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得好,太平)

B.人君当神器之重(处于)

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D.则纵情以傲物(自己以外的人)

【解析】选B。当:主持、承担。

【解析】选D。而:却,转折连词。A.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的,助词。B.其:这样,代词/难道,副词。C.者:表停顿,助词/……的人,代词。

3.与“居安思危”中的“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

B.貌恭而不心服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亦以明死生之大

【解析】选D。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译为“重大的意义”。

4.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因此,“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

D.节选的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解析】选B。魏徵的用意是提醒太宗,“守成”要注重积“德义”,而不是说太宗力已不足。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听说要使树木长得高,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要使泉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多积聚道德仁义。

(2)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民众;他们像水一样,可以载船(拥戴皇帝),也可以翻船(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该特别谨慎对待的。

二、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ɑ.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1)(2)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线的句式相同。c.(3)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

(2)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3)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三、(1)将下面画线部分的散句改为整句。

散句: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

整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整句改为散句。

整句: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

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沉思。

(2)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儿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闪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

B.夫在殷忧殷:深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冲:前进,进取

D.简能而任之简:挑选,选拔

【解析】选C。冲:谦虚。

A.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以”相同

C.两个“而”相同,两个“以”不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解析】选D。①而,转折连词。②而,顺承连词。③以,连词,“用来”。④介词,“用”。

3.下列断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D.何必/劳神苦思

【解析】选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4.下列句子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最终免不了心怀不轨,表面恭顺而内心不服。)

B.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确实能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C.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勇敢的人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献出他们的忠诚。)D.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

(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国君和大臣没有烦忧的事,可以尽情到河南旅游了。)【解析】选C。A.“终苟免而不怀仁”应为: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B.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D.“豫游”应译为“出巡游玩”。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积其德义。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高危,________ 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_。

(1)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则思谦冲以自牧则思江海下百川

6下列各句全部属于唐太宗重用魏徵原因的一组是()

①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②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③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④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

⑤(太宗)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⑥

【解析】选D。②⑤分别写太宗信任魏徵的言行,而非重用的原因,据此可排除含②或⑤的选项,故答案为D。

7.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魏徵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他前后共进谏二百多件事,每件事都有称赞太宗的意思,所以深得太宗器重。

B.魏徵为能遇上像太宗这样知己的国君而高兴,他说是太宗引导他劝谏,他才敢直谏,不然,他也不敢去冒犯皇帝的。

C.太宗认为魏徵挑拨他与隐太子的关系,其罪甚于射中齐桓公带钩的管仲,因而他对魏徵的信任也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

D.太宗认为魏徵正直无私,因此选他来辅导帮助隐太子建成,并且允许身患疹病的魏徵躺着教育太子。

【解析】选B。A项“称赞太宗”一说有误,原文中“皆称朕意”中“称”的意思是“适合,合乎”。C项所表述的因果关系不能成立,且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辅导的不是隐太子,该项将“太子”与“隐太子建成”混淆了。

8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徵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允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

(2)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天下兴亡和朝代更替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文章来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20200522202733)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 “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归类 【文学常识】 1、魏征,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太宗当政时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行文思路】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通过对比和层层推导,解释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第三段: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7、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基础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____________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______________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______________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中包含了许多成语,找出原句并写出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十思”的意义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个比喻隐藏了本体,(1)请指出来。(2)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完整word版)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知识归纳 注音 臣闻求木之长.者zhǎng必浚.其泉源jùn人君当神器之重.zhòng 塞.源而欲流长也sè忧懈怠.dài虑壅.蔽yōng 惧谗邪 ..chánxié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则思无因喜以谬.赏miù 一、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 认为。 二、词类活用 1.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名词用作状 语2.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名词作 动词 3.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形容 词用作名词 4.居域中之大.大:重位。形容词用作名词 5.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形容词用作名 词6.择善.而从之善:好的意见。形容词用作 名词 7.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形容 词用作名词8.简能而任之能:有才能的人。形容词用 作名词 9.智者尽.其谋尽:用尽。形容词用作动词10.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使动用法11.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使动用法12.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使动用法1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使动 用法 三、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基础练习 班级得分 1.根据课文容默写填空: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________;想谗邪,___________。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争驰,君臣无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______________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________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_____________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____________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______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______ 解析:(1)并列连词,相当于“而”(2)连词,转折关系,却(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4)介词,用(5)并列连词,相当于“而”(6)目的连词,来(7)目的连词,来 3.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4.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喻论证、正反对比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先用比喻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再继续用比喻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第二段还以历史为鉴,举例论证应当居安思危。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6.简要说明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学生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 C.宏兹九德,简能 ..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 ..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项王曰:“沛公安.在?” ②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③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④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善始者实.繁 ③振.之以威怒 ④塞源而欲流.长也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练习带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 训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 2、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 一、检查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臣闻求木.之长.者( )( ) 2.必固.其根本. ( )( ) 3.欲流之远.者( ) 4.必浚.其泉源.. ( )( ) 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6.臣虽下. 愚( ) 7.人君当.神器之重( ) 8.居域中之大. ( ) 9.塞源而欲流长.也( ) 10.承天景.命( ) 11.善始者实繁.( ) 12.克.终者盖寡.. ( )( )( ) 1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14.则纵情以傲物.. ( ) 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16.虽董. 之以严刑( ) 17.振.之以威怒( ) 18.诚. 能见可欲( ) 19.将.有作.( )( ) 20.则思谦冲.以自牧. ( )( ) 21.惧满溢..( ) 22.则思江海下. 百川( ) 23.乐.盘游( ) 24.则思慎始而敬. 终( ) 25.虑壅蔽..( ) 26.惧谗邪.. ( ) 27.则思正.身以黜.恶( )( ) 2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 29.宏兹..九德( )( ) 30.简. 能而任之( ) 31、 虽董.之以严刑 ( ) 32、诚. 能见可欲 ( ) (二)一词多义 善:① 择善.而从之 ( ) ②善. 始者实繁 ( ) 则: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②则. 智者尽其谋 ( ) 虽:①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 ②虽. 董之以严刑 ( ) 长:① 臣闻求木之长.者 ( ) ②塞源而欲流长. 也 ( ) 下:① 则思江海下.百川 ( ) ②必竭诚以待下. ( ) 诚:① 诚.能见可欲 ( ) ②竭诚. 则吴越为一体 ( ) 以:① 纵情以.傲物 ( ) ② 戒奢以. 俭 ( ) ③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④ 在殷忧必竭诚以. 待下 ( ) ⑤ 虽董之以.严刑 ( ) ⑥ 振之以. 威怒 ( ) ⑦ 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⑧ 则思知止以. 安人 ( ) ⑼ 则思谦冲以. 自牧 ( ) 能:①诚能.见可欲 ( ) ②简能. 而任之 ( )

《谏太宗十思疏》高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习题】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①选自《贞观政要集校》卷一(中华书局200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魏征 (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说明:精心整理了五个方面的习题——文学常识、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题型既夯实基础,又提升能力,后附有答案。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魏徵, 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以古为镜,可以 ,以人为镜,可以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臣闻求木之长.者: 3.必固.其根本: 4.必固其根本. : 5.欲流之远.者: 6.必浚. 其泉源: 7.必浚其泉源..: 8.根不固. 而求..木之长: 9.臣虽在下愚.. :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 命: 14.善始者实繁.: 15.克. 终者盖寡: 16.克终者盖.寡: 17.克终者盖寡. : 18.盖在殷. 忧必竭诚以待下: 19.则纵情以傲物..: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21.虽董. 之以严刑:

22.振.之以威怒: 23.诚.能见可欲:24.将.有作: 25.将有作.: 26.则思谦冲.以自牧:27.则思谦冲以自牧.: 28.惧满溢 ..: 29.则思江海下.百川:30.乐.盘游: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32.虑壅蔽 ..: 33.惧谗邪 ..: 34.则思正.身以黜恶:35.则思正身以黜.恶: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37.宏兹.九德:38.宏.兹九德:39.简.能而任之: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 ②善.始者实繁: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则.智者尽其谋: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②虽.董之以严刑: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必竭诚以待下.: 诚: ①诚.能见可欲: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以: ①纵情以.傲物: ②戒奢以.俭: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⑤虽董之以.严刑: ⑥振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老师用)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2.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4.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四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 勇者竭其力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最新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及答案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 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这并不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3.解释下面的句子中的“以”。 (1)戒奢以俭(1)动词,用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2)连词,目的关系,来 (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3)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4)介词,用 (5)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5)并列连词,来 (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6)并列连词,来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7)并列连词,来 (8)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8)因为 (9)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9)以致 (10)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10)认为 (11)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1)凭 (1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2)按照 --------------------------------------------------------------------------------------4.文章的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说明。 答:分为三层。(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5.本文主要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答: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本:树根) 2、必浚.其泉源(浚:疏通) 3、德不厚而思国之治.(治:治理得好,太平) 4、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 5、凡百 ..而道着(凡百:大凡、所有的景:大殷忧:深忧)..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实:的确克:能够) 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傲物:傲视别人) 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督责振:通“震”,震慑) 9、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兴作,建筑) 10、念高危.则思谦冲 ..(危:高谦冲:谦虚自牧:自我约束) ..而自牧 11、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壅蔽:堵塞、蒙蔽) 12、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兹:这简:选拔) 13、信者效.其忠(效:献出) 二、实词 (一)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慑) (二)古今异义 1、臣闻求木之根本 ..(古义:树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欲今义:尽情地) 3、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古义:高,很高的位置今义:发生某种不良情况的危险性高)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古义:将……作为今义:认为) (三)一词多义 1、安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形容词,安定,太平)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形容词,安稳,安定) (3)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动词,安然,安适)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动词,奉养)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疑问副词,怎么) (6)沛公安在哉《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 2、胜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克服,战胜) (2)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动词,禁得住) (3)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动词,尽。完。) (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动词,胜利,取胜) (5)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形容词,盛大的)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整体阅读:谏太宗十思疏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B.纵情以傲物纵情:尽情 C.永保无疆之休休:美 D.所宜深慎深慎:特别谨慎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情不胜其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君当神器之重安步以当车 C.必积其德义积土成山 D.貌恭而不心服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3.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练习(带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训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2、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一、检查基础知识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欲流之远.者() 4.必浚.其泉源 ..()() 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6.臣虽下.愚() 7.人君当.神器之重() 8.居域中之大.() 9.塞源而欲流长.也() 10.承天景.命() 11.善始者实繁.() 12.克.终者盖寡 ..()()() 1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14.则纵情以傲物 ..() 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16.虽董.之以严刑() 17.振.之以威怒() 18.诚.能见可欲() 19.将.有作.()() 20.则思谦冲.以自牧.()() 21.惧满溢 ..() 22.则思江海下.百川()23.乐.盘游() 24.则思慎始而敬.终() 25.虑壅蔽 ..()..() 26.惧谗邪 27.则思正.身以黜.恶()() 2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29.宏兹 ..九德()() 30.简.能而任之() 31、虽董.之以严刑 ( ) 32、诚.能见可欲 ( ) (二)一词多义 善:①择善.而从之 ( ) ②善.始者实繁 ( ) 则: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 ) ②则.智者尽其谋 ( ) 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 长: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 )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 ) 下: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 ) ②必竭诚以待下. ( ) 诚:①诚.能见可欲 ( )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 以:①纵情以.傲物 ( ) ②戒奢以.俭 ( )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 ④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 ⑤虽董之以.严刑 ( ) ⑥振之以.威怒 (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与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与答案 [基础知识] 1.名句默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 (2)不念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5) ,择善而从之,则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 。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 B 、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 C 、简能而任之(精简) D 、宏兹九德(此) 3.下列句子断句停顿的切分,恰当的一项是( ) A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B 、虽董\之\以严刑 C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D 、代\百司\之职役哉 4.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5. 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乐盘游 B 、则思正身以黜恶 C 、宏此九德 D 、何必劳神苦思 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牢固却 要求树木生长 B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 C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最终只能使人们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有仁 慈之心,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并不心里佩服 D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 们的忠诚 [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14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 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 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君当神器之重(当然) B 、承天景命(大) 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 善始者实繁 则思慎始而敬终 臣虽下愚 虽董之以严刑 不念居安思危 总此十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