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

作文教学三部曲

目前,针对作文教学,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较多,无法确切的表达心中的意思等等。能够让你读到完整一篇的,是少之又少。如果想寻找一两篇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文章,那是难上加难。那字里行间很难找出学生在写作时的冲动和激情。如何能使学生喜欢上写作,乐于写作而且语言流畅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是许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寻找到了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三部曲”,写下来,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积累

1、引导学生做好美词佳句的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了积累的重要。只有厚实的积累,才能写出令人称赞的佳作。反之,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好文章来。因此,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有深厚的积累。但是学生积累些什么,怎样积累才会对写作有帮助。这也许也是很多语文教师觉得困惑的问题。

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尝试,我发现首先要指导学生背诵积累好的词汇、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断、优秀的文章。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材料。其次,鼓励学生勤动笔自由摘录课外有价值的内容。如每周写四条名人名言,三个成语,一篇美文范例或名人事例等摘抄到写作材料积累专用本上。教师每周一检查督促。事实证明,只有积累量的变化才能带来作文质的变化。当然,要长期坚持,点滴积累。

2、引导学生做好旁批

背诵了大量的内容,也做了大量的摘抄笔记,但也未必能写出好文章。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积累、罗列,要想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恰到好处,还得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作品的语言、思想内涵等。引导学生作旁批,写心得。虽然学生开始的批注较浅显,但老师要给予肯定,鼓励,引导他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感悟中培养初步的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累生活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光引导学生积累材料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索,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如当学生在生活中有了高兴,愤怒,悲伤等情感体验时,要及时的指导学生用笔来记下心中的情感。

二、训练

活动作文课教案——我说你做

活动作文课教案--我说你做 2006-09-22 09:26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当然难度要增加。怎么做呢?听我介绍。首先由我来给大家做表演,(“啊”生感到惊讶。)但表演前,我要暂时请一位同学离开教室。(“出去干什么”学生小声问。)其余同学请认真观察,尤其看看我在表演中有哪些动作、语言、表情,甚至可以通过表情揣摩一下我的心理,然后把它生动地描述出来,争取让这位没看到我表演的同学能根据你生动地描述,把我刚才的表演重演出来,听明白了吗?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评点: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者别具匠心的开头,不仅巧妙地叙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而且一 扫学生往日作文的畏惧心理.使作文教学顷刻间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诱人的魅力.]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评点:教师忘情的逼真表演,打破了以往严肃、死板的教学环境,使原本应该欢快愉悦的作文教学恢复了应有的生机。]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引导写即兴作文,让真情自然流露 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好的教师应 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即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展现出 他们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师善于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即兴作文训练,极有利于开拓学生写 作思路,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例如:苏州地区夏天经常会下起雷阵雨。在一次语文课上,狂风乍起,天空骤然变得一片昏暗。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豆大的雨点冲刷而下,地 面瞬间溅起无数带着尘土的雨花,窗外一片浑沌的世界。学生们望着窗外,表情各异:有 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害怕,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我索性让学生放下课本,走到 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聆听大自然最宏伟的交响乐。其间,让学生随意交流、议论,谈不同感受。雷雨过后,我稍做准备,引导学生进行了口头作文。有的学生生动地描述了雷阵雨的撼人景象,有的学生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感受,还有的学生发挥奇思妙想, 述说了心中的一个美丽的童话。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们情动而辞发,争相发言,语言流畅而富有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事后,我再让学生把口头作文整理成《感受暴雨》的书面作文,大家普遍完成 得很好。这样的即兴训练既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实在不容 忽视。 创设生动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作文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学习写话的兴趣至关重要,到了中高年级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 成了关键。学生若有了写话的兴趣或作文的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就会速提高。要实现这 个目标,前提是要让学生在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不断获得面表达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 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5页word文档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 一、赏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要提高阅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特别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作文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写作铺垫。例如:指导学生写景物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黄山奇石》中描写景色的段落。通过:读(感情读)、议(议美在哪里?)、画(画好词好句)、想(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说(以“我读了这段后,仿佛看到了……”或“读了这段后,我感觉到了……”等为开头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几个步骤,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诱导学生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仿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

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小学的作文指导中也离不开模仿。例如:同样是写景,在上面谈到的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夏天的稻田、茶园、森林等。学生在例文的启发下,依葫芦画瓢,就能较轻松地且较高质量地完成习作练习。 如果说学生把作文看作像走迷宫一样难,那模仿就是为学生指明走出迷宫的正确方向,越有效的模仿学生就越少走弯路。指导学生模仿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换个时间、地点或人物,机械照搬而已。只有能促使模仿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能促使学生深刻体会优秀作品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写作技法,发展其个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模仿。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那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就如大人拿一手指给婴儿,牵着学步,在适当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回忆、搜索与所要表达的事物有共同点的优秀作品,并与当前要描写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加以取舍利用;鼓励学生在仿写中敢于对优秀作品中的描述进行质疑,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验证,加深体会,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同时教育学生模仿是为了不用模仿,甚至为了超过,因此,除了要模仿好以外,还应注意日常的观察,积累写作材料,为自己今后独立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创

浅谈语文新课标中对习作教学的几点要求

浅谈语文新课标中对习作教学的几点要求 尊敬的主任、各位同行: 大家好!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语文新课标》进行了多次研读,今天我就给大家谈谈自己在语文新课标中关于习作教学要求的研读体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自《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写作主体儿童在习作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充分的确认,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也有所提升。但是“儿童怕写作,教师怕教习作”的现状没有得到真正的扭转和改善。因此,站在儿童立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寻找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的落差,重新设定习作教学的任务,是当下习作教学再出发的一个逻辑原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发现新课标对学生的习作教学的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儿童习作的起步需要“兴趣”与“信心” 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写作、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他们对写作的良好体认,或许会成为其一生的写作动力;他们对写作的畏惧,会直接影响其从此对书面言语表达敬而远之。因此,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重于“黄金”。在语文新课标中,不断表达这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前者让每个孩子觉得写作很有意思,我愿写;后者让每个孩子觉得写作很简单,我能写。 如何让儿童对习作有兴趣?童话、游戏、活动,是走进一个儿童言语世界最柔润的方式,也是打开儿童心灵的极其重要的“钥匙”。怎样让儿童对习作有信心?其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给习作教学对于刚刚进入写作的儿童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习作台阶,而事实上,我们的习作教学基本没有将这些细化的学段目标课程化、教学化,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同类的习作指导,没有“阶梯”的习作教学,缺乏远见的习作指导,破坏了儿童写作生态,最终导致儿童写作信心的丧失。我们在践行语文新课标的过程中应彻底丢掉揠苗助长、急于求成的写作思维,给各学段的习作教学进行准确而适中的定位,让每个孩子都愿写,能写,乐写,觉得写作原来就是将自己想的、自己说的、自己做的写下来,做一个习作者,当一个“小作家”原来就这么容易。 二、儿童习作的内容包括“写实”和“想象”写实与想象应该是习作内容上的两个维度。在写实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将写实和想象人为地割裂开来,错误地以为,一个习作内容要么写实,要么想象,两者之间不可通融。其实,《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实”和“想象”的描述都是相提并论的:“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样表述,目的只有一个,为每一个习作者找到适合自己生活经验的表达内容,找到适合自身言语特征的表达方式。而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常常重“写实”轻“想象”——因为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写实源自生活实践,有内容可写,也便于习作指导;而想象不着边际,思想价值难以引领,指导边界难以把握。而儿童却是爱“想象”厌“写实”——因为写实“画虎不成反类犬”,而想象天马行空,来得轻松自由。我们教师要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三、儿童习作的素养发自“引导”与“指导” 在语文新课标中,关于“教”的描述有两个鲜明的字眼,那就是“引导”和“指导”。譬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

试析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与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818392369.html, 试析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与教学策略 作者:林春桃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9年第07期 摘要:教育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而语文教育更是从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始的,学生的写作也是一样。在写作时,让学生关注生命,立足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贴近生活的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生的印象才会深刻,感受才会真实,写出的情感才会真挚。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生活体验中,切身观察、感受、思考、体味、领悟生活,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催化个性化的语言。 关键词:活动;体验;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动”。“活动式”教学由来已久,古代有孔子带领弟子外出游学讲学的故事,近代有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主张,现代有董闺聪在《活动课程研究》中提出的“学科课程活动化”的概念等都充分体现了活动式教学受到的关注与重视。“它是一种以参加活动为基础,以观察活动为手段,以作文材料的获得、写作任务的完成为目的,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目标的作文教学模式。”艺术源于生活,写作更是离不开生活这个活水源头,活动式作文教学立足于生活,帮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积累素材,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难题。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淮南子·氾论训》中:圣人以身体之。《荀子·修身》中也提到:“笃志而体,君子也。”这两句中出现的“体”,都是指以身体践行,以心感悟的意思。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与感悟,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学生是体验和感悟的主体,只有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生活体验中来,贴近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学生才可能在生活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才能写出情真意切、有血有肉的文章。因此,可以说“体验”是写作的根本前提,“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有效指导学生写作的必经之道。 (三)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

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中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2009-3-19 17:20:58 【浏览字号:大中小】来源:-请选择- 范水高级中学鲁加静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 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 环保意识的增强; 做人与处世; 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题材:热爱家乡文题:A.我的家乡 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

作文教学三步曲

作文教学三步曲 一、阅读识记 中考重视阅读,一是基础知识比重进一步缩小,而且涉及的多为背诵及文学常识;二是课文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目前考课外篇目,就是考阅读知识;三是由客观性试题转向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主观性试题,而且答案并不唯一,只需言之成理。因此,现代文课外阅读实际上已成为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 语文阅读理解的方法以考试为例,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概括就是识字组句,积累文字、文章。阅读识记,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二、掌握章法 谋篇布局涉及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如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以及贯串全文的线索等等。文章的整篇要谋划,文章的各个部分要巧安排。把握每个方面的要求,写出来的文章就能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详略得当。谋篇布局最为重要的准则是要突出文章的主题。谋篇布局要遵循的另一准则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思维的逻辑规律。 谋篇布局需有清晰的线索。谋篇布局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照应也要巧作安排。文章谋篇布局还要讲究开头与结尾。讲究开头结尾,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达内容。古人对文章有个十分形象的说法,即文章要“豹头、熊腰、虎尾。”文章除内容要充实外,开头要漂亮,首句开门见山,结尾要有力。 三、表达思想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与作文范例

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与作文教学范例 一、新课标规定的写作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7-9年级的写作要求: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新课标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如:明明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到两个人因互相踩了对方的脚,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如何劝说他们呢?于是明明编写了下面这样一篇童话故事,想讲给他们他们听: “你踩到了我” 一只鹅不小心踩到了一只青蛙的脚,青蛙认为这是在侮辱他,就蹲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生鹅的气。 小草见到了,就对青蛙说:“鹅只不过是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并且向你道了歉,你还这样?你应该原谅别人。” 青蛙说:“要我原谅他,这我可办不到!换了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样呢?” 小草微笑着说:“你不就踩在我身上吗?” 青蛙听了小草的一番话,脸红了。 新课标还要求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明明的老师今天布置作业要求写一篇童话,明明选择了狐狸和母鸡: 笨母鸡 话说有一天,一只狐狸在路上转悠,不知不觉转到了母鸡家。狐狸心想:母鸡的窝里一定有很多蛋,我得想法子去偷来吃。狐狸眼珠子一转,(可以续写)它满脸堆笑地对母鸡说:“母鸡啊,前面的麦地里有很都很多的麦粒呢,你怎么不到哪里去呢?”母鸡高兴地说:“真的吗?我可是要赶快去吃个饱了。”母鸡拍着翅膀“咕咕咕”地往狐狸指的方向走了。狡猾的狐狸看着母鸡走远了,“哧溜”钻进了鸡窝,把里面的鸡蛋吃了个精光。 新课标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仅能从阅读中总结概括出材料的内容,还要融入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启发。如:明明很喜欢看探险故事书,今天他刚从书店买了本故事书回来,便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瞧,他又投入到情境中去了: 《绿野仙踪》读后感 我觉得《绿野仙踪》故事很神奇,因为书里的内容很离奇:女巫的魔法很高明,每个女巫都有不同的法力和无尽的力量。有长着翅膀的力大无比的飞猴,还有胆小如鼠的狮子,他竟然连看到小狗也会退回去。作者的想象力真是丰富,他带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而且故事有很多悬念,总给人以神秘感,吸引你读下去。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

“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指导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写作中各种人称的特点。 2.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读者感到真实和亲切。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为了突破这种局限,作者用“他”、“他们”的口吻,客观地把故事传达给读者,这便是第三人称的写法。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是能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展现生活,便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中,两种人称不可混合使用,但却可以交替使用。课文《祝福》、《勇气》就是兼用两种人称的例证。人称转换必须有过渡的句子或段落,作出明确的交待,否则会引起思路的混乱。用这种写法,既能突破用第一人称所受的限制,又能使读者获得真实亲切的感受。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作文常有立足点摇摆不定、人称不统一的毛病,这种毛病甚至带有很大的普遍性。根除这种毛病的最好方法,还是“病例会诊”。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学生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方可少走弯路。 据此,本单元作文教学,可充分利用人称错用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具体方法可用提问、讨论、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单纯的写作知识灌注变为自主探求和实践训练的过程。为节约时间,教师课前应把“会诊例文”制成投影软片,上课时用投影机打出。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本第二单元写作知识《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和局限?试举例说明。 2.什么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它有什么优点?试举例说明。3.在一篇文章中交互使用两种人类应注意些什么?试举例说明。 二、病例会诊与救治 (一)病例会诊之一 1.出示会诊例文(1): “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太难了。我苦苦地思索看,还是一道题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6篇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6篇 01 【摘要】作文是一种私人化活动,它离不开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是学生生命历程的记录。体验学习是人类基本的学习形式,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行为,是从体验生活开始的。倡导体验式作文教学,改变传统应试作文教学忽视甚至遗忘学生体验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关怀和生命的自我提升,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作文。本文就体验式作文训练回归生活本源做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回归体验生活本源作文教学 写作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快,有感不发不畅,这种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是人性最本真的“原生态”,写作就应把这种“本真”的东西展示出来。大凡动了真情实感的作品就能打动读者。因此,我们的写作在内容上,需要“原生态”——真实、真切、真诚、真挚。 “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所谓“本源”,是指事物产生的根源。“生活本源”,是指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 一、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性构思 “生活世界”是个关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学生置于这种关系世界之中,是动态生成的。只有把一切知识的、观念的东西纳入到人的生成过程之中,才真正对人的生成有终极意义。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关照人,所谓的人文关怀也会沦为空洞的口号。因此,人的教育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有意义。雅斯贝尔斯的一个观点说明了这一点,即“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小学作文训练更是如此,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才能让学生真正表达和感悟生命体验。 加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因此,体验不是一般的经历,而是生命的经历。体验是活生生的、感性的、活跃的、剧烈的,生活着就是体验着,体验着才是生活的真正存在。没有体验,就不会有情感的冲动、精神的觉醒和智慧的发现。让学生学会体验,感悟生活,体悟社会,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达体验。体验

作文教学四步曲

作文教学四步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惯用的指导方法过于死板,往往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观察、口述、写作、讲评”的模式,即让学生先亲身观察,再口头表达,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书面作文,最后由教师讲评。经过长期观察、构思和表达的 一、“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设置展栏,组织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爱显示自己,尤其是具有强烈写作欲望的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或场所,以便引起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关注。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其欲望,营造“作文不难,作文有趣”的氛围,培养其写作兴趣。 1.可以在教室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各组的展示墙,展示墙上的一角设置一块展示园地,分“佳作共赏”“小作家摇篮”“新星闪烁”等几个小栏目。各组挑选出每次作文训练中出现的佳作,经过自改、互改和小组的精心修改后,重新誊写,当做范文张贴展出。期终分类,装订成册,成为学生自己手抄本“优秀作文选”。这样不仅满足了作文“强手”的欲望,也给同伴以激励,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2.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可以要求各组有针对性地把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习作“改璞为玉”,扶上展台,让他们也“潇洒走一回”,尝尝成功的喜悦,体验作文的乐趣。中等生和学困生看到自己也能写出好作文,写作文、改作文的兴趣会骤然大增。 3.为了使学生写作热情不断升温,持续发展,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季节的变化及活动课内容等组织有奖征文竞赛。如“三八”妇女节前写《我为妈妈做件事》;教师节写《难忘恩师情》;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写《我为班级添光彩》等。因为征文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一般比平时课堂作文发挥得好,成功率高。 (二)鼓励投稿,用成功之作升华兴趣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学生作文的首次成功是激发写作兴趣最重要的因素。随着作文教学的深入,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些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专栏展示、班级竞赛获奖,心中己萌发出把自己的作文公开发表的欲望。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精选学生佳作重点辅导,帮助小作者精心修改润色,向报纸杂志投稿。这样就能激励其他组的学生勤奋练笔,再次掀起你追我赶自学、对评、组评的练笔热浪,写作兴趣得到升华。许多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以来,对于作文教学的目的,作文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至今还是很模糊的。近日重新翻开了新课标,认真研读了作文教学目标,有了点新的认识。 《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关于作文的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第一学段写话标准: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标准: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第三学段习作标准: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活动类作文指导方法

活动类作文指导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开阔教学视野,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创造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创造性的活动,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的习作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活动乐趣,富有真情实感,充满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只有一开始就敞开大门,让学生来参与活动的设计与策划,教学活动的开展才会真正地富有生命力。 用活动放养作文,设计出符合活动作文特点的,既让学生喜欢又能给学生真切体验的活动方案,是做好活动作文指导的前提。随着活动放养作文实践研究的开展,课题组积累了很多的活动作文方案。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竞赛活动类 学生争强好胜,喜欢斗志斗勇,在竞赛活动中,不仅有学生的团队合作,还有胜利后的兴奋,失败后的沮丧,体验是丰富的,情感是真切的。这种竞赛有班队活动中开展的,如:一次辩论会、课本剧表演、争创校园迪尼斯记录……有体育小型竞赛活动,如:一场足球赛、扳手腕、拔河、踢毽子、爬竿、百米决赛…… 2、趣味游戏类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生动有趣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玩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极大的说的积极性和写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体验是真切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往往简单易玩、参与面广,它是活动作文指导课的载体,如:吹气球(羽毛)、逗笑、画鼻子、传话、组词成句、当模特…… 例: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先组织学生到操场开展“瞎子捉瘸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选一名学生蒙上眼睛扮演“瞎子”,另选一名学生用布条绑住同一边的胳膊和腿,这样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并成了“瘸子”,其余同学和老师手拉手围成一圈成了能呐喊、助兴的“篱笆”。让“瞎子”在“篱笆”内摸索着捉拿“瘸子”。这个游戏滑稽有趣,场内场外欢心雀跃,笑声不绝。我随时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场内外的动人情景。游戏后请扮演“瞎子”的同学说说捉拿“瘸子”的内心感受;请扮演“瘸子”的同学谈谈自己如何躲过“瞎子”的进攻以及害怕被“瞎子”逮着的心情;让“篱笆”们讲讲所观察到的动人场景以及想扮演“瞎子”和“瘸子”跃跃欲试的心情。在学生讲述融融之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选择材料,直抒胸意。这时学生才思泉涌,挥洒自如,老师稍加引导,一篇篇才情横溢,充满灵动的“瞎子捉瘸子”的习作就诞生了。 3、学科联系类 大语文的教学观倡导学科间的融合,习作也不例外,劳动、美术课上的有趣又有审美意味的制作,溶制作和玩耍于一体,集智慧和创新于一身,正是习作的好材料。如:有趣的降落伞、树叶贴画、做张贺岁卡送给你…… 4、家庭生活类 家庭可以说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在家里,孩子们可以做的活动可多了: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作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我做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头疼的应该就是作文教学了,特别是身处农村,学生占有的读书资源和素材极少,作文的实际操作更加困难。为了能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学校特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一次作文教学座谈会,一次增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也方便教师之间就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下面就座谈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写,主动想写,而不是被动的应付。 其次,要坚持上好作文课。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在这些时间里,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农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实很难,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如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我的做法是:

1、尽力让学生自己写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确的写作步骤进行。禁止抄袭。题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然后 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 别辅导。要让学生耐心细致,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 2、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描写能力。学生不会观察,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更不会描写对本来熟悉的东西,描写不出特征来。针对这些重大弱点,教师要下力气,费很多时间进行培养训练。 3、提倡学生坚持日记和读书笔记的写作。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慢慢进步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或在学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够,因而我们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有在写的体验中,才能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量,提升他们的思维整洁程度。 4、教师要积极的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学生和老师花费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学和老师的认真对待,特别教师的批改直接关系到学生再次写作的积极性。老师应该从眉批、段批、总评三个

作文讲评课三步曲

作文讲评课三步曲 自从成为“作文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教师后,,我逐步认识到作文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应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因此作文讲评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回顾以往的习作讲评课,教师不放心学生的能力,怕学生讲“外行话”,评得“不准确”,浪费时间,教师干脆承包到底,“我评你听,我教你学”。教师用心良苦,吃力地唱“独角戏”,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位置,缺乏参与评改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只是“抓住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讲评,学生很难结合自己习作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修改。致使讲评课总难成为“双重任务的课”。实验中,我尝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讲评、学会讲评。 一、让学生学会自读自评 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通过“读”。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不当之处,所谓“文章怕念”,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习作讲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评的习惯。许多同学刚开始读自己的作文时,声音很小,不敢放声朗读,我总是鼓励他们读下去,读清楚。例如,我请一位同学读他自己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雨过天晴,碧空如洗。轻风带来阵阵泥土的芬香。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谈论着这场好雨,脸上都有着微笑。”他读完后,就认识到了自己文中有错字和用词不恰当的现象。随后进行修改,改成了:“雨过天晴,碧空如洗。轻风带来阵阵泥土的芳香。人们纷纷走出屋子,谈论着这场好雨,脸上都洋溢着微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自读自评,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在读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能及时修改。 二、让学生学会听读听评 “听”是小学生知识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不会听、不善听,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习作讲评课上,我经常训练学生认真听别人读作文,认真听别人评作文的习惯。听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听的时候要把听出的问题和优点用笔简要记下来,等别人读完说完后作出评价。记得有一次,有位同学读描写天气炎热的一个片断:“今天,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唇干舌燥,蝉儿烦躁得在树上一个劲地叫着,连院子里的小狗也趴在水盆里纳凉。”这时,一位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他写的不对,天热时,小狗只会不断地伸舌头,而不会趴在水盆里去纳凉。”我转而看着小作者,征求她的意见。读作文的同学说:“他听得很认真,平时也观察得比我仔细。”听了她的发言,评价的同学不好意思地说:“你写得已经非常好了,改了这一点就更好了。”我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听得都很认真。而且能在互相评价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非常好!”其他同学也深受鼓舞,逐渐都注意培养自己认真听读听评的习惯。 三、让学生学会互读互评 习作讲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我在实验中就经常安排学生互读互评,让学生学会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听取和采纳他人的见解。可采取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同等水平评定法 将同等水平学生分成小组或结对子互相评定对方作文。这样帮助多个同学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文章质量。 2、传阅评定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写作提出新的标准,新的要求。现在的作文大多是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让学生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恰恰是这种情况,却让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写出文章也是大而空,一到作文课,同学们便抓耳挠腮,不知从那落笔。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中学的语文老师转变观念,更新旧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 作材料的东西。可因为初中生的学习时间很紧,所以每次轮到我上语文课,我都会提前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站在走廊上,观察校园的景色,看天空的云彩变化,看校园里学生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叙述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叙述,我自己则会把头脑中出现的精彩语句说给他们,他们总是微笑的说:“老师,我们写作文有内容了。”校园的花池里有一棵白玉兰,一到春天,一树洁白无暇的玉兰花便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天,我和同学们在走廊聊天,看着满树的白花,心里升起指导学生写作的冲动,我问一位爱好写作的女同学:“你觉得玉兰花美吗?”“当然。”“那你觉得它美在哪?”她不回答,我接着问:“玉兰花色单一,也没香气,它那点值得我们喜欢?”这时围在身边的其他同学发话了:“老师,白玉

兰默默无闻,象我们的老师。”“老师,它就象我们班的张娜娜,整天就一件衣服,可她作为班长,却为我们班做了很多事。”我没有多说话。接着就上课了。到第二天的作文课,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很多同学都一气呵成,李亚丹就以《校园有棵白玉兰》为题,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文中她把张娜娜同学比作圣洁的玉兰花,写出了娜娜虽然家境贫穷却毫不屈服,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却以乐观而坚强的态度在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在管好班级的同时取得了全级第一的好成绩。文章构思新颖,主题突出。其他同学也举一反三,写出了优美,真实感人的好文章。就这样日积月累,同学们的日记本写满了,对写作也不再害怕,写作的兴趣也空前高涨了。 第二,在学习优秀文章的同时给同学们指点写作技巧,让他们学以致用。 前几天学习《项链》一课,文章曲折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了同学们,课后的写作训练中要求写200的项链后传,同学们有点不乐意,他们都想发挥想象,写一篇自己的小说。于是,我给他们提出文章值得借鉴的几点:要运用伏笔,要运用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文章结构要跌宕起伏。于是同学门纷纷动笔,写出了好多值得一读的小说。其实,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特色的,所以我们老师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要把文章的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抛砖引玉。 同学们虽然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素材,可有时候也会遇到不知从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2009年6月我们制定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统计表来调查本校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并辅以座谈会的形式,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三(1)班有有33人,三(2)班有32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太喜欢写和不喜欢写作文的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三(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三(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三(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三(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三(1)班和三(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