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专题一化学实验(一)

一、实验常用仪器

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加热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

计算仪器量体温——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分离仪器洗气瓶、干燥管

仪药匙、镊子

器取用试剂胶头滴管

的取用存放仪器固体——广口瓶

分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

类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方法

的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

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酒精灯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物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质灭酒精灯

的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加注意事项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热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

向:试管口不向人

3.溶解

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振荡:腕动臂不动

方法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操二低

作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要上烧杯紧靠玻璃棒

点三靠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5.蒸发

⑴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⑵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

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

⑴装配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

⑵气密性检查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

7.仪器的洗涤

⑴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⑵难溶物的洗涤: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

⑶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

8.溶液的配制

⑴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9.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⑴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⑵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11、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12、气体的溶解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

三、实验中安全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

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⑥对于实验中的有毒气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排毒,保证人体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染。

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先试验它的纯度。

四、药品的存放

白磷:因易氧化且能自燃,但它不与水反应,所以应放在水中存放。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因它们易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试剂瓶瓶口,所以应放在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

内。

浓硝酸:因具有挥发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应在低温处的棕色瓶内存放。

氨水:因易挥发,所以应放在低温处,密封在试剂瓶内。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在运输和贮存氨水时,一般要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

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

金属钾、钠、钙:因它们易氧化、易跟水反应,但它们不和煤油或石蜡油反应,所以应在煤油或石蜡油里存放。

硝酸银:因见光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在低温处棕色瓶内存放。

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易挥发,应放入试剂瓶里用磨口塞盖严

专题一化学实验(二)

———综合实验的复习

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⑴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

⑵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

⑶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

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2)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如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如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CO

、HCl。)

2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

灰水除CO

2

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

用灼热的氧化铜)

去。(如除去O

2

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如除去CO中的

CO

,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

2

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

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时用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如除去CO

2

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因为氢氧化钠的

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

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

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⑷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一是用溶液吸收;二是点燃尾气;三是回收。2.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

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仪器拆洗等步骤。

4、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

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 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 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

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 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NaOH 溶液、

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

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5、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CH 4)或用CO 、H 2还原CuO 、Fe 2O 3之前,

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 2、NO 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 点燃烧掉;SO 2、NO 2用碱液吸

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6、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

(2)用盐酸和锌粒制H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

CaO )、生石灰、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

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AgNO 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

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7、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 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2)有H

2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

盛有无水CuSO

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

4

变蓝色。

(3)有CO

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设计实验

(1

(2

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

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1、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

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

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

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

(1)酸液(H+):⑴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⑵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

⑶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

⑷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

{5}碳酸盐(如:碳酸钠等)

(2)碱液(OH-):⑴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

⑵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

(3)盐酸和Cl-:用AgNO

3溶液和稀HNO

3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硫酸和SO

42-:硝酸钡溶液Ba(NO

3

)

2

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BaCl

2

区别Cl-和SO

42-:先用 Ba(NO

3

)

2

溶液再用AgNO

3

溶液

(5)CO

3

2-:用盐酸和石灰水

(6)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Fe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

*相关例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常见的鉴别方法

[一]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CO与Ca(OH)

2

不反应

方法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

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

22CO

2

[二]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三]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

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

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四]今有水、盐酸、氢氧化钠

三瓶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2滴至3滴,振荡,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紫色者,原液体为水。

[五]用一种试剂,如何将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锌三种溶液区别开?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倒入1mL至2mL盐酸,

观察现象。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

K

2CO

3

+2HCl=2KCl+H

2

O+CO

2

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AgNO

3+HCl=AgCl↓+HNO

3

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六]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

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盐酸。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

K

2CO

3

+2HCl=2KCl+H

2

O+CO

2

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K

2SO

4

+BaCl

2

=BaSO

4

↓+2KCl

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

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

KCl+AgNO

3=AgCl↓+KNO

3

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

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七]如何鉴定一瓶无色液体为盐酸?

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

检验氢离子(H+)。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子(H+)的存在。

检验氯离子(Cl-)。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1mL至2mL然后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mL至2mL 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

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

[八]如何检验H+、Ag+、OH-、Cl-、SO42-、CO32-六种离子?

(1)H+检验。

方法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

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

证明H+的存在。

(2)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

明OH-的存在。

(4)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SO

4

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

4

2-的存在。

(6)CO

3

2-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

明原待测液中CO

3

2-的存在。

(二)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镁 MgO 、五氧化二磷 P

5O

2

、氧化钙 CaO 、

氢氧化钙Ca(OH)

2、碳酸钠Na

2

CO

3

、碳酸钙CaCO

3

、氯酸钾

KClO

3、氯化钾KCl、氢氧化钠NaOH、无水硫酸铜CuSO

4

等。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

2O

3

、铜

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

4.5H

2

O

E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

2、四氧化三铁Fe

3

O

4

生铁Fe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

2(OH)

2

CO

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KMnO

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

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

2

碳酸钙CaCO

3、碳酸钡BaCO

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

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

2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

4、硝酸铜Cu(NO

3

)

2

、氯化铜CuCl

2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

3、硫酸铁Fe

2

(SO

4

3

、硝酸铁Fe(NO

3

)

3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

2、硫酸亚铁FeSO

4

、硝酸亚铁Fe(NO

3

)

2

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

等大多数气体。

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它们从混合物中—一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提纯(除杂):利用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实验方法除去该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提纯时只保留混合物的提纯成分,

除去的杂质不保留。

提纯的原则:

①“不增”:除杂时不能引人新杂质,加人的过量除杂剂也应最后除去。

②“不变”:选择的除杂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使被提纯物质的性

质改变。

③“易分”:要选择简单易分离、现象明显、所得物质纯度高的除杂方

法。

1.常用的物理方法

⑴过滤:用于固体不溶物与液体的分离。

⑵蒸发:用加热使溶剂不断挥发,从而使溶液浓缩或使溶质析出。

2.常用的化学方法

⑴溶解过滤法:Cu(Fe)、Cu(CuO)---加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⑵生成气体法:NaCl溶液(Na

2CO

3

)---加适量稀盐酸

⑶生成沉淀法:NaCl溶液(CaCl

2

)---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⑷酸碱中和法:NaCl溶液(NaOH)---加适量稀盐酸

1、H

2[HCl]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 H

2

O

2、CO

2[HCl]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HCl+NaHCO

3

= NaCl+H

2

O+ CO

2

3、CO[CO

2

] 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O

2+2NaOH==Na

2

CO

3

+H

2

O

4、CO

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

2

5、气体的干燥H

2、 CO

2、

CO[H

2

O] 可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

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无水硫酸铜等除去如: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6、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C + O2点燃CO2

7、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H2↑

8、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uO + H2SO4==== CuSO4+ H2O

9、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Fe + CuSO4 === FeSO4+ Cu

10、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11、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Na2SO4+ BaCl2==== BaSO4↓+ 2NaCl

12、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HCl + NaOH ==== NaCl +H2O

13、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14、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a(OH)2+ CuSO4==== Cu(OH)2↓+ BaSO4↓

15、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NaNO3

16、NaCl(KNO3):蒸发溶剂

17、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8、CaO[CaCO

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

高温

CaO+CO

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

3加盐酸: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CO

3

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专题一化学实验(三)

——物质的性质实验

一、初中物质性质实验比较简单,多在集气瓶或试管中进行,现分别叙述如下:(1)反应器为集气瓶进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例如木炭、硫、磷、铁、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图1)

现象:铁丝——火星四射

木炭——发白光

硫——明亮蓝紫色火焰

注:对剧烈的放热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液体。

(3)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固体。

进行H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2)

2

要注意: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导气管插入靠近试管底

部。操作时应先通入纯净H

,将试管中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

2

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H

2

(4)反应器为硬质玻璃管

(图3)

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如CuO+CO Cu+CO

2

注意:先将管内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后应使生成物在CO气流中冷却。(5)洗气装置(图4)

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洗涤剂,其中杂质气体被吸收(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注意:气流方向,“长进短出”。

(6)二氧化碳灭火

现象: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气体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结论:CO

2

专题三化学与社会

一、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物质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4、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5、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6、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7、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8、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1、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2、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二、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三: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四、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五、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六、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

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三)1、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3、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

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4、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

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七、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1、酸: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氢硫酸H2S 硫酸

H2SO4硝酸HNO3 磷酸H3PO4

2、氧化物和碱:氧化钙CaO (生石灰)、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

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

苛性钠)

氨水NH3·H2O(属于碱类)

3.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氯化钠NaCl(食盐)

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纯碱晶体Na2CO3·10H2O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亚硫酸钠Na2SO3尿素CO(NH2)2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蓝矾、胆矾)

磷酸二氢钙Ca(H2PO4)2硫酸氢钠NaHSO4 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高一化学上册实验题汇总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1)图中有处错误,分别为A B C D E (2)分液漏斗中应加入(填代号) A.稀HNO3 B.H2O C.浓HCl D.稀HCl 圆底烧瓶中应加入(填代号) A.浓H2SO4 B.MnO2固体 C.KmnO4固体 (3)写出制气装置中浓HCl与MnO2反应的方程式 (4)用双线桥标出(3)中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5)标准状态下若有VLCl2生成,则被氧化的n HCl mol 2.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 ,使集气瓶中充满 ,这种烟实际上 是 ,反应为 ,CuCl2溶于少量水后,溶液呈. 3. 新制的氯水显色,说明氯水中有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 立即有生成,说明氯水中有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这是因为。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消失,并放出无色的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室用2.0 mol/L NaCl溶液配制100mL 0.50 mol/L NaCl溶液。 (1)配制上述溶液,需要2.0 mol/L NaCl溶液 mL。 (2)配制上述溶液除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3)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变”)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5. 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 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接,接,接,接。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D装置的作用是,E装置的作用是,F装置的作用是。 (4)C瓶中的现象是,B瓶中的现象是。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6. 根据如下装置回答问题: (1)A中的现象是___ (2)B中出现浑浊,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C中收集的气体是 7. 现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再用铜粉和氯气制取少量CuCl2 ,其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 上图中“→”表示气流方向。请完成下列填空。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选用的试剂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总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 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总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总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目录 一、基本实验 1、水加热沸腾; 2、研碎胆矾; 3、胆矾溶解于水并和NaOH反应;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6、固体颗粒的取用(锌粒); 7、固体粉末的取用(Na2CO3粉末); 8、液体的取用; 9、Na2CO3和盐酸反应; 10、酒精灯的使用; 11、加热NaOH和CuSO4的混合溶液; 12、洗涤玻璃仪器; 1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15、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6、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7、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8、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9、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 20、电解水实验; 2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 22、软硬水的区分 23、蒸馏水的制取 24、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6、活性炭的吸附性; 27、木炭还原氧化铜; 28、收集CO2并验满; 29、灯火实验; 30、CO2溶于水的验证; 31、CO2和水的反应; 32、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33、灭火的原理; 34、粉尘爆炸; 35、点燃甲烷; 36、用Mg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实验室制取O2,O2的性质实验; 4、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33个趣味化学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 1、彩色温度计得制作?【实验原理】?钴得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得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温度得变? 化而呈现得颜色变化做成温度计. ? 【实验步骤及现象】 6H2O), ?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2?、苏打——酸灭火器??【实验步骤及现象】?(A)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向瓶中?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得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得胶塞.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 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小心!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得泡沫。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得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3?、魔棒点灯???您能不用火柴,而就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得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4、建造一座“水中花园"?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得水玻璃,轻轻将?盐得晶粒,如钴、铁、

铜、镍与铅得氯化物,铝、铁、铜与镍得硫酸盐,钴、 铁、铜与镍得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得“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5、喷雾作画 实验原理 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 ?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 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实验步骤1?、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 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2?、把纸晾干,钉在木架上. 3、用装有FeCl3溶液得喷雾器在绘有图画得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6、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反应原理: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具有强烈得脱水性,使纤维素?(C6H10O5)n失水而碳化,故呈现黑色或褐色.洗去多余得硫酸,在木(竹)器上就 得到黑色或褐色得花或字。 实验步骤:用毛笔蘸取质量分数为5%得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画花或写?字。晾干后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时间,用水洗净,在木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 一. 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 二. 教学过程: 一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比较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实 验 装 置 实验现象(1)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1)黑色固体逐渐红热,且逐渐减少。 (2)有红色物质生成。 (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 成。 CO还原氧化铜C还原氧化铜 实验要点右边连接吸收并检验 CO 2的洗气瓶,点燃尾气, 防止CO污染空气。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为检验氧化产物,可连接检验装置。 (3)反应需高温,酒精灯火焰上加网罩 以集中火力提高温度或用酒精喷灯。 操作顺序反应前需检验气体的纯度,还原过程分为四步: 一通气体,二点灯,三撤灯,四停止通气体。 实验完毕,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确定

可能的组合方式组合的类型 反应物的状态 ①固态⑤ ②液态 反应条件 ③加热(催化剂) ④不加热(催化剂)⑥(1)固——固不加热型(2)固——固加热型(3)液——液不加热型(4)液——液加热型(5)固——液不加热型(6)固——液加热型 (二)气体收集装置的类型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装置 满足条件(1)不溶于水 (2)不与水反应 (1)密度比空气大(相对 分子质量大于29) (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应 (1)密度比空气小(相对 分子质量小于29) (2)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 应 研究案例可用哪些方法检验二氧化碳 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其他待鉴别的物质的性质选用以下方法: (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在初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视为二氧化碳)。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色;(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3)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空气、氧气) 方法(2)不能用来区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因为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方法(3)不能用于区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如果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可在一只洁净的小烧杯里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使其中内壁均匀湿润,把多余的石灰水倒掉后倒扣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 是否变浑浊。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才能证明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

化学复习 (一、实验部分) ★整体分析 一、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应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一,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长颈漏斗与试管存在液面差,则说明不漏气。 其二,向长颈漏斗加水淹没漏斗导管,打开活塞,用手捂住烧瓶,若长颈漏斗水面上升及导管有气泡逸出,则气密良好。 其三,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一般来说防倒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如:1、未冷凝的气体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2、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装置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3、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装一个安全瓶防倒吸。一般来说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事故处理 如:1、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着容器的内壁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热量均匀扩散。2、在做有毒气体的实验中,应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3、不慎将苯酚沾到手上时,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冲洗等等。 六、反应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的条件。其具体装置如下图所示: 固液不加热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七、气体收集装置 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主要考虑:①气体的密度;②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当收集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当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 1.按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A、B、C、D处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你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B C D [分析]:锌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氢气充满反应装置,再点燃酒精灯,防止因混有空气而 引起爆炸。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和水蒸气,水蒸气随着没有反应完的氢气 经过盛有干燥剂的干燥管被吸收了,再点燃C、D处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分别在空气和氯气中安 静地燃烧起来。 [解答]: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A 锌粒表面上有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B 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粉末, 同时在远离酒精灯火焰处玻璃管内 壁有水珠 置换反应 C 呈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有刺 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在瓶口形成白 雾,同时集气瓶内黄绿色褪去 化合反应 D 呈淡蓝色火焰,放热,使小烧杯发热, 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化合反应 2.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A.B.C.D. (1)所用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用C装置,测定出来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3)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 仪器名称实验前实验后 氧化铜和玻璃管m1m3 氯化钙和U形管m2m4 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4)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了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分析]:本实验是测定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测出氧化铜中的氧和生成水的质量,便可计算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首先制取氢气,为了防止生成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再将氢气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其中的水蒸气,将干燥的氢气通过受热的氧化铜,使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水再被盛有固体氯化钙的U形管在较低温条件下吸收,所以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B、C、A、D。生成的氢气如果不用C装置干燥,测出的水的质量即m4-m2的值偏高,这样测定出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会偏高,因在生成的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来自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质量,即m1-m3,这样便可知水中氢元素的 质量,即(m4-m2)-(m1-m3)所以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如果 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通入氢气,并拆开实验装置,其后果是使热的铜重新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氧化铜,这样测出的m3数值偏高,因而m1-m3的值偏低,使(m4-m2)-(m1-m3)的值偏 高,导致偏高,即此时会使水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偏高。 [解答]: (1)B、C、A、D (2)干燥氢气,偏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题(精心整理) 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或___ ;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或, 其中更好的是,优点有,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右图电解水实验中的现象,请回答: A端为电源的极。 写出B端所连接试管内气体的一点性 质。 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b.固定试管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和

放棉花e .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 将该操作编号为f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 3)的密度比空气小, 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 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问题: 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鸡蛋壳与稀盐 酸反应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 ②如果用右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不熄灭的可 能原因是: ③实验操作中将鸡蛋壳捣碎的目的是 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 气 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 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 、B 两组,在相同的 条件下,A 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 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 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 测定氧气含量。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案目标 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通过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加深对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 4. 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案重点 1.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2.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难点 练习药品的取用、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准备 学生:预习教科书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案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所以学习化学就必须要走进化学实验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 1 / 8

首先去认识一些常用仪器吧! 二、新课教案 常用仪器的分类。 常用仪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常用仪器(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用仪器(存放药品的):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几种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1. 试管 (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溶解少量固体。③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②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 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 烧杯(烧瓶、锥形瓶) (1)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①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②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4. 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一查二看三禁止):①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温度)。②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汽易引起爆炸)。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禁止用嘴吹熄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防止气 2 / 8

个趣味化学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 1、彩色温度计的制作 【实验原理】 钻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 化而呈现的颜色变化做成温度计。 【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 %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钻晶体(CoCI2?6H2O ), 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2、苏打一一酸灭火器 【实验步骤及现象】 (A)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向 瓶中 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 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 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小心!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

(B )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将瓶子对准火焰, 迅速倒转瓶子,剧烈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 出而灭 火。 3、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 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 刻就被点着了。 4、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将硅酸钠(Na2SiO3 )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 %的水玻璃, 轻轻将 盐的晶粒,如钻、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 钻、 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 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5、喷雾作画 实验原理 FeCI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 〔K4[Fe(CN)6]丨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丨溶液显绿色,遇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化学必修1实验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P5实验1-1】 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 过滤实验注意事项: 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漏斗中沉淀洗涤方法: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淹没沉淀, 待蒸馏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蒸发实验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 补充: 检验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与试管中,加入某种试剂,出现某种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 【P6 实验1-2】SO 42-的检验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 注意事项:加入稀盐酸可以排除CO 3、SO 3、Ag 的干扰,不能用稀硝酸代替稀盐酸 涉及反应:排除干扰离子的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

【P7思考与交流】 杂质加入试剂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氯化钡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MgCl2氢氧化钠MgCl2 + 2NaOH = Mg(OH)2↓+ 2NaCl CaCl2碳酸钠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注意事项: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 补充: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P8实验1-3】检验Cl-、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 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 ——检验Cl-的实验 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 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 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 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 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在锥 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 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AgNO3溶液 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

初三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1.红磷燃烧实验(空气组成实验) 符号表达式:P+O2 点燃 P2O5.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 体积。 水倒流原因: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 积的1∕5,所以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体积。 成功的关键: 1.红磷要足量。(否则结果偏小) 2.导管内事先充满水。(否则结果偏小)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 4.装置不漏气。(否则结果偏小) 5.要先夹住橡皮塞。(否则结果偏大)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吸热、减压、防止胶塞被弹开。 2.氧气性质实验 1.木炭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表达式:C+O2 点燃 CO2 2.硫(淡黄色固体)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S O2SO2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原因: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燃烧 现象:空气中:不燃烧,只产生红热现象。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表达式: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Fe3O4 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溅落,炸裂瓶底。 4.镁条燃烧 Mg+O2点燃 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注意: (1)用砂纸打磨的目的: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2)石棉网的作用:承接燃烧产物,防止烫坏桌面。 (3)坩埚钳的作用:夹持镁条,防止烫伤手。 5.石蜡燃烧 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现象:空气中: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6.制取氧气实验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 KClO3 MnO 2 KCl+O3 △ 如图:(用KMnO4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与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 (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 3Fe2O3+CO2Fe3O4+CO2 === (2)四氧化三铁(Fe3O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将该试剂与黑 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氧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剂:固体氧释放剂。 B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反应仓 1.用法与用量:将A剂、B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规格:A剂:50g/包B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提出问题】A剂的主要成分和B剂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

有趣化学实验图文

有趣的化学实验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而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重要的途径。让学生在实验里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同学们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从而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优秀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个有趣又神奇的化学实验: 一、用火烧出蛇形物体 药品:白糖、小苏打、沙子、汽油 步骤: ①在碗里装满沙子,在上面浇一些汽油。 ②将10g小苏打和40g白糖混合均匀,并将混合物倒在沙子的上面。 ③用火柴点燃汽油。 效果图片: 二、制造“大象”牙膏 药品:洗洁精、30%过氧化氢、食用色素(或其它有色溶液)、碘化钾(或高锰酸钾) 步骤: ①将1汤匙碘化钾加到盛有25mL水的烧杯里并搅拌。 ②往锥形瓶中倒入10mL洗洁精和75mL过氧化氢,再滴入10滴食用色素后振荡。 ③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效果图片: 三、自制氢气球 药品:洁厕灵、锡纸 步骤: ①在玻璃瓶中倒入20mL洁厕灵。 ②往玻璃瓶中加入10来个锡纸团。 ③将气球套在瓶口。 ④气球膨胀后,取下打结,放飞。 效果图片: 四、打造亮丽的“蓝宝石” 药品:CuSO4·5H2O、过滤器、指甲油 步骤: ①将大约5茶匙的胆矾加到30mL热水里,搅拌后搁置2天让CuSO4结晶析出。 ②将溶液倒入另一烧杯中并过滤除去杂质(每5天过滤一次)。 ③取出底部晶体敲碎,取一小块形状较好的晶体,用细线捆好。 ④将细线捆在铅笔上,悬置在第2步所得CuSO4溶液中,约30天后小晶体会长成大块晶体。 ⑤将大块晶体取出,在表面涂上指甲油。 效果图片: 五、美丽的“水中花园” 药品:质量分数为40%的硅酸钠水溶液、CoCl2、FeCl3、CuCl2、NiCl2、PbCl2、Fe2(SO4)3、CuSO4、Co(NO3)2、Cu(NO3)2、Ni(NO3)2等晶体。 步骤: ①配制40%的硅酸钠水溶液:(称取 10g硅酸钠+50 mL蒸馏水,搅拌) ②依次加入药品晶体。 ③花园慢慢地“拔地而起”。开始时烧杯底晶体的顶端慢慢地长出各种颜色的“枝芽”(硅酸盐),接着这些枝芽不断地向上生长,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中花园”。 效果图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 (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图无

疑问讨论 评语 好 教师签名: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九年级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2H 2O 2 2H 2O+O 2↑ 2KClO 3 MnO 2 △ 2KCl+3O 2↑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可以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图 MnO 2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总结

————————————————————————————————作者:————————————————————————————————日期: 2

上册实验总结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原理装置: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打开止水夹,集气瓶中进入 了1/5体积的水。 注意事项:①装置气密性要好; ②红磷的量要足; ③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2.木炭、硫磺、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当中的燃烧现象对比: 木炭(C)硫磺(S)铁丝(Fe) 反应物 颜色、状 态 黑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银白色固体 生成物颜色、状 态无色气体,可使 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可造成酸雨 黑色固体,有磁 性 燃烧方程式 在空气 中燃烧现象发红光 淡蓝色火焰,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燃烧,只发生 红热现象 点燃 2P 2 3

在氧气 中燃烧现象发白光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生成黑色 固体 3.实验室制取氧气: KMnO4法暗紫色固体KClO3法 白色固体 H2O2法 无色溶液 反应方 程式 发生装 置 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 置 排水法(较纯净)或向上排空气法 装置图 KMnO4法试管口需要棉花 检验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小木条复燃 验满 排水法不用验满,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 明收集满 4.探究分子运动实验 4

5 现象 结论 5.过滤操作 (1) 目的: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 (2)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6.电解水实验 (1)反应原理:2H 2O (2)“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正极:用带火星小木条检验 负极: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 通电 2H 2+ O 2↑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计划

九年级化学实验计划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序号周次实验名称计划课时 11[1-1]水的沸腾 [1-2]胆矾的研碎 [1-3]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 [1-5]氧气和二氧化的性质 1 21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 32[1-6] 块状药品的取用 [1-7]粉末药品的取用 [1-8]液体的取用 1 42[1-9]酒精灯的使用和火焰温度的实验1 52活动:探究加热液体的正确方法 [1-1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并加热 [1-11]洗涤玻璃仪器 1 62活动:仪器的连接气密性检查气体的收集1 73[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83[2-2] 检验氧气的方法 [2-3] 硫在氧气里燃烧 [2-4]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1 94[2-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6] 验证二氧化锰在实验中的催化作用的实验 [2-7]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 104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1 115[3-1] 水的电解实验1 125[3-2] 品红在水中扩散 活动: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1 135活动:水的净化的探究 [3-3]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3-4] 实验室用简易装置制取蒸馏水 147活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5-1]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5-2]用镁条的燃烧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59[6-1]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性 [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 1610活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探究1 1710[6-3] 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验满 [6-4] 二氧化碳的倾倒、阶梯蜡烛熄灭实验 [6-5]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6-6]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 1811[6-7] 一氧化碳的燃烧 [6-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 1913[7-1]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7-2]灭火的原理 活动:简易灭火器原理 1 2013[7-3]粉尘爆炸1 2114[7-4]甲烷燃烧 [7-5]用镁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2214活动: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1 2316[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1 2416活动: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1 2517活动: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1 2618[9-1]溶液的形成——蔗糖溶解 [9-2]碘和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9-3]水和乙醇能否互溶 1 2718[9-4]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活动:物质溶解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 1 2819活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探究1 2919[9-5]溶液组成的表示 [9-6] 配制两种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9-7]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通过小组实验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等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在课题1中,学生对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对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的认识尚不清晰。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该课题的教学对学生以后的规范操作、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对实验感兴趣有重要作用。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本课题通过设计两个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引导学生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对我们吸人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不同的探究。 通过教材提供的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步骤,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用脑分析的力。 ★教学策略分析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与表述,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自然、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但化学实验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感受与体验。因此,教学策略的重点应放在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上。 1、蜡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因此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教学前,可建议学生预习,并在家中先做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实物投影化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引

九上常见化学实验(共15个)

九上常见化学实验 1.蜡烛燃烧 ①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②生成的产物:水(H20)和二氧化碳(CO2) ③实验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方程式:【注意】蜡烛燃烧的产物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 ⑤为什么要放上下两层?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密度 ⑥确定水的生成:蜡烛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雾生成) 2.红磷燃烧 ①目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上升至五分之 一的地方。 ③注意事项:红磷要过量(把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燃耗时必须先关闭止水夹,结 束后要等集气瓶冷却再打开止水夹(气体膨胀导致倒吸入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④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 红磷量不足;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 方程式: ⑤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①实验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方程式: ②注意事项: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产物二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4.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①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方程式: ②注意事项:铁丝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 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 5.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①发生装置类型:固液常温型 方程式: ②二氧化锰的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但并不改变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生成,以及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 ③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