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总则

1、编写目的: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通病是指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工艺缺陷和质量缺陷。由于此类缺陷发生频率比较高,影响了工程“创

优目标”的实现,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因此,治理质量通病是

施工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课题之一。

为了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编制了本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工作放在施工

工序过程控制。要求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共同打造输电线路“优质工程”。

2、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工程。针对目前送电现场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多发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要求各项目

部针对各自的施工情况及各工程环境特点对质量通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质量

通病的发生。

二、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完毕

后对外观工艺质量影响比较大,所以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工艺控制就显得

尤为重要。在施工前,各项目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标准和工艺方法,特别在工艺方法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

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工作,减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1、基础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一)

〈1〉模板支顶缺陷。

控制点:(1)选用加工质量合格的模板;

(2)模板顶木支顶位置合理、牢固。

〈2〉钢筋接头同位置。

控制点:钢筋绑扎时接头位置应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

〈3〉混凝土麻面。

控制点:(1)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

(2)脱模剂涂刷均匀;

(3)模板连接牢固,无缝隙;

(4)混凝土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4〉混凝土蜂窝。

控制点:(1)模板连接紧密,无缝隙;

(2)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3)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4)采用正确的投料方法,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5)混凝土的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5〉缺棱掉角

控制点:(1)拆模;

(2)成品保护。

2、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1〉基础模板支顶缺陷:模板上口不直,模板侧面不在同一个竖直面上,浇制过程中出现涨模现象。浇制完毕后混凝土表面的侧面不横平竖直,影响浇

制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原因分析:a模板不合格,模板存在质量缺陷;

b立柱模板外侧抱箍安装位置不合理或连接不牢固;

c模板支顶不合理,连接不牢固,在混凝土浇制过程当中出现顶

木脱落、模板移位、涨模等情况。

防治措施:a模板使用前检查模板的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模板。

b选择合理的顶木支顶位置,顶木的坑壁侧应略低于模板侧;采

取增大坑壁侧顶木受力面积的措施,顶木支顶牢固。

c根据立柱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模板外侧每隔80~120cm应加设牢

固的柱箍。

治理方法:混凝土浇之前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合格后进行浇制作业。浇制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顶木脱落、炸模现象及时处理。

〈2〉箍筋接头同位置: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对钢筋的绑扎要求不清或绑扎箍筋疏忽所致。

预防措施:绑扎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使接头位置分别落在主筋的不同高度上。

治理方法: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争上下接头互相错开。〈3〉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原因分析: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造成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b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

模板,引起麻面。

c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

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停留在模

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b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c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

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拆模后及时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

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4〉蜂窝: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a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

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c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

浆,或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出现离析现象。

d混凝土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

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

e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连接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

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预防措施: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确保材料计量准确。

b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如超过3m高度时应采用串

筒溜槽等措施投料;

d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混凝土的浇筑

高度应不超过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

e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倍,

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25~30cm)

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

凝土5cm。

f振捣混凝土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坍落度在3~5cm

时,每点的振捣时间为17~22秒。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以由现

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

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角填满充实。

g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顶木、堵缝情况,如发现顶

木脱落、模板接缝漏浆、模板变形等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浇

筑,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振捣、浇筑。

治理方法:混凝土有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剔除,

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

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5〉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a成品保护措施不得力。由于外界原因和组塔施工未对基础采取

保护措施。

b拆模时方法不正确,野蛮施工。

c拆模时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很好的保护,站在混凝土边缘进行施

工,人为地造成缺棱掉角现象的发生。

预防措施:a基础拆模后及时回填,使基础表面不外露。铁塔组立施工避免

塔料与基础承台直接接触。

b混凝土浇制完毕后,及时清除模板边缘多余的混凝土,使模板

下平面与下层混凝土的上平面相平,便于模板的拆除。

c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禁止以混凝土的上棱角为支点翘模板。

d拆模施工时避免踩踏混凝土的棱角。

治理方法:缺棱掉角很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

实的混凝土和凸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

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豆实混凝土补好、捣实,并认真养护。

图一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混凝土拆模强度达到 2.5Mpa

组塔作业保护好砼棱角和表面不受破坏

拆模方法正确,防止撬棍将砼棱角破坏

箍筋接头

同位置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心

模板支顶钢筋绑扎顶木支顶位置合理,模板侧高于坑壁侧模板支顶完毕应横平竖直

模板表面光洁平整,焊接牢固

合理选择模板抱箍安装位置且连接牢固

基础外形

不美观蜂窝混凝土配合比准确

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和易性

混凝土投料正确,防止出现离析现象

混凝土按要求分层捣固密实

基础

浇制

麻面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杂物模板连接无缝隙,角模连接紧密

脱模剂涂刷均匀混凝土搅拌均匀

按技术要求振捣混凝土

缺棱掉角成品保护

三、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铁塔组立和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点比较多,处理起来比较浪费工时,对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比较大,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可以节省工时,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1、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二)

〈1〉镀锌层脱落。

控制点:(1)塔材运输、装卸车;

(2)塔材吊装

〈2〉螺栓与塔材连接不紧密。

控制点:(1)塔材眼距的加工质量和螺栓的加工质量;

(2)塔材组装。

〈3〉螺母反装。

控制点:(1)技术交底明确螺母的安装方向;

(2)螺栓安装。

〈4〉同一位置螺栓规格不一致。

控制点:熟悉图纸,根据螺栓穿过铁的厚度正确选用螺栓规格。

〈5〉防松圈安装不紧

控制点:使用活动扳手安装防松圈。

〈6〉防盗销钉外露过长。

控制点:(1)技术交底明确防盗销钉安装工艺要求;

(2)防盗销钉安装。

〈7〉接地引下线制弯不美观。

控制点: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接地引下线的制弯操作。

〈8〉接地引下线个别点的埋深不符和设计要求。

控制点:(1)接地沟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引下线的埋设。

2、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1〉塔材锌层脱落。

原因分析:a塔材在运输、装卸车、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塔材之间相互碰撞或撞击山石造成锌层脱落和塔材表面划伤;

b塔材在起吊过程中相互碰撞,造成塔材表面出现碰伤;

c吊点位置没有绑扎隔离物,造成锌层磨损。

防治措施:a塔材在运输当中应采取防止塔材滑动措施,尽可能的采取整捆运输,装卸车应采用吊车整捆装卸或拆捆单块塔料卸车,拆捆

卸车时禁止塔料相互砸碰;

b塔料在小运途中禁止拖地滑行;

c塔料在起吊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塔料相互碰撞;

d使用吊装带吊装塔材。

治理方法:a对于变形铁进行修复并采取防腐措施,无法修复的变形铁进行

更换;

b锌层脱落的部位采取防腐措施。

〈2〉接头铁处螺栓与塔材接触不紧密,螺栓尾部与塔材存在间隙

原因分析:a由于接头铁处螺栓需要穿过两层铁或三层铁,塔料加工的每层铁眼距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螺栓无法垂直穿过主铁;

b螺栓没有紧固进行下一段塔材的组装;

c螺栓存在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a穿螺栓前检查每层铁的眼距是否符合要求,穿螺栓前如果发现每层铁的眼距边缘没有对齐,错开部分在不超过3mm时可以将每

层铁眼距的边缘用圆锉锉齐,如果需要锉下去的部分超过3mm

时应将不合格的塔料拆除更换,待每层铁眼距的边缘对齐时穿上

螺栓并加以紧固;

b及时对组装完的塔材进行螺栓紧固,螺栓紧固完毕后进行下一段

塔材的组装;

c使用前检查螺栓的质量,挑除不合格的螺栓。

治理方法:拆除安装不合格的螺栓,将各层铁的螺栓孔处理正、齐,采取防

腐处理完毕后安装螺栓并紧固。

〈3〉螺母反装,螺母的导角侧靠近塔材侧安装。

原因分析:螺栓安装时没有注意螺母的安装方向,是麻痹思想造成的。

防治措施:a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工艺质量培训,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

b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工程质量奖惩制度的落实工作。

治理方法:更正安装错误的螺母。

〈4〉螺栓规格使用不一致:相同位置的螺栓使用规格不一致,螺栓的外露扣长度不相同。

原因分析:a施工人员不熟悉图纸,没有按图纸安装螺栓;

b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不明确技术要求。

预防措施:a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能熟练看懂图纸,明确

设计要求;

b开展质量竞赛活动,树立精品意识,使施工质量一次成优。

治理方法: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安装错误的螺栓更正。

〈5〉防松圈安装不紧,防松圈没有与螺母紧密接触,用手可轻松拆除,起不到防止螺母自卸功能。

原因分析:安装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使用活动扳手将防松圈紧固。

防治措施: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心。

治理方法:用活动板手将没有紧固的防松圈紧固。

〈6〉接地引下线制弯不美观。接地引下线不顺直,弧线不美观。

原因分析:a没有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接地制弯工作;

b接地引下线制弯前没有进行调直。

防治措施:a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接地制弯操作;

b制弯前将接地引下线调直。

治理方法:使用专用工具按要求将接地引下线制作美观。

〈7〉接地引下线靠近基础台附近埋深不符和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a对接地施工质量从思想上不够重视;

b对接地外露部分的预留量过短或过长,制弯安装时将接地引下

线上提或过长部分没有深埋处理,造成接地线浅埋;

防治措施:a加强施工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接地埋深“点点”符合设计要求;

b准确计算接地引下线外露长度,施工时按技术要求预留接地引

下线长度;

c接地制弯时将靠近基础承台附近的接地线开挖,制弯完毕后调

整接地线与基础承台的相对位置来保证接地引下线的安装。

治理方法:调整接地线的埋设位置,确保接地线各点的埋深和接地引下线的正确安装。

图二铁塔组立、接地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防松圈安装

用活动扳手紧固防松圈

提高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心

螺栓与塔材之

间存在间隙螺栓安装螺母反装螺栓规格

不一致紧固完毕一段铁的螺栓之

后进行下一段塔材的组装

选用质量合格的螺栓

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心

提高塔材眼距加工质量,减

少各层铁的眼孔不重合现象

按照图纸要求使用螺栓

提高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心,

保证自己的施工质量

安装螺栓时考虑螺栓穿过铁的厚度

塔料运输吊装塔材时防止钢丝绳磨伤塔材

防止塔材相互碰撞造成的锌层脱落和塔材划伤

塔料小运时禁止拖地滑行磨损塔材

塔材划伤塔材安装使用软质吊袋起吊塔材

起吊塔材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塔材之

间相互碰撞造成的塔材损伤或锌层脱落

塔材碰伤防盗销钉安装

销钉的规格与螺栓规格相符

防盗销钉安装完毕后与防盗母平齐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接地制弯

接地埋深个个点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连接螺栓规格符合要求

接地安装

四、导地线架设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导地线架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所以高质量的完成此分部工程对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以充分体现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素质。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能够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加企业在电力施工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提高认识,严把质量关,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1、导地线架设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三)

〈1〉导线磨伤。

控制点:(1)导地线展放;

(2)锚线;

(3)附件安装。

〈2〉压接管管口导线松股。

控制点:导地线压接方法。

〈3〉铝包带缠绕方向错误和缠绕不紧密。

控制点:铝包带缠绕方法。

〈4〉开(闭)口销钉安装不全或开口角度不符合要求。

控制点:(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增强岗位责任心;

(2)开口销安装。

〈5〉绝缘子碗口方向不正,绝缘子串偏移超差。

控制点:(1)附件安装完毕后调整碗口方向;

(2)线夹安装点划印准确。

〈6〉金具螺栓安装不到位和螺母内侧露扣。

控制点:金具螺栓的安装质量。

〈7〉防振锤安装不正。

控制点:防振锤安装。

2、导地线架设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1〉导线磨伤,在导线的表面出现毛刺或划痕。

原因分析:a导线在展放过程中没有与地面或跨越架脱离;

b锚线绳与导现相磨;

c导线鞭击;

d附件安装时工器具与导线相磨。

防治措施:a合理选择牵、张场地,准确计算导线的牵、张力,在导线不能脱离的地面和跨越架位置采取有效的防磨措施;

b在锚线绳与导现相磨部位加装胶皮护套,避免导线与锚线绳直

接接触;

c锚线时采取不等高的导线排列方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导线

展防完毕后及时进行紧线和附件,缩短导线的锚固时间,降低

导地线鞭击的频率;

d合理布置附件安装工器具,在导线与工器具相磨部位采取有效

的防磨措施。

治理方法:用不粗于0#的砂纸将导线毛刺和轻微划痕部位打平;对于比较严重的部位按规范要求处理。

〈2〉压接管管口导线松股,导线外层的铝股之间出现间隙或导线层与层之间出现间隙。

原因分析:a压接前没有检查导线的质量,对于导线松散部位没有绞致紧密;

b压接前没有将压接管管口附近的导线调直。

防治措施:a导地线压接管压接前检查压接管出口附近的导地线绞制质量,将松散的线股修复紧密;

b穿管前将压接管出口附近两米的导线调直。

治理方法:a使用培训合格的压接工进行压接操作;

b将松散的导线修复或割断重接。

〈3〉铝包带安装不符合要求。铝包带的缠绕方向与导线的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不一致;铝包带缠绕不紧密。

原因分析:a施工人员不明确技术要求,不知道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铝股的缠绕方向相一致;

b施工时质量意识不高,由于施工进度忽略了施工质量。

防治措施:a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和工艺质量要求,杜绝盲目施工。

b开展施工质量互检工作,发现施工方法不当、工作失误时及时

提醒对方更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治理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工序质量互检活动,将缠绕方向错误和缠绕不紧密的铝包带进行更正,使之符合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4〉开口(闭口)销安装不全,开口角度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a施工时开口销脱落,没有备件补装,存在把缺陷留给检修人员处理的消极思想;

b缺乏施工质量一次成优的质量意识,存在消极的施工思想。

防治措施:a加强施工质量一次成优的质量意识培训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发扬“保证自己的施工质量,以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的工作作风;

b对于无法及时补齐的缺件部位做好记录和交待工作,把缺件的

规格、数量、部位向下道工序的施工人员交待清楚,使缺件及

时补齐。

治理方法:将缺件按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补齐,开口销开口不符合要求

的按技术要求进行开口。

〈5〉绝缘子碗口方向不正、绝缘子串倾斜超出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a附件安装完毕后没有检查绝缘子的碗口方向;

b绝缘子串倾斜是由于线夹安装位置的划印不准确;

防治措施:a附件安装完毕拆除手扳葫芦前应检查绝缘子的碗口方向,将碗

口方向调致统一并符合工艺要求后拆除起重工器具;

b规范划印操作方法,使线夹安装位置准确。

治理方法:将绝缘子碗口方向调正,使之符合工艺要求。调整线夹的安装位

置,使绝缘子串竖直。

〈6〉金具螺栓安装不符合要求。金具螺栓安装不到位,螺栓尾部与金具之间存在间隙,螺母内侧露扣;线夹螺栓没有紧固。

原因分析:a施工人员对安装要求不明确,施工技术水平低;

b工作态度不认真,质量责任心不强,缺乏一次成优的质量意识;

防治措施:a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明确技术要求,杜绝盲目施工;

b加强质量教育,树立施工质量精品意识,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

实工作;

c施工过程中团结协作,开展互检工作,发现问题相互提醒更正,

力争施工质量一次成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返修。

治理方法:金具螺栓紧固到位,螺母紧固。

〈7〉防振锤安装不正,锤头下垂和防振锤不竖直。

原因分析:a施工人员对防振锤的安装要求和工艺要求不明确,盲目施工;

b施工完毕后没有检查防振锤的安装质量,存在由检修人员处理

的惰性思想。

防治措施:a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各自施工项目的工艺要求

和质量要求;

b树立施工质量一次成优的质量意识,以保证自己的施工质量来

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治理方法:防振锤安装前进行调直,施工完毕检查施工质量,将防振锤调正。

导地线展放

导线禁止拖地展放或与跨越架磨擦

导线磨伤压接前修复松股的导线

穿管前调直管口附近的导线

管口松股防振锤安装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教育,提高岗位施工质量防振锤安装不正

锚线绳与导线接触部位采取保护措施

采用不同张力进行锚线;缩短锚

线和附件安装之间的时间间隔

绝缘子安装

附件安装完毕后调正绝缘子碗口方向

碗口方向不正绝缘子串倾斜

准确标划线夹安装印记附件安装完毕后检查绝缘子串的偏移

导线磨伤

铝包带缠绕附件安装

金具螺栓安装

开口销安装铝包带缠绕方向与导线外

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金具螺栓安装到位,螺母紧固

铝包带与导线缠绕紧密

及时补装丢失的开口销

使用胶皮完好的提线器提升导线

附件安装时防止传递绳与导线相磨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线夹螺栓紧固

开口销安装方向和开口角度符合要求

图三架线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五、加强质量动态管理

建立必要的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档案,时刻掌握质量动态,加强质量状况的综合统计和分析,针对质量缺陷的多发点和比较普遍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1〉施工质量动态管理,见图四施工质量动态管理图

〈2〉施工班组对自检发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归类,对于影响质量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反映到项目部,由项目

部技术、质量人员共同研究对策,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向施工队推广。

〈3〉专检对发生频率比较高的质量缺陷,会同技术人员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出相应的预控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验证措施的实施效果。

〈4〉对于上级单位在验收检查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由项目部总工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由责任部门实施,不断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

〈5〉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总结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情况,验证预控措施的执行效果,对提高工程质量效果显著的预控措施进行推广,对于效果不显著或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下一个工程中推广,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发放范围:公司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公司施工各职能部门、公司所属施工单位

图四施工质量动态管理图

施工中应用

推广效果显著的预防措施

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队发现质量缺陷分析产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施工队无法解决的问题专检发现质量缺陷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

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监理或上级单位

提出的整改意见预防措施

效果不明显

效果验证

线路复测

复核塔位桩、方向桩方向及位置

复核跨越物位置及高程

抹面

拆模养护成品保护技术交底基础分坑、开挖支模基础浇制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

工艺要求

方向桩、基准桩位置方向

合理选择原材料和堆放土位置

检查基坑位置、尺寸

模板表面光洁、平整,脱模剂涂刷均匀

顶木支顶位置合理,模板侧高于坑壁侧

模板连接无缝隙

钢筋绑扎间隙均匀、相互错开钢筋接头模板抱箍安装位置合理,连接牢固

模板支顶完毕横平竖直,无鼓胀或凹陷现象按要求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按要求搅拌混凝土

采取防止混凝土离析措施

分层按要求捣固混凝土

清除模板边缘多余的混凝土

混凝土终凝前进行操平、赶光处理

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 2.5MPa 之前禁止拆模拆模时禁止以棱角为支点翘顶模板

保持混凝土外露部分湿润

拆模后及时回填(混凝土无外露)

基础附近作业时禁止蹬踩承台棱角

禁止硬物与基础面直接接触

原材料订货检验选择合格的原材料生产厂家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存放和使用

对砂、石、水泥、钢筋进行物理和化学试验

项目部专检对基坑及支模质量进行验收检查

塔料运输吊装点使用软质隔离物采取防磨措施

采取防止塔材相互碰撞措施,防止锌层划伤和脱落防松圈安装

防盗销钉安装技术交底塔料安装螺栓安装铁塔检修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

工艺要求

塔材起吊过程中禁止相互碰撞

熟悉图纸,按图纸要求安装塔材

使用软质吊袋起吊塔材

根据设计图纸和螺栓穿过铁的厚度安装螺栓同一部位应使用同种规格的螺栓

螺栓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紧固

检查螺栓的加工质量,使用合格的螺栓连接塔材螺栓紧固完毕后尾部不应与塔材之间存在间隙螺栓紧固率达到95%以上

螺栓与塔材之间不应存在间隙

对锌层脱落部位采取防腐措施

脚钉弯头成一直线,塔身外侧不应露扣用活动扳手紧固防松圈

防松圈应与螺母接触紧密,无间隙

销钉的规格应与螺栓规格相统一

销钉安装完毕后应与防盗母相齐,防止外露过长双母螺栓开口销的安装方向一致,两个螺母都应紧固塔料检验检查塔料的规格、镀锌情况

检查螺栓的加工质量

按照图纸要求检查塔材的安装方向

检查塔材的加工质量

防盗螺栓的安装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防盗销钉的开口方向应一致塔料小运时禁止拖地滑行,防止磨损塔材

接地制弯使用专用工具,制弯美观

接地埋深每一点都要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连接螺栓使用普通螺栓并安装放松圈防盗销钉安装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2) (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4)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6) (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7) (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8) (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9) (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0) (八)、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1) (九)、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十)、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3) (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4)

XXXXXXX土建工程 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量大面广,危害较大,消除和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验收规范》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及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总结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解决质量通病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中。工序验收按班组自检、班组负责人(观察、翻样)复检、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检程序。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同时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验收,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核定。 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综合分析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较适宜。 2、通过图纸会审,方案优化,消除由设计欠周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则通过改进设计来治理。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改进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认真按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住宅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二篇安装篇 十一、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 (一)通病表现形式:地漏标高控制不准确,地面坡度不符要求,排水不畅;地漏水封深度不足,有害气体外泄。 (二)主要防治措施: 1.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洗衣机地漏须使用专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应增加返水弯,返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2.施工前应根据基准线标高及地漏所处位置并结合地面坡度要求确定地漏安装标高,保证地漏安装在地面最低处,地漏顶面应低于地面面5mm,水封深度应不小于50mm。 3.施工预埋阶段,应预埋成品地漏,地漏周遍应做好防水工作。 4.已安装完毕的地漏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堵塞。 十二、散热器安装不规范,采暖管道渗漏 (一)通病表现形式:散热器安装固定不牢,支管少支架,管件接口易发生漏水。 (二)主要防治措施: 1.对采暖方案不合理、散热器未设置恒温控制阀的,应及时在图纸会审记录中予以调增。 2.散热器的片数和管道的管径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根据工作压力、水温等合理选择管材、管件,同时有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管材与管件相匹配,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抽检。 4.采暖管道穿过楼地面、隔墙应设置套管。穿楼地面套管底部与装饰面齐平,上面高出楼地面20mm(卫生间50mm),穿隔墙套管应与装饰面齐平,套管内用油麻填塞。 5.在施工过程中,注意随时封堵管道甩口,防止杂物和焊渣进入管道。 6.隐蔽安装的采暖管道在墙、地面上应标明其位置和走向。 7.采暖管道的连接 (1)采用丝接方式连接的管道,套丝时不得出现断丝、缺丝、乱丝,连接后外露2-3 扣,并应清理干净,做好防腐处理。 (2)采用热熔方式连接的管道,管材与管件应使用同一厂家材料,切割管材应平整并垂直于管材轴线,热熔时根据管道材质、操作环境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熔接深度。 (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的管道,不能存在缺焊、砂眼、夹渣等缺陷,壁厚超过4mm 应进行坡口。 8.散热器与散热器支管的安装 (1)散热器支架、托架安装构造正确,埋设牢固,位置准确。 (2)散热器支管长度超过1.5m 时,应在支管上安装管卡;塑料管应在转弯处安装管卡,在阀门处安装固定支架;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 治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福建省亿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20千伏柳城至黄眉山双回线路工程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 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 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 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 年___月___日 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 目录

1 概述 为进一步落实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提高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质量水平,项目部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和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了《宁德柳城(柘荣)-黄眉山(寿宁)Ⅰ、Ⅱ路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本措施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提出管理要求,并对输电线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从技术角度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指导本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防治工作。 2 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3 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基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征求意见稿)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克服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规范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输电线路工程。 1.3 本规定参照 GB 50233—2005《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普通混凝土用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等的相关规定,针对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定位、路径复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接地工程及线路防护等存在的常见质量通病,编制本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1.4 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 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通病防治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 履行本规定。 2.2 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列入工程概预算。 2.3 施工图审查机构或设计监理单位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 列入审查内容。 2.4 各级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工作列入监督重点。 2.5 输电线路工程竣工验收除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工程技术标准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2.5.1 由参建各方会签的《电力建设输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附录1) 2.5.2 施工单位编写《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附录2 )。 2.5.3 监理单位编写《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价报告》(附录3)。

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箍筋间距不按图施工绑扎 原因分析: 绑扎操作不严格,不按图纸尺寸绑扎。 防治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在纵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间距点。同时严格要求工人操作。 2、箍筋绑扎不牢固,绑扎点松脱,箍筋滑移歪斜 原因分析: 用于绑扎的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为同一方向;或将钢筋笼骨架沉入模板槽内过程中骨架变形。 防治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6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大的钢筋用双根22号铁丝充当绑线。 绑扎时要相邻两个箍筋采用反向绑扣形式。例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纵向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重新调整钢筋笼骨架,并将松扣处重新绑牢。 3、箍筋弯钩头平直段长度不足10d 原因分析: 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 防治措施: 1)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

(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扳子的位置规定备用。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画线方法: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 为了保证弯曲角度符合图纸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2)对于开头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进行大批成型,最好试加工出一个样品,并根据样品情况进行调整,以作为示范。 4、钢筋漏绑 原因分析: 事先没有考虑施工条件,忽略了钢筋安装顺序,致使下道工序钢筋绑扎困难。 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图纸,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氙扎安装顺序和步骤。 治理方法: 松绑部分钢筋,达到条件后把未绑扎的钢筋绑扎完成。 5、负筋间距过大 原因分析: 绑扎操作不严格,不按图纸尺寸绑扎。 防治措施: 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骨架上挂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 6、负筋绑扎混乱、歪斜,间距不一 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质量通病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质量意识浅薄,不讲“认真”二字。消除质量通病,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地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一、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对整个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危害。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为了更近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规范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根治质量通病,特此制定了本措施对质量通病进行有效控制。 二、路径复测通病的防治 1 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 2 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中心桩采用混凝土浇注300×300×100mm 进行保护,其顶面应有杆塔号、线路方向、四腿方位等标识。 3 线路途径山区时,必须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时对地距离。 三、基础分坑、开挖通病的防治 1 特殊地质条件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应在开挖前,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2 拉线基础分坑时应以杆(塔)位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坑深误差应控制在+100mm~-50mm 范围内,防止出现超深或浅挖现象。 4 对于岩石掏挖基础,严禁采取放大炮方式进行爆破,宜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进行,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5 基础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当出现雨、雪天气后,要把坑内积水(雪)和稀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浇制。 四、基础扭转的防治 1 基础坑开挖之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确认桩位正确。 2 基础坑开挖前要设置准确的辅助桩位,保证各个基础腿的准确方位。 3 基础支模完成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五、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1 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进料质量。砂、石、水泥应取得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进入冬季施工,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 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基本相同,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 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3 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断面尺寸误差≤-1%的现象;模板接缝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振捣时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4 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振捣,现场质量检查人员要随时观察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一分半钟,振捣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工程名称:华铭商城二期 施工单位:栖霞市恒祥建筑安装工程 建设单位:栖霞市华铭房地产开发 监理单位:居安工程项目管理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四)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五)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六)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七)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八)水暖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九)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十)避雷工程质量通病的质量措施 (十一)室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四、施工管理措施 (一)质量管理措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地基与基础、砌体、混凝土结构、屋面、楼地面、装饰装修、给排水与采暖、电气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框架结构住宅楼,地上六层,建筑檐高21.36m,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砌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屋面为平瓦屋面,外墙为水泥砂浆压光,外刷乳胶漆。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 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洁净过筛。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按规定进行检测。 2 各种砌块使用前应做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3 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必须大于28天,上墙含水率为5%~8%。 4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留有一定的空隙(240mm墙为126mm,120mm墙为234mm),斜砌砖砌筑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待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锤补砌挤紧,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电气安装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要求及电气通病的预防措施 1电气安装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标准 1.1管路敷设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质及规格、品种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件,所有 连接处及进出盒箱处均应焊跨接地线,管路弯曲半径≥10D ,凹扁度≤0.10,保护层≥ 15mm 。 1.2管内穿线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 质及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必须有合格证,缘 电阻必须≥0.5M Ω以上,穿线前应在盒、箱位置标高准确、无误的进时 在穿线前必须将箱、盒清理干净,做到导线分色正确,量。 1.3接地装置分项、检验批质量标准: 材质的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及件, 接地电阻摇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长度:圆钢≥6D ,圆钢与扁钢≥6D ,扁钢与扁 钢≥2D ,且须三面焊,要求焊缝饱满,平整光滑,焊后清干净,在焊接处进行 防腐处理。(在混凝土层不许防腐处理) 1.4电气器具及配电箱安装质量标准: 材质及品种、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必须有合格证。开关及配电 箱安装应做到横平竖直,标高准确紧贴墙面,固定牢靠,接地保具安装必 须牢固,并符合规范要求,接线正确。所有接压线不伤缘层,箱内接压线做到 整齐、美观、牢靠并编号正确。 1.5建筑电气分部(子分部)观感质量标准: 工程所有材料必须选用正规产品,并做到品种、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 格、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合格证检验报告;施工安量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线路敷设,配电接地等分项上,外观质量必须良标准。 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病预防措施 2.1管路敷设通病: 管路不齐,管口进人箱盒不一致,钢管管口出现毛刺,弯曲半径不够,有扁凹、开 裂和严重锈蚀现象,该进行防腐处理的未做,墙面地面敷设管路出现裂缝。 原因分析: 锯管管口不齐,是因为,钢锯不垂直和不正所导致。管口入箱盒长短不一致, 是由于箱盒外边,箱盒内又没刀打光口,弯曲半径太小是因为煨管肘出弯太急,弯管器的槽过宽也会出现管径弯扁, 表面凹裂现象,出现裂预防措施: 共4页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与监理防治措施--已出

乌海海勃湾南220kV输变电工程 线路质量通病与监理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1、海伊线、伊黄线破口接入海勃湾南220kV送电线路工程 将海伊线、伊黄线分南北两处破口接入海勃湾南变电站,北破口段线路起于海伊线110#小号侧和伊黄线18#大号侧,止于新建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东侧由北向南第1、2出线间隔,铁塔基础:9基直线塔:5基转角耐张塔4基1.522km(双回)铁塔组立:2基转角耐张塔2基0.651、 0.644km(单回)新建线路长度2×2km。南破口段线路起于海伊线99# 大号侧和伊黄线31#小号侧,止于新建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东侧由北向南第4、3出线间隔。铁塔基础:26基直线塔:18基转角耐张塔8基 4.407km(双回)铁塔组立:2基转角耐张塔2基0.401、0.595km(单回) 铁塔组立:2基终端塔2基0.255、0.3km(单回)。铁塔基础:41基线路长度8.775km(双回5.929km) 2、海勃湾南110kV送电线路工程 本工程为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110kV线路送出工程,全线均在乌海市海勃湾区境内。工程包含四部分共六回线路: (1)海勃湾南-海勃湾110KV变电站单回110kV线路,线路自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起,至海大线路37-38#之间新建单回 路电缆终端钢管杆止,电缆单回路,电缆采用Z C-YJLW03-Z64/110kV-1 ×400阻燃铜芯电缆。架空为单回路。同沟敷设ADSS-48B1光缆一根。

(2)海勃湾南-滨河110KV变电站双回110kV线路:线路自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起,至滨河变电站进线GIS终端止,本期电缆双回路,架空四回路(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送出线路同塔架设)。导线采用JL/G1A-240/30-24/7型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 Z C-YJLW03-Z64/110kV-1×500阻燃铜芯电缆。全线双回路架空段采用两根24芯OPGW复合地线,与电缆同沟敷设ADSS-24B1光缆。 (3)海勃湾南-水利枢纽工程升压站110KV变电站双回110kV线路:线路自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起,至升压站进线GIS终端止,电缆双回路,架空四回路(与滨河变电站线路同塔架设)。架空导线采用JL/G1A-240/30-24/7型钢芯铝绞线,地埋电缆采用 Z C-YJLW03-Z64/110kV-1×400阻燃铜芯电缆。架空光缆采用OPGW-24芯光缆,与电缆同沟敷设采用ADSS-24B1光缆。 (4)海勃湾南-大桥110KV变电站单回110kV线路,线路自海勃湾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起,至海大线路39#处新建终端钢管杆为电缆终端,并改造新建原39#-41#之间架空线路,电缆单回路,架空单回路,电缆采用Z C-YJLW03-Z64/110kV-1×500阻燃铜芯电缆,架空采用JL/G1A-240/30-24/7型钢芯铝绞线。拟建架空线路全长0.5千米,电缆线路全长0.31千米,新建钢管塔15基。同杆架设架空双光缆采用OPGW-48芯光缆,与电缆同沟敷设两根ADSS-48B1光缆。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说明了工程质量之重要性,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具有常见性,多发性以及难以彻底根治性,被业内称之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长期困扰着工程建设各相关单位,已引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次质检站开展此项工作,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树立公司信誉,根据本公司内部多年对质量通病治理经验,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出如下防治措施: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模困难。 ?防治措施:支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 梁模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墙柱模板 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 斜撑要牢固。 ?在浇筑楼层砼前,沿四周及筒体内侧@0.5~1M设置预埋锁筋,距砼水平面约10-20㎝,用于加固侧模,防止砼在楼层水平施工缝处

错台。 ?3)在浇完砼之前,将柱底、墙底模板与砼基层之间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密实,在浇完砼之前先铺一层水泥砂浆50~100㎜,便于接浆。 ?4)侧模拆除时间不能太早,派专人先用小锤敲击柱身或墙身,一旦有空鼓声,表示砼面与模板已脱离,方可拆模。 4、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 ?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木方规格务必一致,60×90,间距≤150㎜,搁栅面要平整;支顶 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 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立框架柱、剪力墙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混凝土楼面上预埋Ф12的钢筋头或Ф48的短钢管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能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墙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3、在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给框架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用电焊将它与梁的箍筋点焊固定,在将柱主筋逐一绑扎牢固,并沿柱、墙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300的箍筋或水平筋2~3道,确保节点处柱、墙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4、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管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墙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5、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托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柱、墙的钢筋,绑扎箍筋,即安全,又能保证竖向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水电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水电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给排水安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给排水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管道接口处渗漏、排水管道堵塞、地漏排水不畅等三种现象。 1、管道接口处渗漏 (1)现象;管道连接处渗漏,影响管道使用。 (2)原因分析:加热时间、连接长度、热熔温度不够,管道安装后,没有认真进行水压试验 (3)预防措施:绿色指示灯亮,红色指示灯熄灭,表示熔接器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可开始操作。在自动控温状态,红灯绿灯会交替自行点亮,这说明熔接器处于受控状态,不影响操作,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模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插入到所需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安装完毕要严格按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性和强度水压试验;经试验合格的管道,应防止踩、踏或用来支撑其它物体,防止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管道接口漏水。 2、排水管道堵塞 (1)现象:排水管道堵塞,造成排水不畅。 (2)原因分析: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未及时对管道上临时甩口进行封堵,致使有杂物掉入管内;排水管道管径未按设计要求施工或变径过早,使管道流量变小;排水管道未进行通水、通球试验;排水管倒坡。 (3)预防措施:排水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甩口需进行临时封

堵,并保证封堵严密,防止杂物进入管道内;管道直径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禁变径过早,造成管道流量变小,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同时也应保证排水管道坡度坡向立管或检查井,标准坡度为DN50=0.035、DN75=0.025、DN100=0.020、DN150=0.010、DN200=0.008,在施工过程中坡度不宜过小。排水管道在竣工验收前,必须做通水和通球试验,把排水管道内的杂物冲洗干净,防止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 3、地漏排水不畅 (1)现象:地漏排水不畅,造在地面积水。 (2)原因分析:排水支管内堵塞;地漏水封内有杂物;地面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倒坡现象;地漏安装高度高于地面。 (3)预防措施:安装地漏前,应对排水支管进行通水试验,保证管道畅通后,方可进行地漏;地漏安装标高,应根据土建提供的建筑标高线进行,以略低于地面2~3mm为宜;土建工程在砧砖时,应严格按事先弹好的标高线进行,防止地面砖铺贴标高低于地面,产生地面倒坡;另地漏在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应定期对地漏内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掉入排水管道内。 二、电气安装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管内穿线不畅、漏电等。 1、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 (1)现象;线盒安装高度不一致,导致面板安装完后高低不一,影响观感质量。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总则 1、编写目的: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通病是指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比较普遍存在 的一些工艺缺陷和质量缺陷。由于此类缺陷发生频率比较高,影响了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因此,治理质量通病是施工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课题之一。 为了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因此编制了本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工作放在施工工序过程控制。要求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共同打造输电线路“优质工程”。 2、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工程。针对目前送电现场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多发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要求各项目部针对各自的施工情况及各工程环境特点对质量通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二、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完毕后对外观工艺质量影响比较大,所以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工艺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前,各项目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标准和工艺方法,特别在工艺方法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工作,减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1、基础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一) 〈1〉模板支顶缺陷。 控制点:(1)选用加工质量合格的模板; (2)模板顶木支顶位置合理、牢固。 〈2〉钢筋接头同位置。 控制点:钢筋绑扎时接头位置应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 〈3〉混凝土麻面。 控制点:(1)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 (2)脱模剂涂刷均匀; (3)模板连接牢固,无缝隙; (4)混凝土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砌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砖在砌筑前必须提前浇水湿润(除冬季施工有规定外),确保在砌筑时含水率达到10~15%。 二、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细砂和混合砂。 三、砌体应灰缝饱满密实、组砌方法正确、接槎规范、拉接筋敷设符合要求。 四、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在砌筑现场加水二次拌制。 五、填充墙应分二次砌筑(即在1.4m处、1.4m以上分二次砌筑,应留置不少于5~7天的间歇期)。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3~8cm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塞实,若采取梳砖补砌时,对双侧竖缝应用1:3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填塞、补砌宜在结构验收后进行。 六、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七、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20d。 八、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九、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十、在顶层墙体窗台标高处加设混凝土现浇带、埋设通长拉结筋。 十一、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20mm*20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取出木条浇水湿润,干燥后再用1:3膨胀水泥砂浆嵌实。十二、当洞口上至梁底距离小于200mm时过梁应与梁整浇。 十三、上料口、过人洞封堵时顶端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加膨胀剂填实。十四、严禁在承重砌体上开凿横槽;严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门垛、窗

间墙上开凿线管槽和接线盒孔洞,如设计上有布置的,必须在砌筑时预埋或留置孔槽。在砌体上开槽时应采用机械切割;管道埋设完毕后,回填应采用适当材料,填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金属网。 十五、配电箱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打凿。消防箱、配电箱、开关箱等背面的抹灰层应采用防止开裂的措施。 十六、冬季施工的外墙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且宜将砂浆强度等级按常温施工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如因特殊情况,应有相应保温措施。 2、拌合砂浆应采用两步投料法,水温不得超过80o C(一般40 o C 为宜),砂浆出罐温度不得超过40 o C,使用温度不应低于5 o C。 3、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砌筑时不准随意往砂浆内加热水,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应积存,以免冻结降低砌体强度。 4、砖在砌筑前,应清除冰霜,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砖不能使用;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 5、砌筑工程施工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用砖块可少量浇水湿润,浇水不宜过多,且随浇随用,砖表面不得有游离水。在气温低于、等于0 o C 条件下砌筑时,可不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砌筑时应注意砌体

输电线路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一、路径复测通病的防治 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须用混凝土规范(长200×宽200×深150mm)浇制保护,防止丢失和移动。 3、山区段,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二、基础分坑、开挖通病的防治 1、特殊地质条件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应在开挖前,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 2、拉线杆(塔)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其主杆、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浅挖现象。 4、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应采用多点放小炮的方式,严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5、基础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严禁坑底受冻。当出现雨、雪天气后,要把坑内积水(雪)和稀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浇制。 三、基础位移、扭转的防治 1、基础坑开挖之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正确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2、基础支模完成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

3、当基坑有积水时,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移。 四、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1、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进料质量。砂、石、水泥应取得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采用标准养护。 3、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断面尺寸误差≤-0.8%的现象;模板接缝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振捣时出现跑浆、漏浆现象。 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振捣,现场质量检查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情况。混凝土搅拌均匀,振捣要适度,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以防混凝土离析。 6、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下料,严禁混凝土冲击地脚螺栓。同心度超差应控制在8mm以内。 7、混凝土凝固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高差进行测量,保证立柱顶面的相对高度误差不超出5mm。不得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二次抹面。用水平尺收光控制立柱顶面平整度。 8、控制水灰比,加强养护,控制拆摸时间。 五、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的防治 1、接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钢筋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 2、接地钢筋敷设时要设专人进行监督,接地钢筋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 3、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 六、基面整理不规范的防治 1、回填时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应平整规范,基础验收时防沉层厚度应有300mm-500mm,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2、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示范文本_1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对本工程可能出现 的质量通病分解、责任主体及预防措施的明确,指导本工 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通病进行有效控制,克服输电线路 工程质量通病,规范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特 制定本措施。 2.编制依据 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 及技术措施》 【基建质量(2010)19号】 ⑵《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08 版)

⑶《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⑷《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⑺《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⑻《混凝土用水标准》(GBJ 63-2006) ⑼《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⑽《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⑾《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⑿《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 e.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2、钢筋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b.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c.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d.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 e.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f.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②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的防裂是本工程的关键,为保证地下室不裂,除在浇捣工艺上按前面所述施工方法进行,重点加强对砼的养护,具体为: a.底板施工完7天内专门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上部施工暂停,7天扣进行淋水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 b.外墙在未拆模之前,在模板外侧淋水,保证模板内侧的水分不过早蒸发,拆模后挂麻袋养护14天。 ③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浇筑时应认真振捣、严防漏振。 b.施工缝处夹有木屑、水泥浆块等杂物应消除干净。 c.模板安装完后应测量板面标高,并做板厚的控制点。 d.为防楼板裂缝,主体结构工程应备有足够模板供周转使用。 e.预埋塑料管如有两根塑料管重叠处应适当加筋,以防因塑料管与砼握裹力差而产生板裂缝。 f.悬挑构件砼应在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拆模。 g.负筋采用马凳进行架设,砼浇筑时,派专人护筋,避免负筋踩坏而降低作用。 h.严格控制砼的质量和振捣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i.砼楼板采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4、砖砌体工程: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砖的规格尺寸差;砂浆强度不稳定;干砖上墙、砂浆不饱满;预埋件拉结筋漏放或少放;砖拱砌筑不规矩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栏杆制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栏杆制作安装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栏杆制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质量通病: (1)管材表面光亮度不够,颜色发暗,镀锌管材表面色差大。 (2)栏杆扶手整体刚度不够,用手拍击扶手有颤抖感。 (3)立柱不垂直,排列不在同一直线上,晃动不牢固。 (4)扶手拐弯处不通顺。 (5)管材连接处有缝隙。 (6)圆弧形扶手弧线不通顺,有拆棱。 (7)表面有划痕,凹坑。 (8)锌钢玻璃栏杆的玻璃固定问题 2、防止措施: (1)首先要选用质量合格的管材。不同牌号的管材其含元素量不同,即使在同一工厂内镀锌,其成品表面颜色也有色差。因此应注意选用同一类别和牌号的钢管,且应加强镀锌过程的质量管理。 (2)因选用管壁太薄,使整体强度不足,应选用壁厚大于等于1.2毫米的管材做扶手。立管管径不能太小,当扶手直线段长度较长时,立柱设计应有侧向稳定加强措施。 (3)弹线不准,安装方法不当。施工时必须精确弹线,先用水平尺校正两端基准立柱和固定,然后拉通线按各立柱定位将各立柱固定。施焊前应加强检查预埋件,发现有问题的埋杆应加固好。应防止固定立柱底座的胀管螺栓太短,或饰面石材下的水泥砂浆层不饱满。应加强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以便及时纠正质量问题。 (4)加工技术不高。应采用专业工厂生产的直角弯头,非标准角度弯管,可按施工放样详图专门加工,加工厂应有专用生产设备。 (5)焊接应满焊。最好采用有内衬的套管。 (6)因选用的管材壁厚太薄,在加工弯头时易发生凹瘪,并使管不圆,在对焊时又没有内衬套管,这样焊接后磨平焊缝时,容易将鼓起一端的管壁磨透,应选用厚度合适的管材,对焊时最好附加内衬套管。 (7)成品保护不当,在交叉作业中被物体碰撞,划伤。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最后将扶手安装放在后期进行。对完工的扶手进行保护和隔离,防止异物碰撞和划伤。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SZLB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报审表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编号:ZH-SZLB2-001致北京希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项目部: 现报上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方案 ( 措施 ) ,请予审查。 附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监理项目部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 专业监理工程师: 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建设管理单位审批意见: 建设管理单位(章) 项目经理: _______ 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 ____ 注本表一式 ____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各____份,施工项目部存____份。

哈密盛天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49.5MW 工程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重庆海装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施工项目部 年月日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土建部分 (一)土方开挖主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 (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 2. 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 (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 塌方。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 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 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 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 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 3. 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产生原因: (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 0.3m 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 4. 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 (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 (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

相关主题