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案】 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教案】 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教案】 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教案】 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节,从定理的推导到应用都比较简单。但是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

教学关键: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其逆定理使用条件的透彻理解。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2、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教学策略: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知规律设计,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体如下:

序号教师学生

1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争先恐后,欲解疑团

2 设计练习,创设情境动手解题,亲身感知

3 启发引导,发现结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4 引导学生,理论验证阅读理解,自学教材

5 揭示定理内涵加深认识理解

6 应用定理,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7 归纳小结整体把握

8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对吗?那么,现在老师这儿还有一手绝活,就是:我随便拿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我不用具体地去解它,就能很快知道它的根的大致情况,不信呀!同学们可以随便地出两个题考考我。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编题考老师。【说明】这样设计,能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后面发现结论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

<二>设置练习,创设情境。

【教师】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我的绝活是怎么回事吧?那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公式法解,以下三个一元二次方程;你们会很快发现我的奥秘。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投影仪打出)

()()()

222 1320296103230

x x x x x x

++=-+=-+=

(注: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 【说明】这样设计,使学生亲身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变“老师教”为“自己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都在积极解答,寻找其中的奥秘。

<三>启发引导,发现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方程的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每题都是先确定了a 、b 、c 的值,然后求出它的值——24b ac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会初步说出 24b ac -的作用是:它能决定方程是否可解。

【教师】(1)由此可见:在解

()22004ax bx c a b ac ++=≠-一元二次方程时,代数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显然我们可以根据2

4b ac -的值的符号来判断

()

200ax bx c a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因此,我们把 24b ac -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读作delta ,它是希腊字母)”来表示,即△=24b ac -。我们说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还会遇到: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数学式子的情况,同学们要逐渐适应这一点,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2244b ac b ac ≠

--2 注意:△ 而应为:△=

(3)通过解这三个方程,同学们可以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

况有哪几种,谁能总结出来?

【学生】由于前面作了铺垫,所以学生很快可以答出结论。

【说明】:这样设计(1)

是为了让学生明白:

24b ac - 的值的符号在

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了根的判别式概念。(2)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观察、分析与概括能力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验

自己发现结论的成功乐

趣。

<四>引导学生,理论验证:

【教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果真有三种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书上从理论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解释。

【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会很认真地去看书,寻找答案。【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养成严格论证问题的习惯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

<五>揭示定理:

【教师】(1)由此我们就得出了关于

()

200

ax bx c a

++=≠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定理:

()

22

004

ax bx c a b ac

++=≠-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若△>0 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若△=0 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若△<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2)我们说:这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即有如下的逆定理:

()

22

004

ax bx c a b ac

++=≠-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0

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0

若方程没有实数根,则△<0

(3)定理与逆定理的用途不同

定理的用途是: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根据△值的符号,用定理来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逆定理的用途是:在已知方程根的情况下,用逆定理来确定△值的符号,进而可求出系数中某些字母的取值范围。(4)注意运用定理和逆定理时,必须把所给的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方可使用。【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语言来阐述发现的结论,如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及加深学生对两个定理的认识,为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运用做好铺垫。

重中之重

<六>应用定理,解决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个定理的应用。

例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用投影仪打出)

()()()()()2222212340216924351704220x x y y

x x x k x k +-=+=+-=++=

分析;要判别方程根的情况,根据定理可知;就是要

确定△值的符号,

(4)补充了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补充此题的目

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此类题中△值的符号的判断方

法, 也为今后解综合性问题打好基础。在练

习中作了相应地补充。

()()222

21240

x m x mx m +-++=例:求证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 分析:我先提出两个问题: (1)是谁决定了方程有无实数根?

(2)现在要证方程无实数根,只要证明什么就行了? 例2是补充的一个用定理证明的题目,它含有字母系数,它的证明实际与例1的第(4)的解法类似,但学生易于出错,往往错用逆定理来证。 注意;例1,例2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结:(1)关于运用根的判别式定理来判断: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以及关于△变形的一些经验,从而使学生真正搞清搞透。 小结(1)关于运用根的判别式定理来判断: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是: ①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 、b 、c 的值,计算△;

②用配方法等将△变形,使之符号明朗化后,判断△的符号。 ③根据根的判别式定理,写出结论。 (2)注意关于△的变形;一般情况下,△由配方或因式分解后能变形成()()()

2

2

2222222222a a a a a a -+-++-+

学以致 用

【说明】以上例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运用迁移及巩固的机会,同时也为了吸引和调动全班同学参与到积极动脑,各抒己见的活跃气氛中

来,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形式;那么△的符号就明朗了,即可判断其符号。 学生练习;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2222

1168-3 29610

32980 47180

x x x x x x x x +=++=-+=--= ()()225 21210m x mx +-+=

注意:做以上练习时,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位上做;板演后如果发现有错或有其他解法,下面同学可主动上去纠正或写出自己的不同解法,然后教师进行讲评。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221450x x a x a a a ++++-=思考题:已知关于的方程当取何正整数时,方程有实数根?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假设方程有实根,然后根据根的判别式的逆定理,得出△≥0,再由△≥0解这个不等式,从而求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a 的正整数解。 注意:本思考题是我补充的一个用逆定理来解决的问题,以巩固逆定理的运用方法,本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只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七>归纳小结

【教师】(1)今天我们是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了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所以必须牢固掌握好它。

(2)注意根的判别式定理与逆定理的使用区别:一般当已知△值的符号时,使用定理;当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时,使用逆定理。

()()()22004ax bx c a b ac ++=≠-3一元二次方程△= 判别式的情况 根 的 情 况 定 理 与 逆 定 理

△>0

2

1242b b ac

x a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

12022b b

x a a

-±-、=

=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

2124b ac x x -无意义、、不存在

?△<0方程没有实数根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与

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它在教材中的地位,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P39的内容;

2、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222223110260 33650 44 0411

5 -

3 0 646-07(4)58416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2421012x x n x bnx n +-+=+=-、已知方程没有实数根

求证: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注 (第3、4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说明】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的发展空间。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人教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 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重难点、关键 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关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求根公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 ()-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移项; ()化二次项系数为;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原方程变形为()的形式; ()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 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为继续学习公式法引入作好铺垫. 一、 探索新知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 已知(≠)且-4ac≥,试推导它的两个根为2b a -+,2b a -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

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得 b a - c a 配方,得:b a (2b a )-c a (2b a ) 即(2b a )2244b ac a - ∵-4ac≥且4a> ∴2244b ac a -≥ 直接开平方,得:2b a 即2b a - ∴2b a -,2b a -- 【说明】 这里a ac b b x 242-±-= (042≥-ac b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活动方略】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探究,完成探索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归纳,由形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思考】 利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2320;x x -+=()2222 -=-x x ()24320x x -+= 【活动方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步骤:确定c b a ,,的值、算出ac b 42-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完善以下几点: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c b a ,,确定的;

求根公式及根的判别式

加强班求根公式及根的判别式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最好能知道根的特点:如是否有实数根,有几个实数根,根的符号特点等。我们形象地说,判别式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判别式,判定方程实根的个数,根的特点; 运用判别式,建立等式、不等式,求方程中参数的值或参数的取值范围; 通过判别式,证明与方程相关的代数问题; 借助判别式,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必定有解的代数模型,解几何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 例题1 (1)设a,b 是整数,方程02=++b ax x 的一根是324-,则a+b 的值是 (2)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 例题2 已知0132=+-a a ,那么=++ --2219294a a a ( ) A 、3; B 、5; C 、35; D 、65 例题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例题4 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例题 5 设关于x 的二次方程0)2()2()1(222=+++--a a x a x a ○1及 0)2()2()1(222=+++--b b x b x b ○ 2(其中a,b 皆为正整数,且a ≠b )有一个公共根。求

a b a b b a b a --++的值。 例题6(1)关于x 的方程k x k kx 8)18(2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2)关于x 的方程0122 23=-+--a ax ax x 只有一个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例题7 把三个连续的正整数a,b,c 按任意次序(次序不同视为不同组)填入□2x +□x+□=0的三个方框中,作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使所得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根的a,b,c ( ) A 、不存在; B 、有一组; C 、有两组; D 、多于两组; 例题8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2=++-k x k x (1)求证:无论k 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a=1,另两边长b,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三角形ABC 的周长。(湖北省荆门市中考题) 例题9 设方程4||2=+ax x 只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 的取值和相应的3个根。(重庆市竞赛题)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应用拓展 某数学兴趣小组对关于x 的方程(m+1)22m x ++(m-2)x-1=0提出了下列问题. (1)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m 并解此方程. (2)若使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m 是否存在?若存在,请求出.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分析:能.(1)要使它为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m 2+1=2,同时还要满足(m+1)≠0. (2)要使它为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 ①211(1)(2)0m m m ?+=?++-≠?或②21020m m ?+=?-≠?或③1020 m m +=??-≠? 解:(1)存在.根据题意,得:m 2+1=2 m 2=1 m=±1 当m=1时,m+1=1+1=2≠0 当m=-1时,m+1=-1+1=0(不合题意,舍去) ∴当m=1时,方程为2x 2-1-x=0 a=2,b=-1,c=-1 b 2-4ac=(-1)2-4×2×(-1)=1+8=9 134 ±= x 1=,x 2=-12 因此,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m=1,两根x 1=1,x 2=- 12. (2)存在.根据题意,得:①m 2+1=1,m 2=0,m=0 因为当m=0时,(m+1)+(m-2)=2m-1=-1≠0 所以m=0满足题意. ②当m 2+1=0,m 不存在. ③当m+1=0,即m=-1时,m-2=-3≠0 所以m=-1也满足题意. 当m=0时,一元一次方程是x-2x-1=0, 解得:x=-1 当m=-1时,一元一次方程是-3x-1=0 解得x=-13 因此,当m=0或-1时,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并且当m=0时,其根为x=-1;当m=-?1时,其一元一次方程的根为x=- 13. 布置作业 1.教材P 45 复习巩固4. 2.选用作业设计: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答案详细解析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及答案详细解析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21.2.2公式法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5x=6,解是() A.x1=3,x2=2 B.x1=﹣6,x2=﹣1 C.x1=6,x2=﹣1 D.x1=﹣3,x2=﹣2 2.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首先要确定a、b、c的值.对于方程﹣ 4x2+3=5x,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4,b=5,c=3 B.a=﹣4,b=﹣5,c=3 C.a=4,b=5,c=3 D.a=4,b=﹣5,c=﹣3 3.(2011春?招远市期中)一元二次方程x2+c=0实数解的条件是() A.c≤0B.c<0 C.c>0 D.c≥0 4.(2012秋?建平县期中)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x+c=0的一个解,则c2+c=() A.1 B.2 C.3 D.4 5.(2013?下城区二模)一元二次方程x(x﹣2)=2﹣x的解是() A.﹣1 B.2 C.﹣1或2 D.0或2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2013秋?兴庆区校级期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1时,应求出a,b,c的值,则:a=;b=;c=. 7.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1=0时,先找出对应的a、b、c,可求得 △,此方程式的根为. 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用配方法解此方程,配方后的方程是.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9.(2010秋?泉州校级月考)某液晶显示屏的对角线长30cm,其长与宽之比为4:3,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该液晶显示屏的面积. 10.(2009秋?五莲县期中)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mx+3=0的一根是1,求该方程的另一根与m的值. 11.x2a+b﹣2x a+b+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a与b的值. 12.(2012?西城区模拟)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2=0. 13.(2013秋?海淀区期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1. 14.(2011秋?江门期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x2﹣3x=x+1. 15.(2014秋?藁城市校级月考)(1)用公式法解方程:x2﹣6x+1=0;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1=3x. 16.(2013秋?大理市校级月考)解一元二次方程: (1)4x2﹣1=12x(用配方法解); (2)2x2﹣2=3x(用公式法解). 17.(2013?自贡)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18.(2014?泗县校级模拟)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19.(2011秋?南开区校级月考)(1)用公式法解方程:2x2+x=5 (2)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20.(2011?西城区二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十字交叉法” 十字相乘就是把二次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常数项拆成两个数的积 拆成的那些数经过十字相乘后再相加正好等于一次项 看一下这个简单的例子m2+4m-12 m -2 ╳ M 6 把二次项拆成m与m的积(看左边,注意竖着写) -12拆成-2与6的积(也是竖着写) 经过十字相乘(也就是6m与-2m的和正好是4m) 所以十字相乘成功了 m2+4m-12=(m-2)(m+6) 重点:只要把2次项和常数项拆开来(拆成乘积的形式),可以检验是否拆的对,只要相加等于1次项就成了,十字相乘法实际就是分解因式。 解释说明:

十字相乘法虽然比较难学,但是一旦学会了它,用它来解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以下是我对十字相乘法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 1、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2、十字相乘法的用处:(1)用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因式。(2)用十字相乘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十字相乘法的优点: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题的速度比较快,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运用算量不大,不容易出错。 4、十字相乘法的缺陷:1、有些题目用十字相乘法来解比较简单,但并不是每一道题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都简单。2、十字相乘法只适用于二次三项式类型的题目。3、十字相乘法比较难学。 十字相乘法解题实例 常规题例1:把m2+4m-12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常数项-12可以分为-1×12,-2×6,-3×4,-4×3,-6×2,-12×1当-12分成-2×6时,才符合本题解:因为 1 -2 ╳ 1 6 所以m2+4m-12=(m-2)(m+6)

例2:把5x2+6x-8分解因式 分析:本题中的5可分为1×5,-8可分为-1×8,-2×4, -4×2,-8×1。当二次项系数分为1×5,常数项分为-4×2时,才符合本题 解:因为 1 2 ╳ 5 -4 所以5x2+6x-8=(x+2)(5x-4) 例3:解方程x2-8x+15=0 分析:把x2-8x+15看成关于x的一个二次三项式,则15可分成1×15,3×5。 解:因为 1 -3 ╳ 1 -5 所以原方程可变形(x-3)(x-5)=0 所以x1=3 x2=5 例4:解方程6x2-5x-25=0 分析:把6x2-5x-25看成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6可以分为1×6,2×3,-25可以分成-1×25,-5×5,-25×1。解:因为 2 -5 ╳ 3 5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公式;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由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 想. 2.结合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解方程的能力,使学生解方程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3)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验到所有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运用公式法去解,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感受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设计 (1)教学的重点 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熟练地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的难点: 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判别公式的应用。 (3)教学设计要点 1.情境设计 上课开始,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利用昨天所学“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和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为下一步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 然后让学生思考对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能否用配方法求出它的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处理 (1)回顾配方法的解题步骤,用配方法来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 (2)总结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并补充理解判别公式的分类与应用。 (3)在小黑板上补充课后思考题:李强和萧晨刚学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看到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1)=0, 李强说:“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而萧晨反驳说:“不一定,根的情况跟m的值有关”.那你们认为呢?并说明理由. 3.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由特殊的解法(配方法)引导探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形

初二解二元一次方程公式知识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公式知识点设ax+by=c,dx+ey=f,x=(ce-bf)/(ae-bd),y=(cd-af)/(bd-ae),其中/为分数线,/左边为分子,/右边为分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如:{5x+6y=72x+3y=4,变为{5x+6y=74x+6y=8消元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顺序消元法。(这种方法不常用)消元法的例子(1)x-y=3(2)3x-8y=4(3)x=y+3代入得(2)3(y+3)-8y=4y=1所以x=4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x=4y=1教科书中没有的,但比较适用的几种解法(一)加减-代入混合使用的方法.例1,13x+14y=41(1)14x+13y=40(2)解:(2)-(1)得x-y=-1x=y-1(3)把(3)代入(1)得13(y-1)+14y=4113y-13+14y=4127y=54y=2把y=2代入(3)得x=1所以:x=1,y=2特点:两方程相加减,单个x或单个y,这样就适用接下来的代入消元.(二)换元法例2,(x+5)+(y-4)=8(x+5)-(y-4)=4令x+5=m,y-4=n原方程可写为m+n=8m-n=4解得m=6,n=2所以x+5=6,y-4=2所以x=1,y=6特点:两方程中都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如题中的x+5,y-4之类,换元后可简化方程也是主要原因。(3)另类换元例3,x:y=1:45x+6y=29令x=t,y=4t方程2可写为:5t+6*4t=2929t=29t=1所以x=1,y=4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与根的判别式

课题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与根的判别式 教学目标: 1、熟记求根公式,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通过求根公式的发现过程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概括能力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4、能不解方程,而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5、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 1、求根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当240b ac -<时,方程2 0(0)ax bx c a ++=≠无实数根. 2、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一、学习新知,推导公式 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0=+b ax (其中a 、b 是已知数,且a ≠0)的根唯一存在,它的根可以用已知数a 、b 表示为a b x -=,那么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其中a 、b 、c 是已知数,且a ≠0),它的根情况怎样?能不能用已知数a 、b 、c 来表示呢?我们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解: c bx ax -=+2 移常数项 a c x a b x -=+2 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由于a ≠0,因此不需要分类讨论) 222)2()2(a b a c a b x a b x +-=++ 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2244)2(a ac b a b x -=+ 转化为n m x =+2)(的形式 注: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中,会碰到有的方程没有解。 因此对上面这个方程要进行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公式法

第6课时 22.2.3 公式法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2.难点与关键: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面我们学习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比如,方程 (1)x2=4 (2)(x-2) 2=7 提问1 这种解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问2 这种解法的局限性是什么?(只对那种“平方式等于非负数”的特殊 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实施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 2.面对这种局限性,怎么办?(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配方成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形式。)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7x (老师点评)略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现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化二次项系数为1;(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无实根. 二、探索新知 用配方法解方程 (1)ax2-7x+3 =0 (2)a x2+bx+3=0 (3)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 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 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x2=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2.2公式法 教案设计(张荣权) 教学内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材分析: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仅仅是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 方程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系数不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两种方法就不方便了。而用求根公式法解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方便了。因此,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很有必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公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级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2.会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会用它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观察、推导、交流归纳等活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与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熟练的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判别公式的应用。 教学突破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法。教学中力求体现“试——究——升”模式。有计划的逐步展示知识的产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学生配方能力有限,所以,崩皆可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配方规律,从而突破难点。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设想 通过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入对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探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产生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发现结论。加深对应用公式法的理解。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和分类讨论及化归的数学思想,运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开方降次,重视相关的知识联系,建立合理的逻辑过程,突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精选例题 学生准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

二元一次方程万能公式总结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接下来分享二元一次方程的万能公式, 供参考。 二元一次方程万能公式 b^2-4ac>=0,方程有实数根,否则是虚数根。 实数解是: [-b+sqrt(b^2-4ac)]/2a [-b-sqrt(b^2-4ac)]/2a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 (1)等量代换: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 未知数(例如y),用另一个未知数(如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将方程写成y=ax+b 的形式; (2)代入消元:将y=ax+b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 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 (4)回代: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y=ax+b中求出y的值,从而得出方程组的解; (5)把这个方程组的解写成x=c y=d的形式。 换元法 解一些复杂的问题,常用到换元法,即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多项式,若把其中某 些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用新字母代替(即换元),则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该方法在减少多项式项数,降低多项式结构复杂程度等方面能起到独到作用。 加减消元法 (1)变换系数: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方程或者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 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

(2)加减消元: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回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何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公式法与根的判别式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总计 20 课时 第 5 课时 课题 求根公式与根的判别式 教学目标: 1、熟记求根公式,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通过求根公式的发现过程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概括能力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4、能不解方程,而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5、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 1、求根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无实数根. 2、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一、学习新知,推导公式 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0=+b ax (其中a 、b 是已知数,且a ≠0)的根唯一存在,它的根可以用已知数a 、b 表示为a b x -=,那么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其中a 、b 、c 是已知数,且a ≠0),它的根情况怎样?能不能用已知数a 、b 、c 来表示呢?我们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解: c bx ax -=+2 移常数项 a c x a b x -=+2 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由于a ≠0,因此不需要分类讨论) 222)2()2(a b a c a b x a b x +-=++ 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2244)2(a ac b a b x -=+ 转化为n m x =+2)(的形式 注: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中,会碰到有的方程没有实数解。 因此对上面这个方程要进行讨论 因为2 040a a ≠>所以

二元一次方程解法大全.

二元一次方程解法大全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根号下n+m. 例1.解方程(1)(3x+1)2=7(2)9x2-24x+16=11 分析:(1)此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3x-4)2,右边=11>0,所以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1)2=7× ∴(3x+1)2=5 ∴3x+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9x2-24x+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x+()2=-+()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2=

当b^2-4ac≥0时,x+=±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3x^2-4x-2=0(注:X^2是X的平方)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2=+()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 ≥0时,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b^2-4ac)^(1/2)]/(2a),(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b=-8,c=5 b^2-4ac=(-8)2-4×2×5=64-40=24>0 ∴x=[(-b±(b^2-4ac)^(1/2)]/(2a) ∴原方程的解为x1=,x2=.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公式法与根的判别式

公式法与根的判别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总计 20 课时 第 5 课时 课题 求根公式与根的判别式 教学目标: 1、熟记求根公式,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渗透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通过求根公式的发现过程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概括能力及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4、能不解方程,而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5、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 1、求根公式的推导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无实数根. 2、运用判别式求出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一、学习新知,推导公式 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0=+b ax (其中a 、b 是已知数,且a ≠0) 的根唯一存在,它的根可以用已知数a 、b 表示为a b x -=,那么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其中a 、b 、c 是已知数,且a ≠0),它的根情况怎样能不能用已知数a 、b 、c 来表示呢我们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解: c bx ax -=+2 移常数项 a c x a b x -=+ 2 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由于a ≠0,因此不需要分类讨论) 222)2()2(a b a c a b x a b x +-=++ 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22244)2(a ac b a b x -=+ 转化为n m x =+2)(的形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公式法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_____,当b-4ac<0时,方程_________. 2.方程a 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有________,?若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有_________,若方程无解,则有__________. 3.若方程3x2+bx+1=0无解,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4.用公式法解方程x2=-8x-15,其中b2-4ac=_______,x1=_____,x2=________. 5.已知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其面积为8cm2,则此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用公式法解方程4y2=12y+3,得到() A... D. 7.不解方程,判断所给方程:①x2+3x+7=0;②x2+4=0;③x2+x-1=0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有()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 B、k>1 C、k≠0 D、k>-1且k≠0 9.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3x2-x-1=0; B、x2-2x-1=0; C、9x2=4(3x-1); D、x2+7x+15=0. 10.(m2-n2)(m2-n2-2)-8=0,则m2-n2的值是(). A. 4或-2 B. -4或2 C. 4 D.-2 11.(20分)用公式法解方程 (1)x2+15x=-3x; (2)x2+x-6=0; (3)3x2-6x-2=0; (4)4x2-6x=0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横山县第三中学柳金帛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并且已经能够熟练地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它们的一般形式;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仍有一部分认知较慢、运算不扎实的同学不能够熟练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经具备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经验;学生通过《规律的探求》、《勾股定理的探求》、《一次函数的图像》中一次函数增减性的总结等章节的学习,已经逐渐形成对于一些规律性的问题,用公式加以归纳总结的数学建模意识,并且已经具备本节课所需要的推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然后再利用总结出来的公式更加便利地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所以首先要夯实上节课的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般规律性的探求——推导求根公式,最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正确地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一;正确、熟练地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的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②能够根据方程的系数,判断出方程的根的情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③通过正确、熟练的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④通过在探求公式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使用公式过程中的小技巧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忆巩固;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回忆巩固 活动内容: ①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3=7x (2)3x 2+2x+1=0 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运算,可找位同学上黑板演算 ②由学生总结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方法: 第一题: 2x2+3=7x 解: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2x2-7x +3=0 两边都除以一次项系数:2 023272=+-x x 配方:加上再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0231649)47(2722=+-+- x x 即: 016 25)47(2=--x 1625)47(2=-x 两边开平方取“±” 得: 4547±=-x 4547±= x 写出方程的根 ∴ x1=3 , x2=2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教案 ——小店一中潘卫生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2.难点与关键: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6x2-7x+1=0 (2)4x2-3x=52 (老师点评)(1)移项,得:6x2-7x=-1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7 6 x=- 1 6 配方,得:x2-7 6 x+( 7 12 )2=- 1 6 +( 7 12 )2 (x- 7 12 )2= 25 144 x- 7 12 =± 5 12 x1= 5 12 + 7 12 = 75 12 + =1 x2=- 5 12 + 7 12 = 75 12 - = 1 6 (2)略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移项;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4)原方程变形为(x+m)2=n的形式; (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负数,则一元二次方程无解.

二、探索新知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 x 2+bx+c=0(a ≠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 问题:已知ax 2+bx+c=0(a ≠0)且b 2-4ac ≥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 x 1=2b a -+x 2=2b a --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我们现在不妨把a 、b 、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项,得:a x 2+bx=-c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 b a x=- c a 配方,得:x 2+b a x+(2b a )2=-c a +(2b a )2 即(x+2b a )2=2244b ac a - ∵b 2-4ac ≥0且4a 2>0 ∴2244b ac a -≥0 直接开平方,得:x+2b a = 即x=2b a -± ∴x 1=2b a -,x 2=2b a -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 x 2+bx+c=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当b-4ac ≥0时, ?将a 、b 、c 代入式子x=2b a -就得到方程的根. (2)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x﹣2)=0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2.已知b<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b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 B.m≥0 C.m≥1 D.m≥2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B.k>C.k<且k≠0 D.k>且k≠0 二、填空题 5.一元二次方程x2+x=3中,a=______,b=______,c=______,则方程的根是______. 6.若x 1,x 2 分别是x2﹣3x+2=0的两根,则x 1 +x 2 =______. 7.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______. 10.一次二元方程x2+x+=0根的情况是______. 11.若关于x的方程ax2+2(a+2)x+a=0有实数解,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已知代数式7x(x+5)与代数式﹣6x2﹣37x﹣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 13.已知一次函数y=﹣x+4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二元一次方程公式法

育英学校九年级自学能力测试题 21.2.2公式法 一、读懂文本,捕捉重要的知识信息,为记住知识和应用知识奠定基础。(30分)。 读懂材料第 页: 1.知识点1: 一般地,式子ac b 42-叫做方程02=++c bx ax (0≠a ) .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 2.知识点2: 当△≥0时,方程0c b a 2=++x x (a ≠0)的实数根可写为 的形式,这个式子叫作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知识点3: [方法归纳] 用公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 (2)求出b 2-4ac 的值。 (3)若b 2-4ac ≥0,则将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4.读完文本后,你有哪些疑惑? 5.本文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二、加强记忆,巩固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能力。(60分) 1.方程013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只有一个实数根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 2-3x-1=0 (2) x 2+x-6=0 (3)3x 2-6x-2=0 (4)4x 2-6x=0

(5)x2+4x+8=4x+11 (6)x(2 x-4)=5 -8x 三、选做题(20分) 1.用公式法解方程4x2-12x=3,得到(). A.x= 36 2 -± B.x= 36 2 ± C.x= 323 2 -± D.x= 323 2 ± 2.代数式x2-8x+12的值是-4,求x的值 四、思想提升(学用结合,让本文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记忆、巩固、再现和应用紧密挂钩,站在学的角度思考文本对于自己有什么用处,达到培养学习者学科思想的目的。)(10分) 1、本节知识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学习这些知识后有什么用处?(5分) 2、学习本节内容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5分)

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公式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归纳 知识点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 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数就列出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类量;(2 )同类量的单位要统一;(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等. 知识点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中常用的基本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 (1)追击问题:追击问题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同向而 行。这类问题比较直观,画线段,用图便于理解与分析。其等量关系式是遠度-路 程 两者的行程差=开始时两者相距的路程;总士空反几「.;厂L.; 时间醬 ⑵相遇问题:相遇问题也是行程问题中很重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相向而行。这类问题也比较直观,因而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与分析。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双方所走的路程之和=总路程。 (3)航行问题:①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顺水速度; 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船的逆水速度; ③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X水速。 注意:飞机航行问题同样会出现顺风航行和逆风航行,解题方法与船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问题类似。 2.工程问题: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量. 3.商品销售利润问题: 、、、利润率=直址攀处:<1叩%、、

(1)利润=售价—成本(进价);(2)=i ; (3)利润=成本(进价)x利润率; 标价=成本(进价)X (1 +利润率);(5)实际售价=标价x打折率; 注意:“商品利润=售价一成本”中的右边为正时,是盈利;为负时,就是亏损。打几折就是按标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销售。(例如八折就是按标价的十分之八即五分之四或者百分之八十) 4 .储蓄问题: (1)基本概念 ①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 本金。②利息:银行付给顾客的 酬金叫做利息。 ③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叫做本息和。④期数:存入银行的时 间叫做期数。 ⑤利率:每个期数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⑥利息税:利 息的税款叫做利息税。 (2)基本关系式 ①利息=本金x利率x期数 ②本息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x利率x期数=本金x (1 + 利率x期数) ③利息税=利息x利息税率=本金x利率x期数x利息税率。 ④税后利息=利息x (1—利息税率)⑤年利率=月利率x 12⑥ 月利率宰利率工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