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成一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一、概述

著作。2008年,共出版历史地理著作21部。其中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专著有:邹逸麟主编的(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共5册,即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陈业新《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和谢丽《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五百年来(主要是明清以来)中国代表性地区的人地关系的复杂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还有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复旦大学出版社)。

历史城市地理方面的著作有:肖爱玲《隋唐长安城》(西安出版社)、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这两部关于长安(西安)的研究专著,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和发展。毛曦《先秦巴蜀城市史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书中谈到了巴蜀城市起源、发展与历史地理环境的关系。此外还有刘景纯《城镇景观与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历史地理著作有樊铧《城市·市场·海运》(学苑出版社),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六朝政区》(南京出版社),孙冬虎《地名史源学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安介生《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山西人民出版社),蓝勇主编《中国人文田野(第二辑)》(巴蜀书社)、《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辑《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历史地理研究》(三秦出版社)等。

还出版了两本译著:[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该书在国内曾分别于1982年和1989年出版过李旭旦翻译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此次出版的第四版不仅增加了截止到本世纪初的新材料和新内容,如在第二版第十一章“苏联的新地理学”的基础上,增加了苏联解体后独联体时期的地理学,关于美l2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0期国地理学增加了新的章节“美国的新地理学——20世纪中期至今”;而且在篇章结构上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最为重要的改动就是将原第十二章“世界其他各国的地理学”中瑞典、加拿大和日本的地理学在大幅度扩充内容的基础上,单立章节,对这三个国家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英]阿兰·R·H·贝克著,阙维民译《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商务印书馆),该书的相关评论在去年的动态中已经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论文。2008年,历史地理发表论文近200篇,不能一一罗列,下面对一些论文进行评述:

王社教《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地理研究》第1期)通过对《清史稿》、《清实录》、地方志及其它史籍中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统计出清代西北地区共有62次沙尘天气事件。就空间分布而言,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大致有4

个多发地带:即以西安、渭南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地区,以镇原、庆阳为中心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以中卫、古浪、永登、山丹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地区,以米脂、子长为中心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统计分析基础的资料则是这篇论文的薄弱环节。作者的样本只有62例,样本量很小那么文献漏载对于其分析结论的影响将会非常大。总体来看,这篇论文的结论缺少说服力。

韩茂莉等《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地理研究》第5期),通过对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过程的研究,提出流域内聚落环境选择存在首选地与次属地的区别。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论丛》第2辑)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的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是因楼船将军杨仆之请。作者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移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大的调整。在历史地理研究中人云亦云的传统观点应该不在少数,对此需要的是一种怀疑、创新和脚踏实地进行论证的学术精神。

与上文类似的还有罗凯《盛唐京畿都畿考论》(《历史地理》二十三辑)认为京都两畿即是京畿、都畿,而不是“京畿道”、“都畿道”,传统认为的“十五道”应是“两畿十三道”,这也是对一个传承了多年的“常识性”认识的突破。

鲁西奇《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历史地理》二十三辑),按照西方的理论,将农村聚落的形态分为集聚型和散漫型两种,提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并不仅在于人口多少及其空间规模的大小,更在于各个民居之间及其与所依赖的田地、山林、湖泽之间是呈现出集聚、互相靠近的趋向,还是表现出离散的趋向”。这一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都非常独特和新颖,而且作者也结合考古、简牍以及文献等大量资料来论证这一问题,鉴于这一课题的难度,文中的结论仍有讨论的余地。

艾冲《唐前期都督府建制并不存在“军政时期”——与李青淼同志商榷》(《社会科学评论》第1期)是一篇商榷探讨性质的论文,学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讨论、反驳的过程中发展的。当前历史地理学界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的情况极少,即使是同一主题的论文,基本上也是以各自陈述为主,缺乏针对问题的交锋。缺乏讨论的兴趣或者机制,使得研究趋于沉闷,也难以聚集研究力量在关键问题上形成突破。

除了上述论文之外,唐晓峰等《“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理研究》第2期)、张伟然等《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基于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论丛》第3辑)也具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13有很高的价值。华林甫的《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第8期)、《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清史研究》第2期)内容翔实,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学术会议。2008年,历史地理方面主要的会议有:6月26日至30日,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召开了“环境·文化·城市——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29位学者宣读了论文;8月28日至30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日、澳、韩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3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11月14日至16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国内外近10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提交会

议论文和论文摘要57篇;12月6日,由西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陕西师大西北环发中心、西安历史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城市遗址保护与西安历史地理研究”学术研讨会,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12月17日至19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召开的“跨越空问的文化——16—19世纪中西文化的相遇与调适”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12月19至21日,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典志组主办、《清史·地理志》项目承办,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的“清代地理研究”学术讨论会,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2008年度,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会议是10月25日至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一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历史地理年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学者共120多人与会,对楚国历史地理诸问题、历代对长江中游的开发、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城市群落与地域结构、历史地图编绘及其它历史地理问题展开了讨论。除了具体的学术问题之外,作为全国历史地理研究者齐聚一堂的大会,学者们在会议中还对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创新与前沿

2008年历史地理发表的论著数量众多,但创新和前沿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历史地理研究中

的价值,近年来历史地理学领域中关于GIS的论文也逐年增加。2008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主要是对GIS运用方法的讨论,代表论文有:周长山《广西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地图再现一关于(广西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及其数字化工程》(《广西社会科学》第3期)、史磊等《基于GIS的历史地理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以(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为例》(《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周丙锋等《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用平台研究》(《测绘科学》第4期)。最为重要的是满志敏《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论丛》第2辑)一文,该文通过讨论小区域GIS数据框架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三点非常重要的认识:

1.建立小区域时空数据框架首先需要确定载体数据类型,载体数据的选择通常需要考虑空问分辨率、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稳定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基础的原始数据框架,以保证其他专题数据在空间上有合适的载体。

2.离散性的专题数据尽可能转换为连续空间场,以表达专题内容在空间上的差异和分布特征,并且这种差异和分布特征能在数值上明确表现出来。空间数据需要标准化,最常用的方法是网格法,以保证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同时数据标准化,也是保证多种专题数据相互融合的一个基础。空间特征标准化的本质是用网格来模拟真实的空间场,这个特性在数据的时间轴上模拟和简化也同样适用。

3.架构小区域人地关系的时空数据库主要问题不在概念模型,而在于对实际数据之间关系的详尽分析,以便把具有三维特征的时空数据安排到合适的二维关系表中,这决定于数据定义、库定义和库关系定义等诸方面的工作。

这篇论文的意义在于,虽然已经认识到了GIS的价值,但是以往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基本上都是理论上的叙述,而缺乏将历史文本数据转化为GIS数据的方法介绍。而这一步骤,恰恰又是GIS应用于历史地理研究的关键。因为对研究者而言,文献资料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GIS的分析手段通过教科书一般也都能掌握,而如何将历史地理的数据转化为GIS的数据,这是大部分研究者都非常困惑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多空间尺度、长时段的数据时更是如此。可能正是数据处理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而造成了这些年来关于GIS理论方面的论文多,而具体研究的论文则非常少见的原因。因此,满志敏的论文对于那些试图使用GIS来进行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而言,无疑是非常好的简明教材。

本年度用GIS来进行具体历史地理研究的论文有韩茂莉等《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地理研究》第5期)、成一农《元代地方城市城墙修筑的历史地理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三联出版社)。

地理中的“人”。当前历史地理研究中,对“人地关系”的讨论,或是将人作为地理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或是将人作为纯粹理性的人,而忽略了人感性的作用。去年李嘎《雍正十一年王士俊巡东与山东政区改革》和《清代江南苏松常三府的分县和并县研究》、张伟然《归属、表达、调整:小尺度区域的政治命运——以“南湾事件”为例》等文开始注意到人的能动作用以及非理性因素,本年度张力仁《人类空间选择行为与环境关系个案研究——以清代陕南秦巴山地为例》(《论丛》第2辑)引入了经济学中“有限理性人”的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从长期和整体角度是符合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但在习惯、传统、嗜好、欲望等情感因素支配下,人类行为却体现为短期、局部、自利的倾向”。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作者对清代陕南秦巴山地的流民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以下四点认识:“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大区域、长时段上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但在小区域、短尺度范围内,由于人类文化模因的不同,人类空间行为选择往往并不遵循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而遵循文化风俗相近原则。2.行为效果的最大化原则。3.人类行为是有限选择……一是人类任何行为的选择都是受制于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的制约;二是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具有选择性。4.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虽然作者对主题的具体论述过于条框化,没能将理论与具体的史实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对人的能动作用和感性揭示的不够充分,但其对“有限理性人”理论的引入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本年度具有类似视角的论文还有徐建平《湖滩争夺与省界成型——以皖北青冢湖为例》(《论丛》第3辑)。

这种重视人的能动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思想的引入(不一定局限于“有限理性人”),将会对历史地理中某些传统的研究内容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城市选址的研究,过去主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环境(如交通、政治、经济等)对城市选址的影响,但正如科斯托夫所说“毕竟在许多河流的交汇处、路道的连接点以及具有防御优势的高地上并没有孕育出任何城市。如阿斯顿和邦德所说:‘城市由人,并且为人而建。它们所处的地域位置是由人来决定的,而不是不可抗拒的位置操纵的结果。’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记住,‘无论某个城市在某个地方得以建立起来的初始原因如何,一旦它建立了起来,便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斯皮罗·科斯托夫著,单皓译《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从这一研究视角来看,我们过去历史地理研究的某些方法过于教条化和程式化了。

清代“省”的讨论。“十八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对清代最高层级地方行政区划的认识,但是今年的几篇论文对于这一“常识性”的认识提出了疑义。如侯杨方《“安庆省”考——兼论清代的省制》(《历史地理》二十三辑)认为,清代的“省”并非是正式的行政区划,清代的分省问题是后人以自己的观念建构而成的概念,而并非历史事实。此外,“《大清一统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志》等清朝官修的志书、政书以及后人修的史书,它们反映的只是以编纂者视角理解的制度、事件,而编纂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或出于简单化、标准化的考虑,提供的信息并非是历史事实的原貌,而只是编纂者根据自己的观念解读、建构的历史”。作者的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史料、理解制度和历史都具有一定的启发。

段伟《泛称与特指:明清时期的江南与江南省》(《历史地理/-十三辑),虽然主题并不是清代的省制,但其从职官的角度人手,分析了清代“省”的不同的标准以及演进过程,并提出“康熙时人对行省的认识并不像乾隆以后那样,将布政使司与行省紧密联系在一起”,“地方史书与中央官修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对其建省时间进行了追述,得出了不同的建省时间”,并认为以往“学者提出种种建省标准,但都没有充分考虑清代省制变化的种种情形。”

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论丛》第2辑),一文认为“省”是清代的俗称,同时以清代江南省为主线,分析了清代江南、湖广和陕西分省的过程,提出了清代“省制”在康熙之前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由此也造成了省制概念以及对分省时间认识上的混乱。

上述三篇论文跳出了以往清代“省”研究的局限,以动态、变化的视角来研究清代的“省”,

虽然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已经拓宽了我们对这一“老问题”的认识,是政区制度研究的新视角。这种视角同样可以应用到中国古代其他历史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中,比如宋代的“路”、唐代的“道”。在政区研究中,需要的注意的是概念的讨论和确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行政区划”的概念。如果参加讨论的学者,对于同一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那么关于问题的讨论就只是各自观点的论述,形成不了真正的学术“讨论”,最终也不会得出一致的意见。比如王晓龙《从提点刑狱司制度看宋代“路”之性质》(《论丛》第3辑),认为“从提刑司制度所反映出的宋代路级机构某些共性的特征来看:它们具有较固定的行政管理区划,处于地方一定的行政管理层级之中,有大量的行政处置权力。因而宋代的‘路’,尤其伴随着中央下放除监察权外的大量行政权力到转运、提刑等机构之后,可以被认定为是州县之上的一级正式行政管理层级和行政区划”。且不论作者的具体论述如何,这篇论文的问题在于,对于这种理论问题的讨论,首先就应该界定什么是“行政区划”,否则不在同一概念体系下的讨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也不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苟德仪《清代川东道的辖区与职能演变——兼论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性质》(《论丛》第3辑)。

三、存在的问题

据本人统计,2008年历史地理方面的论文200篇左右,著作21部,出席2008年历史地理年会的研究者120余人,以上数字肯定并不完全,但已经足以显现当前历史地理学的“繁荣”。但是在为撰写今年动态准备材料的时候,我依然遇到了与去年同样的问题,即什么是历史地理?

我国最早对历史地理学进行界定的应是侯仁之先生,他在《历史地理学刍议》(《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一文中指出“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这就是今日所理解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课题”,“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如上所述,乃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的本身,也就是无异把当前地理学的研究,推回到已经过去了的历史时期……其主要目的则在于探讨同一地区或同一地理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当前这一研究对象的形成和特点”。这一对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界定非常简明,也易于理解,毫无疑问其强调的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地理”,而且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研究者的支持,但在实际研究中无论是历史地理学的论著索引,还是专业学术刊物《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收录论文的范围都非常广泛,基本上凡是涉及历史时期的地点、地名、地理,甚至相关文献的研究都涵盖在内。如今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和《历史地理》中的:杨晓春《元代沈阳路的机构设置及其变迁》(《论丛》第1辑)、客洪刚《唐折冲府补考》(《论丛》第4辑)、余蔚《论辽代府州遥领制度》(《历史地理》),似乎是行政制度史的研究;李强、纪宗安《l7—19世纪喜马拉雅地区的羊绒贸易和战争》(《论丛》第4辑),似乎是区域史的内容;《“金陵根本重地”明末政治语境中的风水观》(《论丛》第3辑),似乎又是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内容。

诚然,从宽泛意义上而言,上述论文当然也涉及到了“地理”或者与地理相关的内容,但是如果按照这种宽泛的定义,绝大部分史学方面的论文都可以被认为是历史地理的论文,因为任何事件都发生于地理空间之上。不过这样一来“历史地理学”几乎等于历史学,只是两者之间的侧重点存在差异,那么这样一来“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侯仁之对“历史地理学”的定

义。具体表现就是当前将凡是涉及到地理的研究都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而忽视了侯仁

之概念中“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中的其他方面。涉及到地理的研究其实可大致分为三类:“历史地理”、“地理的历史”以及“以地理论历史”。其中“历史地理”,毋庸多言,就是侯先生的定义。“地理的历史”就是研究某一地理要素的发展过程,比如地名史,对某一行政区划演变的单纯考订以及“沿革地理”等等。“以地理论历史”,指的是以地理现象为史料来论证历史问题,作者研究的对象是历史,地理只是论证的材料。除了这三类之外,还有那些纯粹的制度史的内容,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制度,显然这应当属于制度史的范畴。

当然,要理清上述几类,或者要明确说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什么是地理。在这里现在出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作为地理学分支的“历史地理学”,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的距离十分遥远。

笔者在本年度翻译出版了《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一书,翻译过程中一直都有芒刺在背的感觉,因为该书对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的介绍,恰好衬托出我国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遥远的距离。在该书第十九章中提到的地理学的具体方法,如航空照片、彩红外、卫星图像等观测技术,统计学方法等分析手段,

在我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很少被真正的使用;在第二十章中提到的“系统”、“社会物理学和重力模型”、“扩散”等等对于我国很多历史地理研究者而言可能是闻所未闻的术语。当然近年来在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中,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开始被广泛应用,甚至在一些会议和论文集中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出历史自然地理与现代地理学的结合;但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依然止步不前,在研究内容、方法上似乎更接近于历史学,而对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少予以关注,更不要说是使用。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区域研究是历史地理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但是什么是“区域”,如何进行地理学上的“区域”研究?极少有历史地理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但如《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所言,这是地理学的四个传统之一。由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地理学中的“区域”,以及如何进行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因此我们历史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很多本质上属于区域史的研究,只不过涉及到了一些自然地理和分布而已。更为可悲的是,“区域”在地理学中已经是一百年前的“热点”了。

如果就问题本身而言,研究视角、学科属性都是次要的,但是作为学科的发展,如果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和研究对象的话,那么将威胁到学科的生存,对于历史地理学而言,这一问题已经显露出来了。

虽然现在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很多,每年发表的论著数量也很多,但是学术上的影响力却在下降。归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虽然身处地理学领域,但是我们不懂地理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因此在地理学中我们找不到对话的对象,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不过这两年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逐渐与自然地理结合起来,运用自然地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因而在地理学中的影响力在提升。

对于历史学来说,历史地理学除了研究视角独特一些而外,史料和研究方法大都来源于历史学,因此也不太可能提出什么具有影响力的观点,只能随着历史学的发展而亦步亦趋。如历史城市地理,论著很多,但就观点而言,从整体上都跟从于由历史学提出的“中世纪城市革命”和“坊市制变革”等命题,并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还有我们传统的“沿革地理”,在地理学中不被认同,而对于历史学而言,这又是最为基本的“知识”,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所在。而且在历史学中(现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历史地理学就是历史学下属学科),历史地理由于研究对象的纷杂,如文化、行政制度、城市、经济、军事、交通等等,其研究领域与其他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发生了重叠,同时其他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有时也被视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当然他们中的很多并不认为自己从事的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地理学有着消散于历史学其他分支学科中的危险。

总体来看,在历史地理学繁荣的背后,危机四伏。

四、总结和展望

2008年,历史地理学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众多,但绝大多数是在原有框架内的填充,方法上和理论上的创新不多。就学科发展的一贯历史而言,原有方法、原有理论取得大量成果,学科稳定发展不再有显著进步的时候,其实正在酝酿着新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方法,然后在某一特定时期突然进发出来,打破原有的框架,从而又进入一个学术显著进步的时期。这种发展过程不断重复,这就

是学科发展的普遍过程。对于历史地理而言,现在正在躁动、闷热、枯燥中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外诞生、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其前身沿革地理学形成至少可上溯到两汉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的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自班固之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收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及《史记·河渠书》的影响。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就必须从《尚书·禹贡》等著作谈起。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关于《禹贡》的著作时代,晚近大致有四种说法:辛树帜的西周说、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顾颉刚的战国中期说、日本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战国说,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顾颉刚认为“《禹贡》的作者是西北人”,并推测可能是秦人;而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 传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直到两汉时期才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作为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史记·河渠书》专记川流变迁和历代水利,兼历史水文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于一身,而《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更是研究历史风俗地理和历史商业地理的重要素材。《汉书·地理志》首次将“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功绩显赫。 两汉以后,历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为正宗,抛弃了司马迁的专题研究法,只讲地名沿革,很少涉及其他内容,沿革地理学俨然成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继《汉书·地理志》之后,先后有十六种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为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即《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

《宋史》研究参考书

宋史研究参考书目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本书于1951年初版,以后三次增订。作者认为:王安石关于变法改制的全部构想,可以说都是合乎时势之发展趋向,应乎民众解除患苦的迫切需求的。本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反驳自南宋以来所形成的对王安石的传统成见,恢复王安石的本来面目,使一个政治改革家的本来风度和丰采,再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个人传记,更是反映北宋熙丰改革史事的实录。 本书作者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生前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书是在1944年的《岳飞》和1955年的《岳飞传》基础上,再次修改而成的。本书勾画出了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描绘了岳飞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做出公允的评价。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传记,是一部两宋之际的政治史、军事史,是一部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史。 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社1998年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史”丛书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辽、宋、西夏、金时期社会生的方方面面,内

容涵盖饮食、服饰、居室、交通、妇女、婚姻、生育、丧葬、社会交谊、宗教信仰、鬼神崇拜、巫卜、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称谓、排行、避讳、押字、刺字纹身、休假、语言文字、家族、节日等,是目前本领域最为重要的专著。 本书作者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复生、蔡崇榜,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白钢全书主编、朱瑞熙分卷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6卷“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本书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除介绍宋代各项制度外,着重在阐述其运行机制和特点;同时,首次论述宋代的中央决策体制,探讨中央决策机构和决策的依据,信息传递渠道,决策和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序、方式,决策的特点与效应等。这是目前最为全面地阐述宋代国家制度史的著作。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 本书依据丰富的史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代农业生产、土地关系、手工业发展、国家专利制度、商业和城市经济、对外贸易、货币及经济思想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作者: ————————————————————————————————日期: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总体上而言是较为落后的。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发展,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现在挂靠河北大学;另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现在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况,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 发展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分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分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认是博导。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分布。 1.北京大学 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多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包伟民学术专长在于宋代社会经济史。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硕士期间师从徐规先生,后北上北京大学,投入邓广铭先生门下攻读宋史获博士学位。李全德,师从邓小南,宋史方向的硕导,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史;皮庆生应该有带硕士(存疑),研究方向为宋代民间信仰、礼制和文献学。 3.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游彪。游彪是河北大学的硕士,师从漆侠先生;中国社科院的博士,师从王曾瑜先生。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日本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2005年宋史研究综述

2005年宋史研究综述 李全德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0期 本年度的宋史研究论著从数量上看,可谓丰富。关于宋代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集近50种,论文800多篇。本年度宋史研究最值得纪念的事情是十卷本《邓广铭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全集共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以及论文等224篇。其他主要著作有: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古籍出版社),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柳立言《宋代法律与妇女》(广东人民出版社),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斗成《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贾志扬著,赵冬梅译《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江苏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再出两种:李景寿《宋代商税问题研究》和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论文集主要有:包伟民主编《宋代社会史论稿》(山西古籍出版社),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葛金芳主编《中国传统社会探研》(人民出版社),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此外还有张其凡《宋代典籍研究》(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文献校勘、整理等方面的著作有:金文明《金石录校证》(广西师大出版社),孙猛《郡斋读书记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燕永成《宋太宗实录》(甘肃人民出版社),彭向前补注《宋史夏国传集注》(宁夏人民出版社),《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编《宋辽金元明六史补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李勇先、毛丽娅校点《舆地纪胜》(四川大学出版社),俞定启、乔卫平编《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文献集成(北宋南宋)》(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傅璇琮等编《全宋诗订补》(大象出版社)。等等。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

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取得较大成绩,在两宋货币史、宋元商业贸易、地域经济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出版专著、论文集有: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中华书局02、12)、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11)、王颐《驾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南方出版社06)、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0)、《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收入宋代经济史方面的论文10篇(云南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论文集),现据笔者所见,作如下评述。专论姜锡东《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共分导论和正文十章,系统考察宋代商人与小农家庭的生产活动;官私商业的经营方式;商人的市场垄断与政府的反垄断;国有商业资本;宋代的盐商、粮商、布帛商;以及政府与商人的矛盾和宋代民间商业资本发展的重重阻力。对此前宋代商业研究中没有探讨或研究不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做了认真缜密的分析论述。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详细论述了宋代寺院经济的管理制度、经济状况、田产来源及经营模式、内部生产诸关系、寺院及僧人的赋役负担、寺院所经营的手工业及商业与高利贷、地区差异、内部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客观地评价了宋代寺院经济在宋代、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所占的地位。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主要论述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海外贸易与宋代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与宋代财政、政治和社会生活,海外贸易与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指出中国古代包括宋代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占有的主导地位源于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超前发展的经济文化水平,而发展曲折迟缓的原因却在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封建王朝的贸易、华夷观念和重本轻末政策等等。另外对海南岛的开发、东南沿海市镇的兴起及铜钱的外流亦有新的探索。汪圣铎《两宋货币史》上下册,分述铸币管理;铜钱的供给、铸行、购买力;铁钱和特殊货币区;纸币的产生、演变及管理与形制;金银的供给、货币职能、形制、购买力、地位等。另外,作者对宋代货币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在1996年版的基础上主要增写了第三章,“制度变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之二”专论制度变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作用,重点讨论了关于国家界定产权问题、关于租金最大化问题、“统治者的权力扩散”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地域经济王社教《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认为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和元代的衰落调整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山西地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城镇数量的增加不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商品流通的需求增长所致,大多是出于军事或税收的需要而设(陕西师大学报4)。苏基朗《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从宋元闽南的研究案例出发,探讨中国经济史上空间与制度概念,说明两者在表述复杂的长期经济表现时,不仅具有相当的解释功能,而且可以带来不少启示。文章触及宋元闽南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阶段,区域经济地理整合现象,对海外贸易成本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长期经济表现可能构成的正面作用等(历史研究1)。陈丽霞《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对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内容、方法论、学科体系、现实意义等理论问题展开讨论(福建论坛1)。[!--empirenews.page--]陈勇勤《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移动引发的思考——两宋定都作为总变化轨迹上一个关键点》认为两宋定都涉及中国经济中心东移和东南移。首都与经济中心位移的总变化轨迹反映出,从西北到华北、到东南、再至华北,由此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1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2、西北与东南、区域差距;3、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经济中心移动及有关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流动问题(南都学刊4)。魏华仙《北宋东京节日消费》认为宋代东京的节日消费既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带动了城市相关行业和饮食、商业、零售业、娱乐业等的发展,同时这种节日消费又具有季节性、短暂性、两极分化和剥削性等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3)。成荫《北宋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东都事略》 《宋史》元脱脱奉敕撰,496卷,至正五年(1345)成书,主要依据宋朝国史、实录、日历、时政记等删削增补而成,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但保存史料丰富。 《宋史翼》40卷,清末陆心源以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辑补《宋史》未立传人物,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东都事略》130卷,南宋王称撰,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称“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失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南宋李焘据国史、实录、家传、野记等修撰,淳熙十年(1183)成书,广征博引,考证异同,保存大量史料,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8卷,另2卷亦残缺,仍保存了许多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南宋李心传撰,高宗一朝编年史,据国史、日历、文集、碑传等修撰,约于嘉定元年(1208)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及宋金战争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南宋徐梦莘编撰,绍熙五年(1194)成书,具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为珍贵。 《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会要辑稿》宋代至宁宗朝历朝修撰会要皆已成书,久佚。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经多人整理未能完成。1936年据整理稿影印出版,为200册;1957年再缩版影印,为八大册。分为17门,门下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虽多有残缺,但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史料。陈智超将本书整理时的复文或误作复文而被删落的遗文约八十万字,整理为《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出版,为一大册。 《文献通考》348卷,马端临编撰,元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分为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分13门,乙集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宋大诏令集》、《庆元条法事类》 《宋大诏令集》原为240卷,今存196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传宋绶后人于南宋初编辑。存17门,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诏令3600余篇。 《庆元条法事类》存36卷,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集,嘉泰二年(1202)编成,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也保留一些已不实行的北宋法令,存16门,门下分类,排列敕、令、格、式、申明,“申明”载有时间,自元佑七年(1092)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近十年柳永研究综述_乐芳

2010年2月 第28卷第1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Feb.2010 Vol.28 No.1近十年柳永研究综述 乐 芳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柳永其人其作生动体现了北宋的部分生活,也为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研究者的不同解释,提供了多种可能。近十年的柳永研究,证实了这一解释学原理。 [关键词] 柳永;词;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0)01-0055-06 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仅研究论文就超过340篇,比整个20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审视角度多样,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笔者仅就所见,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柳永其人研究 (一)关于柳永生平 柳永虽是著名的词人,但《宋史》没有为他立传,古籍中涉及柳永的记载虽也不少,但又多系传闻附会,真正可靠的资料为数甚少。因而,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自上个世纪以来,“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导致许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入新世纪近十年也有一些关于柳永生平的文章。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镇江府志》所载泗州判官、著作郎、太常博士诸职,均非柳永生前所任,所谓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乃系一篇伪作。这个观点较为新颖,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商榷[1]。曾大兴在《“柳永”辩正》文章中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吴世昌先生撰写的柳永词条进行细读发现三个问题,一是柳永的名和字及其改名换字的问题,二是柳永的婚姻及后嗣问题,三是群妓合资葬柳永及“吊柳会”的问题,对此三个问题分别作了很有见地的阐述,认为王辟之说柳永改名换字的原因“以疾”是对的,“永”者,长久之谓也。词条中提出柳永没有结过婚也是有误的,据康熙《崇安县志》卷七 载:柳永有子名,字温之,庆历六年贾黯榜。官至著作郎。另外关于群妓合资葬柳永及“吊柳会”也是以讹传讹,文中引用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此种说法较可靠,这篇文章对以往的一些不是很可靠的说法进行了考证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见解,比较有新意[2]。 (二)柳永的悲剧命运探讨 袁美丽《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文章认为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有伤风化;另一方面,柳词 [收稿日期] 2009-07-13 [修定日期] 2009-12-09 [作者简介] 乐芳(1978-),女,江西上饶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 55 ·

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2000年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华林甫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 I 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宋史研究书目

宋史研究书目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本书于1951年初版,以后三次增订。作者认为:王安石关于变法改制的全部构想,可以说都是合乎时势之发展趋向,应乎民众解除患苦的迫切需求的。本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反驳自南宋以来所形成的对王安石的传统成见,恢复王安石的本来面目,使一个政治改革家的本来风度和丰采,再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个人传记,更是反映北宋熙丰改革史事的实录。 本书作者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生前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书是在1944年的《岳飞》和1955年的《岳飞传》基础上,再次修改而成的。本书勾画出了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描绘了岳飞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做出公允的评价。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传记,是一部两宋之际的政治史、军事史,是一部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史。 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社1998年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史”丛书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辽、宋、西夏、金时期社会生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饮食、服饰、居室、交通、妇女、婚姻、生育、丧葬、社会交谊、宗教信仰、鬼神崇拜、巫卜、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称谓、排行、避讳、押字、刺字纹身、休假、语言文字、家族、节日等,是目前本领域最为重要的专著。 本书作者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复生、蔡崇榜,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白钢全书主编、朱瑞熙分卷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6卷“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本书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除介绍宋代各项制度外,着重在阐述其运行机制和特点;同时,首次论述宋代的中央决策体制,探讨中央决策机构和决策的依据,信息传递渠道,决策和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序、方式,决策的特点与效应等。这是目前最为全面地阐述宋代国家制度史的著作。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 本书依据丰富的史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代农业生产、土地关系、手工业发展、国家专利制度、商业和城市经济、对外贸易、货币及经济思想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本书作者漆侠(1923-2002),山东巨野人,生前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 本书试图按现代军制学的规范,重新研讨宋朝兵制,主要介绍了北宋禁兵和南宋屯驻大兵的演变、编制、指挥系统等问题,以及宋朝募兵制、装备、通信、

人大考研-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侯深(兼)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清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侯深(兼) 少年负笈江城桂子山上,周旋魏晋人物诗酒风流之间。偶读美国环境史大家沃斯特《尘暴》一书,始悟史学之中尚有另一天地。故而叩学美国大平原堪萨斯大学,从沃斯特师,一去六年,探究城市与自然关系。归国已近三载,两度春秋消磨清华园中,于2010年受聘人民大学,开始执教生涯,目前为慕尼黑大学卡森中心卡森学者,为期半年。 窃以为环境史家当具真正人文精神,须由人类中心转至生态中心,方可言天人和谐。环境史研究之终极理想当在于历史的批判检验中,寻求今日及未来人与自然关系之平衡。因此上,冀望能为环境史风纪在中国之树立贡献一己之力。 博士论文已修改毕,成书稿:CityNatural:GardenandForestandtheRiseofAmericanEnvironmentalism,现在匹兹堡大学出版社外审。 当前课题:《山巅之城:波士顿的环境变迁与改革,1803-1901》 OldLand,NewNature:TheJourneyoftheIdeasandPracticesofNatureConservationfromtheUn itedStatestoModernChina 已发表论文、译作: 1.侯深:《远离城市的地方:美国的荒野与19世纪后期的城市绿色改革者》,《新史学》,2011,待发。 2.侯深:《翡翠都市:19世纪后期波士顿的城市环境改革与美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兴起》,博士后出站报告,清华大学:历史,2010。 3.侯深:《<乡村里的推土机>与环境史研究的新视角》,《世界历史》,2010年10月,第5期。 4.侯深:《前平肖时代的美国森林资源保护思想探析》,《史学月刊》,2009年12月,第12期。 5.侯深:《自然与都市的融合:波士顿大都市公园体系的建设与启示》,《世界历史》,2009年8月,第4期。 6.侯深:CityNatural:GardenandForestandtheRiseofAmericanEnvironmentalism(《城市自然化:<园与森林>与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原博士论文,2008,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史。(此为修改稿书名) 7.侯深:《中国阅读利奥波德》,《利奥波德通讯》,2007年第1期。“ChinaReadsLeopold,”byShenHou,TheLeopoldOutlook,Volume7,Issue1,2007. 8.侯深:《死生易同,去就难轻:贾谊人生之再读》,《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9.马良怀,侯深:《风流千古,人琴俱存:汉晋之际士人与琴之关系之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3期。 杂文与翻译: 1.夏竹丽:《战天斗地:革命中国的政治与环境》(Judith,Shapiro,Mao’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