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615279311.html,

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宏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方法 5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占

82.0%,病理分期多呈现为Ⅰ、Ⅱ期,占74.0%,存在肾小管间质病变现象,多数为轻度,沉积以IgG为主;不同治疗方法间肾脏存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效果较差,故而需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预后

DOI:10.14163/https://www.sodocs.net/doc/b615279311.html,ki.11-5547/r.2015.04.040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最为常见,同时该病亦可引发成人原发

性肾病综合征[1]。临床经研究后发现该病可自发缓解,但是有较高的复发率。为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预后相关指标,现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病例资料较为完整。对肾组织行活检后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排除乙肝、肿瘤、药物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并排除年龄在16岁以下及精神系统疾病患者。西医诊断标准:血清白蛋白在30 g/L以下,尿蛋白定量在3.5 g/24 h以上,患者伴随有水肿与高脂血等症状;高血压为舒张压在90 mm Hg (1 mm Hg=0.133 kPa)以上或者收缩压在140 mm Hg以上。

1. 2 膜性肾病病理临床分期主要有四级:Ⅰ级: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上皮下区沉积有较多散在的免疫复合物型电子致密物;Ⅱ级:基底膜向上皮下存在沉积物,出现增生现象,并将沉积物包绕其中,若基于三维角度观察会发现增生物将沉积物各个面包裹,而观察其横截面却发现为“钉突”结构;Ⅲ级:基底膜增生物质将沉积颗粒尽数包裹,基底膜有较明显的增厚现象,且为不规则弥漫型,银染色后发现基底膜表现为链环状与网状,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GBM)内部可见沉着有大量电子致密物,且结构为双层梯状;Ⅳ级:沉积颗粒消失,且在出现不规则增厚的基底膜上有透明区域,也为不规则状。光镜下GBM肥厚十分明显,不见钉

突结构,毛细血管腔处于闭塞状态。若临床完全缓解,则沉积物可能会留下透明区域在GBM 上,亦可使得GBM恢复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