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因组学概论

基因组学概论

翻译概论 重点整理

卡特福德英国《翻译的语言学概论》篇章等值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话语材料用另外一种语言的等值话语予以替代 行文对等形式对应 尤金·奈达美国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 动态对等功能对等 巴尔胡大罗夫苏联《语言与翻译》 意义不变 尽可能完备的传达原文各种类型的语义,包括所指意义、实用意义和语言内部意义 彼得·纽马克英国 表达功能------ 语义翻译 信息功能呼唤功能------- 交际翻译 卡瑟琳娜·莱斯,汉斯·威密尔,克里斯蒂安·诺德。德国功能学派 功能翻译理论 以原语为取向:竺法护西晋,尼古拉斯·封·维尔德国,赛珍珠美国 以译入语为取向:支谦康僧会唐朝,鸠摩罗什东晋,西塞罗贺拉斯古罗马 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标准威密尔德国 泰勒特“翻译三原则”严复“信达雅” 翻译标准:主观向客观、散论到系统、静态向动态、单一向多元发展 第三章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语言方面: 佛经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在语法方面,汉语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也不少 文学方面: 印度寓言故事神话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题材内容有影响;对我国文学的思想情趣产生影响;汉译佛典对我国文学文体方面有巨大影响 哲学方面: 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沿用了佛学的辩证逻辑思路 翻译传递的是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得以流传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子。

译者的责任: 微观上,正确处理文字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宏观上,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责任 译者在技术层面上的责任: 既不能对不起原作者,也不能对不起译文,往往也就是译者自己的国文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内 译者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的责任: 要对社会负责;要有稳定的立场 译者的素质: 彼得·马克:本国语方面,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句型;精通外语;能顺利用本国语表达原著意义 尤金·奈达:熟悉原语;精通译语;充分了解所译题材;具备“移情”本领;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第六章 纽马克《翻译教程》交际翻译 将原语文本的语境意义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地传递出来 汉斯·威密尔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功能学派)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施莱尔马赫德国将翻译方法归为两类 1、尽量不动读者而将原作者拉过来,即归化 2、尽量不动原作者,而将读者推过来,即异化(施莱尔马赫本人推崇) 雅各布逊从符号学的角度将翻译分成三类: 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总结:翻译不仅仅是纯语言间的文字转换,而首先是一种交际行为,是为了达到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特定交际目的 第七章 翻译活动的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边翻边译) 文体分类: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 活动方式分类:笔译、口译

宏基因组学概述

宏基因组学概述

————————————————————————————————作者: ————————————————————————————————日期: ?

宏基因组学概述 王莹,马伊鸣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1402班)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以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又叫宏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英文名Metagenomics)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宏基因组学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在短短几年内,宏基因组学研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海洋、土壤、热液口、热泉、人体口腔及胃肠道等,并在医药、替代能源、环境修复、生物技术,农业、生物防御及伦理学等各方面显示了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宏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热点内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宏基因组宏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基因文库的构建 Macro summary of Metagenomics WangYing,Ma Yi-Ming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Key words:Metagenome; Metagenomics;The environmental genomics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又叫微生物环境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它通过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策略研究环境样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遗传组成及其群落功能。它是在微生物基因组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开发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获得新基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其主要含义是:对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总DNA(也称宏基因组,metagenomic)进行克隆,并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和筛选等手段获得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或者根据rDNA数据库设计引物,通过系统学分析获得该环境中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态学信息。 1.起源 宏基因组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由威斯康辛大学植物病理学部门的Jo Handelsman等提出的,是源于将来自环境中基因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当成一个单个基因组研究分析的想法,而宏的英文是"meta-",具有更高层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含义。后来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Kevin Chen和LiorPachter将宏基因组定义为"应用现代基因组学的技术直接研究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的有机群落,而不需要在实验室中分离单一的菌株"的科学。 2 研究对象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是将环境中全部微生物的遗传信息看作一个整体自上而下地研究微生物与自然环境或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宏基因组学不仅克服了微生物难以培养的困难, 而且还可以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揭示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大大拓展了微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从群落结构水平上全面认识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和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 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已经成为微生物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处理工程系统、极端环境、人体肠道、石油污染、生物冶金等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3 研究方法

翻译概论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历史上?们对于翻译的定义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进?了研究: 1)传统语?学研究阶段:借助实际经验来理解翻译,对于翻译的定义往往是?喻式的。例如: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 2)现代语?学研究阶段:将?光集中在语?的对等上。例如: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本材料的替代,奈达认为翻译是原语信息的在现; 3)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研究翻译的教的变得多元,从?化、社会、符号、?理学等多个?度对翻译做定义; 由于翻译时?项极其复杂的活动,通过对翻译本质特征的简要归纳,尝试作出如下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段,意义再?为任务的?项跨?化交际活动。 ?翻译活动 翻译活动不是?种置?于时空之外的静态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定历史条件和?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转换?进?的?种?的?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对内部进?纵向的思考和探讨——语?:三个层次 1)思维:根本上翻译活动赖以进?的基础是全?类具有思维活动的事实,?类思维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思维层次; 2)语义:思维的实现需要语?,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的,??种语?符号传达另?种语?符号的意义,构成了翻译的语义层次; 3)美学:语?除传情达意之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尤其是?学语?,更?层次的要求。 对外部进?横向的思考和探索——?化:三个层? 1)意愿:翻译活动具有?的性,它总与某种政治、宗教、经济或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因?翻译?的影响到了作品选择、翻译?场和翻译?法; 2)现实:不同国家民族在语?、?学、?化、?理??存在差异,阻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促进?们对翻译可?性的思考; 3)道德:翻译主体——译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法从?所欲;对翻译的评价也?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的道德的约束; ?翻译的特性: 1)社会性:翻译活动存在是因为?之间的交流需要,?与?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2)?化性:翻译的本质作?——克服语?障碍的精神沟通,通过?化层?的交流得到;翻译活动也收?化语境的影响;翻译的实际操作——语?转换,不能不考虑?化因素; 3)符号转换性:巴斯奈特》翻译是?种语??为,本质上属于符号学范畴,翻译活动?先体现在符号的转换层?; 4)创造性:翻译的全过程是参与原?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语?结构重建、?化语境重建、新的读者和解读; 5)历史性:翻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着内涵和形式;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翻译?定本——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以及不断超越局限不断突破的必要性;

翻译概论总结

多项选择: 1. Roman Jakobson’s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rewording),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oper), and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transmutation) 2. text types: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3. outline of major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 Chronologically (by the time of their birth or occurrence): the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 linguistic, communicative, sociosemiotic, skopos, manipulative, norm, post-structuralist, postcolonial (2) topologically (by the particular approach adopted or focus directed by their proponents): thei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ay be grouped into the philological, linguistic, functionalist, semiotic, cultural, philosophical. 重要概念: 1. translation studies: (1). The paper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written by James Holmes in 1988, marks the birth of the discipline of TS.

基因组学分析

第八章基因组学分析 基因组(Genome)指一个生物体中所有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原核生物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有着很大的区别,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较简单,一般由一条染色体(有些细菌有多条染色体)和若干个质粒组成。除少数细菌外,细菌的染色体一般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染色体高度折叠、盘绕聚集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类核(nucleoid),类核无核膜与胞浆分开,类核的中央部分由RNA和支架蛋白组成,外围是双链闭环的DNA超螺旋(图8-1)。染色体DNA链上与DNA复制、转录有关的信号区域优先与细胞膜结合,连接点的数量随细菌生长状况和不同生活周期而异。这种连接有助于细胞膜对染色体的固定,并在细胞分裂时将染色体均匀的分配到子代细胞中。 图8-1: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类核结构,中间实心圆为中央类核,四周的为DNA环。 从1995年美国基因组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 TIGR)发表第一株细菌——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RD)的全基因组序列以来,现已发表了150多株细菌的基因组全序列(表8-1),其中包括古细菌和真细菌,既有病源微生物也有非病源微生物。这些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细菌很具代表性,有在极端条件下生长的嗜热菌,耐盐菌,耐酸菌;有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有营养要求不高的大肠杆菌,较难培养的枝原体,只在活细胞内生存的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还将有更多株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被测序,预示着原核生物基因组研究将对21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节微生物基因组概述 1、基因组大小 曾经有很多方法用于细菌基因组大小的研究,包括比色法、DNA复性动力学、酶切片段的二维胶电泳,这些方法现在都已经被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所取代。虽然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小相对比真核生物要小,但是最大的原核生物基因组碱基数与最小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碱基数大小有部分重叠(图8-2)。细菌的基因组大小相差也很大,目前已知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细菌中,基因组最小的生殖道支原体(Mycopalsma genitalium)只有0.58 Mb,最大的日本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 110)有9.11 Mb(表8-1)。 2、编码密度高 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编码序列占基因组总序列的比率很高,达90%左右。如果基因的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间的关系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之间的关系 1 基因组学概述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基因组研究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和以基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又被称为后基因组研究,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基因组学能为一些疾病提供新的诊断,治疗方法。例如,对刚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一个名为“Oncotype DX”的基因组测试,能用来评估病人乳腺癌复发的个体危险率以及化疗效果,这有助于医生获得更多的治疗信息并进行个性化医疗。基因组学还被用于食品与农业部门。 基因组学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学,遗传分析,基因表达测量和基因功能鉴定。 2 蛋白质组学概述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Marc Wilkins 在1995年提出的。 3 两者之间的关系 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经过各国科学家近10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完成了十余种模式生物(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到线虫)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工作,还有望在2003年提前完成人类所有基因的全序列测定。那么,知道了人类的全部遗传密码即基因组序列,就可以任意控制人的生老病死吗?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基因组学虽然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有力根据,但实际上大部分疾病并不是因为基因改变所造成。并且,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同样的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基因组学是无法回答的。所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研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都是未知的,而对那些已知功能的蛋白而言,它们的功能也大多是通过同源基因功能类推等方法推测出来的。有人预测,人类基因组编码的蛋

翻译概论知识点整理

L1中国翻译发展: 1. The earliest historical documents 周朝《周礼》and《礼记》 2. 汉代传译的《四十二章经》是佛经最早的中译本 3. 东汉桓帝时,安世高一一《明度五十校计经》是正式见于史籍记载的翻译佛经 4. Zhi Qian (支谦) extremely literal translation. follow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without any embroidery"(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5. Dao An (道安) literal translation translat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without any additioin and deduction"(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 Personal activity-official organization ( fifth century) 6. Kumarajiva (鸠摩罗什) He emphasized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he first to suggest tran slators sig n their n ames to tran slated works. 7. The First Peak of Tran slation in Chi na : from the Sui dyn asty (581-618) to the Tang dyn asty (618-907) thoroughly studied tran slation theory. tran slators should: " (1) be faithful to the Buddhist doctri ne, (2) be ready to ben efit the readers (Buddhist believers), (3) concentrate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doctrine rather tha n tran slati ng for fame." 8. 玄奘:将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份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 著作向国外介紹的中国人Con tributio n to theory: set dow n the famous tran slati on criteria that translation "must be both truthfu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opulace."( 既須求真又須喻俗,意即忠实、通順) Aiming to achieve an in telligibility of the tran slati on for the target Ian guage readers 9. P3.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Western Christian missionaries (利玛窦...) Assisted by Chinese collaborators (徐光启、李之藻)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利玛窦、李之藻《同文算指》,利玛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一拉丁文 第二次翻译高潮 (1) The subject of tran slati on shifted from Buddhist scriptures to scie ntific and tech no logical kno wledge; (2) translators in this period of time were mainly scientis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who were erudite scholars, and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who brought western knowledge to Chi na. 10. the 3rd peak : from the mid 19th century to May 4th Movement emphasis on Western works of social soie nces, military scie nces and literature 11. 林则徐(1785-1850): Geography ( Gazette of the Four Continents《四洲志》);李善兰(1811- 1882):Geometry《几何原本》; 严复:《天演论》、《原富》; 林纾:《茶花女》,《块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鲁滨逊漂流记》 12. Tran slation in Modern period ( 1919-1949): focus on the tran slation of Karl Marx's (1818-1883) and Lenin's (1870-19224) works on socialist and communist theories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re-translation of western literature. 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P7,鲁迅,矛盾,郭沫若,付东华,傅雷,林语堂

《基因组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基因组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35204 课程名称:基因组学 英文名称:Genomics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28 学分:1.5 适用对象: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N+2。笔记10%,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N占50%。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 二、课程简介 基因组学是生物学科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基因组学的相关生物学基础、基因组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与应用,介绍基因组学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选修课。要求学生一般掌握基因组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与应用,了解基因组学的发展动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基因组学基础(3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细胞组织与结构功能;细胞分裂。 2、DNA的分子生物学。 3、基因组顺序。 4、基因组学的应用前景。 5、染色体;染色体的带型;基因组。 6、细胞分裂。

(二)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细胞分裂类型及过程。 2、人类染色体的带型分析。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 (三)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差异。 (四)课后练习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课堂讨论。 第二章分子标记(3学时) (一)教学内容 1、遗传标记的类型与特征;DNA标记的优势。 2、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基本操作步骤。 3、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多聚酶链式反应;DNA复制的原理;PCR技术;影响PCR的因素;引物设计的原则;PCR产物的检测和多态性分析。 4、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与一般PCR 的主要差异;RAPD的检测 5、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限制性片段的产生;限制性片段扩增;选择性扩增产物的检测。 6、SSLP (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即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微卫星DNA;微卫星标记的发展。 7、几种分子标记特点的比较。 (二)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遗传标记的概念及类型与特征。

翻译概论总结

多项选择: 1、Roman Jakobson’s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rewording),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oper), and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transmutation) 2、text types: technical, instituti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3、outline of major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 Chronologically (by the time of their birth or occurrence): the philological, hermeneutic, linguistic, municative, sociosemiotic, skopos, manipulative, norm, poststructuralist, postcolonial (2) topologically (by the particular approach adopted or focus directed by their proponents): thei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ay be grouped into the philological, linguistic, functionalist, semiotic, cultural, philosophical、 重要概念: 1、translation studies: (1)、The paper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ritten by James Holmes in 1988, marks the birth of the discipline of TS、 The descriptive branch: product, process, functionoriented The theoretical branch: general & partial which includes medium, area, rank, text type, time, and problem restricted The applied branch: translation aids, training and criticism Note: though being lucid and inspiring in his theory, it shall be noted that description and theorizing are usually in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 in research、 (2)、The internal studies and external studies The internal studies: the theoretical branch takes as its objects of study the natur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translation; the applied branch includes translation practice (text analysis and genre translation), T criticism, and the training of translators,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profession、 Specifically, translation practice includes text analysis and genre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er covers such areas of research as: source text analysis, parison of translations & their source texts, parison of translations and nontranslated texts (parable texts), translation with mentary; while the genre translation covers texts like drama, poetry, prose fiction, religious text, tourism texts, and multimedia texts、 The external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the derived or borderline parts of TS, covering areas where the internal TS interact or marry with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history, soci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linguistics, psychology, theory of munication, 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For exampl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T; T ethic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Or historical/cultural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ethics; terminology and glossaries;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internal studies and the external studies of translation are related and 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in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ormer provide the latter with both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practical focus of concern while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external studies contribute to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nternal studies by providing new observations and new perspectives、 2、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Wilss (1995), translation is an action directed toward both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reader of the target language、Its procedure is determined by its function and it pursues a goal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翻译学(MTI)必读书目 1. *Bassnett, Susan, 200 2.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 *Nord, Christiane, 1997.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 *Nida, Eugene 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Hatim, Basil, 1997.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Text Linguistics. Exeter: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Jones, Roderick, 2002.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6. *P?chhacker, Franz, 2004.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 7. *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8. *Newmark, Peter,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 *谢天振等著,2009,《中西翻译简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0. *许钧、穆雷主编,2009,《翻译学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 11. Gutt, Ernst-August, 2000.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anchester:St. Jerom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一.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 二.何为狭义的翻译过程?试结合本章对狭义翻译过程经验性认识和理论性探索,谈谈你对狭义翻译过程的看法。 狭义的翻译过程,是指翻译者对具体文本的转换活动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在翻译者选择了一个要翻译的文本之后,将该文本由出发语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 对狭义翻译过程经验性认识: 1 但凡对“翻译过程”或“程序”特别关注者,一般来说都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们的认识往往是对自身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例如: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奈达在对《圣经》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翻译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翻译程序”形成了独特的认识。他对“翻译程序”的理解和阐述从狭义的层面来说,狭义的“翻译程序”即他所说的“基本翻译过程”,包括: (1)分析原文; (2)将原语转换为译语; (3)重新调整原文; (4)约请有代表性的读者检验译文。奈达的论述具体实在,对译者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 旅美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的“总论”中,从如何翻译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就翻译的具体步骤及我们所关心的翻译程序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又可资资借鉴的做法。看懂原文是基础,把原文的“文义”和“文气”译出来是关键。 3 国内一些成就卓越的翻译家对翻译过程也有着相当一致的认识,在具体做法上也一致。 诗歌翻译家江枫先生认为:翻译是一个过程,第一步当然是对原作的理解,而且必须力求甚解。谈到对原著的理解,许多翻译家都提到了对原作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意大利文学翻译家吕同六先生: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研究,研究也需要翻译。研究是翻译的前提,是翻译的指导,并贯穿翻译的全过程。 中外翻译家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对狭义翻译过程的认识,是翻译家们的切身体会,对我们理解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为我们从理论层面来认识翻译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对狭义翻译过程的理论性探索除了经验性认识,也有不少翻译家或翻译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对翻译过程进行过比较有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别于一般的经验

基因组学技术概要

基因组学复习纪要 第一讲绪论 1基因组学(Genomics):以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手段研究基因组的组成、结构、表达调控机制和进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物信息学是应用计算模型、算法和数据库等手段来研究蛋白、基因和基因组的学科。 2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由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有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进行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HGP的目标:(1)人类DNA测序(2)发展测序技术(3)鉴定人类基因组变异(4)发展有效的基因组学技术(5)比较基因组学 (6)ELSI: 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ssues(7)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8)Training and manpower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还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作为实验模型以研究特定生物学现象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研究模式生物得到的结论,通常可适用于其他生物。比如,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模式生物,而摩根选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 选择用于测序的基因组的标准: 基因组大小;花费;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与生物学基本问题的关系;与农业的关系等 基因组的大小 病毒: 1 kb to 360 kb Note: Mimivirus: 1.2 Mb 细菌: 0.5 Mb to 13 Mb; 真核生物: 8 Mb to 670 Gb; 3基因组学的类型: 环境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进化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法医基因组学;营养基因组学等 4研究基因组学的五种途径: Approach I: cataloguing genomic information Approach II: cataloguing comparative genomic information Approach III: function; biological principles; evolution Approach IV: Human disease relevance Approach V: Bioinformatics aspects 5基因组学一些特点: (1)基因组学依赖于测序; (2)基因组学是数据引导的学科,而不是假说驱动的; (3)Genome sciences is asystematic approach 第二章基因组研究主要网站介绍 1.基因组学数据类型

最新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翻译概论期末复习 1. 基本概念(互译) 补偿compensation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达/易懂intelligibility/expressiveness 等效原则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等值翻译equivalent translation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标准reader-centered for translation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翻译体/翻译腔translationese 翻译学translatology/Translation Studies 风格style 佛经Buddhist Scriptures/sutra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改变说法rewording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归化domestication/naturalization/adaptation/endogenization/target-accommodating translation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 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解码decod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 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流畅fluency 乱译/胡译excessively free translation 明析化explicitation 模仿imitation 目的论skopostheorie 诗学poetics 视点转换shift of perspective 释义法/解释法explanation/paraphrase 死译/硬译mechanical translation 套译/仿译/仿拟imitation 通顺smoothness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透明(度)transparency 歪译(意义扭曲)distortion 伪译pseudotranslation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概述_汪园明

2010年12月第7卷第35期 ·工作探讨·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与药物药效和毒性的基因差异相比,人们对它们存在的个体差异的潜在原因的发现在不断认识和深化“个体对药物反映的分子水平存在差异”这一概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以此为基础,药物基因组学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本文对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1.1药物代谢 在药物代谢酶谱系方面,人类超过30个,同时,几乎所有的谱系都产生了遗传变异,并且相当一部分遗传变异可以转译为被编码蛋白的功能改变。对于最易发生显著性个体差异的CYP450酶系来说,目前,已经有53个CYP 基因和24个假基因被发现,还发现了若干遗传多态性酶,例如CYP3A4、CYP2D6、CYP2C19、CYP1A2、CYP2E 。此外,还发现了基因差异会影响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药物代谢酶,如:TPMT ,即硫嘌呤甲基转移酶;NAT ,即N-乙酰基转移酶;GST ,即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参与代谢的催化药物结合的酶。其中,CYP2C19中有缺陷的等位基因已经确定了6种,一旦CYP2C19的多态性基因存在于个体基因中,那么血药浓度会随着代谢奥美拉唑而升高。如果CYP2C19第5外显子上的单个基因突变(A →G )往往导致对于甲妥因、环己巴比妥等的敏感度提高,也就是说其功能丧失。对于TPMT 基因,它具有的等位基因的变异体超过4种,使得药物代谢呈现出多样性。高TPMT 活力的人占89.00%,中等活力的人占11.00%,极低活力或者缺失的人占0.33%(数据来自《中国医药报》)。TPMP 是治疗白血病的6-巯基嘌呤的主要代谢酶,因而,为了保证血药浓度与治疗要求相符合,并避免药物中毒情况的产生,药物剂量的调整便是以治疗时的TPMP 的活性为依据的。 1.2药物转运蛋白 在对多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的调节方面,转运蛋白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最广泛研究的涉及药物特性和疗效的转运蛋白便是膜转运蛋白中三磷酸腺苷(ATP )结合序列盒谱系的成员,其中的P-糖蛋白的编码便是由人类ABCB1基因进行的。通过依赖能量,P-糖蛋白泵出细胞内的胆红素、几种抗癌药物、强心苷、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蛋白酶抑制剂和多种其他药物等底物,这是P-糖蛋白的主要功能。 P-糖蛋白在许多正常组织中表达,提示它对生物异源物质和代谢产物排入尿液、胆汁及肠腔起作用。在血-脑屏障中,脉络丛中的P-糖蛋白限制多种药物在脑中蓄积,这些药物包括地高辛、伊维菌素、长春碱、地塞米松、环孢素、多潘立酮及洛哌丁胺。外显子26(3435C →T )上的一个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即一个不改变被编码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十二指肠内P-糖蛋白的易变表达相关;在T 等位基因纯合子患者中,十二指肠中P-糖蛋白的表达低于CC 基因型患者的一半。3435C 纯合子者的CD56+自然杀伤细胞显示,P-糖蛋白的作用底物罗丹明出现先体外后体内潴留的显著降低(即P-糖蛋白功能较强)。另一个P-糖蛋白的作用底物地高辛在3435TT 基因型者中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正如许多药物遗传学特性所经常见到的那样,3435C →T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生率存在相当大的人种变异。2药物基因组学应用 2.1药物基因组学与新药研发 在药物基因组学中,对功能基因的分类是以药物效应的不同为依据的,以先进的生物信息学为手段,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DNA 阵列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为支撑,从而使新药的开发速度大为提高。通过研究药物基因组学,更多更有效的药物靶标为新药的研制提供了更多的新化学实体在新药临床研究中参与到其中。在选择临床受试对象时以基因特性为依据,使一些原认为无效的药物重新成为临床实验的对象,而那些由于毒性反应较大而被淘汰或减少的药物也会根据不同的基因而重新使用。 此外,对相应基因型作用最好的药物便可以很快地筛选出来,从而不再使受试者服用低效、无效、甚至有毒的药物,使临床试验的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因为在受试药品和特定基因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了。研发药物的个性化是未来制药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在进行药物的设计时以基因特性为依据进行划分,甚至是针对每一个人,然而作用的靶位和作用的个体才是真正的药物作用的专一性。2.2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前,药代学原理和患者生理指标参数是判断合理用药的依据,在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时,以公式计算为依据对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进行调整,对于血药浓度与药效一致,这种方法是极为实用的,然而,如果患者不一致,那么便不再适用。产生这种情况是由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和患者个体基因的差异导致的,因而在考虑问题时要从药物基因组学为出发点。在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药物靶向治疗中,为患者开的处方是以患者的基因特异性为依据的,即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进行给药,不仅使药物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增加,还使药物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既使医疗费用得到了节约,还使临床合理用药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基因检测技术是实现在临床上应用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目前,SNP 是分析药物反应性相关基因关联的主要工具。美国食品和药品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概述 汪园明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8)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内容;应用[中图分类号]R9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2(b )-129-02 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