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核心例题】如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器材选用时,用平板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规格相同的茶

色玻璃和普通玻璃,应该选择 玻璃;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

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因此玻璃板 (选填“厚些”或“薄些”)较好。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在玻璃板的A

侧竖直放一只点燃的蜡烛,小明在玻璃板后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寻找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

睛应在玻璃板的 (选填“A”或“B”)侧观察。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

像 。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选填“会”或“不会”),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若发现玻璃板后的蜡烛无

法与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4)实验中,要用 分别测出 和 并进行比较,若小明做了第一组实

验就开始分析结论,对此你的看法是 ,多次测量的目的

是 。若记录数据如下,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

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5)若将镜前的蜡烛远离平面镜,则镜中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或“无法判断”),像到物的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6)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小明

用围棋的棋子代替蜡烛做实验,他发现棋子在镜中的像有些模糊。要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你的建

议是 。

(7)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1的乙,下一步你该如何处

理“白纸”上的信息并得出结论: 。若将玻璃板下面

铺着的白纸改为标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 的关系。

(8)如图1的丙,若将蜡烛放在D 处,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观测到蜡烛

的像,因为 ,请作出像点D '的位置。

(9)本实验中,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已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下列

实验操作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

A. 研究电流跟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一定

B. 用两个10 Ω的电阻串联代替一个20 Ω的电阻

C. 研究电流的热效应时,根据煤油温度的变化,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D.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1)确定虚像的位置;普通;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都能反射成像;薄些

(2)大小;A ;完全重合;不会;虚

(3)玻璃板与纸面垂直;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4)刻度尺;像距;物距;一次实验一组数据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探求规律,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相等;等于

(5)不变;变大(6)较黑暗;用激光灯照亮棋子(7)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并进行比较,由此得出结论;物距和像距(8)能;蜡烛的反射光线能进入人眼;见图(9)B 【变式练习】

变式1. 小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2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小芳点燃蜡烛A,为了探索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

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直到

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

了;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3)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

...的是()

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 cm时,像和物相距20 cm

D.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答案:(1)光的反射原理(2)不需要;像和物大小相等;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3)消除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4)不能不变(5)D 变式2. 如图3的甲是探究平面镜成

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小丽将一块玻璃板

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

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

烛A和B分别竖直放置在玻璃板两侧的

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能置时,眼睛应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若A向玻璃板靠近,应将B向(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B重新和A的像重合。

(4)小丽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若蜡烛A与玻璃板的位置如图3的乙所示,则光屏应安放在玻璃板右侧,与玻璃板相距cm。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5)若蜡烛A以0.2 m/s的速度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远离玻璃板的速度是m/s,且像的大小。

答案:(1)确定虚像的位置;大小;蜡与像不能完全重合(2)完全重合;像与物大小相等;A;等效替代法(3)靠近(4)15;虚(5)0.2;不变

变式3.(南宁)如图4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

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选用玻璃板代

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

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

【中考优选题】

1.(巴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5)发现在蜡

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

像就成了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薄玻璃像不能虚

2.(梅州)如图6的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6的乙所示),在实验过

程中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答案:(1)2 大小(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3)蜡

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3.(2014?泉州)小勇利用如图7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

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

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

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

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

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

是。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6.(2015?漳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10甲所示。

(1)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烛焰像的位置,纸张承接不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3)如图10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

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

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运动

(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

下”)。

答案:(1)大小(2)虚(3)竖直向下

9.(绥化)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高为7 cm。如图13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 cm处放一支点燃的

蜡烛A,烛焰高2 cm。

(1)最好选用玻璃板(选填“茶色”或“无色透明”)进行

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罝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 m的人,站在镜前5 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茶色(2)像和物的大小关系(3)虚(4)5 不变

10.(南宁)如图1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

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

(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

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

答案:(1)较薄大小(2)重合(3)不能虚(4)不变

11.(厦门)利用如图15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

的像是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关系。

答案:(1)薄(2)等大(3)虚(4)位置

12.(广东)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16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 mm和2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

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便于研究平面镜

的成像特点。

(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丙图中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答案:(1)2;薄的玻璃板重像不明显(2)方便确定像的位置(3)20;不能;虚(4)如图

14.(2017?玉林)下面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组装仪器时,如图18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A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

下列做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

A.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 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 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

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A成像位置处的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垂直(2)A(3)不变(4)虚

15.(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

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

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

“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未点燃;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5)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