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班级:83050806

学号:2008030508156

姓名:梁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础上的。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亲、尊、长、幼、男、女的不同而实现。这是儒家宗法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丧服小记》中曾指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这些原则以亲亲、尊尊最为重要。亲亲体现合同精神,尊尊体现差等精神。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这种伦理思想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为礼、义、仁、智、信。中国的纲常教义通过个人伦理的修养达到了国家的统一,因此中国靠的是伦理来维系国家的。《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因此,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遵循的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这种家国一体的道德的最集中的体现。

二、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

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相反,西方的道德取向趋向于以个人为本位。西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原则最早发源于古希腊的奴隶制时代。希腊临海多山的地理环境决定其文明形态不可能以农业为基础。相反,古希腊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朝着海洋性文化发展,对外经济交往十分发达。古希腊人见多识广,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先进成分,对外交往频繁有助于形成人民的独立性和平等观念。古希腊是城邦制的国家,因此,希腊时代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准则,主要是围绕个

人和城邦关系展开的。如古希腊的以德谟克立特为代表德哲学家们从奴隶主民主派的立场出发,试图从物质利益上来解释道德现象。他们在维护城邦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同时,比较注重奴隶主阶级成员和平民阶层的个人利益。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所指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就认为人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应以个人的欲望和私利作为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现实主义的幸福论的伦理体系,也是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利益。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基督教教廷的统治之下,伦理思想强化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把伦理研究从关于个人的品性、个人利益关系方面转向了人对上帝的关系的方面,但这并没有抹煞个人的价值、利益与要求。中世纪的欧洲仍然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正如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说,“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他使自己脱离了世界整体,把自己当作一个自足的整体,当作一个绝对的,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出发点。

三、中西方道德观特点的比较

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对立,使得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伦理思想从基督教的著作中可以和清楚的看出。基

督教的圣经《旧约》可以说是基督降临前神与人订的契约,而《新约》则是基督降临后神与人订的契约。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如《马太福音》第六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从中可以看出基督教中平等契约的精神。

与西方这种伦理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注重的是人伦情谊关系。《尚书》中就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这里所说的五教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后,孔孟在总结前代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忠”“孝”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思想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儒家的这种宗法道德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的“三纲五常”。自此以后,儒家的这种伦理纲常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支配人们的统治思想。

第二,西方重功利,中国重道义。西方的基督教虽然也鼓吹禁欲主义,要人们轻视现世生活,但它给人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来世的天堂。这就是说,信仰基督教并不是不要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将来更大地物质享受。事实上,基督教的人和神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救赎论就突出地反映了这点。由于基督教把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宗教化,就使西方人形成了“人惟求新,器惟求新”的社会心理。

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地价值原则。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成功便成仁”、“存天理,灭人欲”等等都是儒家这种重义轻利地价值观的表现。儒家这种义利观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与感情欲望对立的基础上的,强调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的关系得到调节和控制。几千年来,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同时得到道家的体道寡欲和佛家的去欲的思想的互相激励与补充,使得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于弘扬人的理性精神,保持自身不沦于“物”的地位,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其局限性在于压制人的正常的物欲,忽视道德与物质的统一性,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有严重阻碍作用的。

第三,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伦理偏重中庸。在西方伦理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竞争求生存的道德观。西方的一些观点,包括奥古斯丁所说的“人生就是转向上帝的过程”、基督教提倡的“凡是为了上帝、出自对上帝的爱的行为都是道德的”,都是宣扬利己主义的道德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什么是中庸呢?程颐曾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国人强调凡是执其两端,过犹不及,便是这说法。中庸之道也便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从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道德修养方法来说,西方强调性恶

论,中国则强调性善论。西方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的,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苏格拉底曾认为,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必须听取神的训示,使人与神相通才能达到至善至德的最高境界。基督教的“原罪说”,更把这种思想神学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上世为了赎罪的,只有基督、上帝才能拯救人类于苦难,变成至善至德的人。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则有所不同。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性善论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这个道理。所谓修养,就是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自天子及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的个人“内省”。孔子曾提出君子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在内心上下功夫来完善人格。《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是遵循这种修养方法。因此,中国传统的道德是“内省”型的伦理体系。

第五,从道德的思维模式上来说,西方注重理智的思辩与论证,中国儒家则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领悟。康德曾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根据人类伦理生活的需要,用实践的观点提出必须以上帝存在为前提才能保证善与幸福的最终统一。西方的逻辑学非常发达,从古希腊起,西方的哲学家们都把抽象的逻辑思维方法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的手段。而中国儒家则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领悟。老子的《道德经》里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果“道”是可以说的明白的话,就不是“道”了。孔子提出的“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思想方法,也完全是以人类的道德经验、道德感情和实践体验为前提的,带有强烈的直观理性的特点。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欲望、理想与

追求,因而只要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欲望、理想和追求去推己及人,将心比心,那么他必然会知道别人的欲望、理想与追求。因此,一个人只要他在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时能够把别人当作自己来对待,这便是道德。中国的这种道德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传统思维的特有方式,而且是西方所不具备的。

五、中西方道德思想差异的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和西方的道德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呢?从深层次来说,道德文化是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文化存在不是外部世界的必然性,是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分析中国儒家道德和西方的道德观应从主体的思维层面,即宇宙观来出发。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关于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宇宙观的不同,是导致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思维框架,都具有镜像结构。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是一种反思性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一种体验性文化。西方文化主张二元的宇宙观,认为人和外部世界是不统一的,物质和精深是分离的。西方意义上的人,是和自然、社会、他人、甚至和上帝所对立的人。人要认识自己就必须通过外部世界这面镜子来反射,任何人性的扇面都有必然的外部世界客观存在与之对应。西方人的这种宇宙观,把人和外部世界割裂开来,能够很好的解释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文化则主张一元的宇宙观,认为人

和外部世界是统一的、和谐的,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在人生观上表现出注重家国一致的价值原则。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差异

https://www.sodocs.net/doc/b818910966.html,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差异1 王恩界,乐国安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300071 WangEnjie@https://www.sodocs.net/doc/b818910966.html,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与文化环境是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道德观念也必然是由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所塑造的。时至今日,东西方文化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一点反映在道德观方面表现为:西方道德观强调个人自由、权利、公正、关爱和宽恕等;而东方的道德观念则更加强调以集体和个人责任为导向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文化心理学、道德观、公正、关爱、宽恕 1.引言 西方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努力向自然科学靠拢,在价值中立原则的指导下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的研究。但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在揭示人的社会性方面往往力不从心,由于其在方法论上坚持还原主义、机械主义和个体主义,所以,忽视了人类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与主体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这一重要事实。进入20世纪90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崛起提供了认识人的社会性的有益视角。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与文化是相互生成的关系,文化习惯及其意义是由心理过程转而生成和转换而来的,而文化习惯及其意义可以进一步填充和表示心理过程。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皆是通过人们生活其中的文化世界所塑形的,心理并非独立自主的过程,其只能通过与文化发生紧密联系而存在和发挥作用。文化心理学的上述观点对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后,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都开始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虽然道德观研究向来不是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但这一研究趋势在道德观分析中还是得到了非常突出的体现。 心理学关于道德心理的科学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一些系统理论,在其后的二十年里西方研究者就道德观念问题阐发了三个重要的研究主题,即公正道德观、关爱道德观和宽恕道德观。就理论基础而言,道德心理研究可以看作是规范伦理学和实证心理学的交叉领域,实证心理学着重探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过程的本质及功能,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研究道德现象的心理机制,发现道德心理活动的规律[1];规 1本课题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4BSH022)和天津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TJ03-JX007)资助。 - 1 -

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

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比较 根据百度百科对道德解释,道德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现在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观点的心理原因。 一.中国的道德观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广阔的山川、平原,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陆地文明具有高度保守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三纲五常六亲等社会伦理关系。中国的自然条件优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又由于农业社会集体工作化的特点,其孕育出的儒家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征。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比较注重从群体上考虑问题的,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迄今仍闪烁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仁者爱人,和为贵,忠恕之道千百年来为统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除实施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外,还鼓励人们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完成。儒家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理想人格塑造和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内圣外王之道”。新中国成立

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

中西方道德教育观的比较与高校德育创新 摘要:中西方在道德伦理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上,从传统到现代均是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点。尽管中西方道德本位与文化背景差异很大,但都有一种对传统观念的超越,在德育观念与方法上呈现一种整合发展的趋势。挖掘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德育中积极的思想,同时借鉴西方德育进步的思想,无疑是我国高校德育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德育的创新点主要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内容选择的现代性;注重教育的无意识性和渗透性;在教育方法上要坚持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关键词:中西方道德教育观;比较;高校德育;创新点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传统风俗、政治与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无论在道德伦理思想,还是道德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上,都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点。比较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观的异同与整合发展趋势,可以从中得到借鉴、发现教育规律,推进当今高校德育的创新。 一、中西方道德与伦理思想的比较 这方面专家讨论很多,本文仅谈两个关键的不同点。 1.以群体为本位与以个人为本位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家国一统的基础上的,宗法等级制度延续了几千年。《丧服小记》中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的规定;“三纲五常”更明确规定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以家国(群体)为本位的道德核心价值观。“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显示了这种精神。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提倡“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西方则相反,个体本位是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核心。西方的伦理思想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奴隶民主制时代。早期的智者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认为人在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中应以个人的欲望和私利作为行为规范的标准。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特点更加强化了西方注重平等自由、强调个人权利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近代笛卡儿从“我思”出发建立了主体性形而上学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道德和价值上的突出表现就是个体本位和个人主义被当做一切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和出发点[1]。 2.以“仁爱”为核心与以利益为核心 基于道德本位的不同,伦理标准也就不同。中国传统道德推崇“仁爱”原则,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2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5 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 i Xi —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6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7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8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9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策略及教学启示 10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11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2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 13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 14 T h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hcliff’s Character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5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6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7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18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19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0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21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2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23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24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25 F 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26 A 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27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28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29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30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让你大为吃惊的西方人的道德观点

让你大为吃惊的西方人的道德观点 整理与2013年6月作者正值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经常被人们说的一段话: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生命和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而且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的恶劣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种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保持着。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连温情脉脉都谈不上。 因为爱戴这东西是靠不住的,你没办法保证一个人肯定会爱戴你,但是畏惧恐惧是比较有把握肯定能做到的事。利害是主宰者人的人性支配着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法则。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将命运比作一场来势汹汹的洪水,弱小的人类自然无法与它正面对抗,但他说我们未必不能事先修筑堤坝、转移居所来尽量减少她可能带来的损失。即使“命运”确实存在,她也绝不可能是生命的全部,何必非得向她束手就擒?

善的观点可能非常人道,但在政治生活中却是极其荒谬的;所有的历史学家和论述政治统治的学者,都不把性善论作为基本原则,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 因此,作者认为,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们最基本的欲望,权力和 论》中的超越道德的思想基调,因为在作者看来,面对利益,只能以恶制恶,不能为善,否则你的利益会受到侵害。 ●●●关于守信,君主必须是一头能认识陷阱的狐狸,同时也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因为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根本做不到守信不渝、忠诚不二,因此君主无需对人们守信,特别是新的君王必须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要懂得如何见风使舵、察言观色,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的变幻情况而转变,也就是所有君主无需守信。马基雅维利之所以会如此,完全是因为他的性恶论决定的,而这在当时所有人都以守信为荣时,是多么大的“滑稽”。 ●●●马基雅维利最为关心君主如何取得并维持国家权力的事情。《君主论》一书就是他写给当时佛罗伦萨德统治者小洛伦佐公爵 在他看来,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班级:83050806 学号:2008030508156 姓名:梁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 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 础上的。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 【摘要】当今社会,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综合国力主要构成。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巨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从而取长补短、推动本族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文化,找出中西文化差异,包括思维模式的差异、道德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并浅析其成因。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文化是个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影响着经济政治,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经济政治差异,而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与西方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探究这个复杂系统的中西差异并找出其内因,减少杜绝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 1、思维模式的差异 形象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西方国家内部之间也有着异处,然而体 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 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 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总之,中国人是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而存在,而非为自己而存在。 个人主义是西方民族性格的突出特征。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提倡个人利益为最高利益,强调主动进取,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把它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个人隐私的绝对尊重,人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纯属个人私事,不能成为交谈的话题;即使在一个家庭内,不经允许,夫妇双方也不能私拆对方信件 中国文化从集体主义的价值目标出发,把协调好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既然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的理想呢?儒家认为,最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庸”。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而道家的中道观则是无为、不争、处下等消极的思想。儒道两家的中道观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因此中华民族不尚征战,不喜扩张侵略。 正因为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至高无上,所以西方民族才始终把“利”与“力”看作是健康的价值,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功利,

中西方道德观差异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方道德 观的差异 姓名韩琨 系别2012级数学(2)班 学号124050102021 序号18号

【摘要】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表达着人民群众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中西方化在个自的传承过程中都出现了大量谚语,两种不同文化简的异同在谚语中也有所反映。本文主要分析这些谚语所反映的中西方道德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谚语;差异 道德与法律一起,对社会行为加以约束。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律意识淡薄的社会,道德通过家喻户晓的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舆论约束人的社会行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并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体现。但是中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道德观念也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广为流传的谚语中也有所体现。下面从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上的反映进行比较。 1、中西方交友观念的差异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中,自身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友情重于个人利益已成为公认的道德观君子必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而西方文化中,个人的利益总是超过其他利益,比起自己来,朋友是自己的,甚至会带来不利。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 Love your friend,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好自己)Friends are thieves of time.(朋友是偷时间的贼)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交友讲究互利互惠,

中西方价值观差别复习进程

中西方价值观差别

哲学角度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一、价值观的内涵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随着不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学》选修课试卷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受民族哲学基础支配,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人思维方式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摘要:道德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科学,在中外文化相互激荡、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重大意义,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中西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道德教育也各具特色。认真比较中西道德教育的异同,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字:道德道德教育中西比较启示灌输渗透 开展中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世界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模糊观念,有助于解决国内的某些争论。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是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重要过程。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重视大学德育工作,把德育置于大学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诚然,西方高等学校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德育有关课程,给人的印象好像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没有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大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从未放松过,为培养接班人的目标从未动摇过。他们所采取的德育,形式上丰富多样,方法上潜移默化,通过渗透,使学生确立起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信念及伦理道德观。 一、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差异 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各自的学术阐述和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稳固的文化积淀,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不自觉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作用于过去,乃至当今、未来。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不同: 1、中国道德教育重人性,西方道德教育重神性。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中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道德教育历史的独特和优异之处就是其世俗性或人世性。中国教育的使命即是在于改善现世的人生、现实的社会。现世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目标和主体,宗教始终没有在文化教育阵地上取得至高无上的垄断地位。人始终没有成为神的奴隶。 西方道德教育重神性与其西方文化极富宗教性密不可分。自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之后,西方教育逐渐沦为宗教的奴仆。办学被教会垄断,教师被教士包办,教材的内容是充斥迷信的宗教经典,道德教育被教会所控制。教会排斥一切《圣经》以外的书籍,扼杀一切独立思考,蒙昧主义笼罩着西欧尘寰。到中世纪,西方教育思想中的神性色彩愈加浓厚,宗教教育明确要人做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时时惦念着所谓末日审判、教派分裂、宗教战争、迫害异教徒等,把教育中的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如恩格斯在论述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的形成及其落后状况时所指:“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使到了近现代,世俗教育逐步成

(完整版)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2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5 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i Xi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6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7 从文化翻译观看异化与归化的相对性 8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9 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策略及教学启示 10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开题报告+论) 11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2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 13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 14 The Determining Influence of Enviro 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thcliff’s Character 15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6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7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18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19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20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21 汽车品牌文化内涵 2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23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24 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 25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26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27 英汉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28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29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30 A H 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31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 32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33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34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35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36 《厄舍古屋之倒塌》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 37 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38 On the Image of Women's Language in English 39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40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作者:————————————————————————————————日期: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 【摘要】当今社会,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综合国力主要构成。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巨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从而取长补短、推动本族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文化,找出中西文化差异,包括思维模式的差异、道德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并浅析其成因。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文化是个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影响着经济政治,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经济政治差异,而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与西方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探究这个复杂系统的中西差异并找出其内因,减少杜绝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 1、思维模式的差异 形象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

中西方道德观比较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 二、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 三、中西方道德观特点的比较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说,“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他使自己脱离了世界整体,把自己当作一个自足的整体,当作一个绝对的,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出发点。 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对立,使得中西方 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可以说是基督降临前神与人订的契约,而《新约》则是基督降临后神与人订的契约。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 与西方这种伦理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注重的是人伦情谊关系。《尚书》中就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这里所说的五教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后,孔孟在总结前代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忠”“孝”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思想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儒家的这种宗法道德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的“三纲五常”。自此以后,儒家的这种伦理纲常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支配人们的统治思想。 第二,西方重功利,中国重道义 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地价值原则。 第三,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伦理偏重中庸。在西方伦理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竞争求生存的道德观。西方的一些观点,包括奥古斯丁所说的“人生就是转向上帝的过程”、基督教提倡的“凡是为了上帝、出自对上帝的爱的行为都是道德的”,都是宣扬利己主义的道德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什么是中庸呢?程颐曾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国人强调凡是执其两端,过犹不及,便是这说法。中庸之道也便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四,从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道德修养方法来说,西方强调性恶论,中国则强调性善论。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则有所不同。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性善论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这个道理。所谓修养,就是以个体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自天子及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的个人“内省”。孔子曾提出君子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强调在内心上下功夫来完善人格。《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是遵循这种修养方法。因此,中 国传统的道德是“内省”型的伦理体系。 第五,从道德的思维模式上来说,西方注重理智的思辩与论证,中国儒家则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领悟。 五、中西方道德思想差异的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和西方的道德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呢?从深层次来说,道德文化是属于认识层面的问题。文化存在不是外部世界的必然性,是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分析中国儒家道德和西方的道德观应从主体的思维层面,即宇宙观来出发。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关于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宇宙观的不同,是 导致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