以去看别的女生,甚至我会和你一起讨论哪个女生比较美,哪个身材比较好。但是最好不要拿她们和我比较,我知道自己比不过她们,我也不会拿你和什么校草什么的比。所以希望你记住,你选择的是我,并且是世界唯一的我。 还有,他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不会想着某天会被星探发现然后成为明星,也不会期待着中头彩赢亿万大奖,不会想着自己突然成为暴发户,他不会天真的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样荒诞的事情,他明白所有的得到都先要付出的,希望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以后我们的生活也是很平凡,不会有什么大风大浪,我喜欢平静平凡安稳的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 的变迁 班级:13房建8 姓名:** 学号:*******

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生活的变迁 *******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民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生于九十年代的我,无法想象父辈们所经历过的日子,却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十年前,徐州大街上的人群衣着还都是单色的粗布衣裳,人们还吃着不可选择的供应粮,可如今全变了。以前坑洼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奔驰”“本田”替代了那些破旧的自行车,吸尘器吸走了扫帚,绿色食品割舍了人们对大鱼大肉的眷恋,时代在进步,我的家乡也在进步。 那当初狭窄的街道如今已改建成宽阔繁华的步行街。逛街逛累了,街中心还有长长的休闲椅让我们歇歇脚;以往过年过节时才能见到的热闹景象,现在已不稀奇了。大街上、农贸市场、超市里,到处都是购物、玩耍的人,好象每天都是过节一样! 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 子……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孩子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再有寒冷之忧。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很多居住在小区几十年的老人,谈起社区的变化,真象是纯水一泻。一位老党员说:现在的生活真是三十年前无法相比,以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要票证,我还保持着以前的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煤球卡等等,看看现在的市场,看看现在人们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中国古代妇女贞洁观变迁

浅析中国古代妇女贞节观的变迁 摘要:自先秦至明清,贞节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在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的过程中,朴素的贞操观念产生了,春秋中后期以降,随着儒家礼教的产生,朴素的贞操观念开始具备“从一而终和童贞”等原则,而逐步演变为封建的贞节观自秦汉至两宋,经过各代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的努力,贞节观的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未对世俗产生多大的威慑力;明清两代,贞节观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而且成为世俗社会女性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贞节观,从一而终,列女; 1贞节观念的内涵及起源 人类形成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人无贵贱等级之差,两性关系完全是出于生理需要,是一种纯自然的不固定的性交,即杂婚。当人类度过自己的童年时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群落分裂成若干个血缘小集团。在男女的交配关系中,也就逐渐排除了原来的杂乱性交关系,而产生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形态,即“血缘家庭”。这个时代,距今大约二、三十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概相当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当时,在血缘集团内部,除了不同辈份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不能婚配以外,同辈之间的男女都可以互为夫妻。这就是血缘群婚或集团内婚制。当时的兄妹、姐弟结婚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一夫一妻观念去理解,它们是以一种集群形式构成的。具体地说,这种同辈血缘婚的典型形式是:一群兄弟与他们的一群姐妹之间,彼此都互为夫妻,也就是互相共夫共妻。丈夫都过着多妻的生活,妻子也过着多夫的生活。子女则为集群所共有。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智慧的增长,物种选择和优生的原则在婚姻关系上发生了作用,促使它向着高一级形式发展,即由集团内婚发展到集团外婚,即族外婚。虽然,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群婚的形态,但限制越来越多:不仅禁止同胞(即母方的)兄弟和姊妹之间的性关系,而且进一步禁止旁系的兄弟和姊妹结婚。这就是说,氏族内一切血缘亲属间的婚姻都逐步地被禁止了,本氏族的男女都只能到其他氏族去求得妻子或丈夫。这就导致了“对偶婚”的出现。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女子,而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男子凭借着自己经济上的地位,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子女继承权力和财产,就必然要求对偶婚制变

家庭教育观念——父母课堂

家庭教育观念——父母课堂

————————————————————————————————作者:————————————————————————————————日期:

教育方式 每天只问孩子四句话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增加她的自信心;?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关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要真正做一个好家长并不难,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注意下面几句话:?1,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建立平等的关系。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5,调正亲子关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6,要注意孩子的人格精神。? 如果真正理解了以上的六句话,教育好孩子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 家长应知道的心理学规律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 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择偶标准调查问卷(中文版)

关于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 1.你的性别是:A. 女 B. 男 2.你是文科还是理科:A.文科 B.理科 3.是否独子: A:是B:否 二、.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外在条件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对对方的外貌要求是? A.好看 B.一般,但五官端正 C.普通 D.无所谓 2.你更想要对方的身高要求是? 男:A.1.80以上 B.1.75—1.80 C.1.70—1.75 D.1.70以下 女:A.1.70以上 B.1.65—1.70 C.1.60—1.65 D.1.60以下 3.你对对方的体型要求是? A.骨感 B.正常 C.微胖 D.无所谓 4.你对对方的年龄要求是? A.与自己一样大 B.比自己小1至3岁 C.比自己小3岁以上 D.比自己大1至3岁 E.比自己大3岁以上 F.无所谓 三、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性格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理想伴侣的性格特征是? A.活泼外向 B.安静沉稳 C.木讷寡言 D.直爽泼辣 E.幽默风趣 2.如果你是男生,你希望对方是? A.全职太太 B.事业型白领 C.有工作但主要照顾家庭 3.如果你是女生,你希望对方是? A.事业放在第一 B.家庭放在第一 C.两者兼顾 四、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人品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选择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据是 A.相貌 B.性格 C.人品 D.成绩 E.能力 F.家庭 G.志趣相投 H.其他 2. 你希望对方的人际状况是? A.人缘广,社交能力强B.有固定的人际交往圈,交际能力一般 C.朋友较少,人际交往能力勉强D.无所谓 3. 在感情经历方面,你希望对方是: A.感情经历丰富,谈过多次恋爱 B. 感情经历一般,有过1至2次恋爱 C.感情经历缺乏,没有谈过恋爱 D. 无所谓 4.你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A.反对 B.理解,但不支持 C.赞成, 五、以下三题为关于你理想的对象的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请在你选择的选项上画“√”。 1.你希望你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A.过好眼前的生活 B.顾家型,精打细算 C.有计划的消费,有时候会花钱大手大脚 2.你希望你的对象做家务活吗?

当代人婚姻观的现状,变迁原因研究报告)

当代人婚姻观的现状、变迁及其发生变迁的原因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维系家庭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卷入了全球整体中,这使得中国社会生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人的婚姻呈现出从保守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审视中国人婚姻的变化,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探究婚姻变化的原因,这是当前的热点课题。 正文: 婚姻是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而言,都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恋爱之间最好的誓言。然而,现实中又能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离婚和结婚的故事在我们周围不断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那么现在中国人对婚姻的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近期对中国人的婚姻观念进行了全面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面向的对象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一代,共收集到2000个有效样本。 一、对待结婚的态度 对于老一辈的人,不结婚会被人看作“另类人”,而对于很多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则更容易成为“另类人”。在对待是否要结婚的问题上,19岁以下的被访者中,只有24%的人认为“绝对要结婚”,而在2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都在三分之一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但25~29岁的人对结婚的态度较20-24岁的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示“绝对要结婚”

的比例明显要高出许多。一方面,20-24岁的年轻人由于对很多事物看法尚不够成熟,自己也未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他们对婚姻持这种态度也不足为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在变得不断激烈,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是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源于对这些压力的恐惧,他们也可能选择“宁可不结婚,也不愿遭罪”。 二、寻找结婚对象的重视因素 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性格是双方都看重的因素,性格也是双方达成婚姻的最重要因素。除了性格之外,很多女性往往还看重男方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而男性则还看重女方的外表特征。尽管现在已经不再是男权主义时代,很多女性在社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不乏很多成功女性,但这也是少数现象。因此,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她们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婚姻对象,或者是找一个有能力的“潜力股”。 三、对待离婚的态度

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精心整理为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需要用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引领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改变不良的家庭育人环境。 为此,整理以下十大理念。 ——顾晓鸣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亲密的接触着,信息与潮流刺激的事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 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 让父母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带他们毕竟是一种带 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是上上策, 而我们的多数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无暇学习,难怪与我们的

孩子会称自己的父母是“外星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另 外孩子们的创造性,想象力,行动力,新的思维方式及一些 人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也就是做父 母的要放下架子善于与孩子共同成长。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3、 %, %, 15 提高到一般水平,则后进生就会相应减少五倍左右;如果我们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则优等生增加三倍左右。 4、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 孩子与我们大人之间有年龄、有收入、经历、身高、体重、学历的差距,有性别之分,唯独没有人格的差距。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家

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做的好的时候有人赞美,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做的不好的时候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一样家长希望在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有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一样。只有做到平等才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心理、平等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可能有效地达到子女与父母双 5、 。6 代父母必须研究的课题。仅靠本能的爱,朴素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不对的,不够的。必须重视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并不断付诸实践。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7、现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长自身素质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的两大趋势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的两大趋势 沈崇麟 父系夫权制家庭是单系偏向(丈夫)的家庭,家庭的建立、延续、家庭事务和亲属往来都以男性家庭成员为轴心。根据笔者以往和最近的调查发现,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单系偏向的家庭制度正在逐渐被双系并重的新型家庭制度所替代。本文将用笔者最近一次调查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本次调查的三个初级抽样单位是北京市、河北省易县和江苏省太仓市,三个调查地的选择是非随机的。在三个调查地中,北京市的样本是所谓城八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年龄在60岁以下的城市已婚人口,而河北易县和江苏太仓,则是60岁以下的已婚农村人口。北京、易县和太仓三地样本容量分别为800(人/户)、400(人/户)和400(人/户)。 本次研究发现了当代中国家庭变迁的两大趋势。 婚后居处变迁:从夫居转向从愿居 所谓婚后居处是指婚姻当事人在成婚之初的居住形式。在夫方父系的家庭制度下,只要条件具备,一般来说都从夫居,即在结婚之初,夫妻一般都随男方的父母居住,尽管有时也会有从妻居(招女婿),但这通常被看做是例外。这种情况在当今的中国城乡社会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调查数据显示,在三个调查地,无论是希望的婚后居处还是实际的婚后居处,住男家已不是婚姻当事人对婚后居处的唯一选择。调查对象在婚后希望居处的选择中,选择住男家、住女家、自立门户的百分比分别为46.98%、5.66%、46.73%;在婚后实际居处上,选择住男家、住女家、自立门户的百分比分别为59.34%、8.8%、30.72%。由此可看出,无论希望的婚后居处还是实际的婚后居处,选择独立门户的婚姻当事人的比例都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无论是希望的居处还是实际居处,住女家也都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其中比例最高的太仓,希望的居处和实际居处的住女家百分比,分别为13.1%和14.39%。总的来说,在各调查地,婚姻当事人在婚后居处的选择上,呈自立门户、住男家和住女家三花齐放的态势。 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调查对象中,希望的婚后居处中自立门户的比例明显高于实际居处,而希望居处中的从夫居和从妻居,则低于实际居处。这反映了希望和现实之间的差别。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是住房条件,即婚姻当事人希望自立门户(主要指城市),但是没有住房,其次是双方父母的意愿。尽管如此,调查数据至少表明,当今的中国社会,婚后的实际居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婚姻当事人的一种主动选择。 在三个调查地,地区间和城乡间在婚后居处选择模式上存在着差异,之所以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传统的“从夫居”影响,但主要取决于婚姻当事人的意愿、当事人本人和双方家庭的实际情况(婚姻当事人和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双方父母的身体情况等)和当地的婚俗或亚文化。地区间和城乡间虽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新房主要由男方准备,即使婚后选择独立门户,新房大多亦由男方准备,在这里,男方是指未来的丈夫和他的家庭。正因为如此,

中国家庭变迁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中国家庭变迁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启示 伴随着较为激烈的社会转型,我国的家庭及其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家 庭的功能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迫切要求我国发展家庭社会工作来满足家庭的 需求。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外来词,不同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界定。简而言之,家庭 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 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家庭社会工作旨在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地 实现家庭功能及维持家庭的良性运转。“家庭社会工作从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类 家庭服务中发展演化而来,是应解决工业化时代日渐增多的家庭生活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家庭社会工作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对家庭问题的积极回应。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加速,对传统家庭制度和固有的家庭生活模式形成了剧烈地冲击,对家庭社会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社会变迁引发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家庭问题开始大量出现。社会工作一直把陷入困境的家庭作为服务领域之一,家庭社会工作者采用专业方法介入家庭问题的解决。而中国当前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社会工作尚处于萌芽阶段,专业与非专业混杂交织。要解决中国当前的家庭问题,家庭社会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一、社会转型导致家庭变迁 在现代社会变革浪潮的震撼下,传统家庭制度经历着重大的洗礼,家庭的结构、功能和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迁。 一方面,中国经历的是人口与家庭的双重变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剧烈的人口迁移、不断提升的城市化水平,无不冲击着中国的家庭。从总体上看,中 国家庭结构不断趋于简化,已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扩展家庭和单人家庭补充的格局。另 一方面,中国家庭变迁内嵌于社会转型之中。社会变迁重塑了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夫妻 之间的权利格局不断变化,代际之间对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递趋于减弱,家庭中抚育后代、赡养老人以及家务劳作等职能逐渐需要社会来共同承担。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特点 1. 空巢家庭增多 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呈明显上升趋势,老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而进城务工等青年 劳动力转移现象往往形成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居住的家庭格局。显然,平均预期寿命 的延长和城市化的发展会使得空巢家庭增多。 2. 家庭重组现象越来越普遍 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离婚程序的简化、现实与人们对婚姻期望之间的差距等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