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比较

作为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在东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堪称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就创作目的而言,无论是中国传统的花鸟画,还是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静物画,都不是为描绘对象而描绘对象的“绘形”之作,而是借助对客观物体的描绘表现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从而体现出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似的。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普遍差异,以及艺术家的社会背景、所属流派、生活地域的不同,造成了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一定的不同性。接下来我们就几个方面对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进行简单的比较。

起源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石器时代,原始人用时刻或陶器表现着日常的生产生活,所见所感。隋唐五代时期,花鸟画逐渐成科,成为中国传统绘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经过几百年的战争、王朝的更迭,中国进入唐代这个比较稳定、统一的时代。文学、绘画空前繁荣,宫廷设画院,画家众多。作画的几乎都是文人。这个时期已经有少数人开始画工笔花鸟画。唐代以后,中国陷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乱之中。相对稳定的西蜀和南唐吸引了各地的画家,发展成南北各异的风格流派,北有黄荃,南有徐熙,发展成后来的“工笔”和“意笔”之分。花鸟画在这个时期真正独立了。

隋唐五代之后,花鸟画迅速发展繁荣。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鼎盛时期。明末至清朝,花鸟画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近现代,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花鸟画融合了西方绘画思想,技法等,新的民族特色花鸟艺术形成并发展。

在起源上,西方的静物画与中国的花鸟画大致相同,可追溯到爱琴文明中的陶器彩绘、壁画等。早期的静物在欧洲的美术史中不过是人物画中的背景和道具,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的倡导使艺术的关注转向人的自身。于是,静物画逐渐的从人物画的从属地位中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后,17世纪和19世纪西方的静物画发展达到顶峰。表现对象

中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内容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画科。其中,凡以花卉、鸟兽、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统称为花鸟画。一般而言,花鸟画的绘画题材很广泛,花卉草虫、飞禽走兽、蔬菜瓜果,不管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属于花鸟画的范畴。特别是中国花鸟画又有“写生”之称,其讲求“气韵生动”,讲求“寓情于景”,故此花鸟画选取的表现对象都是这些有生命的“活物”。中国花鸟的写生,画家不一定直接面对真花、真鸟去描绘,作品不仅要描写花鸟的形,更要表现花鸟的神。在这里,“生”字强调的是画面形象生动的效果,其精髓可谓“写之生动”.如宋代画家崔白的画作《双喜图》,作品以兔子为主要题材,描绘了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画面上,一只喜鹊腾空飞起张翅示威,另一只占据树枝俯向鸣叫,而野兔并没有像遇到鹰隼那样慌张,反而驻足回首张望。从喜鹊和兔子的肢体动作,再到它们的神态,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动感。树木的枝叶、竹、的声势与神韵。

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所呈现的“动”不同,从“静物”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它突出的是“静”。西方静物画通常描绘的对象比较生活化,小至食品炊具、餐具、水果、蔬菜、花卉,大至书籍、乐器、灯具、骷髅,以及死去的动物或动物标本等。之所以选取这些作为表现对象,是因为西方静物画注重对光影、质感的描绘,对静物做深入的写实描绘。画家通过直接面对静物的深入观察,完成对形象的刻画。如同样以兔子为主要题材的法国夏尔丹的静物画

《兔子》,静观画面,墙壁、砖台凝重粗硬,画幅的焦点是一只死兔以及其身后一只象征财富的金属器皿。死兔头向下,眼睛大张,毛柔顺逼真,虽然生命已经终结,但躯体依旧饱满健硕。兔子身后的器皿,颜色沉重,透着冷冷的金属的质感,缠绕在兔子身上僵硬的绳索隐约可见。画面上呈现的这所有的一切,真实、安静,最为直接地映衬了西方静物画的写生观———“写之实物”。

创作理念

中国花鸟画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乐”、“美善”、“德治教化”等。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为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道家思想主张返朴归真、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而西方艺术则与东方艺术截然不同,哲学、科学被应用到了艺术领域。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之源,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美与数的和谐。如著名的“黄金分割定律”。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的“摹仿说”,明确的肯定了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的摹仿,而且更为真实。

中西方画家创作理念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对于画面布局二者就截然不同。中国花鸟画构图重自然,西方静物画构图更凸显人为。中国画称构图为“经营位置”或“画面布局”。传统花鸟画强调立意在先,意在笔先,一气呵成。画面布局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等等。传统花鸟画中最常见由主、辅、破三条线来进行布局,即我们常说的“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画家不受具体观察角度与环境的约束,选取描绘对象最生动的部分进行刻画。且画面中常使用留白技巧,这其实是移借了中国书法中的构图原理:“计白当黑”。适当的空白并非没有内容,“白”所赋予的想象空间本身就是内容。

而西方画家更注重的画面的稳定,重视前后空间、主次关系、层次关系等画面因素,以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西方绘画大师拉图尔的《春天的花·苹果和梨》,采用的则是西方绘画最为常用的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法”。大到所有主体物的整体外形,小到局部几个苹果、梨子的摆放,都使用了最稳定的三角形构图。画面整体布局上紧下松,上面距离小,下边距离大,给观画者以很舒服的美感。这种构图方式最为看重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及陪衬物体的定位,即何物为主,何物为次,画面的中心在哪个位置都极为讲究。主体物可以是画面当中最大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的组合;次要物体理论上来说在面积上要小于主体物;而作为陪衬或点缀物的物体,所占面积则应更小一些;衬布的选择与摆设则要考虑画面的色调进行搭配。这种空间布局,有时是画家在摆放静物时就事先考虑的,有时也是在创作过程中刻意将画面处理成这种效果的。

除了构图以外,中西方画家对于表现对象的具体描绘也有很大差异。中国画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即“意”的地位在中国花鸟画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南朝的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具象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将应物象形至于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之后,足见神与意之重要性。当然,所谓的不求形似并不是不要形似,而是不要斤斤计较于形似,也就是说画家的作品,经过了画家的删繁就简,精心提炼,形成了新的形象。成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

个艺术形象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加的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有普遍性。比如说徐渭画的杂花,徐悲鸿画的马,黄胄画的驴。这些作品,我们从外形上一看就知道他们画的是什么,但是说不出是哪里像,到底是什么虾,是什么马。到底真正的虾真正的马是什么样子的,很显然,他们画的并不是生活中常见的那个物象。因为他们是综合了某一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形体特征和精神气质。这些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后创造的形象无疑更加感人,更能给人真实生动、强烈、深刻、感人的印象。

而在西方的静物画创作中,被描绘对象往往被看作是人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物,是被主体认识、观照的客体。画家细致而深入地研究对象实物在特定环境中呈现的本质状态以及它和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质感、空间、色彩、光影结合,寻找丰富的、变化柔和的光暗及其反射光所构成的微妙变化,把客观之真与理想之美结合起来,从而传达画家的社会理想和美学观念。由此看出,传统的西方画家在静物画的表现上更侧重于对形的要求,讲究刻意的取景,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光色效果,是客观美与理想美的融合

色彩静物画教案

色彩静物画教案 教材来源:八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静物画 内容:八年级下册第7课色彩静物画 主题: 色彩静物画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徐亚涛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认识色彩静物画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力方面;了解色彩静物画需要对静物的色彩关系进行主观加工,才能形成既富有对比变化又和谐统一情感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色彩和风格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色彩静物画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个性风格的大胆表现(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展示静物,提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瓶子、蔬菜、水果……师:同学们能根据这些物品摆放出一组静物吗?生:积极响应(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搭配,这些物品变成一组组美丽的静物,今天就让我们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生:好!师:板书——色彩静物画 2、PPT授课 (1)构图分为横式和竖式 (2)画好主题物 (3)确定画面的光源,黑白灰关系 (4)色调的确定 (5)色彩关系 (6)深入刻画 3、如何将静物变成静物画 课件出示两张图片:辣椒(水粉画)和现实中的辣椒(照片)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2者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色彩静物画并不是对静物的客观照搬,而是通过作者的体验和理解,运用造型、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对静物的感受,从而赋予静物画独特的面貌和艺术魅力 4、色彩静物画的方法 师:你能说说色彩静物画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思考:课本范例的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方法绘制完成的?生:讨论师:概括、总结 (1)写生绘画的步骤 步骤:第一步,起稿。画出静物构图、基本造型,并用色彩概括出素描关系第二步,从暗

中外画作的对比

浅谈中外画作的对比 首先请允许我分别说说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起源。 中国的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西洋画就是当时西方的油画,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大约15世纪时由荷兰人发明的,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油画适合创作大型、史诗般的巨作。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在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仅仅就起源来说,我们中国国画和西洋画就差了,好几千年的历史,所以绘画的手法,方式,工具和受社会宗教哲学以及对山水,鸟兽,人物的审美情趣等因素。势必会对画作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中外画作有巨大差别的源头。下面我列举几个方面: 1.构图手法的不同 中国花鸟的“折枝”构图法是画家可以抓住花鸟最生动的的部分进行

刻画。 西方传统静物画则追求写实的形象再现 用完整的惟妙惟肖的空间刻画 展现逼真的视觉效果。 2.描绘手法的差异 中国画家不以模仿景物的外形为目的而是借花鸟的形象和笔墨意趣表达自己的诗意情怀。 西方画家善于通过色彩、光影、质感、空间的手法对景物做深入的写实描绘 把客观之真与理想之美结合起来。 3.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各自特点 西方画家善于通过色彩、光影、质感、空间的表现手法对景物进行深入的写实描绘。 中国画家则不以描绘景物的外形为目的 而是借花鸟的形象和笔墨意趣 表达自己的诗意情怀。 4. 主要造型手段的区别 中国画以线描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扬弃对象的光影明暗,注重形象的神韵。 西方油画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重视形体光影描绘,注重表现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 中国画用色讲究概括性和装饰性。中国水墨画,以墨色的浓淡变化,描绘对象的色彩关系。 西洋画重视客观对象色彩的精确在线,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 5.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高中美术_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导入前奏: 1 课间十分钟播放搞笑动画,吸引学生尽快安静下来。 2 师生寒暄,增进师生情分,让紧张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3 正式导入:活动一看一看想一想 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本课联系密切的水墨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 1 初探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活动二挑挑拣拣 ?同学分组上台挑选、感受、介绍中西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特点,教师引导点评并结合中国花鸟画的简要发展史引申出中西方绘画理念的不同。 活动目的:通过了解中西绘画工具的不同,理解中西方绘画理念的不同。 ? 2 再探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活动三比一比找一找 ?提供中西画家作画方式的图片及中西经典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找他们的不同。 活动目的:认识中西绘画因素的不同:“写生” 观的不同?中:写物之生意 ?西:是对静止形象的深入观察。 活动四拼拼贴贴

?任务要求:1组的同学根据提供的物品和要求,摆放实物; 4组的同学根据提供的物品和要求,拼贴画面;2、3组同学根据《果熟来禽图》题目要求完成一幅绘画构图布局。?活动目的:认识中西绘画因素的不同:构图不同。体会中国画鸟画构图的独特方式:局部表现留白的含蓄?(3)画面表现手法(难点) ?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学生观看后分组自主探究谈感受。?师生共同总结: ? 1 色彩的不同:西方色彩感丰富,花鸟画追求墨色的丰富变化 ? 2 造型手法上:西方注重光影造型法体积感强,花鸟画对物体是重神似大于形似,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3 绘画技巧上:花鸟画:注重情感的表达所以更讲究的是诗书画印 ?师生通过总结中西绘画因素的不同总结出中西方画家不同的审美追求,它的根源在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继而学生进一步讨论体会中国画家的思想境界及处理情感的独特方式。 ?课堂总结与检测 ?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结合本课出现的作品,让学生再

浅析塞尚的静物画

塞尚和他的静物 摘要。塞尚。静物画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出现使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土崩瓦解。塞尚将画笔当作认识自然本质、探索自然规律的武器,从而将西方艺术引上了一条以科学研究为主旨的现代形式主义艺术之路。对于塞尚来说,静物画就是他策动造型、透视革命的发源地。 “以一枚苹果,我就能震慑全巴黎。”保罗·塞尚如此说。 塞尚对苹果情有独钟,就像梵高钟情向日葵,莫奈钟情睡莲,莫迪利阿尼钟情女人的身体一样。在他的那些静物画中,很多情况下总是有苹果出现。这些苹果聚集在画的中央,或是散落在画的边缘,不管是怎么样的一种姿态,总是惹人注目和爱恋。塞尚不仅以他的苹果震慑了全巴黎,而且还包括巴黎以外的世界。就像现在,我对着塞尚的一堆苹果发呆,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些苹果带给我心灵的撞击。 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但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 性,强调厚重、沉 稳的体积感,物体 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 寻求各种关系的 和谐而放弃个体 的独立和真实性。 在作品《苹果和橘 子》中,塞尚完全

再谈西方静物画 —物的生命化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论文 再谈西方静物画 ———物的生命化 (申请学士学位) 再谈西方静物画 ———物的生命化 内容摘要:静物画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它都以不同的面貌所呈现。十七世纪荷兰静物画描绘的细腻、华丽、精美;十八世纪以夏尔丹为代表的静物画表现出一种单纯、质朴的美感。十九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但是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它有怎样的面貌,静物画以一种静止的状态呈现的不仅仅是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事物,它表现的是这个世界上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即精神内涵,这才是真实存在的。静物画引导观者从作品的精神层面去认识陈旧的、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从纯粹的视觉刺激进入到物质的剖析与理解。它代表着一个时代,一种情趣,一种精神。 关键词:静物画静生命 静物画,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一个从我们最初学习绘画就接触的画种,今天,当我们再回忆起这一简单平常的事物,那份熟悉参透了一种新的感触。 静物画是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它在西方绘画史上的地位一直不高,原因是人们通常认为静物画仅仅是一种对无生命图象的记录,而且通常认为这些事物的呈现无法表达任

何高贵的意念。法兰西艺术学院把静物绘画归为整个古典绘画系统的最低层,依次而上的其他绘画种类为:肖像画、风景画、动物画以及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画。通常认为静物画所热衷的那些对象,远不如险要人物、历史事件和如诗的风景那样令人感发兴趣。在静物画上颇为集中的凝聚着价值方面的强烈偏见。 静物画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克里特的陶器彩绘如其中以独幅画方法描绘的花卉。在古罗马帝国时期,静物画可能已经比较普遍,在庞贝遗址留存的壁画中就有不少独立的静物画作品。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可惜的是这个时期没有能够延续下去。由于欧洲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美术的兴起,使作为独立绘画门类的静物画基本绝迹,只有某些静物形象作为宗教画中的象征物或背景点缀而存在。 十七世纪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再度兴起并正式成为西方绘画重要样式。由于当时荷兰经济的迅速发展,商贸繁荣市井兴旺,人们对这种来之不易的安宁、富足的小康生活产生出的由衷的喜欢,于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时期的静物画不仅题材多样,而且描绘的细腻、华丽、精美。 十八世纪下半叶,艺术的美化逐渐的让位与再现生活,以理性反对自由、放纵;以回返自然反对矫揉造作的风俗化,静物画取代了装饰画、历史画。夏尔丹将一种宁静的诗意赋予了人们司空见惯以至于不屑一顾的物品上,夏尔丹笔下的静物传递出一钟单纯、质朴的美感。 十九末的后印象主义开始,静物画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静

外国肖像画、静物画

外国肖像画 肖像画: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富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丢勒:不仅是16世纪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达芬奇式的人物,既是版画家也是油画家、建筑家,同时对水粉画也很。 凡高,荷兰画家,生于1853年,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再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凡高短暂的一生历经磨难,极具悲剧意味。1890年7月29日,凡高在法国自杀身亡。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尼德兰,扬.凡.艾克。 《法国公使双人像》德国,小汉斯.荷尔拜因。 《杜普教授的解刨学课》荷兰,伦勃朗 《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西班牙,戈雅。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西班牙,委拉斯贵之 《马拉之死》法国,达维特 《朵拉.玛尔的肖像》西班牙,毕加索《戴帽的芙劳》法国,莫迪里阿尼外国静物画 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大多取材于日常用具、花卉、水果以及猎获物。 《向日葵》荷兰,凡高。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火一样的激情。尤其是他用最耀眼的金黄色画出的《向日葵》就像一簇簇火焰,光芒四射。 《静物》法国,塞尚。静物是塞尚最喜欢描绘的对象。他完全抛弃了以明暗造型的传统手法,只用色彩的冷暖变化来造型,画家没有表现物体的质感,而是刻意塑造了每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享盛名,作品最多的艺术家之一,除绘画艺术外,还在雕刻、版画、舞台、布景设计、陶艺等创作上,留下许多杰出作品。是立体派先驱。 《鹧鸪与铁臂铠》意大利,巴尔巴里。《果篮》意大利,卡拉瓦乔。 《瓶子中的郁金香》荷兰,博兰格。《有玻璃和银器的静物》荷兰,彼特.克莱茨。 《有樱桃和草莓的静物》荷兰,彼尔特。 《有青瓷水罐和花卉的静物》荷兰,德.海姆。 《静物》西班牙,安东尼奥.佩雷达。《静物》法国,雅克.林那德。 《静物》法国,卢宾.保金。 《铜壶》法国,夏尔丹。 《静物》意大利,莫兰迪。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第5课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中国花鸟画在表现大自然景物方面的独特艺术思维特点。比较理解中西的差异。 主要知识点 1、认知理解中西艺术中写生的不同内涵 2、认知书法与中国画“书画同源”和中国画的“墨分五色” 3、体验评价花鸟画与静物画在观察自然与表现手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出下列作品中哪些属于中国花鸟画?哪些属于西方静物画?让学生分清什么是中国花鸟画和西方静物画,引出课题。 二、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史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 介绍什么是中国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画科,它是对以植物和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的总称。根据描绘的内容,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等支科。比起人物画和山水画来说,花鸟画是一个晚熟的生命,至唐代,她才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诞生于画坛。 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的发展史: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作品:《人面鱼尾纹画》; 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作品《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作品《锦鸡图》; 南宋、元代持续发展,并出现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作品《竹子和兰花》、《墨竹》; 明末实现了草书入画,至清初达到史无前例的高水平。作品《墨葡萄图》、《荷花水鸟图》; 近现代名家辈出,继承祖先优秀传统,形成了自立于民族之林的独特艺术传统。《墨蟹图》、《虾》。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史 西方的静物画,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若以动物画来看,则爱琴美术中已有独立的壁画作品,如《海豚图》; 古罗马时期,静物画比较普遍,技法成熟,作品《鸠》; 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美术的兴起使作为独立绘画门类的静物画、动物画基本绝迹; 文艺复兴运动使静物画重新兴起并在17世纪成为重要的绘画形式,作品《花》; 18-19世纪静物画持续发展,风格日趋多样,作品《铜水罐》; 19世纪末进入新的探索阶段,开启了现代主义之门,作品《向日葵》、《水果盘玻璃杯和苹果》。 三、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比较 欣赏作品《兔子》和《双喜图》,区别二者的不同,得出结论: 写生手法不同 西方静物画: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画家通过直接面对静物的深入观察完成对形象的刻画。它突出“静”,是对静止形象的深入观察。 中国花鸟画:它不是指绘画方式和过程,而是画面形象的生动效果。追求“神似大于形似”,它突出“动”,是对花鸟形象的生动感觉和作者审美联想的表达。 如作品《春天的花、苹果和梨》和《松鹤延年图》。 欣赏作品《蓝色花瓶里的花束》和《果熟来禽图》,区别二者的不同,得出结论: 构图方法不同 西方静物画:采用组合法,有目的的组合摆放,注重画面的完整性和对象的前后空间主次关系、层次

静物画基本简介

静物画基本简介 静物画: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这种物体(如获取猎物、日常用品、花卉、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表现,总的谐和,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静物画中所描绘的这些物体,虽很普通,但它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如早在宋代李嵩的《花篮图》,精心描绘了堆满花篮的各种春花,给人以春意盎然、百芳争艳、万物扶疏的感觉。宋人《出水芙蓉图》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给人以清新恬静和芙蓉花丰盛、娇柔而挺健的美感。在现代的静物画作品中,如齐白石的《蔬菜》和《樱桃》,虽寥寥数笔,却深刻地抒发了画家对今天生活的无限热爱。并使观感者联想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和所必需的一些东西;联想到江南初夏麦黄季节的美好图景。静物画表现生动活泼、鲜明有力,具有给人以鼓舞、使人兴奋向上,引人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的艺术感染力。一幅好的静物画,必须要尽可能的充分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出对象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的形象和色彩。 静物写生 面对一组静物,如何将其转置于画面的空间结构之中,我们称之为构图。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你的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而构图能力的培养是有其艺术的形式规则可循的,具体来说,一幅静物写生的构图安排,主要根据物象的组合与你的感受确定是竖幅画面还是横幅画面,然后在这个空间中运用对比、节奏、平衡等因素,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意图,表现出对象的特定气氛。对于考生来说,构图能力应有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一是摆静物、组织物体的能力训练。 无论是竖画幅还是横画幅,构图的美学原则主要是既要有对比和变化,又要能和谐统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对称及无对比关系的画面,因为这将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和沉闷。画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对比,有内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积和形状的左右平衡,就会产生生动、多变、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懂得这一规则,会使我们的构图千变万化,并展现其特有的魅力。 构图的摆布应首先考虑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及陪衬物体的定位,即何者为主,何者为次,画面的中心在哪部分。主体物可以是一件较大的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组合物;次要物体一般在面积上应小于主体物;而陪衬和点缀物的单体面积则应更小一些;衬布的选择与摆设应考虑画面的色调联系。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

西方静物画的发展 ▲西方的静物画,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起萌还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的陶器彩绘,如其中以独幅画方法描绘的花卉。若以动物画来看,则爱琴美术中已有独立的壁画作品来表现动物的形象。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肯定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当时的艺术开始关注和表现人的生活和生活环境,于是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在17世纪再度兴起并正式成为西方绘画的重要样式。人类的绘画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静物画成为专门画种则开始于17 世纪的荷兰。早在15 世纪,尼德兰的画家如凡·爱克兄弟等即有善于表现各种物质特性的传统和兴趣。他们所描绘的金属、丝绒、玻璃等就具有逼真的质感。可是,这些东西过去只被用作宗教画或肖像画中的道具和背景。直到17 世纪,静物画才成为重要的绘画样式之一。在众多的大师们的努力下曾将这一画种从色彩到形式,从内容到造型,推向高峰。 ▲静物画的发展,是由于人们对表达来之不易的安宁富足的生活,产生出由衷的喜悦。也显示了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存在的依赖,品类繁多的蔬果鱼肉,标志着丰盛的餐宴,擦得闪闪发亮的日用器皿,显示出居室的雅洁和主人的勤快。 所以在这些刻意求工的静物画中,也不止是对于各种物质特性单纯的“模仿”,它们还是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对于生活的理想。从而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夏尔丹、塞尚、凡高、雷东、毕加索等,都曾将静物画发挥到极致,独有其特有的艺术品位,确立了各自在世界画坛的显赫地位。 ▲静物画起源于荷兰。荷兰画家中那些善作小画的人,也有“荷兰小画派”之称,为我们开创了除人物以外的新领域———风景创作和静物创作。在他们已经安定的乡土上,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一架风车、一座水力磨坊、一条村路、一片果园的魅力。他们觉得,真切地描绘出来的这种现实,足以赏心悦目,用不着以幻想或灵光再加装点。 ▲从技巧方面看,当时主要使用明暗造型手法,能够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对构图、空间、透视的处理也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美术的兴起使作为独立绘画门类的静物画、

0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中国花鸟画在表现大自然景物方面的独特艺术思维特点。比较理解中西的差异。 主要知识点 1、认知理解中西艺术中写生的不同内涵 2、认知书法与中国画“书画同源”和中国画的“墨分五色” 3、体验评价花鸟画与静物画在观察自然与表现手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如何对待“写生” 中西绘画中都有“写生”一词,但在各自的艺术审美理想和创作观中,“写生” 一词具有不同的内涵。 作品比较:《兔子》、《雪竹文禽图》 教师提问:结合中西文化的不同背景,分析两幅作品的不同,(视觉、心理) 学生讨论回答:(略) 《兔子》(油画法夏尔丹)在该作品中,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再现了所描绘静物死亡兔子与四周的环境。是对静物形象的深入观察、刻画的结果,力求真实地再现其见到的静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一种亲切、朴实的审美情趣。突出一种视觉的真实之美。 雪竹文禽图(国画五代黄荃)图中水边数石叠起的岸上,所有景物上都布满积雪,皑皑一片,柳枝竹叶亦在积雪中努力伸展。池塘上,雾气一片,水天一色,一片清寒静寂的景致,在静寂中又寓有生机。画中笔法奇峭,精细而又简洁,石的画法简练含蓄,竹树则枝叶具体,而寒鸟和双鸭则更生动传神。画中用墨洁净,设色简淡,是一种与其精工富丽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画风。突出的是一种静中带动的美感。是一种心理的真实。 小结:西方绘画中:写生是指直接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方式,画家通过直接面对静物的深入观察,完成对形象的刻画。西方静物画突出的是“静”是对静物形象的深入观察刻画。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写生是指描绘花果、草木、禽兽等的绘画,它指的不是绘画方式和过程,而是画面形象的生动效果。即画家不一定直接面对真花、真鸟去描绘,却要求作品不仅要描写花鸟的形,更要表现花鸟的神。中国花鸟画突出的是“动”,是对花鸟形象的生动感觉和作者审美联想的表达。 课件展示:动、静、形似、神似对应中西绘画各自的特点。 作品赏析:野兔(水彩·德·丢勒)、写生珍禽图局部(国画·五代·黄荃) 学生活动:在教室中,对自己认为美的静物进行写生。 要求:分为两部分(一方:以西方静物画的观察方式为代表,将见到的物体形象如实地还原;一方:为中国画为代表,将见到的物体形象认真观察后,默画下来) 体会:中国画,画的不是很象,但表达自由。不受光线,环境的限制。 西方画:画的较象,但表达不自由,受光线,环境的限制较大。

静物油画的介绍资料

静物油画的介绍资料 静物油画是西画艺术的经典形式之一。随着西画在中国的不断发展,静物油画也不断成长成为一支强力军,带领人们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如今,越来越多的静物油画走进家具装饰中,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成为装饰画卖店的热点品种。作为家居装饰的新宠,静物油画的题材也十分广泛,已经不仅仅限于鲜花、水果等传统题材,更有一些非常有新意的事物,让人耳目一新,也非常适合现在需求多样化的家居装饰需求。 这里将介绍两幅比较有新意的静物油画,供大家欣赏。上面一幅花卉静物油画由青年画家所作,乍一看去,更像是高像素照相机的摄影之作,绘制得十分细腻,让人无法想象它是一幅油画。 静物油画起源于17世纪的荷兰,在19世纪传播到中国,经过不断发展变迁,已经成为西画的重要绘画体系。静物油画装饰家居最动人之处在于其简单生动,寓动于静的表现方式。同时,静物油画也是十分代表西画技艺的艺术形式,能充分展现出油画的色彩、层次、光泽等独有特点,颇具异域情调。 这里是油画作品的展示平台,我们是一家油画公司,是大芬油画及厦门油画公司的先驱品牌,同时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油画村和油画街中的一员。大芬油画村的油画是目前中国油画对外的一张有力名片。国内外众多油画大师的作品都能在这油画展示中见到。比如风景油画、油画作品、人体油画、油画图片、抽象油画、静物油画、许多大师的油画作品与油画技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西方油画中的印象油画、人物油画、肖像油画、动物油画、古典油画、花卉油画、山水油画、精品油画及油画定做都一应俱全,油画家们的技法可以说是高超的。我们还供应油画框,油画框厂生产的画框从这里直接制作完成,我们也销售国画,国画包括写意国画、花鸟国画、水墨国画、山水国画和人物国画和书法,众多知名国画作品在这里都能欣赏到,另外我们不定期销售雕塑摆件,比如抽象雕塑、人物雕塑、创意雕塑、雕塑定做,雕塑是从雕塑厂由雕塑艺术家直接完成的。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以油画批发与批发油画为主、国画书法、画框、雕塑摆件为辅。我们出口油画到全球每一个角落,油画出口是油画贸易主要项目。油画展上你可以看到高档油画与原创油画,还有一些装饰画及无框画和壁画。现代油画大城市的画廊中很受人们的喜爱。油画拍卖也慢慢让人接受,买油画装饰家庭的人也越来越多。你在许多网站上看到我们的油画产业正在走向世界,也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工艺品。 风景油画的介绍资料 按照现行市场上的分类,风景油画可分为:写实风景油画、印象风景油画、抽象风景油画、古典风景油画、现代风景油画、欧美风景油画、俄罗斯风景油画、荷兰风景油画、地中海风景油画、托马斯风景油画、森林风景油画、高山流水风景油画、田园风光风景油画、桂林山水风景油画、白桦树林风景油画等。 风景油画的绘画技法 挫: 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 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 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相互揉合的方法,颜色揉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第九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九课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教材分析 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作者通过创作构思、认真选择、精心安排,使这些生活中平凡的物品在画面中的形象和色调的关系达到高度谐和,并且传出物象内在的生命内涵。以此概念为开篇,本课进入了外国静物画的学习。 教科书以17世纪荷兰画家表现富足生活、装饰家居的静物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以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表现厨房物品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蕴含的生活之美。以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洋溢着热情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思想之美,以20世纪形式多样的流派引导学生理解富有探索精神的个性之美。这四个篇章将外国静物画的发展演变、风格特点一一展现。 本课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平凡的物品中发现美,感受艺术家对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静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对静物画的发展概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外国静物画中呈现的自然美、艺术美。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画面构成要素有:构图、造型、透视、色彩、明暗、线条、技法等等。通过这些构成要素,画面营造出了节奏旋律优美、外形透视准确、色调协调呼应、空间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生动、质感肌理明显、风格个性独特等一系列形式美感。 课时计划2课时:1.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寻找画中的玄机,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调动参与情绪。2.在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画科这一历史背景着重介绍,并欣赏一些出手不凡的荷兰静物画家的作品。3.以质朴的生活美、探索的思想之美、创造的个性之美来概括17世纪之后的静物画历史发展阶段的独特魅力并认识代表画家和作品。 第一课时

苏少版 七年级 美术第9课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

第9课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和中国画的对比赏析,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静物画的发 展概况,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外国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不同时期静物画的艺术美。 2、难点: 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范画、学生优秀作品及相关材料。 学生:搜集静物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英国诗人布莱克在诗中说:任何平凡的物品皆有生命。诗人的眼里,一粒沙中可以看到一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出一座天堂。那么在画家的笔下呢?先来听一个来自古希腊的传说: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是古希两个杰出的画家。他们互相闻名,互相钦慕,却从未见过对方的作品。有一次,德甫克西斯去拜访阿尔贝列斯,受到热情接待客人要求看一看主人的作品,主人带他进入画室,指着墙说“请看吧!”整面墙被挂帘遮蔽着,德甫克西斯以为画放在挂帘后面,伸手去撩挂帘,不料却摸到了冰冷的墙壁──原来“挂帘”是阿尔贝列斯画在墙上的。德甫克西斯对阿尔贝列斯的画艺大为叹服,同时真诚邀请后者到他的画室去,阿尔贝列斯欣然前往。一进入德甫克西斯的画室主人就端出一碟鲜艳欲滴的葡萄招待客人,阿尔贝列斯伸手摘食葡萄,不料主人的猫扑

上来与客人争夺葡萄。主人生气地把猫斥退,而客人也同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也是主人画上去的。主客相视大笑……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说说你的感受。(明明是画,却以假乱真,猫上当了,也欺骗了人的眼睛。原本静止的物体在画家的笔下充满了生命力,为什么?)——揭示课题。 二、初探静物画 1. 了解——静物画的范畴和概念 以表现现实生活中小型静止物体为主要描绘内容的绘画称为静物画。它作为独立的画种源于十七世纪的荷兰。这些静止物体大多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瓜果、蔬菜、鲜花、器皿、生活用品或居室的陈设品等。 2. 了解——欧洲最早的静物画《鹧鸪与铁臂铠1504 雅克布·德·巴尔巴里意大利 3. 发现——早期静物画的隐喻之美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如描绘面包、酒水隐喻耶稣受难;描绘骷髅、计时用的水漏或沙漏、蜡烛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描绘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时令变化、四季转换等。 4. 感受——静物画的自然之美《水果篮》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代表作。明晰而结实的轮廓,单纯而质朴的光线,鲜明而实在的水果、竹篮、干枯的叶子,以及如实刻画的苹果上的虫眼,标明了生活中的物品是对人类生活的折射,描绘这些静物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绘画主题而存在。从产生到发展,外国静物画走过了怎样的艺术之路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三、走近静物画——了解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看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克里特的陶器彩绘。古罗马帝国时期,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展示庞贝古城壁画作品)成长阶段: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于十七世纪的荷兰。刚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荷兰人热爱家庭生活并对居室中的相关物品感兴趣,表现这些物品的静物画也成为市民喜爱的对象。人们购买这些绘画作品,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以及公共场所。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静物画在荷兰达到了繁荣的高峰期。

静物画中的象征

学号1192210406

静物画: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这种物体(如花卉、蔬果、器皿、书册、食品和餐具等等)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表现,总的谐和,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静物画中所描绘的这些物体,虽很普通,但它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静物画的象征,意义:静物画表现生动活泼、鲜明有力,具有给人以鼓舞、使人兴奋向上,引人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的艺术感染力。一幅好的静物画,必须要尽可能的充分表现出有助于描绘出对象的精神实质的正确的形象和色彩。

《静物》,公元1世纪末叶,湿壁画,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石)见于《外国美术史》P62页右上角

《静物》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静物画之一.在这幅别致的壁画上,画家选择淡雅的色彩,用类似素描的画法,真实再现了厨房里的用具和食品,让人认识到古罗马人家庭生活的一个生动侧面,光从左侧照射着室内的所有物品,通过精确的形状和微妙的明暗,它们全呈现立体的状态,有了可接触的真实感.蛋.禽.水罐.桌子等无不显露出本身固有的特制,投影更增强了它们实实在在存在于三维空间里的效果.画家全力追求的,依然是忠于模仿自然,让画面成为眼见之物的镜像.当然,它的创造者不仅仅显示出摹写对象的高超技艺,而且也展露经营画面的完美意识,均衡,简洁而又富于变化的构图,同样是这幅静物画迷人的所在

罗马人能画这么精彩的“单色静物画”,也能画十分生动的彩色静物。 与庞贝同埋在火山灰下的古城赫库兰尼姆也发现了壁画,其中就有一幅 彩色的《静物》。如下图。 它和前一幅作品在国立 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馆, 一起展示着古罗马静物 画的特色。暖棕色的台 子上,摆放着黄绿的桃 子和玻璃的水罐,色彩 的对比,使桃子和水罐 显得分外突出。明暗和 投影,与色彩相配合, 营造这它们似真的样子。 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 画家精确地捕捉到水罐 上的闪光,把玻璃制品 的特征再现得及具说服 力,你会觉得用手指弹 它就会听到清脆的响声。《静物》约50年。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教材P63

西方画家概述

西方画家概述 段鑫整理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名画家,同样还是一位未来学家、建筑师、数学家、音乐家、发明家、解剖学家、雕塑家、物理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大家从小就听过他画蛋的故事,也知道卢浮宫最富盛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 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及人物安排极具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因此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 他是阿姆斯特丹的骄傲。

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年11月2日-1779年12月6日) 法国著名的静物画大师。18世纪法国盛行洛可可风格,讲究奢华细腻,他的画作所选的大都是小题材,他喜爱描画室内静物,天真而没有感情的儿童画像,在创作纯熟的静物画的同时,以充满爱情的笔致描绘着洋溢诚实,宁静气氛的家庭生活。 在博物馆中看夏尔丹的静物,栩栩如生,就像一盘真的食物摆在你面前。 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 (1755-1842) 法国最杰出的女画家。她善于抓住最足以反映人物个性最能使人感动的一瞬间,对人物的外形特征、服饰刻划得十分细致,又善于利用色彩和明暗对比使人物性格十分突出给以完美而充分的刻划。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油画静物

教学内容: 一、观察方法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从研究物体存在的特征,即研究形体结构的存在方式这一根本点出发的。在这一前提下,它是一种整体地、联系地、本质地观察可视形象特征的手法。 1、从整体出发观察 从整体出发是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核心。任何客观存在的形体形象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受整体的制约。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看不出、画不准整体特征,局部特征即使再准确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局部特征失调,也会影响整体形象。任何形象的根本特征首先来自它的整体和全貌,局部特征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画好某一个局部是比较容易的,画好整体则比较困难。我们观察和刻画形象应当从难、从严要求。 在素描中,做到“始终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形象,始终使局部服从整体特征,表现局部某个局部而忘记、忽略、画错了整体特征,却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作画只能一笔一笔地画,只能从局部下笔直到画完,客观上也就容易养成从局部出发看问题的不良习惯。素描中出现的形象松散歪曲、比例失调、色调花乱、透视不统一等常见的毛病,主要来自这一习惯。对这一点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为了养成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形象的习惯,在观察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某一个局部,同时也要看到更多的局部,并对各个局部进行比较和鉴别,从而把握和体现整体特征;在明确整体特征的前提下再回过头来观察局部,研究它在整体特征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并正确的加以刻画。 总之,要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局部,观察和刻画局部是为了更充分的表现整体。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画整体时要照顾局部,画局部时要考虑整体,这是观察和刻画形象的原则,它反映了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整体----局部------更完善的整体”,我们一定要学会运用这个公式来指导自己的观察和作画实践。 2、联系地观察 在一个整体形象中,局部与局部之间是相互依存,有其内在联系的,包括解剖关系、空间关系以及透视变化上的联系等等。在观察物象时,我们不仅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还要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观察。例如,在画头像时,不仅要观察其基本特征,还要进一步研究头、脸、五官在解剖上的内在联系,包括比例位置、高低起伏、前后空间、左右对称以及各器官形象特征的相互联结等等。这就是联系的观察方法,它是对从整体出发观察的补充和深化。 从实践的角度看,联系地观察往往是整体观察的桥梁。要通过联系观察的训练,逐步扩大视野,增强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达到从整体出发观察的理想彼岸。 3、本质地观察 任何表面现象都以本质为根据,现象只是本质的反映。不认识、不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现象,反而会被现象所迷惑,从而产生某种盲目性。 对形象本质特征的观察和理解,不仅是为了画准形象,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和掌握艺术表现语言的需要。艺术形象不等于自然形象,艺术的美也不等于自然的美;艺术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对自然形象加以提炼和概括,

西方油画发展史

西方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油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 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诸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L.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同时期的尼德兰画家则清晰地刻画画中景物各个细部,景物之间是色彩的差别而非明暗的过渡,R.康平的三叶祭坛画《受胎告知》就细致地呈现室内外的所有景物。意大利的提香是第1个特别注重油画色彩表现力的画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画,并常用明度接近、色相略异的明亮色彩构成富丽堂皇的金黄色调,透明颜料的多次复叠,忽厚忽薄的笔法,又使色彩与形体有机溶合,造就出质感效果。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2)中国的油画最早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已有用“油”绘画的历史。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人”作品,虽历时五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康熙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潘庭章、艾启蒙等以绘画供奉内廷,从而把西方的油画技法带入了皇宫;雍正,乾隆年间,宫廷的包衣(满语即奴仆)受命于皇上,向传教士学习油画,但并未留下一些痕迹。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西文化大冲撞,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画技亦得到了改善。但此时由于画工的地位低微,文化素养也有限,使他们的作品未能进入文化的高层次,形成一个独立的新文化。 清末维新变法后,许多青年学子先后赴英、法、日本等国学习西洋油画,他们中有: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弘一法师)、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潘玉良、

鲁美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搞笑动画,吸引学生尽快安静下来。 2师生寒暄 师:初次给同学们上美术鉴赏课,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倍感亲切,大家刚才看到的动画是我送给同学们的第 一份见面礼,希望能够给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缓解一 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我个人 认为我们的美术鉴赏课就应该在这种放松愉快的心情中进 行,同学们说:对不对?啊 生:对。。。。。。 师:同意的话呱唧呱唧,,嘿嘿 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第二份见面礼,一份视觉与听觉的享 受 要求同学们在观看时保持安静,用心感受,,, 3、视频播放 4师:感觉怎么样?一个字形容一下:美, 视频中的绘画是什么绘画啊都有什么内容啊? 生:国画 生:国画,,鸟、兰花、鱼、水、荷花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内容他是国画当中的什么画? 生:花鸟画

这就是今天要聊的话题,为了能让同学印象深刻 与西方静物画的对比来看,以此了解中国花鸟画在表现大自 然景物方面独特的艺术思维,及中西方绘画的差异5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说到中西绘画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在绘画领域中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中西方画家审美追求上,通过中国花鸟画与西方的静物画对比我们来认识认了解一下这种差异的不同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 二、中国花鸟画与西方静物画的发展史 1、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 介绍什么是中国花鸟画:“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画科,它是对以植物和动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的总称。根据描绘的内容,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等支科。比起人物画和山水画来说,发展较晚,但花鸟画发展至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却毫不逊色于前两者 因为中国花鸟画从不同的角度集中体现了作为主观的人与作为客观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花鸟画发展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在北宋年间,这一时期是以工笔花鸟为主,画家非常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样貌的研究与观察,力求画出的内容生动逼真,在表现技法上,用的是“双勾填彩”法,用极细的笔触再现事物的形貌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