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逻辑(DEC)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逻辑(DEC)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逻辑(DEC)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逻辑(DEC)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思考

今天闲来无事,看到一则新闻,说近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票据的利率出现倒挂现象。一开始我还不明白倒挂的具体含义,我这人喜欢直接,最烦故弄玄虚。当我百度之后才发现所谓的倒挂也就是票据的二级市场上买卖的利率高于一级市场的利率。一级市场就相当于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一级市场上的供给方也就是央行了,需求方目前是经批准的43家商业银行。二级市场上的供给方也就是那43家商业银行了,需求方就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们。

说完基本的概念,我想应该按照我的理解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了。做财经工作的人,可能经常碰到流动性充足这个词,我在写这些东西之前对这个司空见惯的概念却没有在意它的确切含义。经稍作思索,我发现流动性充足是一个供给概念而非需求概念。由此而得,流动性充足也就是供给充足了。对于国内的货币供给影响因素,就像郎咸平说的营商环境的不断恶化是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在出口萎缩,贸易保护,人民币升值等,这使得他们把自己的资金抽离实体投入虚拟市场。当然资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将成本和收益相比较,对于投资股市和房地产而言,他们投资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是相当小。两方面的作用加速了资金的大转移。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悖论,这个悖论使我甚至怀疑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到底是促进的作用大还是阻碍的作用大。对于英美股票市场而言,我不知道答案到底是什么,这

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但是,我认为股票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除了加大了贫富差距没有多少有意的帮助。中国的法律体制和政治体制决定了它驾驭不了这个怪兽。我的建议是限制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改革开放了几十年,我想说的是股票市场除了虚胖几个世界500强和造就几个大富豪还有多少有意的作用?短期而言,为了国企脱困,解决就业等问题,当政者采取一些措施是必要的。但是长期而言,判断国家经济政策的标准应该是能不能提高该国的科技水平,因为它才是促进经济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素。看看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就知道一个国家发展真正需要靠的是什么了。我在想如果一线城市来一次唐山大地震,中国还将会剩下多少财富,中国将倒退多少年。跑题跑的有点远了,稍微回来点。前段时间我在想一个问题,通货膨胀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当然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自认为理顺了。如果把最终消费者看作需求方,那么国内的目前通货膨胀是一个投机倒把推动型的通胀。也就是大量的游资选择一些产品进行投机所致。他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是供给无弹性或弹性很小,然后他们通过大势的媒体进行宣传,吸引关注,刺激更多的投机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曝光炒作案例的中央电视台在通胀形成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还是言归正传。货币供给还有外汇占款等因素所致。算了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我不写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

还是说流动性充足的问题吧。如果像媒体经常渲染的供给充足的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二级市场的利率高于一级市场上的利率呢?如果二级市场出现供给充足的话,按照供求理论,市场利率应该下降。

原来倒挂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很少提流动性的需求因素。目前流动性市场实际情况的确供给充足,但是需求更加旺盛。道理连卖菜阿姨都不屑一顾,我说这群媒体有事应该好好说事,干嘛故弄玄虚,着实烦人。

但是卖菜阿姨下面可能会接着问,那么需求到底来自何方?我想告诉她几十年前已经有人分析过了,不过我还想告诉她的是那个人分析存在一些重大遗漏。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认为利率就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而非货币决定。因为在他们眼中,货币是中性的。而凯恩斯通过自己对现实经济的观察给出一个刚好相反的答案。他认为利率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和中央银行。当然凯恩斯分析货币需求的时候基本抛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内容,他认为货币需求来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但是当我们观察实际经济现象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企业持有货币有可能用于实体投资而不仅仅局限在那三种动机。如果真的要把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加入一个投资动机的话,我想经济可能不存在均衡了。因为利率受投资因素影响,而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也即投资受利率的影响。这样必将陷入一种循环推导过程,由此,我怀疑理论上的宏观均衡是否真的存在。当然,现实中经济波动是永恒的,均衡才是偶然的,或许这个偶然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

以上我仅仅指出了流动性需求旺盛而没有从现实角度去解释这一现象。对于目前中国经济而言,流动性需求更多地来自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受投资动机影响较小,这更接近凯恩斯的流

动性偏好理论。当然之所以现在的货币市场运行情况更接近凯恩斯的解释,那是因为现在的经济运行情况更接近上世纪30年代。值得说明的是流动性需求三要素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大小之分。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当然更多的是我形而上思索而来的。目前对货币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投机动机,而不是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我想这个判断应该跟大家都差不多。

中国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就一直高喊扩大内需,时至今日,扩大的内需也仅仅是靠投资在拉动。当然这也是中央的无奈之举,谁让咱中国老百姓不给力呢。可中国老百姓不给力也是有原因的,我先不说老百姓用于预防的储蓄动机,就说他们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早已从1983年的峰值56%下降到现在的35%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时的11%左右上涨到2009年的32%。现在如此高的财政收入早已为草民诟病,当然官僚们现在越来越不习惯于自我批评了,更不用说让别人来批评了。今年3月份,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出来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当然是与高福利的欧美国家相比。他说我们应该比较二次分配后的数据,而非用我们的一次分配后的数据跟人家二次分配后的数据比较。他的意思就是我们的二次分配后的数据也是很好看的。当然,他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我国的实际数据是什么样的呢?按照消费率来看,我国的数据在40%左右。而我国居民自身的收入占GDP的比重在35%左右(尽管有些人存在储蓄现象,但是有些人可能会通过股票和房地产获得大量财富而用来消费,因此,整

体而言,一次分配后的消费率应该与35%相差不了多少),那么5%的差额可能就是来自于贾康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转移支付了。但是要记得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5%,剩下的30%哪里去了?众所周知,中国的行政成本在全世界都是最高的。昨晚(2010-12-28)在看一个节目,讲现在国家预算里还有1.3万亿元没有花。因此,全国各地政府纷纷开始突击花钱,购买豪华汽车,高档消费品等等。当然这也是我国每年11月份和12月份的正常现象。再举个事业单位的例子,我本科时的母校,每年教育经费4个多亿,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是用不完的,学校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翻新校园的道路。校园漂亮这是学校领导的政绩,发给学生当奖学金人家是看不到的,因此,他们不会有什么兴趣的。贾康不是举欧美国家嘛,我来再用数据给他算算。西方国家70%以上收入归个人(这是二次分配后的数据),财政收入占GDP 的40%到50%,即使我们不考虑资本要素获得报酬的占比,那么简单的数据套算而得,国家的转移支付也占GDP的15%,而实际转移支付要远高于这个比例。总之,说这么多,就是中国老百姓也很想响应党的号召,多购买汽车、家电等,可囊中羞涩啊!这段的论述有点跑题,我只是想描述一下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及未来趋势。

说到这,我想说说GDP数据的愚民性。GDP数据高的地方老百姓并不一定富裕,为什么呢?GDP只是采取属地的核算标准,不管你是日本的企业还是美国的企业,只要在我这生产就是我的GDP。可问题是生产的东西除了税收之外(实际上外资通过转移利润等很多手段合法逃避了很多税收),其他的并不属于你。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经

济越来越外向了,大量的外资在这投资设厂,剥削中国劳工。这也是为什么2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越来越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家老外把利润携走了。我没去过昆山,但我去过深圳,这些地方GDP增速应该说很高了吧,只是增速与工人没多大关系,与外资关系更加直接。除此之外,人们对GDP的批评还有很多,它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臵的效率等等。这段也跑题了。

就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一样,社会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个短期可能是3年或者5年。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交易动机不是目前流动性需求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样预防动机主要表现为居民储蓄现象,这个动机相对与交易动机而言更具有稳定性。因此,它也不是目前流动性需求变化的主要原因。由此可得,以上两个因素不是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主要原因。

那么现在只剩下投机动机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以为没人愿意购买央行票据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负利率。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从投资者的角度去思考,因为毕竟是他们在购买。对于一个理性投机人而言,他们决策的时候无非就是衡量成本收益。成本不是指融资成本,而是指投资的机会成本。虽然目前的实体工业经济依旧萎靡不振,但个别农产品的流动领域、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还是大有机会的。因此,摆在投资者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投机者面前的两个选择,央行票据和炒作市场,我想答案不言自明。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央行票据提高利率出售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我想投机决策时仍然是在炒作

市场收益率和票据利率之间的比较,而非票据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比较。当然,票据利率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炒作市场上的收益率,因为,收益率都是预期的收益而非实实在在的当期收益。央行票据利率的改变肯定是会影响到炒作市场上预期的,问题是利率的改变量能否使炒作市场收益率降低到与利率相当呢?还一个问题是央行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敢不敢改变人们的预期,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样意味着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大规模崩盘,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些行业的涉入之深也大大束缚着决策者的行为。大家可以想象到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发生挤兑是一个什么状况和后果。

写到这,我发现以上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仅仅是把别人嚼过的再嚼一遍。虽然不感到恶心,但怕贻笑大方。既然已经写了这么多了,那就善始善终吧。对于投机者而言,他们可以选择大蒜、绿豆、股票、国债、城投债、企业债、金融债、房地产等,当然还包括央行票据。我虽然无法将这些投机产品的收益率给出一个具体的排序,但确信的是央行票据不是最好,可能是最低。投机者产生的机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首先要明确投机者是货币市场的需求方,他同时又是炒作市场上货币的供给方,炒作市场上货币的需求方是大蒜、绿豆、股票、债券的拥有者。尽管有时候投机者在炒作市场上既是货币的供给方,又是货币的需求方(供给投机品),但在同一时点他只能代表一方,或者说在同一笔交易中他只能代表一方。因此,我们在炒作市场上的对供求双方的划分是按照同一笔交易来的。但是投机者是如何产生的呢?如果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银行系统是投机者产生的根源,毕竟

货币的原始供给方是来自于他们。我来模拟一下实际的情况,以国务院为代表的监管部门感觉到经济形势在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他们给银行系统下达了一个命令或者说通过间接的手段暗示,银行开始为经济注入资金。当然他们期望的是资金要服务经济,改善就业状况,但是监管者们忘记了投资产生的根本原因。一笔资金是否投入实体经济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率,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取决于预期,这个预期是基于未来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当然不同的投资者关注点不一样,零售企业关注未来消费,机械装配企业关注的是未来的投资需求。而对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而言,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整体关注的是消费,不过这个消费不是国内消费,而是欧美市场的消费。也就是欧美市场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国内当前实体投资的情况。如果我们回忆一下2009年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很容易判断决策者的期望仅仅是徒然,投入市场的资金不会有太多流入实体经济的。过去一年多虽然实体投资没有带动起来,但是资金已经注入市场,加上国际炒作资金的流入,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性泛滥。对于资本而言(不管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他们总是天生具有获得利润的能力。于是,逗你玩、算你狠、将你军应运而生。正如马克思当年所言,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小,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但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他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列的危险。当然,在中国即使获得

3000%的利润也不必担心绞刑的风险,而面对3000%的利润,这些资本将是何等的疯狂啊!但是,一定时期一国的产品和财富不可能有大的变化,暴利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有人要为之付出代价。于是,居民大蒜绿豆买不起,更重要的是房子不但买不起,而且很多人租不起。记得杜甫曾经为他的茅屋被秋风所破而抱怨(当然实际是为民生抱怨了),而现在有多少人没有茅屋,现在的杜甫又到哪里去了?

无间道里曾经说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决策者们也很懂江湖规矩,这不在回收流动性了。可问题是当初养虎为患,现在即使长缨在手,你又何日束住苍龙?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改革进程 不明 2016/7/30 Saturday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利率市场化问题已作为一个重要改革内容提上议事日程。

目录: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 (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2.对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评价 3.以2015年10月的利率改革做具体的分析阐述 4.未来我国针对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调整的总体考虑?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利率 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过程。政府对利率的控制最终将会阻碍 金融部门的发展,放开利率要求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有充分的政策准备。否则,即使可以很容易地放开利率,但却会损害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放开利 率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内部环境。 不利条件: 1)宏观环境经济基本稳定,但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稳定存在隐患。发 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意见,只有在一国宏观经济稳 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并同时存在时,才可以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而我 国财政赤字严重,2014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 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而且前现实中政府以企业 名义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借贷也是有可观的数字。 2)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 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即使 通货膨胀率为零,实际利率也已低到很难刺激投资、促进消费的程度。 有利条件: 1)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 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如:逐步统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拆借市场利率。 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不断 提高,但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 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 场化。台湾、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 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又谈何容易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 轮较量,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 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势所必然。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来因为利率管制而对利率影响不显著的因 素对利率的影响开始加强,投资者及金融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得不开始考 虑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 效应。

银监会年号令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10年第1号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72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席:刘明康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审慎经营管理,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贷款人)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本外币贷款。 第四条贷款人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贷款全流程管理,全面了解客户信息,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六条贷款人应合理测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审慎确定借款人的流动资金授信总额及具体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合理设定流动资金贷款的业务品种和期限,以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实现对贷款资金回笼的有效控制。 第七条贷款人应将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八条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等,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制订不合理的贷款规模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 第九条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 流动资金贷款不得挪用,贷款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检查、监督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情况。 第十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对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受理与调查 第十一条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设立; (二)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四)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贷款人应对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三条贷款人应采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借款人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及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团队的资信等情况;

货币市场测验(1)

单选: 1、下列不属于金融投资的是() A. 固定资产投资 B. 股票投资 C. 金融衍生品投资 D. 债券投资 2、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源于()。 A. 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 B.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C. 投资银行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D. 商业银行对投资的需求 3. 2007年1月4日()的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的全面启动。 A. SIBOR B. HIBOR C. LIBOR D. SHIBOR 4. 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策略在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引入负债管理理念的金融工具是() A.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 商业票据 C. 回购协议 D. 票据贴现 5. 商业银行参与回购协议市场的目的主要是() A. 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B. 筹集长期可用资金 C. 确定贷款基准利率 D. 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6.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可使中央银行实现 A. 降低融资成本 B. 扩张目标 C. 提高融资成本 D. 紧缩目标 7. 投资者通常将国库券看作() A. 高风险债券 B. 高收益债券 C. 无风险债券 D. 低流动性债券 8. 假设一张面额为50万元的票据距离到期日还有270天,持票人到银行贴现得到48万元,则年贴现利率为()。

A. 6.67% B. 5.33% C. 5.88% D. 6.25% 9、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9个月期限的拆借 B. 隔夜拆借 C. 6个月期限的拆借 D. 3个月期限的拆借 10、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子市场是() A. 同业拆借市场 B. 国库券市场 C. 回购市场 D. 票据市场 11、证券出售时买方向卖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按约定的价格将证券返还的协议是() A. 同业拆借协议 B. 贴现协议 C. 转贴现协议 D. 逆回购协议 12、贷款承诺降低了商业票据发行人的() A. 流动性风险 B. 系统性风险 C. 利率风险 D. 信用风险 13、()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A. 再贴现 B. 转贴现 C. 贴现 D. 票据承兑 多选: 1、目前中国大陆的外汇市场构成有() A. 零售市场 B. 银行间市场 C. 交易所市场 D. 企业间市场 d 2、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主要反映在() A. 金融市场定价的有效性 B. 金融市场活动的有效性 C. 融资的低成本性 D. 投资的无风险性 3、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

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程

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程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2012.6

论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进程 摘要: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经济转轨中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金融体系市场化就风行全球,并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进行。中国利率的决定和传导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已进入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为确保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活动按照适应金融资源特征、符合金融可持续发展思路进行,在此承前启后的重要时刻,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阶段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主权;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 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细则(试行)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加强流动资金贷款经营管理,有效控制授信风险,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政策及《某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我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它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的贷款。 第三条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含),分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其中: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的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一年至三年(含)的为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第四条流动资金贷款应纳入借款人授信总量进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严格遵守银监会《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我行授信政策,实施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第六条除固定资产贷款以外的其他公司类贷款业务品种适用本细则。 第二章贷款对象与授信条件 第七条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除需符合《某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规程》对借款人的规定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 (二)借款人生产经营合法、合规; (三)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 (四)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五)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 (六)借款人承诺按本细则有关规定配合我行的贷款支付管理,为我行提供真实的贷款支付情况; (七)我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对存在以下情况的借款人,不得发放授信: (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淘汰类行业; (二)高能耗、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行业;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及方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及方向 赵洁心投资1301 1306060103 (一)改革历程 确定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1、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2、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3、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4、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5、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6、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7、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8、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9、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10、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二)改革方向 “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对此已经有一些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正在制定过程中。这里我初步谈几点考虑。 一是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让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中产生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把财务软约束机构排除在外。前面提到过,2003年开始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时,由于改革进程不同,各家银行的自我约束很不一样:部分银行已经实现财务重组,资本充足率较高,资本约束较强;而有的银行资本充足率为负数,也不受资本约束。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就很成问题。现在经过这一轮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改革,情况已有很大变化。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仅资本得到了补充,而且已成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上市后,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为我们推进

城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2018)

关于印发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2018)》的通知 各分支行: 现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2018)》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银行 2018年*月*日

****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 ﹝20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规范****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行为,提高本行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结合本行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流动资金贷款,是指本行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的人民币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贷款经营行是指本行所属的各分支行。 第四条流动资金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实行风险限额管理。 第五条流动资金贷款是贷款人对借款人申请借款进行一次性审批、并且与借款人一次性签订贷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允许借款人多次提取贷款、分次归还贷款。 - 2 -

第六条开展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应严格遵守流动资金贷款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二章贷款对象与授信条件 第七条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依法设立; (二)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四)借款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有合法的还款来源,有按期还本付息的意愿和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并能按要求提供符合担保条件的保证人或抵(质)押物品; (六)在本行开立结算账户; (七)本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职责与权限 第八条总行有关部门职责 (一)总行公司管理总部负责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制度建立和维护,对分支行经营活动的指导、管理和咨询;负责拟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相关标准合同文本;负责制定流动资金贷款 - 3 -

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动力不足。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改革初期,改革的结果使大部分人都受益,所以改革的动力和决心很大。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市场化改革必定会使大部分人收益,而部分人利益受损。因此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时会抵制改革,使改革进程受阻。 (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多个金融领域的改革,因此需要这些改革方案和进程相协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改革,而是伴随着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的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到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进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中国对银行业实行的是隐性的保险制度,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目前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不允许商业银行倒闭。为了冲销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也多次对银行注资。政府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政府充当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会使银行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可能激励银行高风险经营,当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又会成为银行高风险经营行为的最后埋单者。这样的隐性保险制度,不仅会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而且当银行经营不善、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出现时,政府和银行都会去掩饰这些问题。 (4)尽管中国货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国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仍然发展不充分,制约着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来有效地调节利率,执行货币政策。首先,货币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交易规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次,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较为单一。我国货币市场交易客体品种较少,且除了同业资金拆借之外,其他货币市场工具都规模较小,债券市场中,短期国债的发行量太小。票据市场的主要工具为银行承兑汇票(占95%)。 2.解决措施 (1)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在开放的经济格局中,资金流动规模大、速度快,没有一个统一开放的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有可能产生短期内利率的大起大落,给经济带来危害。为此,首先要继续发展同业拆借市场,使同业拆借利率真正成为反映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扩大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业务,使得再贴现率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资金供求的基准利率。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规范证券市场的动作,推动我国债券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此外要发展银行债券柜台交易,这样就可以使债券发行和交易都市场化,形成零售与批发、场外与场内有机统一的、分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消除不同市场债券交易价格与收益率的非正常差异,增强市场利率的联动性。再次要进一步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限制,通过交易主体的交叉,增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沟通与渗透。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银行业赢利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竞争压力。这对国内银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国内银行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弥补自己

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按贷款期限可分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一年至三年期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按贷款方式可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其中担保贷款又分保证、抵押和质押等形式;按使用方式可分为逐笔申请、逐笔审贷的短期周转贷款,和在银行规定时间及限额内随借、随用、随还的短期循环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融资手段,具有贷款期限短、手续简便、周转性较强、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因此成为深受广大客户欢迎的银行业务。 简史 ⒈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的主要内容。 从1983年开始,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以后,对流动资金的管理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主要有: ⑴企业的国拨流动资金仍然留给企业。由银行进行管理。在企业之间对国拨流动 流动资金贷款分析表 资金进行适当调剂,对国拨流动资金,实行有偿使用。 ⑵改进企业流动资金定额或计划的核定办法。改按平均先进的销售收入资金率(或销售成本资金率)核定,每年按销售计划调整一次。商业企业根据购销计划核定周转库存额,银行实行“存贷分户”管理。

⑶考核企业的流动资金使用情况,对定额(或计划)以内的贷款,实行统一利率,取消定额内低息贷款;对超定额(或超计划)贷款,实行加息或“浮动利率”。 ⑷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不同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实行差别利率。 ⑸建立企业补充自有流动资金制度 一是新建、扩建企业投产需要的流动资金,原则上哪一级安排基建投资的,由哪一级负责解决。国家预算内新建扩建的企业,正式投产需要的流动资金,可暂由银行贷款解决。地方、部门和企业用自筹资金建设的企业,必须自筹30 %的自有流动资金,银行才给予贷款。合资联营企业,由合资联营各方按合资比例筹集和补充铺底的流动资金。 二是小型企业和供销饮食服务企业,按照集体企业的办法,自己补充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动资金。 三是实行利润包干和承包的企业,在企业生产发展基金中拿出10-30%,用于补充自有流动资金。 四是实行利改税的企业,在留给企业支配的利润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补充自有流动资金。 ⑹对于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前企业的资金损失,进行统一处理。 ⒉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 根据需要,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阶段,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⑴1983年-1986年,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基本是沿袭过去定额和超定额管理方式,实行按审定的年(季)度流动资金计划占用额或商品周转库存限额掌握发放的原则,将流动资金贷款分为定额贷款和超定额贷款,流动资金定额按销售资金率核定,对超定额贷款实行浮动利率或加息。 ⑵1986年-1990年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改为按资金用途划分,分为流动基金贷款,工业周转贷款,临时和结算贷款。 适用对象 流动资金贷款流动性强,适用于有中、短期资金需求的工、商企业客户。

基准利率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理论与实证姓名 学号0 专业班级10金融学(3) 指导教师 学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 完成日期2014年3月25日

The Choice of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摘要 一国的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中的核心利率、主导利率,对于货币市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从1996年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经过十多年的实施与推广,明显地活跃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一些主要的货币巿场己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由于总体市场化水平不高,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发现机制都不完善,严重地影响着基准利率在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基准利率的属性,借助实证检验,对货币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几个利率进行分析,权衡在现有的经济环境及制度背景下,哪种利率最适合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本文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形成的基本原则为准,依次对货币市场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逐步回归、GARCH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相关性、敏感性及期限结构分析。最终得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及制度背景下,选择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最为合适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基础及形成条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央票利率 、

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理论与实证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化,解放利率管制的呼声日渐高涨, 利率市场化也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所走深化道路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央行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根据国外的经验,再贴现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可能为合适的基准利率。由于市场各类利率的结构与水平决定了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与规模, 因而央行指导性利率和基准利率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基准利率可行性比较利率市场化选择原则实证研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景展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景展望 一、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纪业务发展,完善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四是要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易系统效率,提高市场透明度,特别是要全面推广债券柜台交易系统,扩大市场网络的覆盖面;五是要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相互融通,并促进各个子市场(如票据市场、大额存单市场等)的均衡发展,为形成统一的权威的市场基准利率创造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内部定价机制,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利率定价机制,强化了内部利率管理部门职能,明确了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了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如外币利率,各商业银行建立的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存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是以国际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同时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决定加(减)点利差(或浮动幅度)来确定。各银行总行通过对不同分行实行差别管理、分类授权等手段进行控制,风险由总行集中规避。但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仍显不足,制度有待完善。为此,应引导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重视并充分利用新的电子信息设备,采集、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管理制度。 三、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 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否则,公众盲目追求高息存款,必然造成恶性竞争,埋下金融风险隐患。为此,一是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二是要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三是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保障 放开利率管制,银行必须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要能够适应新的商业银行定价机制,进行审慎性监管。否则,利率市场化改革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大。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利率监管。各金融机构一级法人统一管理本系统利率,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日常利率管理和调整等。人民银行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进行调控,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指导,对已经放开的存、贷款利率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 五、改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垄断化局面,提高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以下我列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1996.6.1: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6: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3: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9: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9: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10: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2000.9。21: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1: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体系。 2002。3: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4: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自行商定。 2003。6:放开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同时对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1.1: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 2004.3。2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在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加点。 2004。10。29: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但城乡信用社除外,允许其上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然为0。9倍。 2004。11。18:放开小额外币存款2年期的利率档次,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公布. 2005。3.17: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息和结息规则,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除活期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的其他存款种类的计息和结息规则。 2005.5: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 2005.5.16: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005.7.21: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有管理浮动汇率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2006.9.6:央行决定建立报价制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 2006.2: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的有关事项。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

SHIBOR已成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了吗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被中国人民银行正式 推出,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运行了十一年。现在Shibor在金融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促进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Shibor能否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非常值得我们探究。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别从四个方面出发,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hibor在市场性、相关性和稳定性这三个方面都已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利率,但其基础性不强,导致它还不能充当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为了发挥Shibor 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功能,要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的各种机制。 标签:Shibor;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 1选题背景 培养我国的基准利率可以有效加快利率市场化过程,但是我国具有比较复杂的利率体系,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已经是最快进行市场化的利率,它主要是通过资金的供求状况的机制来构成。Shibor出现以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主要发挥作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而Shibor的推出有赖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改革。目前我国还没有确定的基准利率体系,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变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下,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备选者被推出。 2 研究对象 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多数文献都认为Shibor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两者中其一适合作为基准利率,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利率的属性来判断哪种利率更合适。而Shibor是2007年1月4号出世的利率,是对18家银行自主报出的利率求得算术平均值。 3 实证分析 3.1样本及数据来源 查阅各学者对如何选择基准利率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可以被修整为基准利率,部分认为Shibor更有优势,因此本文选取这两种利率进行比较。因为这两种利率主要被用来进行短时间的交易,所以本文选择两者的短期数据来比较分析,包括各自的隔夜和七天两个品种。Shibor数据选自于Shibor 官方网站,而另一种利率数据选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3.2市场性检验

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

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利弊有哪些 利益一:有利于推进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 利益二:有利于提高央行的政策操作水平 利益三:有利于金融市场发育及功能发挥 弊端一:提高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度 弊端二:加大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弊端三:增加银行经营成本,会无序竞争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 首先,在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的同时进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即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利率信号的形成,形成比较完善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体系; 同时,跟踪市场利率及时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对整个贷款利率的管制。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精选多篇)

流动资金贷款申请书(精选多篇) 流动资金贷款 什么是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需求而向客户发放的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的种类 流动资金贷款按期限分有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1、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客户正常生产经营周转和临时性资金需要。一般根据客户生产经营情况要求客户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归还。 2、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是指商业银

行对客户发放的期限为一至三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用于客户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占用的资金需要。一般根据客户生产经营特点要求客户分期归还或到期一次性归还。 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对象 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事业法人或其它经济组织。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具备的条件 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 2、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3、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

户。 4、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银行的要求。 5、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 借款人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应提供以下资料 1、信贷业务申请; 2、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及年检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签字样本; 6、贷款卡复印件及查询; 7、本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8、借款授权书; 9、财务报表复印件; 10、存款流水帐; 11、纳税凭证复印件; 12、抵押物图片; 13、购销合同复印件或证明借款用途的其他凭证、资料; 14、主要固定资产明细;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地现状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翻译时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表格无要求,看的顺眼就行) 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途径和步骤 尽管利率的市场化对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但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 1、改革利率管理体系。一是体现整体水平,国家有所控制,能放能收,执行灵活;二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能优化资金配置;三是能调动各级银行管理利率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一个“多层次、有差别、敢开放、能控制”的比较科学的利率管理体系。所谓“多层次”,就是要改变一统到底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由各级银行有利率管理权、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伸缩性的多层次的利率管理体系:中央银行主要管理基准利率、利率极限与往来利率的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资金供求关系确定融通资金的利率和民间资金自由借贷的利率。所谓“有差别”,就是对不同情况的存贷款,实行不同档次的差别利率,包括存贷差别、效益差别、行业差别、时间差别、风险差别等。所谓“敢开放”,是指存贷款利率不仅有差别,而且在已确定的差别利率的基础上敢于放开,最大可能地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所谓“能控制”,是指利率在各个层次都实行差别利

率并敢于放开的同时,中央银行能把握住利率变化规律,对利率发展的趋势实行有效控制。 2、实施分步推进策略。就利率管理体制而言,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调整银行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同时,建立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为基准的利率体系,调高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使其高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这一步已经有所体现,但仍要完善提高。同时,要进一步放松管制,让银行间拆放利率自由协定。并且要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先行放开利率管制。第二步,中央银行只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在这个范围内允许自由浮动,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放,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和调节。第三步,在加入WTO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可以考虑只管少数利率,其余全部放开,基本实行利率的市场化。 3、开发短期国债市场。没有发达的短期国债市场,金融产品的定价就失去了衡量标准,而非理性的定价很容易产生价格扭曲。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基础货币的时候,一个发达的短期国债二级市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利率传导机制的出发点。除了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基础外,由不同期限国库券的市场交易价格所确定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息,基本能客观反映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预警信号。目前,我国缺乏一个发达的短期国债市场,品种不多,发行量少,未能竞价发行,没有形成活跃的二级交易市场。因此,应大力开发短期国债市场,一方面短期国债市场可以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照坐标,一方面还可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找到更为合适的出路,同时能为国家筹集最大化的建设资金,解决季节性和临时性资金周转。 4、加强银行自身建设。中央银行应当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利率的调控上,既有必要规定市场短期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更有必要灵活地调整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时而使它们成为惩罚利率,时而也可以使它成为优惠利率,总之使其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要增加利率的档次,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贷款利率 【发文字号】工银办[1994]2号 【发布部门】中国工商银行 【发布日期】1994.01.07 【实施日期】1994.0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业规定 中国工商银行办公室 关于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浮动 利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4年1月7日工银办〔199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管理暂行办法》业已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银复〔1993〕353号),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计划单列市分行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应报送总行确认,同时抄送同级人民银行。 附:

中国工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和产业政策,逐步转换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促进工商银行的业务发展,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完善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传〔1993〕38号《关于不准擅自提高和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十项规定》中关于各专业银行总行要集中管理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浮动利率原则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要依据产业政策、产品结构、信用评估后效益确定实行有差别的浮动利率,不能搞一刀切,要体现择优限劣的原则”的要求,工商银行确定浮动利率要体现以下原则: 1.国家产业政策原则 依据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对优先支持或限制发展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确定不同的浮动利率。 2.银行信贷原则 依据国家制定并公布的对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经省级分行或省级分行授权单位进行信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