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导学案的撰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最终稿)

导学案的撰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最终稿)

导学案的撰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最终稿)
导学案的撰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最终稿)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讲座稿

目录

引言及激励 (2)

讲座稿正文

一、导学案与学案导学 (2)

二、学导式教学的发展历程 (3)

三、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3)

四、学案导学的作用 (4)

五、导学案中应包含主要栏目 (6)

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方法 (6)

七、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策略 (9)

八、判定真假导学案的标准 (11)

九、学案导学中的洋思中学 (11)

十、拓展与提升 (11)

十一、附件 (11)

所需时间及互动设计 (12)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湖里区进修学校孙剑飞

引言及激励

扫清认识障碍,克服不可知论;

树立变革的思想和意识;

把我们的价值延伸到孩子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

克服职业倦怠:

负担过重,成就感不足,我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是自主学习+科学方法+提高效率=自我减负+成就感;

当老师的不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墒:智商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深度,情墒决定我们人生的宽度。

讲座稿正文

一、导学案与学案导学

1.何谓导学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用于帮助、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案。

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主要是指学生自学,既包括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学习;既指学生学习教材上所规定的知识及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又指学习这些知识得来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会学的能力。

“导”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积极地加以指导和引导,塑造学生的全部天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是重点,“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关键,“培养能力”是目标,“提高效率”是目的。

学、导二字是导学案的核心,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

这里要注意,导学案绝对不是通常所说的教案。导学案与我们老师的传统教案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二者的重心、关注的方向不同,传统的教案过于侧重设计老师的讲,而不注重设计学生的学,导学案侧重设计学生的学和老师的导;二是二者设计的主导思维不同;三是二者的使用者不同:教案是供老师用的,导学案是师生共用的。

2.何谓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简单说,就是师生共同借助导学案在课堂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导学案是一种文本,学案导学是一种行为。

二、学导式教学的发展历程(学案导学是怎么来的?)

1. 学导式教学的探索阶段

1979年前后,我国教育界即开始从事学导式教学的试验研究,全国总共大致有11所学校先后自发地开展实验,名称也不统一,也未构成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所以这个阶段只能称为探索阶段。

2. 学导式教学的成型阶段

80年代初,黑龙江胥长辰在“自学式”教学实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学导式”教学,后由哈尔滨师大刘学浩(博客:)从理论上加以总结;1982年,《黑龙江高教研究》上出现对学导式教学的研究;1983年《成人教育》《新华文摘》《解放军报》以及《中国教育报》等出版物媒体对学导式教学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1985年,学导式教学被列为我国教学改革中倡导应用的教学法之首;

从1988年起,我国连续几年召开了全国学导式理论研讨会与讲习班,并在各地、各级各类各科教学和继续教育、职工培训及员工进修、终身学习等诸多领域得到实践与推广;

1991年后,学导式教学法被列入世界五大教学法之一(美国的发现法、德国的范例法、苏联的问题法、保加利亚的暗示法、中国的学导式教学法),至此,学导式教学法基本走向成熟,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体系。

3. 学导式教学深入发展阶段

90年代以来,学导式教学开始走出经验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始充分吸收各种理论营养,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到目前为止,学导式教学已经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广泛适用,全国各地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有学校和教师在采用学导式教学,大量的实践证明,学导式教学模式确实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的效率,至此这种教学模式呈现出与其他教学模式融合共生的态势。

三、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理论在指导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大作用!

可以说缺乏理性思考的教学是盲目的,不科学的和不负责任的,因为目前很多教育教学理论都是在无数的实验、实践中得以验证过的科学规律,足以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

有理论支撑和理性思考的教学是艺术,缺乏理论指导的教学充其量只能是一般的劳动。

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深奥,其实我们日常的很多教育教学中都在实践着以上理论,只是我们没有与它们挂钩而已。但是,一旦你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理论”

人的发展要靠内外两个因素,外因是次要的辅助因素,内因才是主要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上,就是强调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习的客人不要喧宾夺主。

这就告诉我们,编写导学案要重点规划好、设计好学生的学,而且要进行整体和完整的规划;此外,在老师根据学生的学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的时候,还是要把

激活学生自己学放在第一位。

2.著名教育家布鲁诺的“发现学习理论”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因此,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小步子、有梯度,循序渐进,要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他的理论证明了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性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强。

在运用导学案教学中,这一自主探究并不是盲目的随意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义、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理论。

人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他的理论用在课堂教学上,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让学生从学习前的无疑惑到学习中的有疑惑,再到消除疑惑的过程。

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1)在学案的设计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习者思考,使其在认知上达到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学习活动,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2)在教学设计中,应提供机会并帮助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对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铺垫,水到渠成的过程!这也验证了一个道理,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低谷也肯定不会出现高峰!

5.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我国学者查有梁提出系统科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整个学案导的编写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注重反馈(了解学情,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依据反馈的真实情况决定师生下一步行为);

有序原理:就要求内容排列要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要求,强调要有内在的逻辑性;

整体原理:整个导学案使用完毕就应该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

6.此外,学案导学还借鉴了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布鲁姆目标教学法中的目标设计和和谐教学法中的纲要信号对知识网络的处理等有益部分。

导学案的产生基于以上理论,所以在编写和使用过程中都要渗透和落实以上理论。

四、学案导学的作用(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有什么好处?)

(一)促进学生成长

1.使学生学有路径

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更加完整、系统地设计学生的学,包括:设计

学习目标、划定学习范围、明确了学习任务、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有规划。

2.使学生学有方法。学案导学过程中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明确指示如何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如何讨论等学习方法。

3.使学生学有信心。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多问题、精练习、勤反馈”,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二)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变什么?从传统的老师主体转变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如果我们设计的是真的导学案,必然会带来这种变化。

以往为什么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原因。

怎么变?编好用好导学案。

(二)促进教师成长

丰富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有效编制和使用导学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课后负担;充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利于师生成长、利于提高效率、利于学校质量、利于转变观念

五、导学案中应包含的主要栏目

(一)分析

比较成熟的导学案的基本栏目设置

1.东庐讲学稿:

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

2.洋思中学导学案:

介绍学习目标(2分钟左右)→自学指导(3钟左右)→学生自学(20分钟左右)→学生练习(15分钟左右)→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5分钟左右)。

共同要素: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共同特点:重学情、重任务、重学法、重指导、重反馈。

(一)基本栏目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提炼出导学案一般应具备的几大基本栏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课堂学习、技能训练、作业布置、学习反思。

导学案中栏目的设置便是对以上要素的有序排列。

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方法

1.做好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五清”。

知识底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与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第二,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

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

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

立足本校本区实际,抓住中下层,兼顾上层。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就开始编写和使用导学案上课,这个过程叫学案导学。

2.接下来我们重点谈谈导学案中几个基本栏目要怎么编和怎么导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指导、课堂学习、技能训练、作业布置、学习反思。

(1)“学习目标”栏目编制和导学

怎么确定学习目标?

中国的课标是地板标准,而不是天花板标准,要坚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达标(生源)。

一节课学习目标的制定关系非常重大,它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甚至是成败,一定要慎重对待,结合课标、考纲、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学习目标必须从课标中来,从学生的现状中来。

确定的过程:熟读、详解课程标准→初步确定课时目标→进行目标调查(列表或直接出题目)→最终选定教学目标。

要注意:目标当中一定要包含本节课的全部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层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

怎么导?

坚持提前抛出目标: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学到什么样的程度(完成了哪些任务)才算达标,并激励每个学生向目标迈进。我历来反对让学生在不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目标可以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前自学,然后由老师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学习目标,在课后反思阶段,要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达标情况。

告诉目标→检查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目标→引领学生依据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

(2)“重点难点”栏目的编写和导学

不是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但是如果有就一定要包含在目标当中!这个栏目也不一定要单列出来。

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重点来了,难点来了!

一定要给足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赶路,如果学生没有在本节课清掉重点和难点,可能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告知重点难点的到来→方法引领→适当强化

对于重点难点一定要给足方法(主要是学法:学法、思维方向、判断辨析的依据、筛选答案的标准、答案的内在构成、解题规范、解题技巧等等),大千世界,要学的东西很多,对具体的一个知识或技能来说,其学法(了解认识事物的思维)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给学法一个大致的分类,但是,绝对不能把学法指导固定化、模式化、万能化和绝对化。

(3)“预习指导”栏目的编制和导学

千万不要忽视预习指导的作用!

预习指导由一系列的任务和必要的学法指导共同构成(学法指导从预习开始,一旦开始就没有结束),预习指导的定位主要应该放在落实双基上,核心任务是解读教材,帮助扫清解读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最好是在课前把熟悉教材的任务全部完成,尽量由让学生在上课前完成。

学会通过批改(抽样)或追问检测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即使是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然后老师当堂检测或追问也同样可以做到,学生真学了还是假学了,一问便知、一测便知。

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是可塑的,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培养好学生预习的习惯。

编制过程:老师熟读教材,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预习的内容,可以是填空、选择或判断方面的任务,对难度较大的预习题目可以给出处、给查找资料的路径或给出思路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在预习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明确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训练之前必须熟读教材,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来完成预习内容。预习的时候要规范学生对课本的使用,要坚持把课本写得大致比较满,最好是引导学生能够了解教材结构,段落意图,这有助于展开下下一步的教学。

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完成预习训练→批改训练或追问(检测完成情况)→补救→梳理结构

(4)“课堂学习”栏目的编写和导学

这一栏目的核心任务是:答疑解惑,扫除认知障碍,帮助学生消化教材,引领和矫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容上看,“课堂学习”一栏的本质应该是一系列学习任务的有序排列,老师在课堂教学阶段要引领和指导学生落实这些学习任务。

如何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该从目标分解,可以采用绘制鱼骨图、蛛网图甚至八卦图的方法把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具体的、可以测量的学习任务,任务分解要完整有效,当学生成功完成导学中的学习任务,也就意味着他成功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我们就会避开无效环节,使整节课的教学都向完成目标迈进。

目标和任务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重点难点,可以设计多个学习任务来支撑和强化。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本身任务一定要明确,不能含混模糊,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什么;学习任务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也就是任务问题化,问题一定要有探究性,避免低层次的问题。

坚持给任务的时候就给意义、给价值,要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学这个,学这个有什么好处,这往往直接影响学习的注意程度;

坚持给任务就给时间,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多长时间完成这个任务才算是合理的;给任务的时间尽量要给分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答题的量,明确这个题目的重要程度;

坚持给初次出现的或难度较大的任务的同时就给方法,方法可以先体现在导学案中,也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总结生成,但是老师心中一定要有方法,特别是思维方向、判断辨析的依据、筛选答案的标准、答案的内在构成、解题规范、解题

技巧等等),这样当学生无法生成的时候老师才能快速进行指导,以免浪费太多的时间;

坚持给任务就进行检测和反馈,我们非常提倡在课堂上批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采用抽样的办法,分层进行,当场摸底,以此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时时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内容、方向和进度。

坚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任务化、问题化、题目化。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各级考试对这方面的考查量日益增多,但是我们有些老师对以上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准备也不够充分。

一定要排列好、规划好任务呈现的顺序(小顺序、大顺序、学科关联)!

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求学习任务的完成率!

分解目标→确定任务→排出顺序→给定分值→备好方法→限定时间→检测验证

(5)“技能训练”栏目的编写和导学

技能训练一般由一些练习题组成,编制出了适量的可以当堂完成的高质量的练习(一定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考查、一定要根据答案科学设置分值)以后,老师可以给学生限时来完成。其主要作用在于检测学生对本节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或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实际上就是一些练习,同一目标原则上只设计一个题目,然后进行深入挖掘,绝对不要低效地重复。

技能训练要围绕目标进行,也就是说:技能训练的全部题目都应该从课标、考纲中来。

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下来巡视(可以分层重点抽样观察),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特别是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个别简单点拨,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困难一定要高度重视,当堂解决!老师一定要迅速分析产生问题或困难的原因,在心中形成学法指导的思路,使接下来的点评、反馈、矫正、巩固等工作更有针对性。

有时候可以采取分层板演的形式,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完成部分重点的练习,然后由尽可能地由学生完成点评(板演者自评或其他学生点评,由学生点评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老师点评时语言把握不当造成的师生关系紧张),由学生进行学法、解题方法方面的互助。

熟读教学目标或学习任务→尽量对每一目标任务设置一个题目(重点、难点和考点可以设置多个)→进行检测→加以评价→补缺补漏。

(6)“作业布置”栏目的编写

作业可以分预谋性的和生成性的。

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学习小结、学习反思与改进的办法,也可以是绘制结构。

坚持围绕学习目标布置作业,坚决不把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得很好的目标布置成作业。

坚决鼓励自己完成作业的学生,哪怕是他做得非常不好。

说明:导学案的科学编写只是学案导学的全部工作的一小部分,导学案编写得好,只能说明预设的好,更关键的是要看生成,看老师的导学能力。两个老师拿着同样的导学案进课堂,在课堂上导学的效果也不可能相同,所以,在成功编写导学

案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能力(任务布置、关注学情、反馈矫正、有效激励、学法指导)!!!

(7)“学习反思”栏目的编写和使用

供学生自己回顾反思与改进学习用: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优点(发扬的方法),不足(改进的方法)。

注意之一:编写的时候要做好行为策划,使用的时候要做好行为管理。

地指导、引导学生。

注意之二:注意栏目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坚持上一个栏目的任务没有解决就坚决不急于过渡到下一栏目。

小贴士:有时候在学案导学过程中会出现导不完的情况,其原因何在?又如何解决呢?

1.无效任务多,老师废话多,学生废话多;

2.师本位严重,不了解学情;

3.预习没落实或不到位;

4.学生未训练到位;

5.无效活动多且无序,无法预知和调控时间。

七、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策略

1.依靠团队合作

2.做好行为策划与行为管理

3.时时关注学情

是否时刻关注学情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有生本思想,可以看出其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说白了这是一个道德问题。要坚持时刻知道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哪里了,问题在什么地方(可以采用分层抽检的方法、追问到底的方法,来确定谁会谁不会,真会还是假会),在此基础上坚持学生会的就坚决不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态、学习信心、学习障碍,这是导学案下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重要手段。要给足学生话语权、思考权、表达权,允许暴露问题,允许犯错误,学生不出问题就显示不出老师的价值,学生不犯错误你就没有教育的机会,没有展示才能的舞台。只有时时了解学情才能有效调控教学进度、指导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重视追问在了解学情方面的作用。

多问一些二级以上的因果,比如:为什么呢?你是从哪几个角度来组织答案的呢?这个方法科学规范吗?……

坚持一种思想方法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坚持一个原则,老师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一切服从学情,学情大于天!

4.相信并依赖学生

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学生自己能学的,老师坚决不教!

要放手发动学生:要在充分引导、规范和训练学生的基础上相信学生能够学好,兵教兵,兵斗兵,兵练兵能够做好,帮别人的时候出发点可以是自己,让学生体验兵教兵的快乐,结果是帮助了他人,兵教兵的关键不是对答案,兵教兵的核心应该是指路、给方法、督促、抓落实。

5.要切实提高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导学案的学习要有良好有序的课堂秩序作为保证。课堂秩序从哪里来?

1)规范与制度;2)价值认同;3)必要的训练;4)没有人没事做;5)人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事(学习任务),把握好学习思维的总量(注意!任务总量不等于思维总量),过多过少都不好。要符合学习规律、用脑规律,避免学生疲劳作战,多一些头脑风暴,少一些低级设问,尽量做到人人时时有合适的任务。问题(任务)的设置一定要有大含金量和高附加值,要有思维度、有梯度、紧紧围绕目标;6)不断督促和矫正。

6.必须坚决彻底地重视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学案中,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目前在学法指导上学习不够、力量不够、力度不够、效果不好。

学法指导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何而来,答案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构成的,如何组织、筛选和对比答案,不同设问下的不同答题方法,答题应有的规范等等学习方法指导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要举出一定的学习题例,通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老师一定要先做,找出方法。要将心比心。

学法指导也不一定要预谋,也可以生成,方法、规则、步骤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提炼、总结和归纳。

7.对导学案要坚持批改

8.把握好导学案与分层教学的关系

(1)预设层次与生成层次;

(2)不要僵化固化学生的层次;

层次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同的内容、单元不同学生认知能力是不同的(3)二者完全可以充分结合起来;

(4)要及时给学生上升的时间和空间。

(5)环环体现分层,简单来说就是做到人人时时有合适的任务。

9.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和导学案的关系

导学案,帮助学生分析、解读教材,通过教师的指导把教材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腐朽为神奇,提升学生对教材价值乃至学科价值的认同度;教材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课程标准这一大旗之下。

10.正确处理学案导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生成是实现目标超越的重要手段。生成分随机性的生成与预设性的生成。我们完全可以在导学案中预设一些生成,比如学法总结归纳,又如用某种创新的手段来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等等。对于随机性的生成,我们首先要判断生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对本课、对本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凡是有价值的问题都要及时加以处理,即使无法当场处理也要尽快帮学生解决。有时候,生成还能起到补充预设的作用,比如说,如果老师在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需要前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能够加以解决,而学生刚好问到了这个问题,那老师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个问题把思维的梯度降了下来。

在学案导学过程中,老师辛辛苦苦编写了导学案,确实从内心希望整节课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而往往不愿意也不关注生成。引导学生在学案导学下的有效生成确实需要老师有很高的能力,包括需要敏捷的反应、快速的反馈、较强的指导和引导能力,需要老师有宽广的心胸,需要给学生留有余地,需要高效的学习作为保证(否则难以空出时间)。预设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成,学生有新的问题,那么,是老师的机会来了,是展现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机智的机会来了,一定要好好把握,给学生一份满意的答卷。

八、判定真假导学案的标准

导学案不是教案、习题集、练习册也不是学习流程图。

1. 主体标准:强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体的不是真导学。一定要以学定教,千万不要以教定学。

2. 方法标准:强调必须有学法指导。导学案的核心作用是引导、指导、激发学生有效学习,因此没有方法指导、思路指导、思维指导的不是真导学。

3. 容量标准:过于繁杂,任务过多,负担过重的不是真导学。

4. 模式标准:模式单一、固定、僵化的不是真导学,必须依据不同目标、课型、对象编写不同导学案。

不符合以上四条标准的就不是真正的导学案!

互动环节:学案点评

九、学案导学中的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的教学;洋思中学的管理。

十、拓展与提升

关于学案导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案导学中,兼顾基本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

学案导学中,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适度指导之间平衡的研究。

学案导学中,学生异步发展(分层教学)教学的理论、模式与实践。

学案导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十一、附件

附件一:“爱的冲突”可化解导学案(政治学科)

附件二: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导学案(数学学科)

所需时间及互动设计

一、讲座所需时间:

大约3小时

二、互动的设计:

1.课前发放导学案的样稿,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来熟悉了解,然后请学员对其进行点评。

2.上课期间,不定期地提问。

3.下课前再次请学员就放给大家的导学案进行点评。

二○○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材料一:“爱的冲突“可化解导学案(政治学科)

导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二 )预习自学

1.我们正处在从幼稚走向的过渡时期。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独立性逐渐,对父母惯常的关切、要求、管教可能越来越不以为然,有时还会产生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的分歧出现了,“爱的冲突”发生了。

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中学语文论文 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刘天宇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写作是最后一步,写作中需要学生运用到听、说、读的知识,综合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低可以直接体现小学生其他语文能力方面的能力。加强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及创造力,但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使很多小学生将写作作为一种学习负担,对写作并没有很大兴趣,甚至会产生排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学效果低下。因此,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不断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下面是笔者自己的几点教学总结。 1.兴趣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对于什么样的课程教学而言,这都是学习的真理。对于小学生而言,心智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低下,并没有强烈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学习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将学习作为一种任务或者负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使他们专注于学习,积极投入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爱好进行写作训练,也就是让小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写一篇作文。比如,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围绕“动漫”这个话题自由发挥,可以是写某部动漫的简介,也可以是动漫中某一个人物的介绍,又或者是对某一部动漫的观后感。这种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目的训练,至少不会让学生们感觉那么排

斥,而且相信学生们在写作时会有很多话可说。这样的写作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慢慢喜欢上写作。 2.写作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相结合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理解并不全面,单纯的认为写作教学和平时课堂教学并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写作教学就是写作指导,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写作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的,写作训练应该和学生听、说、读等方面教学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不断融入写作思想,指导学生们学习课文文章的结构、布局,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借鉴文章中一些优美、经典的语句。而且,应指导学生养成一种习惯阅读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避免拿到作文题目后无话可说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课文续写。在写作教学中,小学生每周都应该进行一次写作练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续写课文,达到练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编一段小短文,比如故事中的两人和好了,以后可能会出现什么事情。这种课文续写练习最大的好处是,对学生的思维没有限制,学生怎样理解就可以如何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其次,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们制作一些简单的阅读小卡片,将自己每天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名言警句、美词美句等都记录在上面。长期坚持,学生也会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会自然而然地掌握广泛的写作素材。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写作教学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忧伤自己没有话说,没有材料可用,当然这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少有很大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小学生没有掌握写作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1 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表述不准确 【建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案的使用者是学生,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对象应该是学生。可目前我们有些导学案中目标设置的主体还是教师,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目标的描述才是合适的。所以,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注意对象是学生,要使用第一人称“我”。如:我会……我能够……。 (2)目标设计缺少三维度 【建议】我们有些导学案虽然有很清楚的学习目标,但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层面上的单一目标,仍受传统教学影响过于重视“双基”,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只求结果。而新课标要求目标设计体现“三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会”;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乐学”。从学会、会学再到乐学,三维目标如同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不能相互分开的,在描述时要全面描述。 (3)目标表述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 【建议】有的学习目标表述抽象,操作性不强。因此,学习目标设计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要以学生为中心,行为主体是学生,呈现出来的每一条款都必须有具体的动词,像“说出”、“标出”、“划出”、“找出”、“编写”、“设计”、“预测”、“关注”、“尝试”、“参与”、“追求”、“整理”等这样的动作。要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些隐性目标的设计。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写明运用什么方式、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如:“通过……,理解………”等。

问题2:导学案问题设计肤浅化、零碎化,缺少层次 (1)问题设计肤浅化表现在,问题设计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很容易就得出答案。 (2)问题设计缺乏开放性。对照课本直接就可以找到结果,这类问题不利已课堂上的生成,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问题设计零碎化是指整张导学案全是零碎的小问题,一问到底,而缺少提纲挈领的问题。这样设计会阻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4)问题缺少层次,是指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识记类问题、理解类问题、应用类问题、拓展类问题等。 【建议】导学案的设计要以问题为主线,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的原则要求。要设计具有探究性、层次性、情境性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要会针对那些难度较大无从着手的综合性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实行难度分解分层。 问题3: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缺乏“导”的功能 【建议】导学案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变为“以练为主”,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后是测试题,导致导学案习题化、试卷化。而好的导学案是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的集“导学”、“导思”、“导练”、“导评”、“导测”于一体的全程性学习活动方案,是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载体。能够让学生在步步引导中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效果。而习题或试卷则仅仅是检查学生学习水平与技能的一种反馈手段。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重视“学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学”,强化学法指导,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动手实践能力的设计,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朱国斌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切实落实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我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发挥集体校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为了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习学案”、“导学案”、“达标反馈学案”三个环节。 主要环节“导学案”的设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 实行个人划分任务原则,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周的备课,为了设计好导学案,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仔细认真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完善的设计。 三、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指导课前预习:每节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活动中有的放矢,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有所了解,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2、课堂引导探究: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按照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圆满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让须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规划方案.docx

......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强调 " 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 ,思考 ,表达 ,评价的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 "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 "标准 "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 ,注重语言运用能力 ,淡化理论讲解 ,注重实际操作 ,淡化名词术语 ,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 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目的就是要使学生 "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从而 "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 ,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 .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 另外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 "半壁江山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 .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其一 ,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 ,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 其二 ,不正确的评价机制 (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终结 性定量评价机制 )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 ,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 与使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课时性原则。 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不允许一案多课。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是不符合课时性原则的。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 3.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要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 4.问题性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 5.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一、导学案编写 1、成立组织。备课组成立导学案编制小组。备课组长担任编制小组长,成员由本组骨干教师组成。 2、合理分工。编制小组长开学前召集成员开预备会,把本学期学习内容按章节合理分工,前面的章节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主备课人承担编写任务,后面的章节可以由青年教师编写。 3、编写学案。 (1)编写准备。编制小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导学案编制小组老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教学流程,主备人做好记录。 (2)编写草案。主备人根据编制小组的意见编写好一周的导学案草案,包括自学导航、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 (3)学案定稿。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本组所有教师对导学案进行集体研讨,修改定稿。 二、导学案使用 1、课前。提前1—2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用“导学案”学文本,而不是用文本完成“导学案”。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可以指导学生用双色笔或多色笔在导学案上对理解掌握的和疑点等做出不同标记。 上课前半天,教师将导学案收回,检查“自学导航”部分学习情况,掌握学情,预设课堂应对措施,保证点拨精当简洁。 2、课堂。第一步,发回导学案。在课前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遇到的疑难点。第二步,组织学生探究导学案上“合作探究”板块中的问题。老师巡察指导。第三步,组织小组成员展示成果,通过展示解决重点、难点。教师适时点串。第四步,组织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板块。教师总结升华。 3、课后。教师要对导学案在课前及课堂的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意见交给主备人。主备人第二次修改,把最后定稿交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把每个章节的导学案整理装订成册,一份备课组保管,一份交教科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漫洼学区对实施导学案学校 在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方面的总体要求 为了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实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学区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漫洼小学、红庄小学、百花小学推行集体备课,同年级同科教师共同编写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1、学期初由实施导学案的各学校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打印分发给学校各教师,并上交学区教研室一份。 2、由各学校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一般每两周轮换一个主备教师)打印备课任务安排表,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学区教研室一份。 3、“导学案”备课的基本特征:“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 4、备课程序: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份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具体过程为“六备” ①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四段八环”。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②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 定时间:每周星期日晚(周头会之后) 定地点:各学校教研室(每组划定一个固定区域) 定人员:该组所有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兼教两科的教师以主科为主,两头兼顾。 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 备课组长做好人员出勤登记和会议记录。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宋春光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我校作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们对我校学生的作文情况作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其结果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采用的写作方式是:抄(抄袭习作选上的作文)、编(胡编乱造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临(即像临帖练字般地仿写作文,事件一样,只变换了人物)。

而在考试时,他们的方法就更为简单了,那就是“默”——将平时背好的优秀作文有选择地默写在试卷上,以换取高分。造成这些写作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我校学生视野狭窄,见闻不广。? 虽然他们有较自由的支配时间,但活动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单调性、肤浅性,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象写“秋天的景物”,我校学生都源自农村,许多学生不愿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胡编乱造,所以写出的文章语言贫乏,选材不当,描写不具体。? 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 家长往往视子女读课外书为闲书,横加指责,强迫子女“一心”只读教科书。由于学生未能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窄,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作文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屡见不鲜,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现象普遍存在。??? 3.教师急功近利。? 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我校教学的相对封闭,作文教学单一、枯燥,作文指导机械化。作文教学形成了“两周一次作,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押题、猜题、套题;让学生读背范文,忽视了系统、有规律的作文教学,于是,出现了“应试作文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

如何编制导学案优选稿

如何编制导学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如何编制导学案一、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用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材料依据。学生则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还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以导学、诱思为基点,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二、编制导学案要考虑的因素1、新课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编写的特点。一是生活气息浓厚。二是按模块编排。三是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四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3、语文的结构与应用知识。作为语文老师在注重语文应用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结构性知识,因为结构性知识是语文运用的基础,应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结构性知识的补充教学。4、教材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要突出。在注重能力的同时,其语言知识不但不能丢失,而且应该加强。特别是阅读理解中的语句及用法。5、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便于学案的分层设计。三、编制导学案应遵循的原则1、单元化原则。每一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对知识点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能力。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不宜太多,太碎;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积极参与。3、参与化原则。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要相信学生,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地挖掘。4、方法化原则。体现教师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指导和要求。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学习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开始,进而启发他们发表对生活的见解和主张,即从抒写生活到认识生活,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知难而进,努力探索,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面貌。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读积累;注重课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课文作文;实践活动;互改和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49-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写作训练就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作文难写,

为何?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谈四点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1.重视阅读积累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一点不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输出;”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阅读,阅读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运用”阅读积累”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首先,教学生做剪报。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能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可以就写作特点分析,可以就读后的感想,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doc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朱国斌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为它又和教学案有着本质区别,教学案是以老师怎么教为主线,而导学案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切实落实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我 校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师生配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让“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更有效,更充实;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优化,减少无效或低效活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导学案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发挥集体校研的力量。通过本组内各位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创新,不断修改,我们群策群力,配合设计出了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的编写过程 为了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将学案的编写分为“预习学案”、“导学案”、“达标反馈学案”三个环节。 主要环节“导学案”的设计,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分为七大部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合作探究、拓展迁移、课堂小结等。 实行个人划分任务原则,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周的备课,为了设计好导学案,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是绞尽脑汁,仔细认真的设计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个知识点,力争呈现给学生的是最完善的设计。 三、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指导课前预习:每节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活动中有的放矢,学生有了清晰的思路,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有所了解,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2、课堂引导探究: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说明,按照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师生配合圆满完成问题的解决。可以适当开展各种竞赛,让须生在愉悦、进取、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3、作业的布置:作业要求稳固课堂学习内容之外,还要为下一单元的导学案做充分的准备。让课堂的内容能够有序的联结起来,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四、有待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f9535962.html,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黄鹏飞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11期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地位十分突出,无论是对于考试成绩及个人将来 的发展,高中作文的教学都无比重要。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开展作文创新教学,以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了解学情,开展针对性的作文教学 高中生讨厌八股文式的写作,讨厌模板式的创作。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首先必须让他们爱上写作文,爱上语文课。这就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那他们就会爱上作文课。以往的中学作文教学大多是格式化、千篇一律式的复制性教学,毫不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写作个性。教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思想,培养学生写作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事情,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写作观念,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流露,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敢于写作,敢于创新,敢于尝试。 二、积累词汇,夯实语文基础能力建设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没有基础,就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进行作文能力训练,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强化高中生作文的书写训练,训练学生规范写字,让学生在作文书写中规范整洁。针对高中生错别字多和词不达意的现状,要求他们努力消灭错别字,同时积累丰富词汇,对常用的成语、词语、名言警句必须熟烂于心,实现语言使用的规范化,进行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语文学习的场所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特别是字词的学习,更加容易进行。 三、革新思想,改善作文批改程序 高中生的主观性强,希望得到教师的青睐,所以在作文批改的环节上,可以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之中,避免教师独角戏的出现,这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教师可以关注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作文的批改,可以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选定好作文,点、讲、评。学生参与批改作文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有时是师评和学生评相结合,有时是面批面改,可以说作文讲评的实际效应优于作文前的指导。抓好讲评课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二、编写实施导学案的意义通过“导学”这一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训练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它与教案不同,教案是老师用的,学案使学生用的。既然为学生服务,学案就要有学法指南。学生依据学法指导知道该怎样学。《伟大的的悲剧》导学案【学习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抓住细节描写,品味生命的顽强。 4.学习斯科特等人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读懂文章主旨。 【学习难点】“悲剧”的“伟大”意义理解。 【学法指导】 1.静思、合作相结合,加强课文朗读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从世界最高峰的珠穆琅玛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塞外大漠……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之路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行行美丽的篇章。今天让我们探险家一起走进神秘的南极。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 1、在通读全文基础上,积累雅词:(3分钟) 2、自我检验,选词说话:(教师寄语: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5分钟) 请至少选用两个积累的词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3.预习检测:(教师寄语:书要细细读,淘尽黄沙始到金!)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日期: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 福建陈怀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广大教师就要适应课改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前指导——学生习作——教师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笔者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现列举一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策略之一:激发情感——开启心灵钥匙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究其原因,有的是没有找准写作的突破口,不说真话、实话;有的对老师存有戒心,不信赖老师,不愿向老师倾吐真情实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写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学生特别渴望和珍视老师的关爱。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甚至轻轻地微笑,都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都会触动他们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欲望。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他们当作朋友,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运用换位思考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这样,师生之间有了真挚的情感,学生便更愿意接近老师,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这样写出的作文才充实感人,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思考。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沟通后,学生会在作文中抒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应利用批语或课下谈心等方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多肯定,少批评,注重学生的人格构建 其实,每个人都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我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我的作文从您的嘴里念出来,得到您的表扬。”因此,批改作文时,要尽可能地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尤其对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写得较好的,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扬;有时也可以来点“美丽的谎言”;以此让他们认识自己也可以写好作文,来促进他们写文章的信心。对较差的习作存在的问题,拿出来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原因,让学生出谋画策,看如何改进,以此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好处。我的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听到老师朗读我的文章,我真高兴,心里铆足了劲,下次我还要写出象样的文章来。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课后找本次作文较差的学生谈一谈,让他们直接从这里得到鼓励,同时也得到帮助,这又比单纯的文后批语效果要好。 二、多体验,多观察,回归作文本源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数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 在此,有必要提及新课改的两个理念,即主体教育观念和生态伦理观念,主体教育观念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三、多“说”、多“辨”落实“口语”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现实教学目的的需要出发,多给学生创设“说”与“辩”的机会,可围绕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已见,开展切磋性的“百家争鸣”;也可课前分两种命题,“即席讲演”,课前两分钟一条格言谈心得体会,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出题,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用手势等适当的辅助手段,教师或学生做点评,还可以在写作训练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通过这些途径,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导学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实现再创造的(利器)教具。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的编制 (一)导学案的制作流程 导学案编写流程:主备人先行自主备课——备课组集体研备——主备人再备——备课组长检查、印发——个人课前再备。每周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集体备课,研究商讨主备人所备的下一周的导学案,并且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修改后交给主备人,主备人再次进行修改、整理后交给备课组长签字后送油印室印刷(没有备课组长的签名,油印室不予印刷)。 具体流程为: 1.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各位教师。 2.主备人根据备课组要求独立备课。 3.主备人备好所承担任务的课,按学校统一格式,制作导学案。并在集体备课前一天发给该备课组内每一位老师。 4.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并完成导学案。 5.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讨论后,确定导学案的每一各环节。备课组活动一定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定内容。 6.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结果修改导学案,形成规范的导学案。 7.把关人审核导学案并签字。 8.交油印室印刷。 9.分发给任课教师。 10.任课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科任教师以导学案为蓝本,根据本班学情及自身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案。此教案要求有较强的课堂执行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点拨、归纳、板书等行动策略设计。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8开纸,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1.5厘米.页眉页脚为小五号,正文为5号宋体。填写编号时,要符合要求,如第四章的第六课时的编号为0406.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此作业非课下作业,而是在课前或课上完成的,提高课堂内学生的训练效果)。导学案的电子稿要以科目和编号命名,例如:数学0203(数学,第二章第三节) 2.页眉页脚部分 页眉部分要注明课型、学校、年级、时间;要留出编制人、把关人、包科领导签字的地方。例如:南京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初一生物导学案编号0201编制人:孙*马*把关人:包科领导_时间:2012.9.9 页脚部分可以写一句总结本学科重难点知识的语句。例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也可以是激励、警示学生的语句。 3.知识问题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过程,要根据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设计问题,问题要求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4.问题层次化。 问题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识记题,B为理解题,C为应用拓展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的设计顺序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螺旋上升的逻辑关系。 4.联系生活: (1)源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选取学生熟知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参与。(2)高于生活:从琐碎、具体的生活中概括出共性的学科理论。 (3)回归生活:用学科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5.具体要求: (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2)“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3)“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5)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6)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提高方法、知识运用的技能,形成优良的思维模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使课堂教学过程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特点,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教学环节简单,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二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其基本操作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可以是长效积累的,也可以是即时触发的,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地使用这两种方法,并且要树立这样一种思想:今天的动机和兴趣水平是昨天学习的积累。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习的实用性;还要让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学生爱学作文,爱写作文。就课堂教学而言,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过去的愉悦体验或认知冲突,即时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十分必

要的。例如,在写一种植物或泥塑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上课前,请学生将课桌排成“U”型,缺口的教桌上用黑布遮放着如下物品:1.月季、吊兰、仙人掌、芦荟、蟹爪兰……2.学生自做的橡皮泥制品(小青蛙、小和尚、小茶壶、老牛……)上课后,我说:“同学们,我们教桌的黑布下,遮盖着许多同学们喜爱的好东西,这堂课我想请同学们从中选取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写,要写清楚自己最喜欢的原因和由这件物品展开的联想,某件物品谁写得最好,谁就可以得到它。”学生顿时欢呼雀跃。这个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利”诱发学生进入创作的兴奋状态。从而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意念,激起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这个教学情景的创设,充分利用了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觉得教师上的课有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了,而且由于教学情境和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激起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自我探索,尝试写作 学习可以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地学习。而后者除了可以学到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东西,包括学习的方法、探索的精神、自信心等;即使就规定的知识、技能而言,其保持的长久性、内在的积极性,也远远高于前者。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留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去充分地探索、尝试、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