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络时代的教育

网络时代的教育

网络时代的教育
网络时代的教育

浅谈网络时代的教育

——网络时代中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的思考

一、我们所处的前喻时代二、家庭启蒙教育的误区

三、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四、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特点

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一、我们所处的前喻时代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ilder)把人类文化知识传递方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后喻文化的特征是青年人要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在这种体系中,传统支配一切,青年人的生活是听从长者的筹划安排,他们生存的任务就是保存和复制传统。同喻文化的特征是向同事、同学等同类人群学习。前喻文化的特征是上一代要向下一代人学习;它是一种未来支配现在的形态,这是一种属于青年人的社会,长者要向青年人学习,并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前喻文化这种文化知识传递方式,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遭。

在现代,多数子女熟悉、使用电脑和新电子用品的速度和能力远大于家长。

我在和家长交流时感到,本地绝大多数家长对现代化资讯条件下,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知识反哺现象认识不足,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如我的孩子趁家长都不在家的时候,长时间看动画片,就用电风扇给电视机吹风降温,这种智慧是我们难以想象和实践的!在新电子用品和新潮资讯方面,他们总是能比我们先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

中国好孩子的标准:⒈听话⒉功课好

现代教育应这样理解这二个要求:⒈听话是指有健康的心理和建全的心智,能分辨是非;⒉功课好是指能成为有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二、家庭启蒙教育的误区

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渗透到子女的意识之中。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王极盛对北京1800名家长近3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现状大致如下:

过分保护型的家庭教育占30%左右

过分干涉型的家庭教育也占30%左右

严厉惩罚型的家庭教育占7%——10%

理解民主型的家庭教育也占30%左右。

王教授曾对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60名高考状元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状元都出自这种家庭。民主宽松的家教环境给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当然,民主式的家长也对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这也是一种最优秀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如能虚怀若谷,还能发现孩子在其成长历程中给予自己以启迪,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成长中曾经失去的许多优良品质。这样,孩子逐渐长大成人、成才,家长自己也随之日臻完美。这点对教师也同样适用!

缺失必要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引导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跌跤了本是正常事,如没有家长在场,他(她)们会自己爬起来继续玩耍。但如果被看护的家长看到了,家长马上就会呼天呛地跑过去,孩子也就“理所当然”地趴在地大哭起来,家长还会当着孩子的面责怪自己或他人照看不周(有时还会因此出现家庭矛盾),或责怪玩耍的物品(如路不平之类很可笑的理由),让他们去打别人、打东西。很少让孩子思考一下跌倒的原因,这样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会自我反思?只会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缺乏责任心、缺乏自立能力的寄生虫。今天他打你你感到好玩,明天他打你是为了自己的发泄和快乐。

缺失必要价值观引导

一些的家庭教育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使他们在距离独立生活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和权力的重要。

一些文艺作品和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使他们在还没有感受到实际社会矛盾、甚至不知道社会是什么的时候就知道了战争、暴力和犯罪如此等等。这些每日每时影响着青少年思想和心理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学生特殊的思想心理环境和道德心理氛围,支配着他们的言行和价值观的形成。

错位的社会角色引导

家长也会因为各自社会角色不同,而对子女抱有中国传统“出人头地”的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之一。尤其在独生子女为主的下一代人群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子女完成在学校学习阶段后,不再从事体力劳动。但稳定的人类社会是呈“金字塔”型形态,必需有大量的人在各阶层从事基础工作。当这种动力被一定要做“劳心者治人”的剥削者为目的,占教育子女的行为成社会主流行为时,无论对自己,还是社会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我的感悟:

教师是集儒家思想大成的职业,做个好教师的标准是“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自身的学科理论水平、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水平都达到一定高度,有奉献精神,才能引导和感化青少年未开萌的心智,才能实现当好“孩子王”,教育好下一代的目的。教师不能等待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是要控制自己。

我设计的一个行为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例题

有二个同学在公路边踢球,一不留神将球以15m/s的速度踢到路面上,公路上相向而行来一辆正常行驶载重汽车,速度也是15m/s,将球反弹回来,球的质量为0.68Kg,如汽车与货物的总质量为7×103 Kg,设球与车是弹性碰撞,问:

⑴球反回的速度是多少?

⑵如人接球时的有效臂长为0.6m,则平均至少要用多大力量,才能使球不撞到身体?

⑶如球直接撞上身体0.02s后停下来,则作用力有多大?

参考答案

⑴球反回的速度是45m/s

⑵如人接球时的有效臂长为0.6m,则至少要用平均689牛顿的力量才能使球不撞到身体。一般人双手没有那么大力量!

⑶如球直接撞上身体0.02s后停下来,则作用力达1530牛顿!十分危险!

我认为所谓教师难当既有教师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教师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化,急于求成,违背了人们认识、掌握科学的规律;其次,是不能认真、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不去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体系,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三是少数教师无意识造成升学竞争激烈、学业成绩提高难的印象;四是新的师生关系尚未稳定建立,随着新的教育规章制度的出台,教师的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大,教书之外承担着太多的责任。

学生方面:一、由于学生的低龄化,他们心理发育严重滞后于生理发育,缺少必要的实践知识,因而在理论学习、理解和应用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差距;

二、少数学生在过度关爱的环境成长下,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误区,致使不能树立长远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加上新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陈渣泛起,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障碍不能克服;三、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还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过高,给教师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和学校人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四、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特点

现代资讯造就了当代青少年的八个性格特点:即时性、尖锐的独立自主性、情绪及智力的开放性、包容性、自由的表达和强有力的主张、片面性的早熟、创造性、深入探究的精神。

当代青少年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此,设计二个课题在班级进行讨论。首先问: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讨论出第一个结论:能自由支配的财富是我们最需要的;通过劳动合法得到的能自由支配的财富,是我们将来生活目的之一。接着设计一个带屈辱性的挫折实验,进而讨论得出第二个结论:人活着一定要有尊严!在很多时候,尊严比财富更重要。

心理教育的阻隔因素

家长与学生之间交往的不平等性、非民主性

师生之间交往的不平等性、非民主性

对于现在的中国多数孩子们,在生活和物质方面是有相当的自主权,家长们总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良好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2005年4月,中国

互联网信息中心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8个城市调查,子女在家庭日常消费品支出比例,从十年前的12%提高到28%。对中学生来说,除了现在尚不需要考虑的基本生存要素外,最需要的是得到应有的个人自主和尊严!而这正是绝大多数一天天看着、盼望着他们早日长大的家长们所忽略的。而正是由于这个疏忽,孩子们处在家庭物质主导地位,精神世界和自己前途则有强制约束,出现一种对比十分强烈的特殊形态,导致部分少年容易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中。

三个调查报告:

据2004-03-03 中国青年报报道:徐州市有关部门在该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几乎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都对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了感激。但有不少孩子提出,光有关爱是不够的,父母对他们的理解比什么都重要。

2005年10月25日《北京晨报》以《家长最让孩子感觉累》为题发表对1.4万中学生的调查报告,多数学生在问卷中回答,“让自己感觉压力最大的”、“给自己学习、身心发展帮助最小的”、“平时干扰自己学习最大的”,“提供教辅材料的有效度最低的”都是自己的家长。甚至,在网校、学校补课、家教和自学等补习方式中,学习效果最差的也是家教。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作者:吴若梅、张引墨、孙云晓等

学生心理的不足

1.角色认知的缺陷

⑴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⑵榜样学习和学习榜样⑶重视科技和钻研科技

2.角色认知的偏颇

⑴倾向个人的利益观⑵偏重运气的成功观

3.角色担当的倾斜

⑴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⑵追求目标和个人能力

4.角色担当的落差

⑴缺乏科学精神⑵缺乏敬业精神

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中小学阶段只是人生的起点,不会决定人的一生的方向和成就。要看到,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家长和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每个孩子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成功,有着美好的未来,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出未来从业者八种基本能力

1. 交流表达能力

2. 数字演算能力

3. 自我提高能力

4. 信息处理能力

5. 解决问题能力

6. 与人合作能力

7. 外语应用能力8. 创造创新能力(核心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才的定义:

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能称为人才。

根除网瘾、迷恋电视等,必须给孩子们一些活动的机会和表现能力的方法。现在的孩子们自我娱乐活动十分有限,家长应允许他们拥有一些有益的自我才能展现机会。

我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致力于建立和维持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创设一个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的社会。贫富悬殊将永远不可能消失,而是让个人在这一“游戏规则”中公平竞争,自己承担竞争的后果。

父母和教师要教会他们的应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生活技能,并用他们以学校为学校等渠道学到现代科学技术,创造能得到社会承认价值的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可以只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享受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https://www.sodocs.net/doc/be1242053.html,/wtzl/wyzt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21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2.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3.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OK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4.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普遍性而带来的一些不利结果,随着软件的使用,它让孩子在有趣、新奇的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以特有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乐中得知、在得知中求乐。 5.情绪宣泄型现代社会,家长的工作节奏增强,难有更多时间与小孩交流、沟通思想,疏于对小孩的教育,小孩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学校学业的压力日益沉重,孩童的好奇、天真的天性便转移到网上,他们对上网抱着幻想,在内容丰富、刺激的网上游戏和甜言蜜语中获得发泄和安慰的满足。孩子们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批判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批 判的思考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批判的思考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社会信息高度透明,不再向过去一般人们由于交通地理的原因,信息相对闭塞。无疑网络为我们传递了信息,人们获取到了在近期可能都是千里之外的事件或人物的有关信息,当获取到这一信息自然会产生看法,当把的看法放置到互联网这个平台,自然而然便成为了让别人知晓的评价,当有无数这样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此事或此人的看法的人,这时无数的评价便形成了网络批判。 我们的舆论力量通过了网络增强,这种网络批判不像传统媒体一般受到太多时间空间技术的限制,它是相对自由的。自由会产生思想,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批判中,有无数闪动着思想光辉的评价在跳动。好的积极的评论会引导社会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将正能量传递,有助于培育和谐的社会氛围。但同时的,当自由得不到束缚会产生破坏。网络的相对私密化,网络匿名让部分人当作了释放自己消极情绪的场所,他们可能不了解事情的原委,但他们却有着无比的优越感,可以肆意批判侮辱他人,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煽动群众,编造事实。这便是“喷子”。 网络批判的存在我认为更应该是网络评价,而不是太过激进带着刀光剑影的评判。我们不能随意的评判攻击其他人。网络时代的批判可以将一个人伤害的体无完肤,真正的在整个社

会无立锥之地,我们应该知道,道德的评价永远不要是带着鲜血的,给这个社会中即使罪大恶极的人,我们都要给他留有人的尊严。至于对他的惩罚,自有法律的武器去对他进行惩戒。我们有着言论的自由,但请知道我们没有鞭挞别人的权力。我们需要评论,需要的是真正了解事情原委后,发出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评论。当无数评论出现,不带着对人格尊严的践踏,我相信这会激荡起思想的波浪,推动着这个社会发展。

完整版网络时代下的家庭教育讲座内容

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看到有很多年轻家长来到这里,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样的讲座一向都是爷爷奶奶更有积极性的。可是今天不一样,我看到的全都是一些年轻的家长,我想这就是我们年轻家长观念的一种转变。广东发展为什么走在全国前列的原因。教育孩子,从来就是人生的一 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理想,才能子子孙孙,传之久远。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讨论家庭教育,我个人认为:年轻家长更有必要。下面看看我现在手上端的是什么?我告诉大家:这不是牛奶,也不是咖啡,这只是一杯很普通的白开水。很遗憾,就因为我的不小心,这杯开水被撒了一地,大家都明白,这杯白开水我再也拣不回来了,因为有些东西只有一次性错误,不可能重头再来。教育也是一样,我们不能犯这一次性错误,因为我们的孩子耽搁不起。我们不能拿孩子来不是做实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代价太大了。 我再讲这样一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位家长,为了教会小孩什么时候都要学会说文明语言,于是有一天,正要吃饭的时候,小孩想尿尿了,他跑去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尿尿。”妈妈瞪大眼睛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这样的话” 。小孩马上明白过来,又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唱歌。”这时妈妈笑着说:“去吧,到门口去唱” !小孩很开心地跑去门口唱歌去了。 这开晚上,小孩的妈妈去了外婆家,把小孩托交给奶奶看管,晚上小孩与奶奶一起睡觉。半夜,小孩推醒奶奶说:“奶奶,奶奶,我要唱歌。” 奶奶哄着小孩说:“宝贝,睡觉喔!要唱歌,明天再唱” 。过了两分钟小孩又叫到:“奶奶,奶奶,我要唱歌。我真的忍不住了” 。奶奶这次不耐烦地对小孩说:“深更半夜唱什么歌?要唱歌,明天再唱,吵着别人睡觉” 。又过了两分钟小孩又叫到:“奶奶,奶奶,我要唱歌。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奶奶觉得真是斗不过小孩,于是轻声对小孩说:“好,好,宝贝,要唱歌,你就小声一点在奶奶耳边唱就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一个道理:妈妈把小孩引导错了。许多为人父母者开始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或者美好的愿望办事,不认为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必要,等到出了问题,发生了矛盾,再回过头来像找医生看病那样,到处去寻良方妙药,不知道这时问题往往已经比较难解决了。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从小就要抓好,我们的言行、举此,任何时候都在给小孩一种无型的教育。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事物扑面而来,处于信息时代的孩子们,他们面临的矛盾、问题也常常超出父母已有的经验。于是许多父母者就不免于苦恼和困惑,他们常常为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期望不能实现,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奏效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而感到不解。 这就是我们刚刚大声叫的口号:学习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在。 我今天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网络时代下的家庭教育》系列的一个小专题:《关注网络时代?关注孩子未来》。 说到网络时代,我们很多家长谈之色变,甚至对它有些恐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对于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第一空间。 为什么互联网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到底魅力何在? 1. 网络具有隐藏性、随意性、聊天时无拘无束 就像网络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也许现在和你交谈的对象是一条哈巴狗,但只要你们有共同的语言,就能成为知己。 2. 网上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 “咳嗽病”。你可以说你平时没有勇气说的话,做你平时没有机会做的事,看你平时没 机会看的情景,甚至可以发泄内心的一切不良情绪。 3、网络是个“虚拟世界” 现实世界中一切无法达成的意愿,在这里都可以如愿以偿。你可以重新为你的人生尽心能够规划,可以视自己为不同情感的人与另一个不知是人是动物的个体交流。

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当今社会,网络是传播先进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比较高,因此,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以及道德观念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新挑战进行分析,并探寻新的对策以应对网络环境下出现的这些新挑战。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就像硬币的两面,它不仅给政治思想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网络给高校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传统教育的不足,但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以及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正视网络的积极影响,同时不能忽视它带来的不利因素,这就对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需要不断发现新环境下的新问题,同时又要探索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机遇 1).网络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方式 网络时代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办

法也不同。”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受到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性,成效不是很理想。网络思政教育形象生动,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教学内容。而且网络的平等性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发挥主体创造性,自由的发表言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使思想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相结合,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手段和方式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和现代化。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网络博客,红色网站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是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2).网络极大的丰富了教学信息资源 网络世界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世界。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同时网络又是开放的世界,没有疆界的限制、文化的樊篱、观点的束缚。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向国内,教育环境相对闭塞。然而,网络时代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的特点,大学生获得资讯的渠道得到全方位的开放,资讯的内容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开辟了大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的新窗口。 网络时代下的海量信息资源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浩瀚无垠的信息海洋中撷取具有针对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孩子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都有责任使教育形成合力,培养一个让父母放心,并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孩子。然而,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有责任参与家校教育讨论,并以自己的得失感受,谈一些不成熟的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辛的工程,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除遗传性(如性格、智商等)等先天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方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大,它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外,家庭教育正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是其接受的最早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它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毅力,以及生活、学习、劳动等影响非常重大,甚至于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而学校是孩子们完成从家庭到社会这一过程的实践基地,是孩子们学习理论知识的源泉地,也是给孩子们提供的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正说明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比如互连网,一方面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另一方面在网络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有害信息,这些有害信息让人防不胜防,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孩子。现在国家比较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从一个角度来看,说明了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因此,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新体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好比一架马车的两个轮子,只有配合默契、步伐协调,才能驰骋旷野。然而,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但又是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学校教育是以育人为宗旨,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孩子们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为孩子们能更好的生存、服务于社会打好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是在积极密切地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以及良好的习惯和品行等智力因素。当然,这里所讲的配合,并非是家长简单地重复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充当学校老师角色,而是真正意义上协助和完善学校教育。有些教育功能在学校里的效果不如在家庭教育中明显,比如: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和热爱劳动的观念和习惯,在家庭生活中教育效果会更好。所以,家长就是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对学校教育不能做的、或做不好的地方进行补充教育。然而,一方面,现在的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孩子们整天生活在爱的世界里,习惯了被关心、被爱护,却不懂得去关心帮助别人,许多孩子都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成自然现象。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这些现实因素使得家庭教育渐入误区: 一、溺爱型。这类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干活。以致这些孩子过分娇奢、花钱无度、盲目攀比、不知珍惜、不懂得去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需求的表现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的表现 从传统时代到网络时代,互联网与移动应用得到了爆发性的普及。消费者随着互联网业发生了变化。从应用的绝对人口数和接触时长来说,这些后起之秀达到甚至超越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而消费者随着互联网业发生了变化。 首先表现在媒体接触时间的变化。互联网与移动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多屏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接触时间成为最大的变化。其次,表现在消费者主动性消费的增加。由于互联网为消费者主动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收集商品/服务的信息作为依据,再决定其购买行为。 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是在前面几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称得上时代,一定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来支撑,而统计表明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入的数在上一个时代即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用10年增长了10倍,、系统平台、应用服务都在迅猛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更多的地点和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互联网。都说互联网无国界,移动互联网更是做到了无地界。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越桌面互联网,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6.18亿,其中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已超过81%,达到4.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已全面超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终端。手机网民的剧增,乃至桌面互联网的内容和服务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化,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也反作用于移动互联网行业,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很有必要,消费者得到便利,行业得到发展,这是双赢的发展前景。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的呢,又有何影响呢,我认为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成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因为设备的移动化,便捷化,使用随时随地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是随时切换的,移动终端让人们接触的地点从室内到室外到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这种扩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同时增加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之前人们只能在公司、住宅等固定场所才能有接入互联网的机会,而现在走在路上、商场里、交通工具上都能接触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以说占据了人们最后的一点碎片时间。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电梯、餐厅、地铁里看到人们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使用各种。因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起来,而它们正是基于设备的移动化,利用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二、本地化服务 依托基于运营商基站及GPS定位带来的本地化服务,用户能够方便地找到身边所需的服务,甚至可以通过依据相同位置建立起用户之间的互动联系。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这样一个本地化的趋势很自然就形成了,而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在一个地方购物之余想了解一下周边的哪一家餐厅的食物好吃、你在开车时想找到最近的购物中心或者停车场的入口,这一切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帮您实现了。而人们天生有一种被认可被采纳的需求,即社交的需求,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也有提及。因此各种应用如果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得到他人的肯定,促进社交关系的发展,那一定也会蓬勃发展。2013年微信朋友圈可以说有全面超越微博的发展势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朋友圈具备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

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

网络时代的德育渗透 信息时代对传统的教育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改变德育模式,优化德育过程,活化教育形式。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明确是非观念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抵御其消极作用,让孩子在网络时代健康、自由、快乐地翱翔。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优化挑战明辨是非 今天的科技在飞速发展,信息风暴迅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正营造着人类文明的新殿堂。信息技术大潮对传统的教育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自教育事业诞生以来最富冲击力的挑战。 面对飞速到来的信息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创新,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就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更新了观念,拓宽了德育的时空,改革了传统的德育模式,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为学校德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基本游戏规则就是自由与开放,网络世界是个没有疆界的虚拟空间,五光十色。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而走上歧途,好多少年犯就是因为网络而毒害了自己,走向了深渊。因此树立正确的计算机道德观势在必行,“德育”之花定然要绽放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才能让孩子在电脑时空中健康、自由、快乐地翱翔。笔者以下就从正负两方面对“德育”和“信息技术”这传统与新潮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一不成熟的阐述,和有志之士切磋。

一、信息技术解放了德育的时空,拓展了德育教育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为德育带来无限生机。 首先,信息技术解放了德育的时空,拓展了德育的信息资源。 网络的介入,使学生群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全球超过十几亿台的计算机联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网,数以千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交流。传统教学以教室为中心,而开放的、交互式的、个性化的网络,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图书馆和科研院校,使学校德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模式。我们江苏去年搞了“校校通工程”,他们可利用这一信息平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一切教育信息和学习资料,还可以和其他学习者进行即时的交流,实现实时交互式教学。 例如,举行“祖国辉煌五十年”图片展,以前须翻阅无数书籍,有时甚至要跑上好几家书店或图书馆,现在,只要轻轻点击鼠标,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勃勃画面就会尽展眼前。十六大、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开队会、做讲座、设计教育课件或展示平台,资料多多;长城、故宫、黄山、桂林、海南……祖国各地名胜,想“去”哪就“去”哪。网络的世界里,生生都像长了翅膀,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这对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其次,信息技术改变了德育模式,优化了德育过程,活化了教育形式。 网络的巨大信息,本身就是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模拟和虚拟的环境,不仅让师生“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经历、感受。而且还能够提供安全的、不冒任何风险的、不花费太多经费的实验或实践机会,而这些有的在现实中是根本无法做得到的,只有通过网络虚拟才得以实现。这就不仅把知识教学与动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且

浅谈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出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文化。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不少学校也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发数字化校园,加入互联网,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它以互联网为传输系统,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由于其在中国的开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笔者针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进行了探讨。 网络教学的主要优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和指路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1、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课本上静态的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动态的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融入教学和学习之中,学生可以见其形、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冲破书本的局限,轻松自如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由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系统的通信、集成和演示功能强大,教学内容来源广泛,几乎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没有国界和种族的隔阂,是一种全球性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快的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因特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很多都是最新的最先进的各学科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使更多的人又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2、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大家使用同一教材,讲授同一内容,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合作和交流,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探索性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实现了班级授课制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众获得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这两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不时的冒出一段一段的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语言,从早期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凤姐”“小月月”等等,他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不时的说出一句来显示我们是潮人。然而我们也要想到,在这些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的着他。他的出现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 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把关人就是通过信息的删选人。其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而我们可以更深刻的把“把关人”是三种人,即信息的接受者,守门者,传播者。他贯穿着传播的始终,首先把关人必须是对信息的接受,他总是先于其他的人读到看到相关的作品,如对于一个报刊编辑来说,他就是新闻稿件和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这时“把关人”完全可以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作品,同时他又是一个守门者,他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认真的审视,反复比较,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最后他又是个传播者,他将通过整理好的信息传播出去,就像古代时候的那些编纂史书或文献的人,通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成文在进行传播。 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乏有很多的网络把关人在管理着我们的网络世界。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汲取着网络的资源,同时他们又在通过自己的权限来控制的着网络资源的流通,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们的思想。 传播学里有个理论叫做“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只是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大众媒介对某些事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把关人”更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权利运用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强调要发展网络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有要限制一些违反原则性的问题出现,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安全。而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把关人”通过自己的相关手段所展现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网络“把关人”在传播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不良信息的删选,对于暴力、黄色信息等控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于控制了这些信息的进入流通领域。从09年到现在一段时间来,国

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对策

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对策xx 由这被称为第四大传媒的互联网所构建的网络文化使传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年轻人和父母在对网络技术的接纳上存在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传统教条教育出现了发展中的断裂,表现为家庭教育陷于茫然、被动、无力、苍白的状态。 一、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两代人的价值观面临冲撞 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已变得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青少年常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地接纳、认同。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家长成长于相对封闭稳定的社会环境,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对网络文化的冲击显得保守而力不从心。于是,孩子眼里的“时尚”成立父母认为的“神经病”,而父母标榜的“标准”又被孩子不屑为“老土”。两代人对于知识和价值观上的冲撞,常会加剧亲子冲突,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 量。 (二)家长的知识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他的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质媒体时代,孩子有什么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络媒体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这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成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 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育效果。

(四)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未成年学生中,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如“菜鸟”、“大虾”之类使得听不懂网络语言的父母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信息,谈何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二、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网络时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网络时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进行改革。 面对网络带给孩子们的正负效应,我们必须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使他们吸纳其成长环境中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规范,养成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并在社会化进程中确定自我成长的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努力的能力,从而体现家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二)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 教育孩子的主体责任,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孩子的管理教育工作: 1.限制环境,控制时空。 限制环境。现代的孩子需要上网,有条件的家庭应该为孩子购置电脑并联网,让孩子在家中上网相对比较安全。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浅谈网络时代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浅谈网络时代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高一(11)班莫爱雯 【摘要】网络时代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深入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种种优势,有助于我们探索网络时代学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网络;班主任;德育工作 网络已日益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开阔视野,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及个性培养。另一方面,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经常会沉湎于网络,荒废学业,甚至会诱发犯罪。毫无疑问,网络对传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是一种新挑战,也是一种新机遇。那么,作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班级德育工作?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青少年对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比较差,所以在从网络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网上垃圾的污染。网络文化确实具有很多优势,如传播速度快捷,只要进入网络,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各种各样的信息应有尽有;功能多样,资源共享;查阅方便;服务的个性化及参与的平等性等。但是网络文化的负面特点同样明显,特别是它的作用的双重性,如网上内容鱼目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会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而且网络的可控率低,等等,再加上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无形中对他们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确立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垃圾信息的大量存在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大诱惑力。以往中学生接触的大量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和学校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和过滤,学生接触的大多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化已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学生不再简单地按以往教育者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而是将各种信息、观点集中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由于网络中混杂着不少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于那些辨别能力还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们的思想是极其有害的。 2、过度上网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使人际关系疏远、淡漠。有的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沉湎于人机对话,疏远现实生活,长期以往,必将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影响步入激烈竞争社会后的立足和发展。

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

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德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面对网络时代,学校如何直面机遇与挑战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分析网络对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网络使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入手,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尽快介入互联网,家长、学校、社会联动,构筑坚固的防火墙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德育挑战介入 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经济时代,更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它给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也必将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德育产生巨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网民已达8000多万人。在这庞大的网民队伍中,由中小学生组成的小网民已占网民队伍很大比例,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课题,对原来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网吧现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人疾呼:网吧危害青少年,应尽快采取防范措施;有人认为网吧发展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更多人主张:以法律为武器,规范管理,促其发展。许多人疑惑:网吧是时尚潮流,还是“洪水猛兽”?是引导青少年成长的“天使”,还是将他们带入歧途的“恶魔”?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的哪些冲击和思考? 一、网络对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 邓小平同志指出:普及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当历史来到了21世纪,计算机正以迅猛的势头进入寻常百姓家,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且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1、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了解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渴望了解校园以外的多彩世界。但是,这些正常的要求,学校和老师由于旧式的教学方法和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网络教育是解决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便可以便捷地获得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2、网络、聊天能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的烦闷,起到一个心理医生的作用。今天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父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难以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沟通,而中国人不习惯向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内心问题。他们渴望能交上几个知心的朋友来倾诉心中的烦恼。网络给了他们自

(完整版)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浅谈信息时代学校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出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文化。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不少学校也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发数字化校园,加入互联网,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它以互联网为传输系统,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由于其在中国的开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笔者针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进行了探讨。 网络教学的主要优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和指路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1、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课本上静态的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动态的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融入教学和学习之中,学生可以见其形、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冲破书本的局限,轻松自如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由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系统的通信、集成和演示功能强大,教学内容来源广泛,几乎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没有国界和种族的隔阂,是一种全球性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快的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因特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很多都是最新的最先进的各学科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使更多的人又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2、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大家使用同一教材,讲授同一内容,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合作和交流,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探索性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实现了班级授课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