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五次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五次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五次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五次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知识汇总

一、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铝在大自然以稳定的 态存在。 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⑴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⑵工业提取铝流程:

工业提取铝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

⑶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在电解时人们往往会加入 冰晶石 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4)讨论(1)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土矿的目的是什么?

(2)氧化铁能否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

(3)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后所得滤液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2、铝的性质

⑴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蚀性是由于 。 ⑵铝是一种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的金属。(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盐酸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

⑶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来运送浓硫酸和浓硝酸为什么:

铝 Al 2O 3 土 Fe 2O 3 矿 SiO 2

NaOH

溶液 NaAlO 2溶液 残渣 NaHCO 3溶液

Al (OH )3↓ 灼烧

Al 2O 3 Na 3AlF 6 熔融 通电

Al 铝合金 过滤

⑷铝热反应:

现象

方程:,

常用于。

写出Al分别与Cr2O3、MnO2、V2O5的反应:

练习题:

1、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Mg

B、Zn

C、Cu

D、Al

2、用铝热法还原下列物质,制得金属各1mol,消耗铝最少的是

A、MnO2

B、 Fe2O3

C、 WO3

D、 V2O5

3、镁、铝在空气中稳定能比较稳定地存在的原因是

A、它们是不活泼的金属

B、常温下,它们不与氧气反应

C、它们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D、它们化学性质稳定

4、取两份纯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

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1:6

5、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只发生钝化现象

C、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铝在空气中抗蚀性强

D、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

6、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以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

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

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彭化剂⑧用Al(OH)3制成药片治胃病⑨制防锈油漆

A、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⑤⑥⑦⑨

C、①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8、将一块镁铝合金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应有(填离子符号,下同);接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减少了,增加了;过滤后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减少了,增加了。

9、铝与烧碱溶液的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若反应中转移0.1mol电子,可收集到气体 L(标准状况)。

二、铝的氧化物(Al2O3-刚玉)

(1)物理性质:Al2O3是白色的水的固体粉末,熔点高(2054℃)。

(2)化学性质:

①与酸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②与碱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Al2O3 + 6H+2Al3+ + 3H2O;Al2O3 + 2OH-2AlO2-+ H2O。

(3)制备方法:2Al(OH)3Al2O3+3H2O

(4)用途:①耐火材料(Al2O3熔点高);

②冶炼金属铝;③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④宝石:红宝石——铬元素;蓝宝石——铁、钛等元素。

三、铝的氢氧化物

1.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Al(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絮状沉淀。

①与酸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②与碱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2.氢氧化铝的制备:

(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2)偏铝酸盐与碳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时:

离子方程是:

(3)3.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Al(OH)3 + 3H+ Al3+ + 3H2O ;Al(OH)3 + OH-AlO2-+ 2H2O

(思考具体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注意:十二水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俗名是明矾

KAl(SO4)2K++Al3++2SO42—;

Al3++3H2O Al(OH)3(胶状)+3H+(铝离子水解;可逆反应,常用于净化水)。

①过量OH —

②过量H

+

③H + ④OH —

⑤H + ⑥OH —

二、铝三角及应用

1、三角关系:Al 3+、Al(OH)3与AlO 2—

相互转化的关系

有关离子方程式:

A 、Al 3+与AlO 2—

的相互转化

①Al 3+→AlO 2—

: ②AlO 2—

→Al 3+:

B 、AlO 2—

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③AlO 2—

→Al(OH)3: ④Al(OH)3→AlO 2—

: C 、Al 3+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⑤Al(OH)3→Al 3+: ⑥Al 3+→Al(OH)3: 三、铝的化合物的有关图象

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如图①) 有关反应:Al 3+ + 3OH —

== Al(OH)3↓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

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如图②) 有关反应: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消失。

3、向NaOH 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 3溶液至过量(如图③) 有关反应: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Al 3+ +3 AlO 2—

+ 6 H 2O == 4Al(OH)3↓

现象:先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变化。

6、向NaAlO 2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如图⑥)

有关反应: AlO 2—

+ H + + H 2O == Al(OH)3↓

Al(OH)3 + H + == Al 3+ +3 H 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

Al 3+

Al(OH)3

AlO 2

— Al(OH)3↓(mol )

图① NaOH (mol )

图② NH 3·H 2O (mol )

Al(OH)3↓(mol )

图③ AlCl 3(mol )

Al(OH)3↓(mol )

图⑥ HCl (mol )

Al(OH)3↓(mol )

7、向盐酸中逐滴滴入NaAlO 2溶液至过量(如图⑦) 有关反应: AlO 2—

+ 4H + == Al 3+ +2 H 2O

Al 3+ +3 AlO 2—

+ 6 H 2O == 4Al(OH)3↓

现象:先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变化。 8、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如图⑧)

有关反应: 2AlO 2—

+ CO 2 + 3H 2O == 2Al(OH)3↓+ CO 32—

CO 32—

+ CO 2 + H 2O == 2HCO 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 2,沉淀不消失。

1、.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 +

、Mg 2+

、Al 3+

等阳离子,逐滴加入NaOH 溶液,则消耗NaOH 溶液体积(x 轴)和生成沉淀量(y 轴)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 )

A .将0.1mol / L AlCl 3溶液逐滴加入0.1mol / L 的等体积的NaOH 溶液中振荡, 现象为沉淀→溶解→沉淀→沉淀增多

B .将0.1mol /L AlCl 3溶液逐滴加入0.4mol / L 等体积的NaOH 溶液中振荡, 现象为沉淀→沉淀增多

C .将0.4mol / L AlCl 3溶液逐滴加入0.1mol / L 等体积的NaOH 溶液中振荡, 现象为沉淀→溶解→沉淀→沉淀增多

D .将0.4mol / L NaOH 溶液逐滴加入0.1mol / L 等体积的AlCl 3溶液中振荡, 现象为沉淀→沉淀增多→沉淀减少→沉淀消失

3、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Cl 3 ③NaCl ④Al(OH)3 ⑤Al 2O 3 ⑥NaHCO 3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④⑤ D .①④⑤⑥

图⑦ NaAlO 2(mol )

Al(OH)3↓(mol )

图⑧CO 2(mol )

Al(OH)3↓(mol )

4、向2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 NaOH溶液时,得到的

Al(OH)3沉淀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mL)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步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 g,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_ _。

5、把浓度为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100mL,加到0.1mol.L-1的氢氧化钠

溶液350 mL中,问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讲义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句子复位、词语复位和语句排序 题型一句子复位 句子复位,即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考查考生的缀句成文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典例1(2018·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题指导] “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前文“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的解说,陈述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故排除B项和D项。A项是被动句,强调的是“方向感”被处置的结果,C项用介词“由”,强调的是“方向感”获得的途径。 解题方略“4点”做到句子复位 1.内容吻合。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连贯。 2.语境相同。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它包括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以及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基调等。 3.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亠致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严密。 4.语气一致。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若不一致,往往会不利于情感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表述,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训练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改编)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高考填报志愿的辅导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整顿市场的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________。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精修订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一、基础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要点: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t v a ??=,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 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理解要点:

第1部分 专题3 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6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 提示: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③特定的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④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⑤细胞核⑥RNA⑦mRNA⑧⑨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对应学生用书第31页) 1.(2018·全国卷Ⅲ)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D[奥地利的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性状遗传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小球藻,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C的途径,这就是著名的卡尔文循环,B项不符合题意;英国的格里菲思和美国的艾弗里分别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C项不符合题意;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D项符合题意。] 2.(2018·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项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其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项错误;HIV是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C项正确;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项正确。] 3.(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C[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并在其细胞中复制和增殖,A错。T2噬菌体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培养基中的32P 经宿主摄取后进入宿主细胞内部,在宿主细胞内,T2噬菌体以自身DNA为模板,以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含32P的脱氧核苷酸等)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培养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文翻译对点规范演练

第3讲文言文翻译 (2016·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閤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解析:(1)关键词:谕、矢石、第。(2)关键词:致、于、示、虚。 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上海高三物理复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第一定律的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或的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也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力是改变的原因,也就是产生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与外部条件无关,因此该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典型例题】 1.(2005广东)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2.(2006广东)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3.(2003上海理综)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 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 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 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2.牛顿第二定律 (1)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同成正比,同成反比,而且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ΣF=ma (2)1牛顿=1千克·米/秒2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 第3讲 立足全局意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 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一)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一) 知识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主动推乙,甲对乙的作用力的发生先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施力物体必然也是受力物体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显然要比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得多 D、以卵击石,卵破碎,说明石块对卵的作用力大于卵对石块的作用力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只有此时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加速度越大,说明它的速度改变得越快,因此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 C、行驶的火车速度大,刹车后向前运动距离长,这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3、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C、小球所受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 4、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5、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全部消失了 D、不论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不变 6、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少了20%,于是他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7、2001年1月,我国又成功进行“神舟二号”宇宙飞船的航行,失重实验是至关宇宙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实验,宇宙飞船 在下列哪种状态下会发生失重现象………………………() A、匀速上升 B、匀速圆周运动 C、起飞阶段 D、着陆阶段 经典题型: 一、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正交分解 例:1、细线悬挂的小球相对于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θ角,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如图,斜面固定,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滑,已知物体质量m,斜面倾角 θ,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小球加速度a,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练习:1、如图,已知θ=300,斜杆固定,穿过斜杆的小球质量m=1kg,斜杆与小球动摩擦因数μ= √3/6,竖直向上的力F=20N,求小球的加速度a=?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与策略 第1部分 专题3 阅读理解 模式1 细节理解题讲练

专题三阅读理解 模式1| 细节理解题

[典例1] (2016·江苏高考·B)Chimps (黑猩猩) will cooperate in certain ways,like gathering in war parties to protect their territory.But beyond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as social beings,they have little instinct (本能) to help one another.Chimps in the wild seek food for themselves.Even chimp mothers regularly decline to share food with their children,who are able from a young age to gather their own food. In the laboratory,chimps don't naturally share food either.If a chimp is put in a cage where he can pull in one plate of food for himself or,with no greater effort,a plate that also provides food for a neighbor in the next cage,he will pull at random—he just doesn't care whether his neighbor gets fed or not.Chimps are truly selfish. Human children,on the other hand,are naturally cooperative.From the earliest ages,they desire to help others,to share information and to participate in achieving common goals.The psychologist Michael Tomasello has studied this cooperativeness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ith very young children.He finds that if babies aged 18 months see an unrelated adult with hands full trying to open a door,almost all will immediately try to help.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to believe that the urges to help,inform and share are not taught,but naturally possessed in young children.One is that these instincts appear at a very young age before most parents have started to train their children to behave socially.Another is that the helping behaviors are not improved if the children are rewarded.A third reason is that social intelligence develops in children before their general cognitive (认知的) skills,at least when compared with chimps.In tests conducted by Tomasello,the human children did no better than the chimps on the physical world tests but were considerably better at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world. The core of what children's minds have and chimps' don't is what Tomasello calls shared intentionality.Part of this ability is that they can infer what others know or are thinking.But beyond that,even very young children want to be part of a shared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及标准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行驶的汽车比它减速行驶时的惯性小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D.为了减小机器运转时振动,采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kg 、m 、m / s2 B.kg 、 m / s 、 N C.kg 、m 、 s D.kg、 m / s2 、N 4.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5.大小分别为1N和7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物体能获得的最小加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分别是 A.1 m / s2和7 m / s2 B.5m / s2和8m / s2 C.6 m / s2和8 m / s2 D.0 m / s2和8m / s2 6.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重力的是A.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B.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 C.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D.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 7.一物体以 7 m/ 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 ( g取10 m/ s2 ) A.是物体重力的0.3倍 B.是物体重力的0.7倍 C.是物体重力的1.7倍 D.物体质量未知,无法判断

专题三第1讲基本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第1讲 基本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高考定位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有:(1)基本不等式是C 级要求,理解基本不等式在不等式证明、函数最值的求解方面的重要应用;(2)线性规划的要求是A 级,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能够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给定区域上的最值,同时对一次分式型函数、二次型函数的最值也要有所了解. 真 题 感 悟 1.(2017·江苏卷)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 吨,运费为6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为y =6×600x +4x =3 600x + 4x ≥2 3 600x ×4x =240,当且仅当 3 600 x =4x ,即x =30时,y 有最小值240. 答案 30 2.(2016·江苏卷)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y +4≥0, 2x +y -2≥0,3x -y -3≤0, 那么x 2+y 2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解析 作出实数x ,y 满足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则x 2+y 2即为可行域内的点(x ,y )到原点O 的距离的平方.

由图可知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最近,点B 到原点O 的距离最远.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即原点O 到直线2x +y -2=0的距离d =|0-2|12+22=255,则(x 2+y 2 )min =45; 点B 为直线x -2y +4=0与3x -y -3=0的交点,即点B 的坐标为(2,3),则(x 2+y 2)max =13.综上,x 2+y 2的取值范围是???? ?? 45,13. 答案 ???? ??45,13 3.(2016·江苏卷)已知函数f (x )=2x +? ?? ??12x ,若对于任意x ∈R ,不等式f (2x )≥mf (x ) -6恒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知f (2x )=22x +2-2x =(2x +2-x )2-2=(f (x ))2-2. ∵f (2x )≥mf (x )-6对于x ∈R 恒成立,且f (x )>0, ∴m ≤(f (x ))2+4f (x )对于x ∈R 恒成立. 又(f (x ))2+4f (x )=f (x )+4f (x )≥2 f (x )·4 f (x )=4,且(f (0))2+4f (0) =4, ∴m ≤4,故实数m 的最大值为4. 答案 4 4.(2016·江苏卷)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若sin A =2sin B sin C ,则tan A tan B tan 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 因为sin A =2sin B sin C ,所以sin(B +C )=2sin B sin C , 所以sin B cos C +cos B sin C =2sin B sin C ,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cos B cos C , 得tan B +tan C =2tan B tan C . 又因为tan A =-tan(B +C )= tan B +tan C tan B tan C -1 , 所以tan A tan B tan C -tan A =2tan B tan C , 即tan B tan C (tan A -2)=tan A . 因为A ,B ,C 为锐角,所以tan A ,tan B ,tan C >0, 且tan A >2,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教案新人教版

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启事应用书面语,“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 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每点1分) 2.(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等关键信息。阅读文段,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如“获悉”“隆重庆贺”“俗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请先生保重身体”等,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例如“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先睹为快”是说自己殷切盼望,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从文段整体来看,语言较为文雅,相比之下,“教书”“快来了”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也不得体。 答案:(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每点1分) 3.(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A[A项,舍弟,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使用正确。B项,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句中已经“出了差错”,不是谦虚,此处应该用“抱歉”。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垂问。句中说“我”垂询朋友,谦敬不分。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句中说“郭教授的内人”,谦敬不分。] 4.(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B[本题主要考查“谦辞”“敬辞”的使用。A项,“失陪”是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C项,“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D项,“千金”是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5.(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牛顿运动定律图像专题一

牛顿运动定律图像专题一 1、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列说确的是() A.4t0时刻木块的速度为 B.4t0时刻水平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C.0到4t0时间,木块的位移大小为 D.0到4t0时间,,木块的位移大小为5F0t02/m 1、【答案】D 【解析】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根据力和位移求出水平拉力做功大小. 解答:解:A、0﹣2t0的加速度,则2t0末的速度,匀减速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则4t0末的速度v2=v1﹣a2?2t0=,则4t0时刻水平拉力的瞬时功率P=,故A、B错误. C、0﹣2t0的位移=,2t0﹣4t0的位移 =,则位移x=,故C错误. D、0到4t0时间,水平拉力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2、如右下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零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s时间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右下图乙所示.则( ) A.F的最大值为12 N B.0~1s和2~3s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3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8m/s D.在0~1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3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答案】C 【解析】【命题立意】旨在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运动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A加速度最大为4 m/s2,合力最大为4N,但有摩擦力,B 0~1s和2~3s物体加速度都是正值,方向相同,C梯形的面积是最大速度,类比匀变速的面积相当于位移,D物体一直做加速做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先增大,又不变,最后减少 3、质点所受的合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质点的速度最大的时刻是() A.t1 B.t2 C.t3 D.t4 【答案】B 【解析】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 解答: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 在0∽t1时间,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在t1∽t2时间,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在t2∽t3时间,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2020版第1部分专题3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

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 考情分析 近几年,全国卷不断在本专题上推陈出新,先后推出了词语、句子复位,补 写句子,语言表达得体,逻辑推断等题型。 备考建议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基本语言素养、基本表达能力的考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考纲为纲,以语基为本,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考点的复习工作,这样就能以不变(考点)应万变(题型),也就不会因题型的调整而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打乱复习计划。 第1 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 能披上“新嫁衣” 2017 年全国卷3 套卷均以选择题的形式从谦敬辞的运用角度考查了得体。2018 年全国卷3 套卷均以应用文改错的形式考查了得体,全国卷Ⅰ考查了启事改错,兼考书面语体;全国卷Ⅱ也考查了启事改错,兼考词语搭配、语体色彩及表达效果;全国卷Ⅲ考查了书信改错,兼考语体色彩、谦敬辞的使用。由此看来,得体题正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的能力。从命题切入点上、考查形式上再出新意,考得更灵活,更贴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高考命题方向。 一、悟高考真题 1.(2018 ·全国卷Ⅰ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 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 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

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启事应用书面语 ,“下水道时常堵住 ”“管子陈旧 ”“需要换掉 ”等 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 ,应将“堵住 ”改为 “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 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 ①“堵住”改为“堵塞” ;②“管子”改为“管道” ;③“换掉”改 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 ;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每点 1 分) 2.(2018 ·全国卷 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 俗务缠身 ,不能光临 ,特惠赠鲜花一束 ,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 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 ,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 “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 ”等关键信 息。阅读文段 ,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 ,如“获悉”“ 隆重庆贺 ”“俗 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 ”“请先生保重身体 ”等, 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 ,例如“ 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 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 ,“先睹为快 ”是说自己殷切盼望 , 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 ,从文段整体来看 ,语言较为文雅 ,相比之下 ,“教书 ” “快来了 ”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 ,也不得体。 答案: (示例 )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 并作修改。 (5 分 )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 ,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 加 惠 或 赠 睹 先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课时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 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是矢量式,F、a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单位:“牛顿”。 7、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课程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一、基础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要点: (1 )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 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 t 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一一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禾U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 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 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理解要点: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 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 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 F x=ma,F y=ma,若F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一一牛顿(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 2 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 . (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设每个 质点的质量为m,对应的加速度为a,则有:F合=ma1+ma2+ma3+ ................ +ma n 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组中的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刀F1=ma1,刀H=ma2, 刀 F n=ma 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 ③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解题;若研究对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