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X县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精神,切实推进全县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全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要求,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永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分级管理。规划是龙头,县住建局负责传统村落的申报;完善与申报相关的规划及档案资料;乡镇(街道)负责对已列

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并具体实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配合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各传统村落村村委会要组织好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资料收集和监督管理。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重点做好现状受到破坏或严重威胁、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按照按照省、市下达专项资金文件要求有序推进传统村落项目的保护实施。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县直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做好协调工作,除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县财政要积极落实传统村落保护配套资金,传统村落所在地党委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种资金整合平台落实配套资金,在实施过程中,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相关文件精神及保护发展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具体实施的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各规划项目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四)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有效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做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积极倡导公共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力推进保护。

三、基本要求

(一)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注重村落空间的完整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避免破坏整体保护的和新旧村不协调的建设行为。同时要注重村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要保护好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并且要积极挖掘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防止片面追求经

济价值。

(二)保护传统村落建设的真实性。注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防止胡编乱造、无中生有。避免改变历史格局和风貌的行为,禁止没有依据的重建和仿制。注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内涵,禁止文化娱乐化的现象。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生产方式,严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度开发。

四、总体目标

通过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及发展,使我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培育出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好、特色产业发展成熟、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村落和生态宜居乡村。

五、主要任务

根据前期四批次对传统村落的申报,获批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共计10个村,并得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其中:2016年为后坪乡下坝村、新景镇白果村、思渠镇荷叶村、官舟镇木梓岭村、夹石镇闵子溪村5个传统村落;2017年为板场镇洋溪村、后坪乡茶园村、和平街道大溪村3个传统村落;2018年为夹石镇山羊村、泉坝镇三坝村2个传统村落)。

力争三年时间完成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任务。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 摘要:城镇化第三次浪潮的到来,倡导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城镇化能够有效解决部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逐渐消失,生态人文景观被破坏等,传统村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要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本文就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联系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规划引领分类保护、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规范化管理监督等策略来有效保护规划传统村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同时作为珍贵的历史产物,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据重要席位。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社会民众缺乏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再加上缺乏有序规划,导致传统村落原有风貌与传统村落文化一定程度受到破坏[1]。城镇化与保护传统村落并不相悖,城镇化的建设也不意味着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的消失,两者应实现相辅相成的关系,故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进行反思,研究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旨在通过均衡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解决农业、农村、村民问题的同时,也能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传统村落的生存、生活与生产。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青年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迁徙导致传统村落人口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传统的农业生产与发展必然受到冲击,并且村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都缺乏管理与修补,从而导致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受到影响[2]。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也会对传统村落的原有格局带来冲击,甚至会导致传统村落不断消失。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传统村落的消失意味着人文与生态环境被破坏,地域特色文化也逐渐消失,一定程度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尽管城镇化建设会影响到传统村落,但两者并非处于对立面,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文化内涵,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规划传统村落,比如针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古村镇,针对生态环境保存良好的传统村落,可进行保护规划以建设成旅游村镇,一方面能够保护村落,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2.1缺乏文化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国家越发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并发布与实施相关政策,促进部分具有丰富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村落得到保护,但从整体而言,还有不少传统村落因认知不足、规划无序等因素面临着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存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目前,全省经国务院、省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分别有11个、12个、18个,总数居全国前列。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省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但由于年久失修和疏于保护,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老化损坏严重,危房众多;名城、名镇名村建设性破坏现象较为突出,随意拆除历史建筑行为时有发生;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基础设施缺失老化,群众要求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燕赵文化,全面提升我省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优先抢修名城、名镇名村内损毁严重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着力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格局,重现历史风貌。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使名城、名镇名村成为展示和弘扬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到“十二五”末,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遍得到抢修、历史建筑得到全面修缮;名城所有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巷,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历史建筑周边地带环境明显改观,历史风貌得以恢复;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街巷、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挖掘保护一批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建立健全法规保护体系,形成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长效机制。 二、工作任务 (一文物保护单位抢救。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孕育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单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一根据国务院、省、州、市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特制订如下鱼木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传统文化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保护与特色保护相结合。对鱼木寨实施整体保护,保护的方法由古寨—古民居—古墓葬—历史建(构)筑共四个层面,严格保护古寨的传统空间风貌,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门窗细部等。鱼木寨内的寨墙、门楼、是鱼木寨内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采取特色保护的原则。此外,古寨内的古墓葬是古寨的传统文化的象征,针对这一特色,进行系统的整合。 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古寨的民居根据现存的条

件,新湾、学堂以维护现状,适度修复为主。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老房子、六吉堂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信息的过程性。 适度修复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针对文物古寨及自然环境的现状特征,以整治环境为主要方法,对严重损坏的历史遗存进行适度修复,避免过度、过量修复而丧失其中的历史信息。本着合理利用、永续利用文化资源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历史遗产的持续价值,实现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目标。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谋道镇鱼木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以鱼木寨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保护鱼木寨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为目标,使鱼木寨成为自然、现代与历史和谐共生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优秀传统村落。 四、项目需求 除文物局已经纳入实施的项目外,在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以下几大类项目需求: (一)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类 1、学堂古民居改造: 学堂古民居为清代遗址,均为典型的四合院式,学堂,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

附件3 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等有关规定,制定《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细则(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特色风貌,维护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村落风貌保护的关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一)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二)分析村落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与产业特色; (三)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 (四)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内容,规划发展项目; (五)制订保护和发展管理规定; (六)提出传统资源保护、村落发展及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

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村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规划成果的整体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基本内容包括: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村落特色格局和风貌保护要求; (四)特色街区、特色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规划期限应符合所处镇、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原则上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鉴于村庄规划的实际操作情况,可进行调整)。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文献资料、保护发展基础资料等方面。 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历史、视觉、文化、产业关联的区域。 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执行。

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文明村建设作为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绿盟)重点推进项目,是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绿色中国的重大举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省级文明村实施方案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冀发〔20XX〕**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按照“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的整体建设思路,坚持面上整体推进,沿主要产业带、沿高速公路、沿国省干道、沿城、沿景区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和

生态环境建设”五大工程,加速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升级版的现代农村。 (二)基本原则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既要着眼长远,进行总体规划,又要立足当前,制定分类型、分阶段实施方案,有步骤、有地组织实施。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功能性差异,突出乡村特色。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农村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 ——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既要注重整治村庄脏乱差,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既要开展集中整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改造提升农村面貌,关键在县区、基础在乡村、主体是农民。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各县(区)要切实加大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总体目标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 为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适用于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 四、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五、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一)明确保护对象 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保护。 (二)划定保护区划 传统村落应整体进行保护,将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保护区;要针对不同范围的保护要求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定。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与保护管理规定可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三)明确保护措施 明确村落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以及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 方案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承载体,孕育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建筑风格,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单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一根据国务院、省、州、市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特制订如下鱼木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传统文化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进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保护与特色保护相结合。对鱼木寨实施整体保护,保护的方法由古寨—古民居—古墓葬—历史建(构)筑共四个层面,严格保护古寨的传统空间风貌,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门窗细部等。鱼木寨内的寨墙、门楼、是鱼木寨内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采取特色保护的原则。另外,古寨内的古墓葬是古寨的传统文化的象征,针对这一特色,进行系统的整合。 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古寨的民居根据现存的条件,新湾、学堂以维护现状,适度修复为主。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老

房子、六吉堂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信息的过程性。 适度修复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针对文物古寨及自然环境 的现状特征,以整治环境为主要方法,对严重损坏的历史遗存进行适度修复,避免过度、过量修复而丧失其中的历史信息。本着合理利用、永续利用文化资源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历史遗产的持续价值,实现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目标。三、主要目标 力争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谋道镇鱼木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以鱼木寨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保护鱼木寨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为目标,使鱼木寨成为自然、现代与历史和谐共生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优秀传统村落。 四、项目需求 除文物局已经纳入实施的项目外,在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以下几大类项目需求: (一)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类 1、学堂古民居改造: 学堂古民居为清代遗址,均为典型的四合院式,学堂,两厢齐备,加有外院朝门,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学堂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内现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面积均为平方米。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X〕1号)、《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X委发〔X〕1号)及《中共X市委办公室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等5个方案的通知》(X委办〔X〕42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结合X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以改变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入口,加快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和生态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分工负责。按照“市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具体实施”的原则,落实市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工作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区域统筹,科学规划。按照“区域统筹、高点定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适用”的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脱贫

攻坚、移民(易地)搬迁、特色产业培育、文明和谐社区创建、重点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科学编制各类专项建设规划。 (三)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以19个乡镇、170个贫困村及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两侧、重点流域和县城周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城乡结合部村庄等为重点,通过抓点示范,深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四)政策激励、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工作目标 X、X年每年完成135个村庄环境整治,X年完成101个村庄环境整治(具体任务分配见附件1和附件2)。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 四、工作重点 (一)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 1.清洁家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进社区”,引导村民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三”堆(垃圾堆、柴草堆、沙石堆)活动,保持家园清洁,美化庭院环境。持续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等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善乡村环卫设施,健全乡村环

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计划方案

某某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要求,为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先进文化建设,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立足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使我市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为全市悠久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制定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负主要责任,负责传统标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配合做好监督管理。

突出重点,分布实施。重点做好现状受到破坏或严重威胁、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按照规划安排,分年度逐步实施。 齐抓共管,形成全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除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外,传统村落所在地政府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依据保护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时完成规划确定的保护任务。 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全市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同,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积极倡导公共参与,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力推进保护。 三、总体目标 通过3年左右时间,着力提高全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确保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和险情普遍得以控制,村落环境逐步改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

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 【摘要】本文从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力求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通过例证让传统村落真正从美丽乡村的精彩出发,以保定大激店古村落文化村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调性提升到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内容的阐述,力促我省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业在全省各项建设中得到新的引领,让老百姓在文化发展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让河北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法可循,有据的可查。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大激店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一贯模式可循。如何结合当地情况,把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设成“美丽乡村”;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 密结合起来,值得我们研究。 一、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河北省的落地 一些传统村落和?魍趁窬釉獾狡苹瞪踔料?失,如何保护它迫在眉睫。《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准发布,已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改变了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从方向

性概念转化为定性、定量、可操作的工作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标准。2017年全国两会的召开,雄安新区的设立,也给我们河北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做好符合京津冀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我们得出要以“留得住太行山,记得住燕赵情”,作为河北省内落地实施 的规划方案研究的目标。 根据《2016年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我们认 为首先要积极整合河北省乡村建设项目资源,发挥各方力量,突出重点,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研究一条属于京津冀区域自己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 乡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方法。其次关键之处还是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建设规划,明确实施指导意见,完善支持配套政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再次,通过挖掘太行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概念提升、科技参与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河北省古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文化 产业形态。第四,发展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对深入挖掘和阐发河北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二、以保定大激店为例看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调性提升 以大激店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案为例,研究河北省对

谋道镇鱼木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谋道镇鱼木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省、州、市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特制订如下鱼木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传统文化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整体保护与特色保护相结合。对鱼木寨实施整体保护,保护的方法由古寨—古民居—古墓葬—历史建(构)筑共四个层面,严格保护古寨的传统空间风貌,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群体组合、结构形式、色彩材料与门窗细部等。鱼木寨内的寨墙、门楼、是鱼木寨内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采取特色保护的原则。此外,古寨内的古墓葬是古寨的传统文化的象征,针对这一特色,进行系统的整合。 一般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古寨的民居根据现存的条件,新湾、学堂以维护现状,适度修复为主。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老房子、六吉堂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历史遗存的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信息的过程性。 适度修复与合理利用相结合。针对文物古寨及自然环境

的现状特征,以整治环境为主要方法,对严重损坏的历史遗存进行适度修复,避免过度、过量修复而丧失其中的历史信息。本着合理利用、永续利用文化资源的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历史遗产的持续价值,实现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目标。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使谋道镇鱼木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以鱼木寨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以保护鱼木寨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为目标,使鱼木寨成为自然、现代与历史和谐共生的历史文化名村和优秀传统村落。 四、项目需求 除文物局已经纳入实施的项目外,在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以下几大类项目需求: (一)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类 1、学堂古民居改造: 学堂古民居为清代遗址,均为典型的四合院式,学堂,两厢齐备,加有外院朝门,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学堂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内现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面积均为2000平方米。 分三年段完成:(1)2014年完成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2)2015年完成1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3)2016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收费标准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费报价书 ***********设计有限公司 湖南分公司 20** 年**月

一、项目概况: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等文件要求,对郴州市嘉禾县石桥镇石桥铺村、仙江村进行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央专项资金申报。 二、设计内容: (1)保护与发展规划文本其中图纸包括(图纸比例一般用 1:500或1:1000): 1、现状分析图 2、保护规划图 3、发展规划图 4、保护发展后村庄鸟瞰图 (2)中国传统村落档案: 其中包括:村落基本信息、村域环境、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文献资料、保护与发展基础资料、其他补充材料及说明。 (3)传统村落项目需求汇总表。 三、工作成果 保护发展规划文本(含电子文件)8套

四、设计费报价书 本项目根据设计任务情况,分为规划设计部分和勘察设计两部分设计。两阶段合计报价为人民币叁拾万壹仟元整(¥301,000.00)。其中:规划设计部分设计费报价为人民币壹拾伍万壹仟元整(¥151,000.00);勘察设计设计费设计费报价为人民币壹拾伍万元整(¥150,000.00)。计算公式详见下文。 (1)规划设计部分 规划设计是指为满足规划管理、设计或村镇建设工作的要,向申请单位提供包括规划编制成果、规划审批成果等在内的村镇规划数据服务。本项目总费用为人民币壹拾伍万壹仟元整(¥151,000.00)。

(2)勘察设计部分 勘察设计部分包括设备购置费、现场调研费、差旅费、设计人员费用、专家咨询费、管理费项六个部分。8名设计团队花费15天完成勘察设计。 本项目总费用为人民币壹拾伍万元整(¥150,000.00)。

古村落保护条例

古村落保护条例 第三章保护和利用 第十五条对古村落应当实行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古村落保护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的要求。 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古村落保护规划,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第十六条禁止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古村落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公路、铁路、高压电力线路、输油管线、燃气干线管道不得穿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保护规划逐步迁出。(浙江) 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翻建、改建、修缮房屋,装饰、装修建(构)筑物,设置标识、临街广告等,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并报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改建、翻建建筑物,因保持或者恢复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需要,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居住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浙江) 第十七条经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古村落风貌协调区内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其色调、体量、高度、形式等应当符合整体风貌要求,并保证古村落重点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第十八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村民委员会对古村落内有损毁危险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并将普查登记结果报文化部门。 文化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组织编制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落实古建筑抢救修缮资金和古村落日常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古村落保护奖励机制,并重点支持和推动任务较重的镇、村的古村落保护工作。 古村落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监督。 第二十条县级市(区)、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古村落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集体控股公司,具体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古村落的居民可以以其所有的古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采用出资、捐资、捐赠、设立基金或者租用古建筑等方式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审议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度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传统风貌和格局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予以保护的村落。原则上为村落户数不少于30 户、相对独立的自然村。 第三条(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保护优先、规划先行、有序修复、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实施方案和相应项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订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村规民约;指导在传统村落内适度有序地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地方责任)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二)依法组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居)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报告; (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风貌建筑的构件,并及时交乡(镇)人民政府保管,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五)协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六)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六条(部门责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负责建立传统村落及其各类保护对象的档案,制作并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识标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房屋、文化(文物)、财政、国土资

最美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最美乡村创建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速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打造秀美、和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最美乡村”,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与环境体系,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农村先进管理模式,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加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努力建设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好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鲁山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把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

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以村旁、宅旁、路旁、为重点,开展绿化、美化,有条件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和沿河景观带。 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4、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

精选-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村落普查建档和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两部分。 一总体要求 1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符合村庄规划建设编制要求,重点包括: 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普查档案。 明确传统村落特征和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 提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和发展村落经济的措施。 2 与相关法规、规章的衔接。 传统村落调查、特征分析,应结合土地、生态环保、文物保护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编制。 3 与其他既有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结合。 二传统村落调查与建档 1 调查范围及方式: 调查范围应包括村庄、村域及其周边,以及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自然、视觉、文化相关联的区域。

调查方式包括:文献研究、村民访谈以及现场踏查等。 2. 调查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村庄历史沿革、聚落变迁,村域自然与历史人文资源等。 2)村落选址与自然环境。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景观风貌。 3)村落建设现状 4)历史村落社会环境。 5)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 6)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有关文献资料。 3. 调查要求: 1)调查应以栋(单体)为单位单独调查。 2)在不小于1:1000的地形图上,将传统建筑以栋(处)为单位分类标出。 3)为每一栋(处)建筑物按一定的标准建立相应的图档,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必要的形式记录其位置、面积、建成年代、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装修细节,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主要破坏因素等信息,按一定的规则编号并形成图档目录。 对重要的传统建筑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还应实施测绘。 4调查成果与要求 资源总量汇总:将上述各类资源的目录汇总为传统村落资源总表,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方法

一、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以下任务: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 二、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 三、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 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 四、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

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 五、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一)明确保护对象 依据传统村落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传统资源保护对象,对各类各项传统资源分类分级进行保护。 (二)划定保护区划 传统村落应整体进行保护,将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保护区;要针对不同范围的保护要求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规定。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与保护管理规定可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三)明确保护措施 明确村落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以及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四)提出规划实施建议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docx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住建部等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和省住建厅等六厅局《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冀建村〔2014〕17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于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市先进文化建设,立足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使我市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建筑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居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为全市悠久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制定全市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重点做好受到破坏、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按照规划安排,分年度逐步实施。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关乡镇和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在建设实施过程中,依据保护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时完成保护工作任务。 (四)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貌改造提升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 (五)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全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并与落实经费、完善装备、加强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着力推进保护。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大保护工程的实施力度,着力改善我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确保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和险情普遍得以控制,历史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培育出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好、特色产业发展成熟、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村落。

【完整版】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前言 赣州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白勺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白勺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赣州白勺。由于赣州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白勺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白勺封闭性,.使这里白勺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白勺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白勺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白勺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白勺文化特性,.这就是赣州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 在赣州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白勺白鹭村古村落,.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白勺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人白勺古老习俗。以白鹭村古村落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白勺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白勺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白勺赣州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赣州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白勺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白勺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白勺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白勺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白勺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白勺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白鹭村古村落西距赣州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赣州平原和龙泉山脉白勺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白勺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 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赣州东郊白勺客家重镇白鹭村古村落政府委托我们编制赣州市白鹭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 一系列方案实施后,.白鹭村古村落白勺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赣州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白勺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白勺客家乡亲相聚美丽白勺“天府之国”,.共话亲情友情,.共谋合作发展,.此次“世客会”白勺主会场就设在位于赣州以东白勺“西部客家第一镇”白鹭村古村落。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白勺召开,.产生了良好白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客商在赣州白勺投资就上100亿元,.不仅为白鹭村古村落经济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资本市场,.而且也对整个赣州省、赣州市经济产业白勺发展带来了巨大白勺辐射效应。白鹭村古村落白勺崛起,.使其成为了赣州省、赣州市与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界联系白勺一座桥梁。“世界白勺白鹭村,.永远白勺客家”,.白鹭村古村落真正成为了世界客家人心中永远白勺精神栖息地,.成为了世界白勺古村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