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对策分析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对策分析

领导科学

2011·10月中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对策分析

●陈荣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用户的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架设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和传统媒体监督相比,网络监督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然而,中国有4亿多网民,网民参与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网络舆情的非理性、情绪化,以及网络信息的难以控制,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舆情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分类、特点

1.内涵

刘毅在梳理了我国关于舆情思想和制度发展的脉络基础上,探讨了网络舆情的概念,并对舆论、舆情、民意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从概念的外延上来看,网络舆情要大于网络舆论。而民意又是社会舆论的一种类型,又称民心、公道、公论,是人民意识、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是立国、治国之本,违背民意就是阻止历史前进,最终会被历史抛弃。因此,民意不可违。

2.分类

网络舆情按其实质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舆情,二是虚假、不良、非理性的舆情信息。代表社情民意的网络舆情是正确和公正的,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力量,因此必须顺应民意。那些在网上传播的消极、极端、非理性、不良的舆情信息,极易误导民众的思想认知,从而在网络上酿造舆论危机,影响社会和谐。不良信息传播造成的危机,一般是有预谋有组织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具有快速传播、大量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及匿名性等特点,杀伤力极强。这类舆情应通过删堵封禁等手段控制传播,以净化网络环境。

3.特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关。

一是传播时空上的互动性与即时性。在网络传播中,信息流动时间缩短,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突破了地域障碍。这种跨越时空的即时互动交往,被认为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网民与政府管理者、网民与网络媒体、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对舆情的产生和传播有重

要影响。时间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这种交互性和即时性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

二是传播形态上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它使传统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的边际变得模糊,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融合的多媒体传播。这使得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无所不及,表达和传播途径多样化,从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Usenet)、即时通信(IM,如QQ,MSN等)、电子公告牌(BBS)、博客(Blog)、维客(Wiki)、播客(Podcasting),到各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相关频道,再到个人维权网站甚至是专门舆论监督网站。尤其是2009年微博客(MicroBlog)的出现,因其短小精练、转载方便且传播随意性大,信息把关更难,传播异常迅速。丰富的舆情指向和多样的传播途径构成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是传播模式上由单向传播发展成为双向传播和多向传播。传统媒介是把信息推送给公众,而现在公众是到互联网上自由主动获取、拉出信息。互联网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同时也使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极大自由传播空间的同时,由于少数传播主体法律意识和道德伦理的缺失,使得网络中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不良信息一旦形成规模和一定影响后,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因此,对网络上非理性舆情的引导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因其蔓延迅速、受众面广,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极强的“杀伤力”,若不及时应对,易演变为网络暴力。因此,对不属于社情民意的网络舆情如虚假、暴力等违法传播内容须坚决予以删封堵截,以净化网络环境。目前对这类舆情的控制成为网络舆情监督的难题。

首先,网站的数量在急剧膨胀。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站数量已达到279万个,平均每50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网站。一个网站就是一个大众媒体。有个别网站为了拉拢人气,提高点击率,吸引众人眼球,不惜丧失原则,走向低迷、粗俗、恶搞的边缘,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22

领导科学

2011·10月中

价值体系背道而驰。同时,1.67亿个个人博客也相当于网站,换言之,每10个人就有一个自主媒体。将来随着3G 的普遍运用,每一部手机就是一个网站。互联网匿名性的优势又使得网络舆论的话题范围更广,禁忌更少。

其次,网民素质不一。据调查,20岁左右的网民是主体,学历以初中、高中为主,有1/3的网民是学生,属于低收入人群。他们年轻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多数网民形成网络强势,利用密集的点击和跟帖,不顾事实、强词夺理,不容分辩、党同伐异,不讲理性、恶语伤人,甚至走出虚拟的网络,干扰别人的现实生活。这就是地方政府应该警惕的“网络暴政”。

再次,发帖的网民及其发帖的网站有跨地区特点。如关于常州的舆情,发帖者及网站有可能是在外省,甚至是在异国他乡,这给政府监管造成很大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针对网络突发事件,提出以下对策。1.发挥传统媒体作用

网上舆论往往因事而生、因时造势,特别是信息时代,若“三人成虎”的效应被现代传媒急剧放大,将难以遏止一些流言、谣言的传播,因而更容易导致网络舆论和社会舆论的震荡。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实际上起到了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反之,传统媒体的沉默又将给各种流言、谣言更大的传播空间,增加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严重性,反而给人们造成错觉,加剧社会的不安心理,使人们作出最坏的猜想。只有通过新闻媒体适时报道披露事实或澄清事实,使谣言止于真相,用透明赢得民心,才可以有效促使舆论震荡的转变。

2.加强地方网络媒体管理,培养网络写作人才网络媒体需要制定道德自律规范,在网民中培养公德意识。2006年,北京40多家网络媒体制定自律公约,内容包括:严格规范新闻信息稿源,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杜绝任何形式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等。提高网络舆情道德自律是对法律和技术等硬件控制的有效补充。

此外,为引导舆论,宜培养真正由政府部门掌握的专业、权威的专门言论写作人才队伍,能用网民熟悉的、贴近老百姓的语言扫荡互联网上反动、迷信、无聊、平庸的舆论。如东方网根据网上舆论引导的需要,建立了两支精干的网络言论作者队伍:一支由上海的中青年国际问题专家和台湾问题专家组成,专门就国际上重大的事件进行及时的、活泼的、形式多样的评述,并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在网络论坛上发布;另一支队伍则由上海高校的政治意识较强的在校研究生组成,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适时的评论。长时间的广泛参与,网络用户中也会产生许多善于独立思考、有思想理论水平的业余言论作者,他们将成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专业力量的强有力补充。

3.循序渐进推行互联网实名制网络传播虽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但也并不是无迹可

寻,无法追踪。在技术上可以实行IP 地址的追踪,但是

要花费人力物力与财力,事倍功半。我国最先提出网络实名制的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希光教授。自2002年所谓的“李希光事件”至今,关于网络实名的争论已有8年之久。网络实名制的实行的确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网民的自由空间,也涉及隐私权的保护等多种问题,更被一些人视为社会的倒退。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纵观全局,网络实名制在规范网民言论、提高网络信息可信度以及维护网络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利大于弊。

网络实名的具体做法是在访问量较大的主要网站注册账号时,须提交身份证、必要的证件和真实姓名等“后台”实名,同时用户依然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网名在“前台”匿名发表相关信息。网民言行不涉及危害公众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时,其真实姓名属于隐私受到保护,而一旦触犯了法律,则会受到监管。

只有循序渐进推行互联网实名制,才能在虚拟世界中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负起应有的法律责任和公众责任,少发一些有违真相、不负责任的言论。同时,可以避免互联网被利益集团收买和有组织地操纵,进而进一步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4.技术手段的控制与过滤

对突发网络舆情有时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非常管制措施,这时需要技术手段上的控制与过滤。如对网上包含不良和非法内容的舆情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目前几乎所有的论坛都采取了信息过滤技术,具体分为基于代理和网管的两大内容过滤系列技术,包括名单过滤技术、关键词过滤技术、图像过滤技术、模板过滤技术和智能过滤技术等。此外,还要建设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信息系统。

网络舆情主要通过新闻、论坛、博客、即时通信软件等渠道形成和传播,这些通道的承载体主要为动态网页,它们承载着松散的结构化信息,使得舆情信息的有效抽取很有难度,因此建设自动化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信息系统就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另外,对于识别出的不良和非法信息阻止用户进行访问,必须注意时效性。如湖南省委宣传部互联网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百度、谷歌等多个搜索引擎里键入“湖南”两字,收集与湖南有关的重大报道和其他热点网络信息,然后择要编辑《涉湘舆情》。这一做法可以参考。

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管制性措施、应急措施都是临时性的举措,这是为政府转型赢得时间。事实证明,不姑息,不偏袒,不唯上,只唯实,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王秀芳

E -mail :ldkxwxf@https://www.sodocs.net/doc/ba16176615.html, 电话:0371-********

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