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几点思考

黄丽惠

(闽江学院思政部,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文章分析了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思考。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当前人民政协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以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民主监督职能的创新和参政议政的成果化作为人民政协作用发挥的三大推动器,进一步加大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力度,以及继续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人民政协;独特作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081-04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这一性质决定了政协不是权力部门,不是决策机关,决定了政协具有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一、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表现

三大地位。1、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民政协作为联系广泛的政治机构,作为沟通各界的桥梁纽带,通过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活动,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宽阔平台和重要载体。2、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政协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政治责任心较重,知识层次较高,参政议政能力较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3、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是大联合大团结的载体,通过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凝聚起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下,增进大团结、实现大联合,取得大发展。

四大优势。1、统战优势。人民政协以各界别作为组织形式,形成包括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广泛团结的格局,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广泛和雄厚的社会基础。2、人才优势。政协委员由各方面的代表人士组成,他们活跃在基层,一方面,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等多种方式向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促进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过程中,更多更好地了解党委、政府工作意图,积极向各界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把上级意图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既畅通了民主渠道,又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3、政治优势。人民政协发挥其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让不同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在一起参政议政,形成合力,在民主的气氛中增强团结,在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4、智力优势。人民政协是智囊团和人才库,蕴藏着大批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和社会管理人才以及各界各行业的代表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执政资源。

四大作用。1、政治协商作用。人民政协的组织运作构成了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能够充分反映所联系界别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决策机构在全面理解和协调各方立场、利益基础上形成科学决策,是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2、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通过政协例会、提案、建议案、调查视察、社情民意、座谈讨论,行风评议、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构成的民主监督具有代表性、党派性,广泛性,高层次等特点,是国家整个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建言立论作用。建言立论是政协发挥优势,参与国事的重要途径,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中展示了政协工作的

成果和社会影响力。4、团结联合作用。人民政协联系面广,包容性强,代表性广,实行“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真正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

三大作为。1、在营造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氛围中有作为。人民政协通过发挥其联系广泛、兼容并蓄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营造舆论氛围,把全体人民和各界人士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来。2、在丰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条件中有作为。人民政协把政协工作与科学发展这一全局性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宏观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和难事的对策思考,提出有见地、有分量意见和建议,及时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还通过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旅外华侨及海外有成就、有声望、有实力的团体和友人的联系与沟通,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3、坚持为民宗旨,在夯实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基础中有作为。一是发挥上通下达、联系广泛的优势,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新型互信关系的建立。三是发挥团结协调作用,帮助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促进不同利益群体走向和谐共处。

二、人民政协发挥其独特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级政协组织在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下,基本上都做到:注重协商议政的全局性,提升协商运作实效;注重民主监督的社会性,切实提高监督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专题调研的建设性;关注社情民意,打造社情民意品牌;发挥党派界别作用,营造民主团结氛围;关注民生民情,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和加强机关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仍有差距

总体上看,对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具体探索还比较少,至今尚未成功破题。制度上,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内涵和具体要求,当前还没有明确答案。各级政协对政治协商规定的执行差距还十分明显,普遍存在协商程序不具体、协商规则不配套、协商内容随意性、临时突击性协商、协商的滞后性等问题。此外,调查研究未作为协商的前置条件,致使协商质量不高。

(二)民主监督意识有待加强,质量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整体功能有待充分发挥民主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也是人民政协的三项主要职能之一,但一直也是政协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1、民主监督的意识不强。或对其性质与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认为民主监督作用不大,或怕监督“得罪人、惹麻烦”,或是期望值太高。2、对现有监督手段运用不够。有的调研或视察不够深人和充分,使得调查报告和提案所提建议的操作性不强,难以提出言之有理的批评意见和建议。3、缺乏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直接妨碍了监督工作的“到位”,影响了监督的实效性。4、民主监督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与政府部门经常性的沟通不够,轻视过程性监督和对中、基层单位的监督。

(三)界别的包容性、社会性、界别声音和委员界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包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和各行各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界别设置包容性不强,未能覆盖社会各阶层。比如,在政协的界别组成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青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其他人数较多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人物。2、界别社会性不够。除中共、民主党派和一些人民团体外,其他各界别都过于松散。他们既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规范统一的工作制度,地方政协建立的界别召集人制度、界别活动小组等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3、界别声音不强,政协还没有成为各界别愿望表达和利益诉求的主渠道。在政协参政议政的各种渠道中,界别在引导和组织委员广泛联系本界别群众,反映他们意愿和主张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提案者以界别代表身份反映本界别的问题偏少。4.委员界别意识不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多数以个人名义出现,对界别

代表的身份意识不够。同一界别的委员之间缺乏共同调研的途径和互相联系的平台,难以形成界别的整体合力。界别委员与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也不够,还限于个别的、随意的阶段。

(四)委员履职的能力、水平和成效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委员认真履行了政协职能,但仍有一些委员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表现在:1、委员政治意识不强,缺乏作为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委员在入职时对人民政协认识不够,对委员的职责和作用不了解,光荣感有余,使命感不足。2、委员角色意识较淡薄,忽视履行委员职责。或只热衷当“挂名”委员,或因自身业务工作任务繁重,或顾虑“官员”和“委员”的角色冲突,或担心提案“自提自办”添烦恼等等,这些情况都影响了委员职责的履行。

(五)人民政协在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作为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

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目前各级政协领导都能做到高度重视和专题部署,但在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联系点作用,充分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上仍有不足,如: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作用、定位、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委员参与面还不够广,信息的来源不够多;政协信息的收集、办理和反馈落实机制还不够健全;各党派团体之间,政协各专委会之间,各级政协之间信息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等等。如何切实提高认识,拓宽渠道来源,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质量,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继续向前推进,仍然是摆在各级政协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作用的对策思考

(一)人民政协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

人民政协发挥作用如何,不仅党政要重视,而且自身也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更要具备发挥作用的水平,做到有“为”才有“位”。

1.主动争取党委的领导,争取人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支持帮助,营造政协工作良好环境。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委汇报政协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存在问题及工作设想,以利于党委始终掌握情况和对政协工作开展的认同与支持。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大力支持,既要争取人、财、物的支持,也要争取智力支持和舆论支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要同唱一台戏,共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

2.抓好建章立制、推进制度创新。一是加强学习制度。既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学习和培训,也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外出考察学习的力度,来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还要通过实践锻炼,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工作制度创新。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为契机,主动邀请上级政协和有关专委会领导指导工作,加强兄弟政协间沟通联系。对政协领导班子以及常委会人员在履行职责上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列入考核,以此增强其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对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要结合每年政协工作要求进行量化考核,以此推动各专委会工作上一新台阶。

3.服务大局,拓宽政协的工作领域。一向基层拓展,通过建立“政协委员了解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点”,使政协活动触角融入社区、农村和企业。二向民间组织拓展,架起民间组织与党委、政府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三是向社会弱势群体拓展,更多地关注他们,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通过开展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下乡、下基层等活动,多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

(二)以人民政协为主要平台,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

1.各级政协组织应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为民主党派发挥其作用提供保证、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主动定期走访各民主党派,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会议、视察、座谈、简报、提案信息等形式,经常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形成密切有序的工作关系。高度重视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和反映的社情民意,畅通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有效办理机制。积极为各民主党派搭建有效的平台,使民主党派获

得发挥作用的空间和场所。

2.各民主党派应将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党派的当务之急抓紧抓好。在人民政协的舞台上,民主党派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主要取决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搞得好不好,能不能推出优秀的成员去担任政协的各类职务;能不能发挥整体优势,在各级政协会议、民主协商会上提出优秀的党派集体提案、建议和意见。各民主党派应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不断提高党派的整体素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组织各自所代表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群众有序地参与民主协商,缓解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实现多元合作、增进社会和谐。

(三)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促进委员履职水平的不断提高

1.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扩大委员的知情面。知情才能议政,知情才能出力。政协应采用视察、调研、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等各种形式和方式,为委员履职搭建知情平台。要以政协联络组为新载体,发挥政协委员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政协联络组作为政协工作向社区延伸的新形式和组织政协委员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途径,为委员知情明政提供了便捷通道,为加强沟通联系提供了交流平台,为委员展示才华服务群众提供了宽阔舞台。各级政协应健全制度,制定《政协委员联组工作通则》、《政协委员到辖区报到登记制度》、《政协委员参加联络组活动考勤制度》、《政协委员评优推荐制度》,为委员参加联络组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2.完善机制,形成不断激发委员积极履职的长效机制。针对部分委员“出席会议少、参加活动少、撰写提案少、发表意见少”等现象,建立完善的约束和激励制度,如委员述职评议机制,委员工作量化和工作反馈机制等,使委员履职的各项活动做到有章可循,杜绝“年委员”、“季常委”现象的出现。坚持评优表彰制度,坚持每年开展评选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优秀调查成果活动,大力表彰先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四)以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民主监督职能的创新和参政议政的成果化作为人民政协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推动器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它的坚持和完善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漫长的渐进性过程,应从提高认识、加强“三化”建设和增强执行力等方面抓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各级党政领导要站在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自觉地实现由“要我协商”向“我要协商”的历史性转变,真正把政协政治协商当成是贯彻落实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执政能力重要途径的大事来抓。各级党政组织和政协组织,应增强创新意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政治协商路子,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譬如,在推进“三化”建设上,建立政协政治协商专项制度,加大政治协商待解问题的研究探索力度,尽快制定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政治协商操作程序,规范党政组织和政协组织的协商行为,确保政治协商制度正常运行。在制度执行力上,对政协的政治协商,上级党委和政协组织应纳入督办检查的重要内容,把能否重视和主动开展政协政治协商,作为检验下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和试金石。对于政协组织来说,协商能力决定协商运作效果,提高协商能力,是政协组织和个人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政协监督是种理性监督,不是挑刺是支持,不是添乱是解难,不是压力是动力,人民政协既要敢于监督,更要善于监督。要善于借助外力,增强联动性。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重视,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还要注意加强同党委纪检部门、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新闻部门的配合互动,形成民主监督和党委政治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及公众社会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监督的整体效应。还应不断创新民主监督的形式,推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扎实有效地进行。比如:积极实践和探索对拟新任的党政干部和任期内的党政干部进行信任投票制度。

参政议政成果化的实现,委员素质是基础,深入调研是关键,机关服务是保障。在切实提高委员素质的基础上,政协应通过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来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一是要精心组织专题调研,深入基层和群众,确保听实话、察实情,从而提高成果转化的实效。二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如,对时间要求较强、操作性较高的调研报告,实行专题专送;督促各党派、界别或委员以集体提案或界别社情民意方式反映调研成果;把专题调研与新闻宣传紧密结合,形成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机制,使调研成果在更广的范围产生宣传和促进作用。三要建立成果转化机制。通过主动联系反馈、开展持续调查和政协会议协商等方式探索和完善调研成果转化的跟踪反馈机制。

(五)充分认识和发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力度社情民意以其时间的及时性、内容的广泛性、处理的灵活性、作用的重要性和方式的直通性为特点,使党政领导了解实际情况,减少社会震动,是议政建言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各级政协领导要贯彻落实好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领导,创造条件,促进这项工作向前推进。政协机关应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专委会、党派团体和基层社情民意联系点的作用,形成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整体合力。通过建立健全联系沟通机制、策划分析机制、征集编报机制、跟踪反馈机制和评比奖励机制等方式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高效运转。做好与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专委会的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始终保持畅通。定期下发《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参考要目》,严格信息稿件的登记、选稿、编辑、审批和报送程序。加强和改进政协信息的网络化建设,保证信息传递的快捷畅通。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进入党政决策信息收集、受理和反馈程序。

(六)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继续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1.人民政协要贯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积极拓展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联系和沟通,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领域拓展,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力量。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民政协应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闽台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做好台胞工作的新途径、方法。比如,力促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中华文化的世界品牌,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2.积极发挥民主党派超脱的政治优势、悠久的渊源优势和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发挥民主党派成为反映所联系海外群体不同意见辅助管道的作用,坦诚以待,加强沟通,增进政治互信、密切交流合作。发挥各民主党派各自不同的政治传承,以争取台湾民心为重点,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和人员往来。发挥民主党派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考察访问等国际间往来,架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传播的桥梁作用。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具有血缘亲情、世谊故交和袍泽学友关系的民主党派成员,通过探亲以及接待回国探亲亲人的机会,用亲情、乡情为纽带,唤起海外炎黄子孙对祖国和家乡的眷念之情,增强海外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政协的职能作用

政协委员深入社区联络站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联络站建立是拓展政协工作的新领域。是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搭建的平台。是适应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要求。通过组织定期不定期活动,加强与群众联系了解和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扶助弱势群体,开展好“心系百姓爱助活动”,把科学文化、健康、温暖送到群众中去。做到居民诉求又找落、又回音、真正取信于民。同时发挥人才智力的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街道、社区从较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思考和解决街道、社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委员在社区发挥作用:社区联络员代表群众的要求,委员深入社区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沟通,充分协调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职能作用,使政协组织的功能得以延伸八大关注即:关注正义、关注民生、关注群众诉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情民意、关注群众需求、关注社会和谐、关注平安社区开展活动,效果显著。 二、委员参与到社会建设,调研民生问题,走访群众等形式,委委员搭建更为宽阔的履职平台让居民群众的诉求渠道更畅通图。定期组织召开社情民意座谈会。不定期举办协商议事促办会及政协委员“心系百姓,爱助行动”活动及联谊活动等,倾听民声,了解民情,为民解忧。 三、联络站建立使委员跟群众的心联系得更紧。情感零距离,信任度增强,委员成为政府跟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政协委员职能延伸更好地发挥作用。倾听群众的呼声,成为群众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咨询员讲解员。如:在单独两孩问题上,最初老百姓不理解这个概念。还有乡村水泥路养护问题。 四、委员都有对应的结对子联络站,每个季度深入一次,搜集资料,使上交的提案不是胡编乱造,不是闭门造车,有的放矢。群众事无小事。群众诉求积极办理有回音。如:社区里很多家长建议学校建标准化食堂,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这件事进行梳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区委领导广泛征求两代表一委员意见会上,按社情民意反映到区委,区委书记非常重视,亲自督办。 还有安居小区内私搭乱建自然环境被破坏的一些事情,进行梳理后作为委员提案正式提交,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今年春天全市安居小区进行了统一规划整治。效果明显。环境改观,焕然一新。 五、群众无小事,做事要稳,要准,要细,通过社区联络员传递群众诉求,委员了解一些情况(民生,民计,民愿)能立案的立案,能作为社情民意反映的及时上报,能就地解释解决处理的就地处理,及时化解矛盾,或者把矛盾降到最小。委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民心。不能激化矛盾,面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躲不避,征求的问题做到有着落,有回音,要让老百姓有盼头。真正取信于民。 六、我们每一名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应该说都是各个行业的佼佼者,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行使好委员的权力。政协委员不是荣誉称号,更不是向上爬的垫脚石,更不能或者这个使命什么都不做。怕就不要当这个委员。要为事业负责,为百姓负责,为国家负责。国家的利益重于泰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天天下社区那不现实,因为我们都有各自的岗位,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政协委员都要做有心人。发挥自身优势,动脑多思多想,抢时间挤时间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使工作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想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到百姓中说

人民政协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人民政协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2012-04-20 10:20:10| 分类:教学资料|举报|字号订阅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三大职能既有独特的功能,又有紧密的关联,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一、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表现形式,也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主要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就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进行的协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二.民主监督是法治文明的常态手段,也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三.参政议政是进步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协商监督的拓展延伸。 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民政协要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

政协常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CPPCC -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的。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这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利于更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各阶层群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决定为组诸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青年党和社会贤达五个方面。同年11月,国民党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单方面宣布召开“国民大会”,遂使政治协商会议即旧政协解体。 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过九届全国委员会会议。毛泽东当选为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当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当选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先念当选为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李瑞环当选为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当选为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的准则。 主要工作任务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它是参加中国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 主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多年,政治协商会议充分利用其人才集聚和联系面广泛的优势,在对国家大政方针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积极扩大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推动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交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与民族团结,以及在发展国际友好往来,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何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政协委员的主 体作用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如何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 ?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的主体,政协工作要靠委员来完成,政协形象要靠委员来树立,政协风采要靠委员来展示,离开了委员,政协工作将无法开展,离开了委员,政协组织将难有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高低,作用大小和工作的成效以及在群众中的威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员的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因此,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政协工作水平的基础环节。 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包括两个方面既涉及政协组织如何组织、引导委员发挥作用的问题,同时又涉及委员本身如何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的问题。只有处理好了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今天谈谈粗浅体会。 一、政协组织如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1.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委员的履职水平

处于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替时代的政协委员,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参政议政水平,而作为“委员之家”的政协组织,有义务、有责任对委员进行教育和培训。要组织和带领政协委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重大的时事政治,学习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及其基础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信息和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委员的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真正实现政协组织“人才库”和“智囊团”的优势,不断提高建言献策水平。 2.精心组织活动,构筑委员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 政协组织是由委员来组成。政协委员活动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政协履行职能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委员履职的形式,拓展委员履职的空间,努力构筑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广阔平台。一是要精心组织各种会议。政协的各种会议,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委员参政议政的主要场所和途径之一,因此必须精心组织。通过召开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座谈会、通报会、专委会议、小组会议等,不断创新会议方式,活跃会议气氛,丰富会议内容,使委员通过会议发言的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如专题建言献策常委会上的发言。二是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委员进行视察和调研,是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提出

人民政协性质

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和主要职能 2012-05-15 21:20:45| 分类:共商國是|举报|字号订阅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指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二者都属于民主政治范畴,都是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扬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都是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根本政治制度处于决定性地位,其决定权具有法律效应;而基本政治制度没有决定权,其影响力也不具有法律效应。 2.人民政协的性质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是我们国家的国体。与之相适应,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各级人民政协。 新时期人民政协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而奋斗。我国宪法序言指出:“人民政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4.人民政协必须高举的两面旗帜 一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一面是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爱国主义旗帜适应于整个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旗帜则只适用于大陆统一战线的范围。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和实质是社会主义的,从理论和历史发展的观点上看,两面旗帜必然要统一于社会主义,这将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历史任务。 5.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指的是团结和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实现紧密团结,发扬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 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根据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开展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2)政府工作报告;(3)国家财政预算;(4)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5)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6)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7)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家领导人人选;(8)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 (9)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10)关于统一祖国的重要方针政策;(11)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 (12)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13)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14)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

政协界别工作心得体会思考建议

政协界别工作心得体会思考建议 一、深刻认识政协界别的特色优势。(一)由界别组成使团结和民zhu成为政协最鲜明的主题。政协委员来自各民zhu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这些界别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政协这个平台集中上来的意见建议,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这为执政党提供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极其重要的民zhu渠道。通过政协组织,党委、政府既可以了解基层的呼声,又可以听到善意的批评,有利于发扬民zhu,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从而使团结和民zhu成为人民政协最鲜明的主题。 (二)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可以为各民zhu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了解新时代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状况及呼声,可以吸纳各方面的智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zhu化,改进和完善党和政府的工作。还可以通过界别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增进共识,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做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从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政协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的 (三)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来源于各界别有代表性的人士。从制度设计的层面看,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域选举的代表组成,具有代表区域的功能。政协委员则是按界别协商产生的。这样产生的委员可以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最

广泛地包容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使政协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的包容性,具有最大限度表达界别利益的功能。在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代表人士占有相当比例,形成了政协的三大优势,即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位置超脱,这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正确把握政协界别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界别意识不强。从组织层面看,存在对界别的特点优势和作用发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委员层面看,存在对自己界别代表身份认识不足、与界别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与同一界别的委员沟通较少的问题,代表界别履职的意识淡化。 (二)界别设置不合理。界别划分界线不清,出现交叉、重叠等现象,如科协和科技界、共青团与青联、工商联与经济界等,都存在此类问题;特邀界委员以党政部门领导居多,界别特色不明显。界别设置不够全面,新社会阶层体现不够;有的设置数量太少,涵盖面过于宽泛;有的则勉强成界,缺乏代表性。 (三)界别活力不足。各级政协在全体会议期间按界别分组讨论、以界别提交集体提案和大会发言,但界别特色不明显,反映本界别群众意愿不充分;在闭会期间除民zhu党派界别能较好发挥作用外,其它界别则很少组织活动,很难以界别名义组织考察、学习、协商,整体缺乏活力。 (四)界别工作机制不全。各级政协虽然建立了领导联系界别的工作机制,但对应该设置、保留、合并、增设哪些界别及怎么联系界别等,缺乏规范性要求,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和执行。目前各级政协根据委员专长和自愿,以全员入委的方

政协职能 (2)

二、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工作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完善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 一是要建立衔接机制。要与党委政府相关规章相衔接,党委、政府在重大决策执行前要把协商纳入必经程序。二是要建立反馈机制。协商结果要有反馈机制加以约束,建立政治协商的公示和公告制度,及时将协商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政治协商的决策成果向参加协商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公布和发送公告,并将协商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增强协商在决策整个过程中的效力。三是要建立复决机制。凡是发生应该协商而未协商,事先应该协商而事后再进行协商的情况,政协可以提出咨询,并有权要求对已经作出的决策进行重新审议。四是要建立搁置机制。无论是决策前还是决策中的协商,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应该设有再协商环节加以补正,如果再协商未果可以启动“搁置”程序。 (二)健全完善规范协商民主的程序 协商民主首先是程序民主,协商民主的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协商的效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 年2月18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协商的程序。 一是协商的准备程序。包括协商的时间、内容以及相关材料的送达程序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协商过程中的意见表达程序。协商应当是名正言顺,而不能仅仅只是通报情况,应当让参加协商的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包括接受委员的询问甚至质询。三是协商结果的公开程序。协商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达到协商的目的,因此就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参加协商的委员告知协商的结果。同时,建立和完善协商成果的采纳和反馈机制。委员对结果有疑问或者不满意的,也可以通过既定的程序提出意见和看法,从制度上、程序上保证协商“说了不白说”。 (三)健全完善人民政协的立法协商机制 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政治协商的内容首先是国家和地方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决策等,而地方立法属于地方重大决策的基本范畴。将决策纳入协商过程,应当包括立法行为。《政协章程》第2条规定:“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从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

政协知识问答

政协知识问答 一、抢答题(26题) 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政治协商、监督、参政议政 2、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团结和 3、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那四个决议? 国都、纪年、国歌、国旗 4、2004年3月修订的《政协章程》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共五章51条 5、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协商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 6、开好政协会议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团结、鼓劲 7、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于何时何地举行?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举行 8、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人民当家作主 9、人民政协的主体是什么? 全体政协委员 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11、人民政协的视察活动是由谁倡导的?

12、政协会徽体现了什么精神?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阶级大团结。 13、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处于什么地位? 参政议政地位 14、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热爱中华人民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事业15、我国现有几个党派? 8个 16、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7、提案办理的步骤是什么? 收集→登记→交办→承办→催办→督办→办复 18、全国政协与地方政协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指导关系 19、人民政协与党派之间是什么关系? 互相协商、团结合作关系 20、人民政协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1、在政协选举中,候选人应得到多少赞成票方可当选? 全体委员的半数 22、人民政协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主席团是怎么产生的? 本届全体委员参加的预备会议选举产生 23、全体会议须有多少委员出席,方能举行? 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

关于县政协发挥界别作用及界别设置的意见建议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政协发挥界别作用及界别设置的意见建议的调研报 告 为迎接省政协"在履行职能中充分发挥界别作用理论研讨会"的召开,配合市政协做好发挥界别作用的调研,近日,县政协组织专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一、县政协围绕界别特色、界别组成、开展界别活动,发挥界别作用的基本情况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发挥界别作用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 ___》在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中特别强调的重要方面,也是县政协在工作中应该重点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应根据界别的特点开展活动,努力发挥界别在履行职能方面的作用。界别设置是否合理、能否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中的精英分子和优秀代表及时吸纳到政协组织,对界别作用的发挥具有直接影响,也是新形势下政协工作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县政协按照"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的方针,适时对界别进行调整,不断优化界别构成,便于社会各界广泛有序地参与对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务及社会事务的管理,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充分体现我国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桓台县政协于1955年10月10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批准成立的县级政协之

一,至XX年已历11届,由一届委员会10个界别45名委员,发展到十一届委员会的15个界别217名委员。 政协桓台县第十一届委员会所设的15个界别分别为:中共界、经济界、教育界、农业界、妇联界、民主党派界、文化艺术界、民族宗教界、医药卫生界、科学技术界、工商联界、侨台联界、总工会界、共青团青联界、特邀界。通过本届政协工作的实际经验,本届政协的设置是合理的,开展工作是积极的、有序的。 十一届县政协自换届以来,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根据不同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各界别依托所在的专门委员会每年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让各界别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献计出力。二是组织指导成立桓台县企业政协委员联谊会。联谊会以全县政协委员中经济界和工商联界人士为主体,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增进交往,互助解难,促进委员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制定《关于实行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___》,每年召开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工作联席会议2-3次,进一步密切了县政协与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的联系,拓宽他们参政议政的力度和广度,发挥他们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四是为充分发挥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的作用,服务基层群众。县政协每年组织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共为县内偏远村庄的近千名患者进行了义诊服务。这项心系群

政协的职能与政协委员的职责

政协的职能与政协委员的职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土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政治协商的内容十分广泛,就政协全国委员会而言,国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财政预算、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国家的重要法律草案,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家和其他重要领导人人选,国家省级行政区划的变动,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针政策,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方针政策,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它重要问题等,都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则可参照上述内容的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政治协商的内容。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遵守法纪等方面的情况,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等。民主监督不同于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它不具有强制性,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和智力构成的特点,民主监督较之于一般的群众监督视野更宽,影响更大,更具有权威性。它与行政的、法律的、舆论的监督相辅相成,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衡量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标准。政协全国委员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把参政议政列为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进一步强调了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李瑞环主席说:“参政议政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一致的。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就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又不简单等同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而是它的拓展和延伸。一般说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以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重大问题为中心议题,以各级领导机关为具体对象,以会议为主要形式,并依据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参政议政则不完全受上述条件的局限,对象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

政协论文:探讨人民政协发挥界别作用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体现界别特点”作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重点,提出“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认真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发挥界别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民政协自成立起就注意体现自身的界别特点。 (一)发挥界别人用是人民政协实践发展的需要 政协自成立之日起,就以“界别”作为参加单位。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时,全国政协改由党派、团体、界别、特邀四个方面共29个单位组成。以后各届略有变化,至第十届共由34个界别组成。20xx年3月全国政协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在“组织总则”中第一次明确政协“设若干界别”。但对于如何设置界别,以及发挥界别作用的方式、途径和要求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 (二)发挥界别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的优势 第一,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架构中惟一一个以界别为单位组成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机构,其委员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通过协商产生,主要体现人们在利益代表和诉求上的界别区分。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的创造,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优势所在。第二,作为履行政协职能主体的政协委员,是惟一一个以界别代表的身份履行职责的政治力量。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是各个界别的代表,是本界别参与民主政治的代言人;每位政协委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具备一定影响力和贡献的社会群体。政协委员的界别代表身份,是人民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得以最广泛地争取、团结、影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充分利用各种政治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奋斗于既定目标。 (三)发挥界别作用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也发展成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人民政协的界别设置虽然基本上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不少亟须研究和改进的地方。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更凸显了政协发挥界别作用的重要性。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其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二、政协发挥界别作用的现状 (一)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调整和完善界别设置

浅谈政协如何发挥界别作用

浅谈政协如何发挥界别作用 界别是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元,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征。在当今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健全界别工作制度、彰显界别特色,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作用的有效发挥。人民政协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界别建设,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新方法新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积极性。 一、正确认识界别,把握界别实质 从我国政治体制看,人民政协是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协界别是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协组织中的具体划分,也是政协会议的组织形式,集中体现了政协的广泛代表性、党派合作性和民主协商性。界别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 (一)由界别组成使团结和民主成为政协最鲜明的主题。政协委员来自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这些界别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政协这个平台集中上来的意见建议,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这为执政党提供了一条听取不同意见的极其重要的民主渠道。通过政协组织,党委、政府既可以了解基层的呼声,又可以听到善意的批评,有利于发扬民主,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凝聚力量,从而使团结和民主成为人民政协最鲜明的主题。 (二)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按照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委员来源于各界别有代表性的人士。从制度设计的层面看,在我国的政治制

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域选举的代表组成,具有代表区域的功能。政协委员则是按界别协商产生的。这样产生的委员可以不受地域和人口比例的限制,最广泛地包容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使政协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的包容性,具有最大限度表达界别利益的功能。在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代表人士占有相当比例,形成了政协的三大优势,即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位置超脱,这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由界别组成使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可以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了解新时期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状况及呼声,可以吸纳各方面的智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改进和完善党和政府的工作。还可以通过界别渠道宣传党的政策、增进共识,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做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从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政协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的。 二、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界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目前政协界别主要有三种类型和性质,即党派性质、社会团体性质、行业性质,各类界别的性质和组织化程度不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界别依托自身组织联系比较紧密,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比较丰富,较容易召集本界别的委员开展活动。而其他行业性质的界别,组织程度较松散,界别成员较分散,存在跨单位、跨系统、跨行业、跨地域等诸多不利因素,开展界别活动有较大的困难和不便,界别声音不容易听到。而界别观念淡薄、界别工作不活跃、界别机制不健全、界别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则普遍存在。区政协虽然出台了《界别工作细则》、建立了界别召集人制度,但界别活动的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界别作

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心得体会

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 用心得体会 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 机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 协的领导”。这就是说,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 职能,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做好人民政 协工作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为此,政协党组必须充分发挥其 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主动协助同级党委加强和完善对政协的领导。本人作为政协党组书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当前党对政协工作领导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是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方面。如何由虚到实的问题迟 迟得不到解决,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方式、方法和实现途径仍有 待创新;二是政协党组织在指导政协发展团结和民主方面办法不多,力度不够强,基层政协发挥作用不明显,民主团结、生动活泼、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基层难以形成;三是党的政协工作的领导在 促进发展方面作用表现得不够明显,务虚与务实之间的关系有待 进一步理顺;四是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能方面仍然缺乏制度化、规范 化和程序化,体现机制有待创新,制度建设不同程度上存在滞留 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政协党组在今后的工作中去积极面对。

二、发挥党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几点看法 政协党组是党在人民政协中的派出机构地图,肩负着实现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大责任。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职能发挥得好不好、作用强不强,关键要看党对政协工作领导力度大不大,效果好不好。要发挥好这项领导作用,我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工作的灵魂,更是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政协具有界别性的特点,政协内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别各阶层人士既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共同的利益,也有各自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分歧。虽然这种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但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团结和民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面对不同声音、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注意二是抓好委员和机关干部管理。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只有把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优秀人士安排担任政协委员,才能真正发挥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委员和干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几年来,政协党组主动与组织部、统战部联系,事前对候选和提名的委员、常委进行摸查,把真正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推荐到政协队伍中,为政协工作的高起点、高水平开展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础。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了“建小康做贡献”、“五项帮扶”、“争做十个表率”等活动,进一

政协办公室职责

政协办公室职责 政协办公室是政协机关的综合协调部门,在政协党组和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承办县委和上级政协交办的工作,负责与县委、人大、政府及社会各界和部门的信息交流、联系和协调工作。 二、依照《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负责政协日常工作。 三、负责、党组会议、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议、的筹备和会务及其决定事项的落实工作。 四、负责委员会的换届工作。 五、负责政协领导讲话、报告、文件、拟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材料的打印。 六、以县政协委员会的名义举办茶话会、座谈会及重大政治活动和节日活动计划、组织工作。 七、筹办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团体邀请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委员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的联系组织工作。 八、负责机关的文书档案、文印通讯、考勤、人事、秘书、翻译等工作。 九、负责做好接待工作和处理政协委员的来信来访。 十、负责机关安全保卫、保密、值班、财务管理、干部职工生活、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保健、环境卫生等工作。 十一、负责政协机关的汽车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和有关交通安全事宜。 十二、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十三、负责办理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八年五月 政协业务工作科职责 政协业务科是办理政协业务工作的主要部门,在政协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引导政协委员为我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增收、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言献策。 二、指导承办有关提案、建议案的准备工作,并督促提案的收集、审查、立案、催办、反馈和重点提案的办理落实。 三、制定委员活动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考察座谈等活动;写好调研报告及有关材料。 四、指导组织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文史资料(文史资料文稿的收集、整理、出版等)和机关业务学习。 五、负责整理、上报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办理的宣传报道。 六、总结交流开展政协委员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并做好委员来信来访工作。 七、负责做好与委员的联系和了解等情况。 八、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九、努力完成政协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八年五月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为致力科学发展献计出力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为致力科学发 展献计出力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的动力在委员,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也在委员。依靠委员、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政协工作,提升整体水平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XX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致力科学发展作为履职的着力点,把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作为履职的立足点,把共建共享“品质之城、美丽之洲”作为履职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主动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促进发展作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主要任务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关键靠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致力于促进发展就做到了服务大局。因此,我们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和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主要任务。实践中,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和载体,不断增强委员履职能力,提高委员服务于经济、社会和群众的水平。一是发挥委员在调研视察中的作用。调研视察是委员发挥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几年来,我

们组织全体委员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确定调研课题和视察重点,并坚持做到调研选题要准,视察要有所侧重,在调研视察过程中注意解剖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性、战略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每次调查报告形成后,专门召开委员座谈会和常委会对调研涉及的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并邀请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使调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效果。本届政协以来,共开展专项调研视察70余次,向区委、区政府提交调研视察报告50余件,建议案5件,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发挥委员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提案是委员直接建言献计的载体。我们坚持对提案工作常抓不懈。首先,通过加强宣传、走访委员、表彰先进等形式,激发委员撰写提案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是会前约稿,会中筛选。每年全会召开前我们都根据区委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提案参考题目,印发给委员,引导鼓励委员多提提案,提好提案,并对提案进行认真审查,严把质量关。再是强化催办督办工作,与区政府联合召开提案工作情况通报会、座谈会,实行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制度,实现提案办理情况纳入区级机关考核体系,推行提案办理情况全程上网,坚持走访提案承办大户制度,加强提案办理服务和跟踪,提高了提案的办理质量和效率,保证了提案的有效落实。本届以来,提案立案数屡创新高,委员

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

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区别 一、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的一种政治活动和制度安排。作为政治活动,它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途径;作为政治制度安排,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系列具体制度和程序所组成。 政治协商包括两个层面的协商。 一是执政党同各参政党的政治协商。协商的内容包括: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以及其他需要同参政党协商的重要问题等。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除会议协商外,参政党中央可向执政党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二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人民政协中的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主要采取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座谈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等形式。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二、民主监督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依据一定的政治准则进行互相监督。其中,由于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体现为执政党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安排,所以称为“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参政党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参政党对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机关的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在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时,可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参加;通过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等。 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民主监督,和西方特色的在野党、反对党的功能是不同的。首先,监督执政党以接受执政党的领导为前提,目的是和执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帮助执政党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执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