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题

我国某中学高一年丁同学在日中写道:“星期天,天于放晴了,也小了,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

就去修被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拿着把也去帮忙。大棚上了一厚厚的土。二伯他也在田里忙着,他在麦田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烟??”据此回答下列各。

1.造成此天气系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

A. 境前里的空气冷空气C.境前里的空气做下沉运

B. 境前里的空气比干燥D. 境后里的空气暖空气

2.二伯家在麦田点燃柴草的目的是()

A. 增加大气中的凝核,利于降水的形成

B. 增加烟,加大气的反射作用

C. 增加大气中的CO2,加大气的逆射

D. 大气加,提高气温

中的甲、乙两示意两种常的力流,完成下列各。

3.甲所示的力流()

A. 出在白天

B. 出在夜

C.此地近地面低

D. 此海洋高空低

4.乙中()

A.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 市区气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化比在②地更合理

D. 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5. 若甲、乙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低信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控制下阴雨天气

6.自然地理境要素通水循、生物循和岩石圈物循等程,行着物

迁移和能量交,形成一个相互制和相互系的整体。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功能是指自然地理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

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读

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 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①地中海气候;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D.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

8.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主要分布在纬度 30°~ 40°的大陆西岸

B. ②主要分布在纬度40°~ 60°的大陆东岸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20°~ 30°的大陆西岸

D. ④主要分布在纬度25°~35°的大陆东岸

9.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发育较好,水循环活跃,河流为外流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多样性

D. 独特性

10.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飞机逆风飞行

B. 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 风从北侧吹来

读图“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11.在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中,a、 b、 c、d 四个

位置气压最高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地等压面向上弯曲

B.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C. 甲地多晴朗天气

D. 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

2013 年 11 月 7 日,第 30 号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致使菲律宾遭

受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据此回答下题.

13.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海燕”成因的是()

A. B. C. D.

14.关于上图中A、B 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 B 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B. A 过境后气温下降, B 过境后气温上升

C.A 过境后气压上升, B 过境后气压下降

D. A 降雨区在锋前, B 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下面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

图”。读图回答5~6 题。

15. 该循环示意图反映的是()

A. 岩石圈物质循环

B.水循环

C. 生物循环

D.大气循环

16.关于这一循环的地理意义 ,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 , 能量不断流动、转化

B.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C.参与地表形态的形成和进化

D. 在该循环中 ,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据此完成下题.

17.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 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18.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 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 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19. 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20. 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A. 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题.

21.甲地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2.图 2 所示天气系统位于()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如图,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题.

2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 7 月份较小

B. 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 1 月份较大

C. 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 7 月份较小

D. 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 7 月份较小

2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 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 的水量

C. 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

D. 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 水量的季节变化

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 B, C分别为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回答下列各题。

25.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D.堆积、搬运、侵蚀

26.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冲刷力乙岸比甲岸弱

B.A 地多为 V 型河谷

C.C 地为冲积平原

D.B 地三角洲平原

27.C地比 A 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 C 地()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② 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 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8.夏季, A 处的河流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水量增多,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坡度增大,流速加快

B.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地壳活跃,泉水出露

D.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29.下列有关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都很大

B.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C.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30.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国际日界线于当地时间2001 年1 月2 日 15 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 ),途经14 天2 小时 ,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时间是()

A.2000 年12 月19 日2 时

B.2000 年12 月20 日 4 时

12 月19 日17 时 D.2000 年12 月20 日13 时

C.2000

31.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

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表示洋流的短线中绘出箭头以正确表示洋流的流向。

(2)图中洋流甲按性质属于 ________,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________的作用。(3)图中的渔场名称是 ________。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________在该海域

交汇。

(4)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 ________。

( 5)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 两条航线中, B 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

32.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 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

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⑨,

⑩。

(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带

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填数码 ); 在高纬度的排序是( 填数码 ) 。

(3) 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由于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从沿海向内陆差异很大,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带、带、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在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① 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5) 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 是由于沿岸的影响。

31.(1)顺时针

(2)暖流;增温增湿

(3)纽芬兰渔场;寒暖流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干旱程度加剧

(5)航线 B 受洋流和东北信风带的影响,航行顺风顺水。

32.(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①②③ ④⑤

(3)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海洋水汽森林草原荒漠中

(4)大陆东部受暖流的影响 , 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5)寒流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 P3 图 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 P4 图 1.4) 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 P8 图 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 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 P11 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 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 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0 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蒸发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信风带 西风带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2)补充: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温度高的海区靠近赤道) ②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画出洋流的流向即可判断寒暖流 3、洋流按照成因分为三类: (1)风海流:盛行风,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3)补偿流: 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洋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a 、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而形成。b 、下降流: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秘鲁渔场)。 4)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1)中低纬海区: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 (2)中高纬海区: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洋流。 (3)南半球40度附近形成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时间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东早西晚推导出在同一时刻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时间数值东边的地点大于西边即东加西减。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已知经时(计算的首要条件):先确定题中信息中已知点的地方时时间和对应的经度。 ②同减异加(已知点和所求点经度差的计算):已知点和所求点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一度四分(根据1小时15度) ④东加西减(计算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要不过180°经线判断东西(即同为东经,数值大者在东;同为西经,数值大者在西;一东一西,不看和值,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3.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除得的商加1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 ②已知区时:先确定题中信息中已知点的时区和对应的区时。 ③时区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④东加西减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边用加号,在已知时区的西边用减号。要不过180°经线(判断东西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数值大者在东;同为西时区,数值大者在西;一东一西,不看合值,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 二、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1.日期范围计算原理 人为日界线:大体与180°经线重合;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点(24点)经线。新一天起始点(最西点)经线自然日界线;旧一天起始点(最西点)经线人为日界线 ★2.新一天和旧一天计算方法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进入旧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24减几小时。 三、★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③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全球昼夜平分。 ④出现极昼的地方(极点除外):北半球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光闪烁——恒星;恒星卫士——行星;行星卫士——卫星;轮廓模糊——星云;一闪即逝——流星;拖着长尾——彗星;气体和尘埃 ●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天体系统的层次: ●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地月系。 ● 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 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 ● 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1.安全的运行轨道2、稳定的太阳光照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生物的生成(光、热资源)2、促进水、大气的 运动3、生产生活: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 宇宙中得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得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得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得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与空间来表达宇宙得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就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得。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得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得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 、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得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就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得总称 1、天体得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得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得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得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都就是自西向东 :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水、金、地、火 :木星与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就是由地球与卫星月球组成得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得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 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她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得变化形 成了不同得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得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三、普通而又特殊得行星——地球 1、地球得普通性:就外观与所处得位置而言,就是一颗普通得行星。其运动与结构特征无特 殊之处 2、地球得特殊性: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得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得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得外部与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条件原因影响 外部 条件 安全得宇宙环境 同向性、共面性 :太阳系中,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系八大 行星都可能 存在生命稳定得太阳光照 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 得变化 自身 条件 表面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 只有地球有 生命存在大气层得存在地球得体积与质量适中 表面温度得日变 化、季节变化较小 地球得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 2.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 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 ·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 2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 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 2.太阳活动类型: ⑴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⑵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 3

在耀斑之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和速度)(a): 特 点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 意 图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①恒星日(真正周 期23时56分4秒 ②太阳日(昼夜更 替周期):24小时 恒星年,365日6 时9分10秒 回归年,365日5 时48分46秒 4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存在形态:①________、②________、液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③__________,数量最大的是④__________。 2.存在空间:⑤________、陆地、⑥_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陆地水: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⑦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________连续运动的过程。 2.时空特点: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________范围内进行着。 3.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下渗、地下径流。 4.类型:?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__、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_________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 (2)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________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21____________不平衡的矛盾。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22________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河水B.冰川C.井水D.湖泊水 2.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 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 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高空大气的风向: 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 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 章《地球上的水》 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某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春季降水量偏少 B .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 C .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 .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 .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 .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读下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大气降水 B .沙漠凝结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4.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仅表示地表径流 B .水得以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C .在①⑤水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

答 题 D .人类只能影响图中的④环节 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7.图1为“北半球某河段平面图”,图2示意“图1中M 湖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M 湖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6月 D .10月 8.据有关统计,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程。读下图,回答910题。 9.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人工提水 10.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 .2月6月 B .5月9月 C .8月12月 D .11月次年4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学科是高中时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都说学好地理走到哪里都不用怕。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运动特征:方向同向性、轨道面共面性、轨道形状近圆性 结构特征:质量、体积、距离 局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金星距地球最近分类(物理特征):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内部物质运动、距离适中 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 1)安全的运行轨道 2)稳定的太阳光照 3、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4、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5、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篇(二)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特性: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含地壳。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复习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卫星、行星、恒星,流星、星云、彗星 2.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普通性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注: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同向性、公面性、近圆性 2.存在生命的行星——特殊性 ·地球位于太阳系,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 ·地球适当的体积和质量,使其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大气)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源(液态水源)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能量产生为H原子的核聚变,只有1/2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动和生物活 动·它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 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内向外) 2.太阳活动类型: ⑴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⑵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以11年为周期的异常变化,形成了水旱灾害和乔木生长年轮的疏密变化。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