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

一、是什么?

增殖放流站是为保护江河鱼类资源及鱼类物种多样性而修建的专门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对受工程建设影响的珍稀、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将培育的苗种投放至江河的适宜水域,以恢复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

二、怎么做?

鱼类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生产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苗种生产和放流两大部分,而苗种生产包括亲鱼收集及检疫、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和苗种培育等方面的工作。

鱼类增殖站设计应考虑养殖对象的习性要求,提供鱼类栖息生长所需的舒适环境,并选择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地形开阔、利于工程布置的场地进行建设。

鱼类增殖第一步是"亲鱼培育"。按照"优生优育"原理,亲鱼应从工程影响河段或邻近水域收集的体质健康的野生亲本中挑选。亲鱼培育到性成熟以后,就可以选择条件好的雌、雄鱼进行人工繁殖。鱼类属于体外授精动物,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需要使用催情药物使配对的雌、雄鱼性腺发育同步,有的鱼类能够自行"交配",有的鱼类则需要人工取精、卵混入容器中搅拌授精,受精卵经过一定时间的胚胎发育就能孵化出鱼苗。从鱼苗到大规格鱼种,就如人类的婴儿到青少年,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培育条件,这个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到半年。待培育到一定的大小后,就可以进行放流。

苗种放流一般在春夏季或秋季进行。对于特定的水域,放流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生态承载力和各种鱼类之间的竞争关系问题。苗种放流前要进行检验检疫,运输前要经过消毒处理。到达目的地后,要对苗种进行过渡培育,也就是选择在库湾或河流岸边水深3m~5m的缓流水域设置鱼种网箱或围网进行适应性训练;放流前还需要根据放流鱼类的种类、规格等选择适宜的标记方法进行标记,以便掌握放流种

类的移动分布规律、评估放流效果。

三、效果如何?

鱼类增殖放流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渔业资源恢复措施。我国增殖放流的历史可以追索到明嘉靖年间绍兴河道养鱼,但真正意义上的增殖放流是二十世纪30年代浙江沿海的鱼类标志放流试验。近年来,我国渔业部门组织实施的人工增殖放流规模达数百亿尾,渔业经济效益也相当明显。美国1871年始建国家鱼类育苗场系统,现拥有69个育苗场、16个实验室,承担国内大部分增殖放流任务。俄罗斯建立了22个鲟、鳇鱼人工放流站,年放流90亿尾,鲟30%~40%、大马哈鱼10%的捕捞靠人工放流。日本年放流细鳞大马哈鱼、大马哈鱼4亿尾;北海道160条河流中洄游的大马哈鱼,77%为放流。

我国水电工程采取鱼类增殖放流措施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葛洲坝的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进入二十一世纪,水电环保意识增强,要求不断提高,水生态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鱼类增殖放流措施被广泛应用。我国已先后建成乌江索风营、大渡河瀑布沟、金沙江向家坝、澜沧江糯札渡、雅砻江锦屏等近20座鱼类增殖站,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放流活动。从实际运行效果看,有的增殖站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科研攻关工作,在鱼类繁殖基础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攻克了一些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的难关,部分鱼类实现了批量生产。

但是,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一是,我国鱼类物种资源丰富而相关技术研究基础薄弱,增殖站短期内难以实现设计要求的生产规模;

二是,从流域和区域角度,尚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措施,存在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研究现象;三是,必要的河流生态空间是确保鱼类增殖放流效果的前提,但随着梯级开发,鱼类栖息空间被压缩,栖息地质量下降,增殖放流效果可能难以保障。

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相关规划,加强相关基础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应用,对每一流域的鱼类增殖放流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供稿)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鲷科鱼类

SC/T 9418 —2015 1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鲷科鱼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鲷科( Sparidae )鱼类增殖放流的海域条件、 增殖放流鱼种的质量和要求、 检验检疫 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运输、增殖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以及效果调查与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鲷科鱼类的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 6 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2763.9 海洋调查规范 第 9 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 20361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21326 黑鲷 亲鱼和苗种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 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 2022 真鲷 SC 2030 黑鲷 SC/T 2023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C/T 9102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农业部 783号公告 -1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农业部 958号公告 -13 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农业部公告第 1125 号 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水生动物部分) OIE 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手册 3 海域条件 3.1 增殖放流海域 根据鲷科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增殖放流规模选择适宜的增殖放流海域。增殖放流海域应选择: 1)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或人工鱼礁放牧场。 2)非倾废区,非盐场、电厂、养殖场等进、排水区。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鲷科鱼类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鲷科鱼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鲷科(Sparidae)鱼类增殖放流的海域条件、增殖放流鱼种的质量和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运输、增殖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以及效果调查与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鲷科鱼类的增殖放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2763.9 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 20361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GB/T 21326 黑鲷亲鱼和苗种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 2022 真鲷 SC 2030 黑鲷 SC/T 2023 真鲷养殖技术规范 SC/T 9102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农业部783号公告-1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业部958号公告-13 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水生动物部分) OIE 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手册 3 海域条件 3.1 增殖放流海域 根据鲷科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增殖放流规模选择适宜的增殖放流海域。增殖放流海域应选择:1)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或人工鱼礁放牧场。 2)非倾废区,非盐场、电厂、养殖场等进、排水区。 3.2 基本条件 1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养护增殖水生生物、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我县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进一步改善上犹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高资源利率。 二、工作内容 1、放流区域:思顺江,陡水水库(水口码头)。 2、放流时间:2014年5月。 3、苗种来源:由本市具备省级及以上水产原良种场资质和法人资质的苗种场供应,通过县政府采购办公开招标采购。

4、放流品种:以“四大家鱼”为主。 5、放流规格和数量:大规格夏花鱼种(3cm以上)、其中“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占90﹪。放流鱼种数量总计30万尾,金额共计15万元。 6、资金来源。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资金15万元。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 为使增殖放流顺利开展,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副组长、办公室、财务室、渔政站、水产站、执法大队为成员的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宣传,增强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媒体,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等途经,加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社会各界对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保护意识。通过水生动物增殖放流形式,广泛吸收公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为深入开展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强执法、确保增殖放流效果 组织联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对增殖放流水域的有害网具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打击电、毒、炸等违反《渔业法》的行为,确保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效果。

2015年渔业增殖放流实施方案

XXX2015年度人工增殖放流项目 实施方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坚持生态和生产并举,养护和利用并重,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按照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办法》及《安徽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DB34/T1005-2009)的规定,按照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皖渔涵[2015]125号)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开展经济鱼类增殖放流,补充主要经济鱼类种群,修复颍河水域生态环境,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从渔农民增收,实现渔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维护生态安全原则。根据水生生物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选择对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的放流品种。严禁投放外来种、杂交种及转基因种,在确保水域生态安全性前提下,同一水域内开展增殖放流应兼顾各品种间的合理数量。放流苗种须经过检验、检疫,取得合格证明,确保苗种优质、健康。经济鱼类鱼种以小规格苗种为主,在3厘米以上。 (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统一招标采购方式,选择信誉良好、苗种质量高的苗种生产单位,以合同的形式规定

增殖放流品种、规格、数量、供苗时间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苗种供应单位应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原、良种场优先),确保苗种供应单位的育苗生产设施、设备状况、技术保障能力能够满足增殖放流苗种的数量及质量要求。同时,要提前对增殖放流的区时间、地点、品种、规格和数量等有关情况进行公示、公告。 (三)实施放流水域为公共水域。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并由渔业执法机构实施有效管理。同时重点安排在农业部《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农渔发[2010]44号)确定的重要增殖放流水域、不得使用财政资金向承包养殖水域进行增殖放流。 (四)增殖放流效果体现原则。严格执行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和渔政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增殖放流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价,确保增殖放流取得成效。 (五)增殖放流活动公证原则。增殖放流活动要聘请当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三、组织机构 为了提高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范化水平,区农委成立XX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领导小组、专家技术小组和工作执行组,负责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学放流等工作。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X XX区农业委员会主任 副组长:XXX XX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鱼类增殖站基础设计方案探究

引汉济渭黄金峡枢纽鱼类增殖站基础设计方案探讨 1、概况:为了节约用地,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鱼类增 殖站位于汉江支流良心河渣场,站内建筑物位于黄金峡枢纽 工程规划的良心沟弃渣场上游段,距离下游河口1.4~ 1.8km。场地设计高程457.5m~460.4m,用地面积67.3亩。站内建(构)筑物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为:室外仿生态池、综合楼、生活消防水池及泵房、1#厂房(鱼种、鱼苗 培育车间和鱼菜共生区)、2#厂房(亲鱼培养车间、催产 孵化和开口苗培育车间)、饲料仓库、室外鱼池(亲鱼池、防疫隔离池、野化训练池、饵料培育池)、室外水循环处 理系统、蓄水池、废(污)水处理站和人工湿地。主要建筑 物有综合楼为拟建场地内最高建筑物,高18.565m,4层;1、2号厂房高7.95m;污水处理站高11.400m;泵房高 8.100m. 2.地质勘察成果:为了能作为建筑物地基,回填时 进行了分层碾压。地勘成果显示,渣场回填物主要为风化 或机械破碎而成的碎石、角砾和砂构成。碎石土的碎石含 量35-5.%,角砾含量25-35%,其余为砂土,碎石粒径3.0-10.0cm不等,个别粒径30cm。岩芯采取率80%左右,平均厚 度13m,顶层标高457-460.0m,层底标高437-450.0m。回 填时间小于两年,均匀性及密实度差,未完成自重固结。 这一层的修正后的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为6.4~11.6, 平均值8.4,工程性能差。地勘报告给出的这一层的承载力 为起初为80-110kpa,复核后调整为120-140 kpa,提高了 30-40 kpa。所以,地勘报告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以强风化 闪长岩、中风化闪长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长15-30m。 3.初次的设计方案:设计认为, EL456以下这层碎 石土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而是将原始的河床砾石作为持 力层,承载力选240kpa,选用地质推荐的了钻孔灌注桩方案,共320根桩基,单桩直径80c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总费用约1885万元,较这三栋建筑物的土建费用还多200

某鱼类增殖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编制说明及概况.......................................................................- 1 -第二章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6 -第三章施工目标 ..........................................................................................- 7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 9 -第五章土方明挖 ........................................................................................ - 11 -第六章土石填筑 ........................................................................................ - 12 -第七章砌体工程 ........................................................................................ - 13 -第八章钢筋工程 ........................................................................................ - 15 -第九章模板工程 ........................................................................................ - 20 -第十章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24 -第十一章混凝土工程................................................................................. - 26 -第十二章预埋件埋设................................................................................. - 36 -第十三章建筑与一般装修工程.................................................................. - 42 -第十四章道路工程..................................................................................... - 43 -第十五章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 54 -第十六章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及技术组织措施........................................ - 56 -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总结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总结 省水产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农业厅《关于下达*年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补助资金的通知》有关精神,依法保护和增殖我市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渔业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我站在省水产局、市水产局的指导下,在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负责实施*年度天然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筹备和放流工作。该项工作现已基本结束,在此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放流工作执行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为了做好今年的天然水域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我站成立了以市农业局分管领导总畜牧师为组长、市水产工作站站长为副组长,全站在岗人员为成员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今年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筹备和放流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保证了增殖放流的成功。 (二)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工明确 我站制定了《市*年天然水域人工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方案》,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障了*年我市天然水域渔业人工增殖放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增殖放流全程实施监督公证

我站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招投标相关规定,严格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苗种来源进行严格的把控,确定了*特色水产良种场为今年我市天然水域渔业人工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供货单位。在苗种投放时,先后深入中河*三条流域十余个放流点采取了不定数、随机投放的方式,确保所投苗种的安全。同时我站在对苗种进行把关计量、计数和严格质量等各个环节时,组织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场,严防弄虚作假,并有市公证处公证人员到场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公证,出具公证书。增殖放流结束后,我站相关渔政执法人员加强了对放流区域的执法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确保了保障放流效果。 (四)加强后续管理 我站负责放流后的监管,具体管理工作由我站会同*镇、*镇等所涉放流点乡镇及派出所共同协同配合实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沿河及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生态保护的氛围;二是开展增殖放流后的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随时掌握资源变动情况,以便进行放流效果的评价;三是向社会公开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执法检查,打击偷捕行为,保证增殖放流效果。 二、取得成效 通过11月3日在我市组织实施的天然水域渔业人工增殖放流,总计放流鱼苗36万尾,其中5-8厘米重口裂腹鱼1万尾、中华倒刺鲃0.8万尾、鲤鱼7.0万尾、鲫鱼7.0万

最新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反思

最新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反思 摘要:增殖放流是有效增殖和恢复受损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有效维护湘江鱼类资源,xx年开始株洲市连续12年在湘江开展鱼类人工放流。笔者在分析湘江株洲段鱼类资源现状与面临威胁的基础上,总结了所开展的鱼类人工放流工作情况及取得初步成效,并重点提出建议,以期为湘江流域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湘江;株洲;鱼类资源;人工放流 湘江起源于广西省兴安县海洋山龙门界,沿江汇聚潇水、蒸水、耒水、洣水、渌水、涟水、浏阳河、捞刀河和沩水等支流,于湘阴濠河口注入洞庭湖,全长856km,流域面积94660km2。湘江是长江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历史上,湘江衡阳段作为江湖洄游性鱼类“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场,在洞庭湖区“四大家鱼”资源供给及沿江鱼类原种苗供应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湘江鱼类资源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衰退十分严重,捕捞的“四大家鱼”鱼苗成色已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占鱼苗捕捞总量的15.8%下降到目前的平均 1.33%,甚至曾出现连续6a(1998~xx年)未能捕到鳙鱼原种苗的现象[4]。为有效的恢复和增殖湘江鱼类,从2000年开始,湖南

省沿江各市县分别开展定期的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工作。笔者所在的株洲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均参与了湘江株洲段每年的鱼类人工放流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增殖放流相关科研能力较弱 由于受机构编制、相关政策以及地区渔业资源天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所限制,渔业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落后,针对增殖放流相关的科研工作开展不足,致使增殖放流活动缺乏科学指导。突出表现为:一是增殖放流种类确定、放流数量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缺乏评估,如病害风险、遗传风险、环境风险等;三是增殖放流效果缺乏评价,如鱼类资源变化、遗传多样性变化等。 2.苗种不足 根据《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的“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

增殖放流站

增殖放流站 一、是什么? 增殖放流站是为保护江河鱼类资源及鱼类物种多样性而修建的专门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对受工程建设影响的珍稀、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将培育的苗种投放至江河的适宜水域,以恢复天然水域的渔业资源。

二、怎么做? 鱼类增殖放流是一项复杂的生产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苗种生产和放流两大部分,而苗种生产包括亲鱼收集及检疫、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和苗种培育等方面的工作。 鱼类增殖站设计应考虑养殖对象的习性要求,提供鱼类栖息生长所需的舒适环境,并选择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地形开阔、利于工程布置的场地进行建设。 鱼类增殖第一步是"亲鱼培育"。按照"优生优育"原理,亲鱼应从工程影响河段或邻近水域收集的体质健康的野生亲本中挑选。亲鱼培育到性成熟以后,就可以选择条件好的雌、雄鱼进行人工繁殖。鱼类属于体外授精动物,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需要使用催情药物使配对的雌、雄鱼性腺发育同步,有的鱼类能够自行"交配",有的鱼类则需要人工取精、卵混入容器中搅拌授精,受精卵经过一定时间的胚胎发育就能孵化出鱼苗。从鱼苗到大规格鱼种,就如人类的婴儿到青少年,不同的发育阶段需要不同的培育条件,这个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到半年。待培育到一定的大小后,就可以进行放流。 苗种放流一般在春夏季或秋季进行。对于特定的水域,放流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生态承载力和各种鱼类之间的竞争关系问题。苗种放流前要进行检验检疫,运输前要经过消毒处理。到达目的地后,要对苗种进行过渡培育,也就是选择在库湾或河流岸边水深3m~5m的缓流水域设置鱼种网箱或围网进行适应性训练;放流前还需要根据放流鱼类的种类、规格等选择适宜的标记方法进行标记,以便掌握放流种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

国家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 ——放流存在的问题 阿斌 摘要: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增殖放流已成为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重要做法之一。[1]本文研究了国内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原因与动机,综述了在生产实习中接触到的增殖放流基本状况,探讨了实习生活中发现的增殖放流的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点。最后,针对我国开展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改善我国增殖放流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增殖放流原因与动机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1.前言: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有关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农业部印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这是“十二五”期间全国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性规划,也是中央财政增殖放流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求各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省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规划,保障《总体规划》全面贯彻执行,如期完成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的增殖放流目标任务,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有序发展。 为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制约有害生物爆发,保持生态平衡.[3]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湖泊纷纷开展了人工增殖渔业资源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具体的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由于我国内陆水域大规模人工放流起步较晚,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尤其在人工放流的品种选择上缺乏比较系统的科学指导,甚至有些湖泊和河流的人工放流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严重影响了人工放

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

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放流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一、放流前的准备 1. 水文资料:在确定人工放流前,全面掌握放流水域的水深、水位常年变化状况、气候条件、水质、水温、溶氧、pH、底质、水体理化因子等水文资料,保证放流效果。 2. 生物资源:对放流水域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准确掌握放流水域的生物资源量,确定放流的品种和数量。 3. 社会环境:全面了解和掌握放流水域周边的社会环境状况,尤其是渔民的基本情况,如生产状况、经济来源、文化层次、收入状况、生活习惯等,将这些情况与放流计划、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扩大放流效果和影响力。 4. 苗种准备: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确定苗种培育供应单位,确定放流品种、数量及价格。 二、放流水域选择 (一)水域选择 1. 系增殖放流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 2. 远离工厂、矿山,非倾废区和垃圾处理区,非电厂、

养殖场等进、排水区。 (二)基本要求 1. 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面开阔,水流畅通,温度、盐度、硬度、酸碱度、透明度等水质因子适宜。 2. 水质符合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3. 底质适宜,底质表层为非还原层污泥。 4. 增殖放流对象的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三、放流品种 以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为主,保持鱼类资源品种多样性,兼顾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根据近五年来每年捕捞的品种、产量及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鱼产业开发的需要,确定选择鳙鱼、鲢鱼、银鱼、草鱼为主要放流品种,同时补充放流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鲤鱼、青鱼、三角鲂等品种。鳙鱼、鲢鱼、银鱼以摄食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草鱼则摄食水中有机碎屑、草类植物茎叶;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以刮食水中腐殖质、有机碎屑为主,鲤鱼摄食底栖生物,青鱼摄食螺、蚬、蚌类,三角鲂摄食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这些放流品种不但能有效的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而且经济价值较高,能有力的促进渔业产业发展,帮助、渔农脱贫致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第20号),增殖放流的品种应当以本地种和子一代苗为主。杂交种、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