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反思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实现正迁移。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相同,所以这节课在引入课题时我设计了下面的两道习题:(1)做一朵绸花要30厘米绸带,小丽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厘米绸带?(2)做一朵绸花要0.3米绸带,小红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米绸带?通过让学生列式并追问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整数乘法意义的认识。然后再通过改题呈现例1:做一朵绸花要米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学生顺理成章地列出了例1的乘法算式,通过我追问这题为什么也用乘法计算?学生自然地将整数乘法的意义迁移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中,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二、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加强算法的探究。

在学习本课之前,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大概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算就不清楚了。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

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3的算法时直接问:你知道怎么乘吗,你认为整数3与分数的什么相乘呢?我重点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乘。我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三、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织金一小彭元静 分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法以后进行教学的,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倒数,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的学习也为后续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并进而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铺垫。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灵活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算理的理解。 (前面教材分析,目标以及重难点是按说课稿的内容来写的,呵呵,温故而知新矣)当时的思考: 一、根据需要调整、整合教材 分数除以整数看似内容简单,其实其思维要求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对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并突破难点,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学,理解两种方法的算理,并思考还有没有另外的方法计算?因为前面学生已经自学过了,如果再将其作为例题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将练一练第一题修改后作为例题呈现,既解决了练一练中的题目,又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整合。 二、动手操作,将算理直观呈现。 第一次操作:我设计的例题是“将6/7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张纸?”配合例题我制作了教具,在学生列式、猜想结果后,我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呈现平均分的结果,这是验证猜想,同时为底下算理的理解呈现直观的素材,学生对照黑板上平均分的结果来理解算理自然比较容易。 第二次操作:学生用三种方法计算,并分别说了算理后,我设计了试一试题目:将6/7张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张?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计算。由于有前面知识基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版)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课标要求: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运算。 课标解读:这句话的第一个行为动词是“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第二个行为动词是“能”(同类词: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通过课标解读我认为本节课分两个层面的教学,一是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整数除法能列出分数除法算式,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含义;二是经历探究、比较,掌握分数除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单位,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也是分数除法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本节容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上的教学思路 本信息窗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提供了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做衣服”的信息。拟引导学生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和“做一条裤子需要多少米布”等问题,引入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分数除法算式的算理与方法,会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首先,我通过课堂前测,全面了解孩子的知识基础,把握教学起点。测试题如下:

①34 ×79 = 57 ×65 = 79 ×17 = 1425 ×152 = 1348 ×226 = ②48÷12= 96÷2= 30÷5= 80÷6= 90÷30= 通过检测,其中87%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7%的学生可以基本掌握,4%的同学掌握的不是太牢固, 2%的学生掌握较差。课前调研所获得的丰富、真实的信息是进行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资源。 其次,我还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选择合适孩子的教学设计,以便在教学时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分数除法的运算对于小学生较难理解,在设计教学活动前,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的疑虑,然后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算理,体验数学的真实可靠。 根据这两方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个性化学习。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4、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算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算理与算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研究单 评价任务设计: 1、通过(投影出示)某学校布艺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这一环节,达成教学目标1。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 教 学 反 思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第一周 《位置》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二周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第三周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只是一节计算课,但我不想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告诉学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同样适用分数,然后按部就班的教学例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来解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第四周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 1.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 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老师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方法—老师演示—学生联想操作过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归纳算法—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探索。 4.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新意、有深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思考性,学生不仅要算,而且还要想,使学生在思考中计算。 (2)富于趣味性。 (3)体现教育性。 1分数乘法……………………………………………………………………………..5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和倒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为后面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及算理以及简单的分数除法的应用做好铺垫。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在本册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掌握了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学生探索本课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的活动探索出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知识点和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学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预设教案时,我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中,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折一折,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折出4/7,4/7的1/2、1/3,把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和好的结合起来,以形论数,以数表形,把抽象的过程直观的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再在操作的过程中说一说,和文字语言相结合,三管齐下,从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现了“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节课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交流折纸的方法和折纸中的发现,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三、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运算、比较、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性的明确了分数除以整数的的意义,得到了计算结果,但是,学生还处于直观的、浅层次的思维活动中。这时候,我让学生先口算算式的结果,在观察算式左右两边的符号和数字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形成技能。 四、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他们的思维水平使得他们的探索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设计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让学生自主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崆峒区实验小学王东海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在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基础上来学习分数除法的。高年级学生喜欢通过动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不是老师简单的灌输。分数除法算理的探索与理解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材解读】 例1以折纸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先解决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殊情况;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教材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进而理解把一个书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输多少,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做一做,34页练习七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图,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会正确的进行分数除以整数计算。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长方形纸几张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孕伏新知 1. 投影仪出示: ①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5 6 9 10 20 怎样很快地找到一个不为零的整数的倒数? ②根据10×3=30 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说整数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以旧引新,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4÷2。 1.学生尝试列算式 5 4÷2的计算方法。 2.独立思考 5 3.汇报交流。 4÷2=0.8÷2=0.4 方法一: 5

最新-分数乘法教学反思8篇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一):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重点是巩固理解分数乘法的好处,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算理与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忙学生达成以上两个教学目标。对于这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透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好处,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好处,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二、以1/5*1/4为例,让学生先解释算式的好处,然后用图形表示这个好处,最后再根据图形表示出算式的计算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透过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的过程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好处,体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三、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认知。能够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透过这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好处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个性重要了。纵观教材,树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也有不同的层次,数形结合能帮忙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本学期的分数乘分数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我们还将利用线段图帮忙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的问题;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形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抽象变为直观的过程,而是抽象变为直观之后,在从直观变为抽象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要将以形论数和以数表形两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完整的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才能使他们能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二):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年轻人有朝气但缺经验,老教师有经验但缺热情。虽然教了几次六年级对于很多资料的教法却一向没有定型也不能定型。 原先对于分数乘法只是从做法上进行教学师生都感觉很简单,一般第一单元测试基础差、思维差的同学也能考到90多分,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不只是乘,而把乘法这个单元一带而过,和分数除法一齐学习,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道理,选取做法。但综合到一齐学习,学生刚开始也是错误百出,只能机械地告诉学生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加上学生约分出现约分不彻底,成了一锅浆糊慢慢理。但是,这样好像也能比进度慢的老师成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一》教学反思 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小学罗海清本课教学主要是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有了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学生们能够很快适应这一课的学习方式,本课的逻辑起点是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因此我从现实中的分数乘法问题和找一个数的倒数引入,帮助孩子们复习前知,当学生体会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后,再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架好了阶梯。 二.在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后,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本课如果仅仅关注学生是否会算了,那是不够的,在设计中,我们还应关注表象后的更深层元素,如:学生们对算理理解了吗?他们的思维是否得到了实质上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到增进?他们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态度?等等。因此,在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的着眼点是不仅使学生会算,更是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这样算的道理,突出“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涂一涂、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形成一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获取一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反思整堂课,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没有给出正确的引导。我的问题没有给学生很好的提示,我也没有及时去引导他们,导致课堂的重点知识不是由学生探讨出来,而是由我灌输给他们的,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课件做的不到位。在分析“分数除以整数”时,要引导他们得出“除以一个非零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时,课件没有体现渐变的过程,因此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算式的原理。

小学人教版数学《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关系,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材第28、29页的例1、例2,练习八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原理。 3.关键 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小小神算手 4 5×1 4 3 7 × 7 10 2 3 × 12 14 × 3 7 4 9× 1 9 3 5 × 15 5 6 × 30 3 5 × 5 6 2.解决问题我最棒 ①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5 8 6 7 20 5 8 5 3 5 ②.列式计算 18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吨?18÷()=() 18×() () =()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⑴利用小黑板出示例题 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重多少kg?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整数形式:100×3=300(g)=0.3(kg) ②小数形式:100g=0.1kg ;0.1×3=0.3(kg)

③分数形式:100g=1 10(kg) ;1 10×3= 3 10(kg) ⑵提出问题 师:你能不能根据以上这三个算式改变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⑶汇报交流结果。 让学生首先把自己的改编情况与同伴交流,然后进行整理,完成后汇报,集体评价。 ①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重多少kg? 列出相应的算式: a.300÷3=100(g)=0.1(g) b.0.3÷3=0.1(g) c. 3 10 ÷3= 1 10 (kg) ③比较以上三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a.100×3=300 300÷3=100 b. 0.1×3=0.3 0.3÷3=0.1 c.1 10×3= 3 10 3 10 ÷3= 1 10 过程要求: ①学生认真观察以上3组算式,寻找算式的特征及之间的关系。 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③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④教师将学生的发现进行整理、归纳。 乘法:因数×因数=积 除法: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这是整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不难看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关系。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口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一样,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⑹练习:已知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12×17= 204 2.8×1.5= 4.2 2 3×4= 8 3 204÷12=() 4.2÷1.5=( ) 8 3 ÷4=( ) 204÷17=() 4.2÷2.8=( ) 8 3 ÷ 2 3=( ) 2.教学例2。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倒数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知识目标: 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 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 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分数乘分数算式导入新课。 二、学习倒数的概念。 1、利用投影仪出示下列算式。

×= 2×= ×= ×10= ×= 7×= ×= ×5= 2、先让学生计算以上算式的结果,并指名回答。 (中、下游学生回答) 3、在小组中交流算式有什么规律,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5、指名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并评议。 三、巩固目标。 出示试一试题目,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同桌订正,最后指名回答。 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 0有倒数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五、练习巩固。 练一练题目,独立做,全班订正。 六、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倒数 a×= (a≠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分数除法(一)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知识目标: 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2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先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涂一涂,指名说出结果。 2、学习÷3 提问学生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分,怎样分呢?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并补充。 分好之后,用笔涂一涂,看看每份是多少? 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

听评课活动之后的反思 实验小学张鲜艳 咸阳市教研室韩瑞老师为期三天的课堂诊断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听评课活动与以往不同,采取随机听课,当即评析,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教学经历,而且对我的课堂教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韩老师不愧是教研课改的专家,对教材的内容以及作者编写意图洞悉得一清二楚,听了韩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我心里甚是敬佩,令作为多年数学老师的我很惭愧,结合自已的教学工作,我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钻教学大纲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处理好问题串的设计,恰当应用情境图,针对教材设计的情景图,尽力做到巧妙设计,让学生通俗易懂,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得心应手。 (2)课堂上尽量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做到追问到底,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将角色转换落在实处。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定位好自己的位置。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的引领人,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素材,创造条件,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前,一定要重视了解预知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学生学习,学生探究,给学生时间,将学习过程落实到位。如教学《分数乘法三》时:学生通过折纸感受分数乘分数算理的来历,渗透了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虽然设计挺好,由浅入深,但涉及到学生的折纸活动过程,学生茫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洗耳恭听,今天,突然让他们自己操作思考,虽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但他们不会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操作,体验感受过程,感受算理。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学生参与少,在活动中急于主观解决问题。今后需记住: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就会有多大的收获,而且调控难度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可能就会有精彩的火花出现。所以课堂需注重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问题的生成,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记住自己的教学是为了学生,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知识获得的同时,学会交流、倾听、合作……一节课应该是师生共赢的过程。 (4)心中有目标,不仅有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有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正如韩老师所说的,做到和看到感受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做到比看到更能积累数学经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想一想,我平时的数学教学只是一味的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过程,目标太单

最新《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都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解题方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领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原有的认知水平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这节课学生在探索“做一件背心需要用布料多少米?”我先学生分一分、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参与其中了解想法。交流时由易到难。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师生在短短40分钟的时间里就产生了情感上的交融。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然后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初步优化算,并不强制引导。第二个知识点大胆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另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的自我优化留有余地。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方法。我这是要追问孩子,可以转化小数吗?可以用分子5直接除以2吗?。看来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性。最后和第一个问题3种解决办法进行对比,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师生交流“情感化”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教师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教师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4、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练习题的设计再精细一些,更合适的梯度,优生“吃好”了,让差生也“吃饱”。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按板镇小学李光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列式,先说数量关系再口头解答。(出示1) 小明3小时走了12 km ,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即:12÷4=4(千米) 2. 填空。 2 3小时有()个 1 3 小时,1小时有()个 1 3 小时。 3. 口算,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出示2) 1 6÷3 5 4 ÷2 3 8 ÷6 4 7 ÷2 复述:分数除以不是0的整数等于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或:

者除以几等于乘几分之一。 4. 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如果除数是一个分数,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谁最先学会。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 1. 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出示3) “小明2 3 小时走了2km,小红 5 12 小时走了 5 6 km.谁走得快?” (2)引导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并交流。 (3)引导学生结合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即:2÷2 3 5 6 ÷ 5 12 (出示4) 2. 组织学生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2 3 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分析。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边说边板书),怎样 表示2 3 小时走了2 km这个条件?即:(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 份表示的就是2 3 小时走的路程。) (3)指着图启发思考:已知2 3 小时走了2 km,要求1小时( 3 3 小 时)走了多少千米?应先算什么(1 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再算 什么(3 3 小时走了多少千米?)?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一下。

分数除以分数

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28页第三单元信息窗2分数除以分数及第29——30页自主练习5题、8题、9题、1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计算方式除以分数的试题。 2.在探究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发式除法统一的运算法则,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 4.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并能正确的计算 。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彩笔。 学生准备:尺子、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10÷52 53÷3 1615÷20 6 5 ÷5 算完指名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 大家想一想这两种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都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那么分数除以分数该怎么计算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分数除以分数 设计意图:巧妙设计复习题,迅速唤醒学生的旧知,为知识的迁移创造铺垫作用。 3.教师用课件出示信息窗2右边的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收集数学信息。

1.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 54 米布给布娃娃做裙子。 2. 做一条裙子需要布25 4 米。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 4 米布可以做多少条裙子?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提问:上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你会列式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在小组说一说依据。 预设: 这是一个包含分的问题,即54米里面包含几个25 4 米,要列除法算式 54÷25 4 提问;同学们都会列式了,你能试着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在小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收集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汇报 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来说说吧! 学生1:我是仿照上节课,画图进行分析的。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的探究片段反思 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内容:分数除以整数 精彩片段: 出示例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能列式吗? 生1:5 4 ÷2 师:分数除以整数我们没有学过,请大胆猜测,这道题你认为怎样算? 生2:可能5 4÷2等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 生3:把5 4化成小数0.8,0.8÷2=0.4 生4:5 4÷2可能是分子除以2,分母不变。 生5:我认为54÷2等于54×2 1。 师:请用自己手中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来验证这四种猜想哪些正确?哪些错误?(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探究得很认真,现在全班交流一下行吗?(指名回答) 生6:我探究的是生2的计算方法,他的方法不对,因为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它商仍然5 4是。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全班同意,教师擦去生2的计算方法) 生7:我探究的是生3的方法,因为5 4化成小数是0.8,0.8÷2=0.4,是正确的。

生8:我探究的是生4的方法,我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4分涂上颜色,,就是4个1/5,就是54 ;把5 4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2/5,算式是5 4÷2= 524 =5 2 。 生9:我先把长方形纸上用颜色涂上4/5,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求5 4的2 1,可以用5 4×2 1来表示,所以算式是5 4÷2=5 4×2 1= 2/5 师:按以上三位同学的方法计算5 4÷3,又什么发现呢?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交流) 生13只能用生5的方法计算,5 4×31= 154 。 师: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碰到了什么新问题? 生14:5 4÷3,分子4不能被3整除,生4的方法不能用了。 生15:虽然5 4能化成小数0.8,但是0.8除以3除不尽,生3的方法也不能用。 师:生3、生4的方法在这道题都不能用,那么5 4÷3=5 4×31=15 4 是不是一定正确?能验证吗? (学生再次用手中的材料动手验证,任何反馈交流。) 生16:我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5 4,再把5 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求5 4的3 1是多少?可以用5 4×3 1来表示,所以列式是:5 4÷3=5 4× 31=15 4 。 师:你们认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17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教师同时板书) ……

一个数除以分数说课稿

《一个数除以分数》说课稿 平利县城关二小周慧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的《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材分析: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第2节的内容,它包括了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学生理解了这个计算法则,就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具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概念及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中解决问题、比的认识重要基础,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化、归纳、数形结合、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时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课标的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经历归纳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转化等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图”与“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儿童已初步从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计算方法,并通过发现、总结、运用法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练习题。 1.复习分数的意义,为例2教学时画线段图打基础。 2. 小明2小时走6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目的地引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口算,回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小明2 3小时走了2km,小红 5 12小时走了 5 6km。 谁走得快些?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说出列式依据(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分数除以整数_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的理解。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二、展开1.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2)提问:量杯里有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2=)(3)学生讨论:÷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4)让学生交流想法: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2就可以用×,结果是。谁能再说一说,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来计算?是2的什么数?(倒数)2.教学“试一试”。(1)提问:如果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3)(2)÷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3.总结方法。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三、练习1.

做"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2)做"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3)做"练一练"第3题。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4)做练习十一第2题。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3、4题。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 练习设计:计算下面各题。÷2=÷5=÷3=÷4=÷3÷2=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整数除以分数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2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1、能正确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2、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3÷4÷6÷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21.提问:幼儿园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供参考)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龙泉镇中心小学责任教师:田梅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6页“分数除以整数”。 【设计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与倒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也是为后面的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除法的应用及初中的代数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能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计算。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数的运算,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加上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在课堂中很难让学生保持40分钟的热情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中我运用情景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分析、归纳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的学习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让学生探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含义及计算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算法的探究。 2、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算法的探究和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31、32页例2及练习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计算: 65÷10= 53÷3= 1615÷20= 4039 ÷26=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根据什么进行计算?( )÷( )=( ) 3、自学教材31、32页并填写下面的空。

(1)已知( ),求( )?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 ) (2)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合作探究】 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1、32里有( )个31,32小时走了2 km ,能不能求出31 小时走( )千米 2、2 km ÷2得到的1km,有什么具体的含义?是线段图上的哪一段? 3、1小时里有( )个31 小时,能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了吗? 2÷32=2×21×3=2×23 =3 4、已知125小时行65千米,求121 小时行( )千米,该怎么算? 5、65÷5,还可以写成什么算式?(65×51 ) 6、121小时行“65×51(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又怎么样?(65×51 ×12) 7、65 ×12中的"×12"是什么意思? 8、所以65÷125=65×51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