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云制造_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_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_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_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第16卷第1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Vol.16No.12010年1月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Jan.2010

文章编号:1006-5911(2010)01-0001-07

收稿日期:2009 12 01;修订日期:2009 12 15。Received 01Dec.2009;accep ted 15Dec.2009.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4Z153);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7CB310900)。Fo undatio n items: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

tional H igh Tech.R&D Program,China(No.2007AA04Z153),and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China(No.2007CB310900).

作者简介:李伯虎(1938-),男,上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导,主要从事网络化建模与仿真系统、虚拟样机工程、网格化、智能化、服务化制造

系统等的研究。E mail:bohuli@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 。

云制造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李伯虎1,2,张 霖1,王时龙3,陶 飞1,曹军威4,姜晓丹5,宋 晓1,柴旭东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产品先进制造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2.北京仿真中心,北京 100854;

3.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4.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4;

5.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摘 要:为求解更加复杂的制造问题和开展更大规模的协同制造,分析了目前应用服务提供商、制造网格等现有网络化制造模式在应用推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阐述了云计算服务模式、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理念和新技术对解决网络化制造中运营、安全等问题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给出了云制造的定义,分析了云制造与应用服务提供商、制造网格等的区别。提出了一种云制造的体系结构,讨论了实施云制造所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和所取得的成果。最后,给出了一个云制造的典型应用案例 基于云仿真原型平台的云设计。

关键词:云制造;网络化制造;云计算;云安全;制造模式中图分类号:T P391;T H 166 文献标识码:A

Cloud manufacturing:a new service oriented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model

L I Bo hu 1,2,ZH A N G L in 1,WA N G Shi long 3,T A O Fei 1,CA O J un w ei 4,

J IA N G X iao dan 5

,SON G Xiao 1

,CH A I X u dong

2

(1.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 f A dv anced M anufactur ing Sy stem of Complex Pr oduct,

M inist ry of Education,Beihang U niv ersity ,Beijing 100191,China;

2.Beijing Simulatio n Center,Beijing 100854,China;

3.College o f M echanical Eng ineer ing,Cho nqing U niv ersity ,Chongqing 400044,China;

4.Research Inst itute of Infor mation T echno lo gy ,T sing hua U niv 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5.Smart dot T echnolog ies Co.,L td.,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 o so lv e mo re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blems and per for m lar ger scale collabor ative manufact ur ing,the impediments to practica l applicatio n and dev elo pment of Netw or ked M anufacturing (N M )w ere analyzed.T echnolo g ies,such as cloud co mputing ,cloud security,hig h perfor mance co mputing ,I nter net of t hing s w hich wer e used to so lv e t he mentio ned impediments,w ere br iefly descr ibed.Based on it,a new serv ice or ient ed netw orked manufac tur ing model called Cloud M anufacturing (CM fg)w as put fo rw ard.T hen,the co ncept o f CM fg w as defined.And differ ences amo ng CM fg ,applicatio n service prov ider and manufactur ing gr id w ere discussed.CM fg architecture w as also pr oposed,key techno log ies for implementing CM fg wer e studied and preliminar y research r esult s wer e intr o duced.F inally,an application pr oto type of CM fg ,i.e.,CO SIM SCP,w as presented.

Key words:cloud manufactur ing;netw or ked manufacturing ;cloud computing;cloud security;manufacut ring mo de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16卷

0 引言

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更加依赖高新技术应用的推动。以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 vider,ASP)[1 2]、制造网格(MGrid)[3 4]、敏捷制造[5 6]、全球化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7 8]等为代表的网络化制造模式,成为制造企业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而实施的、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企业群体)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类先进制造模式。网络化制造将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企业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并在系统的支持下,突破空间地域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的约束,开展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全部或部分环节的企业业务活动(如产品设计、制造、销售、采购、管理等),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高效、高质量、低成本地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尽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络化制造在资源服务化建模与封装、资源配置与调度、协同设计、工作流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要进一步扩大并深化应用,从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前的网络化制造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运营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1)服务模式问题

包括缺乏服务的集中管理和运营,缺乏利益分配机制,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及时性难以保证等。

当前的网络化制造模式(如ASP,M Grid等)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使分散的制造资源能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强调的是如何汇聚资源,协同完成一个制造任务。网络化制造模式主要通过共享网络将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大量异构制造资源连接起来,形成虚拟的集中资源,进而为制造企业提供制造能力和资源的共享。在应用时,主要是将一个复杂制造任务分解成若干简单任务,通过调度机制使这些简单任务并行运行在不同制造资源节点上,最后汇集执行结果,体现的是一种分散资源集中使用!的思想。然而由于缺乏对服务的集中管理和运营,资源服务提供者(Resources Ser vice Provider,RSP)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很多RSP不愿意提供本企业的制造资源,也没有动力和机制去促进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制造服务,从而难以保障网络化制造服务的效率、质量、可靠性等。而由于缺乏连续、稳定、高质量的制造服务,资源服务需求企业(Resour ces Service De m ander,RSD)的制造任务执行质量、及时性等都难以得到保障,致使RSP和RSD对现有网络化制造服务模式都不满意,从而阻碍了网络化制造的应用推广。因此,有必要研究网络化制造应用新模式,不仅要体现分散资源集中使用!的思想,还要有效实现集中资源分散服务!的思想,即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制造资源通过大型服务器集中起来,形成物理上的服务中心,进而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制造服务。借助市场经济理论,引入第三方(制造服务运营方)对汇聚起来的制造资源服务进行集中运营管理,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保障RSP和RSD双方的利益和积极性,促进网络化制造的推广应用。

(2)制造资源的共享与分配技术问题

包括资源的动态分配问题、智能化匹配问题、物理设备嵌入式接入与使用问题等技术问题。

当前网络化制造在资源共享和分配上体现的是一个整体的独立系统,是以固定数量的资源或既定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服务,其业务流程相对比较固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服务架构(Serv ice Oriented A rchitecture,SOA)思想的提出,资源共享和应用过程应该是基于服务而形成业务链的过程,进而映射成虚拟企业的组织,其解决方案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即先有业务流程,后有虚拟企业。当前对网络化制造的研究,就如何发布资源(即实现资源的汇聚)以及如何搜索资源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如何实现资源和任务在接口、功能、流程、语义、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智能匹配、寻租、动态组合等,则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此外,所发布和封装的制造资源目前还是以软资源!(如软件应用系统、制造数据等计算和信息资源)为主,而对实现网络化制造终端物理设备的智能嵌入式接入、封装和调用还没有满意的解决方案。正因为目前的网络化制造技术没有很好地解决制造资源的动态共享与智能分配、终端物理设备智能嵌入式接入等问题,使其推广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3)安全问题

包括系统和平台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企业核心数据安全、用户间信任安全、可信制造、防止第三方的恶意攻击和破坏等技术。

由于网络化制造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系统和平台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加上网络通信安全隐患,以及RSP和RSD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信任、担心企业核心数据泄露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化制造的推广应用。而由于目前网络化制造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空

2

第1期李伯虎等:云制造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间不大,大型IT企业针对网络化制造开发的专门安全产品十分匮乏。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当前网络化制造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没有实现动态智能的制造资源共享与分配,没有完全实现终端物理设备智能接入,再加上没有有效的安全解决技术和手段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其应用推广和发展。

近两年来,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9 10]正在兴起。云计算的理念是由专业计算机和网络公司(即第三方服务运行商)搭建计算机存储和计算服务中心,把资源虚拟化为云!后集中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从技术上看,云计算是虚拟化和网格计算等的延伸,但更为重要的是云计算理念本质上带来的是服务模式的转变。云计算使得计算资源成为一种专业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供出来。随着云计算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上的日趋成熟,企业也看到了云计算服务模式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因此,许多知名企业如Google,IBM,Ama zon,Yahoo等相继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展了各自的云计算计划和项目。目前已涌现了一批云计算的应用形式,典型的有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服务(netw ork service)、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管理服务提供商(Mang e Service Provider,MSP)、商业服务平台、互联网整合[11]和云仿真平台[12]等。

继云计算概念后,云安全的理念也被提出。一些大型的信息安全公司,如瑞星、趋势科技等已投入巨资从事专业云安全产品的开发,目前已有较成熟的安全产品。如国际信息安全厂商 趋势科技为实现云安全架构,投入了4亿美元,在全球建立了五个大型云端数据中心,安装了34000台云端服务器[13]。瑞星公司提供的云安全杀毒软件目前已投入使用,据称其用户已超过8000多万[14]。

由以上分析可知,云计算为解决当前网络化制造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云安全模式和相应商业化云安全产品对解决网络化制造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再加上当前嵌入式系统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未来实现终端物理设备智能嵌入式接入提供了使能技术。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 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等支持下快速发展,有望促进各类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引入物联网技术必将有助于构建一个能互联各类制造资源的平台。另外,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也为求解更加复杂的制造问题和开展大规模协同制造提供了可能。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Cloud M anufacturing,CM fg)。

1 云制造的基本概念

1 1 云制造的定义

结合网络化制造、云计算等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云制造的概念定义如下。

定义1 云制造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技术将现有网络化制造和服务技术同云计算、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实现各类制造资源(制造硬设备、计算系统、软件、模型、数据、知识等)统一的、集中的智能化管理和经营,为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各类制造活动服务。

1 2 云制造与已有制造模式的区别

云制造与已有的网络化制造、ASP、制造网格、云计算等相比,具有以下异同点:

(1)当前的网络化制造虽然促进了企业基于网络技术的业务协同,但其体现的主要是一个独立系统,是以固定数量的资源或既定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服务,缺乏动态性,同时缺乏智能化的客户端和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另外,网络化制造只实现了局部应用,亟需借助云制造等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2)ASP技术的远程服务租赁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应用系统等的信息化软件成本问题,但由于用户端智能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不足,导致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比较困难。不过ASP技术的已有研究基础和推广经验是实施云制造可借鉴的关键之一。

(3)制造网格强调的是分布式资源服务的汇聚、发现、优化配置等,主要体现的是分散资源集中使用!的思想,其服务模式主要是多对一!的形式,即多个分布式资源为一个用户或任务服务,因此同样缺乏商业运营空间。而云制造不仅体现了分散资源集中使用!的思想,还体现了集中资源分散服务!的思想,即其服务模式不仅有多对一!的形式,同时更强调多对多!,即汇聚分布式资源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服务。

(4)云计算以计算资源的服务为中心,它不解决制造企业中各类制造设备的虚拟化和服务化,而云制造主要面向制造业,把企业产品制造所需的软硬件制

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16卷

造资源整合成为云制造服务中心。所有连接到此中心的用户均可向云制造中心提出产品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各类活动的业务请求,云制造服务平台将在云层中进行高效能智能匹配、查找、推荐和执行服务,并透明地将各类制造资源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其中必须加进一些物联网技术。

2 云制造平台及其体系架构

2 1 云制造系统

本文给出了一个面向多用户、基于服务、能商业

运行的云制造系统,如图1所示。云制造系统由云提供端(云制造服务提供者)(Cloud Serv ice Provid er,CSP)、云请求端(云制造服务使用者)(Clo ud Service Dem ander,CSD)和云制造服务平台(中间件)组成。云提供端通过云制造服务平台提供相应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服务;云请求端通过云制造服务平台提出服务请求;云制造服务平台根据用户提交的任务请求,在云端化技术、云服务的综合管理技术、云制造安全技术和云制造业务管理模式与技术等(详见下节内容)支持下寻找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

并为云请求端提供按需服务。

2 2 云制造系统体系架构

为实现上述云制造系统,提出如图2所示的云制造系统体系架构。该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1)物理资源层(P Lay er ) P Layer 为物理制造资源层,该物理层资源通过嵌入式云终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将各类物理资源接入到网络中,实现制造物理资源的全面互联,为云制造虚拟资源封装和云制造资源调用提供接口支持。

(2)云制造虚拟资源层(R Layer ) 该层主要是将接入到网络中的各类制造资源汇聚成虚拟制造资源,并通过云制造服务定义工具、虚拟化工具等,将虚

拟制造资源封装成云服务,发布到云层中的云制造服务中心。该层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云端接入技术、云端服务定义、虚拟化、云端服务发布管理、资源质量管

理、资源提供商定价与结算管理和资源分割管理等。

(3)云制造核心服务层(S Layer) 该层主要面向云制造三类用户(云提供端、云请求端、云服务运行商),为制造云服务的综合管理提供各种核心服务和功能,包括面向云提供端提供云服务标准化与测试管理、接口管理等服务;面向云服务运行商提供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云服务管理、数据管理、云服务发布管理服务;面向云请求端提供云任务管理、高性能

4

第1期李伯虎等:云制造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搜索与调度管理等服务。

(4)应用接口层(A Layer) A Layer 为云制造应用接口层,该层主要面向特定制造应用领域,提供不同的专业应用接口以及用户注册、验证等通用管理接口。

(5)云制造应用层(U Lay er ) 该层面向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不同行业用户只需要通过云制造门户网站、各种用户界面(包括移动终端、PC 终端、专用终端等),就可以访问和使用云制造系统

的各类云服务。

3 云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

云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模式、体系架构、标准和规范;#云端化技术;?云服务的综合管理技术;%云制造安全技术;&云制造业务管理模式与技术。图3给出了云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的分类,以及每个技术大类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1)云制造模式、体系架构、相关标准及规范 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云制造系统的结构、组织与运行模式等方面的技术,同时研究支持实施云制造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支持多用户的、商业运行的、面向服务的云制造体系架构;#云制造模式下制造资源的交易、共享、互操作模式;?云制造相关标准、协议、规范等,如云服务接入标准、云服务描述规范、云服务访问协议等。

(2)云端化技术 主要研究云制造服务提供端各类制造资源的嵌入式云终端封装、接入、调用等技术,并研究云制造服务请求端接入云制造平台、访问和调用云制造平台中服务的技术,包括:?支持参与

云制造的底层终端物理设备智能嵌入式接入技术、云计算互接入技术等;#云终端资源服务定义封装、发布、虚拟化技术及相应工具的开发;?云请求端接入和访问云制造平台技术,以及支持平台用户使用云制造服务的技术;%物联网实现技术等。

(3)云服务综合管理技术 主要研究和支持云服务运营商对云端服务进行接入、发布、组织与聚合、管理与调度等综合管理操作,包括:?云提供端资源和服务的接入管理,如统一接口定义与管理、认证管理等;#高效、动态的云服务组建、聚合、存储方法;?高效能、智能化云制造服务搜索与动态匹配技术;%云

5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16

制造任务动态构建与部署、分解、资源服务协同调度优化配置方法;&云制造服务提供模式及推广,云用户(包括云提供端和云请求端)管理、授权机制等。(4)云制造安全技术 主要研究和支持如何实施安全、可靠的云制造技术,包括:?云制造终端嵌入式可信硬件;#云制造终端可信接入、发布技术;?云制造可信网络技术;%云制造可信运营技术等;&系统和服务可靠性技术等。

(5)云制造业务管理模式与技术 主要研究云制造模式下企业业务和流程管理的相关技术,包括:?云制造模式下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构造、管理与执行技术;#云服务的成本构成、定价、议价和运营策略,以及相应的电子支付技术等;?云制造模式各方(云提供端、云请求端、运行商)的信用管理机制与实现技术等。

4 初步的研究成果和典型应用

为验证所提出的云制造模式和理念,笔者在网络化制造、制造网格、仿真网格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已初步开发了一个云制造的典型应用,即基于云仿真原型平台(COSIM CSP)的云设计应用。其中,云仿真原型平台(COSIM CSP)的部分界面如图4所示。COSIM CSP 已实现的关键技术在笔者发

表的文献[12]中有详细介绍。目前,所研发的CO

SIM CSP 已在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设计领域开展了初步应用[12]。

笔者团队的初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云制造服务平台,包括:?普适化门户技术;#复杂产品项目管理技术;?支持语义的资源服务匹配技术;%资源服务智能化优选技术;&资源服务信任评估技术;?资源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技术;(资源服务自动组合技术;)容错管理技术等。简要介绍如下:(1)普适化门户技术 为摆脱目前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访问模式和基于 桌面计算!的使用模式,为云制造提供更加普适的访问和使用模式,结合普适计算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上下文感知、智能Agent 、语义网等技术,研究提出了蕴涵式服务访问框架,初步实现了服务访问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并在COSIM CSP [12]中得到了应用。

(2)复杂产品项目管理技术 目前的项目管理工具很难满足复杂项目管理的需求,因此在云制造平台原型中将其作为一项关键技术,研究了复杂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项目规划建模技术、调度建模和分析技术、调度仿真和优化技术等[15],并在COSIM CSP 中进行了应用验证[12]。

(3)支持语义的资源服务匹配技术 针对资源服务数字化描述特点,将资源服务描述信息分为文字概念、句子、数值、实体四类,分别提出了资源服务文字概念相似度匹配算法、句子相似度匹配算法、数值相似度匹配算法、实体类概念相似度匹配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基本匹配、输入输出匹配、QoS 匹配、综合匹配的四步骤资源服务匹配与搜索机制与实现算法[16]。

(4)资源服务智能化优选技术 为解决资源服务优选问题,在分析当前对资源服务非功能Qo S 评

6

第1期李伯虎等:云制造 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估没有考虑用户感受和经验、时间衰退、专家对QoS属性重要程度评估的语义差异性等不足后,结合直觉模糊集(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IFS)理论及其相应运算法则,研究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资源服务非功能QoS评估方法和资源服务优选算法[17]。此外,针对多目标资源服务调度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ar ticle Sw arm Opti m ization,PSO)和量子多智能体进化算法(Quantum Multi Agent Evolutionary Algorithm,QMAEA)的资源服务组合优选算法[18]。

(5)资源服务信任评估技术 针对当前制造系统中资源管理和调度与资源服务信任相分离的缺陷,阐述了资源服务Trust QoS概念,分析了资源供需双方在进行资源服务交易时存在的信任问题。建立了包括域内和域间资源服务T rust QoS评估的两层结构的资源服务Trust QoS评估模型,并提出了该模型中T rust QoS评估的具体实现量化算法、信任值的实时动态更新算法,设计了基于T rust QoS的资源服务调度机制[19]。

(6)资源服务Qo S管理技术 为了给用户和系统选择最佳资源服务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研究建立了包括通用Qo S评价指标、特有评价指标、个性化评价指标的资源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从Qo S全生命周期管理、资源服务Qo S属性参数等角度对资源服务Qo S进行了分类和建模,并设计了相应的QoS评估模型。此外,还设计了QoSExtraction, QoSSearch,QoSEvaluation,Qo SCom pariso n,QoS M ointor,Qo SU pdating等QoS管理核心服务[20]。

(7)资源服务自动组合技术 为实现制造服务的增值,研究提出了支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服务组合实现框架,对资源服务组合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任务描述、任务分解/需求解析、功能需求匹配、流程需求匹配、服务聚合、服务质量综合处理、组合服务优选、组合资源服务执行引擎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21]。

(8)容错管理技术 针对资源服务调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研究了相应的容错管理机制、各类故障的检测方法、基于ECA(event condition ac tion)的故障消解策略[22],以及任务迁移技术,并应用在COSIM CSP中[12]。

5 结束语

鉴于当前网络化制造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现有网络化制造及服务技术与云计算、云安全、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的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 云制造。围绕云制造提出的背景、云制造概念、云制造系统和体系架构、实施云制造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云制造技术的实现还需在应用需求牵引及相关技术的推动下开展大量的工作。但是,云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从而将制造业信息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致谢

本文相关内容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仿真中心、重庆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研讨完成。除所列作者外,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戴宇升博士、王双博士,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康玲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的罗永亮博士生、李潭博士生也参与了讨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FLAM M IA G.Ap plication s ervice p roviders:challeng es an d

op portun ities[J].IEEE Intelligen t S ystem s and Their Appli cations,2001,16(1):22 23.

[2] SM ITH A D,RUPP W T.Application servi ce providers(ASP):

moving downstream to enh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J].Infor mation M anagement and Computer Security,2002,10(2/3):64 72.

[3] T AO Fei,H U Yefa,ZH OU Zude.Study on manufacturin g g

rid&its res ou rce service optimal selection sys tem[J].Inter nation al J ou rnal of Advan ced M anufactu ring Techn ology, 2008,37(9/10):1022 1041.

[4] FAN Y S,ZHAO D Z,ZHANG L Q,et al.M an ufacturin g

grid needs,concept,and architecture[C]//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 orksh op on Grid an d Cooperative Compu ting(GCC2003).Berlin,German y:S pringer,2003:653 656.

[5] PREIS S K.Agile m anu facturing[J].Computer Aided Design,

1994,26(2):83 84.

[6] YUS UF Y Y,SARHADI M,GUNAS EKARAN A.Agile

manufacturing:th e drivers,concepts and attributes[J].Inter national Journ al of Produ ction Econ omics,1999,62(1/2):

33 43.

[7] ULIERU M,NORRIE D,KREM ER R,et al.A multi res o

lution collaborative architecture for Web centric global m anu facturin g[J].Information S cien ces,2000,127(1/2):3 21. [8] NEW M AN S T,NASSEH I A,XU X W,et al.Strategic ad

vantages of in teroperability for global manufactu ring usin g CNC technology[J].Robotics and Com puter Integrated M anu facturin g,2008,24(6):699 708.

(下转第0016页)

7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16卷

基于客户的大规模定制产品的协同设计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8(12):936 940.]

[9] TANG Wenxian,LI Limin,GUAN Ruiliang.Product devel

opm ent model for k nowledge driven collab orative in novation [J].C om puter Integrated M an ufacturin g Systems,2005,11

(6):757 761(in Chinese).[唐文献,李莉敏,管瑞良.知识驱动

协同创新的产品开发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

(6):757 761.]

[10] S ONG Hu ijun,LIN Zhihang.Generation of mecheanical pr

oduct con ceptual design s chem es bas ed on domains structu re

template[J].Chinese Journal of M echan ical En gineering,

2001,37(9):24 29(in Chinese).[宋慧军,林志航.基于域结

构模板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生成[J].机械工程学报,

2001,37(9):24 29.]

[11] GLOOR A P,LAUBACH ER R,SCOTT B C,et al.Visual

ization of comm unication patterns in collab orative in novation

n etw orks analysis of s om e W3C w orking group s[C]//Pro

ceedings of ACM CIKM2003.New York,N.Y.,US A:

ACM,2003:208 216.

[12] CH EN S L,TS ENG M M.Definin g specification s for cus tom

products:a mu lti attribute n egotiation appr oach[J].CIRP

Annals,2005,54(1):159 162.

[13] B Y K ZKAN G,FEYZIOGLU O.Group decision making to

better respond customer needs in softw are development[J].Com

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5,48(2):427 441.

[14] SAVRANSKY S D.Engin eer ing of cr eativity:introduction to

T RIZ m ethodology of inven tive problem s olving[M].Boca

Raton,Fla.,US A:CRC Pres s,2000.

[15] LIU Xiaom in,TAN Runh ua,YAO Ligan g.Application re

search on integrated process model for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product inn ovation[J].Chinese Journ al of M echanical En

gineering,2008,44(9):154 162(in Chinese).[刘晓敏,檀润

华,姚立纲.产品创新概念设计集成过程模型应用研究[J].机

械工程学报,2008,44(9):154 162.]

(上接第0007页)

[9] IBM.Cloud com pu ting:access IT res ource anyw h ere an ytim e

[EB/OL].[2009 11 30].http://w w w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softw are/

cn/tivoli/s olution/cloudcom puting(in Chinese).[IBM.云计算:随时随地访问IT资源[EB/OL].[2009 11 30].http://

w w w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softw are/cn/tivoli/solution/cloudcomputing.] [10] CH EN Kan g,ZH ENG W eim in.Cloud computing:s ystem in

stances an d current res earch[J].Journal of Software,2009,

20(5):1337 1348(in Chin ese).[陈 康,郑纬民.云计算:系

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20(5):1337 1348.] [11] C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Und erstanding cloud compu tin g:concept[EB

/OL].(2006 06 12)[2009 11 13].http://s erver.chinabyte.

com/454/8160954.s html(in Chin ese).[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了解

云计算! 概念[EB/OL].(2006 06 12)[2009 11 13].ht

tp://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454/8160954.s html.]

[12] LI Bohu,CH AI Xudong,HOU Baocun,et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worked mod

eling&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concept of c loud computing

cloud simulation platform[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9,21(17):5292 5299(in Chinese).[李伯虎,柴旭东,侯宝存,

等.一种基于云计算理念的网络化建模与仿真平台 云仿

真平台![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17):5292 5299.]

[13] C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Solvin g the puzz le of cloud security and cloud

computing[E B/OL].(2009 07 16)[2009 10 16].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168/9003168.sh tm l(in Chin ese).

[C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云安全云计算:迷团大揭幕[E B/OL].

(2009 07 16)[2009 10 16].h ttp://datacenter.chinabyte.

com/168/9003168.shtml.]

[14] LI Jun.Group pow er of80million:one year review of rising

cloud com puting[EB/OL].(2009 07 28).http://security.

z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s ecu rity_zone/2009/0728/1419875.s html(in

C hines e).[李 钧.8000万的群体力量瑞星云安全一年回顾

[E B/OL].(2009 07 28).h ttp://s ecu rity.zdn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s e

cu rity_zone/2009/0728/1419875.shtml.]

[15] S HI Guoqiang,ZH U Yaoqin,LI Bohu,et al.Project man

agemen t technology of complex virtual prototype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05,17(8):1905 1908(in Chi

nese).[施国强,朱耀琴,李伯虎,等.复杂虚拟样机工程的项目

管理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905 1908.] [16] T AO Fei,H U Yefa,ZH AO Don gming,et al.Study on re

source service match and search in man ufacturin g grid system

[J].International J ou rnal of Advan ced M anufactu ring Tech

nology,2009,43(3/4):379 399.

[17] T AO Fei,ZH AO Dongm ing,ZH ANG Lin.Res ou rce service

optimal s election bas ed on intuition istic fuzz y set and non

functionality QoS in manufactu ring grid sys tem[J].Kn ow l

edge and In formation S ystem,2009,Doi:10.1007/s10115

009 0263 6.

[18] ZH AO Dongming,T AO Fei.A new idea for addressin g mu

lti ob jective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quantum multi Agent

evolu tionary algorith ms[C]//Proceedings of th e43rd Ann u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 tems.Washin

ton g,D.C.,US A:IEEE,2009:28 31.

[19] T AO Fei,HU Yefa,ZH OU Zude.Application and modelin g

of resource s ervice trust QoS evaluation in m anu facturing g rid

sys tem[J].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9,47(6):1521 1550.

[20] T AO Fei,H U Yefa,ZH AO Dongming,et al.Study on ma

nufacturing grid resource s ervice modeling and evalu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 al of Advan ced M anufactu ring Techn olo

gy,2009,41(9/10):1034 1042.

[21] T AO Fei,ZH AO Don gming,HU Yefa,et al.Res ou rce ser

vice composition and its optimal selection b as ed on particle

sw arm optimization in manufacturing grid system[J].IEEE

T rans action s on Indus trial Inform atics,2008,4(4):315 327.

[22] T AO Fei,ZH AO Dongming,H U Yefa,et al.Study of fail

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man ufacturin g grid res ou rce

service sch edulin g[J].Inter national J ou 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0,48(1):69 94.

16

云制造服务平台体系(严选内容)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解析 本文为了给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供重要支撑手段,分析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特点, 建立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框架, 阐述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主要核心理论和技术、平台标准和规范、平台体系架构、平台共性引擎和共性管理工具、平台服务和运行模式、平台应用体系架构等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开展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实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协作能力低下等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利用先进制造模式及相关技术,快速整合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推进网络化制造、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在服务和运营模式、制造资源共享与分配机制、标准规范、安全控制、平台个性化支持和服务能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制约了网络化制造、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的深入应用及推广,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云制造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的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制造资源,提升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也是当前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内涵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是在网络化制造和ASP服务平台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制造服务模式和中小企业特点,综合应用云计算、云安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的新型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它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基于网络的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与已有的ASP服务平台和网络化制造平台相比,拥有参与资源的广域性、参与资源的多维

云平台建设思路

云平台 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制造系统工程》大作业1 课程:现代制造系统工程 大作业题目: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 具体技术名称:云制造 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何俊 时间:2014年4月 姓名:杨宇 学号:20116334 年级、专业:机电2班

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云制造 作者:杨宇单位(班级):机电二班 1.题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制造业的标准化和通用性程度的提高,现代制造中的产品已经由单一厂商独立完成转变为由多家制造厂商分部件或分工序共同协作完成,这些制造厂商共同形成一个完整产品的供应链或敏捷制造工厂。 随着产品信息化、虚拟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大量应用,制造商的各种制造能力可以满足多个供应链的多个环节,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也有多家可选制造商。制造商不再局限于提供产品或零部件,而是转为提供制造能力。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则是通过整合多个制造商能力生产而成。制造商的制造能力通过网络的集成形成了制造云。制造模式由供应链转变成云制造。 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高效低耗和基于知识的网络化、敏捷化制造新模式和技术手段, 它将促进制造的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用户可以根据应用需求, 随时随地、动态、敏捷地增减制造资源。由于/ 制造应用运行在虚拟制造平台上, 没有事先预订的固定资源被锁定, 云业务的规模可以动态、敏捷伸缩。云制造支持用户在任何有互联网和广域网的地方使用任何上网终端获取应用服务。在虚拟云制造系统上进行制造应用和业务运行, 用户所请求的资源和能力来自于规模巨大的制造云池。云制造平台采用各种容错技术, 任何单点物理故障发生, 制造应用都会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转移到其他物理资源上继续运行, 因此使用云制造比使用其他制造手段的可用性更高。 2.国内外云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目前, 云制造的理念和技术已经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我国863 计划适时地提出了/

云服务支撑平台及重大应用-简(参考文献)

重大项目建议 云服务支撑平台及 重大应用 清华大学 2010年5月28日

目录 1背景、需求和战略意义 (3) 1.1背景 (3) 1.2需求 (3) 1.3战略意义 (4) 2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国内优势 (5) 2.1技术发展现状 (5) 2.2存在问题 (6) 2.3国内优势 (7) 3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思路及主要内容 (8) 3.1技术发展趋势 (8) 3.2发展思路 (9) 3.3主要研究内容 (10) 4技术与产业关联分析 (11) 5研究基础、科研队伍和科研条件 (12) 6发展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6.1发展目标 (13) 6.2经济效益 (14) 6.3社会效益 (14) 7发展路线图 (14)

1背景、需求和战略意义 1.1背景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互联网、3G、无线宽带网络、无线传感等多个网络正在融合为泛在信息网络,“无时无刻不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环境下,一种新的服务化计算模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正在兴起。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架构,云计算不仅对信息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工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2]。 基于云计算的云制造模式正在形成和快速发展。云制造,是在“制造即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借鉴了云计算思想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在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这种制造模式可以使制造业用户像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3]。 云制造需要采取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制造服务,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 1.2需求 1、云服务平台是实现云计算技术落地的必然需求 云计算平台只是提供云服务的第一步。对于提供公共的云服务这个目标而言,建设云计算平台还仅仅是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应用软件方面,目前国内的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内容有限。而应用软件部署、系统和软件管理、收费模式等方面更是接近于空白[4]。因此,建设面向具体应用和业务的云服务平台,提供公共的商业云服务,是实现企业业务和IT融合的必然需求,也是保证云计算落地的根本途径。 2、云服务平台是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服务业转型,实现云制造的必然需求

云服务的六大商业模式

云服务是什么?云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服务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以是其它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既然云服务也是一种商品,也要进行流通,就说明有其特有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提供云服务的企业,其商业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纵观国内外,提供云服务的企业不胜枚举,每一个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云服务企业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或客户群体,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其特色,笔者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借鉴。 一、基础通信资源云服务商业模式 1)简介:基础通信服务商已经在IDC领域和终端软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IDC云平台支撑,通过与平台提供商合作或独立建设Pass云服务平台,为开发、测试提供应用环境。继续发挥现有服务终端软件的优势,提供Saas云服务。通过Paas带动Iaas和Saas的整合,提供端到端的云计算服务。 2)商业模式:均采取了“三朵云”的发展思路。第一,构建“IT支撑云”,满足自身在经营分析、资料备份等方面的巨大云计算需求,降低IT经营成本;第二,构建“业务云”,实现已有电信业务的云化,支撑自身的电信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发展;第三,开发基础设施资源,提供“公众服务云”,构建IaaS、PaaS、SaaS平台,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云服务。 3)盈利手段: ①通过一次付费、包月,按需求、按年等向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如CRM、ERP、杀毒等应用服务以及IM、网游、搜索、地图等无线应用。 ②通过测试环境、开发环境等平台云服务,减少云软件供应商的设备成本、维护成本、软件版权的费用,带动软件开发者开发应用,带动Saas业务的发展。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

第17卷第3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Vol.17No.32011年3月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Mar.2011 文章编号:1006-5911(2011)03-0487-08 收稿日期:2011 02 23。Received 23Feb.2011.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Foundation item: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 igh Tech.R&D Program ,Ch ina. 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 战德臣1,赵曦滨2,王顺强3,程 臻1,周学权1+,聂兰顺1,徐晓飞1 (1.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与服务智能计算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北京 100084;3.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8) 摘 要:单纯的制造向服务化制造转变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为支持这种转型,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解决转型阶段波动的订单需求与持久性制造能力之间的供需矛盾,提出了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以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当前集团企业的资源和需求特征,提出了云企业及云制造服务的概念,通过资源整合、需求整合和按需优化配置,实现了制造过程服务化和管理过程服务化。分析了面向制造及管理的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系统、云制造服务平台及相关的体系结构与核心技术。最后,指出通过此服务平台的应用,能够支撑集团企业实现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加服务型企业的产业转型。 关键词:云制造;云企业;制造过程服务化;管理过程服务化;云制造服务系统;云制造服务平台中图分类号:T P391;T H 166 文献标志码:A Cloud manufacturing service platform for group enterprises oriented to manufactu ring and management ZH A N D e chen 1,ZH A O Xi bin 2,WA N G Shun qiang 3,CH EN G Zhen 1, ZH O U X ue quan 1+,N IE L an shun 1,X U X iao f ei 1 (1.Research Center of Intellig ent Com puting fo r Enterprises &Ser vices, Har bin I nstit ute o f T echnolog y,Har bin 150001,China; 2.School of Software,Tsing hua U 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3.China CNR Co.,Ltd.,Beijing 100078,China)Abstract:It w as a develo pment trend o f future business t o transfor m from pure manufacturing to serv ice o riented manufactur ing.In or der to suppor t this transformat ion and resolve conflict between fluctuant or der s and continuous manufactur ing capacities,based o n the effectiv e integ ration o f r eso urces,g r oup enter prise cloud manufactur ing ser v ice plat form or iented to manufactur ing and management was put fo rw ard.A fter analy zing resour ces and r equire ments char acteristics o f cur rent business gr oups such as CN R,concepts of clo ud enter pr ise and cloud manufacturing ser vices w ere defined.T hen serv ice or ient ed manufact ur ing pr ocess and ser vice or iented manag ement pr ocess wer e realized thro ug h resources integr atio n,r equirements integ ratio n and o pt imizatio n on demand.Cloud manufacturing ser vice system and cloud manufact ur ing ser vice platfor m fo r g ro up enter pr ises or iented t o manufactur ing and man ag ement ,the platfor m s a rchitectur e and cor e techno lo gies w ere fur ther analyzed.F inally it po inted out that applica tion of this serv ice platfor m could suppo rt g roup enter pr ises tr ansfering from pur e manufactur ing to serv itized manu facturing. Key words:clo ud manufacturing;clo ud enter prise;manufact ur ing pro cess as a ser vice;manag ement pro cess as a ser vice;cloud manufact ur ing serv ice system;cloud manuf actur ing serv ice platfor m 0 引言 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集团 企业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手段。高速铁路交通装备、先进航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速推

云计算-云服务-考试试题答案题库

云计算与云服务——试题及答案题库 一、判断题 1.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云计算产业发展,但并未在政府内部广泛推行云计算应用。 标准答案:错 2.ChristopherStrachey发表虚拟化论文,虚拟化是今天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标准答案:对 3.中国政府对云计算的定位是一种新“技术”。 标准答案:错 4.云计算提供了服务水平协议(SLA)以保证可用性,而网格计算并未提供。 标准答案:对 5.自主计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标准答案:对 6.云计算是从网格计算演化而来的,能够随需应变地提供资源。 标准答案:对 7.云计算的消费者需要管理或控制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例如网络,操作系统、存储等。 标准答案:错 8.云计算是可伸缩的,网格计算不是可伸缩的。 标准答案:错 9.半虚拟化技术是指虚拟机模拟了完整的底层硬件,包括处理器、物理内存、时钟、外设等。错! 10. SaaS的消费者需要管理或控制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例如网络,操作系统、存储等。 标准答案:错 11.PaaS实质是将互联网的资源服务化为可编程接口。 对。 12. 采用空气冷却的数据中心通常建在较高的维度上。 对。 13.全虚拟化同时能够支持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对。 14. 操作系统虚拟化位于操作系统的底部。 错。 15.异步消息通信机制,可以使得云计算每个层次中的内部组件之间及各个层次之间解耦合。对。 16.分布式文件系统基本上都有冗余备份机制和容错机制来保证数据读写的正确性。 对。 17.云计算海量数据的处理对芯片只关心计算性能。 错。 18.云计算的硬件主要部署于数据中心。 对。 19.低功耗芯片是将来云计算芯片的主流,将是云计算芯片的主流发展方向。 对。 20.阿里巴巴云OS是国内第二家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同时支持数据中心和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平台。 错。

云制造服务平台体系

本文为了给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供重要支撑手段,分析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特点, 建立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框架, 阐述了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主要核心理论和技术、平台标准和规范、平台体系架构、平台共性引擎和共性管理工具、平台服务和运行模式、平台应用体系架构等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为进一步深入和系统开展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研究、开发、实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协作能力低下等严峻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利用先进制造模式及相关技术,快速整合社会制造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推进网络化制造、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在服务和运营模式、制造资源共享与分配机制、标准规范、安全控制、平台个性化支持和服务能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制约了网络化制造、ASP平台等先进制造模式的深入应用及推广,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云制造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利用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按用户需求组织网上制造资源(制造云),为用户提供各类按需制造服务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基于云制造服务模式的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和共享制造资源,提升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力,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也是当前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内涵 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是在网络化制造和ASP服务平台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制造服务模式和中小企业特点,综合应用云计算、云安全、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的新型网络化制造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之PaaS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相对于SaaS和IaaS,PaaS最难被理解,人们对PaaS的解读往往也不尽相同。这是我继“云计算与SOA之我见”之后的又一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来分享我对PaaS的理解,并阐述为什么PaaS在云计算中处于战略核心地位。 一、 PaaS是云环境下的应用基础设施 有些人认为PaaS的核心就是分布式技术,如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等,目的是把多台计算机虚拟成一台性能极强的超级计算机。有些人认为PaaS是一种云服务,能提供由提供者托管于硬件基础设施上的软件和产品开发工具,是面向开发人员的,开发人员可直接在上面创建和运行新的应用程序。 持有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人受互联网技术(如Google)的影响很深,我认为分布式技术(类Hadoop 技术)仅是PaaS的enabling technology之一,并不是PaaS的全部。上述第二种观点把PaaS 局限在APaaS(application platform as service,如GAE和Heroku)上,APaaS主要提供开发SDK和应用运行环境。完整的PaaS平台除了提供APaaS功能外,还应提供IPaaS(Integr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IPaaS提供集成、编排和互操作的功能。 从传统角度来看,PaaS实际上就是云环境下的应用基础设施,也可理解成中间件即服务,如下图所示: PaaS的功能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制造

云制造 ?云制造(Cloud Manufacturing: CMf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面向服务的制造新模式,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及新兴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是面向服务制造理念的具体体现。云制造将实现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共享与协同,通过网络,为制造企业提供按需获取的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各类服务。 目录 ?云制造提出的背景 ?云制造的架构 ?云制造的运行原理 ?云制造的特征 ?云制造的关键技术 ?云制造的应用 ?云制造的研究现状 云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的服务化、基于知识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各类制造资源的聚合与协同能力、对环境的友好性已成为当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生产型向服务型、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培育新型制造服务模式,满足制造企业最短的上市速度(Time)、最好的质量(Quality)、最低的成本(Cost)、最优的服务(Service)、最清洁的环境(Environment)和基于知识(Knowledge)的创新即TQCSEK 的需求,支撑绿色和低碳制造,实现中国创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5-1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八五”到“十一五”,我国科技部及相关部门支持了以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制造网格、敏捷制造等为代表的相关制造业信息化课题,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如何在制造过程中整合社会化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从而实现服务型制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以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物理融合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虚拟化技术、面向服务技术(如知识服务、服务技术等)、高性能计算等代表的先进技术正迅猛发展,并在各个行业得到应用。 云制造的架构 ?(1)物理资源层(P-Layer):P-Layer为物理制造资源层,该物理层资源通过嵌入式云终端技术、RFID技术、物联网等,从而使得各类物理资源能接入到网络中,实现物理资源的全面互联,从而形成云制造虚拟资源,进而为云制造虚拟资源封装和云制造资源调用提供接口支持。 (2)资源层(R-Layer):R-Layer为云制造虚拟资源层,该层主要是将接入到网络中的各类制造资源汇聚成虚拟制造资源,并通过云制造服务定义工具、虚拟化工具等,将虚拟制造资源封装成云服务,从而发布到云层中的云制造服务中心。该层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云端接入技术、云端服务定义、虚拟化、云端服务发布管理、资源质量管理、资源提供商定价与结算管理、资源分割管理等。

智能制造装备专项工程

附件1 项目指南 一、“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工程 (一)集成电路设计 1.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等高端通用芯片; 2.数字电视关键芯片; 3.平板显示及驱动芯片; 4.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的芯片; 5.移动通信芯片; 6.高压芯片; 7.金融卡芯片; 8.信息安全关键芯片。 (二)集成电路制造 1.45及以下先进工艺的基础工艺、标准成套工艺、产品工艺; 2.汽车电子工艺; 3工艺; 4.高压工艺; 5.面向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射频工艺; 6.面向产品工艺的及建库技术。 (三)集成电路装备 1.先进刻蚀和薄膜设备; 2.高端光刻机; 3.镀铜设备; 4.无应力抛光设备;

5.12英寸晶圆清洗设备; 6.高精度聚焦离子束光学检测设备。 (四)集成电路材料 1.大尺寸抛光片、外延片、片; 2.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3.集成电路用高性能铜及铜合金材料; 4.超净高纯电子化学品; 5.特种气体; 6.高纯金属及其高性能靶材。 (五)公共服务平台 1.共性(特色)工艺技术开发; 2.关键核/库建设; 3.先进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二、“新型显示”专项工程 (一)领域 1.高功率、高性能外延、芯片制造和高端封装、模组及测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灯具光效110流明/瓦及以上功能性照明系统、高密度显示系统的产业化 3.蓝宝石图形衬底、硅衬底技术等新型半导体衬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4.半导体照明驱动及控制芯片 (二)领域 1.新型显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氧化物、有机()等新型基板技术及产业化 3显示驱动、彩色滤光膜、玻璃基板等核心配套产品产

业化 (三)领域 1驱动、蒸镀、封装等核心工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配套材料、专用芯片、装备及相关产品产业化 (四)激光显示领域 1.激光光源、激光器、光机、显示芯片、菲涅尔屏、超短焦光学系统、自由曲面镜等激光显示关键模组及系统产业化 2.激光显示微型投影模块、产品及超大尺寸激光显示产品产业化 3.激光电视用高功率激光光源开发、照明光路设计、投影光路设计以及相关产品及系统产业化 (五)3D立体显示等其他新兴显示领域 1.3D立体显示等新一代显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新型触控面板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其他新型显示核心配套产品产业化 (六)综合示范应用 具有产业带动效应,具有一定产业影响力,拥有一定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水平领先的新型显示产品在各领域的示范应用。 (七)公共服务平台 面向新型显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测试认证、专利、标准、产业政策研究等综合服务及支持。 三、“下一代网络(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专项工程 (一)无线网络

活动方案之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篇一: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 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 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 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 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 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 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 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 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 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 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 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 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 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 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 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 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式:IaaS,PaaS 和SaaS 云服务”现在已经快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了。如果你不知道PaaS, IaaS 和SaaS的 区别,那么也没啥,因为很多人确实不知道。 “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隐喻,“云计算”其实就是使用互联网来接入存储或者运行在远 程服务器端的应用,数据,或者服务。 任何一个使用基于互联网的方法来计算,存储和开发的公司,都可以从技术上叫做从 事云的公司。然而,不是所有的云公司都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是CTO,所以有时候看到云 技术背后的一些词可能会比较头疼。 云也是分层的 任何一个在互联网上提供其服务的公司都可以叫做云计算公司。其实云计算分几层的,分别是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as-a-Service,Platform(平台)-as-a-Service,Software(软件)-as-a-Service。基础设施在最下端,平台在中间,软件在顶端。别的一 些“软”的层可以在这些层上面添加。 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

第一层叫做IaaS,有时候也叫做Hardware-as-a-Service,几年前如果你想在办公室 或者公司的网站上运行一些企业应用,你需要去买服务器,或者别的高昂的硬件来控制本 地应用,让你的业务运行起来。 但是现在有IaaS,你可以将硬件外包到别的地方去。IaaS公司会提供场外服务器, 存储和网络硬件,你可以租用。节省了维护成本和办公场地,公司可以在任何时候利用这 些硬件来运行其应用。 一些大的IaaS公司包括Amazon, Microsoft, VMWare, Rackspace和Red Hat.不过这些公司又都有自己的专长,比如Amazon和微软给你提供的不只是IaaS,他们还会将其计算能力出租给你来host你的网站。 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第二层就是所谓的PaaS,某些时候也叫做中间件。你公司所有的开发都可以在这一 层进行,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PaaS公司在网上提供各种开发和分发应用的解决方案,比如虚拟服务器和操作系统。这节省了你在硬件上的费用,也让分散的工作室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容易。网页应用管理,应用设计,应用虚拟主机,存储,安全以及应用开发协作工具等。 一些大的PaaS提供者有Google 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Heroku,Engine Yard。最近兴起的公司有AppFog, Mendix和Standing Cloud SaaS: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第三层也就是所谓SaaS。这一层是和你的生活每天接触的一层,大多是通过网页浏 览器来接入。任何一个远程服务器上的应用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运行,就是SaaS了。 你消费的服务完全是从网页如Netflix, MOG, Google Apps, https://www.sodocs.net/doc/bc18451567.html,, Dropbox或者苹 果的iCloud那里进入这些分类。尽管这些网页服务是用作商务和娱乐或者两者都有,但这 也算是云技术的一部分。 一些用作商务的SaaS应用包括Citrix的GoToMeeting,Cisco的WebEx,Salesforce的CRM,ADP,Workday和SuccessFactors。 Iaas和Paas之间的比较 PaaS的主要作用是将一个开发和运行平台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而IaaS的主要作用是 提供虚拟机或者其他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接下来,将在七个方面对PaaS和IaaS进行比较: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服务运营模式

目录 简介 (2) 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和 Power BI 在线服务 (2) 微软云技术 (4) 主要特色 (4) 客户数据 (5) 客户数据的存储位置 (6) 基础架构的安全性 (6) 客户数据的访问 (7) 基础架构的访问 (7)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7) 合同承诺 (8) 微软和世纪互联的合作模式 (8) 角色和责任 (9) 微软 (9) 世纪互联 (9) 执法请求 (9) 合规性 (10) 合规性认证 (11) 总结 (13)

简介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个人用户、创业团队、还是大型的企业,数据都是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数据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正是依赖这些数据,企业可以更好的维系客户关系、发掘客户的需求、更好的管理员工与业务……数据的拥有者因此对在线数据的存储和使用的各种不确定性产生顾虑,例如客户数据存储在哪里,谁能访问这些数据,当第三方需要访问客户数据时有无法律法规约束,等等。 中国关于对数据的隐私保护有明文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和 Power BI 在线服务 在中国,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和 Power BI 服务是在中国大陆独立运营的公有云平台,由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蓝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为“世纪互联”)独立运营和销售。采用微软服务于全球的Azure、Office 365 和 Power BI 技术,为客户提供全球一致的服务质量保障。 作为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和 Power BI 的客户,可获得以下服务: ?在中国大陆数据中心托管且由世纪互联独立运营的云服务。世纪互联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商。 ?源于微软应用于全球企业客户数十年的丰富在线服务经验而开发的世界一流的Azure、Office 365和 Power BI技术, 全面服务于中国的客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