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格兰的传统服饰

苏格兰的传统服饰

苏格兰的传统服饰
苏格兰的传统服饰

苏格兰的传统服饰——方格裙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这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而且方格要鲜明地展现出来。在苏格兰人看来,“基尔特”不仅是他们爱穿的民族服装,而且是苏格兰民族文化的标志。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基尔特”作为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被保留下来。苏格兰人穿着这种裙服表示他们对英格兰人统治的反抗和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

走进古村落触摸活化石2007五一·黄金周盘点走进地下铁赏独特风景聚焦国内知名企业愿望。1745年,英国汉诺威王朝镇压了苏格兰人的武装起义后,下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禁裙令”,禁止苏格兰人穿裙子,只能以英格兰的装束为标准,违背者将被处以监禁或放逐。苏格兰人为此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斗争,最后于1782年迫使汉诺威王朝取消了“禁裙令”,为自己赢得了穿裙的权利。

一套苏格兰民族服装包括:一条长度及膝的方格呢裙,一件色调与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夹克,一双长筒针织厚袜。裙子用皮质宽腰带系牢,下面悬挂一个大腰包,挂在花呢裙子前面的正中央,有时肩上还斜披一条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处卡住。字串3

在外国游客看来,苏格兰人穿的方格裙并无多大区别,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采用的面料都是以方格为图案,却各有不同的设计。有的以大红为主底,上黑绿色条纹构成的方格;有的以墨绿为底,上面有浅绿的条纹。有的格子较小,有的格子较大。有的鲜艳,有的素雅。过去,每种设计都在官方登记备案,各民族之间不能随便乱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格裙样式越来越多,估计不下千余种。今天每当苏格兰高地的居民喜庆联欢会时,总是穿上漂亮的方格裙,披上斗篷,头戴黑毛高冠,左边插一支洁白的羽毛,腰前配一支黑白相间的饰袋,穿着白鞋罩,短毛袜,长仅及膝的裤子,奏起欢快的风笛,跳起“辛特鲁勃哈斯”舞蹈,一股浓郁的苏格兰民族风情扑面而来。

苏格兰人视苏格兰短裙为“正装”,在婚礼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才穿。直到现在,苏格兰的军队还把苏格兰短裙当成制服。查尔斯王子就很喜欢方格裙,在很多重要场合都会穿着它亮相。苏格兰方格裙起源于一种叫“基尔特”的古老服装,是一种从腰部到膝盖的短裙,用花呢制作,布面有连续的大方格。据说,英国苏格兰格子注册协会记载着几百种不同的格子图案,黑灰格被称为“政府格”。也有特别为皇室成员定制的格子图案,贵族的身份高贵,他们穿着的格子图案也被称为“贵族格”。

说起苏格兰,总是与高品味联系在一起。高尔夫、威士忌,无一不尽显高贵的风范,这些在国内被看作是“奢侈”享受的消遣,在苏格兰却是普遍可见的,就连大街小巷人们穿的格子裙以及苏格兰古朴典雅的建筑,都流露出别样的韵味。于是苏格兰渐渐成为了象征高品味的代名词。字串3

Kilt,苏格兰方格呢短裙。这个在苏格兰大地延续了几个世纪的高地人传统服装,一直是苏格兰的标志之一。随着一部好莱坞大片《勇敢的心》在国内的热播,苏格兰裙在国人的心目中具备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勇士形象。传统的苏格兰短裙,包括黑色的呢子上装,白色的衬衫,花格呢裙,羊毛袜,具有同样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着兽皮装饰的系于腰间的酒壶。

苏格兰裙的格纹图案也很有讲究。据说,英国苏格兰格子注册协会记载着几百种不同的格子图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着不同的苏格兰家族。黑色格被称为“政府格”。也有特别为皇室成员定制的格子图案,贵族的身份高贵,他们穿着的格子图案也被称为“贵族格”。在17世纪和18世纪,苏格兰高原部落之间的战争终年不休,战场上的男人们便以所穿的格子图案来辩认敌我,有点儿像现在的“军服”。

穿格裙的吹笛人、穿格裙的酒吧招待、穿格裙的军人、穿格裙的居家男人… 对苏格兰而言,就象格裙和风笛不能分开一样,没有了穿格裙的男人的苏格兰也就变了味道。

十三世纪的古老而雄伟的爱丁堡城堡就坐落在这个城市的至高点上,至今依然是苏格兰的一处重要的军事驻地。站在城堡门口守卫的士兵,依然身着传统的裙式军服:黑色的上衣,一排银色的扣子,白色腰带和衣服上的同色镶边十分协调;那暗绿色配着明黄线条格呢制成的裙子配上红白格的袜子和白靴子, 充分显示出苏格兰男装的独特之处。穿裙子的战士们认真的演练着换岗仪式, 神情严肃地再现着这个古时的军事要塞的情景;骄傲地守卫着昔日的辉煌。

用来制作成KILT的格呢是用不同的染色羊毛按照图案梭织而成。不同的苏格兰群落都有自己特有的色彩和图案,这种色彩和图案成为每一个苏格兰人的归属标志。它就象织在服装上的文字一样,诉说着每一个苏格兰族群的历史。在电影《勇敢的心》中,有一段优美的场景: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华莱士和爱人逃开英格兰人的监视,在幽静的高原月色下互定终身时,华莱士送给爱人的定情信物就是织成代表他们族落标志的一条格呢布。

在爱丁堡、哥拉斯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城镇里,都可以在传统服装店和旅游纪念品店里看到几十种不同色彩和图案的格呢,它们被制成围巾、披肩、短褶裙、领带和野餐用的毯子。游人们饶有趣味的挑选着,已经完全把它当作旅游的纪念品了。

爱丁堡还设有专门的格呢织造中心,用传统的织布机器织出千变万化的格呢。织造中心就在去古城堡的路上,织布机隆隆的声音和悬挂着的大幅的多彩的格呢营造着十足的苏格兰氛围。参观的人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苏格兰格呢的生产过程和悠远的历史。选中了心爱的图案还可以量身定做一身纯粹的苏格兰服装:黑色的呢子上装、白色的衬衫、花格呢裙和羊毛袜再配上同样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兽皮装饰的系于腰间的酒壶,一副标准的苏格兰男子的形象就跃于眼前。

也许是KILT实在太有特色了,就连女性们也为自己选购一条。是啊,抚摩着温暖的羊毛织成的格呢,看着变幻的色彩编织出的格子图案又怎能不让人怀念起苏格兰浓郁的民族风情,冷峻的高地山风和悠远的风笛声呢?

伴着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曾令多少人迷醉其中的苏格兰格色风今年春夏又吹回时尚界,各大品牌牌也在争相利用格纹为众型人布下"天格地网",以期俘获更多的"格迷"。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一起来解读2012继续流行的经典时装元素之百变格纹,一起来看看今年春夏新款的格纹女装吧。

新年伊始,我们为大家带来2012的大牌新款中继续风靡流行的经典元素,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配上一款苏格兰格纹,自信的踏入时尚的舞台吧!杂志里人气款经典的格纹饱和度色调,让女士们穿出一股截然不同的知性女形象。春夏格纹搭配适当的配饰,绝对是融入春夏季其次最好的装扮。

苏格兰格纹:

品牌:John Galliano。

流行解读:苏格兰格纹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一种格纹图案,也是被运用的最为广泛的格纹图案,它特有的欧洲古典学院派风情让很多时装控以及设计师痴迷,图片中的黑白格纹搭配更是红黑的经色彩搭配简约化,让整体感觉更加大气。

House of Holland2012春夏秀场

品牌:House of Holland。

流行解读:很多人都觉得再好的时装元素也不适合全身使用,但在这个事无巨细的时尚年代,任何搭配方式都不会逃过设计师们鬼斧神工的造物之手,图片中整体的格纹搭配不仅没有混乱的感觉,反而突出了格纹的优雅。

千鸟格:

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韩婚礼仪式的差异 篇一:中韩婚礼文化对比 龙源期刊网.cn 中韩婚礼文化对比 作者:秦富燕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XX年第06期 摘要:婚礼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传统婚礼流程习俗的研究,总结出中韩婚礼文化的差异。关键词:中韩;婚礼;习俗;流程 结婚是漫漫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个成功的婚礼更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人们结婚不仅局限于西式婚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婚礼。随着这股复古风的兴起,传统婚礼越来越受青睐。下面就介绍一下中、韩古代婚礼的流程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和习俗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

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由于汉族人数居多,在此仅介绍 汉族传统婚礼的一般流程习俗。 中国的传统婚礼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最初的婚礼仪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成 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 周代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 又经过几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婚礼仪式更加繁缛。但从整个古代社会来说,传统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和三朝回门几个流程。 1.纳采 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人向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礼品是丝绸、衣服、 日常生活用品等。 2.问名 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姓名和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占卜,合八字。如男女的时辰八字不相冲,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男方派媒人送给女方食物、衣服;女方的父母和叔伯去男方家拜访。 3.纳吉 篇二:从中韩婚礼习俗的异同看跨文化交流 从中韩婚礼习俗的异同看跨文化交流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泰国服饰礼仪

泰国服饰礼仪 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仪态礼仪 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他们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餐饮礼仪 泰国人不喝热茶,而习惯在茶里放冰块,成为冰茶。用餐时,泰国人习惯围着小圆桌跪膝而坐,用手抓食,不用筷子,但现在有用叉子和勺子的。泰国食品和中国食品大同小异。

相见礼仪 生性宽厚,温和有礼的泰国人在见面时不是握手说哈罗,而是合掌说声“沙娃滴卡”。这种合掌问候方式在泰语称为“威”(Wai)。做法是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犹如在掌心握着一片棉花。这时您的双手的形状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便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在对长辈行“威”礼时,则须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对尊贵的对象如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尊敬时,则把双掌抬高至额头。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象征佛陀的佛像,都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一般遇到同辈向他们“威”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报。但若是晚辈向长辈“威”时,长辈是不须回“威”的,有些只以点头或微笑回应。 喜丧礼仪

泰国人的婚礼必须邀请德高望重的僧人主持仪式,新郎和新娘还要接受客人的祝福。 泰国人的出生和丧葬,也都要按佛教习俗办理。泰国人死后多实行火葬,火葬在寺院中进行,各地寺院大都设有火葬塔,供火化用。 商务礼仪 到泰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11月到次年3月,与大公司打交道,须在赴泰国前两个月去约定。 泰国商人喜欢互赠礼物。他们喜欢对方送些小礼品给他的孩子,玩具书画都行。在商务活动中,接受邀请后,一般不能再随意改变主意,否则显得反复无常极不礼貌。旅游礼仪 当地公共汽车虽然拥挤,但车费便宜。当地人习惯给年龄大的人让坐。僧侣坐后面,避免与妇女接触。在泰国,小汽车的后座是上座。主人请外宾上车时,总是让客

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泰国文化礼仪之服饰文化与礼仪 期中作业 组员名单: 何勇胜(200902050554);王志刚(200902050611) 罗正飞(200902050527);雷杰(200902050612) 陈思源(200902050552);常思成(200902050625) 张虹(200903050415);梅川原(200903050445) 余文君(200903050538);王奕创(200810110216)

2012年5月16日 目录 1泰国概况 (1) 2泰国的传统服饰“帕农”和女筒裙 (2) 3泰国的泰丝 (3) 4泰国山地少数民族服饰 (5) 4.1克伦族(Karen) (6) 4.2拉祜族(Lahu or Muser) (6) 4.3何孟族(Hmong or Meo) (7) 4.4傈僳族(Lisu or Lisor) (7) 4.5阿卡族(Akha or E-Gor) (7) 4.6缅族/瑶族的服饰 (8) 4.7罗阿族和仫佬族(Lua and Palaung) (8) 5泰国人的穿着特点 (9)

1泰国概况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38年,銮披汶执政,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泰国国土面积约51.3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泰国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等。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4%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全国分中部、南部、东部、北部和东北部五个地区,现有76个府。府下设县、区、村。曼谷是唯一的府级直辖市。首都曼谷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着辉煌传统的名胜古迹。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镂金镶玉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使游人流连忘返。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组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我们主要从泰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和泰国人的穿着特点等几个方面来讲述泰国的服饰文化与礼仪。

中国汉族婚俗的演变之婚礼服饰

《民俗社会学》期末论文 中国汉族婚俗的演变之婚礼服饰 【摘要】: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还创造了无数绚烂多彩的服饰艺术。从古至今,婚礼都是人生中的大礼,婚礼服饰在婚礼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古代的凤冠霞帔到今天的婚纱礼服,婚礼服饰经历了种种精彩万分的演变。但当我们探寻华夏婚礼和婚服的源头,并上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时,会发现最初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红色,而人们所熟悉的大红婚服实际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本文旨在追溯中国汉族婚礼服饰的源头,探寻其演变发展历程。 【关键词】:汉族,婚礼服饰,演变,凤冠霞帔,盖头,旗袍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婚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唐代杜佑有言曰“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六礼之仪始备。” 华夏先民重人伦,婚礼很受重视,《礼记》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而我们现今最熟悉的汉族婚服就是彩绣龙凤的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但其实,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作为华夏婚礼的源头,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红色,并且这种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前。发展到南北朝时还一度出现过白色的礼服,到了宋代,宫廷命妇们的六种礼服中,婚服是青色的。现在我们熟悉的大红婚服,其实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革,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纵观华夏历史,中古汉族婚礼服制主要有三种“爵弁玄端-纯衣纁繎”,“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以及我们熟知的“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一、周制婚礼服饰——爵弁玄端,纯衣纁繎

最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史(课件)一

总结/概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是国际公认的是从殷商开始算,因为有器物(甲骨,青铜器),文字(甲骨文,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周朝把青铜器叫金,所以叫金文。)和古城遗址(殷虚)的明证,也就是公元前17世纪,这样算起来也就是3700多年,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址。在国家的推动下,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在位国君与关于特殊天象记载的描述,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到夏朝的开端(禹的时代),大概公元前两千年。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发表夏商周年表,确定周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样,就有了中国历史四千年的答案。再加上估算的尧,舜两朝年代,还往上数帝喾,颛顼,黄帝三代,这么加起来,才够五千年)。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何为华夏?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由有服章之美开始(传统服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先正衣冠,后学做人,始于衣冠,大于博远)。问孩子们怎么理解古装和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御寒、遮羞、审美),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

[家居乐分享]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

[家居乐分享]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 世界流行时尚发展了几百年,从繁复到简约,由传统到个性,若干年一个轮回。时至今日,世界最顶级的服装品牌仍借鉴了很多传统服饰的元素,那些优雅的、端庄的的美永不过时。让蝶依斓小编带领您带欣赏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吧! 中国【汉服.旗袍】 汉服和旗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汉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是最为当今世人所认可和推崇的中国服饰之代表,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韩国【韩服】 韩服成型自李氏朝鲜时代(公元1392年-1897年),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后,开始叫依国名称韩服。韩服的特色是设计简单,颜色艳丽和无口袋。在韩国通常自认为韩服拥有三大美,即袖的曲线,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状,尤其是女士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娴雅。传统高级韩服通常用明紬(明朝制法的绢丝)制作,普通人的韩服通常用大麻、 苎麻或者棉制作。

日本【和服】 和服在江户时代以前指吴服,源于三国时东吴通过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和缝纫技艺传入日本,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和服依照四季的不同,从种类、材质、花纹乃至饰品小物都有其搭配的规则,特别是修习茶道、花道、 舞踊等日本传统技艺者,更是注重时服的传统。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d12098474.html,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作者:王琛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 摘要:服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的综合产物,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状态,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各方面现实状况。本文介绍了非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汉服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韩服的基本状况,通过重点对比汉服韩服的共同点、差异点反映文化发展对服饰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服饰起源;中韩服饰;共同;差异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81-02 一、服饰的起源 服饰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而形成的产物体现,还是人类走向文明化进程的标志。不仅标志着原始人向文明人的过渡,同时也是人类对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双重产物。想要探究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就必定要先关注其时代的服装。因此,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服饰文化潮流是紧密相联的。各种各样的传统服饰不仅体现出当代的文化品位,更对当代的经济、政治、意识、文化等情况进行一定的对比和说明。 (一)汉服的由来 汉服,并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因此,汉服既可以称作古装也可当作现代服饰。关于服饰的由来必定要追溯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背景因素。中国地域甚广,历史悠久、博大的中国文化精髓广为流传。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对服饰的要求亦是多种多样,不同时代其服饰特色也各不相同。从古人发明了骨针用来缝制出最古老、最简单的的衣服开始,这一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标志着历史迈入文明。服饰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尤其是古代不同朝代的服饰最能体现出朝代的替换以及每个朝代的文化特色。汉服的由来可追溯到三黄五帝,相传始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轩辕黄帝至明末这四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汉服有着普遍而又独特的完整体系,凝聚着祖先的精明才智以及华夏民族的文化风貌。汉服在汉朝的应用达到鼎盛时期。汉服有着完整的的形成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魂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缩影,汉服亦由此而来。 (二)韩服的由来 中国唐代时期,韩国与中国交往密切,政治、文化、经济等都受到中国唐代的影响。因为,韩服也受到唐代服饰影响,穿着几乎与唐朝一样。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而后,早期韩国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文化、政治、教育等背景深受中国影响。因此,韩服于明朝服饰是几乎完全相同的,是明制汉服-袄裙演变而来的。一开始上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泰国传统服饰女筒裙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城市里的男子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子则喜

欢穿西服裙,大概受女子传统服装筒裙的影响,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裙子随年龄的差异长短有所不同,但上衣的式样就千变万化了。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所以人们的服饰都使用鲜艳的颜色。当今泰国女子服装式样繁多,一般较讲究的女子天天换装,多穿套装,穿连衣裙的很少,不少人爱穿筒裙。男式服装较为简单,穿短袖上衣、T恤衫和猎装,下身穿长裤。在很多场合,不少泰国人喜欢穿传统的泰式服装。这些男女民族服装多选用棉、麻或丝绸材料在本国手工缝制,占泰国服装总体消费的大约40%。 泰丝: 近几十年来,因为独到的手工制作工艺、独特的外表质地,泰丝已成为别具一格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泰丝被用来制作高贵的服饰、手帕、领带、围巾等各种高级用品。 泰丝以手工织制驰名世界,是泰国最著名且最名贵的商品。品质出众,质地轻柔色彩艳丽,富有特殊光泽,图案设计也富于变化,极具东方特色,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最喜欢购买的手工艺品之一。

中泰傣族服饰及文化的对比分析

中泰傣族服饰及文化的对比分析 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 <一> 中国傣族与泰国的泰民族来源 在中国,傣族是云南省物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云南傣族因分布区域不同,服饰也有区域性的不同,但男性的传统服饰保存已不多,传统服饰的特点主要还是通过妇女的穿着打扮来体现。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于老挝的傣族Thai Lue为同一分支,是泰民族(Thai,泰国主体民族)的一个分支,语言、文化和习俗与泰国和老挝主体民族接近。主要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人口115万余人。主要聚居地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县,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双江等县。 泰国目前人口约5885万人,其中以傣族为主。泰国人民曾经历多次的民族迁徙,据推测他们的祖先居住于印尼等南洋群岛,后来渡海到中国南部和西南沿海区,再迁移到泰国北部,于13世纪建立最早的泰国王朝。 根据泰人迁移的历史来看,是傣族由中国南部,沿着肥沃的河谷向南迁移:由中国南部的红河谷到布拉玛普得拉河谷(雅鲁藏布江下游),到湄公河谷等。而13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蒙古族的压迫下血度往南迁徒。傣族在迁移的过程里,不断地与当地的民族融合,包括蒙—高棉族(Mon-Khmers)族、藏—缅族等。根据目前出土的资料显示,傣族能够和平地与当地民族融合、吸收当地文化,可能是因为迁往的地区已有少数傣族定居,所以他们容易以合作而非武力的形式与当地人民相处。 <二> 中国傣族与泰国的泰民族的传统服饰 中国: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绯色的无袖吊带对襟紧身内衣,外穿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紧身短衣。下身是黑色或花色裹身长统裙,用整块布幅联缀两头便成上下贯通的“桶”状,宽余部分折至腰,用银腰带系紧。这种统裙腰臀处比较贴身,而脚摆处则宽松自如,不妨碍行走,利于通风透热和频繁的洗濯。 傣族女子的服饰深合东方女子的秀美窈窕之姿,据人体流线设计,将女子的窈窕之姿勾勒出来,着之秀美窈窕。傣族女子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独具民族风格,袖管又长又细,仅够穿进一只胳膊。傣衫除紧身外,长仅及腰部,后摆不及腰部,少许背脊外露,时隐时现,为整个服装增色不少。 发式则不论老幼皆盘发成髻,饰以发梳和发簪,或是清香的花朵、鲜艳的绢花。外出时喜挎自织的筒帕,撑传统的平骨花伞。这种端庄而不失活泼的装饰与上短下长的紧身服饰使傣族女子显得高挑修长。如今随着各色艳丽轻柔衣料的进入,妇女服饰更显缤纷,特别是在泼水节时,盛装的妇女犹如会场上的鲜花,一簇簇,一丛丛,让人目不暇接。男子服饰为白色对襟圆领长袖上衣,戴淡青或白色、红色包头,并在末端饰以彩色丝线,垂于耳旁。受邻国缅甸边民的影响,男子也有穿着上下贯通的裙裾的,但不系腰带,而是将宽余部分拉朝腹前系结,俗称“笼基”。 由于傣族居住的村寨生产竹子,他们除了用竹子建成幽静而雅致的干栏式住宅和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外,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观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观概述 对于色彩的变化,现代人是非常敏感的;对于色彩的迷恋,现代人也是十分关注的,然而对于色彩的关注,并非现代生活才有,中国古代社会就十分重视色彩。在阶级社会中,色彩被赋予较多的政治色彩;而在历史记录和诗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古代五彩缤纷的色彩意识给生活带来的美感。而这政治意义与美感的交合点,在服饰上明显地得以体现。 关键词:色彩服饰政治美感 一色彩崇尚与五行 五行指水、火、木、土、金,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他们认为五行之中,相克相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在稷下学派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用于解释朝代的发展,在运行中“递兴废,胜者用事”。五德终始说对中国历史、哲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建立封建次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朝代崇尚某一颜色的理论基础。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其现象发生无限变化的基础,在天上代表木、火、土、金、水的五个星辰的变化,对人而言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参合,地分东、南、西、北、中五方,色分青、赤、白、黑、黄五色。故而古天文中有四象:东方苍龙之象(东方属木,青色),南方朱雀之象(南方属火、红色),西方白虎之象(西方属金,白色)北方玄武之象(北方属水,黑色),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当然位居中央,所以中央代表着黄色,黄色就代表着皇帝,黄色派生出的寓意,使黄色最终成为一种崇高的颜色,董仲舒云:“五色莫贵于黄。”汉代以降,黄色备受统治者青睐,渐渐成为皇帝专用服色。 五行演绎出五色,青、白、赤、黄、黑五色被视为正色,由五色掺和而生的其他颜色被视为间色,如紫、绿、蓝等。正色被视为正统,间色为旁系,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宗师之大宗、小宗,崇色与正色间色的划分,与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成其天命,讲究正统思想是一致的。 色彩崇尚最大的应用应该是服饰“表贵贱,辨等级”的功能,品官之服依据品级大小而定颜色。颜色的贵贱作用一致持续到清王朝的结束。大体上黄色为最高统治者专用,非特许不得擅用,朱紫之色为尊(“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青色为低级官员所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色、黑色为平民、小吏所用,因此百姓称为“白衣”,小吏称为“皂隶”等。 二中国历代色彩观 色彩崇尚不是任意为之地,它包含着历史、文化的背景。由色彩的崇尚、表现出各朝各代对颜色所体现的色彩官的形成。 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就有了色彩意识。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赤铁矿为颜料,将装饰品染成红色。“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似现代妇女胸前带的鸡心……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是他们的穿着都用赤铁矿石染过。”(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可以说,红色颜料的使用,明显地是由于装饰的要求。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异域风情,各国服饰盛宴!

异域风情,各国服饰盛宴! 服装可以传递一个民族多元素的文化,很多服装设计师的灵感也来自各国的异域风情,像GULI的首席设计师(Gulnara Karimova)用精致的剪裁和拼接技术,重新诠释传统的乌兹别克斯坦风情。向当代消费者传递一种永恒的民族风。 Jason,把中国的旗袍元素运用在时装上,更显女性妩媚气质。旗袍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难得的是拿到服饰文化发展前卫的今天,依旧美轮美奂。

服装的精髓来源于它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涵养,一个有故事的设计才能称得上是品牌,通过8090模特网模特对各国服装的展示,来解说各国服饰蕴含的文化,特点。

8090模特网:freida 身高:169 来自:兰州在印度,不管是上层社会的贵妇人,还是终日忙碌的农家妇女,都穿着童扬式样的纱丽,,不同的只是质地,印度纱丽的端庄含蓄,儒雅大方,也收到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的青睐,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纱丽,向全国人民展示印度传统服饰的无穷魅力。

8090模特网:任玉雪身高:174 来自:珠海中国旗袍在最灿烂的事情,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总舵曲线巧妙结合的整体,形成了旗袍文化,京派与海派旗袍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伟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凝练。

8090模特网:许雅青身高:175 来自:北京过去的旗袍是不开衩的,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稍然在左边开了低衩,后来越来越高,渐渐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慢慢的袍腰日积月累的收缩,直至女性身材的曲线完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成了无领旗袍。

韩国服饰礼仪.doc

韩国服饰礼仪 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其风格和特征明显区别于日本的和服。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呈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韩国服装之美在于设计简洁,上身和下身的线条和色彩和谐协调。下面我就为大家猪准备了关于韩国服饰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韩国服饰礼仪 韩服基本色为白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身份其着装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如遇到结婚等特别节日,平民也穿贵旗们穿的华丽颜色的韩服和装饰品,婚礼服由粉红上衣加深红色裙子组成,上面再加披肩,披肩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华丽的服装,这是参照了东方的阴阳五行色。 女子的"韩服"包括一件有两根长丝带的短袄,丝带系着一个蝴蝶结,另外还有长长的袖子和高腰长裙。白棉纱和由丝,稻草或橡胶制成的船形鞋是和韩袍配套而穿的。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透露着东方伦理和超世脱俗之气的结合。 男子的基本服装由一件短袄、一条裤子和一件外套组成。短祆的袖口宽松,裤子也很肥大,并用带子将裤脚束在脚踝处。大褂和帽子更加衬托其服装美。 韩服还可掩饰体形上的瑕疵,使体形较矮的入看上去高一些,较瘦的人看上去则丰满一些,增添女性之美。 现在的韩国,传统民族服装和新式流行服装并存,老年男人多数穿

民族服装,个别老人还头戴黑纱斗笠,身穿长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欢穿民族衣裙,也喜欢穿带勾的韩国妇女胶鞋。近年来,老年妇女所穿的民族服装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大多是带花的绸缎。青少年在平时穿各式各样的现代服装。 如今,大部分韩国人已经习惯穿洋装西服,但是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秋节等节庆日,或在韩国按传统仪式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仍穿传统的民族婚礼服。 自古以来就一直被称为是东方礼仪之国之一的韩国,即便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依然保留并继承着它优良的传统。在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中,我们都可以轻易感受到韩国民众血液里流淌着的东方礼仪文化。 女性的百变不是罪!倒并不是说要鼓励大家一窝蜂地去整容整形,而是倡导大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自然脱俗的美人。只要在生活中多花一些心思,就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在韩国国内强调并推行的是那些礼节呢?一直以来,韩国都致力于倡导尊敬长辈,关怀他人的礼仪文化。在商业文明中,给顾客创造最大限度的客户满意度文化在韩国可以说是处处都能看得到。另外,对于职场女性来说还有一点是绝对不能疏忽的,那就是"化妆"了。 韩国女性们在踏入社会之前,早在跨入大学校门时便通过一些化妆讲座课程开始了她们作为女性努力寻找自身特权的道路。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在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礼节的同时,也可以说是女性们在获得追求美的权利。化妆在韩国作为职场礼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发展

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徐仂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330027 摘要: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历史沉淀的一种约定成俗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是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特定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传统色彩是现在色彩流行的根源所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把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使服装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 关键词:传统色彩流行色现代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is a conventional and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5000-year-history developing process, it is the uniqu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ing co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with specific class nature, age and nationality;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is now the source of fashion colour,they are linked inseparably; the traditional color used in modern fashion design can make clothing works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lour, Fashion colour, modern fashion design , application study 正文: 色彩是服装设计三大基本要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最为感情化和视觉化的因素,具有在瞬间唤起视觉注意与情感共鸣的效果。服装色彩又是文化隐喻丰富的视觉符号,它能够反映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传递不同情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色彩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具有深厚的人文背景,它植根于古代,存在于近、现代,既有民间色彩、民族色彩,又有宫廷、宗教色彩的类别。服装设计发展到今天,虽然服装色彩已被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是作为中国传统色彩仍被大师们推崇,由之而来所设计的服装作品,成为经典佳作,得到了市场和大众的认可。 一、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形成 1、中国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 在色彩创造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先辈们实现了对色彩发现和发展的丰富性。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特别是色彩的喜好,就不能忽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学说,自黄帝开始选择黄色单色崇拜,历经禹、汤、周、秦,帝王们从“阴阳五行”说分别崇尚青(绿与蓝)、赤、黄、白、黑等五种颜色,把它们视为正色。各朝代对颜色均有崇尚,但是又不能任意为之的,皆有原因,这主要与五行学说有关。 中国传统色彩的五色体系就是把青、赤、黄、白、黑视为正色,它的原始依据是黑白之后的单色肯定,这种自发的本能肯定反映出人的内在感色机能的单色稳定性。在古代中国产生文字之前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其外在影响主要为月亮的圆缺变化;中国古代文化重月亮之阴性,认为“阴”是永恒的静寂,与“阳”动构成统一。五色体系实际上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衍生物,它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唯我性以及象征性影响了各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五色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色彩审美意识,已经从原始观念的积淀中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泰国传统服饰介绍 2011-08-24 有0人参与字号: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泰族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泰国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泰国传统服饰之一。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 泰国传统服饰女筒裙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城市里的男子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子则喜欢穿西服裙,大概受女子传统服装筒裙的影响,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裙子随年龄的差异长短有所不同,但上衣的式样就千变万化了。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所以人们的服饰都使用鲜艳的颜色。当今泰国女子服装式样繁多,一般较讲究的女子天天换装,多穿套装,穿连衣裙的很少,不少人爱穿筒裙。男式服装较为简单,穿短袖上衣、T恤衫和猎装,下身穿

论文中韩风俗对比研究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文化,都使我们具备了交流的条件。本文主要以中韩风俗为对象进行研究,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目的是能够了解认识两国风俗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在本论文中通过本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在序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必要性、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第二,正文部分对韩中衣、食、住方面的风俗进行对照研究。 第三,结论部分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整理。 关键词:中韩,风俗,对比

研究必要性: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风俗。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在历史上交流频繁,韩国曾借鉴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在继承中不停的完善。至今,中韩两国的很多风俗都有相近之处。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韩中两国经济贸易合作扩大,两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韩流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在这个时候,对韩国文化的认识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对韩国风俗的理解和学习,可以进一步的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两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方法: 正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韩两国的风俗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加以分析介绍。 文献研究法:正文运用收集的专业著作、刊物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让正文更有现实依据。 比较分析法:分别叙述中国和韩国在衣、食、住方面的各自习俗,通过对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风俗的比较,让人们对两国的风俗文化有更系统的理解。 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近年来中韩两国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对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对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两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观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色彩观概述 文学院08级李丹 1043408016 对于色彩的变化,现代人是非常敏感的;对于色彩的迷恋,现代人也是十分关注的,然而对于色彩的关注,并非现代生活才有,中国古代社会就十分重视色彩。在阶级社会中,色彩被赋予较多的政治色彩;而在历史记录和诗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古代五彩缤纷的色彩意识给生活带来的美感。而这政治意义与美感的交合点,在服饰上明显地得以体现。 关键词:色彩服饰政治美感 一色彩崇尚与五行 五行指水、火、木、土、金,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他们认为五行之中,相克相生。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在稷下学派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用于解释朝代的发展,在运行中“递兴废,胜者用事”。五德终始说对中国历史、哲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建立封建次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朝代崇尚某一颜色的理论基础。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其现象发生无限变化的基础,在天上代表木、火、土、金、水的五个星辰的变化,对人而言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五行参合,地分东、南、西、北、中五方,色分青、赤、白、黑、黄五色。故而古天文中有四象:东方苍龙之象(东方属木,青色),南方朱雀之象(南方属火、红色),西方白虎之象(西方属金,白色)北方玄武之象(北方属水,黑色),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当然位居中央,所以中央代表着黄色,黄色就代表着皇帝,黄色派生出的寓意,使黄色最终成为一种崇高的颜色,董仲舒云:“五色莫贵于黄。”汉代以降,黄色备受统治者青睐,渐渐成为皇帝专用服色。 五行演绎出五色,青、白、赤、黄、黑五色被视为正色,由五色掺和而生的其他颜色被视为间色,如紫、绿、蓝等。正色被视为正统,间色为旁系,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宗师之大宗、小宗,崇色与正色间色的划分,与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成其天命,讲究正统思想是一致的。 色彩崇尚最大的应用应该是服饰“表贵贱,辨等级”的功能,品官之服依据品级大小而定颜色。颜色的贵贱作用一致持续到清王朝的结束。大体上黄色为最高统治者专用,非特许不得擅用,朱紫之色为尊(“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青色为低级官员所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色、黑色为平民、小吏所用,因此百姓称为“白衣”,小吏称为“皂隶”等。 二中国历代色彩观 色彩崇尚不是任意为之地,它包含着历史、文化的背景。由色彩的崇尚、表现出各朝各代对颜色所体现的色彩官的形成。 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就有了色彩意识。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赤铁矿为颜料,将装饰品染成红色。“所有的装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的装饰品是用微绿的火成岩从两面对钻成的,选择的砾石很周正,颇似现代妇女胸前带的鸡心……所有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是红色的,好像是他们的穿着都用赤铁矿石染过。”(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可以说,红色颜料的使用,明显地是由于装饰的要求。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到了商代,人们已经能精细地制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用纹织机制造罗纱。衣料用色厚重,除了使用丹砂等矿物颜料之外,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和种植的兰草、茜草、紫草也已经做为燃料,为服饰材料和纹样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条件,而奴隶,平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