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教案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教案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教案
第4课 张骞通西域 教案

第4课张骞通西域教案

【课标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促进西域地区迅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或实物)。(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或实物)这是什么?这个呢?……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生:都吃过!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有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呢?

生:吃过!皇帝可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啊!

师:秦始皇啊可没有这个口福,这些东西,他可都没吃过!为什么呢?因为在他那个时候,我们内地还没有这些蔬菜瓜果。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知道答案了。

(展示课题:第12课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对!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完毕后展示汉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汉代西域图。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同时点击突出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点。)你们以前听说过玉门关和阳关吗?(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古人有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荒凉。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沙漠、雪山、绿洲、草地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选择在绿洲上过上了定居生活。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有的放牛、放马……。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展示新疆舞蹈图片。)他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西汉前期,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地区一共分布着3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被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所控制,这个民族是——

生:匈奴。

师:对!匈奴贵族控制并奴役、压迫着西域人民,这引起了西域人民强烈的愤慨!请大家看看课本68页第2段小字。(学生看书。)

师:不仅如此,匈奴骑兵还不断骚扰着西汉北部边疆,严重威胁着西汉北部边境的安全,因此,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为了联合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人才出使西域。张骞勇敢报名,奉命出使西域。

二、张骞出使西域

师: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

(一)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和困难。

(二) 经过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有关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的音像资料。(播放音像资料。)

师:看了这段资料后,再根据我们对西域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张骞他在出使西域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展示问题:张骞在出使西域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略)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象力非常丰富!你们的设想都非常有道理。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张骞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英雄气概。那么,我们从他的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呢?

(展示问题:张骞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略)

师:很好!他的坚韧、忠诚、勇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

质。那么,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6 9页最后一自然段的课文。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想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看书思考)

师:这个问题一定很难吧?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主要的相同点可以从出使目的和作用两方面思考;主要的不同点可以从出使时匈奴的力量、想要联合的力量、到达地区的范围等方面思考。相邻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哪些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略)

师:很好!

(课件展示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具体内容)

主要的相同点:

1、目的:为了联合西域少数民族攻打匈奴。

2、作用: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主要的不同点:

1、出使时匈奴的力量:第一次出使时,匈奴十分强大;第二次出使时,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了重大胜利。

2、想要联合的力量:第一次想联合大月氏;第二次想联合乌孙。

3、到达地区的范围:第二次到达过西域各国,远比第一次广泛。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三) 历史作用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师:在汉代以前,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往来非常少,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呢?(①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等物品传入了内地,而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也传到了西域。(展示西域与内地经济交流示意图。)直到这个时候,内地的人民才吃上了葡萄、核桃等东西。如果以后有人再问你秦始皇是否吃过这些东西,我想你应该不会答错了吧!

汉代以前,由内地到西域的道路是非常难走的。张骞出使西域后,这种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些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西汉前期,西域地区的国家很多,有的地方人民生活很艰苦,而且经常有强盗出没。在张骞出使西域后,随着两地交流的增多,他们感受到了汉朝的强大,他们仰慕汉朝的先进文化,他们渴望得到汉朝的保护。于是,西汉中央政府设立了机构对西域地区进行了管理,这就为西域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打下了基础。(③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基础)

那么,西汉中央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对西域进行管理呢?(展示板书:三、西域都护的设置)请同学们看看课本70页末段的课文,并尝试着回答下列几个问题。(时间职能意义)

生:公元前60年;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标志着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师:很好。在这里,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西域都护的设置还标志

着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新的王朝“新”。也就在他的统治时期,西域与中原中断了联系。因此,东汉明帝时,为了恢复与西域的关系,他派出班超出使西域。那么,班超出使西域的结果又如何呢?他有没有完成汉明帝交给他的任务呢?大家在课后去读一读课本71页的“史海拾贝”也就知道答案了。

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壮举,他历经艰难险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打通了西域要道,他身上那种忠于祖国、百折不挠的优良品德,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也正是在他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为加强,这对于西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然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以后,西汉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开发西域地区,这更是大大促进了其迅速发展。目前,我们国家为了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也制定了特别的发展战略,你们听说过吗?

生:西部大开发!

师:对!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知识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深入学习的【练习巩固】:

1、课后习题:教材课后的“学习与探究”。

2、随堂训练: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并分析评价张骞。

(意义:具有开创性,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内地与西域各族的往来,为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奠定了基础。张骞敢为天下先,不辞辛劳,冒着生命的危险两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西汉政府交给他的任务,但是客观上促

进了西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的了解及后来的管辖。张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华民族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