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教育事

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当强的英语实践能力。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方面掌握坚实的理

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广泛涉猎所学专业或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

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写出有个人创见的论文。

3.毕业后能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满足中学和大学高质量、高素质英语教育的要求。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用第二外语阅读有关文献资料。

二、研究方向

1.英语教学论

2、英语课程论

三、招生对象

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同等学力只招收相同或相近专业者。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研究生三年,在职研究生四年。应修满38学分。

五、课程设置:

(一)学位课

1.公共课

0000002101 邓小平理论

Deng Xiaoping Theory

00000021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Marxist Classics

0000002103 第二外国语

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s

2.专业课

0000002104教育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edagogy

0000002105 教学论研究

Researches in Instructional Theory

0401022101 应用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

0401022102 英语教学论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二)选修课

1.指定选修课(必选课)

0000002201 网络技术与应用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0000002202教育心理学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0401022201 普通语言学

General Linguistics

0401022202 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0401022203 语言研究方法论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ology

0401022204 英语教学流派

Approaches &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0401022205 语言测试

Language Testing

0401022206 教材评估

Teaching Material Evaluation

2.任意选修课(自选课)

0401022207 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0401022208 语言教学课程设计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0401022209 英语教育史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0401022210 英语学习策略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0401022211 英语教师教育研究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0401022212 课堂评估

Classroom Evaluation

0401022213 语用学

Pragmatics

0401022214 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0401022215 文体学

Stylistics

0401022216 辞典学研究

Dictionary Studies

0401022217 英语史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0401022218 英美文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六、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1.教学实践:为英语专业本科生讲授精读、泛读、听力等课程16学时,

计2学分。

2.社会实践:参加教改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

七、考核方式

1.学位课和指定选修课一般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核;其他课程一般采用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学位课以70分为及格。

2.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根据培养计划对其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该工作在第四学期5月份进行。

八、培养方式

集体培养与分工指导相结合,教师讲授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者讲座相结合。专业课程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和分组讨论为主,指导学生定期进行学术和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九、学术活动

1.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听取10次学术讲座或参加2至3次学术会议。

2.研究生在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应结合教研实践在院系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

十、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在第四学期初进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工作,写出论文工作计划。第五学期组织导师全面检查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第五学期末完成论文初稿,第六学期论文定稿,打印并组织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要求立论正确,资料丰富,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文字流畅。

十一、参考书目

1.必读书目

Alderson, J. C. et al. 2000. 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ejoint, H. 2000. Modern Lexicography: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wn G. et al. 2000. Discourse Analysi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rown, H. D.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tion. Ea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Regents.

Brown, J. 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Carroll, D. W. 2000. Psychology of Language3r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hen, A. D. 2000.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ok, V. 2000.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ok, V. 2000.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ok, V. 2000.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2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uningsworth, Alan. 1989.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 Heinemann.

Ellis, R. 1997.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Ellis, R. 2000.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Freeborn, D. 2000. 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2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 A.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rmer, J. 2000.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eaton, J. B. 2000.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new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Johnson,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Leech, G. 1974. Semantics. Penguin Books.

Levinson, S.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Donough, J. et al. 2000.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ichards, J. et al. 200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ichards, J. 2001. Beyond Trai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Robins, R. H. 2000. General Linguistics4th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Ur, P. 2000.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ardhaugh, R. 2000.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Yalden, J. 2000.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桂诗春,1994,《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参考书目

Aitchison, J. 2000.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4th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ach, L. F. et al. 1983.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chman, L. F. 1990.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ugh, A. C. et al. 2000.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wie, A. P. 2000. 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Foreign Learners: A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llis, R. 1997.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 J. P.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eaton, J. B. 1990. Classroom Testing. New York: Longman Inc.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Larsen-Freeman, D. M. Long.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MaLaughlin, B. 1987.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Nunan, David. 1988. Syllabus Desig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ccei, J. S. 2000. Child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eccei, J. S. 2000.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aussure, F. D. 2000.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lade, C. 2000.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Theses10th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perber, D. et al. 2000.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ternberg, D. 1993.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ood, R. 2000. Assessment and Testing: A Survey of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ray, A. et al. 2000. Projects in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ing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Yule, G. 2000. The Study of Language2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陈坚林,2000,《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期刊杂志

1. Applied Linguistics

2.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 Language

4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https://www.sodocs.net/doc/be17984622.html,nguage Learning

6. TESOL Quarterly

7. 外语教学与研究

8. 外国语

9. 现代外语

10. 外语界

11. 外语与外语教学

12. 外语教学

十二、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入研究生应补修的主干课程

1.高级英语

2.英美文学

3.翻译实践

4.语言学概论

附: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英语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英语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优秀篇】英语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篇一】 在大学,英语学习是必然的,虽然英语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是从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也领会了一些怎样应用策略的方法,如何学习才能更家对英语有兴趣。高中是打好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也为大学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论是为高考还是为以后的英语学习,高中英语知识都是不可忽略的。从高考的要求来看,高中英语主要撑握基础知识及需做些中度题。语音知识需多看多记多练,没什么捷径,最多是些单词记忆法,及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有效时间安排。在语法上,要结合知识点多做专项题。在阅读理解上,除每天保证两到三篇的练习外,要增加自己的课外阅读量,目的是培养英语语感;书面表达以一些范文为例进行持续练习。听力每天坚持听20-30分钟,另外练习口语也是提高听力的办法。最终学好英语一定要多下功夫。 应做到“四勤”与“四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四勤” 1.勤背诵 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式加强记忆。这一步虽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学习英语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空有雄心却寸步难

行。 2.勤朗读 这是学好英语的法宝之一。朗读的内容一般说来只限于课本,并不以背 诵为目的,而着重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正确发音、连续语气等等。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及其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每天只需半小时左右,但须持之以恒。 3.勤练习 虽然“题海”战术不足取,但适当做一些练习,尤其是针对自己不足之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完形填空这种难度较大、考查综合能力的题型,平时就应多做一些。每次做完后,认认真真地重新对照答案细细抠一遍,体会这些正确选项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出题者的意图又是在考查哪些知识点等等。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体会中,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4.勤总结 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英语的知识点相当零碎,一定要在平时的收集、整理、总结上下功夫。平时听老师提到或是在参考书上看到的一些零碎的小知识都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备以后复习时用。 二、“四多”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小学英语教育的内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内容: 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基础性) 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性) 4、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性) 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强制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 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及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能力的学科; 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 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及学理论的重要来源; 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法的学科。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 两级内容 一级内容 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 2、具体内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

3、内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及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内容 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 2、具体内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内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 实践要求: 师范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内容及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范,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篇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篇Experience of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编订:JinTai College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2、篇章2: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3、篇章3: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心得范本 4、篇章4: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心得范文 培训约等于教学。即对某项技能的教学服务。如一些专业的培训班。也可以理解为培训即提供教学。下面是小泰收集的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篇章1: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我教的是小学五年级英语,通过读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适应当今素质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话,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动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可编辑修改word版)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陈金女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一方面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所以,利用这段时间我看了有关书籍。 《课程与教学论》由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结合当今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思想、观念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备课难了,上课更难了?我想教师难于真正全面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是症结所在,而解决方法是要从思想上与课改零距离。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

“虚”了,我们是做实际工作的,要来“实”的,要上课、补课,要升学率,什么理论、观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无人”走向“以人为本” 中国人传统教学的视野很狭窄,60 年代有句口号甚为流行,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国教育的“知识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迹象,“目中无人”,显然更谈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了。爱因斯坦认为: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来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他多次讲过:“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 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 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小学英语培训,通过专家的讲座和老师的示范课,我学到了很多有效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学习后的收获和感想。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应该重视爱好和交际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对活泼新奇的教学形式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应该创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觉得空中英语这一有效的远程教育资源对我们农村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本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与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课堂中注重交流,注重互动,畅所欲言,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一、培养兴趣,提高积极性 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教案以及和身边的同行交流来看。农村小学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居多,且其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太高。所以要想给孩子在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能多用用英语进行对话,而这只能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为教师都知道,兴趣是学好每一门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将学生领进了这门知识的大门。为此,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用教学资源,营造乐学氛围 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把单词带进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兴趣高自然也把新词记住了。 三、认真组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努力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想接近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声的用英语说话,在学生的说中不断熟练英语的发音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使用、学好英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对话,动手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1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 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

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代替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

2019-2020年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小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一)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二)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三)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与节奏。 词汇: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附录中所列1500~1600个单词。语法: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XX年版)》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λ构词法(包括常用的前缀、后缀,常用词的转化、合成) λ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和动词);λ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 λ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λ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λ时态和语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以及用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

英语讲座心得

英语讲座心得 初三一级部英语组刘晓敬2018年12月27日下午,我们全部英语教师到东区参加了许校长给我们做的英语讲座。起初觉得这个讲座会和其他讲座没什么区别,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但是整个下午的培训,让我整个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整个英语教学的观念都焕然一新。下面我谈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以及他的讲座带给我的体会: 首先见到许老师的第一眼就觉得好年轻的专家,当我听到他都七十多岁的时候,我彻底折服了。因为许老师一点都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演讲时候的气势也很足。 许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实用的东西,比如说怎样上好一堂课,语言教学应该以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这种交际工具为主。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更好地使用语言工具,发挥其交际功能服务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要服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因此,经验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讲座以“中高考究竟考什么”开始,直奔主题,四个方向“语感、阅读、语法、表达”。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个过程,教案的目标陈述要明确,主要有7个字“导学、导教、导测评”。所谓导学,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十分明确的告知学生;导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的备课过程中要暗含教会学生的知识以及认知策略;而导测评,是三者中的重点,就是在课堂设计中要暗含知识的验收。这一环节,才能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程度。 另外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重点突出。一节课不能全部都是重

点,也不能没有重点,最好的设计是一主两从。整堂课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阐述,从不同方向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现阶段学生最大的问题是读不懂、学不会考不高,老师就提到了要加大阅读量。在平时的上课中泛读为精读的7倍。而且在阅读中还要注意四种平衡: 1.有意识和偶然学习的平衡; 2.输入与输出中学习的平衡; 3.口头与书面训练的平衡; 4.语言准确与流利的平衡。 其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书写的要求。在听、说、读、写中,写是听、说、读的巩固。而现阶段,很多学生在这四会基本技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词汇背不过、背过的写不下来,导致其听力、作文等都有影响。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单词的发音及拼写,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 老师还提到了英语的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和背诵,语言的学习是灵活、创新地应用语言。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要立足于语料、投身于语境、致力于语用。只有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学会了一门语言,使之成为了一种有利的工具。 许老师给我们讲授了英语教学法的的理论与实践,这位有着渊博知识与多年经验的资深教授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不只要有理论知识还得学会怎么在教学课堂里应用教学法方面的。通过许校长的讲座让我更加热爱我当教师这一份职业,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当一名合格或更

复习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docx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思考: 一、简要回答 JIJ 口己的语言简耍概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 二、分析比较 1、分析比较《课程与教学论》与你已经学过的其他教育学科在研究对彖上的差异 2、试分析比较课程与教学论关系的儿种观点 二、拓展性阅读 查阅国内冇关讨论课程与教学论关系的文章,并做读书笔记。整理其中的主耍观点。 知识点: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国内大体上有三种认识:一是现象说,即把课程与教学现象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二是规律说,把课程与教学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三是问题说,把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要正确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肖先要搞清现象、问题和规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彖是出物的外在表现,尽管其中可能蕴含问题,但现彖不同于问题。比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有的学牛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而有的学生则无箱打采、昏昏欲睡,还有的学牛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我们观察到的是现象而不是问题。但我们所耍研究的不是这些现象,而是现象里而蕴含的问题。问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矛盾。血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进行追问和探究, 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提出上述追问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教师讲课是否针对所有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或者可能是尙部分学生的睡眠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教师讲课的针对性与学生学习的状态有高度的相关性,这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教学规律。问题源于对现象的观察、探究与分析,规律源于对问题的研究,它是我们研究的目的,而不是对彖。我们的研究对彖只能是问题。 从大的范圉来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为什么教学(课程与教学的目的、目标问题)、教学什么(选择哪些内容、内容怎么纽织等)、如何教学(教学过程如教学的方法、手段、途径、模式等)。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心得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心得 全课程结合当今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思想、观念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备课难了,上课更难了?我想教师难于真正全面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是症结所在,而解决方法是要从思想上与课改零距离。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虚”了,我们是做实际工作的,要来“实”的,要上课、补课,要升学率,什么理论、观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无人”走向“以人为本”中国人传统教学的视野很狭窄,60年代有句口号甚为流行,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国教育的“知识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迹象,“目中无人”,显然更谈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了。爱因斯坦认为: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来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他多次讲过:“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赞可夫说过: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大纲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英语方向)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分:总学时:36 理论学时:1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开课单位:小学教育系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最新教育理论和主要教学方法。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既有融会贯通之处,又有本门学科独特的特点,了解6-13岁儿童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教学方法于课堂教学中,为今后从事小学英语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效果 1.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通过教学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懂得英语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授英语的方法;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具有分析教材和常规教学的能力;能够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规律作初步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操作技巧;使他们具备小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养。 2.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的效果包括:学生对新课程的价值和小学新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熟知;对主要教学法流派的了解;加强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教学能力;掌握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法;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基本素质等。 三、主要先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其他英语专业课及教育学、心理学课程都有紧密联系,彼此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所学

英语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为毕业能较快地适应小学英语教学打好基础: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应为理论与实践,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导言 教学内容(1)了解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 教学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对象和目标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一章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3)了解小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开设小学英语的价值 小学英语课程的定位 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教学难点:语言学习的概念 化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假说 第二章语言学习理论与学习者 教学内容(2)了解语言学习理论和中介语的相关理论 教学重点: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互动语言学习理论 中介语的概念和特点 中介语主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行为主义与先天主义语言学习理论中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的差 异。 语言学习者产生语言僵化现象的原因。 第三章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

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白岳学校王玉英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的英语教师,我这次是很荣幸的获得了这次极其宝贵的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参加了英语教师培训。经过培训,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首先,教师们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词汇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对英语教师的口语、语音、技能等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势必会被动挨打。 其次,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报告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本篇文章来主要问题。听完专家的讲座,我带着这些问题,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去。 首先,我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因为我深知,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其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二、交流所获——我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老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 可见,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参加培训前,我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几乎是零,没有去认真的学习和思考,工作中只停留在自以为称职的位置上,其实我缺乏的还有很多。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培训、书籍材料及交流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当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及知识。 (一)教师的专业态度: 1、要有专业理想。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要致力于改善教育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育专业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 2、要有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即由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要有专业自我。对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 以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实际的行动去实现,在学习当中,我要继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弥补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我会将学到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 (二)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不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熟悉,一系列有关的知识要不断的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

在读书中获得成长 六沟学区中心校王靓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无论是新的课程,还是新的教学观念, 都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任何教学策略都应有坚实的理论作支持。我在读《课程与教学论》中"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一节时,使我获益匪浅。 一. 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一节中"活动性教学策略"部分有这样两段话,让我感受颇深。“自主学习活动性的策略理念, 首先强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放手,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増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成效。“在加强学生之间的对话中讲到"活动教育不仅注重以活动激发兴趣和动机,还以群体间思想与经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表现他们的个性和才能■使他们互相启发,产生更多的探索欲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真正促使教学相长。"回顾我们正在践行的"4+4N"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学文本环节,我给学生指明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还充分利用小班化

教学的小组合作,在组长这个小老师的引导下交流自学中的收获。互相解决自学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他们会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去体验和理解。问题便在小组交流研讨中解决了。如在讲《詹天佑》一课,对"人" 字形线路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我先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填写有关"人"字形线路的地势特点.方法. 简图.作用等。学生认真预习后在小组交流中自我演示遇到了困难,小组便自发探讨解决方法。有的组把作业本铺成"人" 字形,不同颜色的笔作车身和两个车头。还有几个组演示的方法可新颖了。我们的课桌是按圆桌式摆放的,他们把两张对着的桌子一边拉开,并把开口的一面支高。看,陡坡有了,"人" 字形线路也有了,多好的创意啊!可是在演示时又岀现了问题。 (演示的学生是这组的帮扶对象。)"火车"行驶到岔路口时, 车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组内有的同学连连摇头, 演示的同学就是不服气,组长马上指导其读书寻找答案。一句重要的话解开了迷津厂火车行驶到岔路口就折向西北方向■原来拉的火车头推,原来推的火车头拉组长解释了 "折"字, 演示的同学发自内心地表示了歉意。在全班交流研讨时这一组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同时在班级文化动态展台上又多了一颗源于小组合作而获得的灿烂的小星。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把课堂的40分钟完全交给学生, 而是教师要把握时机精讲。〃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中说:讲在学生〃对话"对文本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精妙的语言理解不透时;讲在学生"体验"难以获得时;讲在学生"探究" 遇到困难时。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篇一】英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辑 为这次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构思心得,其实是在8月1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场上,距离培训已经过去了一天。讲台下的自考生们奋笔疾书,他们有的年方二十,有的显然已至中年,却依然来此圆梦。他们头顶上方悬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人生的机遇总是在你全力以赴时遇到。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心念一动:是啊!如果一年前我安于现状,在县城里继续享受某些光环,没有为追求理想而全力以赴,那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宝贵的机会来聆听小兰教授面授教育心经、陈红老师和花姐分享教学理论;就无法在短短的三天内感受到来自四大名校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浓厚的教研氛围,以及名师们充满智慧的课堂;更没有机会与诸多志同道合的英语老师们结为好友。那集中学习的三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同老师们的差距。正如第一天黄敏兰老师在《幸福教师的修炼与成长》讲座中所说:优秀是一口井,常年不变的模式会制约我们的格局。好在,一年前我成为了一只跳出井口的蛙。 三天的培训中,刘小兰教授作为班主任老师全程陪伴着我们。她是那么优雅而风趣,让我禁不住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也有了刘教授那样的积淀,我会不会也像她一样美丽又从容?刘教授引用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案例来为我们解说主题教学的细则,更让人叹服的是她对各种教学策略信手捏来。比如,像开音节、闭音节这样的语法规则,她用红军长征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例子来加以类比,呆板的规则顿时活起来啦!刘教授说:“好的英语老师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几天我们不正是在她的指引下,在如此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吗? 第二天,陈红老师的讲座《新高考评价体系在单元学习中的运用》也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在阐释单元教学理论时,我特别赞成陈老师“三序合一”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和关键能力,老师们应当做到“教材序、教学序、知识技能序”,也就是理顺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教学活动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服务单元主题。在七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曾经也有过灵活处理教材板块的经历,可那时仅仅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而且没有统筹分析整个单元的话题,更不用说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了。自从去年考编到长沙,班主任纷繁的事务又吞噬了太多本该属于教研的时间,这也令我万分苦恼。好的英语课堂一定需要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细细打磨,所以这整整两个学期,我都不是一位称职的英语老师。听罢陈老师的讲座,我一定好好反思,守好教学这方阵地,用脑、用心、用情带领学生们走进英语世界。 如果说专家们站在理论的高度讲授英语教学的要义,来自南雅、长沙一中、长郡中学、麓山国际的男神女神天团带来的课例就是对理论的完美阐释!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麓山罗佳老师。他高超的课堂把控能力让人叹服,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提升学生的答问效率,每一个课堂环节都体现了他为提高学生英语素养所做的思考。我没想到的是,这位老师竟然是化学专业出身,却有如此扎实的英语功底,让人深深折服。 三天的培训已然过去,但是每一个瞬间都在心中敲响了音。来自专家、名师们的每一声激励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感谢长沙教育学院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恩曾经的每一分努力。我将继续在英语教育之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找寻心中的高地。

(完整版)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总结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总结 篇一: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总结 2015年教学法专题培训总结 我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参加学校组织的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共4期培训,其中第一期由于比赛出差未能参加。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并积极参与培训课堂。在培训老师、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我在职业教育教学法方面学习到了一些东西。对教学法有了新的认知和新的收获。以下总结如下:一:教学法的认知与收获。通过参加培训,我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微观互动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概念、结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培训采取上午由老师培训教学法的概念、结构、课程设计,下午老师们分成各小组实施老师所讲授的

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有机会去体验去实施老师所讲授的教学方法,并开始尝试将教学方法应用到我们本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培训的下午,老师们分成各个小组进行教学法的运用,第一环节是将结合本专业进行教学设计,第一环节是展示我们的教学设计,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对我们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置身于教学法中,并去尝试将教学法如何应用到本专业,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发现了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因此,通过听讲,通过应用,通过点评提高,我已经充分掌握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微观互动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概念、结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用我所学到的教学法应用于课堂上,提高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实施能力,学会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运用病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我将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

心得体会 英语讲座心得体会

英语讲座心得体会 英语讲座心得体会 李阳疯狂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参加了李阳教授的讲座,非常感谢市教研室能够提供这样的开放学习机会。现将本次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希望可以和我市更广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共同交流。 一.听李阳老师讲学所录之12条笔记 1.语音教学要常抓不懈。 2.教英语就是教语法,教语法就是教句型。 3.语法翻译+背诵,是最有效的英语教学法。 4.汉语是文字语言,英语是语法语言。 5.通过一篇文章的透彻讲解和反复背诵,让孩子爱上英语。 6.英语老师的首要使命是简化英语。 (用拼音教英语;按发音划分音节;语法只有六个字――主谓宾定状补) 7.读准单词是背单词最好的方法。 8.越夸张越地道越自信,记忆越深刻。 9.成就感带来持久的动力。 10.结构清,句意明,理解快,背诵易。 11.打基础从背诵单选题开始。 12.背诵不靠记忆,靠解构能力。 二.两点心得体会

1.教师要正确理解运用新课程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 培养。 李阳老师的讲学内容中,丝毫没有提到《英语课程标准》所建议的任务型教学法。但是,他所介绍的一些学英语的主张(如:读准单词是背单词的最好的方法,越夸张越地道越自信,记忆越深刻,成就感带来持久的动力),却极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英语课程标准》所明确提倡的: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遗憾的是,不少英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学情,错误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兴趣原则,曲意迎合《课程标准》所建议的任务型教学法框架,过分重视课堂上兴趣气氛的营造,片面讲究教学流程的完美,却舍不得花费足够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直接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严重缺失――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到了高中阶段仍然使用背字母顺序的极其错误且低效的学习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学习方法的错误,必导致学习信心的下降,如此又岂能保障课堂上极其短暂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立足所教学生的具体学情,下大力气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卓有成效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体验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如此,才能算作是真正地理解运用新课程理念。 2.教学评价者应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教条。 李阳所倡导的一些教学主张,是在借鉴国内外某些外语教学流派英语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讲绪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 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 《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 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 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 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上,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上,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手段上,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提要: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学习资料,是关于印度尼西亚稻米生长过程的描述,要学生把这些标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有些学生还用彩笔画出了生动的稻米生长的图画。 自建筑施工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 假期中读到这本书,使自己对我国的课程安排与国外的课程区别有了进一步认识,它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我对其中的两个例子非常感兴趣,第一个例子,澳洲的课程故事:“稻米”的综合课程,这节课的流程大概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了“稻米,全球性的作物”就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稻米是一种世界性作物和每天有24亿人要吃米。然后让学生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出主要的产米地区,说出来能在这些地方生产的原因。接着进行一场简短的辩论,问题是:米应该在澳大利亚生产吗?列出同意和反对的理由,再让学生对澳洲的产米技术和传统的亚洲的产米技术进行对比。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做一些小测试。 是有关稻米话题的判断题。1全世界生产了足够的食物来满足所有的人。2世界一些地区遭受食物短缺是因为那些

地区的人口密度太高。3现代西方农场每公顷生产的米的产量要比东南亚传统方法生产的米的产量高。4谷类作物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世界还有50%的股类产品最后成了动物的食物。5许多国家不能提供稻米给他们的人民,而出口几十吨的商品作物,比如茶、梨、菠萝、花生、香蕉、棉花等。做完后,老师就让学生一题一题讨论,明白第1、4、5是对的,第2、3题是错的。因为世界上食物短缺的地方恰恰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世界上每公顷土地生产米的产量最高的地方是东南亚的金三角地区。 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学习资料,是关于印度尼西亚稻米生长过程的描述,要学生把这些标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有些学生还用彩笔画出了生动的稻米生长的图画。老师拿出了稻米和各门课程之间整合的专题、内容和具体的课程设计。整个综合课程的专题框架如下:稻米在课堂教育中:社会与环境、数学、科学与技术、音乐与美术。稻米与文化、稻米种植的用途、稻米与健康、稻米艺术画廊、世界各地的米、米的加工过程……就看到这些标题,大家一定能体会课程开发的价值。一个稻米的专题与各门课程结合起来,开发出一门完全综合化的新课程。特别是与相关国家的稻米历史、饮食文化紧密结合,让小学生从小对世界多元文化有一个具体的感受。 这是何等宽松的课程政策环境!与时代和生活紧密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